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范教程(第三版)概论
《礼仪规范教程》第三章
“小姐”、“女士”、“夫人”三者的区别是:“小姐”用来称呼未婚女 性的;“女士”用来称呼已婚、或者未知其婚否的女性;“夫人”用来称呼 已婚女性。
第一节 称呼礼仪
9
二、称呼时要注意的问题
正确称呼他人
注意称呼顺序
照顾习惯
注意地域和国 家的差异
禁止使用不尊重 他人的称呼
例如不要读错对 方的姓名;不要 将未婚女士称为 “夫人”等。
在多人场合称呼 时应遵循先长后 幼,先女后男, 先上后下,先疏 后亲的原则。
称呼他人时必须对 交往对象的语言习 惯、文化层次、地 方风俗等因素加以 考虑,例如称呼农 民伯伯为“先生” 会让他们感到很别 扭。
例如山东人喜欢称呼 别人“伙计”,而南 方人听来“伙计”是 “打工仔”的意思; 中国人常把自己的配 偶称为“爱人”,而 在外国人的意识里, “爱人”是“第三者” 的意思。
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介绍与会先到者与与会后到者认识时,先介绍后到者,后介绍先到者。 一般来说,公务场合要先考虑职位高低,其他场合主要是先考虑年龄、
性别。
第一节 称呼礼仪
14
二、他人介绍
第一节 称呼礼仪
(2)介绍人进行介绍时语言要准确得体,语气 要恰当,不能采用命令的语气,例如“小于,过 来和王经理握一下手”这样做时被介绍者和接受 介绍者都会感到尴尬。 (3)作为接受介绍者,当介绍人介绍他人和你 认识后,要记住被介绍者的姓名,并立即说: “某某,很高兴认识您”。
如果对方有职务,应以对方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以职务相 称有三种称呼方法:
1 仅称职务。如“校长”、“主任”、“局长”、“董事长”、“经理”等。
2
在职务前加上姓氏。如“周总理”、“刘校长”、“王主任”等。
政务礼仪教程第三版外事礼仪
送行仪式
在机场或火车站举行简短的送 行仪式,表达惜别之情和美好 祝愿。
案例二:某国际会议的组织与接待礼仪
总结词
国际会议是各国代表团聚集一堂交流 思想、探讨问题的平台,需要遵循国 际惯例和主办国的礼仪规范。
接待礼节
遵循国际惯例和主办国的礼仪规范, 确保各国代表团得到热情周到的接待 。
01
02
会场布置
会场应宽敞、整洁、明亮,座位安排 要考虑到代表团的级别和地位。
03
开幕式
举行简短的开幕式,包括主办国领导 人致辞、会议组织者介绍会议议程等 。
05
04
会议议程
制定详细的会议议程,确保每个代表 团有充分的时间发言和讨论。
案例三:某国驻外使馆的开馆仪式礼仪
使馆布置
使馆内部布置要庄重、整洁,突 出本国的文化特色。
遵循标准的握手方式,保持适当 的力度和时间,表达友好与尊重
。
名片交换
正确交换名片,注意名片的放置位 置和递交方式。
鞠躬礼
在特定场合下,行鞠躬礼表达敬意 。
宴请礼仪
宴请形式
根据外宾习惯和接待规格 ,选择合适的宴请形式, 如正式晚宴、自助餐等。
餐桌安排
合理安排餐桌位置,确保 主宾位置得当,其他宾客 按顺序就座。
派遣前的准备
派遣外交使节和领事官员前,应了解派遣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情况,并准备好相应的外交文书和礼品等。
派遣仪式
派遣外交使节和领事官员时,应举行派遣仪式,宣读任命 书,颁发领事证书等。在仪式上,应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 ,如穿着正式、举止庄重等。
到任与离任的礼仪
外交使节和领事官员到任和离任时,应按照规定向当地政 府报到或办离职手续,同时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
礼仪规范教程
礼仪的特征
1、普遍性与共同性 2、继承性与发展性 3、差异性和多样性 4、互动性与等级性
礼仪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1)礼仪的基本理念
1)尊重 礼仪之本
2)遵守 遵守规范 (2)礼仪的基本原则 1)真诚尊重的原则 2)平等适度的原则
3)自信自律的原则
4)信用宽容的原则
礼仪的功能
礼仪规范教程
第一章 礼仪概述
第一节礼仪的概论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既是交往活动 的重要内容,又是道德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种规范,还是一种艺术
一、礼仪的概念:
与礼仪相关的概念: 礼:敬意,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并用来约束自己行为以示尊重的 他人的准则 礼貌:一个人在待人处事时,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友好,在 仪表、仪容、仪态以及语言和动作上谦虚恭敬的表现。如一个微 笑、一声“您好”。
礼节:礼节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 尊重、祝颂、问候、致意、致谢、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 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如作辑、跪拜、握手、双手合十、拥抱、 亲吻等。
1、中国古代对“礼”的理解
(1)礼是治国的大纲和根本
(2)礼是对人们的尊敬和礼貌 (3)指为了表示敬意或者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一、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素质 二、有助于人们美化生活 三、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 四、由于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2、现代对“礼”的理解
礼仪规范教程(第三版)概论综述
尧舜时期:拜、揖、拱手等礼节。
握 手 礼 的 起 源
形成时期
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专门制订了一套礼的形式和制度, 如周代的《周礼》、 《仪礼》、 《礼记》,后人称之为 “礼学三著作”。
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 这一时期出现了孔 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形成了以儒家学派 学说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教。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 礼、智、信。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 妇言、妇容、妇功。
大声咳嗽吗?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
上回来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 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上回来如果
能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
•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 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 小事上。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
你想别人怎样你, 你就怎样待别人。
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 第二身份。”
礼仪的具体表现之五—— 礼俗
• 礼俗即民俗礼仪,它是指各种风俗习惯,是礼仪 的一种特殊形式。 • 礼俗是由历史形成的,普及于社会和群体之中并 根植于人们心理之中,在一定的环境经常重复出 现的行为方式。 •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但每一个民族、 地区,甚至一个小小的村落都可能形成自己的风 俗习惯。
(二)平等原则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 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 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 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 ,今天 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 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 “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 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
《礼仪规范教程》(中职)教案 第1课 礼仪引论
《礼仪规范教程》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 礼仪引论 22 个人礼仪 43 日常交往礼仪 64 公务与商务礼仪 45 不同场合下的礼仪 46 餐饮礼仪 47 涉外礼仪 2合计262课题礼仪引论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礼仪的作用和原则(3)了解礼仪与修养的关系(4)了解礼仪与道德的关系素质目标:(1)充分认识礼仪的历史起源,从而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2)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能够学礼用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与修养的关系;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教学难点:礼仪的作用和原则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新课预热(5 min)→案例导入(5 min)→传授新知(23 min)→课堂讨论(10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讨论(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5 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案例导入(5 min)【教师】讲解案例“曾子避席”(详见教材),提出问题:这则案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学生】思考、举手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知识时,他站起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所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23 min)【教师】引入新知,讲解礼仪的相关知识第一节礼仪的起源和发展一、礼仪的起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礼仪的3✈【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礼仪的起源”,并提出问题:礼仪究竟何时起于何故?✈【学生】聆听、观看、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1.源于原始祭祀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人们无法理解日月星辰的交替、雷电轰鸣、洪水泛滥、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他们把万事万物的存在归之于超自然的力量,认为是某种自然之外的神灵在左右,于是对这些自然现象萌生敬畏,希望通过祈祷和供奉这些神灵以求得护佑。
礼仪规范教程(PPT70页)
两脚尖呈“ V” 字型,双手自然并
拢,右手搭在左手上,轻贴于腹 前,身体重心可放在两脚上,也
可放在一脚上,并通过重心的移
动减轻疲劳。
(五)站立注意事项
(1)站立时,切忌东倒西歪,无精打采,懒散地倚靠在 墙上、桌子上。
(2)不要低着头、歪着脖子、含胸、端肩、驼背。
(3)不要将身体的重心明显地移到一侧,只用一条腿支 撑着身体。 (4)身体不要下意识地做小动作。 (5)在正式场合,不要将手叉在裤袋里面,切忌双手交 叉抱在胸前,或是双手叉腰。 (6)男子双脚左右开立时,注意两脚之间的距离不可过 大,不要挺腹翘臀。 (7)不要两腿交叉站立。
早在 25000 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在葬 礼上撒赤矿粉的原始宗教仪式。尧、舜时代已具国家 雏形。夏、商、周三代时,礼仪的典章化、制度化已
经相当完备。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2000多年间, 儒家传统礼仪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 重要作用。
殷墟妇好墓 妇 好 是 3000 多年商王武丁的 妻子,同时也是 一位赫赫有名的 女将军。在她的 墓中,可以看到 成组的青铜器、 已胶结在一起的
一、站姿
站立是人们生活交往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举止。 站姿是人静态的造型动作,优美、典雅的站姿是 发展人的不同动态美的基础和起点。优美的站姿能显
示个人的自信,衬托出美好的气质和风度,并给他人
留下美好的印象。
(一)正确的站姿要求
(1)头正。(2)肩平。 (3)臂垂。(4)躯挺。 (5)腿并。 (6)身体重心主要支撑于脚掌、
大量货贝以及殉
人的骨骸。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重达 875千 克,是迄今为止我国已 发现最大的青铜器。鼎 内有“司母戊”三字铭 文,因而得名。据考证, “司”是祭祀之意,
《礼仪规范教程》教学参考
《礼仪规范教程》教学参考一、教学参考(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礼仪规范教程》集知识性、规范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用书,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是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培养需要,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新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而编写的。
内容包括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规范举止,塑造个人形象;尊重他人,融洽人际关系;文雅大方,做好职场新人等。
综合了现代职场中礼貌礼仪涉及的各个方面,以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为主线,突出了实用性、操作性与通俗性,贴近社会、贴近职业,其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学生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
2.课程基本内容第1单元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和谐社会,礼仪为先;文明生活,礼仪保障。
具体包括礼仪的起源、含义、特征、作用、原则,礼仪的内在精神和要求、文明礼仪的内容和要求。
第2单元规范举止,塑造个人形象,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举止礼仪、餐桌上的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具体包括个人清洁、发型、着装、配饰等仪表礼仪,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仪态礼仪,社交距离礼仪、表情礼仪、递物与接物礼仪、手势礼仪、接打电话礼仪、进出房间礼仪等举止礼仪,中餐礼仪、西餐礼仪、自助餐礼仪等餐桌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赛场礼仪、使用交通工具的礼仪等交通礼仪。
第3单元尊重他人,融洽人际关系,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沟通的礼仪、外事礼仪。
具体包括家庭礼仪的特点、家庭礼仪要点、居家礼仪、家庭礼仪禁忌,课堂礼仪、尊师礼仪、聚会礼仪、寝室礼仪等校园礼仪,见面礼、称呼与介绍、待客、做客、送礼等方面的礼仪,交谈、上网、书信礼仪,礼宾次序、迎送、会见、涉外谈判的礼仪,部分国家的文化习俗。
第4单元文雅大方,做好职场新人,此部分主要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工作场所礼仪、公务礼仪、宴请礼仪、各类仪式的礼仪、求职礼仪。
礼仪规范教程(知识性强图片可参考)_2023年学习资料
第一节礼仪概论-股墟妇好基-妇好是3000-多年商王武丁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在她的 墓中,可以看到-成组的青铜器、-已胶结在一起的-大量货贝以及殉-人的骨骸。
第一节礼仪概论-司母戊鼎-司母戊鼎重达875千-克,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鼎-内有“司母戊” 字铭-文,因而得名。据考证,-“司”是祭祀之意,-“母”是“母亲”之意,-“戊”则是这位王后母-亲的庙号。 母戊鼎是-殷商时期一件典型的祭-祀用具。
第一节礼仪概论-天坛-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为天,一直是明清两-代皇家专用的祭天-神殿。
第一节礼仪概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彻底的-思想启蒙运动。以它为代表的中国礼仪革命,抛弃 封-建主义旧礼教中的糟粕,继承和发扬了以对人尊重为处-世原则,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礼仪的精髓,-使 华礼仪开始走上新生的道路。-现代礼仪以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和现代生活为基础,-剔除封建糟粕,表现出新的社会关 和时代风貌。
第一节礼仪概论-HEP-公祭轩辕黄帝-祭祀孔子大典
第一节礼仪概论-二、我国礼仪的发展历程-HEP-早在25000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在葬-礼上撒赤矿 的原始宗教仪式。尧、舜时代已具国家-雏形。夏、商、周三代时,礼仪的典章化、制度化已-经相当完备。-汉武帝时 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2000多年间,-儒家传统礼仪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站姿、坐姿、走姿的礼仪-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右手搭在左手上叠放于体前-双手叠放于体后-一手放于体前一手 在体后
第二节站姿、坐姿、走姿的礼仪-HEP-三脚位-站立时可采取以下几种脚位:-1“V”型。-2双脚平行分开不超 肩宽。-3小“丁”字型。
电子社沟通与礼仪(第3版)教学课件9
背手常显示一种权威,但在一个人极度紧张、不安时,常常背手,以缓和这种紧张情绪。 另外,如果背手伴以俯视踱步,则表示沉思
双手伸到身后 双手相握 同时昂首挺胸
双臂交叉在胸前
暗示一种敌意的态度 自我放松或置身事外、袖手旁观、看他人笑话之意。
其他手势
搓手掌 合十礼 点头
二、手势的礼仪要求
指示方向时应五指并拢,手心微斜 用于掌的全部来指示 掌心向上,小臂带动大臂
指示较近座位时,大臂和小臂成90-120度的夹角 指示较远座位时,手臂伸直
面带微笑 视线顺序依次是客人的眼睛,指示物或方向 然后回到客人的眼睛 这样来确定客人理解与否
常用的引导手势(“请”的手势)
中位手势 横摆式-(请进) 横摆式。以右手为例:将五指伸直并拢,手心不要凹陷,手与地面呈45度角,手心向斜上方。腕关节微屈,腕关节要低于肘关节。动作时,手从腹前抬起,至横膈膜处,然后,以肘关节为轴向右摆动,到身体右侧稍前的地方停住。同时,双脚形成右丁字步,左手下垂,目视来宾,面带微笑。这是在门的人口处常用的谦让礼的姿势。
要规范 简练每个手势都力求简单、精炼、清楚、明了 自然亲切手势不要太机械、不要太僵硬 协调一致手势与讲话内容要统一、和谐 避免不良的手势 不卫生的手势 不稳重的手势 对他人失敬的手势 单指 打响指
适度 指手势的使用频率和幅度 一:与客人交谈时:手势不宜单调重复,也不能做得太多、 过大。要给人一种优雅、含蓄和彬彬有礼的感觉 二:谈到自己的时候: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头,应用右手按自己的左胸,那样才会显得端庄、大方、可信 三:谈到被人的时候:不要用手指指点他人,因此在清点客人时,应采用掌心向上的方式用右手掌来数
四:介绍他人,为客人指示方向 五:请客人做某事时,应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并 拢,以肘关节为轴标示目标, 同时上身稍向前 倾,以示敬重,切忌伸出食指来指点 六:掌心向上的手势有一种诚恳、恭敬的意义 掌心向下则意味着命令、安排和指标 七:招手、欢呼、鼓掌都属于手势的范围,应根 据不同场合和目的恰当运用
社交礼仪 (第三版)ppt(新版)教学课件5
第 21 页
第 22 页
四、口才训练的方法推荐
6、描述法 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 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一步,对要描述的对象进行观察。 第二步,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顺序地 进行描述。 抓住特点进行描述。语言要清楚,明 白,要有一定的文采。
你是否因为口才不好而影响自信,纵使才华横溢,也无人赏识?
你是否曾在晋升、自我表现、竞岗面试时羞于上台而失去机会,饱受悔意折磨?
一 说学情
一、口才训练开设的必要性
1、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要求
(1)张口能说,提笔能写--高职文科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之一
(2)未来工作的属性
A.产品介绍,特色推介,投诉 处理
第 10 页
一 说学情
三、思维与口才课程学习方法
2.在团队中成长
(1)成立学习小组,每 小组不超过5人。
(2)给自己小组起好名 字。
(3)形成小组文化和小 组口号
第 11 页
一 说学情
三、思维与口才课程学习方法
3. 课前值日报告
(1)每组每节课选派1 同学在课前作一次不少 于5分钟的值日报告演说
B.酒香也怕巷子深。
第3 页
一 说学情
第4 页
一、口才训练开设的必要性
2、同学们口头表达能力 现状亟需提高
(1)严重依赖网络的一 代。
(2)同学们基础 “四不 一没有”。
(3)怕难不怕死
(3)未来职场的需求
一 说学情
第5 页
一、口才训练开设的必要性
3、口才出众的优势明显
(1)增强自信心
(2)凸显工作能力
第1 页
电子社沟通与礼仪(第3版)教学课件3
涉外礼仪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 亚洲国家所具有的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 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
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 2.在表达形式方面 3.在礼品馈赠方面 4.在对待 “老”的态度方面 5.在时间观念方面 6.在对待隐私权方面
四、涉外赠送礼仪
(一)选择礼物 (二)讲究礼品包装 (三)对等平衡 (四)送花时应考虑到花的寓意、颜色及数目 (五)涉外受礼的礼仪
1.握手致谢 2.适当赞美
五、课内实践
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来中国,想以给乾 隆皇帝祝寿的名义,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商务关系。带了许多礼物,据说价 值一万三千英镑。乾隆帝却以为是来向他进贡祝寿的,旨称英使为 “贡 使”、礼品为 “贡品”,并在其车船上插着 “英国特使进贡”的旗。…… 在避暑山庄的万寿庆典上,英使会见乾隆帝的礼仪成为双方反复争论的焦 点:清朝要求马戛尔尼行三跪九叩礼,以表示英国的 “臣服”;而马戛尔 尼行的是什么礼节呢?———单膝跪礼。马戛尔尼拒绝行三跪九叩礼,只 同意行单膝跪礼,并提出通商的要求。而乾隆帝认为向英国这种 “蛮邦” 只配向我天朝大国朝贡,单膝跪礼和通商要求都不合天朝体制,断不可行。 于是乾隆向英王发出回书,对英王的要求,逐条批驳,断然拒绝。这标志 着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
二、涉外交往基本礼仪原则
1.服从国家大局 2.不卑不亢 3.平等相待 4.要懂得欣赏差异 5.信守约定 6.保守机密 7.要灵活有耐心 8.热情有度 9.三思而后 “说” 10.女士优先
政务礼仪教程第三版修饰礼仪
公务员在政务会议中应注意保持衣着整洁,避免有皱褶、污渍或异 物,以展现良好的职业素养。
避免佩戴过多饰品
公务员在政务会议中应避免佩戴过多或过于花哨的饰品,以保持简 洁、大方的形象。
修饰礼仪在政务社交中的应用
礼貌言行
在政务社交中,公务员应注重礼貌言行,使用文 明用语,避免粗俗、不雅的言行举止。
、宴请等,提供了详细、实用的指导。
实用性强
02
教程结合了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操作技巧,
方便读者学习和应用。
适应性强
03
教程适用于不同的政务场合和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和修改。
政务礼仪教程第三版的展望
1 2
推广普及
通过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政务礼仪教程,提高各级 公务员的礼仪意识和素质,促进政务活动的规范 化和专业化。
商务宴请
在商务谈判中,应注重细节、尊重对方、 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
在商务宴请中,应选择合适的餐厅、点菜 合理、注意用餐礼仪和交谈技巧。
涉外礼仪
01
了解文化差异
在涉外活动中,应了解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礼仪和习俗,以避免不
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03
注意语言文明
在涉外活动中,应使用礼貌用语 和恰当的措辞,避免使用带有歧
保持微笑
公务员在政务社交中应保持微笑,展现亲和力, 但应避免过于夸张或做作的表情。
尊重他人
公务员在政务社交中应尊重他人,注意他人的感 受和需求,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6
CATALOGUE
政务礼仪教程第三版的特色与展望
政务礼仪教程第三版的特色
内容丰富
01
教程内容涵盖了政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会见、会谈、仪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生活,礼仪保障
和谐社会,礼仪为先
礼仪概述
二级目录
第一章 礼仪概述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史
礼仪的含义及本质 礼仪的特征 礼仪的意义
• 自古以来,礼仪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 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公众教养和道德水准 的尺度。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的 进步而逐渐形成的。 • 中华民族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 之邦”的美称,几千年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 礼仪,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我 国已进人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正逐步与 世界接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已经把讲究 礼仪看做是自己走向社会的名片,是广交朋友的 法宝,是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爱护公物
尊老爱幼
帮助残疾人 守时践约
90%的人们是在会晤的最初几分钟就彼此作出判断 第一次见面的感觉在6秒内就决定了 60% 外表、仪表+40%声音、谈话内容
第一印象格外重要,因为你永远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人是一种以视觉为先导的动物
2015/8/30
6 2
63
63
6 4
礼仪的意义与作用 社会:
• 礼仪是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尺度,体现着 人们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代表着人们的 社会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故此可以说 礼仪是形成互相尊重的人文氛围、推动精神 文明建设的有效保证
2015/8/30
个人:
(一)体现个人修养 (二)改善人际关系
2015/8/30
仪表、仪容—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仪貌、服饰。
一、我国礼仪的起源及发展
古代 近代 现代
1840
1919
古代礼仪起源与两大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
二是祖先信仰
“礼立于敬而源于祭”
我国礼仪发展历程
萌芽时期 形成时期 变革时期 强化时期 现代礼仪的发展
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炎、黄、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 有文字记载之前。
白族: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 尊敬;喜欢敬茶待客,有 “满酒敬人,茶满欺人” 之说;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
礼仪的具体表现之五—— 仪表
• 指人的外表,是一个人总体外表的统称。 包括人的容貌、发型、个人卫生、服饰、 姿态等方面。
• •
仪容:指一个人的容貌,包括面部和头部。包括发式、面容和化妆等。通过仪容 修饰以展现或淡雅清秀或健康自然的富有个性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和内在 气质的外在体现。 仪态:指一个人的举止的姿态和风度。姿态指身体呈现的样子,风度则属于内在 气质的外化。包括站姿、坐姿、行姿、蹲姿、导姿、笑姿、手势。
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 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三)适度原则
要根据场合和对象的不 同选择合适的礼仪,注 意分寸。 与人交往时,要彬彬有 礼、热情大方,切勿低 三下四、阿谀奉承。
(三)适度原则
• 人际交往要因人而异,要考虑时间、 地点、环境等条件。如果施礼过度或 不足,都是失礼的表现。 • 礼仪的施行只要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就完成了礼仪的使命。如果以为反复 重复,似乎有别人不理解,不领情之 嫌,画蛇添足,实无必要。
(四)自律原则
我国某地春运期间售票厅前秩序纷杂
某大学学生清晨图书馆前自觉排队
第二节
和谐社会 礼仪为先
礼仪是道德的基石
礼仪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表现形式 礼仪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之一 礼仪是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礼仪修养伴随文明人生
文明生活,礼仪保障
遵守公共秩序
•一个中国留学生曾到英国留学,
住在一个叫坎贝尔的老人家里。坎
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 象征性地收留学生几英镑的房租。
没过几天,这位留学生就感觉坎贝
尔先生对他的态度有些转冷。一天 晚上11点多他从学校回来,洗漱完 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尔先生蹑手 蹑脚地走进他的房间,说道:“孩
子,
你们中国人,半夜回家时,不管父母睡 没睡觉都使劲关门,噼劈啪啪地走路和
世博会礼仪小 姐
世博会的不文明现象
“礼仪是你最好的名片!”
寻根问“礼”
禮
示 +豊
•《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 “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意思是实践约定 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 “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示”的上 部象天,下面的“小”祖祭祀祥等等。“豊”(发jī音) 指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豊”,象形字,象 古人祭祀时用的祭器。(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 “豊”字象豆【古代的一种高脚盘】上放着祭 祀的玉。) 从中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 有关。
尧舜时期:拜、揖、拱手等礼节。
握 手 礼 的 起 源
形成时期
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专门制订了一套礼的形式和制度, 如周代的《周礼》、 《仪礼》、 《礼记》,后人称之为 “礼学三著作”。
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 这一时期出现 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形成了以儒家 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教。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 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 德、妇言、妇容、妇功。 “家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
礼仪的具体表现之一 —— 礼貌
• 是指人们在交往时,通过言语、动作向 交往对象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行为 规范。 • 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 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
礼貌的表现形式
– 仪容、仪表、仪态 – 语言、谈吐 – 着装、服饰、发型 – 面部表情、姿势 –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 态度
(一)民族性
(二)多样性
(三)共同性 (四)时代性
8/30/2015
一、回族
二、藏族
民俗礼仪
藏族禁忌
8/30/2015
(一)礼仪是情感交流的纽带 (二)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钥匙 (三)礼仪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
五 礼仪的原则
1、尊重原则 2、平等原则 3、适度原则 4、自律原则
(一)尊重原则
返回
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知识
苗族:好客,客人来访时,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请 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敬给长者,鸡腿赐给年 纪最小的客人…… 彝族:以酒当茶招待客人,“无酒不成敬,无酒不成 礼”……
壮族: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 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说 “慢吃”再离席……
仪态—站相、坐相、走姿等。 外显的 语言—交谈、演讲文明礼貌,忌粗俗。 仪式—开展活动的方式、规范、程序。
外在表现可以表现出内在的:修养、气质等。
内在、外在相结合,举止端庄、有礼貌、 有风度、有教养、语言文明,才能凸显气 质高雅。
2015/8/30
• 一位先生要雇一个没带任何介绍信的小伙子 到他的办公室做事,先生的朋友挺奇怪。先 生说:“其实,他带来了不止一封介绍信。 你看,他在进门前先蹭掉脚上的泥土,进门 后又先脱帽,随手关上了门,这说明他很懂 礼貌,做事很仔细;当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 他立即起身让座,这表明他心地善良,知道 体贴别人;那本书是我故意放在地上的,所 有的应试者都不屑一顾,只有他俯身捡起, 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 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 净,谈吐温文尔雅,思维十分敏捷。怎么, 难道你不认为这些小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
公关礼仪
课程目标:
了解掌握礼仪规范要求,有意识地以道 德规范来约束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 学习把握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正 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实际能力。
成绩评定:
出勤+作业+课上参与+期末考试
Company Logo
个人形象
职场礼仪
礼仪概述
一级目录
社交礼仪
3
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
•
• 1.参加升国旗仪式应注意什么? • 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 准确,声音宏量。
• 2.武警军乐队每月哪几天在天安门广场为升旗仪式演奏? • 每逢旬一,即每月的1日、11日、21日和重大节日、春节
• 3.担负升旗任务的武警军乐队从天安门城楼下向广场 行进时演奏的是哪一支曲子? • 《歌唱祖国》 • 4.天安门广场每日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 根据北京天文台提供的北京地区太阳出没时间表确定 的。
1.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
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2.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 种艺术和交际方式。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 以尊重、友好的 习惯做法。
3.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是
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 的技巧。
现代礼仪?
它既可以单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某种仪式,又可泛指人们交往的礼节、礼 貌。 现在我们说的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关于对他人态度的外在表 现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现代礼仪的发展
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 的影响,对腐朽、落后的礼教进行了清算,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被继承、完
善、流传,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得
到推广和传播。
中国古代礼仪的内容
• • • • 1. 宗教信仰仪式(原始社会礼仪) 2. 典章制度(如:国家机构设置、官吏考选、君臣等级) 3. 礼节仪式(祭祀、冠婚、宾客等) 4. 道德规范(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二)平等原则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 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 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 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 ,今天 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 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 “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 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