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一屋书香,守一方净土(常熟-陈玉芳)
养一方自在宁静的村落

养一方自在宁静的村落作者:吴玉国方雨琳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2年第04期·团队简介·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始建于1951年,现有“文昌”和“崇实”两个校区,共有75个教学班、3300余名学生、在编教师181名。
学校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江苏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特级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62人,区级骨干教师76人。
学校教师秉承“敬文崇实,正道力行”的校训,积极践行“人人争当小能手,个个都是小能手”的教育理念,积淀了“诚实、求实、踏实”的校风,用智慧演绎着教学的精彩,用拼搏书写着奉献的美丽。
目前,学校朝着“绿化、美化、智能化”三个方向一步步地进行科学建设,力求不绕弯、不折腾,笃行致远,踏踏实实地做好教育。
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全国电影课程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摘要】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在教师团队建设中渗透“养”的哲学内涵,通过滋养教师心灵、修养团队素能、颐养学校生态等有效路径,营造守正、传承、开放、进取的团队氛围,努力抵达“养一方自在宁静的村落”的美好愿景,以实现教师高素养、个性化成长,推动学校高品质、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教师团队建设;高品质发展【中图分类號】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0-0036-05【作者简介】1.吴玉国,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南京,210002)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方雨琳,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南京,210002)教师,二级教师。
一、村落画像南京市五老村小学(以下简称“五小”)坐落在美丽的秦淮河畔,地处喧闹的城市街区。
这里处处闪耀着“人人动手,改造家园”的五老村精神,处处彰显着“人人争当小能手,个个都是小能手”的美好教育追求。
让教育回归常识——读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

让教育回归常识———读周国平的《周国平论教育》/马雪芳责任编辑靖裕思E-mail:jysjsjy@ ·名师自述·1981年7月,我从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分校(后进了本部),一干就是整整37个年头。
其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证书。
长期以来,我坚定地铭记着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的谆谆教诲,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着自己的两个身份:教师、读者。
我重点阅读的书籍有三类:教育专著、文学名著、哲学著作。
每天像呼吸一样自然地阅读,终于让我破茧而出,以致我到各地学校作报告,主办方往往会在报告前会场的大屏幕上打出以下一段文字———马雪芳,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教学校长,高级教师,常熟市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出版教育专著4部,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教育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应邀至广东、海南、江西、浙江及本省各地小学作习作教学观摩课、习作课改、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报告100多场,反响强烈。
2013年12月20日常熟市虞山镇人民政府为其挂牌设立了“马雪芳名师工作室(语文)”。
感谢教育,选择了我;感谢阅读,培育了我。
生命不息,阅读不止!2011年8月12日,受当时在广大读者中流传的“男人不能不读王小波,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的“诱惑”,在常熟市琅嬛书屋购买了一套周国平散文系列:《街头的自语》《爱情的容量》《经典的理由》《朝圣的心路》《安静的位置》《无用之学》《另一种存在》。
当我读到第一本《街头的自语》的最后一个字时,我已经服膺了“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的“论断”!我堂堂七尺男儿也喜欢周国平充满哲思、略带俏皮、纤秀细腻的文字,何况是情感远远丰富于男读者的女读者乎?在几乎一气呵成“读”完这套7卷本的周国平散文系列的同时,一个“伟大”的“宏愿”已经在我心中涌动———一定要“打尽”周国平的所有著作。
三世云烟翰墨香 百年丘壑腹笥藏——纪念苏州“文学山房”旧书铺一百一十周年

门户 。据 沈延 国《 州 文学 山房 记 》 述 , 时 江椿 竹 村 人徐世 昌和翰林 曹福元 之手 。 苏 所 当 徐 世 昌( 85 13 ) 字菊 人 , 水竹 村人 。天 15- 9 9 , 号
然率 其地梓 也 。 可见 , 州 阊门附近 书肆 ” 苏 到跟前 , 很可 能就 会 看 见 文育 山房 里 的江 澄 波先 生 书多精整 , 在 如黄 倚 靠在 书架上 , 透过玻 璃 门 , 看着 行色 各异 的路 人匆 林 立 , 明代 已然 。这 种局 面一直 延续 到清 代 ,
匆而过 。 江 澄波先 生 出生于一 九二六 年 , 当时 家 中祖父 、
1 “ 叶山房” 文 学 山房” 扫 与“
江 氏一 族 , 籍 浙 江湖 州 织 里镇 。约 在 清 代咸 祖
因受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影 响 , 澄 波 先 生 的 曾 江 前 往湖南 任职 。 至于 民国初 年 , 平 来 的 藏 书家 傅 同年问 , 北 年方 弱冠 的江 椿 山 , 开 故 乡 湖 州 , 到苏 州谋 离 来 增 湘 , 了苏州 , 到 多半 也 会 于小 巷 西 首 稍作 勾 留 , 在 祖 , 书估杨馥 堂 的鸣琴 室 中小 坐 、 书 。而今放 眼望去 , 观
生, 进入 位于 闾门城 门 口的扫叶 山房充 当伙计 , 此 从
韵笔墨之律育艺术之美江苏省常熟市杨园中心小学

——江苏省常熟市杨园中心小学
卫培明校长带领教师进行书法练习学生书法社团活动江苏省常熟市杨园中心小学,始建于1911年,地处常熟最南边,南接苏州,西邻无锡。
所在地杨园交通发达,境内有省级苏虞张公路和锡太公路通过。
因家家户户种植草坪,故享有“园艺之乡”的美誉。
学校重视特色教育,先后成立了凤兰戏曲团、书法社团等。
学校先后成为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基地、苏州市书法教育实验基地,成立了“葛丽萍书法工作室”“邹惠芳书
法工作室”等。
自2014年校书法社团成立以来,学校许多教师
和学生参与到学习创作中。
学校社团现有核心教师成员20名,学生30多名。
书法社团硕果累累,众多师生在各级各类的书法赛事中取得优秀成绩。
学校重视各级培训,先后聘请了王伟林、赵琨、陈宇、王浩、庆旭、邵勇等校外专家来校作讲座。
学校还先后派出卫培明、葛丽萍等10多位教师参加苏州市书法师资培训。
现已拥有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名,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2名,常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4
名。
墨韵飘香,学校将继续营造校园书法文化氛围,让书法文
化成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是书香能致远——常熟市石梅小学书香文化建设掠影

百年 文脉 , 薪火相 传。石梅小学秉持
我爱我校
●
常熟市
常熟 市石梅 小 学创办 于 1 0 2年 , 9 前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游文书院, 两朝帝师翁同和曾课读于此。 “ 五六月间无暑气 , 百千年后有书声 ” 。
在每 个晨 光熹 微 、 日初 升 时 , 校玲 珑石 新 学
畔的清泉便倒映着书台儒雅的身影 ,侧耳 聆听——绿树掩映中 , 正有书声琅琅 、 笑语
着 “ 学 生 负 责 , 家 长 负 责 , 社 会 负 对 对 对
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常熟翁心存、翁同龢家族“诗书

起之 秀 , 也 是对 我 国晚清社 会产生 过重 大影 响的名 门
望族 。
“ 状元 门第 ; 帝 师 世 家 ”为 常熟 翁 氏宗 祠 联。 联 语 中 的用 典 ,指 清 朝 翁 心 存 ( 1 7 9 1 —1 8 6 2 ) 、 翁 同 稣 ( 1 8 3 0 - - 1 9 0 4) 父子 ,同出常熟翁 氏家族 ,均为两朝 帝 师兼宰相 ,与侄子翁 曾源 ( 1 8 3 4 -1 8 8 7) ,都曾 “ 状元及 第” ,时 称 “ 父 子宰相 ,叔 侄联魁 ” 。 目前有翁 心存辑 ,
家族 的社会地位 。 1 耕读起步 , 诗书传家 江南多耕读传 家的文化家族 ,家族人 员勤俭持家 、
勤奋好学 , 耕有经济来源 , 读取文化 资源 , 这是 家族 发
展 的原动力 。常熟翁 氏就是 江南众 多文化 家族耕读 起 家的典型个案 。
年七 十七 。计 此书成 时 ,公年 不过 四十耳 ,其 曾人 箧 衍 ,固其宜 也 。同稣记 。 ”【 1 又翁应 祥《 杭 州集 》2 卷
3 4
图书馆 ( L i b r a r y )
2 0 1 7年第 1 1 期 ( No . 1 1 . 2 0 1 7 )
多年 1 0多代 , 是罕见 的藏书世家 。翁 氏有祖孙藏 书家 、 兄弟藏 书家 、 夫妇 藏书家。祖孙 藏书家 ,如翁 同稣 的祖 父成封 、 父心存 、 兄 同书 、 同爵。兄弟藏 书家如 同书、 同
附录 1卷 ,有天启 四年 ( 1 6 2 4) 刻本 ,封面有光绪十八 年( 1 8 9 2) 翁 同稣题记 。 从翁 应祥 兄弟 有藏 书记 录起 ,翁 氏藏 书历 时 4 0 0
据《 常熟璇洲里 翁氏族谱 》 记载 ,翁 氏的先祖 ,出
书房经典七字对联大全

书房经典七字对联大全
1. “书海泛舟寻智慧,房内静思悟人生。
” 例子:就像在广阔的海洋中航行寻找宝藏一样,在书房里不也是在知识的海洋中探寻智慧吗?
2. “书房墨香醉心底,经典韵味永流传。
” 例子:这书房的墨香啊,简直能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不是吗?
3. “经典常伴书房内,智慧永留脑海中。
” 例子:那些经典著作就像老朋友一样常伴在书房里,多亲切呀!
4. “书香四溢满书房,知识无穷润心田。
” 例子:你想想看,那四溢的书香充满整个书房,是多么美妙的场景呀!
5. “书房静处藏诗意,经典之中蕴乾坤。
” 例子:书房这么安静的地方,可不就藏着如诗般的美好嘛!
6. “墨染书房添雅韵,书藏经典溢华光。
” 例子:墨水沾染书房,增添了那股优雅的韵味,不正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吗?
7. “经典照亮书房路,知识开启智慧门。
” 例子:经典就像是那盏明灯,照亮了在书房中探索的道路,难道不是吗?
8. “书房虽小乾坤大,经典尤多智慧深。
” 例子:小小的书房却有着大大的乾坤,就如同一个神奇的世界呀!
9. “书拥书房情无限,典藏经典意无穷。
” 例子:那么多书拥在书房里,那感情可深厚了,你说呢?
10. “书房墨韵传千古,经典书香绕万家。
” 例子:书房里的墨韵能流传千古,这是多么了不起呀!
结论:书房对联真是充满魅力,能让人感受到知识与智慧的力量,也能为书房增添独特的氛围。
书房对联大全100副欣赏

书房对联大全100副欣赏1.书藏万卷启前路,笔落千言绘锦程。
2.勤读诗书追远梦,勇攀学岭铸辉煌。
3.墨舞龙蛇书壮志,笔耕岁月绘宏图。
4.书海泛舟寻至理,学山攀径觅真知。
5.静室读书心自雅,幽窗品墨意尤闲。
6.书润心灵添逸韵,墨香岁月养清怀。
7.研读经典通今古,探索新知贯中西。
8.书里乾坤藏智慧,笔端岁月蕴才情。
9.勤研学问增才智,苦读诗书养性灵。
10.墨海畅游寻妙理,书山漫步觅佳篇。
11.琴音袅袅书香绕,画韵悠悠墨意添。
12.诗韵常随茶韵雅,书声总伴鸟声悠。
13.笔绘山川添墨趣,书藏岁月溢诗香。
14.墨舞春秋多逸趣,书吟日月有清欢。
15.书载情思追旧梦,墨凝岁月赋新章。
16.诗写心间无限意,书藏眼里几多情。
17.半榻书声萦远梦,一窗月色惹幽怀。
18.墨染春秋书意气,诗吟岁月寄情怀。
19.书海奋楫追远梦,笔端挥墨绘宏图。
20.勤耕墨砚心高远,勇拓书山路漫长。
21.万卷书香燃斗志,一支笔韵写豪情。
22.书启智慧追新梦,墨染风华绘锦程。
23.静处品书心自雅,闲时思道理尤明。
24.书润心灵添静气,墨香岁月养清怀。
25.一卷诗书涵品性,半窗风月净尘心。
26.墨韵常随心境雅,书声总伴意情悠。
27.研读经典寻真理,探索书山觅慧光。
28.书里乾坤藏奥秘,笔端岁月蕴真知。
29.勤研学问通今古,细品诗书悟圣贤。
30.墨海畅游求至理,书山漫步觅良谋。
31.琴音袅袅书香绕,墨韵悠悠诗意浓。
32.诗韵常随茶韵雅,书声总伴雨声悠。
33.画里山川添墨趣,书中岁月溢诗香。
34.笔绘春秋多逸趣,书藏日月有清欢。
35.书载情思追远梦,墨凝岁月忆流年。
36.诗写心间无限意,书藏梦里几多情。
37.半榻书声萦旧梦,一帘月色惹新愁。
38.墨染春秋书壮志,诗吟岁月寄深情。
39.书藏万卷可医愚,笔耕千言能启智。
40.勤读诗书增智慧,苦研学问长才华。
41.立志须如三古盛,为书自起一家言。
42.书田菽粟饶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
43.万卷诗书培正气,一支笔砚写春秋。
好学校 从关注每个学生开始

好学校,从关注每一个师生开始----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优质教育感记陈文芳书院精神,是她们的历史石梅小学应该感谢自己,从雍正三年(1725年)粮储道杨本植捐钱创办游文书院开始(事实上,在五年前这里就是一块读书场舍),这块背靠虞山毗邻着昭明太子读书台,传说中有一处梅花形巨石的树木掩映之地就开启了专职“教书育人”的旅程,地址从未变更。
浑厚的历史积淀到底给学校带来了多大的影响,这几乎是无法穷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学校还有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就可能会默默地影响着某一群生命。
1902年,邑人庞鸿文、邵松年修建斋舍,将游文书院改办为常昭学堂,成为当时常熟最早创办的新学之一,也是现在的石梅小学名正言顺的前身(1904年,常昭学堂便已更名为石梅高等小学堂;1909年,又改名为常昭公立高等小学堂西校,通称石梅公校。
)。
此后,因社会变迁,校名曾多次变更,但每一次更名之后不久,还是以改回“石梅”二字而告终。
这一现象似乎也在说明学校本身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惯性,她暗含着某种巨大的能量,她只能被命名为“石梅小学”,因为这就是她的命运。
承担这个命名就是这块土地的使命。
由此可见,现今的石梅小学,和一百多年前的石梅公学、常昭学堂,甚至三百年前的游文书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站在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它们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现今的石梅人,每天都能仰望到一百多年前的石梅人也在仰望着的树;现今的石梅人,每天都能踏到三百年前游文书院的师生踩过的山石和泥土。
更重要的是,现今的石梅人,依然秉承了三百年前的书院精神,在充满“书香”的校园(院)里,教书、读书、书写(画)。
——这恰恰也是作为学校而言,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之所在。
过去是小儿发蒙的学堂,现在是儿童读书识字玩乐成长的校园,故石梅小学不可能有像传统四大书院那般丰富而厚实的研究资料,也谈不上什么高深教育理念的传承。
石梅小学发展到今天,之所以成长得比较健康,无非是因为她一直坚守着历史深处的书院精神。
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方净土

等 环 节 , 展 思 维 空 间 , 高 阅读 质 量 。 阅 读 期 待 ” 一 种 迫 拓 提 是 切 求 知 的心 理 状 态 , 通 过悬 念 的 制 造 , 境 的创 设 , 起 学 生 是 情 激 体 验 的 欲 望 和 探 究 的 欲 望 。墨 子 说 :染 于 苍 则 苍 , 于 黄 则 黄 。 “ 染 故 染 不 可 不 慎 也 。’ 是 需 要 氛 围 的 , 造 读 书 氛 围 对激 发 学 卖书 营 生 读 书 的兴 趣 , 成 良好 的读 书 习 惯 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俗 养 话 说 触 景 生 情 , 了 一 个 良好 的 阅读 情 景 ,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阅 有 能 读 的 积 极 性 , 书 活 动 必 然 会 事 半 功 倍 。为 了配 合 读 书 活 动 , 读 我 充 分 利 用 班 级 资 源 给 学 生 创 设 良好 的 阅读 环 境 。
小 书 架 — — 摆 放 了学 生 们 从 家 中 带 来 的 各 种 书 籍
价值 观, 高人 文素养, 提 打好 终身发展 的基础 。为此 , 我在班 级
里 以“ 眼 睛 收 藏 世 界 , 大 脑 收 藏 书 籍 ” 活 动 口 号 , 力 营 用 用 为 努 造 一 种 氛 围 , 设 一 方 净 土 , 阅 读 伴 随 学 生 成 长 , 设 学 生 精 创 让 建 神家 园 , 极 创 设 载 体 , 展 学 生 们 喜 欢 的读 书 活 动 。通 过 开 展 积 开 读 书 活 动 , 导 老师 、 长 一 同 参 与 读 书 活 动 , 造 良好 的读 书 引 家 营 氛 围 , 动 阅读 型 学 校 、 推 阅读 型 班 级 、 读 型 家庭 的 建 设 。努 力 阅 让 阅 读真 正走 进 学 生们 的心 灵 , 为 他 们 的 精 神 食 粮 。 成
让语感在整合中飞扬个性

让语感在整合中飞扬个性陈玉芳(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江苏 苏州 215500)【摘要】网络环境以丰富的内容和饶有情趣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扩充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理解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动情、悟理、练读、练笔,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内外的语言交流中飞扬出个性。
【关键词】语感;个性;形象;朗读;说写【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感训练中,网络教学环境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多面式学习内容,再现语言文字形象,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能提供图文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能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与资源共享中与同学开展探究性的学习与体验,说写结合,学用结合,提高语言表达技能。
一、展示形象,奠定基础网络教学环境中,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媒体,模拟情境,再现形象,给予学生语言刺激,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相关的表象和生活经验,理解教材的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语言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激活表象、感受形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字词中所蕴含的声、光、色、画等,使之在学生头脑中画面再现,形成语言的形象感。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表象,使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想象中感受到形象。
《黄果树瀑布》第四自然段主要讲的是瀑布激起的水花落在黄果树小镇上的一系列轻盈优美的动作,其中“银雨洒金街”这个词语最使学生心驰神往。
在设计时,考虑到 “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这几个词语难以在一些想象力较弱的学生脑海中产生具体的画面,所以在学生学习这一段时,一张水花飞溅、漫天飞舞的图片适时出现在本段文字边上,图文结合,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图片创设的情境中。
教学中,学生根据内容需要轻点鼠标,流光溢彩的瀑布风景便展现出来,给他们留下强烈的视觉冲击,对一个个词句的理解,也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随着镜头的变换迎刃而解。
最美的行走

最美的行走作者:陈惠芳来源:《江苏教育》2014年第19期【个人档案】陈惠芳,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小学数学名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现任职于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倡导“基于生态理念的对话式教学”的教学主张,追求“真实贴切,自然流畅,多元对话,自由生长”的课堂教学风格。
曾获首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大赛一等奖,多次应邀到福建、徐州、常州、苏州、无锡等地上课、讲学。
先后主持或核心参与多项全国、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荣获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教育理论与实践》《江苏教育》等报刊发表论文近四百篇,出版个人专著两本:《触摸教育的风景》和《追寻数学生态课堂》。
时光总是悄无声息。
一些遇见,注定会牵念;一些经历,注定会铭记;一些过往,注定会淡远。
二十多年来,不管是阳光灿烂的午后,还是寂静落寞的夜晚,留心成长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在用勤奋和坚强走过的岁月里,总伴随着一些美丽的风景和值得回味的故事。
真实的课堂之旅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作为教师,课堂是需要我们经营的地方。
每天,我们与学生在课堂里相遇,倾听他们生命拔节的声音,用自己的真心幸福地守望。
那么,靠什么来经营呢?刚参加工作,我担任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不久,我任乡镇少先队总辅导员,改教数学。
那时候,五年级有三个班,三位数学老师自然组成了一个小团队,随时随地开展备课活动——每天早上,我们先交流上课内容,说自己的打算;课后,我们一起批改作业,记录学生的错题,并将其作为作业评讲时的宝贵资源。
每周,我还坚持家访。
由于工作认真,我所任教的班级数学成绩名列前茅,深受同行和家长的好评……第一个五年,我在农村,当好班主任、上好数学课、组织好全镇少先队活动成为我的追求。
后来,经过层层考核,我顺利调入市区学校工作,进了教导处,并且被提拔为副校长。
书香满校园和谐沁人心

书香满校园和谐沁人心
丑玉萍
【期刊名称】《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 "让阅读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让好书伴随每个孩子快乐成长!"这是第四小学的读书宣言,阅读也是四小师生最乐于做的一件事情.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丑玉萍
【作者单位】吉林洮南市第四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吝点滴强国志书香行载沁人心--访黎孝先教授 [J], 李潘
2.书香满校园和谐沁人心 [J], 丑玉萍
3.最是书香沁人心——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阅读活动策略 [J], 邱淑芳
4.满园书香沁人心 [J], 周美萍
5.琅琅书声满校园幽幽书香沁心脾--上海市嘉定区迎园中学阅读教学特色简介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写《横塘路》,炼出作文真感情

三写《横塘路》,炼出作文真感情
毛燕芳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卷),期】2016(000)008
【总页数】2页(P3-4)
【作者】毛燕芳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21551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千锤百炼出真品——浅谈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J], 张和平
2.淬"三立"文化炼学科素养——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三立"作文课程研究 [J], 夏
绮云
3.三路并进,润出华章——谈谈语文大考前的作文准备 [J], 连中国
4."写"出语文精彩作文 [J], 徐兰娥
5.业的平凡的素材如何淬炼出深刻的主题——以《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为例 [J], 张德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熟市实验小学

常熟市实验小学
无
【期刊名称】《教育家》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文开吴会,道启东南”,历史文化名城常熟悠外、厚重的吴文化,成就了“进士之乡”、“院士之乡”的美名,同时也化育了常熟市实验小学这所现代化的小学。
学校始建于1914年,位于学前街泮宫旧址,前身是常熟(县)市学前小学。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0
【相关文献】
1.营造生态绿地,实现生动成长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 [J],
2.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邑学守真择善寻美 [J],
3.营造生态绿地,实现生动成长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 [J],
4.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沈春媚 [J],
5.江苏省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生态绿地生动成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汉字闪亮在孩子心里

让汉字闪亮在孩子心里
陈晓芳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3(000)023
【摘要】不经意间,读到于漪老师关于汉字教学的一段话:"你看,依木为休,合手为拿分手为掰,‘牛’和‘羊’紧紧抓住了角的不同指向,使温顺听话的羊的形象和牛气冲天的形象迥然不同……"没想到,这汉字有如此大的魅力!
【总页数】1页(P53-53)
【作者】陈晓芳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陪孩子一起寻访汉字——读《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2.家教热线——怎样和孩子沟通,成为孩子的朋友,走进孩子的心里
3.家教热线——怎样和孩子沟通,成为孩子的朋友,走进孩子的心里
4.爱在心里翱翔——读《闪亮的时刻》有感
5.让每个孩子都闪亮未来——中山市丽景学校“闪亮教育”特色巡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师法文本,提高育人艺术

师法文本,提高育人艺术
周振芳
【期刊名称】《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其中有许多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给我们的"育人"工作以莫大的启示.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上册为例,谈一谈如何从教材中学到育人方法,提高育人艺术.
【总页数】1页(P31)
【作者】周振芳
【作者单位】常熟市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学教师法律素养的提高
2.关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法律素养的路径探索
3.用孔子师法提高高中生作文水平
4.论高等学校提高教师素质与提高教师待遇的统一——兼谈学习《教师法》的体会
5.依照“中国医师法”,医师执业证将取消终生制一一我国首次启动全国医师终生定期考核,提高医疗质量和暴涨医疗安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
塑造
陈颖颖
【期刊名称】《快乐阅读》
【年(卷),期】2016(0)6
【摘要】为了深化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语文能力的提高,也要渗透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深挖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涵,以情感人的作文创作,教师的人格魅力都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2页(P94-95)
【关键词】健康人格;情感教育;教材作文
【作者】陈颖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J], 冯韶华
2.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J], 王丽虹
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职教专业教学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之探索 [J], 杭建英
4.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职教专业教学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之探索 [J], 杭建英
5.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智慧 [J], 卢俊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蕴一屋书香,守一方净土
书。
授道,解悟。
见明月,拔云雾。
暮入绿窗,晓穿朱户。
起浮问春秋,上下叩今古。
展目宁爱微尘,掩卷惜若明珠。
遇非缘浅必有邻,阅至情深道不孤。
一首仿写的并不很步韵的效颦之作展开有关于书的娓娓叙说的序章。
对书的接触始于儿时的一本本连环画,完整的情节、精彩的插画,很好地满足了一个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初步探知。
之后是囫囵吞枣地认识了金庸古龙卧龙生的武侠世界,琼瑶亦舒岑凯伦旖旎的言情格调,漫漫岁月沉淀下来的或昳丽或婉约的古典诗词,在青春年华正好的时代席卷而来的汪国真席慕容海子的风格各异的现代诗,甚或是钟爱的各种历史体小说和散文,以及因了专业不得不学的外国文学也能很好地满足因为读书带来的享受,曾经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时代,书是最好最长情的陪伴。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对于家的设想是书房里一定要有一个书架,而书架上分门别类排列的是家人所喜爱的各种书籍。
阳光明媚的休息天的午后,在一个慵懒的懒觉后,泡
一杯清茶,拈几许零食,一家人各选一方,挑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以最最放松的姿势捧卷而读,于细品间齿颊留香,在释卷余身心舒畅,轻风拂过,一室静谧中铺陈开来的是一方书香氤染的净土,但觉时光静静流淌,岁月平和静好。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有了孩子后选择的书更多地倾向于孩子的步调,一家人会在读完一本书后聚在一起讨论一段情节,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和印象。
《爱丽斯梦游仙境》里那个光怪陆离的梦,曾给了童年的我们多少想像的空间,如今在孩子的眼前依旧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魅力。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男孩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勇敢、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比我们家长无数次的唠叨更能给孩子启发。
而《巴黎圣母院》那丑陋的敲钟人和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丝梅拉达的形象,多年以后重读依旧让人震憾。
《悲惨世界》里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给了孩子一个直观了解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机会。
《明朝那些事儿》以直白的描述为我们铺展开一段明朝的历史,一个个原本存在于历史书中的人物变得形像丰满起来。
及至孩子课业渐重,作为家长的我们开始选择心理教育或家长课堂这样的书来看,学会怎么理解和认可孩子的视角,在包容中小心翼翼地呵护扶植着孩子一天天成长,于此,我们也体会出当年父母给我们买书时那背后殷切的期望,“养儿方知父母恩”,中华民族良好的亲情传承在这读书明理的过程中体现得分外重要。
“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读书使人明理,读书更能怡情,读书使人在浮躁的红尘喧嚣中能静下心去挼清思路,努力走一条贴近
自己规划的路。
读书能在各色迎面而来的迷雾中守住初心,遵从本心,做一个自尊自强的干干净净的人。
书香一路,繁花落尽,而净土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