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年代尺复习历史
浅谈年代尺在初三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浅谈年代尺在初三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作者:韩宁宁来源:《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08期摘 要:初三历史复习中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千头万绪,不少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存在着“张冠李戴”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年代尺在单元复习、主题复习中等多方面中进行运用,引导学生自行绘制年代尺,逐步建立“历史时序观念”。
根据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从历史时期复习、主题复习、中外历史对比复习三个方面,通过课堂实际案例阐述年代尺在初三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年代尺;初三历史;复习《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这样规定的:“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要培养学生建立核心思维即时空观念。
所谓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初三学生面临学业水平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但是复习时间比较短,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建立正确的时序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时序性不仅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时序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养成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的大事,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一目了然,可以让学生对时空观念的体验更加明确。
笔者根据深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历史部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历史时期复习、主题复习、中外历史对比复习三个方面阐述年代尺的应用。
一、历史时期复习依照不同的标准,形成了多种历史分期。
按照社会性质划分,有“五种社会形态说”,这是和目前的教材通用理论相吻合的。
按照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及事件,中国古代史又可以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
在进行总复习的时候,笔者根据不同的时期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做了不同处理。
(一)小时段:整理单元线索在复习远古人类主题时间,对于零散的知识点“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等知识点时。
年代尺——把握历史中考复习的黄金钥匙
年代尺——把握历史中考复习的黄金钥匙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存在学习的必要性,但同时这个阶段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与语数外以及物理、化学相比依然相对较低,因此在中考复习时作为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历史学科复习的需求,同时历史学科的复习不能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
根据既往教学表现以及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在学习压力过大时,历史等重要性相对较低的学科必然成为首批被放弃的学科。
因此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在中考复习时必须采用效率更高、执行需求更低的措施以及方法。
一、案例情境中国共产党成立专题以及辛亥革命意义以及价值专题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专题内容之一,但是我们在教学中遇到了较多的问题,最多的问题体现在两者之间存在关系较为复杂,由于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点的深度相对较浅,因此很多学生无法系统性理解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相关的知识点。
如班级中某个同学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1912年孙中山先生已经建立了中华民国,我们还要组建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按照课本的知识点,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一样,不都是民主国家吗?虽然历史课本当中称中华民国时代的革命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不是旧军阀的参与吗?解决军阀的问题后,为什么依然要推翻原本的国民政府,建立新中国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确,教学的主要难点在于采用更为简单的方法让学生理解。
二、案例问题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需要承认一个前提:以案例问题为例,案例当中的问题本身解决难度其实相对较低,但解释这个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学生的理解难度相对较高。
因此在问题分析时需要以这个前提为基础进行分析。
(1)案例问题覆盖的知识点相对较多且较为复杂,理解难度极高。
根据案例可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失败的根本性问题等均直接相关,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点同样存在紧密的关联,此外学生的问题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研究同样存在关联,这些知识远远超过初中历史课程覆盖的范围,已经实现了初中历史知识的显著外延。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年代尺
1 / 1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年代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60-1895洋务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6.6—1949.4国共三年内战) 1840- 1842 鸦片 战争 1842 《南 京条 约》 1911.10.10 武昌 起义 1856- 1860 第二次鸦片战 争 1895 《马 关条 约》 1905 中国 同盟 会成 立 1894- 1895 甲午 中日 战争 1900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1898.6 -9月, 戊戌 变法 1901 《辛 丑条 约》 1921.7月, 中共一大 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 党成立 1915 新文 化运 动开 始1935 .1月, 召开 遵义 会议 1927.4.12蒋介石发 动政变,同月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6国民 革命 军出 师北 伐 1912 中华 民国 成立 1927.8.1南昌起义。
9月,秋收起义。
10月 ,建立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 1928 ,朱德 毛泽东 井冈山 会师 1919. 5.4五四爱国运动 1924年, 国民党一 大广州召 开,国民 党成立 1927.7.15汪精卫发 动政变, 第一次 国共合作 失败 1936.10月,红军 三大主力 会师,长征结束 1934. 10月 ,红军 开始 长征 1931 .9.18 九一 八事 变 1936.12.12 西安 事变 1937.12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人以上,政府 迁往重庆 1945.4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37.7.7 卢沟桥事 变,全国 性抗战 开始 1945.8重庆谈判,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949.4月,渡江战役。
23日,南京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1946.6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8.9-1949.1,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
巧用年代尺法的策略进行中考历史复习的研究
巧用年代尺法的策略进行中考历史复习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04-09T15:36:54.48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月作者:刘娟[导读] 中考历史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经常会在题目中设计一些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驾驭史实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中考历史的复习课中,打破教材通史的体系,根据内容建立专题,便于学生串联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
水城区阿戛镇盐井中学贵州省六盘水市刘娟 553000摘要:中考历史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经常会在题目中设计一些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驾驭史实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中考历史的复习课中,打破教材通史的体系,根据内容建立专题,便于学生串联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
年代尺的运用就是以时间轴线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繁杂的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方便学生复习。
关键词:年代尺;中考历史;复习引言:初三历史知识多、任务重、时间紧,历史时间跨度大,很多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常常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导致在做题目时无法准确在大脑中提取信息,回答问题总是陷入张冠李戴的窘境,失分很可惜。
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年代尺来复习,可以使知识形成体系,让学生很快理清知识线索,方便学生掌握庞杂的历史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理清历史的时间线索1、建立时间概念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前后具有时间发展的顺序性,无法随意更改事件的发生顺序,也无法任意增加某个历史时间段内发生的事件内容。
时间性决定了历史学科的学习特点,必须要沿时间发展的顺序,理解事件发生的前后关联,弄清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
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最缺乏的就是时间的概念,总是以事件或人物为核心去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会发现学习效果并不好,做题的出错率很高。
历史的大事件在他们的脑海里是散状分布的一个个点,并没有按照时间轴串成一条线,这就使得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成绩却十分不理想。
2、巧用年代尺年代尺是一个非常简便的工具,把古今中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放在年代尺上进行比价和分析,都会系统地串联好知识,形成一张张知识的网络,而不是一个个分散的点,帮助学生克服历史学习的碎片化状态,形成自己的历史记忆轴线,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历史复习的效果。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课中年代尺的运用-最新资料
浅谈初三历史复习课中年代尺的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这样一条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 [1]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时序性呢?借助年代尺来复习历史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通过画年代尺的方式将中外历史进行纵横联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会大大提高初三历史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1 利用年代尺,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年代尺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将同一历史阶段或同一专题的历史事件列在一条线上,比较直观。
“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在一条线上,犹如站在高处遥望,宏观的时间不再那么难以捉摸。
当你走进它,触碰每一个历史事物的时候,又可以‘瞻前顾后’、融会贯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知识框架了。
”[2] 中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特别是材料题,它不可能只考查单一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把类似的事件、或相关联的事件糅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学生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掌握理解。
我们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概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知识点之间的框架体系,使之清晰易懂。
比如,在初三历史复习课讲到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时,我在课堂上使用了年代尺(如下图),通过图示,学生能较快地理清资本主义从萌芽到确立制度,再到发展技术的这一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利用年代尺,探究历史时代特征采取画年代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同一时期或相同类型的历史事件进行纵横比较,从而拓宽视野的广度和深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类识记,进而进行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也做到学习历史中外贯通,注重关联,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更要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学“活”历史,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一二单元年代尺
八年级历史一二单元年代尺一、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 - 1901年)1. 1840年 - 1842年。
- 事件:鸦片战争。
- 背景。
-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 影响。
2. 1856 - 1860年。
- 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
- 背景。
-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过程与影响。
3. 1851 - 1864年。
- 事件:太平天国运动。
- 背景。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 影响。
4. 1894 - 1895年。
- 事件:甲午中日战争。
- 背景。
-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始对外侵略扩张,把目标指向朝鲜和中国。
- 影响。
5. 1900 - 1901年。
- 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背景。
-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利益,组成八国联军侵华。
- 影响。
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9世纪60 - 1912年)1. 19世纪60 - 90年代。
- 事件:洋务运动。
- 背景。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内容。
-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还创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
- 影响。
-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完整)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年代尺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年代尺一、史前时期至夏商周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标志着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
约70万年前:北京人出现,开始使用火。
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开始农耕和畜牧。
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约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约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诸侯争霸,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并立,百家争鸣,出现诸子百家。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三国时期开始。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南北朝时期开始。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南北朝,结束分裂局面。
五、隋唐时期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实行科举制。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前期: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唐朝中期:发生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六、宋元时期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实行行省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结束元朝统治。
七、明清时期明朝前期:出现“永乐盛世”。
明朝中期:发生土木堡之变和嘉靖大倭寇。
明朝后期:发生东林党争和明末农民起义。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定都北京。
八、近代史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三历史复习中巧用年代尺-精选文档
高三历史复习中巧用年代尺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第一轮复习一般是按专题复习,第二轮复习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按通史顺序进行复习的。
在考试内容的编排上,《考试说明》是按照“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顺序编写,既照顾到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的模块设置,又遵循了以时间为顺序的通史体例和考生的学习习惯,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历史时间”的考察仍是高考试卷的重点,因此,复习时可以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运用年代尺。
将通史与专题结合起来。
让学生对时间信息、历史事物的时序性、历史阶段特征有明确的认识。
具体做法是:适当打乱专题的结构和教材的顺序。
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史阶段为依托,运用年代尺,把《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按时序而不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
一一对应到历史阶段中去,最后再归纳出本阶段的专题内容。
例如在开始第二轮复习时,学生对三本必修教材中的历史时间划分有了整体认识,中国史和世界史都是分成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然后用年代尺体现出来(如图1所示)。
例如,在复习“先秦时期”时,画出年代尺(如图2所示)。
先秦时期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开端必修一:政治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必修二: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必修三:文化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这样把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表示在年代尺上,学生学习时可一目了然,然后对照《考试说明》,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有关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考点一一对应到年代尺中的各个阶段中去,这样不仅对先秦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又能强化第一轮复习中相关具体考点的认识定位。
又如中国近代史,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期的历史。
其中,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点,把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大阶段。
旧民主主义可以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两个阶段进行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可按时间分为中共成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年代尺
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年代尺
在制作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年代尺时,需要首先确定该单元的主题和主要事件。
然后,根据事件发生的年份,将这些年份标记在一条线上,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年代尺:
1. 约公元前475年:春秋战国时期开始
2. 约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3. 约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
4. 约公元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5. 约公元年:隋唐五代时期
6. 约公元年:宋元时期
7. 约公元年:明清时期
8. 约公元年: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在制作年代尺时,可以标注一些重要的事件或人物,以帮助理解该时期的历史背景。
此外,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或标记来区分不同的事件或时期,以使年代尺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最新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年代尺
1 / 1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年代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60-1895洋务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6.6—1949.4国共三年内战) 1840- 1842 鸦片 战争 1842 《南 京条 约》 1911.10.10 武昌 起义 1856- 1860 第二次鸦片战 争 1895 《马 关条 约》 1905 中国 同盟 会成 立 1894- 1895 甲午 中日 战争 1900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1898.6 -9月, 戊戌 变法 1901 《辛 丑条 约》 1921.7月, 中共一大 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 党成立 1915 新文 化运 动开 始1935 .1月, 召开 遵义 会议 1927.4.12蒋介石发 动政变,同月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6国民 革命 军出 师北 伐 1912 中华 民国 成立 1927.8.1南昌起义.9月,秋收起义.10月 ,建立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 1928 ,朱德 毛泽东 井冈山 会师 1919. 5.4五四爱国运动 1924年, 国民党一 大广州召 开,国民 党成立 1927.7.15汪精卫发 动政变, 第一次 国共合作 失败 1936.10月,红军 三大主力 会师,长征结束 1934. 10月 ,红军 开始 长征 1931 .9.18 九一 八事 变 1936.12.12 西安 事变 1937.12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人以上,政府 迁往重庆 1945.4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37.7.7 卢沟桥事 变,全国 性抗战 开始 1945.8重庆谈判,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949.4月,渡江战役.23日,南京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1946.6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8.9-1949.1,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
八年级中国历史第5单元年代尺
八年级中国历史第5单元年代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历史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历史大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而在八年级的中国历史课程中,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年代和事件,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时间跨度。
今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点,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年代。
我们要了解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涵盖了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孔子和老子,他们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时期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起源,各国之间的争霸和战争愈发激烈,最终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巩固。
秦始皇建立秦朝,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统一了中国的疆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先河。
而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辉煌的时期,汉武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国力达到了顶峰。
汉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著名的“汉赋”、“汉乐”等文化形式得以发展。
我们要了解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中央集权政权,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明朝逐渐衰落,最终被清朝所替代。
清朝是一个满族政权,他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封建农奴制国家,结束了中国数百年的封建时代。
清朝虽然在政治上很强大,但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却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通过对这些重要年代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脉络和发展轨迹,也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篇示例:中国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史书,从尧舜到如今,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
运用年代尺进行专题复习
运用年代尺进行专题复习作者:奚志敏沈建军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3年第08期历史中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后面的非选择题部分,经常会以某个专题为线索,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驾驭史实的能力。
在中考复习时,我们可以打破教材的通史体系,以专题的形式重新进行复习,审视相关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历史年代尺可以作为轴线,串联相关知识,梳理某一主题的发展脉络。
利用历史年代尺进行复习,可以使繁杂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起来,便于我们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探索”时就可以用下列年代尺串联相关知识。
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的一些开明官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并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爆发,以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告终。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中国的主权大量丧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1898年6—9月,光绪帝按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这次变法虽然没有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简略)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年代尺
(简略)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年代尺七年级上册地理复年代尺一、远古时期- 公元前3500年:人类开始农业生产公元前3500年:人类开始农业生产- 公元前3500年 - 公元前3000年:埃及出现古代国家公元前3500年 - 公元前3000年:埃及出现古代国家- 公元前2200年 - 公元前1766年:中国商朝盛起公元前2200年 - 公元前1766年:中国商朝盛起二、古代文明- 公元前1700年 - 公元前1100年:希腊兴起公元前1700年 - 公元前1100年:希腊兴起- 公元前753年:古罗马建国公元前753年:古罗马建国- 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孔子时期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孔子时期三、中世纪-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618年 - 公元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公元618年 - 公元907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公元1096年 - 公元1291年:公元1096年 - 公元1291年:十字军东征四、近代-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公元1600年 - 公元1868年:日本江户时代公元1600年 - 公元1868年:日本江户时代- 公元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公元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五、现代- 公元1840年 - 公元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公元1840年- 公元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公元1914年 - 公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公元1914年 -公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公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六、当代-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公元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合法代表公元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合法代表- 公元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公元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七、未来展望- 未来20年: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发展未来20年: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发展- 未来50年: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未来50年: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以上是七年级地理的复习年代尺,希望能够帮助你回顾地理知识,加油!。
巧用年代尺,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巧用年代尺,提高历史复习效率摘要:在新课改中,要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增强学生的历史通感与理解历史时序性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确实是个大课题。
然而笔者还认为,历史复习教学亦是重要的环节。
在历史复习中巧妙地运用年代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历史通感和理解历史的时序性特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年代尺历史复习在新课改中,要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增强学生的历史通感与理解历史时序性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确实是个大课题。
然而笔者还认为,历史复习教学亦是重要的环节。
初中学生虽对历史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他们掌握的历史知识还很凌乱,对通史知识没有形成条理化、系统化,不利于其认知历史事件发展的连贯性,导致思考分析问题时发生脱节。
为此,笔者在历史复习中巧妙地运用年代尺,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历史通感和理解历史的时序性、系统性,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复习效率。
一、整合看似孤立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的通感。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知识与能力的其中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
由此,在历史复习时,我们可把看似孤立的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以年代尺为轴线,梳理某一主题的发展脉络。
如笔者在复习中国史部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时就用下列年代尺串联相关知识(如图1)。
图1通过图1,把近代中国历经的几次大规模的屈辱性战争在年代尺上清楚地标示,重点突出、直观明了。
在方便学生记忆关键历史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知道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由此激发学生为了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爱国情操,滋养家国情怀。
所以,利用年代尺进行历史复习,可使繁杂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便于我们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历史的通感,培养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中外世界近代现代史年代尺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近代史年代尺(1840——1949)1840—1842 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目的:英国为打开中国的市场)重要事件:英国占领香港岛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影响: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侵略势力开始渗透到沿海地区);(4)协定关税。
1856-1 860年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重要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结果:政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侵略势力渗透到长江中下游地区);19世纪60-90年代事件:洋务运动人物:李鸿章等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内容:①军事: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建立新式海军(北洋水师);②经济:开办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③文化教育:创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影响: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局限性: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894—1895 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重要事件:黄海海战。
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1)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2)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侵略势力开始渗透到中国内陆);(3)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自由航行;(4)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等。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5—1898 事件:戊戌变法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认识到器物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_制度_的变革。
中考历史年代尺专项练习(中外史结合)
2012中考历史专项复习----年代尺公元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年),这就是纪年法下面就时间长度的计算, 教给同学们一些计算的小窍门:(1)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C 例: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享年几岁(2)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公元后,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1=C或“前后相加再减一”例: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于公元8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世纪每一个世纪为100年。
按照习惯的用法,人们常把某个100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如公元二世纪是公元100年到199年,三世纪是200年到299年习惯上人们称每个世纪的前20年(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为19年)为某世纪初,把以后的20~29年称为20年代,30~39年称为30年代,……,90~99年称为90年代。
民国纪年法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建立,同时决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此历史上又出现了所谓的民国纪年。
民国纪年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所以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1.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6分)阅读下面的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面年代尺中所列大事(或现象),分别从哪些方面对不同时期中国和欧美的历史情况进行了比较(2)请你再上面的年代尺上,用标注出“20世纪50年代”大致的相应位置,并在其下面自己画出的方框内,写出这一时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4-1918年 张謇实业短暂 辉煌
1912年 中华民国 成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 开始
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想、马克思主义
练习四 练 习 二
以下史实是新中国从1950年到1953年 的摘录。请你据此划一年代尺反映出这一 时期历史发展脉络。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 鲜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问题:
1根据年代尺上反映的事实,请你概括新中 国成立初期时的状况。
2那么党和人民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面临的 重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3。1951-1952年任务的基本完成与1953 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伟 大 转 折
春 潮走 再向 起世
界
1921
11.标出图中所示的代表性历史事件。
示例
查阅九年级历史(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 根据大事年表,绘制一个年代尺示意图。 问题:18世纪下半期,欧美国家发生了怎样
的社会变革?据此,这一时期世界历史的主要 特征(发展趋势)是什么?
下面年代尺反映了欧美主要国家17-19世纪 中期的历史发展。
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
1640 年英国 资产阶 级革命
4.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历史的主要特征。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开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 革基本 完成
朝鲜停 战 一五计 划开始
练习三
19世纪60—7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
个重要时期,列出这一时期,世界历史上发生的 重要历史事件。绘制一个简要年代尺。 问题:1.从这些事件中找出共性回答:这一时期 主要的时代特征。
问题
简要回答:该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美国通过哪些重要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的崛
起? 从美国的发展中,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成功
经验有哪些?
二 通过历史年代尺,选取历史的 片段,进行历史探究
示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新旧思想大交 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哪些进步思想潮流?
1898年 戊戌变法
应考策略:运用年代尺复 习历史 分析/解答问题
从两道中考题说起:
2005年中考题第39. (2)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出二战结束至今的60年间,未曾爆发新 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至少答出两方面 的因素)(4分)
(2008)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1)三十年前,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的国内外有利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1894年
D
1840年
1860年
C
1901年
1.列出本年代尺中,列强侵略中国的相关战争及其不平等
条约名称。概括:本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列出在上述列强侵略中国的战争中,中华民族反抗外
国侵略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运动,这些运动体现了中华民
族怎样的民族精神?由此,你得出什么认识?
3.据此,谈谈近代列强为什么没有能够灭亡中国?
画出历史:运用年代尺来复习,掌握结构 历史特征
1可以清晰反映历史发展的脉络 。 2通过历史年代尺进行主题探究,认识某一
时期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3通过互相比照,分析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
联系 4利用年代尺清晰地分析历史事件或现象的
背景原因
一通过历史年代尺,复习掌握历史 发展的脉络
练习一
A
B
练习二
制作一个简易年代尺,要求反映出中共从 1921年---1935年的大事记。
问题: 1归纳该年代尺反映的主题。(可以从几个
角度) 2从年代尺来看中共是怎样逐步走向成熟的? 3.由此可以中共的发展,可以得出怎样的认
识?
练习三
以下是小明同学搜集的美国大事记。据此画 一个年代尺示意图。
1861年 美国内战 俄国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中国洋务运动开始
1865 美国南 北战争 结束
1866 年发电 机问世
1868年, 日本明 治维新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扩大 2.政治上 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得到确立;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生产力得到 大发展 3洋务运动的目的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必定失败
三:画出来的答案
运用年代尺分析,解答历史问题 将历史年代尺进行比照,可以鲜明地体现历史 的背景,用于回答历史问题。
示例:2005年中考题、2008年中考题
(2005)39.归纳出二战结束至今的60年 间,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 (至少答出两方面的因素)(4分)
练习:读年代尺示意图,探究问题
中国共产党89年奋斗历程
开
生
天
死
辟
攸
地
关
当
伟
洗
家
大
雪
作
转
国
主
折
耻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978年 1997年
1.根据年代示意图,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2.列出党在东北地区进行的重大革命或建设史实两例。 3.结合示意图所提示的信息,谈谈你的感受。
练习:
日 出 东 方
力 挽 狂 澜
站 立 起 来
1775年,莱克星敦枪声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7年美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807年富尔顿发明蒸汽船 1861年南北战争 1862年林肯解放黑人奴隶 1879年爱迪生发明第一盏点灯 1919-1921年,美国参加巴黎和会 主导华盛顿会议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 1941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宣战
16891700年 议会颁 布《权 利法案》
1775 美国独 立战争 开始
1787 1789年 年美国 法国攻占 宪法颁 巴士底狱 布
问题:
1.通过年代尺可以明确反映出,资本主义 制度确立的过程中,有哪些方式? () 2.资本主义的建立到巩固扩大,主要经历了 几个阶段?两相比较,两个阶段有什么明显 区别? () 3。资本主义建立巩固的过程给我们怎样的 启示?
2.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取得哪
些显著成果? 3.与此比较发现了洋务运动什么问题?
补充材料:
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 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 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后来,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 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 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