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合集下载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3.
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十分活泼,是鉴定肠道菌的重要 依据。 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和非致 病菌时有重要意义,肠道致病一般不分解乳 糖,而非致病菌多数能分解乳糖。
鉴定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
肠道非致病菌(埃希菌属) 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肠道致病菌(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等)不发酵乳糖 —
4. 抗原构造复杂
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18-24小时变为均匀浑浊,而 后底部出现粘性沉淀物,并伴有臭味。
培养特性
部分菌落可出现β溶血。 在远藤琼脂上长成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
在SS琼脂平板上多不生长,少数生长的细菌
也因发酵乳糖产酸而形成红色菌落。
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
在麦康凯琼脂上培养24小时后孤立菌落呈红色。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 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 一般2-3天即愈。致病因素是LT或ST,或两者 同时致病。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见者 为O6:K15:H16、O25:K7:H42。鉴定ETEC 主要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血清型有一定参 考意义。
分类
肠杆菌科
埃希氏菌属
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肠道致病性大 肠埃希氏菌 EPEC
肠道出血性大 肠埃希氏菌 EHEC
产肠毒素大肠 埃希氏菌 ETEC
肠道侵袭性大 肠埃希氏菌 EIEC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和生化 特性均与非致病的大肠埃希氏菌非常相似,以至难 以区分,只能通过血清学的方法,从抗原结构的差 异来区别。 在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中,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 的食物中毒,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的肠道内外感 染。还有一些血清型的菌株能够使畜禽发病,危害 畜牧业,降低畜产食品的质量。致泻性大肠埃希氏 菌可从饮用水,未消毒牛乳,病畜脏器、禽类及其 人畜粪便污染的各种食品中分离出来。

211132939_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211132939_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分析检测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病原学特征分析张 苗1,焦淑波2,王雪梅1(1.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淄博 255206;2.日照市东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摘 要:目的:通过毒力基因检测,了解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分布特点,为DEC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1 198例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确定其致病型别并分析其分布特点。

结果:1 198例腹泻病例共检出DEC 92株,阳性率为7.68%。

其中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60株,占阳性菌的65.22%;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20株,占阳性菌的21.74%;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10株,占阳性菌的10.87%;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各1株,分别占阳性菌的1.09%。

结论:1 198例腹泻患者中EAEC为主要DEC型别,以典型EAEC为主;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主要为非典型的EPEC。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分布特征Analysis of the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rrheogenicEscherichia coli in Diarrhea CasesZHANG Miao1, JIAO Shubo2, WANG Xuemei1(1.Zibo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ibo 255206, China; 2.Rizhao Donggang District Center for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izhao 2768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virulence gene testing,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C) in diarrhea cases were understood, which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C. Method: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d from the feces of 1 198 patients with diarrhea was collected , and virulence gene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to determine its pathogenic type and analyze i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Result: A total of 92 DEC strains were detected in 1 198 cases of diarrhea,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7.68%. Among them, there were 60 strains of 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EAEC), accounting for 65.22% of the positive bacteria; there were 20 strains of enterotoxic Escherichia coli (ETEC), accounting for 21.74% of the positive bacteria; 10 strains of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 accounting for 10.87% of the positive bacteria; there was one strain each of 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 and enter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EIEC), accounting for 1.09% of the positive bacteria,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1 198 patients with diarrhea, EAEC was the main DEC type, mainly typical EAEC, and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 was mainly atypical EPEC.Keywords: 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 coli; virulence gen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腹泻病例中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腹泻病例中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分析检测腹泻病例中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分子分型研究王雪梅,张 苗(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淄博 255206)摘 要:目的:对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进行PCR毒力基因检测,了解其流行特征,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确定菌株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疾病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粪便,利用毛细管电泳仪对可疑DEC进行确认,收集患者信息,采用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检出的92例DEC阳性病例中,0~12岁患者15例;13~44岁患者60例;45~59岁患者9例;≥60岁患者8例。

92株DEC中共有89种带型,DNA条带相似度为9.36%~100.00%。

结论:不同年龄人群检出率有所差异,年龄在13~44岁检出率最高。

DEC菌株分子分型带型分散,呈现高度多态性。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特征;脉冲场凝胶电泳Molecular Typing of Five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in Diarrhea CasesWANG Xuemei, ZHANG Miao(Zibo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ibo 2552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PCR virulence gene detection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C) in diarrhea cases was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it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rains was determined by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disease prevention. Method: Collect feces from diarrhea patients, confirm suspicious DEC us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ollect patient information, use PFGE technology for molecular typing, and use BioNumerics software for cluster analysis. Result: Among the 92 DEC positive cases detected, there were 15 cases aged 0~12 years old; 60 patients aged 13~44; 9 cases detected between 45 and 59 years old; 8 patients ≥60 years old. 92 strains of DEC have a total of 89 band types, with a DNA band similarity of 9.36%~100.0%.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varie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with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occurring between the ages of 13 and 44. The molecular typing bands of DEC strains are scattered and exhibit high polymorphism.Keywords: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popular characteristics;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大肠埃希氏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后来人们发现某些大肠埃希菌可引起腹泻并在人群中流行,称为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

腹泻症候群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腹泻症候群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腹泻症候群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目的:通过对腹泻症候群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和多重PCR检测,了解本地区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血清群、型分布规律,所携带毒力基因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为腹泻症候群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测、鉴定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阳性株的检出率。

方法:对本地区2012-2013年腹泻症候群监测医院门诊未使用过抗生素腹泻患者的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标本通过増菌、各种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病原菌,后经生化试验、多重PCR试验和血清型分型试验进行鉴定。

结果:本次检测共检出65株血清凝集致泻大肠埃希菌,分属EPEC、EIEC、ETEC,以EPEC为主,占83.08%,共8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O55:H59、O128:H67占58.47%;共检出4种相关毒力基因,其中escV 49株(75.38%)。

未分血清型菌株27株,检出相关毒力基因共5种,分属EPEC、EIEC、ETEC、EAEC,其中escV 15株(55.56%)。

结论:本地区腹泻症候群中血清学阳性致泻大肠埃希菌以EPEC为主,常见血清型为O55:H59、O128:H67,毒力基因为escV、escV+bfpB、invE、elt。

未分血清型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为escV、escV+bfpB、invE、elt、astA,与已分型菌株携带基因基本一致。

腹泻患者的大肠埃希菌检测中,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检测,以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漏检,提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诊断。

标签:致泻大肠埃希菌;血清型;毒力基因【Abstract】Objective:To detect the serum type of diarrhea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 diarrhea syndrome and multiple PCR,understand the diarrhea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 serogroups,region based distribution,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irulence genes and their detection,identification,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iarrhea syndrome caused by large Escherichia coli,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positive strains.Method:The local diarrhea syndromic surveillance hospital unused,watery,sticky pus or purulent blood sample diluted by those bacteria,a variety of selective culture medium screening pathogen antibiotics in patients with diarrhea from 2012 to 2013 ,after biochemical test,multiple PCR test and serotype tests were identified.Result:65 strains serum agglutination of 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 coli were detected and belong to EPEC,EIEC,ETEC,the EPEC accounted for 83.08%,a total of 8 serotypes,serotype O55:H59,O128:H67,which accounted for 58.47%;there were 4 kinds of virulence related genes,among them 49 were escV (75.38%). Serum without typing were 27 strains,5 species of virulence related genes were detected,which escV had 15 strain (55.56%),belong to EPEC,EIEC,ETEC,EAEC.Conclusion:Local serological diarrhea syndrome is caused by Escherichia coli EPEC,common serotypes are O55:H59,O128:H67;virulence genes are escV,escV+bfpB,invE,elt. Serum without typing 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 coli virulence genes are escV,escV+bfpB,invE,elt,astA,and consistent with typing of strains carrying genes.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diarrhea patients,basal medium,in bacterial isolation and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s,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virulence gene detection is necessary to Escherichia coli,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to avoid detection,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diarrhea genic Escherichia coli.【Key words】Diarrhea escherichia coli;Serum type;Virulence genes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生存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随粪便排出而污染水源、土壤、食品、器具等,人群对致泻大肠埃希菌普遍易感,根据其致病机制,致泻大肠埃希菌至少可分为5个类型:肠产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

五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

五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

五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研发背景大部分的大肠杆菌是人或动物倡导的共生菌,但其中也有部分菌株可引起腹泻等疾病。

致泻大肠杆菌不但可引起传染性疾病而且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根据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O抗原血清及细菌的毒力测定,可将致泻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目前针对致泻大肠杆菌的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仍然较为薄弱,需要研究快速、简便、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检验原理】五种致泻性大肠杆菌(EPEC、EHEC、EAEC、EIEC、ETEC)共含有11种毒力基因,针对这11种毒力基因,天津生物芯片试剂盒使用11对特异引物,与样本中基因组的相应靶位点特异性结合,PCR反应后,不同类型的样本产生不同的扩增片段,从而达到对五种致泻性大肠杆菌快速分型检测的目的。

【使用方法】1.试剂配制(试剂准备区)从试剂盒中取出PCR反应液在室温融化,将PCR反应液充分震荡混匀,所有试剂在使用前2000rpm离心10s。

设所需要的管数n(n=样本数+1管阴性对照品),每个测试反应体系试剂配置如下表。

计算所需要的n管反应的各试剂的使用量,加入至适当体积的无菌离心管中,充分混合均匀,分装至无菌PCR反应管中,每管24μl。

2.PCR扩增(扩增和产物分析区)将样本、阴性对照品使用前恢复至室温,2000rpm离心10s。

向每个PCR反应管中分别加入样本、阴性对照品各1μl,震荡混匀,于2000rpm离心10s。

将PCR管放入PCR仪中,使用以下程序进行扩增反应,整个扩增反应约需2小时:Step 1 94℃ 5minStep 2 94℃ 30sStep 3 63℃ 30s 30 个循环Step 4 72℃ 90sStep 5 72℃ 5min3.结果判断(扩增和产物分析区)从PCR管中取出2μl PCR产物与9μl阳性对照品一起进行浓度为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紫外灯下阳性对照品从上至下应有11条带,分别为1487bp、1111bp、910bp、766bp、655bp、544bp、400bp、324bp、244bp、171bp和102bp。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腹泻疾病,包括婴幼儿腹泻和旅行者腹泻等。

为了评估ETEC实验活动的风险,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ETEC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其感染机制和毒力因子,进一步为控制和预防ETEC引起的腹泻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实验设备和试剂1.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和试剂:如LB培养基、大肠杆菌专用试剂盒等;2. 分离和鉴定ETEC的培养基和试剂:如MacConkey琼脂培养基、乳糖和肌醇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等;3.测定毒力因子的试剂:如耐酸素和耐胆盐试剂盒、PCR试剂盒等;4.实验设备:如恒温培养箱、PCR仪等;5.操作用具:如培养皿、管嘴、移液器等;6.个人防护用具:如实验室外套、手套、护目镜等。

三、实验操作流程1.分离和纯化ETEC2.培养细菌3.鉴定并筛选ETEC4.检测ETEC的毒力因子5.分析实验结果四、潜在风险和安全措施1.细菌培养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生物安全风险,可能导致实验室感染。

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细菌培养物和废棄物。

2.试剂的使用应遵循使用说明,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

如有意外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向医生求助。

3.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洁,并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细菌污染和交叉感染。

4.实验室应设置生物安全柜,保证实验操作的无菌环境。

5.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进行相关安全培训,了解应急处置措施和实验室紧急撤离计划。

五、应急处置措施1.如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菌培养物泄漏或感染,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并进行相应的消毒和清理。

2.如有人员接触细菌培养物或试剂导致皮肤或黏膜受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向医生求助。

3.如实验过程中发生火灾、泄露气体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按照实验室紧急撤离计划进行撤离,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和细菌分型大肠埃希氏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一般对人无害。

本菌为革兰阴性的短杆菌,其抗原结构有3种,即菌体抗原(O抗原)、包膜抗原(K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

O抗原是血清分型的基础,目前已发现有170多种,其中一些特殊的血清型具有病原性,能引起人类腹泻,故称为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根据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抗原血清型及细菌的毒力测定可将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分为5类: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pahogenicE.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ngen-icE.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invasiveE.Coli,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和肠集聚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ggregativeE.coli,EAggEC)。

(二)来源大肠埃希氏菌属包括多种细菌,临床上以大肠埃希氏菌最为常见。

大肠埃希氏菌(E.coli通称大肠杆菌,是所有哺乳动物大肠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能合成维生素B及维生素K供机体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腐败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过度增殖。

但当它们离开肠道的寄生部位,进人到机体其他部位时,能感染发病。

有些菌型有致病性,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性疾患。

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是指能使人、动物(尤其是婴儿和幼龄动物)感染及人食物中毒的一群大肠埃希氏菌。

在自然界中,本菌分布广泛,主要的寄居场所是人和其他恒温动物的肠道中,是一类条件性致病菌。

(三)传染性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由食人被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引起,可以导致肠道外感染,如泌尿系感染、菌血症、胆囊炎、肺炎及新生儿脑膜炎等,也会造成从轻微股泻到霍乱样严重腹泻,乃至引起致死性的并发症。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由人一人传染而致病,推测为粪一口途径感染。

大肠菌群、粪大肠、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的相关知识总结

大肠菌群、粪大肠、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的相关知识总结

大肠菌群、粪大肠、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的相关知识总结1、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方法(1)大肠菌群(colifoms)在36°C培养48h可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自人畜粪便,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

(2)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ms)也称耐热大肠菌群。

指大肠菌群中能在44.5℃生长、发酵乳糖产生气体的一群细菌。

与大肠菌群一样,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

食品卫生学意义: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标菌,MPN值愈低则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程度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愈低。

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针,大肠菌群数量越多则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就越高,但两者之间并不总是呈平行关系。

(3)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分类学概念: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

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普遍存在的细菌,是粪便中的主要菌种。

一般生活在人大肠中并不致病,但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

主要有:O抗原(菌体抗原,150个);K抗原(荚膜抗原,90个);H抗原( 鞭毛抗原,50个)(4)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能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肠埃希氏菌。

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胃炎、旅行性腹泻。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婴儿腹泻;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出血性结肠炎;(O157:H7;O104:H4;O111;O126等)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杆菌性痢疾;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急慢性腹泻。

2、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的关系3、相关检验方法标准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3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GB 4789.39- -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粪大肠菌群计数GB4789.6- 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478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O157:H7/NM检验。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是人体不可缺少单细胞生物。

大肠埃希菌,俗名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

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

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5种。

简介大肠埃希菌,俗名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

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

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5种。

部分埃希菌菌株与婴儿腹泻有关,并可引起成人腹泻或食物中毒的暴发。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是导致1996年日本食物中毒暴发的罪魁祸首,它是出血性大肠埃希菌中的致病性血清型,主要侵犯小肠远端和结肠。

常见中毒食品为各类熟肉制品、冷荤、牛肉、生牛奶,其次为蛋及蛋制品、乳酪及蔬菜、水果、饮料等食品。

中毒原因主要是受污染的食品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

中毒多发生在3、9月。

中毒表现不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症状各不相同。

①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主要症状是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

每天腹泻可达8~12次。

②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中毒症状与志贺菌引起的痢疾相似,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

③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主要症状是发热、不适、呕吐、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约20%患者有呼吸道症状,感染的症状通常比较严重。

④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症状成年人表现为中度腹泻,病程1~2天。

婴幼儿多表现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

⑤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一般3~10天发病,常有突发性的腹部痉挛,有时类似于阑尾炎的疼痛。

有的病人只有轻度腹泻;有些病人由水样便,转为血性腹泻,腹泻次数有时可达10多次,低热或不发热;许多病人同时有呼吸道症状。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
成人少见。
致 泻 大l性98腹7年泻肠暴由和出发L肠血性e性出v炎i大 血n的e肠性提一杆结出菌肠群(炎,大,E是H肠可E能产C埃)生引希:志起引氏贺人起氏菌散毒的。发素出性以样血或细 肠 埃 希 氏OH炎17(5感7:H染胞肠旅HC可毒产游)7血引素毒者、。性腹清起肾大 泻型程肠,溶为度杆出血菌现代不性(轻表同度E尿T菌腹水E毒C泻株泻)综,。、:也合E引出可征H起呈血E婴(严C性幼重H儿O结的U和1霍S5肠7): 菌、血栓乱性样血症状小。板减少性紫癜(TIP)等。 其中HEUIESC病引程起凶痢疾险样,的易腹泻造和成脓急血便性,肾有衰的并竭引乃 至死亡起。较大规模的食物中毒、医院内感染或水源性
所有检测步骤均自动由VIDAS仪器完成.煮沸过的增菌肉汤加入试条 孔后,在特定时间内,样品在SPR内、外反复循环。标记有碱性磷酸 酶的抗体也在SPR内、外循环并与固定在SPR壁上的EHEC O157:H7抗原 结合,最后洗去未结合的抗体标记物。SPR中所用荧光底物为磷酸4— 甲基伞形物。仍结合在SPR壁上的酶将崖化底物转变成具有荧光的产 物,4—甲基伞形酮。在VIDAS中由光扫描器检测该荧光强度,试验完 成由计算机自动分析结果,得出检测值,并打印出每份样品的实验报 告。
上最干净的国家里暴发由O157:H7型大肠杆菌
污染萝卜作苗为及微牛肉生而物导污致染的状集体况食的物监中测毒指事件标,和HACCP实施效果 波计及 达东90京00的、余评大人估阪,、7指人京标死都亡等。40多个府县,患者累
多年来,致泻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病例始终位于第 近 菌,来并,二将国位其家,销质可毁检处见总理局大。从肠美杆国菌进肠口道的鸡传腿染中的多广次泛检性出O157:H7型大肠杆
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VIDAS快速筛选法)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与大肠杆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与大肠杆菌

一、大肠菌群是指: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二、大肠杆菌是大肠菌群众多细菌的一个种类而已。

大肠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

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

三、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物学特性大肠埃希氏菌更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一般包括五种:即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

大肠埃希氏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大小约μμm*μμm,因生长条件不同,个别菌体可呈近似球状或长丝状。

此菌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状排列。

约有50%左右的菌株具有周生鞭毛而能运动,但多数菌体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生长有比鞭毛细、短、直且数量多的菌毛,有的菌株具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胞,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

此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光滑型、粗糙型、粘液型。

大肠埃希氏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所用培养基pH为若pH值低于或高于则生长缓慢。

大肠埃希氏菌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分解蔗糖因菌株而异,录素酶试验阴性,IMVi试验++--,有些菌株如碱性异型菌群,微产碱,不产气,无动力,易与志贺菌混淆。

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构造主要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荚膜抗原(K)三部分组成。

现巳知有171个O抗原、99个K抗原和56个H抗原。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肠道感染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疾病,其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威胁。

其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简称ETEC)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ETEC感染主要通过摄入污染食物或水源引起,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低卫生条件下,感染的风险更为突出。

ETEC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严重,轻则令人不适,重则可能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数百万人因ETEC感染而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因此,对ETEC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和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标准,以确保对ETEC感染的检测和诊断达到国际统一、准确可靠的要求。

标准的制定将涵盖ETEC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检测和诊断的方法,旨在为研究人员、医学专业人员和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对ETEC感染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文章的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对ETEC感染的背景进行概述,介绍肠道感染的严重性和ETEC的特点;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ETEC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等;结论部分将总结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标准,并强调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推动ETEC感染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内容。

下面是1.2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撰写: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进行介绍,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整篇文章的大致框架。

正文部分(Main Body):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肠道感染的背景(Background of Intestinal Infections)和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定义与特征(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GB4789.6-2016 致泄大肠埃希氏菌-答案版

GB4789.6-2016 致泄大肠埃希氏菌-答案版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试题
姓名:时间:分数:
一、选择题(每空5分,共20分)
1、在培养样品时,培养箱的波动范围一般为正负( A )度。

A.1
B.2
C.0.5
D.0.2
2、空气落菌实验应多久做一次。

( A )
A.一周
B.两周
C.一个月
D.三周
3、无菌室的温度应控制在( C )
A.18℃~23℃
B. 20℃~23℃
C. 20℃~25℃
D. 18℃~25℃
4.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增菌液为( A )。

A.肠道增菌肉汤
B.营养肉汤
C.MEE肉汤
D.BHI肉汤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30分)
1、大肠埃希氏菌又称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式菌
属,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

2、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
三、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定义。

答:一类能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大肠埃希氏菌,可经过污染食物引起人类发病。

2、常见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主要包括哪几类。

答: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包括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

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不同浓度下的国标法检出率分析

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不同浓度下的国标法检出率分析

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不同浓度下的国标法检出率分析胡春红,陆其聪*(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81)摘 要:目的:研究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使用GB 4789.6—2016法检测时,不同初始浓度下,二次增菌取不同接种体积的检出率。

方法:不同初始浓度下(1~3 CFU·mL-1,10~30 CFU·mL-1,100~300 CFU·mL-1)的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加入营养肉汤增菌后,取不同体积(10 μL、50 μL、100 μL、500 μL、1 000 μL)的预增菌液接种于肠道增菌肉汤管中,培养后划线于伊红美蓝琼脂(Eosin-Methylene Blue,EMB)和麦康凯琼脂(MacConkey Agar,MAC)平板,观察并记录平板中菌落生长情况,计算检出率。

结果: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接种量在10 CFU及以上时,二次增菌时取10 μL预增菌液至肠道增菌肉汤中,均能检出。

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接种量在1~3 CFU时,二次增菌时取10 μL和50 μL预增菌液至肠道增菌肉汤中,平均检出率均不能达到100%;二次增菌时接种体积增加到100 μL时,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CICC24186)、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CICC24187)、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CICC24190)的检出率能达到100%,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CICC24188)、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CICC24189)的检出率仍不能达到100%。

结论: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在所检样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含量较低时,可以考虑增加二次增菌的接种量,减少漏检可能。

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国家标准方法;检出率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ate of 5 Kinds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by NationalStandard MethodHU Chunhong, LU Qicong*(Sichuan Light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engdu 61008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etection rates of 5 types of diarrhea causing Escherichia coli using the GB 4789.6—2016 method at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and different inoculation volumes for secondary enrichment. Method: Five types of diarrhea causing Escherichia coli at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s (1~3 CFU·mL-1, 10~30 CFU·mL-1, 100~300 CFU·mL-1) were added to nutrient broth for enrichment, and different volumes (10 μL, 50 μL, 100 μL, 500 μL, 1 000 μL) inoculate the pre enrichment solution into the intestinal enrichment broth tube, and after cultivation, line it on eosin methylene blue (EMB) and macconkey agar (MAC) plates. Observe and record the bacterial colony growth in the plates, and calculate the detection rate. Result: When the inoculation amount of 5 types of diarrhea causing Escherichia coli was 10 CFU or above, 10 μL of pre enriched liquid was taken into the intestinal enrichment broth during the second enrichment, and all of them could be detected. When the inoculation amount of 5 types of diarrhea causing Escherichia coli is 1~3 CFU, 10 μL and 50 μL of pre enriched liquid are taken during the second enrichment into the intestinal enrichment broth, and the average detection作者简介:胡春红(1991—),女,四川内江人,本科,助理工程师。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标准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标准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的术语和定义、通用要求、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室基本要求、检验程序、结果报告、记录和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水源等样品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causing diarrhea
能够引起人类腹泻症状的大肠埃希氏菌。

4. 通用要求
4.1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防护。

4.2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实验室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和消毒工作,防止污染环境和危害人员健康。

5. 样品采集与处理
5.1 样品采集
5.1.1 食品样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样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5.1.2 水源样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源样品,包括自来水、饮用水、地表水等。

5.2 样品处理
5.2.1 食品样品:将样品无菌包装或以其他方式保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危害程度评估报告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危害程度评估报告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危害程度评估报告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危害程度评估报告一、生物学特性大肠埃希氏菌更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一般包括五种:即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和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

大肠埃希氏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大小约0.5μ-0.8μm*1.0μm-3.0μm,因生长条件不同,个别菌体可呈近似球状或长丝状。

此菌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状排列。

约有50%左右的菌株具有周生鞭毛而能运动,但多数菌体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生长有比鞭毛细、短、直且数量多的菌毛,有的菌株具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胞,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

此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光滑型、粗糙型、粘液型。

大肠埃希氏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6.8-8.0,所用培养基pH为7.0-7.5,若pH值低于6.0或高于8.0则生长缓慢。

大肠埃希氏菌生华物性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分解蔗糖因菌株而异,录素酶试验阴性,IMVi试验++--,有些菌株如碱性异型菌群,微产碱,不产气,无动力,易与志贺菌混淆。

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构造主要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荚膜抗原(K)三部分组成。

现巳知有171个O抗原、99个K抗原和56个H抗原。

二、危害程度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该菌危害程度为第三类。

三、致病性和感染剂量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人和动物的大便中大量存在,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其中尤以EPEC、ETEC所占比例为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法 PCR 方法1
7 操作步骤 增菌、分离、初步生化试验同 5.1-5.3。 用 5.3.1 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采用 PCR 检测特异毒力基因方法鉴 别 5 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然后再进行血清学分型实验。 8 PCR 试验 8.1 标准菌株 标准菌株一览表见表 3。 表3 菌株名称 EPEC STEC ETEC EIEC EAEC 大肠埃希氏菌 8.2 引物合成 多重 PCR 引物序列见表 4。
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目的基因引物序列 引物序列 5′-ATT CTG GCT CTC TTC TTC TTT ATG GCT G-3′ 5′-CGT CCC CTT TTA CAA ACT TCA TCG C-3′ 5′-GAC ACC TCA TTG CTG AAG TCG-3′ 5′-CCA GAA CAC CTC CGT TAT GC-3′ 5′-CGA TGT TAC GGT TTG TTA CTG TGA CAG C-3′ 5′-AAT GCC ACG CTT CCC AGA ATT G-3′ 5′-GTT TTG ACC ATC TTC GTC TGA TTA TTG AG-3′ 5′-AGC GTA AGG CTT CTG CTG TGA C-3′ 5′-GAA CAG GAG GTT TCT GCG TTA GGT G-3′ 5′-CTT TCA ATG GCT TTT TTT TGG GAG TC-3′ 5′-CCT CTT TTA GYC AGA CAR CTG AAT CAS TTG-3′ 5′-CAG GCA GGA TTA CAA CAA AGT TCA CAG-3′ 5′-TGT CTT TTT CAC CTT TCG CTC-3′ 5′-CGG TAC AAG CAG GAT TAC AAC AC-3′ 5′-CGA TCA AGA ATC CCT AAC AGA AGA ATC AC-3′ 5′-CGA TAG ATG GCG AGA AAT TAT ATC CCG-3′ 5′-TGC CAT CAA CAC AGT ATA TCC G-3′ 5′-ACG GCT TTG TAG TCC TTC CAT-3′ 5′-ACG CAG AGT TGC CTG ATA AAG-3′ 5′-AAT ACA GAA TCG TCA GCA TCA GC-3′ 5′-AAA TGT CAG TGA ACC GAC GAT TGG-3′ 5′-AGC CGT TTC CGC AGA AGC C-3′ 5′-AAA GTG TGG GTC AAT AAT CAG GAA GTG-3′ 5′-ATG CCA GTC CAG CGT TTT TGC-3′ 片段大小 (bp) 544 910 244 324 655
表 2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所包括的 O 抗原群 大肠埃希氏菌的种类 EPEC EHEC EIEC ETEC 所包括的 O 抗原群 O26 O55 O86 O111ab O128ab O142 O158 O157 O28ac O29 O112ac O115 O124 O143 O144 O152 O164 O167 O135 O136 O114 O119 O125ac O127
பைடு நூலகம்(一)
1 范围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本操作程序规定了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方法。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0~4℃。 2.2 恒温培养箱:36± 1℃。 2.3 恒温水浴锅:44.5± 0.2℃。 2.4 显微镜:10-100× 。 2.5 均质器。 2.6 天平,感量为 0.1g。 2.7 灭菌广口瓶:500mL 或无菌均质袋。 2.8 灭菌锥形瓶:500mL,250mL。 2.9 灭菌吸管:1mL(具 0.01mL 刻度)、5mL(具 0.1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10 灭菌培养皿:直径 90mm。 2.11 灭菌试管:10mm× 75mm。16mm× 160mm。 2.12 1.5 mL Eppendorf 管。 2.13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2.14 PCR 仪。 2.15 电泳仪。 2.16 凝胶成像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EC 肉汤:见附录 A 中 A.1。 3.4 麦康凯琼脂(MAC):见附录 A 中 A.2。 3.5 伊红美蓝琼脂(EMB):见附录 A 中 A.3。 3.6 三糖铁琼脂(TSI):见附录 A 中 A.4。 3.7 营养琼脂斜面:见附录 A 中 A.5。 3.8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6。 3.9 尿素琼脂(pH7.2):见附录 A 中 A.7。 3.10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验):见附录 A 中 A.8。 3.11 半固体琼脂:见附录 A 中 A.9。 3.12 革兰氏染色液:见附录 A 中 A.10。
O6 O11 O15 O20 O25 O27 O63 O78 O85 O114 O115 O126 O128ac O148 O149 O159 O166 O167 5.5.2 证实试验:制备 O 抗原悬液,稀释至与 Mac Farland 3 号比浊管相当的浓度。原效价 为 1: 160~1: 320 的 O 血清, 用 0.5%盐水稀释至 1: 40。 稀释血清与抗原悬液在 10mm× 75mm 试管内等量混合,做单管凝集试验。混匀后放于 50℃水浴锅内,经 16h 后观察结果。如出 现凝集,可证实为该 O 抗原。 6 结果与报告 综合以上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报告结果。
1 可采用商品化的 PCR 检测试剂盒。
标准号 CMCC 44155
标准菌株一览表 来源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 WHO
具有 stx1、stx2 毒力基因 CMCC 44815 CMCC 44825 042 血清型 ATCC 25922
3.13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R-VP 试验用):见附录 A 中 A. 11。 3.14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 菌诊断血清、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 3.15 生化鉴定试剂盒。 3.16 PCR 反应试剂盒。
第一法 常规培养方法
4 检验程序 检验程序如下:
5.3 初步生化试验 5.3.1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直接挑取 5~10 个菌落分别接种 TSI、pH7.2 尿素琼脂和营养琼 脂小斜面各一管,置 36℃± 1℃培养 18h~24h,分别观察结果。 5.3.2 凡是 TSI 斜面产酸或不产酸,底层产酸,H2S 阴性和尿素阴性的菌株,挑取用 5.3.1 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 5.4 生化试验 5.4.1 用 5.3.1 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即靛基质、甲基红 和 VP 实验,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物 VP 实验为阴性结果,靛基质实验和甲基红实验应为阳 性结果;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还需加做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和动力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 验应为阴性,动力试验应为阴性(O124 动力阳性或阴性)。必要时做氧化酶和革兰氏染色 检查,应为氧化酶阴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5.4.2 如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可根据 5.3.2 的初步判断结果, 用 5.3.1 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 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5.5 血清学鉴定 5.5.1 假定试验: 挑取经生化试验证实为大肠埃希氏菌琼脂培养物, 用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多价 O 血清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O157 血 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当与某一种多价 O 血清凝集时,再与该多价血清所包含的单价 O 血清 做试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所包括的 O 抗原群见表 2。如与某一个单价 O 血清呈现强凝集 反应,即为假定试验阳性。
8000~10000r/min 均质;液体样本震荡均匀即可。于 44.5℃± 0.2℃培养 18h~24h。 5.2 分离 取增菌后的 EC 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污染严重的检样, 可 将检样匀液直接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美蓝平板, 于 36℃± 1℃培养 18 h~24h, 观察各个平 板上生长的菌落形态。不但要注意乳糖发酵的菌落,同时也要注意乳糖不发酵和迟缓发酵 的菌落。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见表 1。 选择性平板 MAC 琼脂 EMB 琼脂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落特征 无色至粉红色,光滑、湿润、突起、圆形、边缘整齐 紫红色具黑心,有或无金属光泽,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
检样 25g样品+225mL EC增菌肉汤 44.5℃±0.2℃,18h~24h 麦康凯或EMB 36℃±1℃,18h~24h 挑取可疑菌落
TSI、pH7.2尿素、营养琼脂斜面
第一法 生化鉴定 PCR实验
第二法
血清学实验 报告
血清学实验 报告
图 1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程序
5 操作步骤 5.1 增菌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除了易腐食品在检验之前预冷藏外,一般不冷藏。以无菌操 作取检样 25g(mL),加入装有灭菌 225mL EC 增菌液的均质杯中,用旋转刀片式均质器以
表5 试剂
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目的基因多重 PCR 扩增加样体系 加样体积(µL) 8.3 2.5 2.5 3.0 0.4 0.4 0.1 0.1 0.2 0.2 0.4 0.4 0.1 0.1 0.4 0.4 0.2 0.2 0.2 0.2 0.4 0.4 0.2 0.2 0.2 0.2 0.2 0.2 0.7 2.0
ETEC
157
171
766
EAEC
102 400 1111 1487
通用
刮取 5.3.1 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 1 环~2 环,至装有 1 mL0.85%灭菌 生理盐水的 Eppendorf 管内,混匀。4 ℃~8 ℃,12 000 r/min 离心 15 min,弃去上清。沉 淀加入 100 µL 灭菌去离子水中,混匀。100 ℃煮沸 12 min,12 000 r/min 离心 5 min,上清 即为 PCR 扩增模板,可直接用于 PCR 反应。 8.4 多重 PCR 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目的基因多重 PCR 扩增加样体系见表 5。PCR 反应条件:预变 性 94 ℃ 5 min。变性 94 ℃ 30 s,复性 63 ℃ 30 s,延伸 72 ℃ 1.5 min,30 个循环。最 后 72 ℃延伸 5 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