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11、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4、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流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
推崇()饮涧()拱桥()弧形()河堤()暴涨()桥墩()洨河()匀称()石砌()巧妙绝伦:就地取材:惟妙惟肖:2.走近作者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
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
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
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②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______,结构_______,强度_______。
④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______。
(巧妙绝伦匠心独运)⑤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___(崇拜推崇)这座桥。
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_______(证明表明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有什么关系?2、①、②段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3、第③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是什么关系?4、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5、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读4~7自然段,了解作者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哪些内容?代表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赵州桥卢沟桥6、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7、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看。
11、《中国石拱桥》 导学案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编写人:陈晓莉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10—24班级______ 组别_______ 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
3、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文题解通】◎导读这篇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
在介绍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后,作者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文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
◎作者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学法导引】这是一篇说明文,学习时应注意以下五点:1、了解对象:说明了什么事物?2、抓住特征: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点?3、理清顺序: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4、找准方法: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品味语言:语言有什么特点?【自主学习】A级[复习旧知]1说明文的分类按说明对象分,可分为和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3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边练边记]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然后具体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联系句意说说说明方法的作用。
(1)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未出过事。
(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提示: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可参考阳光课堂34页)①举例子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以便读者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主备人:审核人:时间:20xx.11.4【学习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3.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重点难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知识链接】.说明文。
说明文是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的种类。
(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3)科学小品文。
3.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4.常用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说明顺序,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5.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明确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方法、品味说明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崇(chónɡ)和谐(xié)惟妙惟肖(xiào)匀称(chèn)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描绘或模仿得十分精妙逼真。
(惟妙惟肖)(2)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独一无二)(3)技艺精巧,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巧妙绝伦)(4)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奇观)(5)在本地选取所需的材料。
(就地取材)3.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思考《中国石拱桥》所体现的中 国古代桥梁建造的智慧和创新, 如何对现代桥梁建设产生影响。
探讨《中国石拱桥》中提到的中 国石拱桥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以及它们在当今察当地著名的石拱桥,了解其 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与《中国石拱 桥》一文进行比较。
结合《中国石拱桥》所学的知识,设 计一款现代与传统元素相结合的石拱 桥模型,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 维。
主要成就
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座现 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并参与设计武汉长江大 桥。
代表作品
《中国桥梁史》、《中国 石拱桥》等。
写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培养大量
建设人才。
茅以升受命于教育部,负责编写 适合中学教学需要的教科书。
《中国石拱桥》是茅以升编写的 《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一篇文章 ,旨在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历史、
文章主旨概括
总结词
明确文章主题
详细描述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特点、类型和代表作品,展示了我国石拱 桥建筑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魅力。
段落划分与概括
1. 第一段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和 特点。
3. 第三段
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代表作品。
总结词
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各段内容
2. 第二段
语言风格
句式特点
本文的语言风格平实、简练,没有过 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符合说明 文的语言特点。
文章中多采用短句,使得文章更加易 于阅读和理解。同时,作者也运用了 一些排比、对比等句式,增强了文章 的表现力。
用词特点
作者在用词方面非常准确,如“巧妙 ”、“匀称”、“精美”等,这些词 语能够恰当地表达出石拱桥的特点和 美感。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11中国石拱桥课题中国石拱桥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 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照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响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分配课时进行课文详尽感知的交流展现及当堂检测。
可合适调治。
知识与技术: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认识本文作者茅以升的基本情况。
2.认识并归纳有关石拱桥的知识,理解怎样去抓住事物特色进行说明。
教过程与方法:学1.认识本文由一般到特别、由归纳到详尽、由整体到局部以及准时间先后说明事物的序次。
目标2.学会举例子、打比方、分种类等说明的方法。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感觉我国古代劳感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骄傲感。
2.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理想和务实的精神。
茅以升 (1896 — 1989)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
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作者简介—钱塘江大桥。
他还参加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中国桥梁史》《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课前预习写作背景本文原载 1962 年 3 月 4 日《人民日报》,后经作者补充、更正。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这一系统,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优异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河山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从中能够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妄图,即流传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弧形( hú).读准字音洨河( Xi áo).拱桥(ɡǒnɡ).桥墩(dūn).尊敬( chónɡ).河堤( dī).均匀( chèn).混凝土( hùn).漳州( Zhānɡ)饮涧(ji àn)绘声绘色(xi ào)...洨( Xi áo)洨河漳( Zhāng)漳州皎( ji ǎo)洁白彰( zhāng)表彰辨清字形绞( ji ǎo)绞杀樟( zhāng)樟树弧( hú)弧形崇( chóng)尊敬孤( gū)孤独祟( suì)鬼头鬼脑长虹卧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相同横卧在波涛上。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第【1】篇〗〖教学重点〗分析卢沟桥这一典型实例、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教学过程〗一、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上节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找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河更宽的大河。
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
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
桥面更平坦。
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
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
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
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
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
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同学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教师归纳: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三、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同学齐读第10段:提问: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归纳: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
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
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_0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编制时间:2010年 10月 20日编制:陈绍根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资料链接】走进说明文1.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2.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引用)等10种。
3.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4.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为到用途等几中类型。
程序顺序:专门用于阐明某些操作过程。
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实验步骤等。
5.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为总-分式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一层层剖析事理6.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周密。
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含答案,实用)
11中国石拱桥命制人:张贤贤审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使用时间:2016年10月18号(约3课时)教学目标:1、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认识几种说明方法。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3、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2、认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链接】活动一:自主先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残sǔn()推chóng() xiáo()河匀称()弧()形拱()桥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2)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3)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4)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3、复习说明文知识点:(1)说明文含义(2)说明对象(3)说明方法(4)说明顺序(5)说明结构(6)说明文语言活动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活动三:小组讨论学生朗读有关段落,思考研讨以下问题:提示:小组讨论时,要到文章画出关键词。
1、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2、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3、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活动四:检测反馈列举说明文中常考的说明方法,并写出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活动五:小结反思提示: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总结,比如字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等,力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进行总结,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这节课,我的收获有哪些呢?____________第二课时活动一:温故知新温馨提示:自主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点,时间约5分钟。
活动二:小组讨论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2、课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3、作者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用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11中国石拱桥学案【人教版初二八年级】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学习重点:1、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难点: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说明文的有关知识:三、检查预习:1、注音雄跨()推崇()洨()河匀称()2、解释下列词语:匀称:惟妙惟肖:雄跨:推崇──绝伦──四、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2、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3、文中例举了我国哪几座有代表性的桥?4、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5、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些特征:6、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7、思考: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8、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点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9、学习9、10自然段:(1)概括这段内容:(2)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10、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五、深入研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去掉行吗?)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加线的词能否去掉?)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
11( 中国) 】1. 认识中国的特色。
2. 体会本文正言课文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3. 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和智慧, 激励自己努科学文, 祖国做贡献。
【点】1. 认识中国的特色。
2. 体会本文正言课文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明文。
说明文是主要表达方式,明事事理的文章,明事色、形状、构造、成因、功用等特色事理为主要内容。
明文。
(1)明;(2)明文;(3)科学小品文。
3. 常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据、、画图表、、打比方、摹状貌⋯ ⋯4. 常。
序:依事律,或由 到一般,或由详尽到抽象, 或由主要到次要,象到实质,或由原果等等一 说明)5.说明文的方法 。
象的特色、、明的方法、言。
】一、自。
1.注音。
尊崇( ch ó n ɡ ) 友善( xi é) 绘声绘色( xi à o ) 均匀( ch èn ) 2.依据意思写(1)描绘或模拟得十分精妙传神。
(绘声绘色)(2)没有同样的或没有可以对比的。
(独一无二)(3精良,没有能跟它对比的。
( (4)雄伟漂亮而又罕有的情形。
(奇景)(5)在所需的资料。
(就地取材) 课文找出、中国的特色。
弧梁早,。
中国:史悠长。
史悠计奇妙,形状像弓,用料高。
:石精耐用,突出。
二、合作研究。
1. 中国的好多,都有同样的特色,只要? 历史悠长,气势雄中外,有中国的典型特色,很有代表性。
有代表性的明事物的特色方法可的作用,明事物的 识得更详尽、更明确、更深刻。
2. 都拥有中国的共同特色, 一个两个呢? 是独拱, 只写一座不以反响出中国的所材 拥有代表详详写,。
3. 言的特色后 (1)”样表安妥。
(2)“大体”“可能”都表示不确立,不过推测的状况。
“的”使文章增添了可靠性。
(3)“几了分很广,但其实不消除有的地方没有的可能。
(4)间上限制,“可算是”从程度上限样才状况。
果 言的特色是:正 4. 从文章中找出使明方法的句样用的好处。
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实行说明的方式。
第一课时
二、自主预习
(一)作者作品:
(二)字词
1.以下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弧()形拱()形洨()河陡()坡
和谐()张鷟( ) 桥墩() 惟妙惟肖()
匀称( )称()呼
2(解词)
惟妙惟肖:
匀称:
巧妙绝伦:
就地取材:
三、整体感知: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课文精选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四、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4、5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围绕赵州桥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作者的写作思路怎样?用了什么说明结构?举例说明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2、朗读课文6至8段,思考:作者说明卢沟桥与赵州桥有何异同? 举例说明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第4~8段作者详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目的何在?
4、从整体看,全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5、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
1、选读课文,揣摩语言
同其他文体相比较,说明文的语言更讲究准确、周密。
作者用了哪些准确、周密的语言来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征?请找出几句抄写下来,并加以分析。
2、《中国石拱桥》一文,成功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品味课文语句,举例分析。
11课 中国石拱桥
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主备人:马献花审核人:八年级备课组学习目标: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2.学习作者为说明事物特征所采用的说明方法3.通过比较掌握两座石拱桥的特点学习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学习难点:认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说明方法2、说明文的结构3、说明顺序4、作者5、注音•匀称推崇•巧妙绝伦残损•雄跨弧形•惟妙惟肖桥墩•雄姿二、学习提纲一1.看图片,联系课文(1—2)说说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
2.第3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3.阅读课文4---5自然段完成表格名称位置修建年月结构特征4.赵州桥是否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
用文中的话来说明这几点。
5.作者写赵州桥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和说明结构的?6.阅读课文6---8自然段完成表格名称位置修建年月结构特征7.卢沟桥是否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
用文中的话来说明这几点吧。
8.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小结:三、当堂检测:一、分清各种说明方法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3.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赵州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4.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二、重点句子赏析(注意括号里的词语或短句)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11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学习目标1.学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说明文相关考点及答题技巧。
2.利用说明文知识分析文本,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感受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一、自主学习知识链接*说明文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分: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而事理性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一般说来,说明对象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所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方向。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艺术品等),常用这种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
说明方法举例子:举...的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引资料:引用...说明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中国石拱桥》教师用学案(含答案)
第周备课教师:李文兴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11、《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师寄语:爱国——心路之桥奋斗——征途之桥热诚——友谊之桥、科教——兴国之桥科普——育才之桥【教学目标】1、掌握说明文的常识,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积累“河堤”、“残损”、“绝伦”、“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
3、理清写作思路,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1、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说明文的顺序、方法等文学常识。
【学法指导】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条分屡析地进行学习。
着重分析课文,把握客观事物的特点。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多一份理性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学:1.请说说你都见过那些桥。
2.欣赏不同类型的桥导入:刚才同学们看了各种材质的桥和各种各样的桥,那么你了解中国石拱桥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走上中国石拱桥。
二、检查课前预习情况1、认识作者:茅以升(1896~1989),江苏省镇江市人,著名的桥梁专家。
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
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他为我国桥梁设计、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致力于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并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著有《中国桥梁史》等。
2、给加点字注音。
弧.形()拱.桥()陡.坡()和谐.()匀称.()桥墩.()推崇.()河堤.()暴涨.()惟妙惟肖.()3.解释词语悠久:杰作:雄姿:和谐:推崇:胜景:巧妙绝伦:就地取材:4、文体知识——认识说明文说明文为了更好说明事物、事理的特征,要注意运用说明方法;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条理化,还要注意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用等。
初二语文导学案-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及答案
第 11 课 中国石拱桥(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雄跨、残损、推崇、惟妙惟肖”等词语。
2.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并能概括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3.能记住常用的说明方法,并能在文中找出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 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陡.坡( ) 桥墩.( ) 洨. 河( ) 河堤.( ) 残损.( ) 弧.形( ) 巧妙绝伦.( ) 饮涧.( )2.根据意思写词语。
:朴素而又古代的风格。
:形容描绘的十分精妙逼真。
: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
:均匀,比例和谐。
3.梳理文章结构。
(学法指导:梳理文章的结构,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思路,抓住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
)新知探究(内容卡片)细读课文,结合知识链接,说说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划记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
(学法指导:有些句子只采用了一种说明方法,而有的句子则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在书上要都划记出来并做好批注,但导学案上尽量填一目了然的句子更好。
)要细心喔!加油!综合提升(情感卡片)我是小导游——以导游的身份,按文章的说明顺序,介绍赵州桥的特征。
(学法指导:作为小导游,既要准确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又要语言优美、态度亲切,符合导游身份。
)【当堂检测】1.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①“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 ②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 ) ③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 )【学习反思】我们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说明文文体知识1. 定义: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说明:介绍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或阐明事理、介绍知识) 2.分类:(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①时间顺序:时间先后,用于说明发展变化。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1.中国石拱桥一、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讲解明文这一文体的特点,对照说明文和其他文体的异同(阐释性)。
(2)了讲解明对象,把握说明顺序,琢磨说明文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伶俐勤劳的劳动人民的酷爱之情。
二、预习要点(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讲解明顺序,说明技术。
3、达标练习(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序号填入括号内①惟妙惟肖.A.xiāo B.xiào ()②匀称.A.chèn B.chēng ()③洨.河A.xiáo B.jiāo ()④暴涨.A.zhàng B.zhǎng ()⑤倾.听A.qǐng B.qīng ()⑥佥.载A.jiān B.qiān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记载横跨峻峭当场取才B.和谐支撑推祟巧妙绝伦C.漳州优久弧形并世无双D.合拢残损拱圈长虹饮涧(3)默读课文,为段落标序号并划分层次,归纳大意第一部份:(第至段)第二部份:(第至段)第三部份:(第段)第四部份:(第段)二、探讨案一、要点回忆(1)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2)文章举哪些事例来讲明中国石拱桥是惊人的杰作?答:(3)赵州桥有哪些特点?答:二、问题展现⑴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各说明了什么?答:(2)卢沟桥有哪些特点?答:(3)课文中哪些语言表现了说明的准确性?举例说明。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世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够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可否替换?什么缘故?)答:②石拱桥活着界桥梁史上显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去掉行吗?)答:③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牢固。
(“不但”“而且”可否删去?“结构牢固”“形式优美”可否调整顺序?)答:④《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先的石拱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周党一中张荣霞
导学目标:
1.理清文章说明顺序,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
2.学习文章抓住特征进行说明的技巧。
3.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重难点:目标2、3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使我们联想到家的温馨,桥在诗人的眼中充满着诗情画意,那么在桥梁专家的眼中桥又具有怎样的风味呢?今天我们跟随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一起去领略一下《中国石拱桥》的风采!
(二)、预习检测:
扫清字词障碍是学习的第一步,请你认真预习下列字词并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其它字词和说明文文体知识。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弧()形拱()形洨()河陡()坡
和谐()张鷟 ( ) 桥墩( ) 惟妙惟肖()
称()呼匀称()
2.解释词语:
惟妙惟肖杰作雄姿和谐推崇胜景巧妙绝伦就地取材
3.文体知识:
①.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
②.按说明对象来分为、说明文
③.说明顺序包括:、、___
4.常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的字词和文体知识,请写下面:
(三)、文本探究:
板块一:明顺序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围绕说明对象依次介绍了哪些桥?从整体看,全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板块二:抓特征
1.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读课文4~8自然段,完成各题:
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简笔画。
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二:课堂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
板块三:品语言
1.《中国石拱桥》一文,成功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品味课文语句,举例分析。
(准确运用说明方法的答题格式,并结合人物故事)链接--茅以升先生自幼随祖父习文,涉猎广泛,国学功底深厚。
他后来所写有关桥梁的文章,常引用古代诗文典故以增文采.他与老友夏承栋、陆师善集三年时间,翻阅了大量古籍文献,搜集了大量有关桥梁的诗文典故,并加以考证与注释,然后用工整小楷抄录在稿纸上。
茅以升在《<桥话>编写旨趣》一文中,就提出了“桥文化”的概念,主张以桥记、桥志、桥史、桥工、桥典、桥景、桥名、桥文八方面研究和阐述古代桥梁在我国各方面的成就和作用。
毛泽东称赞茅老说:"你的《桥话》(载于是1963年〈人民日报〉)写得很好!你不但是科学家,还是个文学家呢!
2.体会下列词语的准确性,你还能从文中找出其它词语吗?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
..到处都有。
”句中加点词能去掉吗?
(四)、本课小结:
1.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来进行说明:
2.说明事物应条理清楚:采用了的说明顺序。
3.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4.采用了的说明语言。
(五)、拓展延伸:
你准备怎样设计未来的周党大桥?
(六)、反馈练习:
1、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拱(gǒng桥桥礅(dūn)艰(jiān)固优(yōu)久
B.陡(dǒu坡匀称(chēn)和协(xie)疏浚(jun)
C.翌(yi)日湍(tuān)急铺砌(qi)并行不悖(bei)D.鸟瞰(kān)老妪(yu)迥(jiǒnɡ)异窥(kūi)见
2、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2).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
(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
(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
(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