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发展历史 基础知识
质谱分析
8 质谱8.1 概述质谱分析是现代物理、化学以及材料领域内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
从第一台质谱仪的出现至今已有80年历史。
早期的质谱仪器主要用于测定原子质量、同位素的相对丰度,以及研究电子碰撞过程等物理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适应原子能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需要,质谱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受到了重视。
以后由于出现了高性能的双聚焦质谱仪,这种仪器对复杂有机分子所得的谱图,分辨率高,重现性好,因而成为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
60年代末,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分子分离器的出现而日趋完善,使气相色谱法的高效能分离混合物的特点,与质谱法的高分辨事鉴定化会场的特点相结合,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质谱仪器的效能,扩展了质谱法的工作领域。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质谱仪器相继问世,而质谱仪器的心脏—离子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质谱法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原子能、石油化工、电子、医药、食品、材料等工业生产部门,农业科学研究部门,以及核物理、电子与离子物理、同位素地质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地球化学、无机化学、临床化学、考古、环境监测、空间探索等科学技术领域。
质谱法具有独特的电离过程及分离方式,从中所获得的信息直接与样品的结构相关,不仅能得到样品中各种同位素的比值,而且还能给出样品的结构和组成。
因此,质谱学已成为有机、无机、高分子材料结构分析的有力工具。
已高分子材料为例,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较大,而且不易挥发,所以无法直接用质谱进行鉴定。
但通过软电离方法却可有效地测定各种塑料、橡胶、纤维的主体结构单元以及高分子材料中所使用的各种添加剂的化学结构。
应用热裂解—质谱或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可分别获得不同高分子结构特征的热裂解产物,从而进一步揭示聚合物的链节以及序列分布。
这在研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方面可发挥很大的作用。
辉光放电质谱(GDMS)和火花源质谱(SSMS)是进行高纯固体材料全面分析的两种主要分析技术。
质谱仪的历史与发展
质谱仪的历史与发展质谱的发展与核物理的早期发展紧密相连,而核物理的早期发展又是建立在真空管气体放电的技术上;克鲁克斯管是从早期用的盖斯勒管改良而来的,它是一个内部抽成较低气压的玻璃管,两端装有电极,阴极和阳极之间可以产生10 -100千伏的高压;克鲁克斯管运行时的真空比帕斯卡要低得多,这是射线管实验——特别是阳极射线研究的必备条件;许多基于克鲁克斯管的实验带来了原子和核物理方面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最着名的是在1895年由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不到年之后.汤姆森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分析和测量了电子的质荷比m / e;他发现了一种质量只有氢原子当时已知的最轻的原子的1/1800却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粒子,这是电子的发现;维恩在1898年通过对阳极射线的分析测量了氢原子核的质量,这是首次对质子的测量;维恩和汤姆森正是质谱法的开创者如图是1898年由维恩制造的第一台质谱实验装置;在一个气压很低的玻璃管中设置了阴极A和阳极a用来产生阳极射线,然后射线会经过平行的电极缝,同时b区域的真空管外也覆盖了电极用来屏蔽磁场;在真空管c区域内,除了磁极间的平行磁场外在垂直射线和磁场方向设置了平行电场来分析离子束;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只有特定速度v=E/B的离子可以到达真空管末端,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速度选择器;这个装置的长度只有5厘米;维恩利用它从阳极射线中选出特定速度的离子进行研究,测量了氢原子核当时维恩并不知道这是氢原子核的荷质比,并研究了其他一些更重的离子;但直到1919年卢瑟福的系列工作之后才正式宣判了质子的发现;尽管如此,正如.汤姆森所说,维恩是第一个是用磁场偏转来分析离子束性质的科学家;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质谱法的诞生还要归功于1907年汤姆森本人的实验;上图是汤姆森在剑桥搭建的第一台质谱仪的实物和原理;他同样采用阳极C 把放电区和测量区分开,放电区冲入少量的某种气体,阳极和阴极之间加有30-50千伏的电压;同样为了屏蔽磁场的干扰,在放电区的外面放置了金属的隔离罩W;放电区电极C 中间是一个6cm 长,内径从到的准直孔,用一个非常精巧的毛细玻璃管F 和测量区相连;气体在放电区电离出离子,并且在高电场下获得很快的速度,最后沿着毛细玻璃管以很窄的一束射入抽真空的测量区;测量区内安装了两块平行的电极A,并且外部有一组磁极P 提供磁场;与维恩的实验不同,这里磁场和电场的方向是平行的;经过偏转的离子束打在后面的荧光屏上;汤姆森采用了Zn 2SO 4作为荧光材料,它的灵敏度比之前使用的材料要高很多;经过简单的力学分析计算,可以得到离子束在x 和y 方向的偏转距离为: 当0mv R L qB=>>时实验的设置可以满足这一点,x 可以近似为0q BLD x m v ⎛⎫⎛⎫= ⎪ ⎪⎝⎭⎝⎭由此可以看出,在确定的电场和磁场之下,对于不同荷质比的粒子,随着其速度的变化调节加速电压,会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不同的抛物线轨迹,他们都出发自同一个未经偏转的原点;汤姆森利用这个原理测量了多种气体电离出的离子束,在早期的实验结果中就可以看到,不同质量离子形成的抛物线都是比较清晰锋锐的,没有出现成片的散点,这也是第一次证明了同一种原子在比较精细的测量中没有表现出质量差别;这是1913年汤姆森发表的最着名的一张质谱图,可以看到很多清晰的离子谱线,最引人注目的是22Ne和20Ne,这是第一次发现化学元素的同位素;当时已经成为汤姆森助手的.阿斯顿为了证实这一结果,后来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终于成功分离并制备了这两种同位素的样本;其实在1918年邓普斯特设计了一套同位素分离装置,如图离子在G中产生并被高压加速,通过狭缝S1进入抽真空的分析器A,A 内有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粒子在其中偏转180°后,能经过狭缝S2的离子才会被探测到,装置的加速电压可以从500V到1750V;由于离子在磁场中的偏转半径R=mv/qB,经过180°的偏转后,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平行,因此通过加速电压和狭缝的选择,可以得到不同荷质比的离子束;实验所用的离子源是热源,是加热或用阴极电子轰击铂片上的对应离子盐产生的的;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达到一定强度的大范围匀强磁场难以得到,但是为了减小误差,粒子的加速电压又必须足够高因为粒子的速度本身存在一定分布,也就是说粒子的偏转半径却又不能太小;因此后来尼尔等又发展了90°、60°等小角度偏转的质谱装置,来进行更精确的实验;阿斯顿也是在邓普斯特的想法上提出了改进;1919年,阿斯顿制作了一台全新的质谱仪,上图是阿斯顿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和得到的结果;气体电离产生的离子束先经过S1、S2两个准直孔,同时通过一个与其有倾角θ的平行电极板加速,通过挡板D,再经过圆形的匀强磁场偏转,最后打在荧光屏上;阿斯顿的装置拥有十分精巧的几何结构设计,因为离子束在电场中的偏转与和磁场中的偏转都与q/m、v相关,两次偏转符合的结果消除了v的影响,使得相同荷质比不同速度的粒子最终在屏所处的平面上聚焦在同一点;这个装置极大地减小了质谱测量的误差去除了离子速度分布的影响,扩展了能够测量的离子种类,得到的质谱结果为当时的元素整数质量规则提供了直观的阐释;1922年,阿斯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它在质谱仪,同位素等方面的贡献;随后,阿斯顿又进一步改进了他的实验装置主要是在材料和工艺上,以测定不同元素的质量,并且发现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整数的偏差,现在我们知道这是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的质量亏损,或者说敛集率造成的,但是阿斯顿是在没有相关理论的情况下,率先利用质谱仪观测并且研究这一现象的;基于阿斯顿质谱仪中聚焦的思想,1934年Mattauch与Herzog进一步发展出了完整的离子束能量和方向的双聚焦理论,并且能在同一张底片上得到很大范围的质量谱;这种双聚焦质谱仪最终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双聚焦的设计基本成为了之后20年内多数质谱仪的蓝本;在这期间,仪器的材料,制造工艺,离子束的制备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实验规模和精度也有了很大提升;质谱仪在同位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最着名的可能是提取出了铀的同位素235U;还有用来测定材料成分的二次离子质谱法,被应用于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到了1960年以后,探测器、加速器、光谱学、电磁学等方面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离子的质量测量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比如Radio Frequency Quadrupoles RFQ,重离子加速器结合TOF系统,傅里叶变换谱学,电四极离子陷方法等等,传统的质谱仪渐渐退出了核物理研究的主流舞台;然而维恩、汤姆森、邓普斯特、阿斯顿等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在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无论技术和知识背景如何改变,我相信其中一些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是我们始终须要秉承的;参考文献:On rays of positive electricity; ;A positive ray spectrograp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349– 350 2013 9– 18;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第五章 质谱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 县首府富山市,1983年获日本 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 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 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 生命科学商务中心、生命科学 研究所主任。他对化学的贡献 类似于约翰·芬恩,因此也得到 了1/4的奖金。
2.Stevenson规则
5.3 有机质谱中的裂解反应
化学键的断裂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均裂: 2.异裂: 3.半异裂:
③半异裂 ( -断裂)。 不含O,N等杂原子,也没有π电子.
-e
X-Y
+
已失掉一个电子的σ键开裂时,电子转向其中一个碎片。
.
四氢吡喃
5.4 常见各类化合物的质谱
质谱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标准样品产生一定信噪比的分子离子峰 所需的最小检测量作为仪器的灵敏度指标。 质量范围: 指质谱计所能测量的最大质核比
分辨率(R):是质谱仪对质量非常接近的两种离子
的分离能力。
R = m1(或m2) /m
m为质谱计可分辨的两种离子的质量差
5.1.3 质谱图
横坐标:质核比(m/z),纵坐标:离子的相对丰度。 竖线为质谱峰。最强的离子峰为基峰,并定为相对强 度为100%,其它离子峰以对基峰的相对百分值表示。 (质谱数据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表示)
2)饱和醇羟基的Cα-Cβ键易发生断裂,即发生α-断 裂产生CnH2n+1O+(31+14n)特征系列离子峰
α
氧鎓离子 3)
H转移
[M-28] +• [M-29]+•
H重排
i断裂
5.4.4 醚类(硫醚,分子离子峰强)
质谱学1知识讲解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877 - 1945)
Cambridge University Cambridge, Great Britain
主要结果在原子和核物理方面: 发现和测量了丰度和质量的存在 多种同位素 确定了同位素的核稳定性及能量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22 "for his discovery, by means of his mass spectrograph, of isotopes, in a large number of non-radioactive elements, and for his enunciation of the whole-number rule"
quadrupole and quadrupole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ers
同时质谱仪的尺寸的发展走两个极端 大型化:为了高效的要求,把质谱仪串联起来工作,前一 个是后一个的源
微型化:便携式的医用质谱 用于研究火星、金星、哈雷彗星等
1980年代,除了新杂志外出现了: 激光共振电离质谱( included laser resonance ionization MS)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MS) 快原子轰击质谱(fast atom bombardment MS) 电喷质谱( electrospray MS ) 液相色铺质谱 ( liquid chromatography MS). 1990年代初,在文献中出现综述性文章, 尽管出现许多新型 的质谱,但早期的设计并未被丢弃,所谓的“Nier机器s” 和 四极分析器仍然唱主角。
质谱简介
H
e
飞行时间分析器(Time of Flight, TOF)
这种分析器不是磁场或电场,而是一根长、直的飞行管。离子受加速电压加速
后,其动能为
则运动速度为:
若分析器飞行管的长度为L,则离子在管中的飞行时间:
对于 及 的两离子,在飞行时间差为:
可知
取决于不同离子 的平方根之差,多种离子按照相应的时间间隔
第四章 质谱
质谱法是通过对样品的分子电量后所 产生离子的质荷比 及其强度的测量来 进行成分的结构分析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首先,被分析样品的气态分子,在高 真空中受到高速电子流或其它能量形式的 作用, 失去外层电子生成分子离子,或 进一步发生化学键的断裂或重排,生成多 种碎片离子 。然后,将各种离子导入质 量分析器,利用离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 动性质,使多种离子按不同质荷比的大小 次序分开,并对多种的离子流进行控制、 记录,得到质谱图。最后,得到谱图中的 各种离子及其强度实现对样品成分及结构 的分析。
采用化学电离源所得到质谱图的特点—— ①图谱简单,样品离子是二次离子,键断 裂的可能性大为减少,峰的数目也随之减 少;②准分子离子峰,而(M+1)+峰很 强,可提供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量的信息。
快原子轰击电离源——用FAB表示 FAB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新的电离技术,其示意图为图所示。
轰击样品分子的原子通常为惰性稀有气体,为氙或氩。为了获得高动 能,首先让气体原子电离,并通过电场加速,然后再与热的气体原子碰撞 而导致电荷和能量的转移,获得快速运动的原子,它们撞击涂有样品的金 属极上,通过能量转移而使样品分子电离,生成二次离子。通常将样品涂 于惰性的非挥发性溶剂,为丙三醇中,并以单分子层覆盖于探针表面,以 提高电离效率,而悬浮样品不适用。
质谱仪发展历史
质谱仪发展历史质谱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分析仪器,能够通过分析物质的质量来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质谱仪的发展历史,主要涵盖以下方面:起源及早期发展、1910年、1912年、质谱学领域里程碑、1934年、1943年、技术进步与新应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新时代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扩展、2002年以及现代发展与趋势。
一、起源及早期发展质谱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分析物质的质量来研究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J.J.Thomson)在1897年发现了电子,为质谱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F.W.Aston)在20世纪初期发明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质谱仪。
二、1910年第一台实用质谱仪诞生,由阿斯顿在剑桥大学研制成功。
这台仪器被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成分,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三、1912年英国物理学家道布森(F.W.Dobbson)发现了质谱学中的重要原理——道布森效应,为质谱仪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发现揭示了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与质量有关,为质谱仪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质谱学领域里程碑随着时间的推移,质谱学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1927年,阿斯顿研制出第一台单聚焦质谱仪;1946年,第一台双聚焦质谱仪问世;1952年,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被应用于质谱分析;1955年,离子源被引入到质谱分析中,为后续质谱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1934年在工业和化学领域,质谱仪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利用质谱仪分析各种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六、1943年质谱仪的快速检测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
美国科学家科克伦(W.H.Cochrane)发明了飞行时间质谱仪(TOF),使得质谱仪的检测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技术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质谱
第二章 质 谱
Mass Spectrum (MS)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有机质谱基本 知识 质量分析器 电离过程 质谱图分析 各类有机 物质谱
11:32:21
第一节
有机质谱基本知识
质谱分析是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带电 气态离子碎片,按质荷比(m/z)大小分离并 记录的分析方法。 1、发展历史: 1813 年 : Thomson 使 用 MS 报 道 了 Ne 是 由 22Ne 和24Ne两种同位素组成;随后,同位 素分析开始发展。
11:32:21
在30年代末: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需要 测定油的成份。通常用蒸馏的方法先分离 这些烃类混合物,然后再分别测定其折光 率的方法来分析它们。这通常要花数天时 间。 40年代初:开始将MS用于石油工业中烃 的分析,并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11:32:21
50年代初:质谱仪器开始商品化,并广泛 用于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分析。同时质谱方 法与NMR、IR等方法结合成为分子结构分 析的最有效的手段。 80年代: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分子的分析 进一步促进了MS的发展; 90年代:由于生物分析的需要,一些新的 离子化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前一些仪器联 用技术如GC-MS,HPLC-MS,GC-MSMS,ICP-MS等正大行其道。
11:32:21
5、质谱仪性能指标 5. 1 质量测量范围 质量测定范围以原子质量单位量度,1个 原子质量单位: 1u=1.6605410-27kg/12C原子 如12C=12u, CH4=16u 在非精确测量中,常直接以原子或分子 量大小来表示。
11:32:21
5.2 分辨本领
指质谱仪分辨相邻质量数离子的能力。 定义为: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质量分别 为m1和m2),当两峰间的峰谷不大于峰高 的10%时,则可认为两峰已分开,其分辨率 R为:
飞行时间质谱发展历史
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发展史
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06年,J.J.Thomson 使用阴极射线管测得电子质核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1912年,他设计了质谱仪的前身,发现了氖同位素。
1920年,F.W.Aston设计出第一台速度聚焦式质谱仪。
1934年,J.Mattauch发明了第一个磁场双聚焦质谱仪。
1946年,W.Stephens首次发明了时间飞行质谱仪(TOF,Time of Flight)。
1948年,A1E1Cameron和D1F1Eggers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飞行时间质谱仪实验样机,其直线飞行管长达10m,分辨率却不到5。
飞行时间质谱有两种飞行模式:平行飞行模式和垂直飞行模式。
在现代质谱产品中,大都已经采用垂直飞行模式。
尤其在大气化学领域,美国的科研团队以质谱仪为主,欧洲则以测量粒径的仪器为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发展历史
一、引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是一种高效、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化学分析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将会从GC-MS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GC-MS的发展历史1. 早期的气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气相色谱仪虽然具有分离能力,但是对于分析物质的鉴定能力还不够强。
2. 质谱仪的发展与此质谱仪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分析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20世纪60年代,质谱仪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分析物质的检测能力。
3. GC-MS的诞生随着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期,GC-MS技术正式诞生。
这种联用技术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鉴定能力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当时分析化学领域的一大突破。
4. GC-MS的技术改进在后续的发展历史中,GC-MS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增加了对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提高了灵敏度和分辨率等方面的改进。
如今,GC-MS已经成为了化学分析中的重要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各个领域。
三、GC-MS的原理和应用1. GC-MS的原理GC-MS技术的原理是将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用,首先通过气相色谱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然后再通过质谱对分离出来的化合物进行鉴定。
这种联用技术大大增强了分析的能力和准确性。
2. GC-MS的应用领域GC-M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对空气、水、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在食品安全领域,GC-MS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GC-MS还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毒物检测等领域。
四、对GC-MS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化学分析领域的一名研究人员,我个人非常欣赏GC-MS这种分析技术。
(完整版)质谱原理与应用
第二部分 质谱仪器与工作原理
2.1 质谱基本原理
质谱:称量离子质量的特殊天平。
第二部分 质谱仪器与工作原理
质谱分析法就是通过测定被测样品离子的质荷比来 获得物质分子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 质谱仪器与工作原理
质谱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样品离子质荷比的分析而实现对样品进 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种方法 电离装置把样品电离为离子 质量分析装置把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分开 经检测器检测之后可以得到样品的质谱图
15eV。
• 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 • 有些化合物的分子离子不出现或很弱。
第二部分 质谱仪器与工作原理
2 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 CI)
高能电子束(100~240eV)轰击离子室内的反应气(甲烷等; 10~100Pa,样品的103~105倍),产生初级离子,再与试样分 子碰撞,产生准分子离子。
第二部分 质谱仪器与工作原理
2.3.3 离子源(Ion Source)
电子电离 Electron Ionization, EI 化学离子 Chemical Ionization, CI 场电离,场解吸 Field Ionization FD, Field Desorption FD 快原子轰击 Fast Atom Bombardment, FAB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LDI 电喷雾电离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 大气压化学电离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
第一部分 质谱分析概述
质谱就是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的各种离子,按 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有机波谱分析4 质谱共107页
CH4+·+ CH4 CH5++ CH3· CH3+ + CH4 C2H5++H2
小C量H5样+和品C(2H试5+样不与与甲中烷性之甲比烷为进1一1步00反0)应导,入一离旦 子源,试样分子(RH)发生下列反应:
CH5++ RH RH2+ +CH4
C2H5++RH R++ C2H6 RH2+ 和R+然后可能碎裂,产生质谱。 由(M+H)或(M-H)离子很容易测得其 相对分子质量。
方式进行反应,转移一个质子给试样或由试样移去
一个电子,试样则变成带+1电荷的离子。 化学电离
源一般在1.3102~1.3103Pa (现已发展为大气压
下化学电离技术)压强下工作,其中充满甲烷CH4。
首先用高能电子,使CH4电离产生CH5+和C2H5+,
即:
CH4 + e CH4+·+ 2e
CH4+· CH3+ + H· 即C:H4+·和CH3+很快与大量存在的CH4分子起反应,
• EI是硬电离,是最常用的电离技术。
• EI的缺陷是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离子峰 很低,有些化合物得不到分子离子峰。
• 因此需要采用软电离技术,它的主要优点 是分子离子或准分子离子丰度大;缺点是 碎片离子峰少,不利结构分析。
• 软电离技术包括化学电离、场致电离、快 原子轰击电离和激光电离等。
(2 ). 化学电离源(CI):
• ③、50年代初:质谱仪器开始商品化,并广泛用于各类有
机物的结构分析;同时质谱方法与NMR、IR等方法结合成为 分子结构分析的最有效的手段。
二次离子质谱发展历史_概述说明
二次离子质谱发展历史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二次离子质谱(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是一种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
它通过将固体样品表面激发产生的次级离子进行质谱分析,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元素成分、同位素丰度、元素空间分布以及化学状态等信息的获取。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二次离子质谱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和主要应用展开探讨。
文章包括引言、二次离子质谱发展历史、二次离子质谱技术原理、主要应用和成果总结以及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二次离子质谱的发展历史,并详细介绍其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
同时,还将对二次离子质谱在地质学、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能够了解到二次离子质谱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注:本文大纲采用JSON格式,仅用于展示文章的目录结构,并无实际意义。
2. 二次离子质谱发展历史2.1 早期研究二次离子质谱(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作为一项重要的表面分析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等无机样品的表面分析上。
1965年,Oesterhelt和Felix首次使用电子轰击发射次级离子,并将其纳入到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
此后,Nieman等人对将溅射离子用作粒子探针进一步扩展了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
2.2 技术突破与进展随着对逐个原子检测需求的不断增加,SIMS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1970年代初,Czyzewski和Bennett首先提出了溅射离子法用于生物分析,使得该技术在生物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1985年,SESSIMS(Static SIMS)技术被引入,克服了早期动态SIMS存在的问题,并且提高了灵敏度和分辨率。
1990年代以后,ToF-SIMS(Time-of-Flight SIMS)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分辨率和质谱效能。
第一节 质谱概述110425
3、常见的电子轰击电离(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EI)
电子轰击电离又称电子电离,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电离方法。 (1) 电离过程:EI过程在离子源中进行,呈气态的试样分子在较高真空和 较高温度的电离室内,在70eV电子流的轰击下,气态的试样分子失去一 个电子而生成带有正电荷的自由基,即M + e-=M+ + 2e-, M+为分子离子; 多余的能量,将导致化学键的断裂,进一步生成碎片离子或中性分子。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 县首府富山市,1983年获日本 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 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 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 生命科学商务中心、生命科学 研究所主任。他对化学的贡献 类似于约翰· 芬恩,因此也得到 了1/4的奖金。 美国科学家约翰· 芬恩1917年出 生于美国纽约市,1940年获耶 鲁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 到1987年间任该大学教授, 1987年起被聘为该大学名誉教 授,自1994年起任弗吉尼亚联 邦大学教授。他因为“发明了 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 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 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 得今年诺贝尔化学奖1/4的奖 金。
高速电子流轰击 排斥电场加速
气化样品分子
各种正离子
高速正离子
质量分离
(2) 离子源电子能量:常在70eV电子流的轰击下电离 有机化合物分子发生电离常仅需10~15eV能量,多于能量使分子离子 中不稳定的化学键断裂生成碎片离子,碎片离子可继续裂解产生数量更多、 质量更小的碎片离子或中性分子。
.
+
电子电离的离子源 M代表中性分子,e-为电子,M为分子离子,F+为碎片离子, Vacc为加 速电压,MS为质量分析器
质谱发展历史-基础知识
传递部分能量(多小于6ev)形成离子及部分碎片.
EI的优缺点
优点
1.级的灵敏度
2.有达10万个化合物的 数据库可快速检索
3.可根据碎片方式鉴定 未知物
4.从碎片离子判定结构
缺点
1.质量范围小
2.有可能汽化前发生解 离
3.碎片过多有时看不到 分子离子
B. FBI快速原子/离子轰击离子源 Fast Atom/Ion Bombardment
第一节 进样部分
要求: 大气压下的样品要进入高真空的质谱仪,
而不影响仪器的真空度。 方式:
进样板进样 进样头进样 毛细管进样(从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柱)
第二节 离子源
▪ A :EI源 Electron Ionization
▪
是1980年以前的主要离子化方式,只能用于远远小于生物有机分子的小分子
(400Da以下)的检测,样品需经过汽化(通常热解吸附)进入电离区,与电子流撞击.电子流
DC+RF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的 优点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通常与EI、ESI源联接 1、能容忍相对低的真空度(约10x10⁻⁵Torr) 2、m/z可达3000, ESI离子源产生的多电荷
生物分子离子m/z正好多在3000以内。 3、开销低廉。
B、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三维的四极杆,RF加在环形电极上。
环形电极
品光降解。
4、串联质谱功能较弱,除非接反 射装置进行源后衰变测量。
5、不能分析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6、定量时需要内校准。 7、如没有反射飞行装置,不能分
析多肽修饰。
8、对各种赋形剂的容忍度低(如 含磷酸缓冲液,大于150mM的盐
等。
蛋白质质谱分析的发展历史
蛋白质质谱分析的发展历史质谱法是准确测定蛋白质质量和表征蛋白质的重要方法,根据各种用途,目前市场上已开发出了多种鉴定方法和鉴定仪器,可应用于包括鉴定蛋白质及其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复合物、它们的亚基和功能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组学中蛋白质的整体测量。
质谱法也可用于定位各种细胞器中的蛋白质,并鉴定不同蛋白质之间以及膜脂之间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质谱分析步骤图解(图片:百泰派克提供)质谱法中用于蛋白质电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电喷雾电离(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
这些电离技术需要与质谱分析仪(例如串联质谱)结合使用。
通常,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完整地分析蛋白质或者先将蛋白质分解成片段然后“自下而上”地对蛋白质进行分析。
有时分析较大的肽片段也可使用折中的“自中而下”的分析方法。
随着MALDI和ESI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利用质谱进行蛋白质研究开始普及。
这些电离技术在蛋白质表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是由Franz Hillenkamp和Michael Karas于80年代后期开发的。
Hillenkamp,Karas和他们的研究人员通过将氨基酸丙氨酸与氨基酸色氨酸混合并用266 nm脉冲激光照射,使氨基酸丙氨酸离子化。
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直到1987年田中浩一(Koichi Tanaka)使用了“超细金属加液体基质法”,将大小为34,472 Da的蛋白质羧肽酶-A的生物分子离子化,电离技术才取得突破。
1968年,Malcolm Dole报告了电喷雾离子化法与质谱的首次联合使用。
在MALDI普及的同一时期,电喷雾离子化法由开发者John Bennett Fenn公开。
由于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John Fenn, 田中浩一及Kurt Wuthrich共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些电离方法极大地促进了用质谱法研究蛋白质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灵敏度 一定浓度样品产生响应时,最低的浓度
值。
D、分辨率 质谱分辨不同质荷比离子的能力
分辨率R=M/ΔΜ
a
=M₁/(M₂- M₁) b
a 公式定义为单峰的质荷比与其半峰宽之比 b公式定义为相邻的相交10%的两个峰M₁ M₂
按a 式计算的分辨率约为b式计算的两倍。
不同分辨率谱图效果
E:分子量的表述方式
使用高能量的氙原子Cs+离子或甘油-NH4+集团喷射样品靶 上的样品和基质表面,基质是溶解样品的非挥发性溶剂,样品 从基质中解吸附并汽化,离子化.
基质的作用是溶解样品;吸收大部分能量,有助于样品离子化 并保护样品不被高能量撞击破坏.
FBI优缺点
❖ 优点
❖ 1、质量数可以做到7000Da。 ❖ 2、快速。 ❖ 3、软电离方式,碎片离子少。 ❖ 4、容易引入阳离子形成
2、灵敏度高达femtomole级。
2、对某些化合物特别敏感,污染难
3、软电离,可观察生物分子非共价反 清洗。
应。
3、样品需先气化,混合物不适用。
4、易于和LC串联,直接分析流速为 4、带多电荷,在分析混合物时,产
1ml/min的LC洗脱液。
生混乱。
5、没有基质干扰。
5、定量时需内校准。
6、适于联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离子阱 质量分析器做结构分析。
D: ESI离子源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4000v强电场中,样品溶液通过毛细管喷嘴喷出,带 电液滴被静电场吸向质谱人口,同时伴随干燥或加 热干燥气体吹送,使液滴表面溶剂挥发,液滴体积变 小,表面电荷密度变大,当同种电荷之间的库仑斥 力达到雷利极限时,突破表面张力,液滴爆裂为更 小的带电液滴,这一过程不断重复,使最终的液滴 非常细小,呈喷雾状,此时液滴表面电场非常强大, 使分析物离子化,带单电荷或多电荷。
D、傅立叶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 fourier Transform-Ion Cyclotron Resonance
质量精度最高,达± 0。001%
几种质量分析器的比较
第三节:质量分析器的串联
目的:碰撞诱导产生碎片离子,进行结构解析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CID)
第二章 质谱仪的组成
离子源
质量过滤/分析器
进样部分
检
样品板 LC或GC
+ ++
+++ + + ++ + + ++
+ +
++
+++ +++
++++++ +++
+
+
+
+
测 器
EI源 FAB源 MALDI源 ESI源
Quadruopole Ion trap Time-of-flight
电子倍增器 闪烁计数器
阳离子化没有这一缺点,常用在ESI离子方式中, 糖类非常适合这一电离方式,一般多加Na+. 阴离子化: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带上正电荷,这种离子化方式 适合酸性物质,如酚类、羧酸和磺酸。
第三章 质量分析器(过滤器)
第一节:质量分析器的主要指标 A、质量范围(m/z) 所能测量的质荷比范围 [M+nH]ⁿ⁺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re ACCEPTABLE Acetic or formic acid Acetonitrile, ethanol Guanidine/HCl 4M Hexafluoroisopropanol up to 40% Methanol Sodium chloride 10 mM Urea 1M
1、单同位素质量monoisotopic mass
最轻的稳定同位素的质量(也有说自然界中丰度最 大的同位素的质量)。 只有高分辨率的质量分析器才能分离出单同位素峰。
2、化学平均分子量M 根据同位素质量及丰度计算出平均质量,
所有元素的平均质量给出分子的平均质量。
3、最高峰质量 即未分辨开质谱峰最高处的质量数。
第一节 进样部分
要求: 大气压下的样品要进入高真空的质谱仪,
而不影响仪器的真空度。 方式:
进样板进样 进样头进样 毛细管进样(从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柱)
第二节 离子源
▪ A :EI源 Electron Ionization
▪
是1980年以前的主要离子化方式,只能用于远远小于生物有机分子的小分子
(400Da以下)的检测,样品需经过汽化(通常热解吸附)进入电离区,与电子流撞击.电子流
1956年
GC-MS开始联用
1959年
质谱首次用于peptide sequencing
1965年
离子共振质谱出现
1968年
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1973年
LC-MS
1974年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or resonance MS
1987-1988年 Matrise_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2、MS/MS方式: Q₁作为分析器选择母离子(前体离子),Q₂
作为碰撞室产生子离子,子离子由Q₃分析。 3、MS³方式:
三级四极杆的几种扫描模式
1、子离子扫描模式:即MS/MS。 2、前体离子扫描模式:
Q₁依次将所有离子输入Q₂碰撞解离,Q₃设定一个特定子离 子值,只检测此特定子离子, Q₃与Q₁联接,当检测器检测到 子离子时,质谱仪记录的是Q₁中的子离子值,质谱图显示的 是所有产生相同子离子的母离子。 3、中性丢失扫描: Q₃扫描与Q₁有一特定质量差异的子离子,谱图显示的是所 有特定中性分子丢失的母离子。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三维的四极杆,RF加在环形电极上。
C、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Time-of-Flight Analyzer
离子的E=U·Z=½ mv²
飞行时间t= L v
t=const· m z
反射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RETOF-MS)
Uref
TOF对真空度的要求非常高10⁻⁷Torr
MALDI源一般同时联接Time-of-Flight Analyzer和RETOF
品光降解。
4、串联质谱功能较弱,除非接反 射装置进行源后衰变测量。
5、不能分析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6、定量时需要内校准。 7、如没有反射飞行装置,不能分
析多肽修饰。
8、对各种赋形剂的容忍度低(如 含磷酸缓冲液,大于150mM的盐
等。
Sample submission
In solution, as concentrated as possible, volume 10-20 ul Minimum Concentration 10 pmol/microliter Use 200ul PCR-style eppendorf tubes
电荷数和质量数的计算
已知
mj=(m+nj)/nj
相
mk=(m+nk)/nk
对
丰
nj= nk+1
度
推算出
nj=(mk-1) /(mk- mj)
nk=(mj-1) /(mk-mj)
mk mj
m/z
m=mj·nj-nj
=mk·nk-nk
ESI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质量数可达70,000Da
1、耐盐能力低。
DC+RF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的 优点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通常与EI、ESI源联接 1、能容忍相对低的真空度(约10x10⁻⁵Torr) 2、m/z可达3000, ESI离子源产生的多电荷
生物分子离子m/z正好多在3000以内。 3、开销低廉。
B、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三维的四极杆,RF加在环形电极上。
环形电极
7、带多电荷,允许质量范围窄的设备 检测高质量数的离子。
8、带多电荷,通过计算平均值给出更 精确的质量数。
9、特别适于测多肽的修饰。
10、样品前处理简单可直接分析RPHPLC脱盐处理的溶液。
E: 其他离子化方式
阳离子化: 以非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向中性分子加上正电荷。 尤其适合质子化不稳定的的分子,质子化是共价键 结合,电荷从质子向分子发生转移,这以过程会造 成分子的不稳定,使分子裂解。
常用基质
1、α氰基-4羟基-肉桂酸
Hale Waihona Puke CCA2、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 SA
3、龙胆酸(2,5-二羟基苯甲酸 DHB
4、吡啶甲酸
PA
5、3-羟基吡啶甲酸
3HPA
多肽 蛋白 聚合物
MALDI源由氮激光器产生短周期脉冲激光,产生的 多为单电荷离子,效率很高,即使只有极少的样品 也可分析
表述方式要看分子量及分辨率而定,当m/z 高时单同位素峰已不是丰度最大的峰, m/z >8000时Μ与最高峰质量趋于一至。
第二节 质量分析器的种类
A、四极杆质量分析器Quadrupole Analyzer
A、B极性相反,加上一个直流电压DC,叠加一个射频电 场RF,扫描时固定RF频率, DC: RF保持比率不变,数值 递增,使m/z小到大的离子依次通过,取得一张完整的质谱 图。
C:
MALDI 激光解吸附离子源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源的出现解决了生物大分子的离子化难题, 离子化过程与FBI有相似之处。
1、使用基质,但基质为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