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健康观及常用养生 保健方法
武清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2015年4月28日
井庆彦
• 健康的定义
• 健—体壮曰健 • 康—心怡曰康 • WHO1948年定义 •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 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 虚弱的状态。 • 健康—是从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 均正常的理想状态。
• 中医的健康观
• 2 形神统一的健康观 • 《素问· 上古天真论》载 :“恬惔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 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 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 《素问· 上古天真论》言 :“独立守神, 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 • 只有形神合一才是真正的健康 。
“平人” 是《内经》关于中医健康的 高度概括。 • 《素问· 调经论 》:“阴阳匀平,以充其 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 “平人” 应该是阴阳平衡、形神统一、 天人统一、人与社会统一,是中医健康的 要素。即人的心、身健康及与四时、环境、 社会的变化方面的协调平衡。

• 中医的健康观
• 1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 《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 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处于动态 平衡的有机的整体,表现在阴阳方面是互 根互化、消长平衡,表现在脏腑之间是相 生相克相互制约。
• 中医的健康观
• 3 养生防病的健康观 • 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 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 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 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 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 也。”
• 中医的健康观
• 4 扶正祛邪的健康观 • 中医认为人是否健康决定于其正气的 强弱。中医的 “正气” 指的是人体的正常 功能活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 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有维护自身生理平衡 与稳定的功能。 • 中医的邪气指伤人致病的因素,诸如风、 寒、暑、湿、燥、热(火)、食积、痰饮 等。
• 中医的健康观
• 1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 如何调整人体以达到必须的平衡与和 谐状态,即 “以平为期” 则成为中医学的 根本治疗总则。 • 如《素问 ·三部九候论》曰 :“必先度 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 其病, 以平为期。 ”
• 中医的健康观
• 健康要点
• • • • 女性健康的要点: ①吃得正确; ③不吸烟; ⑤安排闲暇时间;
②喝得正确; ④多散步; ⑥富有建设性
• 中医——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 • • • • • • (1)眼睛有神 (2)呼吸从容 (3)二便正常 (4)脉象缓匀 (5)形体壮实 (6)面色红润 (7)牙齿坚固 (8)双耳聪敏 (9)腰腿灵便 (10)声音洪亮 (11)须发润泽 (12)食欲正常 (13)情绪稳定 (14)记忆良好 精充
• 健康现状分析
• 青年老化:2007年《“十五”期间中 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 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肿瘤高发年 龄已从五、六十岁提前到四十岁,而且低 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 WHO对1万名年轻心梗患者调查统计, 最低年龄20岁,80%低于30岁。“30岁的 身体60岁的血管”。 • 上海5年间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龄化趋 势严重。
• 中医的健康观
• 5 心理健康观 • 《素问· 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说明心 无杂念,则精气神能够守持于内而不散失。
• 中医的健康观
• 5 心理健康观 • 在心藏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而广之, 将 “神” 的功能细分为“神、魂、魄、意、 志” 5 个组成部分,并将之与五藏理论相 结合,这就构成了中医学的 “五藏藏神” 理论, 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 意、肾藏志,涵盖了人的思维、想象、情 感、意志、记忆和感官知觉及对形体的控 制等所有精神心理活动,共同维持着人体 的健康。
• 中医的健康观
• 2 形神统一的健康观 • 中医 “形神合一” 的健康观念蕴含着 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学术 思想等的精华和理念,反映出中医自古至 今都是一门“心身医学” ,体现中医的整 体观念。 • 中医自古以来“形神合一” 的健康观 与1989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21 世纪健康新概念却是惊人的一致, 体现了 中医健康理念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气足
神爽
WHO组成健康四要素
• • • • 父母遗传15% 社会自然环境17% 个人生活方式60%(我做主) 医疗条件8%
• 健康现状分析
• 卫生部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前十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 呼吸系统、损伤及中毒、内分泌代谢病、 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神经系统、精神障 碍,占死亡总数的90.4%。
• 中医的健康观
• 5 心理健康观 • 《黄帝内经》心理健康观的典型特征 为和谐。主要包括心理活动协调统一,心 理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心理与躯体功能的 协调统一。
• 中医的健康观
• 6 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 • 《黄帝内经》有 “人禀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 月相应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 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 生” ,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 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等论述。
• 2000年WHO提出促进健康 新准则:
• 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 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
• 健康的定义
• 我国学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义是: “在时间、空间、身体、精神、行为方面 都尽可能达到良好状态。”
• 健康要点
•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标准对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的人则有不同的要求,分别制定 出不同的标准。 青年人健康要点: ①吃得正确; ②喝得正确; ③不吸烟; ④适当放松; ⑤积极自信; ⑥知道节制; ⑦ 负责的性行为;⑧多运动; ⑨多散步; ⑩不吸毒
• 中医的健康观
• 4 扶正祛邪的健康观 • 扶正祛邪,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 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 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 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 恢复健康的目的。
• 中医的健康观
• 4 扶正祛邪的健康观。 • 《素问· 评热病论》也指出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灵枢· 百病始生》说“逢疾 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 人” 。这些确切地说明了正气的强弱,是 疾病发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 中医的健康观
• 2 形神统一的健康观 • “形神统一” 理论来自《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曰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灵枢 ·天年》中说:“神气舍心,魂 魄具,乃成为人” 。形是指躯体、身体, 神是指思想、思维。中医学理论认为,人 体是形神统一体,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 形与神协调统一的结果。形神统一是生命 存在和健康的基本特征之一。
• 中医的健康观
• 6 与自然wk.baidu.com谐的健康观 • 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存在着 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即 “天人 相应” 。
• 中医的健康观
• 6 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 • 《素问· 六节藏象论》 :“心者……通于 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 冬气。肝者……通于春气” ,说明人体五 脏各自的生理功能活动与四时季节相联系。
• 中医的健康观
• 6 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 • 《素问· 生气通天论 》:“故阳气者,一 旦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说明了人 体阳气的一日变动具有日节律的周期性变 化规律。
• 中医的健康观
• 6 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 • 《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若以一 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收为 秋, 夜半为冬。” 原因是 :“朝则人气始 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 夜半人气入脏” ,说明人可以主动去适应 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顺应自然,从而达 到健康的目的。此皆反映了时间与健康变 化的关系。
• 中医的健康观
• 4 扶正祛邪的健康观 •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的过程 中,疾病是否发生,是否恶化,预后好坏, 关键取决于正气。正气充足则人体阴阳协 调、 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正常,能抵抗外 邪, 免于生病。正气不足则邪气容易损害 人体,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
• 中医的健康观
• 5 心理健康观 • 《素问· 灵兰秘典论》云 :“心者,君主 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 不明则十二官危”。神志昌明则直接决定 五藏六府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是人类 保持健康的关键所在。
• 1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 中医就是用中庸之道调理人的健康的 医学。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就是把人调整 到最平衡最稳定的状态。
• 中医的健康观
• 1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 病,起于失衡;病,好于平衡。保持 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人是不会生病的, 恢复人的整体阴阳平衡,病是可以逐渐治 愈的。人只要时刻保持着机体内部及其内 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与协调,机体就能够能 达到应有的健康状态,即 “阴平阳秘,精 神乃治” 。
• 健康的定义
• 1989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21 世纪健康新概念,即“健康是指身体、心 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 有疾病或不虚弱。”

1990年,WHO增加了道德健康
• 道德健康: • 指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 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 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的能力。
• 中医的健康观
• 3 养生防病的健康观 • 中医是关于人的健康医学,强调养生, 以自我调理为主,不过分依赖药物,强调 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 《素问遗篇· 刺法论》曰:“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素问· 评热病论》曰:“邪 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只有强身才能 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 中医的健康观
• 6 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 •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故阴阳四时 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 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体现了人体需根据阴阳四时 变化来养生。
• 中医的健康观
• 6 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 • 《素问· 八正神明论 》:“月始生,则血 气始精,卫气始行; 月郭满,则血气实, 肌 肉坚。” 说明人体气血随月节律的周期 性变化而变化。
• • • • • •
• 健康要点
• • • • • • 老年人健康要点: ①吃得合理; ③不吸烟; ⑤多寻求乐趣; ⑦时时当心; ⑨多运动
②喝得适当; ④多散步; ⑥积极自信; ⑧性生活适度;
• 健康要点
• • • • • 男性健康的要点: ①吃得正确; ②喝得正确; ③不吸烟; ④散步; ⑤找时间娱乐; ⑥自信; ⑦事事小心; ⑧每人只能有一个性伴侣; ⑨多运动; ⑩不要非法使用或滥用药物
• 中医的健康观
• 3 养生防病的健康观 • 《素问· 四气调神论》篇曰:“是故圣 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 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 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 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 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 中医的健康观
• 3 养生防病的健康观 •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讲, “上医,医未病之病”,以养生医学为先; “中医,医预病之病”,以预防医学为重; “下医,医已病之病”,以治疗医学为下。

健康是人类最注重的素质和最关注的 问题,更是医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 几千年来,中医在维护我国人民生命 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而言, 中医学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要比现代医学 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中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医 学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 有完善、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一直重视人 体的整体性、统一性,强调人与自然、社 会的和谐关系,提倡“因人、因地、因时 治宜” 及摄生保健等。
• 中医的健康观
• 6 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 • 《素问· 异法方宜论》:“故东方之域, 天地之所始生也……故其民皆黑色疏 理……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处,天 地之所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 水土,刚 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 故邪不能伤其形体”,说明不同环境对人 的体质差异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