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孝萱人物画艺术特点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5)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5)](https://img.taocdn.com/s3/m/a0854a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0.png)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介绍(5)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41 《舞乐屏风》唐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22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舞乐屏风》系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墓主人为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之孙张礼臣。
该墓共出土舞乐屏风六扇,屏风上画二舞伎四乐伎,每扇一人,左右相向而立。
此图即为右边舞伎,其鬓发高挽,额描花钿,曲眉凤目,面颊丰腴,身穿蓝地卷草纹白袄,锦袖红裳,整个人物显得飘逸俊美,婀娜多姿。
此图属初唐时期的绘风典范,这种对于世俗题材的倾向揭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唐朝的审美已从政治题材转向于世俗题材,威严的文臣武将被秀丽的宫廷妇女所代替。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42 《宫女》唐永泰公主石椁线刻纵132厘米横74厘米陕西省博物馆藏此图为唐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 图中有一位年轻妩媚宫女独自伫立, 拈花自赏, 如痴如醉。
其面庞是典型的唐代女子的丰美秀雅, 肌肤润泽晶莹, 尤其那曲眉圆颊, 虽不似中晚唐仕女那样过分肥胖, 却刻画得秀润超脱, 更显示出宫女正值青春年少的美貌。
画中人物空白处的花草小鸟, 令人如身临其境, 鸟语花香, 心旷神怡。
在这幽静清雅的环境中, 这幅拈花人物, 即使不是公主生前的生活写照, 但作为一千多年前的仕女画原作, 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弥足珍贵。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43 《弈棋仕女图》唐绢本设色纵63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此图系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墓主张氏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曾被授予上柱国勋爵。
此画原为木框联屏,出土时已破碎,经修复,重现了大体完整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描绘贵族妇女家庭生活场面,此幅弈棋仕女是整个画面的中心。
她美鬓高耸,簪花耀顶,眉毛为当时流行的到八字晕饰,面色红润,丰盈肥美,上穿绯地蓝花袄,并有白纱披肩,下着绿花罗裙,从着装上看来她可能是六品官的妻子。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044 《舞乐》唐陕西三原县李寿墓线刻画李寿为唐宗室王子, 其墓为初唐时期的重要墓葬, 对于今天研究唐代的墓葬及墓室艺术品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清丽高妙 异态同质——李孝萱花鸟画读识
![清丽高妙 异态同质——李孝萱花鸟画读识](https://img.taocdn.com/s3/m/76796c41cf84b9d528ea7a69.png)
£ 懵的怍品 是花鸟If 而 品却卓 、L 自 札际 别 “ 种精丽『妙 1 = 柑J 奇
;
【
重开 毛 面 帕
匹别 陂存 于前 秆 多 地 删莺 r戈化 L
{心 境下 均传 统 《
【
选 择和 . 是上的 自依 一 而 者 更 #地州 于 对现 盛生 洒晌 [ & 耳二 向 孝萱 叉说 .只 孪 啦去 支础 一幅 画 般是乱 描绘 和丧 I r 好 地理群 李孝 堂 缭丽艺 术 中遗两 韭 怍 咕 乏 力的 怎佯住原有的经验上舟刮奄 成眚 碎 甘的 异态 而同 厢的 触妙 黄系
连
抽
我 们 小岵{ 米舌 列 画家的 走于 自
经髓 重新 捏 台 这 是需 要 f莆薄 埔的 5 蛹 之鼯 虽 时 吾 L u吐 ]及 以前那 盆得 胜 手 ,一 日 言 J 十 、 意 到相 融 就 立 玎惮 耗神 血就 戎 J 通神 I然世就 【 j 『 矾 依 啤{ 验构 成的 面 , 既佩 Kl 情 口
的 隋趣扣 韵致
外住的丧而 看 孪学萑I这种带肯俺缆J梏的清丽高 的他
作
维普资讯
觅 靴 代誊 咪 蕊 显 苛 先锋 ’秆 前 n 1‘ 也涩治 后 凡耕酉 _ 喻 J _: 让我 仃 慨他 们的 伟 足 墙刊 _ 都 市凡物 f品 在 _格枰 直 上是异 志[ 然而 善肌 q 口精 姜 兜带来晌辉煜 他们留下r什土 幸 1 _ J 在々 ”留下 r 足迹 址我们 冲上 音 升 星 I斫峋 部是 植根 于中 传统 殳化之 遗断 留 、 r品 1 拽 们击研 叮 州 f速 I钝琏 丁# 、 中 先 音’ 。 后 离 先绦 ^后 超越 ,先 寺神 扭髓 I 等 、 掘 创 瞳的 杂地 就 非常 肓限和 叮 悻 J l乎 磷 f _ 寻
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以李孝萱作品为例
![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以李孝萱作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f2a13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3.png)
水墨丹青69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 胡 静 西安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摘 要〕随着物质世界的变迁与异化,同时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以李孝萱为代表的当代水墨人物画家积极介入当代生活的种种真实,以造型的夸张荒诞、图像的异质重组、时空的交错并置的艺术语言创造出陌生化的真实感,丰富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面貌,给予观者精神世界的双重震撼。
〔关键词〕当代水墨人物画;陌生化;真实;李孝萱西方观念的介入给予当代水墨人物画更多空间并呈现出了多元而包容的创作态势。
其中以李孝萱为代表的先行者创造性地表现当代生活百态,其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构建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故而分析其萌发及构建方式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一、“陌生化”与“真实”理论概述顾名思义,“陌生化”即是使熟悉的事物变得生疏、不熟悉,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率先提出关于“陌生化”的理论阐述,该理论的指导思想是对传统视觉模式的颠覆,通过对熟悉事物的艺术化处理来达到眼前一亮的体验,“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与时延。
”①也就是说,被赋予陌生感的熟悉事物使得感知非自动化,在对抗思维定式、习惯常规中增加了艺术作品的审美时间及感知难度。
“陌生化”的图像语言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却显露出其“艺术真实”的一面。
“生活真实”是指社会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艺术真实”则是将“生活真实”提炼、改造,使之更具典型性、鲜明感。
“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甚至更加强烈集中地反映着“生活真实”。
二、当代水墨人物画中“陌生化”的“真实”情境的萌发改革开放后,当代水墨人物画挣脱单一化、刻板化的创作模式,表达自我的精神需求尤为强烈,特别是“八五新潮”后,西方艺术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其中,表现主义绘画对于情感的宣泄与外露,使得当代水墨人物画呈现出自我情感表达的态势,并探索笔墨语言的多样化,同时超现实主义画面中,将异质事物同置于画面中的离奇视觉冲击、多重空间的交错、挖掘梦境与潜意识的创作方式等等都给予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启迪。
浅析唐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唐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8d1aa811c5da50e2524d7f59.png)
浅析唐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张必然摘要:唐代是我国人物画历史上的一个繁盛时代,以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昉为代表的人物画画家,技法纯熟,影响深远,其人物画具有反映现实生活、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细致精到、富贵大雅、大家气象的特点。
关键词:唐代人物画张萱周昉阎立本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以来,历经289年,前后共有21位皇帝,曾先后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继隋朝之后的强盛王朝,亦是继秦汉以来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声誉远扬全球,与亚洲、欧洲许多国家均有来往。
唐朝的经济相当发达,曲辕犁、筒车等新工具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相对前朝有很大进步,商业也比前朝发达,手工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有益的作用,商业的发达刺激着手工业的进步,也加强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
军事力量强大,是唐朝的一个鲜明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末割据混乱的中国,后来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征讨。
由于经济的发达,文化繁荣,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朝鲜、日本经常派遣留学生到长安学习。
唐朝文化兼收并蓄,接纳海内外各个民族宗教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文化氛围,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及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李白、杜甫、王维、岑参,中唐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的李商隐、杜牧便是其中的几个代表。
此外,唐朝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则是唐朝中后期著名书法家,世人称“颜筋柳骨”,张旭和怀素则是草书大家。
在艺术方面,唐朝也有很大的成就。
唐代绘画在前代基础之上得到了全面发展,山水画进入成熟发展时期,继青绿山水风格之后,水墨山水异军突起,后又有泼墨山水出现,其中有以画山水而著名的李思训、李昭道,王维则被视为文人画的鼻祖,山水画成就突出;花鸟走兽也发展为独立画科,以画花鸟而著称的薛稷和边鸾等;人物鞍马画作为当时主要的画科成就非凡,曹霸、韩幹以画马而著称,人物画方面则以阎立本、张萱、周昉为代表。
扬州画派李鱓作品赏析
![扬州画派李鱓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9af91fa6c30c2259019ea0.png)
扬州画派李鱓作品赏析李鱓作品欣赏" name=image_operate_9251339345089265 alt="[转载]扬州八怪李鱓作品欣赏"src="/DownloadImg/2012/07/3006/2 5836639_3"real_src="/DownloadImg/2012/07/3 006/25836639_3">李鱓(1686-1762),清代书画家。
鲜,一作觯,宇宗扬,号复堂、懊道人,江苏兴化人。
圣祖康熙五十年(1711)单人,曾为宫廷作画,后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以忤大吏罢归。
在扬州卖画。
为扬州八怪之一。
擅画花卉虫鸟,初师蒋廷锡,画法工致;又师高其佩,进而趋向粗笔写意,并取法林良、徐谓、朱耷,落笔劲健,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而有气势,有时使用重色或彩墨结合,颇得天趣。
因在扬州见石涛作品,风格一变,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喜用破笔泼墨作画,任意挥洒,其作品具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点。
而且他还善于在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变化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坛有着较大的影响。
传世作品有《五松图》《芭蕉萱石图》和《墨荷图》等。
李鱓是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的第6代裔孙,后代定居江苏镇江。
李鱓作品欣赏"src="/DownloadImg/2012/07/3006/2 5836639_4"real_src="/DownloadImg/2012/07/3 006/25836639_4">李鱓作品欣赏"name=image_operate_8041341973514883 alt="扬州八怪李鱓作品欣赏"src="/DownloadImg/2015/08/0409/5 6748667_2">芭蕉萱石图《芭蕉萱石图》是李鱓绘画风格成熟的作品.受徐渭、石涛影响,用笔挥洒自如,豪爽奔放,泼墨酣畅淋漓,将水与墨结合,并参以书法用笔,形成自己“水墨融成奇趣”的风格。
色墨淡雅 富贵吉祥——李鱓《松藤牡丹图》赏析
![色墨淡雅 富贵吉祥——李鱓《松藤牡丹图》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1766e6b9d528ea81c779ba.png)
是 明 代 状 元 宰 相 李 春 芳 的 第 6代 裔 参差 错 落 ,画 面 十分 丰富 。他的 作 石相 依 ,皴 擦 厚 重 。藤 花 或 含 苞似
孙 ,清 康熙 五 十年 中举 ,并 于康 熙 品既 讲 求造 型构 图 ,又讲 求 色墨 的 珠 ,或 自由初放 ,藤 蔓轻 盈 盘绕 ,
遭 忌 离职 。清乾 隆三 年 ,他 出任 山 等 人继 承 。可 以 说 ,李解 堪称 “中 龙蛇 ,世事 谁 能独 起 家 。松 因掩 映
东 滕 县 知 县 , 为 政 清 简 ,颇 得 民 国绘 画史 上起 着 承前 启后 作 用 的画 多苍 翠 ,藤 以 攀 高愈 发花 ” ,表现
写意 ,大 胆泼 辣 ,挥 洒 自如 ,感情 觯 ” 可 知 , 松 藤牡 丹 图 为李觯 态 。花 朵凝 露 、绿 叶 繁 茂 ,均 以双
充沛 ,富 有气 势 。他 的 作品 对晚 清 晚 年之 作 。作
县 (今 兴 化 市 ) 人 ,字 宗 扬 ,号 花 鸟和 民 间豪 放 花鸟 画风 的 影响 。 简洁 爽 利 ,墨 色浓 淡 相 间。 枝叶 交
复堂 ,别号 懊 道 人 、墨磨 人 。李觯 其作 品 喜于 画上 作长 文题 跋 ,字 迹 错 ,用 笔挥 洒 ,用 墨 酣畅 。 下有 拳
责 编 :羽蒴
()53 l-829()()5()6 妻 383504357(. ‘llIlIIllm
色 墨淡雅 官昌虫贡 士亩
李绰 《松 藤牡 丹 图》 赏析
口 王澄宇
清代 乾 隆时 期 ,兴起 以 李觯 、 边 的 画家 。他 曾 奉 旨随 蒋 廷 锡学 工 “八 大 山人 长 于 笔 ,清湘 大 涤 子长
写 意 花 鸟 画 引 入 雅 俗 共 赏 之 境 。 李解 的 笔下 既有 明代浙 派 花 鸟 画的 时 用战 笔顿 行 ,树 干 似砍 斫 而成 ,
论李孝萱人物画艺术特点
![论李孝萱人物画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4b2a6dc8bd63186bcebbc94.png)
目录一、前言 (1)二、李孝萱的艺术生平 (1)三、李孝萱人物画艺术特点的形成和发展 (2)(一)笔墨的情趣 (2)(二)荒诞的都市水墨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美妙神话的伊甸园之门..........................................................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中西相融的艺术语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二、李孝萱的艺术生平李孝萱上世纪50年代末生于天津汉沽。
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主修写意人物。
1985年进入天津美术学院任教,现为中国画系教授。
研究生导师,写意人物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参加全国花鸟画邀请展、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首届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世纪之门:1979—1989中国艺术邀请展、中国水墨现状展、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美在台北”世界知名艺廊艺术名作展、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新加坡“故乡风采”展和百年中国画大展等重要展览等众多展览,获得了众多的奖项与殊荣。
其代表著作有《从写实到荒诞--李孝萱和他的现代水墨》、《中国当代名家手稿--李孝萱》、《当代名家花鸟精品--李孝萱》等出版。
其作品以独特的现代与传统交织、笔法荒诞绮丽被世人所称道。
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知名机构收藏。
个人的成长经历对李孝萱的风格养成也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成长于文革时期的李孝萱在童年极少能接触绘画作品,据先生自己回忆一本《工农兵形象选》就是他儿时的临摹对象,从儿时就开始关注人物画。
就后来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当时的老师很多都是“湖社”派的画家,李孝萱深受“湖社”派的影响,在学期间大量的临摹,包括敦煌壁画,其中包涵了大量的人物画为之后其人物画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
浅析水墨肌理在李孝宣水墨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水墨肌理在李孝宣水墨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8e165f47cc7931b765ce15c0.png)
浅析水墨肌理在李孝宣水墨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作者:张洪波邵照阳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35期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水墨人物画的不断发展,水墨肌理这样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审美价值不断得到重视。
水墨人物画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注重水墨肌理技法的运用,并强调其情感功能的体现,对其认识和研究也更为客观和深入。
画家李孝宣立足中国传统笔墨,把新的绘画形式注入笔墨语言当中,形成了一种具有厚重感、层次感的水墨肌理,并充分发挥了其情感功能。
关键词水墨肌理李孝宣情感中图分类号:J235 文献标识码:ATalking about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Ink Texturein Li Xiaoxuan's Ink PortraitZHANG Hongbo, SHAO Zhaoyang(Art Department, Zheng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64)Abstract Toda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k figure painting, people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 value of ink texture which is a grotesque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Some Ink figure painters are beginning to try to command the skill of ink texture, and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ink texture more deeply and objectively through practicing the skill in their works.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ink painter Li Xiaoxuan, the new form of painting into the language in which ink to form a kind of heavy feeling, layered texture of the ink,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emotional function.Key words Ink texture; Li Xiaoxuan; emotions1 水墨肌理的含义在多元化的今天,随着西方绘画观念和艺术形式的融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艺术观念与艺术需求发生了变化。
李孝萱水墨人物画作品(2)
![李孝萱水墨人物画作品(2)](https://img.taocdn.com/s3/m/40bb3db5d1f34693daef3e71.png)
李孝萱水墨人物画作品(2)“墨法社会——李孝萱水墨展”于2015年1月16日-3月17日在天津三远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暮色下的距离(17/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暖风(18/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女人与思想家(19/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平凡的生活(20/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凄凉的眠床(21/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日常主义(22/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身心自由的时刻(23/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拾遗(24/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谁能给我丰满的日子(25/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无心的网(26/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象限(27/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厌倦的等候(28/33)遥接云天的路(29/33)一日夜伴(30/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游动的三只鞋(31/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重影(32/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子夜(33/33).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
现代水墨画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
![现代水墨画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c1033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8.png)
图1中国新人类卡通一代我想飞黄一瀚现代水墨画出现许多的分支,人物题材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见的现代人物题材水墨画创作有两种,一种是主题性的创作,这类型创作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会偏向于写实;另一种是个人性的创作,这类型的创作以当代都市水墨为主,人物形象符号化,甚至没有具体的形象。
每种类型的水墨人物画创作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反映了水墨人物画中人物形象从意象写实到心灵表现的演变。
在商业文明的影响下,水墨人物画也开始发生转变,由传统水墨画向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过渡,甚至到后面出现了抽象主义。
一、现代水墨画中人物形象的概况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商业社会逐渐形成,现代水墨人物画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起来。
而现代水墨画在人物形象上的表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进而在艺术形式上也发生了转变。
此时的艺术家们个性张扬,相对于使用传统的绘画语言,他们更多的是把内心世界融入笔墨当中,这使得个人性的都市水墨人物画开始流行。
这个时期的绘画风格百花齐放,水墨人物画中出现了“具象化”的形象与“概念化”的形象,其中:“具象化”形象是偏向理性的人物造型,可将其分为完美造型、商业时髦和趣味变形三种人物形象;“概念化”形象则是感性的,更多的是以笔墨写人,运用独特笔墨营造出的人物形象。
二、“具象化”的人物形象所谓“具象化”形象,顾名思义就是有具体的人物造型,是艺术家根据个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所提炼出来的具有强烈的个人符号的人物造型,甚至精确到五官和表情,是偏向理性的人物造型。
常见的“具象化”形象有完美造型、商业时髦和趣味变形三种形象特点。
(一)完美造型的人物形象所谓完美造型,是指准确的、严谨的人物造型,要求比例要完美写实。
这类创作很好地将西方的素描语言和传统的笔墨技法结合起来,是传统水墨画的一种延续,其中的代表艺术家有:王有政、王盛烈、何家英等。
他们对人物形象的提炼恰到好处,表情神态刻画细腻,情感表达丰富。
王有政的作品《悄悄话》中描绘了两个完美造型的人物,作者对他们惬意的姿态提炼得恰到好处,对人物表情刻画生动,将老人与女孩之间的亲近展现得淋漓尽致。
花卉、应酬与文人生活——李鱓《松萱桂兰图》解读
![花卉、应酬与文人生活——李鱓《松萱桂兰图》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5ba161ede80d4d8d05a4f02.png)
而改变了人生轨迹。 蒋廷锡因具备绘画的才能, 被推荐为南书房行走 , 后被康熙特 选为进 士,
迂庶 吉士, 授编 修官。 李 解 于中举后第三年前
往北京 。 寻找 以诗画晋 升 的机遇 。 借康熙皇帝
避暑狩 猎之机 , 李解 进献 诗画受到赏 识, 被任
素娥 李 解研究 ( 台湾 文化大学硕 士论文 , 1 9 7 8 年)、 尹 文 从李 鲜 花鸟 册页解读 其 花鸟
李 鲜 于康熙五十年 ( 1 7 l 1 )中举人 , 对于 读 书人而言, 通过科举跻身仕途再好不过。 然而,
李解似乎受 到丫宫廷画家蒋廷锡 中举后的启发
重视 。 李 解致 道源信札 考辨 ( 薛永年, 文
物 1 9 8 2 年2 期)一文深入 地考 证了李 觯定居扬 州以及在 山东滕县做 官的具体 时间, 对其艺术 创作 的时间断代 又 向前 推 进一 步。 对 李 觯 的
期作品 ( 美术研 究 , 1 9 8 6 年2 期)一文 详细 考 证 李觯 的生平, 以及 通过现 存 的家谱、 用印
、
李觯与 《 松萱桂兰图 》
伏, 艺术创 作也 日臻 成熟 。 通过 对这一 时间李
解人 生经历 的回顾与还 原, 可以了解 其 艺术创
作 的轨 迹。
李觯 ( 1 ( ; 8 6 一l 7 5 9 ) , 字宗扬 , 号复堂 , 又号 懊道 人, 经薛永年先 生考证 , 李 觯 出生于江苏
创作 与交游应酬的关联 , 借此反观文人画 家的
日常尘活状态。
为1 7 3 2 年, 李 解时年4 6 岁。 画面内容 以及华 由
的题 画诗可知 此幅 作 品有 祝 暇之 意 。 从 李解
的个人经历 看, 4 6 岁 的李觯 已经 经历了 人 生 起
梦魇:城市心象——李孝萱的水墨表现艺术
![梦魇:城市心象——李孝萱的水墨表现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407dae6770bf78a65295445.png)
释 放 出来 , 把 梦 魇 变 成 图像 。在 蜂 拥 引 入 的 西 方 艺 术 中 , 他 独钟 表 现 主 义, 埃德 瓦・ 蒙 克 式 的呐 喊 与 尖 叫 , 引 起 了他 的强 烈 共 Ⅱ 乌 。 这 些作品 , 集中表 现 了一种城市 心象。 画家对 生与 死、 人 界 与 冥 界、 善 与 恶 的 直 感 幻 化 为 城 市 景 观— — 楼 房 、 街道 、 栖 息 于 四 角 天 空 下
潮” 对 西 方现 代 艺 术 的借 鉴 风 有 关 , 却 不是 出 自摹仿 。 他 天 生 多 愁 善 感 的气质 : 1 6岁 经 历 了惨 烈 的 唐 山 大 地 震 , 死里逃 生 。1 9 8 2 年前 后 , 他 的祖 父 、 母 亲、 叔 叔 等 七 个 亲 人 在 不 长 的 时 间 里相 继 病 逝 , 就 存他 一 次 次掩埋亲人 的同时 , 因 为毕 业 创 作 大 地 震 用 了裸 体 形 象 , 受 到 种 种 的压 制。 在异常悲痛 、 孤 独 与 绝 望 的 日子 里 , 他喝酒 、 抽烟 、 发呆 , 存 墓 地 荒 野 间 游 荡 。他 开 始 生 活 在 幻 觉 的 世 界 里 。 一 个 受煎 熬 的 灵 魂 , 和风 声、
月光 、 望 不 到 边 的坟 丘 对 话 。 不得 不 说 , 这“ 对话 ” 充 满 幽幻 、 战 栗 与 神 秘。 1 9 8 5 年, 当他 带 着 这 些 幻 想 重 新 回 到 天 津 美 院 , 正值 “ 新潮美术 ” 兴起 , 在 自由 、 新鲜 的 空 气 里 他 的 画 笔犹 如 放 开 的 闸 门 , 把 心 底 的 积 郁
的狂热 、 孤 愤 不 安 和 世 间 的冷 漠 、 虚伪、 丑陋、 怪诞 、 滑稽交织存一起 . 赋 予 直 面 强 烈 的冲 击 力和 不 可 名状 的 隐 喻 性 。 英 国批 评 家 R・ S・ 弗 内斯 曾说 . 欧 洲 表 现 主 义 和 二 十 世 纪 初 的城 市 发 展 很 有 关 系 , 伊“ 不 是 从 任
没有彼岸的彼岸——李孝萱作品解读
![没有彼岸的彼岸——李孝萱作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1b4f8d01f69e314232941c.png)
没有彼岸的彼岸——李孝萱作品解读作者:司杰来源:《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司杰在世纪之交的绘画中,尤其是在近50年的中国画画坛,弥漫着一股浓烈的人文精神。
在创作中艺术家们力图摆脱陈旧气息,转而抒写主体心性,研究形式风格,呼唤内心的感受,表白自由精神空间,使艺术在回归艺术自身的同时,更关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的精神面貌,关注人的生与死的终极问题,同时也关注整个社会以及民族发展问题。
在这些艺术家中,李孝萱先生就是较具代表性人物之一。
我1998年考取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时,就听说李先生是美院四大才子之一。
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的情形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先生讲话很是幽默,是性情中人,表面近乎玩世不恭,行为有时“胆大妄为”,但骨子里却是一个钟爱自然生活、悲世悯人、关心世间痛苦而又有思想、有个性的艺术家。
李先生上课敢于讲真话,不媚世俗,句句打动了我们年轻人的内心。
在唐山地震中先生失去了7位亲人,但这巨大的痛苦并没有把他击倒,他仍然一如既往地热爱着他的绘画事业。
其对艺术的狂热,真是动天地、泣鬼神。
当时李先生绘画的一些逸闻趣事在我们学生之间广泛流传,其中传得最响的就是他毕业创作中采用了裸体形象,这在那个极度保守的年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无异在社会上投掷了一枚重型炸弹,当时轰动了整个天津,甚至惊动了公安系统,公安人员不止一次到塘沽图书馆找他谈话。
当时令我们费解的是先生在那段时光,是如何在众人质疑的目光下平静下来继续进行创作的,这就是我们大家认识的李孝萱先生。
正是独特的个性、特殊的经历以及对艺术的酷爱,使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
他用画笔思考现实生活,思考现实人生,批判或者讽刺一切不合理的因素,他的画背后都有着一个严肃的主题。
1985年,李先生又被调回到天津美院国画系任教。
这时我国已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而李先生也迎来了他绘画的春天,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记得苏东坡曾赞吴道子人物画“如灯取影”、“得自然之数”。
都市题材水墨人物画研究
![都市题材水墨人物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a2a4f3cc17552706220856.png)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22都市题材水墨人物画研究张春海(安阳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摘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紧随时代,在时代浪潮以及“85美术新潮”的影响下,不断前进。
画家更加关注表现当代都市人的生活现实与精神状态。
艺术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一改传统表现方式,大胆革新,从诸多角度去抒发和表达各自的艺术观念。
包括表现青年男女的悠闲娱乐、都市的荒诞与喧嚣、现代生活的恬静与舒适,以及表达生命关切与人性关怀的水墨人物画。
在表现语言上分别从构图形式、人物造型及笔墨表现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典范。
极大地丰富了水墨人物画的题材。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都市题材;表现方式一、20世纪以来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概况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紧随时代,在时代浪潮的影响下,不断地变化发展。
20世纪初期“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将西方文学艺术引入中国,在国画领域,尤其在徐悲鸿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的指引下,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体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蒋兆和将水墨与西画造型结合,形成了“徐蒋体系”,创造了“写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典范。
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到“文革”影响,水墨人物画作品基本上为政治服务,表现手法延续“写实主义”。
80年代以后,在“85美术新潮”的影响下,更多艺术家追求思想的解放,以及人格的彰显,其作品更加带有表现性色彩,开始学习西方的表现主义、现代主义艺术。
艺术创作更加多样化,产生极其丰厚的艺术作品。
二、都市题材水墨人物画的表现类型(一)青春男女的悠闲与娱乐刘庆和是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里极富探索精神的一位艺术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不断探索和挖掘水墨艺术的表现力,注重水墨作品在精神内涵和表现方式上的当代性和特点的鲜明性。
他有着80、90年代沉厚的积淀及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审视与思考,善于表现都市里的青春男女和人生百态。
观照--浅析李孝萱水墨中的女性意象
![观照--浅析李孝萱水墨中的女性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f4c2af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5.png)
分类号学号********学校代码10523密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观照——浅析李孝萱水墨中的女性意象学位申请人:何雅嫣学科专业:中国画指导教师:徐勇民教授答辩日期:2018年6月8日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作为中国当代最为重要的水墨画家,李孝萱主导的“新文人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中最为重要的分支。
李孝萱的创作,是基于中国画深厚的写意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美学理论之上所形成的,其创作具有强烈的当代属性。
在其创作当中,女性意象是其惯用的画面意象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通过分析李孝萱作品中的女性意象,分别从题材类型、表现形式和文化意蕴等方面着手,试图归纳出李孝萱水墨艺术中女性意象的一般特征。
所得结论如下:在表现形式上,李孝萱充分运用中国画笔墨技巧,通过对传统笔墨技巧的吸收与重构,强化画面的视觉冲突;在题材类型上,李孝萱水墨艺术中的女性意象可以分为都市女性、女人体和传统仕女三种,其中以都市女性最具代表;在文化意蕴方面,李孝萱水墨艺术中的女性意象被其塑造为当代城市危机的“风向标”,其暗示着当代城市群体不安的灵魂与空虚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李孝萱当代水墨女性意象分析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s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contemporary ink painter,the"new literati painting" led by Li Xiaoxuan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branch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Li Xiaoxuan's creation is based on the deep freehand tradi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Western Modernist Aesthetics Theory,and his creation has strong contemporary attributes.In his creation,the image of women is one of the image images that they are accustomed to,and has certain representativeness.By analyzing the image of the female heart in Li Xiaoxuan's works,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clude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male images in Li Xiaoxuan's ink and wash art from the aspects of subject type,manifestatio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in the form of performance,Li Xiaoxuan makes full use of painting skills China,through the absor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techniques,strengthen the visual picture of the conflict;in different types of themes,the images of women in Li Xiaoxuan's ink painting art can be divided into urban women,the female body and the traditional ladies three,among which the most women in the city representative;in the cultural aspect,the images of women in Li Xiaoxuan's ink painting art by its shape for the contemporary city crisis"barometer",which implies that the soul and the emptiness of contemporary city groups disturbed state of mind.Key words:li xiao xuan Contemporary ink and wash Female image Analysis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目录 (IV)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意义 (1)1.3研究现状 (1)2当代水墨与李孝萱的女性题材水墨创作 (3)3李孝萱水墨艺术中女性题材类型 (6)3.1都市女性 (6)3.2女人体 (8)3.3古代仕女 (10)4李孝萱水墨艺术女性意象的特征与文化隐喻 (12)4.1李孝萱水墨艺术女性意向的造型特征 (12)4.2李孝萱水墨艺术女性意向的文化隐喻 (16)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水墨艺术呈现出了一些全新的特征,这种极具时代特点的水墨艺术,被冠以“新水墨”或“当代水墨”。
李孝萱自己并不满足于写实
![李孝萱自己并不满足于写实](https://img.taocdn.com/s3/m/925d807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7.png)
李孝萱自己并不满足于写实李孝萱,1959年4月17日生于天津市汉沽区。
李孝萱,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配到天津塘沽区图书馆工作。
李孝萱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写意人物画工作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
在1988年到1991年之间,李孝萱创作了《寂灭的临界》、《蝗阵》、《都市、舛缪的车与躺着的人》、《一个有着清风的早晨》、《留着天空的自由》等都市题材的作品。
随后李孝萱创作的《大轿车》、《赤裸的喧哗》等更充实和丰富的都市题材作品不论在题材、功力技法和叙事风格上都达到了李孝萱艺术创作的佳境阶段。
有人说,李孝萱的绘画里透露着文人的孤傲,以一种“不可一世”的超然姿态来面对当代媚俗的画风,李孝萱将传统工笔线描发挥到了极致,同时李孝萱又将艳俗的时尚的感觉发挥到了极致。
2009年1月16日,逸梵画廊为李孝萱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了艺术作品品鉴活动,活动选址很特别,并非定在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或者展厅,而是选择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华纳豪园三期的样板间。
600余平米的居室静谧典雅,略带奢华。
于是,前来看展览的社会名流多少有点在家赏玩的意味,舒适又不失正式。
古筝、紫砂壶、国画,青花瓷……不禁感叹:怎一个“雅”字了得。
见到李孝萱之前,电视屏幕上一直重复着2006年央视十套为李孝萱录制的《人物》专访。
于是,笔者便在李孝萱一进门就认出了这位“画坛怪杰”。
进入采访主题,李孝萱很随和,李孝萱更愿意把采访当做聊天,这让笔者脑海中那个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的怪杰形象逃之夭夭。
而我们的谈话内容更多的是作品之外的人生。
笔者对艺术是懵懂的,故不敢对李孝萱的作品妄言评论。
主观臆断,不如引经据典,转载业内人士的评论来得客观严谨。
故在此懒惰一些,用美术评论家郎绍君的一段话带读者进入李孝萱的美术世界:“李孝萱自己并不满足于写实。
李孝萱寻求新东西,欧洲表现主义艺术家蒙克、克里门特、席勒等的作品,引起了李孝萱的强烈共鸣,李孝萱的画也出现了表现倾向。
论李孝萱当代水墨的传统风骨及其意义
![论李孝萱当代水墨的传统风骨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2d4e79b65ce0508763213dc.png)
论李孝萱当代水墨的传统风骨及其意义作者:陈天强邓斯宁宁晨喻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1期摘要:李孝萱的都市水墨,既纪录了社会状态的急剧变化、体现了当代水墨表现当下文化生活和精神观念的现实性,同时也具有深厚的“传统丈人”基因,体现了传统水墨的技法与“文化内核”。
其创作体现出的传统与现代的兼容性,对水墨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创新发展的范本。
关键词:李孝萱;当代水墨;传统水墨;创新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312(2018)03-0028-01一、前言中国90年代的画坛可谓百花齐放,艺术家们很难界定哪一种是主要流派,在多元化的局面中都在奋力前行并为自己精准定位。
李孝萱在都市水墨创作上博取的成就是显要的。
他走在传统绘画和当代绘画之间的水墨创作,既真实荒诞,又恰当融合。
他的画面中不仅有着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人”的模式,也包含着西方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李孝萱的出现,让中国水墨画坛出现了新的面貌,他带来的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内在精神引起了相关美评家们的评介与讨论。
二、李孝萱水墨中的现代特征在李孝萱作品表现上,会发现他具有一定的当代特色和当代思想。
例如,他创作了一种扇面画的系列作品,名字叫《伊甸园的故事》,这个系列里ú面的画多达几十幅,以女人为主题。
李孝萱在回顾这一批作品时曾说:“创作的这一批扇面作品当中,绝大多数是以表现性爱的为主题的。
创作这个主题有许许多多的因素,最根本就是回归到“人性”,回归到对人性的尊重,从而以人为本。
从画面上,看到更多的是暗示,然而重点却是研究人们在对待“性”,面对“性”触碰“性”这一过程当中发生的不同的态度和心理变化。
我之所以拿“性”这一主题作画是因为它是决定人类生成的先决条件。
正因为有了性才会有人类,才会有人类文明,才会有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李孝萱通过这样一段简赅的话将自己的思想和创作动机阐扬的十分明确。
有关写意人物画教学的一点想法
![有关写意人物画教学的一点想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4c70f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0.png)
作者: 李孝萱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页码: 40-40页
主题词: 写意人物画教学 绘画技法 绘画语言 艺术精神 笔墨语言 造型语言
摘要:有关写意人物画教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由于传统价值体系的破坏和西方文化的客观影响.写意人物画面对当代的挑战及在人们普遍心理中形成的印象,甚至在学院当中不同专业对中国画的无知和漠视,都直接或间接地干扰着中国画教学本身。
在中国的美术学院中惟有中国画专业是土生土。
【中国书画人物志·李孝萱】人物作品欣赏
![【中国书画人物志·李孝萱】人物作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28acf20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e.png)
【中国书画人物志·李孝萱】人物作品欣赏李孝萱,朝着天际那边走那边跑,1989年
李孝萱,沉重的思考,2000年
李孝萱,穿过头顶的黑云,1986年
李孝萱,垂照—上升与下降,1989年
李孝萱,怀疑的一瞬,1996年
李孝萱,欢悦的背后,2000年
李孝萱,隳突,2004年
李孝萱,聚在头上的乌山,1990年
李孝萱,雷,1991年
李孝萱,梦魇,2004年
李孝萱,暮色下的距离,2004年李孝萱,起风的时刻,1994年
李孝萱,如烟的过去,2000年
李孝萱,妄想的距离,2004年
李孝萱,无意的观看,2004年
李孝萱,厌倦的等候,2004年
李孝萱,夜—木殁的人们,1989年李孝萱,夜—追寻,1989年
李孝萱,一个清风的早晨,1991年
李孝萱,异性的对话,1988年
李孝萱,游动的三只鞋,1992年
李孝萱,游动在坟山和清烟中的女人,1989年李孝萱,惴栗,2004年
李孝萱,阻绝,2004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前言 (1)
二、李孝萱的艺术生平 (1)
三、李孝萱人物画艺术特点的形成和发展 (2)
(一)笔墨的情趣 (2)
(二)荒诞的都市水墨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美妙神话的伊甸园之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中西相融的艺术语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二、李孝萱的艺术生平
李孝萱上世纪50年代末生于天津汉沽。
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主修写意人物。
1985年进入天津美术学院任教,现为中国画系教授。
研究生导师,写意人物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参加全国花鸟画邀请展、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首届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世纪之门:1979—1989中国艺术邀请展、中国水墨现状展、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美在台北”世界知名艺廊艺术名作展、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新加坡“故乡风采”展和百年中国画大展等重要展览等众多展览,获得了众多的奖项与殊荣。
其代表著作有《从写实到荒诞--李孝萱和他的现代水墨》、《中国当代名家手稿--李孝萱》、《当代名家花鸟精品--李孝萱》等出版。
其作品以独特的现代与传统交织、笔法荒诞绮丽被世人所称道。
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知名机构收藏。
个人的成长经历对李孝萱的风格养成也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成长于文革时期的李孝萱在童年极少能接触绘画作品,据先生自己回忆一本《工农兵形象选》就是他儿时的临摹对象,从儿时就开始关注人物画。
就后来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当时的老师很多都是“湖社”派的画家,李孝萱深受“湖社”派的影响,在学期间大量的临摹,包括敦煌壁画,其中包涵了大量的人物画为之
后其人物画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
三、李孝萱人物画艺术特点的形成和发展
(一)笔墨的情趣
李孝萱先生在绘画风格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用墨特点。
他一方面在取材古代优秀的绘画精髓,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传统,另一方面他的作品生动真实,极富张力,从画中可以看出画家久积的笔墨修养。
浓淡之间立刻使情、境、意、思跃然纸上,使现实的真实和技法的真实在精神上得到更高的聚合与升华。
笔墨的韵味也得以彰显。
韵味和意境的呈现,虽然是一种抽象精神因素,但它也需要通过画作这一一定的物质存在而传递出来,决非是凭空捏造、无章可循。
李孝萱先生的现代写意画不同于他人,不一味追求展览的效果,抛弃传统笔墨的处理,忽视韵味在作品中的作用。
他的画作不但韵味感强而且极具震撼力。
于传统写意画而言,是成功的继承。
以客观的态度,现代的解构主义去分析、研究,其画作所呈现的问题,表现的主题,也都能在画作的语境中寻找答案。
笔墨是中国画画家的根本。
李孝萱先生在勾画肌体或衣纹,多短锋,强调中锋用笔。
多用笔肚和笔根,无论墨色的焦、浓、淡轻或是笔法的重轻、枯润、虚实,都能做到笔笔清晰,笔触干净且圆劲有力。
这些笔线在造型的同时也表现自身的意态,与服从于素描关系(比例、解剖、透视、体积等)的写实人物画笔线相比,要自由独立得多。
这自由性是与强化平面构成、追求变形相辅相成的。
传统山水画、写意花鸟和写意人物画的笔墨也比较自由,因为它们不受写实法则的束缚。
但对现代人物画而言,除了笔墨自由,还需强化对形象、心理以及人物关系的有力塑造,否则不足以表现人与社会的丰富性,更不能达到形象的深度刻画与表现。
李孝萱对现代现代都市社会荒诞性的表现,植根于他对现代都市和现代人的独特体验,这种体验与他的笔墨素养与创造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他失去了对现代社会独特的个性化体验与发现,其笔墨的精神性价值就另当别论了。
笔墨中所蕴含的能量所以能感人心灵,就因为它本身就是心灵的产物,它从心灵中来,又到心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