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一直是强调着继承与发扬,其实在青春叛逆的时期,我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认为传统的文化在现今的社会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太浅薄,真要去干事情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帮助是不大的,就拿孔子的最经典的学说,仁者爱人的思想来讲,当今尔虞我诈的现状,社会真的还能有那些满怀仁义道德而不求回报的人吗?后来我明白了,道德建设是一件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培养是非分明,有正确荣辱观的公民是社会祥和稳定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德建设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千百年来,我国虽然经历过外族入侵和社会动乱,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根深蒂固。一个民族的道德建设是继承和发展并重的事业,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展。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传统道德观念在新时代的高度概括和发展。振兴传统美德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在德育教学中开设修身课,撷取古文经典中的优秀篇章编制教材,恢复读诵经典的传统。读诵经典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一举多得,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新时期德育教学中恢复读诵经典这一沿用千载的德育方法,既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古为今用的好范例。笔者认为将读诵经典纳入德育教学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古文经典中倡导的传统美德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第二,读诵经典简单易行,一举多得,是德育的好方法;第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经、史、子、集是德育的好教材。第一,古文经典中倡导的传统美德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古文经典集中记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四书五经深刻地论述了“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德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精辟地提出德育要从家庭开始,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作为良好家庭的典范,在此基础上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会伦理规范。千百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标准一直是我国德育的重要内容,其所提倡的美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核心。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尽管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孝、悌、忠、信”的做人原则不能丢弃,“礼、义、廉、耻”道德观念不能淡忘。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家庭幸福融洽,社会祥和稳定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读诵经典简单易行,一举多得,是德育教学的好方法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熏陶,从小开始,先入为主,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因为品德教育的这些特点,古圣先贤开创了读诵经典这一简单易行,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第一)因其简单易行,故能从小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国自古就非常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而且还形成了完整的蒙学理论,其中的许多观念至今仍然颇具启迪意义。古人提出“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清?陈弘谋《养正遗规》)。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在其《训蒙大意》中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基于这些认识,古圣先贤选取故事、警句和嘉言懿行,以诗歌的形式专门为儿童编写了《三字经》,《童子礼》,《弟子规》等启蒙经典,使儿童在心灵最单纯的时期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蒙学经典语言浅显,韵律明快,丰富多彩,寓教于乐,非常适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故千百年来一直作为启蒙教材,广为习诵。(第二)因其简单易行,故能持之以恒经过蒙学经典的熏陶,儿童不仅初步培养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以及和悦的性情,而且还熏染了读书的意识。古文经典韵律优美,出口成颂,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中,行住坐卧,随处可读。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养成读书的习惯后往往手不释卷,兴趣盎然地学习更多经典,而良好的品行和道德情操也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而成。《大学》有云:“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在人生旅途中,阅读经典不仅能启发美好的德行,而且还有净化心灵,抵御精神污染的功效。子夏曰:“博

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良好的德行和渊博的学识都因持之以恒的学习而成就。(第三)因其简单易行,故能推广普及德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重在普及,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礼记?学记》开篇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强调教化人民,移风易俗,一定要从普及德育入手。我国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不尽相同,读诵经典的德育方法对硬件设施无特殊要求,所以能够在全国推广;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开创有当地风格特点、形式多样的读经活动,从而使德育不仅在学校中得到普及,而且还辐射影响到周围的社会。(第四) 读诵经典集性情培养,道德教育和艺术熏陶于一堂,是素质教育的好方式我国不仅有悠久的德育传统,而且还有科学的德育理念。传统德育教学非常注重熏陶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古圣先贤为青少年开创了读诵经典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是他们在经典的集结和选择上却是精益求精,在形式上荟萃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生动活泼等众多优点,在内容上涵盖了性情审美,礼仪举止,人生智慧和道德情操等广泛领域,非常注重儿童心智和品格的全面培养,以期种种美德相得而益彰。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和可塑性最高的时期。古圣先贤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科学地总结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德育理念,从幼儿开始直到成人冠(笄),通过读诵经典这一简单易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培育出有和悦的性情,端正的心性,高远的志向和仁厚的德行的年轻一代。阅读经典不仅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中的格言警语和历史故事更有启发心智的功效。儒家教育重在启发智慧,培养“举一反三”的自我学习能力。儒家六艺,经史子集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经验和智慧,从礼仪举止到待人接物,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安邦,无一不有精辟而睿智的论述,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古文优美如诗的文章还是文学艺术的瑰宝。阅读经典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一个新的意义,就是从小培养阅读和欣赏古文的能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经史子集的作者都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们不仅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古文经典几乎篇篇都是作文的典范,如《史记》就有“无韵之离骚”的美誉。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主要来自这些经典,因此阅读古文还是学习隽永简洁的汉语艺术,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的不二方法。实践证明读诵经典是非常成功的德育方法,是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千百年来,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不仅培养了良好的品行,还学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也打下了牢固的文学基础,一步一步成长为文德茂盛的龙的传人。第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古文经典是德育的好教材(第一)传统德育经典内容全面,是因材施教的好教材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德育的目标不仅是要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还要积极地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是客观与主观,意志与行为并重的教育,而且各种品德之间还互相影响,互为因果。道德教育的这些特征使得德育在教学方法上有别于其他科目。物理教学需要热、声、光、电条目分明地授课,而德育中的种种美德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爱国主义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敬老爱幼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人往往会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也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往今来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大多都是忠孝之人。再例如一个树立了高远理想的人还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因为只有同时拥有这两种品德的人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所以曾子告诉我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另外道德观念还深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和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理想的德育教学要能够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取长补短。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培养成品行端正的有用之才,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因材施教。正是由于德育的这些特点,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古文经典就自然成为德育的理想教材。其优点在于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