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由资金流量表(实物)分析收入分配情况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引言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系统性统计工作,通过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国民消费等指标,揭示了一个国家经济的规模、结构和增长情况。
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进行评析,包括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现有体系的缺陷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等。
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是将经济活动分为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环节,通过统计各个环节的数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国民消费等核算指标。
具体而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1.生产活动核算:通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
我国采用生产法进行GDP核算,即按行业部门划分经济活动,统计各个行业部门的增加值,然后累加得到GDP。
这样的核算方法使得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活动的贡献和发展情况。
2.分配活动核算:通过计算国民收入,反映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如何被分配给不同的经济主体。
我国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经营余额、财产净收入和税减补项等。
这种核算方法可以揭示出经济发展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
3.使用活动核算:通过计算国民消费总值,反映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如何被最终使用。
我国国民消费总值核算主要包括最终消费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等。
这种核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发展对不同用途的支出贡献度,进而指导投资和消费政策的制定。
二、现有体系的缺陷尽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争议。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问题:1.统计数据不准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统计方法和技术的限制,我国的统计数据经常面临抽样误差、估计误差等问题,导致核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国民经济核算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商务信息学院统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是从定量、定性角度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循环的有力工具,是为企业、行业研究经济周期、商业机会以及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基础。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扩展统计专业统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基础和能力。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联系我国实际,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增强经济数据信息处理综合能力,提高经济分析和科学决策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规则和基本数据;3.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和有效的综合分析。
三、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和学分1.学时:36课时2.学分:2学分(二)教材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分为录象教材和IP课程两种,分别计划为13课时(50分钟)和7课时。
电视课形式以精讲为主,全面系统的讲授课程内容。
IP课件以模块式讲授,以讲解重点、难点为主,并随课程进度录制。
3、其他包括网上动态实时和非实时发布的教学资源及计算机CAI课件。
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整合形成本课程的网络课程。
(三)教学环节1.自学及面授辅导电大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
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录象课的进程及文字教材,对学生进行辅导,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思路及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思路及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思路及方法摘要:国民经济核算就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总体的全面核算,它以一定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物质产品和劳务等各个角度,以各种流量和存量的形式,对能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各种重要指标及其组成部分作系统的测定,并把各种指标组成一个系统来综合描述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核算体系提纲1、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2、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3、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4、国民经济核算原则5、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6、国民经济核算的记录方法:7、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正文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等。
广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记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
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狭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试图通过系统地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统计描述。
三、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国民经济核算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国民经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运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联系,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这个系统是不容易的,需要借助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国民经济核算就是这样一种工具。
它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为复杂的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勾画出一幅简明的图像,大大提高了人们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能力。
-国民经济核算总结
短期国民经济核算主要体现为季度核算,而季度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GDP核算方面。通过核算预测本年度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通过核算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予以有效监控。特点为:核算周期较短。核算时效性较高。
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季度GDP应用中的问题
1.季度核算中的季节调整
分类:货币黄金,通货和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应付款
金融交易是指涉及机构单位金融资产所以权发生变化的所有交易,包括金融债券和负债的产生和清偿。
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的关系
金融交易核算中,如果金融资产发生变化不等于负债变化,则出现净金融投资(净贷入、净借入);在非金融投资核算中,如果非金融投资规模与其投资资金来源不相等,也会出现净金融投资。
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是经济资产的第一级分类,前者形成于金融交易过程,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资产;后者则主要是在实物交易中累积起来的。
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是对非金融资产的进一步分类。生产资产是经济资产的最重要类别,对应着经济学中所定义的资本。
国民经济核算中,资产负债核算是指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目的是对该经济体各部门所拥有的经济资产、负债及其净资产进行系统核算,以反映资产、净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其变动状况。
2.与年度GDP数据的衔接
环境--经济流量实物核算和混合核算,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活动流量核算,自然资产存量及其变动核算,GDP总量调整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动态比较
所谓国民经济核算的动态比较,就是要针对国民经济核算锁提供的经济指标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一般比较中的当前时期称为报告期,将用做比较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通过比较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及其结果的动态特征。
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讲解
初次分配从国内生产总值开始,经过两个层次,一 是生产经济成果的直接分配,二是财产收入的分配。 经过初次分配,政府、企业和居民分别得到各自的 原始收入。
i1
i1
将上式整理可得:
n1
G ( X YI i1 X Y i1 i ) i 1
3.回归曲线法
回归曲线法是一种利用洛伦兹曲线函数关系式 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
G
SA SA SB
2S A
1 2SB
步骤:(1)设定洛伦兹曲线的函数关系式,例如, 设这一函数关系式为幂函数,I P ;
国内 合计
运用 来源 净额
75199.5 75251.8
52.3
16710.7 16367.1
-343.6
国外 部门
运用 来源 净额
166.8 114.4 -52.4
1532.4 1876.0
343.6
运用 75366.2 18243.1
合计 来源 75366.2 18243.1
净额
0.0
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7》
12150.0
602.1
0.0 -11547.9
29591.9
41.7 79465.9
41.7 49874.0
80.2 91910.1
80.2 91618.9
0.0 -291.2
1699.2
1990.5
0.0
291.3
80.2 93609.3
80.2 93609.4
国民经济过程统计-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理
简单统计,而是以经济部门为主体,以资金 交易为对象,在两者的统一联系中,描述部 门间的资金流动。
(三)资金流量核算的特点
( 4 )它采用复式记账法,说明了经济 活动中部门间此收彼付的交易活动。
(四)资金流量核算的作用
►首先,资金流量核算描述了当期生产成果在 价值上的分配过程,揭示了各部门收入形成 过程及其特点,为分析各环节上的收入分配 格局及各种分配方式的作用提供了依据,是 制定分配政策和进行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不可 缺少的工具。
???????
凡是在本期发 生应属于本期 的收入和支出 ,不论其款项 是否收到或支 付,一律作为 本期的收入和 支出核算。
????
??????: ??????? 金 融 交 易 计 价 : 区 分货币市场交易和 资本市场交易。货 币市场交易按交易 工具的面值计价; 资本市场的交易工 具主要包括股票和 债券,按获得或转 让资产时的价格记 录。
Éú ²ú £º ÐÎ ³É ²ú Æ· £¬ ´´ Ôì Ôö ¼Ó Öµ ¿É Ö§ Åä ÊÕ Èë
ÊÕ Èë ³õ ´Î ·Ö Åä ºÍ ÔÙ ·Ö Åä
×î ÖÕ Ïû ·Ñ Ö§ ³ö
×Ü ´¢ Ðî
Ͷ ×Ê
½ð ÈÚ ½» Ò×
×Ê ±¾ ÐÎ ³É
½ð ÈÚ ×Ê ²ú ºÍ ¸º Õ® ±ä »¯
(四)资金流量核算的作用
►其次,资金流量核算反映了各部门可支配收 入的使用去向,可据此分析研究各部门及经 济总体的最终消费与储蓄比例,以及资本形 成与储蓄的平衡关系。
(四)资金流量核算的作用
►再次,资金流量核算描述了金融交易中各部 门资金余缺的调剂过程以及各类金融资产的 交易数额,有利于分析和研究金融部门在资 金运动中的中介作用和各类金融资产对金融 交易的贡献份额。
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
2.基尼系数: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Gini)根 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计算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 系数,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最常用的分析国 民收入的规模分配格局的方法。
定义:
判断标准:G<0.2表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0.2≤G<0.3为相对平均 0.3≤G<0.4大致合理 0.4≤G<0.6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G≥0.6表明收入分配严重向一部分任倾向
路漫漫其悠远
3.1.3 国民收入再分配流程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包括三大类经常性转移收支 : (1)当期所得税、财产税等税收收支。 (2)社会缴款和社会福利。 (3)其他经常性转移收支。(政府内 、国际间的转移收支 ) 、
•
路漫漫其悠远
❖ 初次分配从国内生产总值开始,经过两个层次,一 是生产经济成果的直接分配,二是财产收入的分配 。经过初次分配,政府、企业和居民分别得到各自 的原始收入。
•
路漫漫其悠远
显然, 是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单调增函数,于
是基尼于1912年规定:
G= /2u,0≤G≤1
(2)
基尼于1919年证明了一个重要定理:G= /2u 是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线OC和洛伦兹曲线所围 面积的2倍,即G= /2u=2SA
由(1)、(2)式得:
(3) 注:应用该种方法计算基尼系数,运算量非常
第二节 个人收入分配分析
一、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定义 1.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
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一种曲线,它 由累积的一定人口数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与 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中的百分 比状况来表示。
•
路漫漫其悠远
•
路漫漫其悠远
❖ 横轴OP: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列的累计家庭户数百分 比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汇总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汇总简介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是一种经济数据统计制度,用于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监测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汇总,并介绍其在经济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统计指标和报表:1.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包括国内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2.国民收入和支出核算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包括个人收入、企业利润、政府收入和储蓄等指标。
3.行业经济核算表:对各个行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进行统计,以了解不同行业的经济活动水平和贡献度。
4.财政收入和支出核算表:用于统计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包括税收收入、财政支出和政府债务等指标。
5.外汇收支核算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外界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包括进口、出口和国际收支等指标。
6.固定资产投资核算表:用于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包括国有和非国有部门的投资、房地产开发和设备购置等指标。
这些报表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经济数据,帮助政府、企业和学术界了解国民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重要性和应用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在经济数据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的分析,政府可以了解国民经济的整体情况,判断经济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经济的平稳增长。
•经济预测和研究: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提供了丰富的经济数据,包括各个行业的生产、消费、投资等指标,为经济预测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经济监测和预警: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经济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金融危机和经济风险的发生。
国民经济核算讲稿
国民经济核算讲稿第一章总论本章课时:4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掌握国民经济X围的定义、机构部门与产业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掌握经济交易的定义及其对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性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组成二、主要内容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一、一国经济的X围二、国民经济中的单位和部门三、国民经济中的活动四、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及内容组成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基本规则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三、课程内容安排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性质和功能(一)定义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二)功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账户和平衡表,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所提供资料构成了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中心内容,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三)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要点1.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经济总体,具有宏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市场性等主要特征。
2.国民经济核算主要运用统计指标来描述现实经济状况。
这些指标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形成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数据体系。
3.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系统而详细的数据信息,满足监测、分析、决策、国际比较以及数据协调等方面的广泛需要。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一)从国民收入估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民收入估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国民收入估算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针对英国所完成的开创性工作。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各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数据,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情况的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核算: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包括土地、森林、水、矿产资源等。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情况和合理利用程度。
2. 资产负债核算:对国民经济中的企业、国家机构、政府部门等资产和负债进行核算。
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构成和状况进行分析,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产负债结构和金融风险。
3. 收入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收入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收入数据和旅游业、餐饮业等特殊行业的收入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分配情况。
4. 支出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支出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支出数据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特殊行业的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保障水平。
5. 产品服务核算: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的产品服务进行核算。
通过对各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数据进行分析,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
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资源核算、资产负债核算、收入核算、支出核算、产品服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拓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于政府和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政府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和分析,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分配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据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优化企业的结构和发展策略。
我国资金流量核算方法解析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总营业盈余
150067.2 50609.5 113368.7
国内生产总值
314045.4
使用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来源
财产收入 国民总收入
48820.0 316228.8
总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财产收入
收入再分配帐户
使用
来源
113368.7 150511.7 50609.5 50558.8
1、资金流量账户体系 资金流量账户体系反映的是自生产产出:增加值开始,经过收入 分配及使用、资本形成及金融交易的全过程。资金流量账户体系包 含经常账户和积累账户两类。经常帐户核算收入分配、使用等经常 性的收支流量,通过设置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和可支配收入使 用等帐户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加以核算。经常帐户右方记来源,左方 记去向,左右两方合计相等。积累帐户反映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 负债、净值方面的变化。左方记资产变化去向,右方则记录负债及净 值的变化。左右方合计相等。积累账户主要是对经济交易引起的资产 负债变化的核算即资本形成和金融交易核算,由资本帐户、金融账户体 现。 2、资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表是资金流量核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般采用交易 项目×机构部门的交叉结构。与资金流量账户一致,资金流量表覆 盖的范围也包括:收入分配、收入使用、非金融投资和金融交易等内 容,共设计了两张表,一是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反映除金融交 易以外的所有内容,二是资金流量表——反映金融交易。交易项目在 横行列出,纵列列示各机构部门、国内合计和国外,每个部门之下列出 “来源”和“使用”,前者记录收入和资金流入,后者记录支出和资金流 出。 三、我国资金流量核算方法解析
金融交易核算。核算的起点净金融投资(非金融投资与储蓄之 差),构架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资料多选
1.下列单位属于法人单位的有:(A某大学C某企业E某住户)。
2.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学的关系表现为:(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帐户形式.B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会计复式核算方法C国民经济核算很多数据来源与会计数据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E两者的核算原则、计价基础、核算方法也有差别)。
3.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A非金融机构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部门)。
4.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有:(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其他积累交易E内部交易)。
5.市场价格的主要形式有:(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
6.下列表述属于正确的是:(A伐木属于第一产业活动B机器设备制造属于第二产业D国家机关属于第三产业E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
7.国民经济基层单位的基本特征是:(B具有一定生产场所C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D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
)8.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包括:(A市场原则C所有权原则D三等价原则E 核算统计原则)。
9.机构部门账户包括:(A生产账户B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C积累账户D 资产负债账户)。
10.下列关于新SNA的说法正确的有:(C是1968年联合国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简称E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按照SNA的原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A对外货物生产B自给性货物生产C对外提供服务的生产D自有房屋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
2.下列属于机构部门分类的有:(A居民部门C国外)。
3.下列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又(C房地产业D交通运输业E地质勘探业)。
4.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以下各项构成:(A固定资产损耗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E劳动者报酬)。
5.下列哪几项计入当年GDP:(D银行从企业获得的贷款利息E购买旧车时支付中介费1000元。
)6.劳动者报酬包括(A工资收入B奖金收入C 公费医疗和医疗卫生费D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核算,也就是以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
它从数量上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测量系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又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经济运行的总量、速度、比例和效益。
(一)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订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定义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平衡表、帐户、矩阵等),形成一套逻辑一致和机构完整的核算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比性所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进行国际比较所必需的。
(二)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
它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就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
它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总体数据和分部门数据,系统地反映从生产、分配到交换、使用的经济循环全过程,以及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因而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国际标准是本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由于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曾在相当长时期里并存发展。
当今世界上有两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并存,即“国民帐户体系”(简称SNA)和“物质平衡体系”(简称MPS),前者将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主要指标。
(一)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al Product Balance,MPS)。
它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渐为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所采用。
国民经济核算《资金流量表》
来源 1695.7 39226.3 1197.2 16424.5 12245.3 6149.3 1299.3 -3636.3 -230.4 637.4 -332.3 -2777.9 4871.4 3178.8 1256.5 -1056.4
国外部门 使用 来源 -1695.7 3820.5 5516.3 71.8 -4.4 537.8 -198 1525.7 572.2
合 使用 44742.6 1197.2 16962.4 13770.9 6149.3 1299.3 -3704.6 -349.7 474.4 -369.4 -2410.6 4854.7 3254.6 3797.3 873.2 -1056.4
计
-37.1
-191.4 22.8
3178.8 1256.5 -1056.4
263.2 3132 296.4
住户部门 使用 来源 7898.1 10869.6 2971.6 993.7 6609.9 2971.6 2223.4 1247 -12.9
国内合计 使用 40922.1 1125.3 16966.8 13968.9 5577.1 1299.3 -3704.6 -349.7 474.4 -369.4 -2410.6 4854.7 75.8 2540.8 873.2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非金融企业部门
使用 1.净出口 2.增加值 3.劳动者报酬 18126.5 (1)工资及工资性收入 (2)单位社会保险付款 4..生产税净额 12196 (1)生产税 (2)生产补贴(-) 5.财产收入 6334.5 (1)利息 (2)红利 (3)土地租金 (4)其他 6.初次分配总收入 7.经常转移 2842..2 (1)收入税 (2)社会保险付款 (3)社会福利 (4)社会补助 (5)其他 8.可支配总收入 9.最终消费 (1)居民消费 (2)政府消费 10.总储蓄 11.资本转移 (1)投资性补助 (2)其他 12.资本形成总额 24315.8 (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4633.8 (2)存货增加 -318 13.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14.净金融投资 -6390.1 来源 50662.9 778.6
资金流量表
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概述资金流量表是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及其相互关系。
是反映常住者之间以及常住者和非常住者之间经济交易的矩阵表式。
我国资金流量核算将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共同纳入核算范围,核算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反映商品流转状况的,称为收入分配部分;另一部分是反映资金流转状况的,称为金融交易部分。
资金流量表记录原则资金流量表采用复式记账原理,对每笔交易都作双重反映。
在实物交易方面,一个部门的收入同时是对应部门的支出。
收入记录在来源方,支出记录在使用方。
在金融交易方面,一个部门金融资产的增加(减少),一般伴随着对应部门负债的增加(减少)。
金融资产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使用方,负债的增加或减少记录在来源方。
这一记录原则使资金流量表上的各种收入、支出和金融流量始终保持收支相等、借贷对应的平衡关系,整张表的上下、左右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平衡系统。
各个机构部门发生的各种交易都能得到一致反映,社会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资金流量表的内容我国资金流量表是以联合国1993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为模式确定的。
指标的概念、定义以及核算原则,总体上采用了SNA的标准,同时又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灵活的处理。
整个表式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部分。
资金流量表采用标准式矩阵表,行(主栏)设资金流量的交易项目,即反映资金流量的各项指标。
列(宾栏)设机构部门,是资金流量核算的主体,每个机构部门下设“使用”与“来源”两栏,分别反映各种资金流量发生的性质,“来源”表示资金的流入,“使用”表示资金的流出。
表中每个数据均由所在行列的经济概念所决定。
资金流量表宾栏对交易者的分类按国际惯例采用了机构部门分类。
机构部门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的性质特征进行分类的。
资金流量核算对从事经济活动的单位以及它们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类型作了科学系统的分类。
简述经济核算内容
经济核算内容1. 概述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的过程,旨在了解和评估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经济核算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行业经济核算和企业经济核算等方面,涵盖了经济的各个方面和层级。
2. 国民经济核算2.1 GDP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之一,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通过统计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总值来计算GDP;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总和来计算GDP;支出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额来计算GDP。
2.2 GNP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与GDP不同的是,GNP还包括了国民在海外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GNP的计算方法与GDP类似,同样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来计算。
2.3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各种收入形式。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统计各个经济主体的收入总和来计算;二是通过统计各个经济部门的增加值和税收净额来计算。
3. 行业经济核算3.1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布情况。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产业部门包括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通过对各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总值、就业人数和利润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2 产业链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销售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产业链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产业的组成、发展和竞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资金流量表(实物)分析收入分配情况
由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所学习的内容可知,资金流量表是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及其相互关系。
是反映常住者之间以及常住者和非常住者之间经济交易的矩阵表式。
我国资金流量核算将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共同纳入核算范围,核算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反映商品流转状况的,称为收入分配部分;另一部分是反映资金流转状况的,称为金融交易部分。
其中,资金流量核算(实物交易部分)作为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内容的补充,其覆盖了从增加值创造到非金融投资的价值收支过程,提供了有关收入分配过程的详细信息。
为了对目前人们极为关注的收入分配情况进行分析,故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选出了2000年及2009年的资金流量表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2009年资金流量表如下所示:
如我们所知,资金流量表是一种二维平衡表,采用交易项目×机构部门的矩阵结构。
故在此可以分别从交易项目及机构部门角度去分析。
一、结构分析i
(一)交易项目分析
1、劳动者报酬的部门结构
由2009年资金流量表数据可知,该年度我国住户部门共得到劳动者报酬166957.9亿元。
做反映劳动者报酬的部门结构饼图(见图1-1),可以看出:有44%的劳动报酬来自非金融企业部门支付,36%的劳动者报酬来自住户部门,17%来自政府部门,而来自金融机构和国外部门的比重过小则可以忽略不计。
图1-1 2009年劳动者报酬的部门结构
数据表明非金融企业部门是最大的劳动者报酬支付部门;而住户部门之所以占有相当大比重在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对个体经营收入的处理方式有关:根据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内容知,中国的混合收入和雇员报酬一起都记录为劳动者报酬;此外,政府支付的劳动者报酬也很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政府规模之大。
2、原始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的部门结构
根据资金流量表内容,做反映增加值、原始收入与可支配收
入的部门结构的柱形图(见图1-2):
图1-2 2009年增加值、原始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的部门结构由上图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部门是增加值的主要创造者,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其次是住户部门,占27%,其他两个部门创造的增加值较少,政府部门占10%,金融机构部门占5%。
经初次分配后,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分布相比,国民总收入的部门分布发生了很大改变:①非金融企业部门在支付了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财产收入之后,其原始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份额明显低于其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仅为21%;
②政府部门由于得到大量的生产税净额,因此得到的原始收入大于其创造的增加值,份额从10%提高到15%;③住户部门得到大量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成为最大的原始收入占有部门,在国民总收入中占有61%的份额;④金融企业部门与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境况类似,只是规模变化较小,在国民总收入中的份额降至3%。
经过收入再分配之后,收入的部门分布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改变:①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在支付了所得税之后,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分别降至19%和2%;②政府部门在收到各部门缴纳的所得税之后,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到18%;③住户部门缴纳所得税与收到的经常转移基本相当,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份额维持在61%。
总的来看,经过收入分配,全社会当年创造的价值发生了由
企业部门向住户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大规模流动。
(二)机构部门的分析
收入初次分配分析——以住户部门为例
2009年住户部门各种收入初次分配手段的流量如下表所示:表1-2 2009年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流量结构
运用来源
(亿元)(%)(亿元) (%)
合计64284.4 100 178317 100
劳动者报酬60186.6 94 166957.9 94
生产税净额602.7 1 —
财产收入3495.1 5 11359.1 6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收入(来源)还是从支出(运用)来看,劳动者报酬都是住户部门最主要的初次分配手段,在收支流量中的比重均接近94%。
相比之下,财产收入在住户初次分配环节只起很小的作用,在收入流量中的比重只有6%。
这种格局与现有核算将个体经营收入都计入劳动者报酬的处理方式有关,但即使如此,仍然可以反映出中国目前的收入初次分配特征,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财产收入分配手段之处于从属地位。
二、动态比较
以上为同一时期的结构分析,下面通过对2009年与2000年的资金流量表反映出的数据信息进行比较,观察其动态变化。
依次做2000年劳动者报酬的部门结构图,增加值、原始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的部门结构图:
图1-3 2000年劳动者报酬的部门结构
图1-4 2000年增加值、原始收入与可支配收入的部门结构
由以上两图与前图对比可以看出:
1、2009年劳动者报酬的部门结构中其余部门贡献变化不大,而政府的比重有了明显增加,反映了中国政府规模之大以及仍在扩大的影响。
2、相较于2000年,2009年的住户部门对增加值的贡献有明显的下降,由32%降为27%,且住户部门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由67%降为61%,可支配总收入也由68%降为61%。
以上数据反映出,第一,中国住户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占比逐年降低,政府和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劳动者报酬是中国居民初次分配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其增速持续慢于国民总收入增速;第三,中国政府部门生产税净额和经常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占国民可支配收人的比重持续上升,但政府转移支出增长并未能高于收入增长,因此其挤压了部分居民的利益。
从消费和投资的关系看,消费需求是一种根本性的需求,而投资只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最终需求”,一种为扩大消费、提高消费质量服务的手段,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费。
消费率越高,特别是持续的高消费率则是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表现;相反地,用高投资率来支撑经济增长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近年全国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为6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8个百分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九
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
我国消费需求比重的相对偏低,也反映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带动作用较低。
消费需求的萎缩,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服务业各部门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如何采取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刺激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力度,扭转消费需求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继续下滑的趋势,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改善收入分配和社会资金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有关建议:
1、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适度提高企业部门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
目前,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在企业增加值的分配中处于强势,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
应采取有关政策减轻企业各项负担,增加企业折旧、利润留成比重,适度提高企业部门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增强企业竞争力。
2、采取措施提高消费需求在最终需求中的比重,保持经济协调增长。
在目前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的情况下,应采取有关措施保证消费需求的适度增长,扭转消费需求比重下降的趋势,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交易手段的不断增加,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逐步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资金市场,但由于我市直接融资市场发育较慢,规模小,企业资金来源还是过多地依赖于银行信贷。
应采取措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ii
i[1]高敏雪李静萍许健,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二版:165-171
注:本文数据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