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初中阶段是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培养期。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以培养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微型课题研究的定义和意义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基于实际问题导向的小型研究项目,通常由教师或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型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提高其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1.确定研究课题:选择一个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例如测量一座大楼的高度、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等。
2.制定研究计划: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时间安排等。
3.收集资料: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实验数据等。
4.实施研究: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研究活动,并记录详细的数据和过程。
5.分析结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撰写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案例以“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为例,实施微型课题研究的步骤如下:1.确定研究课题:选择“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作为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时间安排等。
3.收集资料:收集与勾股定理相关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数学工具、证明方法等。
4.实施研究: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实验、观察、证明等研究活动,并记录详细的数据和过程。
5.分析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和证明方法,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撰写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
四、总结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提高其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 跨学科研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数学教育研究视野 • 技术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数学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研究水平
谢谢观看
可编辑 Docs
启示
• 重视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 加强数学教师培训:提高数学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 推广数学教育研究成果:实现数学教育改革的途径
初06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与建
议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经验
• 团队合作: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 问题导向: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确定研究选题 • 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设计步骤
• 明确研究目标 • 确定研究内容 • 选择研究方法 • 制定研究计划
设计方法
• 文献综述法:了解研究现状,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调查问卷法:收集数据,了解学生需求 • 案例研究法:分析典型案例,提炼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与策略
实施计划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 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 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成果展示
• 学术报告:举办学术报告,分享研究成果 • 教育研讨会:参加教育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 • 教育展览:展示研究成果,推广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评价标准与方法
初一数学微课题研究方案
初一数学微课题研究方案初一数学微课题研究方案: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方案《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小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上说,数学的概念教学应该是教学命脉之一,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数学概念,思考其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措施。
在我区教师专业素养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中,初赛与复赛确定的课题《相交线》《变量与函数》都是概念课,从比赛中看有接近一半的选手在概念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只简单地给出定义,尤其不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只重视概念在解题中的应用,这也是我们选择概念课教学来研究的目的之一。
此项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十二〃五哈市科研课题《新授课研究》的子课题。
那么如何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概念课教学?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悟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将做为我们学科本年度研究的小课题。
二、研究的策略及过程设计1、吃透概念的结构,研究揭示概念教学的主要过程。
教研员与名师工作室的八名成员,做为课题的先行组织者,利用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团队,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形成概念教学的主要框架。
本学期每位名师利用此框架进行教学实践一次,深度体会感悟。
2、学科开展专项教研活动,从理论层面到实践操作,进行系列研究,检验并完善形成的教学框架,学科教师经历研究的过程,体会教学中应让学生如何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悟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计划本年度两个学期,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研究。
本学期11月12日利用教研活动,进行概念教学实践研究。
形式:名师工作室教师同课异构。
3、分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在此领悟其内涵,形成比较完备的概念教学基本框架。
4、区域联合体活动研究,区域联合集体备课,确定概念课教学内容,可在区域联合体活动中通过同课异构加以论证。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学概念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逻辑导出定理、公式、法则的出发点,是建立理论系统的着眼点;同时,它又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
因此概念在数学教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最重要的数学知识之一。
学生在运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
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对基本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比较薄弱的,不少教师讲题时头头是道,十分生动,总有说不完的话,而讲基本概念时总是干巴巴的,没有几句话,有的教师对一些重要概念一带而过,很快就转入解题教学中去,这种教学形式是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的,由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对很多概念的背景知识不可能展开说得很多,但总希望能把有关概念的背景、产生、内涵,适当地讲清楚。
国内外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是比较多的,对于一些概念课授课方法也是有研究的。
但是那些理论的得出和经验的总结都是特定教育环境下的产物;而对于今天所推进的新课程实验(特别是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阶段),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对于实践研究就更不足为谈了。
还有,对概念教学还有一个记忆与理解的关系问题,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我们要求学生准确记忆,但这种记忆不是死记硬背。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全班学生一起背某一段定义、定理。
学生整齐划一,如同背古诗一样背出来。
这样做的效果可想而知!我认为对基本概念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应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对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目前大致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要“淡化概念,注重实质”;另一种观点是要保持概念阐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应该“轻其所轻,重其所重”,不论一概而论。
初中教科研课题:《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数学课题申报2011年度《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研究》课题申报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共同方向是:重视问题解决、强调数学应用、促进数学交流、加强思想方法。
我国在继承数学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也开始于世界接轨,202X年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广泛实验、总结和审视的基础上,在中小学课程中广泛推广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的“综合实践与应用”部分以“课题学习”的方式来实施。
但是很多教师认为,课题学习难以操作、费时费力,更难以考查,因而在教学中跳过;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课题学习的意义,但由于自身缺乏经验,同时又没有外在的指导,因而忽视了课题学习的教学。
本课题研究正是在此情况下提出的,旨在通过课题研究让一线教师更好地认识到课题学习的意义,给一线教师进行课题学习的教学一些切实的帮助,提高一线教师从事“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的实践能力,从而坚定一线教师进行有关实践探索的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1.课题界定202X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新增了一个学习板块“实践与综合运用”,初中阶段称之为“课题学习”。
“课题学习”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材为了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课程目标,每册编排了“课题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2.研究目标以初中数学教材“课题学习”内容安排为基础,遵循《标准》的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思路、模式,探索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案例
• 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
确定研究目标
• 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 确定研究的成果形式和评价标准
• 制定研究的时间表和进度安排
设计研究方案和过程
设计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过程
• 确定研究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开展调查和实验
• 制定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 收集数据和信息
• 准备研究的所需资源和工具
• 学会分工合作和资源共享
• 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 培养学生的互助互学习惯 Nhomakorabea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 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 提高学生的倾听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 对策:优化研究方法和过程,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问题三:数据收集和分析不准确
• 对策:确保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准确性,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策略一:明确研究主题和目标
• 方法: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方向
策略二:优化研究方法和过程
• 方法:借鉴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方法
优化研究方案和过程
• 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指导和反馈
• 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
• 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 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初中数学新课标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新课标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新课标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新课标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讨。
二、初中数学新课标解读1.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能力。
(3)数学抽象思维: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规律的能力。
(4)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2. 课程内容(1)基础数学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2)数学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演绎、证明等数学方法。
(3)数学文化:介绍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3.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
(2)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
(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情况。
(3)综合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如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意识等。
三、初中数学新课标教研实践1.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指导教师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
2. 教学设计(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案例。
3. 教学实施(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一、引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型课题研究逐渐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
这种研究方法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和意义。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定义与特点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针对特定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它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反思性等特点,重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三、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1、确定研究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从实际教学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2、设计研究方案:根据研究问题,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和方案,包括研究的时间、步骤和预期结果等。
3、实施研究:按照设计方案,逐步进行调查研究、实验验证、数据分析等研究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总结反思: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找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四、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1、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在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4、推动教育改革: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方法,能够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
五、结论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富有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它还能够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推广和应用微型课题研究这种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黄前中学小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申请人:张爱军
一、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概念的教学,困扰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让学生在学习抽象数学概念时,简单化并易于理解。
特别是现代教学进入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
更值得我们研究、探索。
并积极实践。
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促进教学成绩提高。
二、对课题所达目标的论证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
1、抽象教学简单化、形象化。
更易于学生掌握。
2、形成度特的教学模式,便于推广、研究和提高,促进教学。
三、研究计划及研究阶段的划分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学期开始至学期末。
主要是准备材料,理论论证,确定教材中的研究课节,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下学期开始至第十五周,重点是在课堂教学中按相应的模式反复教学验证,修订教学模式,形成初步、固定的模式。
检测教学成果。
第三阶段:下学期末,总结研究成果,形成书面材料。
(探索过程材料、论文)
四、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完成后,教书能熟练掌握初中概念教学的教学流程。
让学生易学、乐学。
在学科教学中推广并改进。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课题研究计划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课题研究计划第一篇:《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课题研究计划《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课题研究计划XX中学XXX一、研究课题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二、课题的提出确立这一研究课题,首先是因为传统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往往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总给人以呆板、枯燥、抽象、冷漠的印象。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
其次,课程改革在我市已经实施好几年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对新课标的学习,真是刻不容缓。
谁了解越多,研究越深,实践越丰富,将会在教改的浪潮中领先一步。
”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我想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做一简单的小课题研究。
三、研究对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四、研究内容探讨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的要求。
五、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行动研究,积极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
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例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1.行动研究法;即行动与研究的结合。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筛选实际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把学习和研究得到的有关理论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终探索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2.文献法:对课题的定位、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检索,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分析,对自己的研究提出准确的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研究。
3.个案法:通过学生个案进行分析,从中归纳提炼出恰当的数学教学方法。
个案法是本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要求教师通过大量的个案来提炼和检验效果。
4.调查法:可在研究的前、中、后期对课题相关问题进行口头或问卷调查,并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及数据统计,以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
5.经验总结法:定期对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资料的汇总,交流研究心得,以论文、汇报、互动等多种方法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形式,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必要条件,过去的概念教学方法过分注重所有概念,不分主次。
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对数学本身的认识,而且会导致数学教学与课程的偏离,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负担。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前言: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至关重要,当然还有各种教材。
作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的教材。
概念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正确地熟悉一个清晰的数学概念,才能很好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对广义概念的准确理解是定性和定量的概念分析。
1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现状和原因一是注意结论,忽略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考虑结论,忽视过程,忽视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
数学概念之间没有分析联系,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拓展。
例如,有的学生可以逐字背诵概念的意思,但是他们不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1]。
二是缺乏例子意识。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例子意识的缺失不仅会导致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准确,还会直接扼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降低数学概念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些教师缺乏例子意识,对教材不了解到位。
在某些数学概念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适当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建立相应的概念标准,同时要定期进行归纳和综合,找出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效掌握。
2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要求首先,遵循知识的程序和规律。
初中数学概念必须遵循认知规律,通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逐步开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如实物、演示、模型、图形、图像、图表和例子等,引导学生感知和观察,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综合和归纳。
从课堂讨论主题中抽象出其本质特征,从而实现对概念的理性认识,形成清晰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
其次,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和分类。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03
研究方法
• 观察法:观察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现
•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建模和求解能力
• 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数学问题建模和求解的看法和建
议
04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研究资源不足
研究能力不足
研究成果难以推广
• 缺乏研究经费和实验设备
• 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学校的管理改革
03
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校的整体声誉
02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策略与方法
制定研究计划
• 设定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
• 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步骤
• 安排研究时间和人员分工
明确研究目标
• 分析教材内容,确定研究方向
• 关注教育热点,选择研究主题
• 结合学生需求,确定研究问题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用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 调查法:用于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 实验法:用于验证研究假设和方案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设计研究方案
• 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 确定研究方法和工具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 通过组织实施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 通过反思总结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通过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
• 通过成果分享提高教师的专业声誉
提高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篇一: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中学理科组人员:熊贵洪宋海山李先明贾宝强牛强严勇虎张倩王月月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师教育教学一线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要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课题名称培养学生数学推理、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素养二、课题的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1题的思路方法。
尤其是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
还有的学生会说不会写或会写不会说,渐渐地就走入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
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这一课题。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方面,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
如:说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理能力,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形成严密抽象的推理形式。
初中数学教研课题研究(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本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2.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我校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1)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2)总结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
(3)研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1)设计并实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例,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
(2)观察、记录、分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3)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研究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研究(1)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指标体系。
(2)对实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班级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
(3)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观察法:观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初中数学教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既
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又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重视学生的
综合素质培养。
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启发式教学。
以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这种方式仅仅注重知
识点的传递,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体现出数学教学的启发性。
而现
在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
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2.注重知识的整合和提高。
初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和
相互影响的。
因此,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知识的整合和提高,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真正理解数学的逻辑性和连
贯性。
3.注重实际应用。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应该
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
现实中的应用和意义。
4.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领导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初中数学教育应该
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实践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做中学”的精神。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研究篇一: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方向初中数学课题研究选题参考方向以下提供的是课题选题内容、问题或方向,请酌情修改并确定!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1、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2、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3、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4、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5、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6、关于学习困难的系统研究7、初中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二、教学资源研究1、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3、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4、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5、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相关知识背景研究6、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7、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与分析8、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9、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10、关于人教版"阅读与思考"内容的解读11、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三、教学设计研究1、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2、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3、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4、练习课的设计策略5、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6、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7、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8、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9、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的研究四、教学过程研究1、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价值?2、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3、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4、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5、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6、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7、投入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8、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9、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认识与研究
xx中学xx课题组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的认识与研究1、概念课的认识与设计2、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3、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4、“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概念课的认识与设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
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
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
为什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层,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概念教学,以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这是每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概念教学的现状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认知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度。
对于概念教学这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
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行动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教研微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问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认识不足,导致问题情境创设效果不佳。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提高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识,明确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3.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进行调研,了解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识程度、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研究(1)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设置一个关于“猜数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问题情境的形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实物、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问题情境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3)注重问题情境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情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时,可以设置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4)关注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关注问题情境的趣味性,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概率”时,可以设置一个关于“抽奖”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概率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探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首先,教学目标应该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丰富教学手段,例如使用数学模型等。
最后,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既注重讲授基本概念,又注重拓展应用,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生活实际,多样化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学概念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逻辑导出定理、公式、法则的出发点,是建立理论系统的着眼点;同时,它又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
因此概念在数学教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数学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是最重要的数学知识之一。
学生在运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
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
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对基本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比较薄弱的,不少教师讲题时头头是道,十分生动,总有说不完的话,而讲基本概念时总是干巴巴的,没有几句话,有的教师对一些重要概念一带而过,很快就转入解题教学中去,这种教学形式是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的,由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对很多概念的背景知识不可能展开说得很多,但总希望能把有关概念的背景、产生、内涵,适当地讲清楚。
国内外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是比较多的,对于一些概念课授课方法也是有研究的。
但是那些理论的得出和经验的总结都是特定教育环境下的产物;而对于今天所推进的新课程实验(特别是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阶段),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对于实践研究就更不足为谈了。
还有,对概念教学还有一个记忆与理解的关系问题,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我们要求学生准确记忆,但这种记忆不是死记硬背。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全班学生一起背某一段定义、定理。
学生整齐划一,如同背古诗一样背出来。
这样做的效果可想而知~我认为对基本概念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应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对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目前大致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要“淡化概念,注重实质”;另一种观点是要保持概念阐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应该“轻其所轻,重其所重”,不论一概而论。
提出“淡化概念,注重实质”是有针对性的,它指出了教材和教学中的一些弊端。
一些次要的和学生一时难以深刻理解的但又必须引入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对其定义作淡化(或者说浅化)处理;但一些重要概念的定义还是应以比较严格的形式给出,否则,学生容易对概念产生误解和歧义;还有一些概念在数学学科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这类概念,不但不能作淡化处理,反之还要花大力气处理好,让学生对概念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步骤是:?概念的导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引伸与应用。
因此,课题组全部成员必须明确课题研究目标,理解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保证研究工作有的放矢。
我们写了研究计划,展开教学现状分析,寻找教学中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打好教研理论基础,提高课题组成员教科研能力。
在学期教研活动中进行了以“新课标下的概念教学”为主题的教研课。
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给3个实验班级,收到有效答卷137份。
对学生理解概念等方面设计了12道单选题,就此做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今后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研究上,努力探索出概念教学的模式与教学步骤。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的体现。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的教学,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搞清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但多数教师往往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只重视概念的运用,忽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形成的重要阶段。
强行地将新的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无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严重影响学生形成真确的数学观,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课题的涵义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我们的调查表明,有50%的同学认为初中数学较难是因为概念太多。
有28%的学生认为数学概念记不住的原因是理解有困难,有50%的学生有时不会灵活运用概念解题。
有93%的学生认为使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辅工具对理解数学概念有帮助。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从四个环节进行概念教学的探索:情景引入,感悟概念;探究思考,形成概念;剖析理解,巩固概念;拓展创新,延伸概念。
一改以往教师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定义,用探讨、情景模拟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主动获得数学概念,而且在概念获得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归纳推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课题的基本目标目标之一 :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教材版本和课程标准下实施数学概念的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绩,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而“四步法”教概念是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研究总结的经验。
目标之二 :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概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做扎实了,才能最终实现课题的基本目标。
2、主体性原则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就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从“为了获得一个好的考试分数而学习”,端正到“因为数学有很大的用处而努力学习。
”3、对比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对照的形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探索性原则探索性原则,是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数学概念,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5. 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使学生能不断地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数学概念教学,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宽容态度,不要过多指责;要容忍学生幼稚的或不成熟的想法,尊重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造机会使学生能经常体验成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潜能。
6、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通过两轮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摸索“四步法”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一) 前期准备阶段(2010.3——2010.8)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评三角形全等一课时指出:“基础课必须给学生以清楚的概念”。
温总理虽然不是学数学的,也不是专业的数学工作者,但他是学工科的,长期从事政府领导工作,深知基础概念的重要。
这一报道给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明示,概念必须要讲清楚。
2010年上期,我们数学教研组老师商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聘请了县教研员张忠海老师,基教股李湘中股长为顾问。
确定了七年级111班、八年级108班、109班为实验班。
进行了课题研究的申请。
在4~5月份,学习相关理论,积累了相关理论基础。
了解他人在此课题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借鉴经验教训。
2010年6月撰写了课题研究的计划。
(二) 实施阶段(2010.9——2011.2)2010年9月制定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查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明确人员撰写分析报告,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有效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准备。
10月份,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每人上了一堂有关概念教学研讨课。
备课时须按新课程要求设计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授课者重点关注概念的引入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与认知水平;概念的形成是否有探究过程;然后组织了具体的评课,分析每个研究者在哪些环节还做得不够,还有待加强的地方。
结果大家发现教学的流程缺乏完整性,对概念的巩固与应用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环节。
在11月份,肖朝阳老师在全校上了一堂《勾股定理》为内容的课堂教学展示课。
改进了概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该课在第一个环节时,让学生在已知两直角边的前提下动手画直角三角形a与b,然后量出斜边的长c,通过计算完成下表: 222a b c a+b C3 46 85 12第二个环节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第一步完成的表格,利用数学归纳法的思想猜想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特殊关系——勾股定理,然后介绍勾股定理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进行轻松感受,从而印象深刻,很容易将勾股定理掌握。
该课被评为全校教学竞赛一等奖。
12月份,全组成员在上课、听课的基础上,结合前段对学生调查分析,得到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四步法”教学:第一步,情景引入,感悟概念。
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想得来的东西,成为学生能亲身体验的东西;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探究思考,形成概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往往模拟数学家发现新的概念和命题的探究过程。
第三步,剖析理解,巩固概念。
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
第四步,拓展创新,延伸概念。
只有通过解题,学生才能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参与研究者根据各自的心得体会撰写了课题论文。
李向阳老师写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几个环节论文,肖朝阳老师写的《新课标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论文送市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