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行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作品。
2.神话:人类各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或国家)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
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载体,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3.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条件、社会习俗、自然产物等相关的具有较强历史性的故事。
4.民间故事:为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等。
5.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样式。
是关于宏达的叙事。
原本有专门化的歌手作为超级故事来演述,以其长度、表现力和内容的重要性而忧于其他故事。
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
6. 笑话: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
一针见血的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
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7.歌谣: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和。
8. 叙事诗:指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9.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故事。
10.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写实故事”。
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而开展的叙事。
11.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12.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干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二、解答题1.民间文学的民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各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包括各式);②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反映了各民族具有特点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③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在民间文学上的反映而形成不同的环境特色;④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表现了不同民族的感情和性格;⑤根据本民族需要和习惯,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本民族的东西。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
民间文学概论考点总结如下: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作并广泛
流传的口头文学。
2.特征:民间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点。
二、民间文学的分类
1.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2.民间歌谣:包括民歌、民谣、谚语等。
3.民间谚语:包括民间谚语、歇后语等。
4.民间曲艺: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
5.民间戏曲:包括地方戏曲、民间小戏等。
三、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1.价值:民间文学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
2.功能:民间文学具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传承功能等。
四、民间文学的搜集与整理
1.搜集方法:包括直接记录、间接采集等。
2.整理原则:包括保持原貌、尊重群众创造、去粗取精等。
五、民间文学的传播与传承
1.传播方式:包括口传、书面传播、现代传媒传播等。
2.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等。
民间文学概论1
民间文学概论1民间文学第一绪论一、定义1、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
其创作成果(作品)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情操。
2、民间文学主要样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诗史、抒情叙事长诗、民间小戏(戏曲)、谜语、歇后语。
3、民间文学定义的核心--劳动人民口头创作。
4、民间文学的国际统称--Folk-lore(【英】威廉.汤姆斯语)二、进一步理解民间文学的含义民间文学作者-劳动人民为主的某个若干个群体。
民间文学创作方式-口头创作(后加文字记录)。
民间文学流传方式-口耳相传。
民间文学内容上最大特点-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艺术情操(直接人民性)。
三、为什么开设和学习《民间文学》课程?1、从历史上的地位看,民间文学是历史事象的记录2、从文学创作起源看,民间文学起了源头和标杆作用3、从作家成长状况看,民间文学是古今中外作家的摇篮和乳娘4、从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看,民间文学是学员实践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四、民间文学的特征(内容、创作流传、艺术和生态方面)艺术方面(了解):真情。
朴素。
富有音乐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一)内容直接地表现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地描写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劳动与社会斗争),并且用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具体表现在:(1) 民间文学是人民生话、历史的全面而生动的形象反映。
(2) 文学是交流感情的工具,感情只能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只有亲身参加劳动、参加人民起义斗争,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描写它们。
(3)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史诗、歌谣,都体现了民族精神、人民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愿望。
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民族的灵魂。
(4)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自己的文学创作,在本质上属于先进文化与民主思想的范畴。
(5) 民间文学鲜明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心灵美和人情美。
(二)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方面特征(基本特征)-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流传性(传承性)、传统性、1. 口头性民间文学与作家创作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口头性,由此又形成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变异性、流传性、传承性等特性。
民间文学概论历年真题
民间文学概论历年真题1. 民间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012年)1.1 定义民间文学是指从民众生活中产生、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谚语、歌谣、俗曲、民间说唱文学等。
1.2 特点1.人民性: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文艺形式,具有浓厚的大众色彩。
2.口述性:民间文学作品大多是口头传唱或口头表演的,很少以书面形式存在。
3.广泛性: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与集体享用的产物,通过口头传承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4.民族性:民间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反映了民族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
5.民间性: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产物,体现了民间智慧和民众的生活体验。
2. 民间故事的类型与特点(2015年)2.1 类型民间故事主要包括神话、寓言、传说、民间传说和民间笑话等。
2.2 特点1.艺术性和娱乐性:民间故事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叙述情节,富含艺术性和娱乐性,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和乐趣。
2.民间色彩:民间故事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生活经验,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体现了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
3.调侃性和幽默感:民间故事中常常融入了调侃和幽默的元素,富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能够引发读者的笑声。
4.丰富多样:民间故事类型繁多,各地的民间故事又有各自的特色,因此给人们带来了多样性的文化体验。
5.传承性:民间故事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在人们之间广泛流传,代代相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民间传说的功能和意义(2018年)3.1 功能民间传说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丰富的作用: -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民间传说带给人们许多奇幻的故事和传说,满足了人们对于未知和神秘的渴望。
- 传递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民间传说中有许多道德故事和寓言,通过故事人物的经历和失败,传递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 保护民族文化和传统:民间传说是民族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流传,保护和传承了民族的文化传统。
- 催化社会变革和进步:民间传说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进步,可以通过对传说的研究,了解社会的历史和发展。
民间文学概论 教学大纲
民间文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民间文学概论》是对民间口承文学的范围、特征、价值、体裁及各种具体形态作品进行综合性研究和专题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理论学科。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及其与人文学科和作家文学的关系,掌握民间文学的范围、基本特征、体裁分类方法等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的兴趣和搜集整理、调查研究的基本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民间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由综合理论、专题分析和作品阅读三部分组成。
综合理论,主要讲授民间文学的源流论、创作论、类型论、特征论、关系论、功能论、价值论、传承论、鉴赏论及史学理论等。
专题分析,主要讲授民间文学类型中的散体类型(神话、传说、故事)、韵体类型(民间歌谣、史诗、谜语、谚语等)、散韵合体类型(评话类、相声类、快板类、鼓曲类及少数民族曲种)等各种体裁的具体研究。
作品阅读,主要结合田野调查和文化语境分析一些代表性民间文学作品的内涵特质、产生流播与价值意义等。
(四)教学时数总授课54学时。
其中:综合理论与作品阅读:26学时;专题分析:28学时。
(五)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导向,以课堂讨论、课外阅读、田野作业为辅助,将课堂教学与文化现实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对口头传承文学的认知研究能力和文化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通过田野作业或视频形式观摩分析民间文学传承状况,通过课程作1.你认为分析语境构成体系的七大元素对研究民间文学有何重大意义?2.鲍曼的表演理论主要有哪些观点?阅读参考书:1.户晓辉著:《现代性与民间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吕微、安德明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3.(美)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第十四章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教学要点:讲授田野作业的原则要领,掌握田野作业的形式技巧与文本写定的科学方法,适当进行田野作业和文本写定训练。
民间文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民间文学的性质1、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类别,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独特语言艺术。
2、文学分为:作家文学通俗文学民间文学3、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民间文学是原始社会的唯一文学。
5、民间文学从创作主体来说,主要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人民的作品6、民间文学作品: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7、拉法格“民间文学是人民的灵魂忠实、率直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知心朋友,人民向他倾吐悲欢苦乐的情怀,也是人民的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的备忘录。
”8、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9、西方国家称为Folklore 苏联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日本称为口承文艺10、定义: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族集体创造的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诗、谚语、谜语、俗语、歇后语、民间说唱、小戏。
2、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性:形式上通俗易懂差异性:A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B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是以口语来创作,通俗文学是以书面创作和流传C内容和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群体的思想和情趣,通俗文学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第二节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一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1、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活动2、民间文学类型:A原生态 B 再生态 C 新生态3、原始形态民间文学:A建立在劳动基础上,渗透在生活各方面的歌谣活动B宗教活动仪式伴随的神圣叙事,称为神话C休闲消遣故事和传说二、中国民间文学丰富遗产1、民歌是诗歌创作的奶娘,民间故事则是叙事文学的源头2、甲金文字以及《易经》卜辞里,有很好的歌谣。
2500年前的中国诗歌总集《诗经》3、公元2世纪三国时代,第一本古代笑话专集《笑林》4、唐宋用于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对长篇小说的形成决定性的作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5、唐代传奇、宋代话本小说、明代《三言》《二拍民间》、清代《聊斋志异》6、中国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A口头文学和语言B表演艺术C民俗活动D传统手工艺E包括民间知识和文化空间五四运动后,西方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引进中国.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中国民间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民间文学同时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①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基于其口头相传的特点。
②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体现于其众多异文之中,没有异文和变异性,也就没有传承性,民间故事的传承正是藉由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变异而得以实现的。
③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相对于传承性而言的。
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
正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故事存在着相似性和亲缘性,对其变异性的研究才有意义。
2.民间文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p28-35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正如钟敬文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A.区别B.联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题材和思想内容上: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
如: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深受楚地民歌、神话的影响;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①体裁上②表现手法上比如民间惯用的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技巧为诗人的诗歌创作所借鉴,讲故事、说书等民间文艺的叙述技巧为小说家所借鉴等等。
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汉魏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③语言运用上民间口头语汇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库。
民众口语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在长期的语言表述活动中,提炼、积累了很多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或高超的艺术性的词语、说法。
如:吉祥语、俗词、俗短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等3.民间文学的范围从体裁上分为三类:①民间散文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②民间韵文类:民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③民间说唱:民间曲艺和民间小戏第二章民间故事1.民间故事定义:p65(广义和狭义)2.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分类:p67①特点:a.泛指性: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往往是模糊的b.贴近生活c.类化性②分类:at分类法除此之外,四大分类:童话(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写实故事、寓言、笑话3.童话 p73①概念:p73②分类: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以魔法故事为主4.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a.天鹅处女型故事b.田螺姑娘型故事c.灰姑娘型故事d.狗耕田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e.蛇郎型故事f.画中人型故事g.问活佛型故事h.狼外婆型故事i.怪孩子型故事 j.神奇宝物型故事5.童话的艺术特征a.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b.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6.民间生活故事 p79①定义:p79②特征: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7.民间生活故事的常见情节类型a.巧媳妇故事b.长工与地主故事c.婚姻爱情故事d.交友故事e.呆女婿故事f.怕老婆故事g.机智人物故事8.民间笑话和寓言p84A:笑话①定义:p84②特征:一是在内容和表达上巧妙满足搞笑或幽默的原理、技法;二是情节单纯简短,绝不拖沓;三是常用夸张手法突出可笑之处。
大理学院精品课程《民间文学概论》简介
一
:
是 民间文学基础理 论
;二
,
包括
性质
,
、
基本特征
、
民间文学学科 的发展历程及 现状
、
是民间
、
文学作 品介绍 和分析 长诗
、
主要 讲解 神话
、
民 间传说
、
民间故事
、
史诗
、
歌谣
民间
;
民 间说 唱
、
民间小戏
、
谚语
、
谜语等各种 民 间文学体裁特点及 代表作品
。
三 是 民
间文学调查
搜集
、
整理 的原 则 和方法
7
。
本课程 现有 主讲教 师
人 )
。
人
,
其 中教 授
、
1
人
,
副教授
、
2
人
,
讲师
4
人 (硕士 3 人
。
,
学士
4
建设 期 间
1
,
已初步完成教学大纲
考试 大纲
2
习题集和试卷库建设
5
有省哲学社会科
,
学课题
个
,
省教育厅科学研 究基金项 目
个
,
院级 科研 基 金项 目
一
个
发表论文
10
多
篇
,
是 近 年 教 师 科 研 和 学 生 毕业 论 文 的 主 要 选 题 方 向之
,
它既 有 民 间文学基 本理 论 知识 和
。
汉 族 民 间 文 学 的讲解
又 有对 中国少 数 民族 民 间文 学 的侧重
课程 负责人 以及部分 主讲教师均连续获得过 《民 间 文 学 概 论 》 秀教 师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他对于民间文学的研究和贡献被广泛认可。
本文将以《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为标题,探讨钟敬文对于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定义与分类钟敬文认为民间文学是指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创造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诗歌、民间歌谣等多种形式。
他强调了民间文学的本土性和群众性,认为它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民间文学进行分类时,钟敬文提出了“三性”分类法。
即将民间文学分为自然性、社会性和人文性三个方面。
自然性指的是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作品,如山水诗、谚语等;社会性指的是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作品,如民间故事、歌谣等;人文性则强调了人类情感和人际关系的作品,如民间爱情故事、儿童歌谣等。
二、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钟敬文提出了系统研究民间文学的方法,主张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
他强调了实地调研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实地,与民众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民间文学的特点和内涵。
同时,他也注重文献研究,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为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参考。
三、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价值与意义钟敬文认为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他强调了民间文学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滋养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同时,他还指出了民间文学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响。
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都可以从民间文学中汲取灵感,丰富自身的创作。
四、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钟敬文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如《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民间文学》等,系统总结和研究了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他还编辑和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集,如《中国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诗歌选》等,为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钟敬文对后人的影响与启示钟敬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后来的学者和作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研究方法强调了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这为后来的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学是指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文学作品,包括传统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
它是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本文将对民间文学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进行探讨。
一、概念民间文学是指流传于民间的文学作品,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它通过口头传承、口碑宣传的方式广泛流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而不断丰富和演变。
民间文学作品通常是由普通大众创作的,包含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二、特点1. 大众性:民间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的创作和欣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了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
它与精英文学相比,更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
2. 传统性:民间文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在历史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
它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保留了民族、地域和群体的传统特色。
3. 多样性:民间文学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涵盖了歌谣、故事、传说、谚语等多种表达方式。
不同地域、民族、群体之间的民间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
4. 大众化:民间文学通常以口头方式流传,受众范围广泛,可以迎合不同阅读层次和口味偏好的读者。
这也是帮助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社会历史地位1. 价值传递:民间文学是传播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
通过传递智慧和经验,民间文学作品能够促进社会和个体的道德思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文化传承:民间文学作为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它可以使后人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自豪自信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3. 价值记录:民间文学记录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奋斗和受苦经历,是对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的生动记录。
它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反思现实,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勇气。
4. 民主表达:民间文学作为人民之声的载体,借助艺术的力量表达人民的渴望和诉求。
它在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正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目录第一章绪言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三章民间文学的价值第四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第五章各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第六章神话第七章民间传说第八章民间故事第一章绪言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一、民间文学称谓的由来二、民间文学的概念与范围三、民间文学的体裁分类第二节学习民间文学的目的和意义民间文学称谓的由来民间文学这个名称是由民俗学演变而来的。
最早提出“民间文学”这个概念的是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
他所说的“民俗学”(Folklore)的意思是“民众智识”(The Learing of the people)。
他说,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包括了“古时候的举止(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e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
他的这段论述,含有很重的民间文学成份。
后来,英国的班尼(C·S·Burne)在她的《民俗学概论》的专著中又很明确地指出,民俗学的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Beliees),习惯(Customs),故事(Stories),歌谣(Songs),俚语(Sayfngs)等流行于民间的文化事象。
很显然,这些文化事象中的许多品类,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民间文学的样式。
这种理论的提出,引起各国学者的兴趣和关注,使他们各自又作了种种解释。
在美国和前苏联,对“民俗学”一词的研究主要是指口头文学或口头创作,近似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民俗学”一词是1913年由日本传入的。
到“五四”运动时期,则有更多的学者从事“民俗学”的研究,但名称尚未统一,有的叫“民俗学”,有的叫“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的概念在学术界已经逐步明朗化。
1955年,我国创办的《民间文学》发刊词明确指出:“这个刊物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对全国各民族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同时促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我们要用较多的篇幅来刊载各族人民口头创作。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PPT 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5.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有什么影响?
6.论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7.常见的轻视民间文学的观点有哪些?其产 生原因是什么?这些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二)民间文学为作家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 (三)民间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作家文
学有很大影响 (四)在语言上,作家创作也常借鉴民间口语
三、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一)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 和再创作
(二)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思考题
1.简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的含义及其形 成原因。
三、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 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 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 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 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 沿袭、存活。
四、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 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 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 生变化。同作家文学相比,变异性也是民 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 作家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口头性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
人们有时甚至就把民间文学称为“民众口头 创作”、“口头文学”、“口承文艺”等。
二、群体性
群体性又叫“集体性”,是民间文学 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最具区别性的特征, 也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所谓群 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 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 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反映民间生活的文学形式,它以民间传说、神话、童话、寓言、民谣、戏曲等形式表现出来。
民间文学的内容涉及到民间生活的方方
面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涉及。
民间文学的特点是口头传播,它是一
种口头文学,它的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它的传播范围也比较广泛,它的传播者也比较多,它的传播速度也比较快。
民间文学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它不仅影响了民间的文化,而且也影响了官方文学,它
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深远的。
民间文学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文学形式上,而且也体现在文学
内容上,它的影响力也是非常深远的。
民间文学的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反映了民间的文化,而且也反映了民间的思想,
它的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民间文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学形式上,而且也体现在文学内
容上,它的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民间文学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文学形式,它的影响力和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反映了民间的文化,而且也反映了民间的思想,它的传播方式也是非常广泛的,它的传播
者也比较多,它的传播速度也比较快。
民间文学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文学形式,它对我们的
文化和思想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努力去发掘它的价值,以便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文化。
民间文学概论
1.第1题民间文学为何被称之为“天籁之音”?:答: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特点:①口头: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不能使用文字,他们只能用口头语言去构思、表现和传播。
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文字,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
②集体:民间文学作品,是群众的集体创作。
所谓集体创作,既包括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形式和艺术表现以及作品的所有权等诸方面,更包括整个创作和流传的过程。
有些作品,在不断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唱述者的加工、琢磨。
所以,民间文学作品一般无法署名。
有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经群众中具有优秀才能和丰富经验的歌唱者、说故事人的加工,具有一定的个性,但其个性是能够与广大群众口头创作的集体性融和在一起的。
③变异: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和讲唱的过程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
这种特征是上文所述的口头性、集体性所产生和自然的果实。
④传承:民间文学同风俗习惯一样,一般都靠行动、语言传播和继承。
这种群众集体传承的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
德国16世纪的民间故事《约翰·浮士德博士的一生》不仅在当时深为人们所喜爱),后来也一直在民间流传,成为后世作家创作取材的源泉。
⑤直接的人民性:在衡量文学的价值时,往往提出“人民性”的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优越性。
民间文学的作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
具有优越的人民性的民间文学,内容相当广阔,它蕴藏和放射着人民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等崇高思想和美德。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自考11342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整理篇一:11342民间文学概论学习提纲民间文学概论学习提纲一、文学常识11、(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2、(谜目)指的是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
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5、是(彝族)撒尼人(彝族的一个分支)人的作品。
6、陈琳以()为基础写出了。
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8、藏族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
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子)为代表。
1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11、东汉崔实编的()是世界上最早的谚语集。
12、、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14、(谣)是不能唱的“徒歌”。
15、唐人传奇是根据民间故事()写成的。
16、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17、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18、沙湾灯笼——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19、说书艺人王少堂的用的是(评话)体裁。
20、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他将歌谣按用法分为(15)种。
21、是(傣)族的作品。
22、是在传说()上加工创作的。
23、毛泽东在()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24、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25、(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26、在中国,“民间文学”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27、是用(信天游)体裁写成的。
28、清朝李调元的(),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29、关汉卿的可以从()找到它的影子。
30、李白的是从()脱胎而来的。
31、汉族流传的(梁祝)故事,传播到云南白族称为,在贵州布依族称为(英台姑娘和山伯相公)32、(郭沫若)说过“民间文艺是一面镜子,照出政治面貌来”,“民间文艺给历史学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民间文学概论授课大纲第一讲导论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二.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三.民间文学的范围四.民间文学的性质第二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二.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三.民间文学的发扬性特征四.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第三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值1.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2.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哺养2.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的形式与规则二.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收集三.田野作业中的钟爱记录四.田野作业资料的整理与科学编定第五讲神话一.神话界说道与起源二.神话分类三.神话的基本特征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第六讲民间传说一.民间传说概说二.民间传说的分类三.民间传说的特征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第七讲民间故事一.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二.民间故事的特征与价值三.故事家与民间故事的发扬四.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与故事学研究方法第八谈民间歌谣一.民间歌谣的概说二.民间歌谣的分类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四.歌俗、歌节与歌手第九讲民间叙事诗一.民间叙事诗的概念二.民间叙事诗的分类三.民间叙事诗的特征四.民间叙事诗的研究第十讲史诗一.史诗的定义与意义二.史诗的分类三.史诗艺人与史诗发扬第十一讲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一.谚语二.谜语三.歇后语第十二讲民间说唱一.民间饶舌概说二.评书与昆曲三.慢书与快板四.相声第十三讲民间小戏一.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二.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三.民间道具戏第十四讲民间文学研究一.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方法三.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一参考文献1.《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民间文学作品选》(上、下),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上海文艺出版发行,1980。
《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全
《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全第一篇:《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全《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关于本课程的教学民间文学,是由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和传播的一种语言艺术。
文艺理论(文艺学)是研究各种文艺现象并阐明其基本原理的学科。
民间文艺理论(民间文艺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就文学领域而言,有作家文学理论和民间文学理论两大体系,这两个体系,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前者主要是研究作家书面文学的创作规律,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对象;后者主要是研究民间口头文学的创作规律,以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及其有关诸种事象为对象。
由于属“选修课”,成绩是“考查”。
除平时了解到课、听课、讨论发言、提问回答等情况外,就课堂讲授的内容做一次作业;学期末交一篇搜集整理自己家乡的传说故事或民俗风情,或一篇评论指定的民间作品,篇幅2千字左右。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民间文学?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和传播,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语言艺术。
高尔基指出:民间文学“主要是劳动群众的口头创作”(《给莫琳娜的信》)。
是“从他们自己的劳动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的总汇。
”(《高尔基文献集》)过去前苏联一直称民间文学为“人民口头创作”。
鲁迅也说:“既有消费者,必有生产者,所以一面有消费者的艺术,一面也有生产者的艺术。
”(《且介亭杂文。
论‚旧形式的采用‛》)民间文学具备一般文学的重要特质,固然是文学,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
其特殊在于,它以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而存在,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民族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之一。
国际上,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纳入民俗学的范畴。
威廉。
汤姆斯: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包括了“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等。
”(《人类学辞典》,台湾版)这显然是统指所有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民众文化现象,民间文学自然也不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概论一、单选题1.(B),起源于民间巫术,主要功能是驱逐疫鬼,其特点是演员戴着狰狞可怕的面具表演。
A.秧歌戏B.傩戏C.采茶戏D.道情戏2. 在《圣经·旧约》中说:上帝看到人类道德败坏,于是后悔自己造了人,他准备降下大洪水将人类毁灭,但是顾念到一个名叫(C)的人,于是教他如何造一只巨大的方舟,让他的一家人躲到方舟避难。
A.孔德B.伊阿宋C.挪亚D.宙斯3. 民间说唱具有叙述性强的特点,属于(A)。
A.第三人称叙述体B.第一人称叙述体C.第二人称叙述体?D.自传体4. 盘古神话是一个(A)母题。
A.太极图B.人鱼互生C.宇宙卵D.世界末日5. 在民间传说的讲述中,民众往往将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的人物形象称之为(C)。
A.典型人物形象B.平面人物形象C.箭垛人物形象D.历史人物形象6. 在中国关于音乐发明的神话中,发明中国古典乐器之最高代表——琴的是(D)。
A.女娲B.伏羲C.黄帝D.神农7. “尚未崩溃的民间王国”指的是(D)。
A.西藏B.新C.四川D.云南8.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是出自于(D)。
A.《楚辞》B.《庄子》C.《尚书》D.《山海经》9. 《狐假虎威》的故事属于(D)。
A.幻想故事B.生活故事C.民间笑话D.民间寓言10.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夜铁……”属于(C)。
A.仪式歌B.生活歌C.儿歌D.劳动歌11. 中国古代的民间寓言产生和繁荣于(A)。
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12. 芬兰人埃利亚斯.伦洛特搜集整理的芬兰民族史诗(A)成为了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A.《卡勒瓦拉》B.《勒俄》C.《伊利亚特》D.《俄索折怒王》13. 对于某一民间文学类型和母题、某种结构形式等进行的调查属于(B)。
A.专项调查B.专题调查C.专访调查D.随机调查14. 水浒故事在(D)时期就广为流传,并成为讲唱艺人表演的重要内容。
A.明末清初B.唐初C.魏晋南北朝D.宋末元初15. (B)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与价值观。
A.民间故事B.神话C.史诗D.民间谚语16. 在西方国家,民间文学一般称之为(D)。
A.LiteratureB.AnthropologyC.HistoryD.Folklore17.“连缀式”民间故事的典型代表是(C)。
A.《蛇郎》B.《灰姑娘》C.《一千零一夜》D.《田螺姑娘》18.(C)是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民族历史的形象化记载,是“诗性的历史”,即用诗歌叙述的编年体历史。
A.民歌B.歌谣C.史诗D.神话19.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A)进行创作。
A.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民间语言D.方言20.木偶戏由演手操纵木偶进行戏剧表演,属于(B)系统。
A.道情戏B.道具戏C.花灯戏D.采茶戏21.个体传承人对于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体现在(D)。
A.惊人的记忆力B.独特的传承风格C.民间文学文学作品的活仓库D.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22.机智人物故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都很发达,汉族以(A)和谎张三的故事流行最广。
A.徐文长B.陈梦吉C.庞振坤D.杜老幺23.希伯来人《圣经》中的洪水方舟的故事是出自于(C)。
A.埃及神话B.希腊神话C.巴比伦神话D.北欧神话24.屈原在吸收(B)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25.“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大天光。
”属于(D)。
A.时政歌B.情歌C.生活歌D.仪式歌26.在(A)中,讲述人往往有习惯运用的一些开头用语,如“很久很久以前……”。
A.故事B.神话C.传说D.史诗27.民间小戏中,属于道具戏系统的有(A)。
A.皮影戏B.秧歌戏C.花灯戏D.采茶戏28.(C)是艺人说书的提纲,一般都是通过口传心授得来的。
A.柁子B.扣子C.梁子D.悬念29.女娲神话中,女娲是用(A)造人。
A.泥土B.树木C.空气D.血液30.民间文学讲唱者在表达愤怒、不耐烦或强烈不满的情绪时使用的语气语调是(C)。
A.低沉的语调B.高而平静的语调C.强音、假嗓D.最后几个音加快31.在《圣经·创世纪》中,(A)受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中的智慧果,从而发现了对方的性别差异,上帝只好将他们放逐到了人间。
A.亚当和夏娃B.俄狄普斯和海伦C.大禹和西王母.女娲和盘古32.从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在寓意型的(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神话故事B.动物故事C.魔法故事D.生活故事33.(D)是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
A.蔡文姬B.王昭君C.李香君D.孟姜女34.民间文学必须使用田野作业的方法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A)所决定的。
A.展演性B.传统性C.创造性D.即时性35.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著名学者是(A)。
A.马林诺夫斯基B.奥格登C.理查兹D.鲍曼36.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有一种独特的种类——(B),这种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A.鬼话B.仙话C.神话D.道教故事37.在中国神话中,(D)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逐渐积累着文化的创造,逐步获得越来越多的安全与自由,终于成为大地的主人。
A.女娲神话B.盘古神话C.洪水神话D.射日神话38.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传的世界末日来临的神话,导致世界末日的一般都是(A)。
A.湮灭世界的大洪水B.熊熊燃烧的大火C.地震D.火山爆发39.(B)属于生活故事。
A.灰姑娘B.巧媳妇C.蛇郎D.狗耕田故事40.鄂西汉族的《黑暗传》以其具有(B)的基本特征,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A.迁徙史诗B.创世史诗C.英雄史诗D.战争史诗41.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文人创作的(B )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文言小说和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民间文学B.通俗文学C.话本小说D.评话42.鲁迅十分推崇民间文艺,称儿时看过的社戏,是“自己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好的戏”,(B)是“最心爱的宝书”。
A.《笑林》B.《山海经》C.《庄子》D.《三国演义》43.(D)主要回答了一个文化中的特定民俗形式如何与别的形式相关联的问题。
A.社会基础B.情境性语境C.风俗制度语境D.交流系统语境二、多选题1.鲁迅说,(ABCE),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绞死它。
A.歌B.诗C.词D.画E.曲2. 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我国各民族中著名的歌墟有(ABCE)。
A.广西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B.瑶族的“盘王节”C.仫佬族的“走坡”D.春节E.彝族的“跳弓节”3. 被称作荷马史诗的有(CD)。
A.《罗摩衍那》B.《吉尔伽美什》C.《伊利亚特》D.《奥德赛》E.《罗兰之歌》4. 就具体的表演事件来看,表演的语境是由(BCDE)等不同因素共同构成。
A.表演内容B.表演情景C.时间和空间D.社会结构E.传承人和受众5.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BCD)等著作的作者吸取了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成果,对民间艺人的话本加以提炼、充实、完善。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E.《聊斋志异》6. 呆女婿故事包含多个类型,其中以(AE)最具代表性。
A.借布机B.奇巧婚配C.守株待兔D.刻舟求剑E.学话得胜7. 唱故事中无乐器伴奏,只击节吟诵并具有一定音乐性的称为韵诵体,如(ABD)。
A.山东快书B.金钱板C.弹词D.天津快板E.渔鼓8. 相声的结构一般由(ABCE)构成。
A.垫话B.瓢把儿C.正活D.包袱E.收底9. 歌谣按照格调可分为(ABCE)等。
A.四句头B.五句子C.信天游D.渔歌E.爬山歌10. 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如(ABD)等,都是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几百年的民间创作、加工、提炼之后,才由文人最终整理写定的。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醒世姻缘》D.《西游记》E.《红楼梦》11. 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按其调查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ACDE)。
A.全面普查B.随机调查C.专题调查D.专项调查E.专访调查12. 属于花鼓戏的剧目有(ADE)。
A.《刘海砍樵》B.《刘三姐挑水》C.《采茶歌》D.《绣荷包》E.《凤阳花鼓》13. 属于长江流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ABCE)。
A.吴歌B.梁祝传说C.白蛇传传说D.孟姜女传说E.江南丝竹14. 字谜的谜面制作大多通过(ABDE)表现手法。
A.拟人B.象形C.描写D.会意E.谐音15. 田野作业的而忠实记录的注意事项有:(ACDE)A.尽可能记录全部活动B.使用规范得体的书面语记录C.完整记录语气语调D.要同步记录演唱过程E.详细记录相关资料16.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表演,用对话形式进行,对口的形式可以分为(ACD)等种类。
A.一头沉B.外插花C.子母哏D.贯口E.腻缝17.中国火的发明神话有多种,分别归功于(BDE)。
A.女娲B.神农C.伏羲D.黄帝E.燧人氏18.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是(ABC)。
A.格萨尔王B.玛纳斯C.江格尔D.梅葛E.嘎达梅林19.各地民众对讲述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如(ABCDE)。
A.讲瞎话B.讲经C.摆龙门阵D.说白话E.讲古20.包袱的组成过程有(BCDE)。
A.铺B.系C.解D.结E.抖21.与民间故事、神话相比较,民间传说具有(ABCD)等特征。
A.可信性的内容B.传奇性的情节C.箭垛式的人物D.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E.诗化的意境22.“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研究取向中所说的“下”,指的就是(ABDE)。
A.民间文化B.基层社会C.文人D.普通民众E.日常生活23.属于生活谚语的有(ACD)。
A.烧火要空心,为人要真心B.穷人的汗,富人的饭C.酒多人癫,书多人贤D.树大分丫,儿大分家E.月亮打伞,晒破石板24.世界寓言三大发祥地为(ACD)。
A.中国B.埃及C.希腊D.印度E.阿拉伯25.中国的四大传说是(BCDE)。
A.阿诗玛B.孟姜女C.梁山伯与祝英台D.白蛇传E.牛郎织女26.中国的“三大史诗”为(ACD)。
A.藏族的《格萨尔》B.纳西族的《创世纪》C.蒙古族的《江格尔》D.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E.彝族的《六祖史诗》27.属于口头史诗的有(BCD)。
A.《创世纪》B.《格萨尔》C.《江格尔》D.《玛纳斯》E.《六祖史诗》28.根据表演人数的多少和表演形式的差异,相声可以分为(ABC)等种类。
A.单口B.对口C.群活D.群口E.垫话29.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各民族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