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导论作业答案-第02章
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第二版的课后答案
+a
= 2mω a 2 ⋅
得 a2 = (3)
π = mωπ a 2 = n h 2
代入(2) ,解出
E n = nℏω ,
积分公式:
n = 1, 2 , 3 , ⋯ a 2 − u 2 du = u a2 u a2 − u2 + arcsin + c 2 2 a
(4)
∫
2π
1.4 设一个平面转子的转动惯量为 I,求能量的可能取值。 提示:利用
)
[ (
) (
)
]
其 中 T 的 第 一 项 可 化 为 面 积 分 , 而 在 无 穷 远 处 归 一 化 的 波 函 数 必 然 为 0 。 因 此
ℏ2 T= d 3 r∇ψ * ⋅ ∇ψ ∫ 2m
结合式(1) 、 (2)和(3) ,可知能量密度
(3)
w=
且能量平均值
ℏ2 ∇ψ * ⋅ ∇ψ + ψ *Vψ , 2m
(1)
1 mω 2 x 2 。 2
−a
0 a x (2)
a = 2 E / mω 2 ,
x = ± a 即为粒子运动的转折点。有量子化条件
+a
∫ p ⋅ dx = 2 ∫
nh 2ℏn = mωπ mω
−a
1 2m( E − mω 2 x 2 ) dx = 2mω 2 ∫ a 2 − x 2 dx 2 −a
∫= 1, 2 , ⋯ , pϕ 是平面转子的角动量。转子的能量 E = pϕ / 2I 。
解:平面转子的转角(角位移)记为 ϕ 。
.
它的角动量 pϕ = I ϕ (广义动量) , pϕ 是运动惯量。按量子化条件
∫
∴
因而平面转子的能量
量子力学(二)习题参考答案
2µ (U1 − E ) h2 2µ E h2
ψ 2 '' ( x) + k 2ψ 2 ( x ) = 0, k =
西华师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4
四川省精品课程——量子力学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ψ 3'' ( x) − β 2ψ 3 ( x) = 0, β =
其解分别为:
2µ (U 2 − E ) h2
ψ 1 ( x) = A1eα x + B1e −α x ψ 2 ( x) = C sin(kx + δ ) ψ 3 ( x ) = A2e β x + B2 e− β x
2
2
⑤
而透射系数
⑥
2) 、当 E<U0 时,有ψ 2 '' ( x ) − k3 2ψ 2 ( x ) = 0 , k3 = 其解为:ψ 2 ( x ) = Ce
− k3 x
+ De k3 x = Ce − k3 x (ψ 2 有限条件)
⑦
以下可以重复前面的求解过程。 不过, 为了简单我们亦可以在前面得到的结果⑤中做代 换 k2 =i k3 ,得到
由(18)式, (16) 、 (17)变成 或由 (19) 式, (16) 、 (17) 变成
(20)或(21)式就是讲义上习题 2.7 的结果。 a) 将 δ = 0 代入ψ 2 ( x) 中有:ψ 2 ( x) = C sin kx 由连续性条件:ψ 2 ( a) = ψ 3 ( a ) → C sin( ka ) = B2 e − β a
ψ m (ϕ ) =
除了 m=0 的态之外, E m 圴是二重简并的。 5、梯形式——— U ( x ) =
0, x < 0 U 0 , x > 0
《量子力学教程》作业题及答案--2017-2018第一学期
1、 求 一 维 线 性 谐 振 子 处 在 第 一 激 发 态 时 概 率 最 大 的 位 置 。
解:ψ 1(x ) =(
2α
π
)αxe − α
2
x2 /2
w(x ) = ψ 1(x ) =
2
2α 3
π
x 2e − α
2
x2
2 2 2 2 ∂w(x ) = 0 得 2xe − α x − 2α 2xx 2e − α x = 0 ∂x
E n x n y = E n x + E n y = (n x + 2n y + )ω
3) 对于基态, n x ,n y = 0 , E 00 =
3 ω 是非简并的; 2
对于第一激发态,
5 n x = 1 , E 10 = ω 是非简并的; 2 n y = 0 7 n x = 0 n x = 2 , , E 01 = E 20 = ω 能级是二重简并的; 2 = 1 = 0 n n y y 9 n x = 3 nx = 1 , ,E E = = ω 是二重简并的。 30 11 n = 1 2 = 0 n y y
x < 0 0 ≤ x ≤ a 中, x > a
V0
4
的本征态,试确定此势阱的宽度 a 。
解:对于 E = −
V0
4
< 0 的情况,三个区域中的波函数分别为
ψ 1 ( x ) = 0 ψ 2 ( x ) = A sin kx ψ ( x ) = B exp(− αx ) 3
其中,
k=
n
则只有量子数 n = 1,3,5, 时, H n (0) = 0 ( n = 1,3,5, ) 则能级为 E n = ( n + 1 2 )ω
量子力学习题及答案
(7)代入(6)
csin2kk22a?dcos2k2a??kccos2k2a?
k21
kdsin2k2a
1
利用(4)、(5),得
k1k2kasin2k2a?acos2k2a??acos2k2a?2kdsin2k2a
1
a[(
k1k2k?2k)sin2k2a?2cos2k2a]?0
1?a?0
?
2
2?
??4
??0?e?4(b?x)对于区域Ⅰ,u(x)??,粒子不可能到达此区域,故?1(x)?0
而. ????2? (u0?e)
2
0?
2
?2?①
??2? (u1?e)
3
???
2
?3?0 ②
??2?e4
???
2
?
4
?0
对于束缚态来说,有?u?e?0
∴ ????k21?2?0 k22? (u0?e)
因此k1x
??1?ae ?
3
?fe
?k
1x
由波函数的连续性,有
?1(0)??2(0),?a?d(4)
?1?(0)???2
(0),?k1a?k2c (5)??(2a)??1a
3?(2a),?k2ccos2k2a?k2dsin2k2a??k?2k2
1fe(6)
?1a
2(2a)??3(2a),?csin2k2a?dcos2k2a?fe
1???k1?1?1?2?(u0?e)?????2??k22?2?0 (2) k22?2?e?2
束缚态0<e<u0 ??
??3??k2
1?3?0 (3)?1x
1?ae
?k?be
?k1x
量子力学——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
⎛ ⎜ ⎝
∂ψ ∂t
*
Vψ
+
∂ψ ∂t
Vψ
*
⎞ ⎟
,
⎠
(2)
ψ 、ψ * 满足薛定谔方程
i
∂ψ ∂t
=
⎛ ⎜ ⎝
−
2
2m
∇2
+V
⎞⎟ψ ⎠
,
−i
∂ψ * ∂t
=
⎛ ⎜
−
⎝
2
∇2 2m
+V
⎞⎟ψ * , ⎠
(3) (4)
用 ∂ψ * 乘以(3)式加上用 ∂ψ 乘以(4)式得
∂t
∂t
∂ψ ∂t
Vψ *
dt
s
通常 < 2V2 >≠ 0 ,也就是说在整个区域找到粒子的概率随时间发生变化,概率守恒破缺;
即使 < 2V2 >= 0 ,由(8)式知概率守恒也存在局域破缺除非V2 (r ) = 0
(b)证明如下: 由(a)得
d dt
∫∫∫ d 3rψ τ
*ψ
=
−∫∫ dsi s
j
+
∫∫∫ d 3rψ τ
*
2V2 ψ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曾谨言著《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 习题 1 P24-P26)
∫ 1.1 证明:(a)能量的平均值 < E >= d 3rψ *Hˆψ ,
哈密顿量 Hˆ = Pˆ 2 2m +V (r ) ,波函数ψ =ψ (r ,t ) ,(1)式变为
(1)
∫ < E >=
d 3r
⎛ ⎜ψ
*
Pˆ 2
+
∂ψ ∂t
量子力学第二章习题 答案
第二章习题解答p.522.1.证明在定态中,几率流与时间无关。
证:对于定态,可令)]r ()r ()r ()r ([m 2i ]e )r (e )r (e )r (e )r ([m2i )(m 2i J e)r ( )t (f )r ()t r (**Et iEt i **Et i Et i **Eti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可见t J 与无关。
2.2 由下列定态波函数计算几率流密度:ikr ikr e re r -==1)2( 1)1(21ψψ从所得结果说明1ψ表示向外传播的球面波,2ψ表示向内(即向原点) 传播的球面波。
解:分量只有和r J J 21在球坐标中 ϕθθϕθ∂∂+∂∂+∂∂=∇sin r 1e r 1e r r 0r mrk r mr k r r ik r r r ik r r m i r e rr e r e r r e r m i mi J ikr ikr ikr ikr30202201*1*111 )]11(1)11(1[2 )]1(1)1(1[2 )(2 )1(==+----=∂∂-∂∂=∇-∇=--ψψψψ r J 1与同向。
表示向外传播的球面波。
rmrk r mr k r )]r 1ik r 1(r 1)r 1ik r 1(r 1[m 2i r )]e r 1(r e r 1)e r 1(r e r 1[m 2i )(m2i J )2(3020220ik r ik r ik r ik r *2*222-=-=---+-=∂∂-∂∂=∇-∇=--ψψψψ可见,r J与2反向。
表示向内(即向原点) 传播的球面波。
补充:设ikx e x =)(ψ,粒子的位置几率分布如何?这个波函数能否归一化?∞==⎰⎰∞∞dx dx ψψ*∴波函数不能按1)(2=⎰∞dx x ψ方式归一化。
其相对位置几率分布函数为 12==ψω表示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相同。
量子力学 第二章 算符理论
第二章(一维)算符理论本章提要:本章从线性变换和微分算子出发,建立算符理论统一它们来处理「观测行为」,引入观测公设。
接着,从观测值=本征值为实数的要求出发,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厄米矩阵来描述力学量,引入算符公设。
之后介绍了运算法则、基本的位置和动量算符、复合算符的对易子、哈密顿算符等。
最后,作为对上述内容的综合应用,讨论了不确定性原理。
1.算符:每一个可观测量,在态空间中被抽象成算符。
在态空间中,观测行为被抽象为,某可测量对应的算符「作用」在态矢量上①线性变换:线性代数告诉我们,一个线性变换「作用」到n 维向量上会获得一个新的n 维向量,这等价于一个n 阶方阵「作用」在n 行1列矩阵上得到新的n 行1列矩阵,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Ta b T =⇔=αβ。
总之,方阵与线性变换一一对应。
由于方阵性质比矩阵更丰富,我们将只研究方阵。
②微分算子:在微积分中2222,,,ii x f x f dx f d dx df ∂∂∂∂ 也可简写成f f f D Df 22,,,∇∇。
前两种在解欧拉方程和高阶方程式时常用,后两种则经常出现在矢量分析中。
简写法可看作是微分算子「作用」在函数上,我们知道它遵守加法和数乘法则,是一种线性运算③本征值和本征矢:在矩阵方程x Ax λ=中,把λ称为矩阵本征值,x 称为矩阵的本征矢 ④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在微分方程f f Dmixμ=中,把μ称为问题本征值,f 称为本征函数⑤线性算符:现在把上述概念统一为线性算符理论。
考虑一个可测量Q ,定义它的对应算符为Q ˆ,它的本征方程是ψ=ψλQˆ或λψψ=Q ˆ,把λ称为算符的「本征值」,λ的取值集合称为算符的「谱」, ψ称为算符的「本征态」(或本征矢),ψ称为算符的「本征函数」 (注意:有时也把ψ记作本征值的对应本征态λ,如后面将遇到的坐标算符本征态x 、动量算符本征态p )⑥第三公设——观测公设:对于量子系统测量某个量Q ,这过程可以抽象为对应的算符Q ˆ作用于系统粒子的态矢量ψ,测量值只能为算符Q ˆ的本征值iλ。
[理学]《量子力学导论》习题答案曾谨言版_北京大学1
第一章 量子力学的诞生1.1设质量为m 的粒子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 ⎩⎨⎧<<><∞=ax ax x x V 0,0,0,)(试用de Broglie 的驻波条件,求粒子能量的可能取值。
解:据驻波条件,有 ),3,2,1(2=⋅=n n a λn a /2=∴λ (1)又据de Broglie 关系 λ/h p = (2) 而能量(),3,2,12422/2/2222222222==⋅===n ma n a m n h m m p E πλ (3)1.2设粒子限制在长、宽、高分别为c b a ,,的箱内运动,试用量子化条件求粒子能量的可能取值。
解:除了与箱壁碰撞外,粒子在箱内作自由运动。
假设粒子与箱壁碰撞不引起内部激发,则碰撞为弹性碰撞。
动量大小不改变,仅方向反向。
选箱的长、宽、高三个方向为z y x ,,轴方向,把粒子沿z y x ,,轴三个方向的运动分开处理。
利用量子化条件,对于x 方向,有()⎰==⋅ ,3,2,1,x x xn h n dx p即 h n a p x x =⋅2 (a 2:一来一回为一个周期)a h n p x x 2/=∴,同理可得, b h n p y y 2/=, c h n p z z 2/=,,3,2,1,,=z y x n n n粒子能量 ⎪⎪⎭⎫ ⎝⎛++=++=222222222222)(21c n b n a n mp p p m E z y x z y x n n n zy x π ,3,2,1,,=z y x n n n1.3设质量为m 的粒子在谐振子势2221)(x m x V ω=中运动,用量子化条件求粒子能量E 的可能取值。
提示:利用 )]([2,,2,1,x V E m p n nh x d p -===⋅⎰)(x V解:能量为E 的粒子在谐振子势中的活动范围为 a x ≤ (1) 其中a 由下式决定:221()2x a E V x m a ω===。
《量子力学导论》习题答案(曾谨言版,北京大学)(2)
第六章 中心力场6.1) 利用6.1.3节中式(17)、(18),证明下列关系式相对动量 ()21121p m p m M r p-==∙μ (1) 总动量 21p p R M P+==∙ (2)总轨迹角动量p r P R p r p r L L L⨯+⨯=⨯+⨯=+=221121 (3)总动能 μ222222222121M P m p m p T +=+= (4)反之,有 ,11r m R rμ+= r m R r22μ-= (5) p P m p +=21μ,p P m p -=12μ(6)以上各式中,()212121 ,m m m m m m M +=+=μ证: 212211m m r m r m ++=, (17) 21r r r -=, (18)相对动量 ()21122121211p m p m M r r m m m m r p-=⎪⎪⎭⎫ ⎝⎛-+==∙∙∙μ (1’) 总动量 ()2121221121p p m m r m r m m m R M P+=+++==∙∙∙ (2’)总轨迹角动量 221121p r p r L L L⨯+⨯=+=)5(2211p r m uR p r m u R ⨯⎪⎪⎭⎫⎝⎛-+⨯⎪⎪⎭⎫ ⎝⎛+= ()()2112211p m p m Mr p p R -⨯++⨯= )2)(1(⨯+⨯=由(17)、(18)可解出21,r r,即(5)式;由(1’)(2’)可解出(6)。
总动能()22112262221212222m p P m m p P m m p m p T ⎪⎪⎭⎫⎝⎛-+⎪⎪⎭⎫ ⎝⎛+=+=μμ2122222122112222122222m m pP u m p m m u m m p P u m p m m u⋅-++⋅++=()()⎪⎪⎭⎫⎝⎛+++++=2122221222211112122m m p P m m m P m m m μ2222M P += (4’) [从(17),(18)式可解出(5)式;从(1),(2)式可解出(6)式].6.2) 同上题,求坐标表象中p 、和的算术表示式r i ∇-= R i ∇-= ,p r P R L⨯+⨯=解: ()()211221121r r m m Mi p m p m M p ∇-∇-=-=(1) 其中 1111z y x r ∂∂+∂∂+∂∂=∇, 而x X M m x x x X x X x ∂∂+∂∂=∂∂∂∂+∂∂∂∂=∂∂1111, 同理,y Y M m y ∂∂+∂∂=∂∂11zZ M m z ∂∂+∂∂=∂∂11; (利用上题(17)(18)式。
量子力学曾谨严 第2章作业答案
教材P50 ~ 52:2、3、5、6、7、13 2.解: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本征波函数为⎪⎭⎫ ⎝⎛=ψa x n a x n πsin 2)(,a x <<0 0)(=x n ψ,a x x ><,0计算平均值22cos 1212sin 2)()(0200*a dx a x n x a dx a x n x a dxx x x x aaan n =⎪⎪⎭⎫ ⎝⎛⎪⎭⎫ ⎝⎛-=⎪⎭⎫ ⎝⎛==⎰⎰⎰ππψψ222220202*223sin 2)()(ππψψn a a dx a x n x a dxx x x x aan n -=⎪⎭⎫ ⎝⎛==⎰⎰(查积分表)因此126112)(2222222a n a x x x x n →∞→⎪⎭⎫ ⎝⎛-=-=-π 在经典力学中,粒子处于dx x x +~的概率为a dx ,而2a x =,则有()1222202a a dx a x x x a=⎪⎭⎫ ⎝⎛-=-⎰因此当∞→n 时,量子力学结果→经典力学结果。
3.解:用p34(12)式⎪⎪⎩⎪⎪⎨⎧≥<⎥⎦⎤⎢⎣⎡⎪⎭⎫ ⎝⎛-+⎪⎭⎫ ⎝⎛=⎪⎭⎫ ⎝⎛=ψ2,02,exp exp 221cos 2)(1a x ax a x i a x i a a x a x πππ其Fourier 逆变换为dx px i x p a a ⎪⎭⎫⎝⎛-=⎰-exp )(21)(21ψπΦ ⎪⎪⎭⎫ ⎝⎛-⎪⎭⎫ ⎝⎛=22222cos 2 p a a a pa πππ此即粒子动量表象波函数,因此粒子动量分布的概率密度为2)()(p p W Φ=。
5.解:在0=t 时刻22212m a Eπ=,⎪⎩⎪⎨⎧><<<⎪⎭⎫⎝⎛=ψax x a x a x a x ,0,00,sin 2)0,(π 阱宽为a 2时粒子Hamilton 量的本征问题的解为,3,2,1,82222==n n man πε⎪⎩⎪⎨⎧><<<⎪⎭⎫⎝⎛=Φax x a x a x n a x n 2,0,020,2s i n 1)(π因波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所以)0,(x ψ已不是这时的本征态。
量子力学 第二章习题与解答1
第二章习题解答p.522.1.证明在定态中,几率流与时间无关。
证:对于定态,可令)]r ()r ()r ()r ([m 2i ]e )r (e )r (e )r (e )r ([m2i )(m 2i J e)r ( )t (f )r ()t r (**Et iEt i **Et i Et i **Eti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可见t J 与无关。
2.2 由下列定态波函数计算几率流密度:ikr ikr e re r -==1)2( 1)1(21ψψ从所得结果说明1ψ表示向外传播的球面波,2ψ表示向内(即向原点) 传播的球面波。
解:分量只有和r J J 21在球坐标中 ϕθθϕθ∂∂+∂∂+∂∂=∇sin r 1e r 1e r r 0r mrk r mr k r r ik r r r ik r r m i r e rr e r e r r e r m i mi J ikr ikr ikr ikr30202201*1*111 )]11(1)11(1[2 )]1(1)1(1[2 )(2 )1(==+----=∂∂-∂∂=∇-∇=--ψψψψ r J 1与同向。
表示向外传播的球面波。
rmrk r mr k r )]r 1ik r 1(r 1)r 1ik r 1(r 1[m 2i r )]e r 1(r e r 1)e r 1(r e r 1[m 2i )(m2i J )2(3020220ik r ik r ik r ik r *2*222-=-=---+-=∂∂-∂∂=∇-∇=--ψψψψ可见,r J与2反向。
表示向内(即向原点) 传播的球面波。
补充:设ikx e x =)(ψ,粒子的位置几率分布如何?这个波函数能否归一化?∞==⎰⎰∞∞dx dx ψψ*∴波函数不能按1)(2=⎰dx x ψ方式归一化。
其相对位置几率分布函数为12==ψω表示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相同。
量子力学(二)习题参考答案
ψ 1 (− a ) = ψ 2 (− a ) → −C sin ka = A1e −α a
比较以上两式可以得到
B2 = − A1
A1eα x , x < − a 于是有 ψ 0 ( x) = C sin kx, −a < x < a − A e −α x , x > a 1
——奇宇称态!
+∞
( p x x − Et )
4) 、由归一化条件 ψ * ( x)ψ p ' ( x )dx = δ ( p ' − p '' ) 可定出归一化常数 p'
−∞
∫
A= 1
2π h h2 d 2 ,U = 0 2 I dϕ 2
µ =− 4、平面转子(见教科书)—— H
其解为: E m =
m2 h2 , m = 0, ±1, ±2 …… 2I 1 imϕ e , 2π
比较得到:
B2 = A1
于是得
A1eα x , x < − a ψ e ( x) = C cos kx, − a < x < a −α x A1e , x > a
——偶宇称态!
(23)
其中的 C,A1 可由归一化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定出。 7、 δ 形势—— U ( x ) = f ( x )δ ( x) U(x) E 1 0 2 x (1)
①
②
由①和②消去 B
→ 2 A = (1 +
2k1 k2 k +k )C = 1 2 C → C = A k1 k1 k1 + k 2
③
由①和②消去 C
→
A − B k2 = → A + B k1
量子力学答案完整版周世勋第三版
pdq nh
其中 q 是微观粒子的一个广义坐标,p 是与之相对应的广义动量,回路积分是沿运动轨道积 一圈,n 是正整数。
(1)设一维谐振子的劲度常数为 k,谐振子质量为μ,于是有
E p2 1 kx2 2 2
令k2
2mE 2
,得
d
2 2 (x) dx 2
k
2
2
(x)
0
其解为 2 (x) Asin kx B cos kx
④
根据波函数的标准条件确定系数 A,B,由连续性条件,得
2 (0) 1 (0) ⑤
2 (a) 3 (a) ⑥
⑤ B0
⑥
A0
sin ka 0
ka n (n 1, 2, 3,)
由归一化条件
∴ 2 (x)
Asin
n a
x
(x) 2 dx 1
得
A2
a
sin 2
n
xdx
1
0
a
由
a
sin
b
m a
x sin
n a
xdx
a 2
mn
A 2 a
2 (x)
2 sin n x aa
Asin ka 0
.专业 WORD.
.
k2
2mE 2
En
22 2ma 2
n2
(n 1,2,3,) 可见 E 是量子化的。
由此可求得相应的λ的值,记作 m 。但要注意的是,还需要验证 对λ的二阶导数在 m
处的取值是否小于零,如果小于零,那么前面求得的 m 就是要求的,具体如下:
'
量子力学作业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量子力学课后习题答案2.1证明在定态中,概率流密度与时间无关。
证:对于定态,可令)]r ()r ()r ()r ([m2i ]e )r (e )r (e )r (e )r ([m2i )(m 2i J e)r ( )t (f )r ()t r (**Et iEt i **Et i Et i **Eti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ψ∇-∇=∇-∇=∇-∇===-----)()(,可见t J 与无关。
2.2 由下列定态波函数计算几率流密度: ikr ikr e re r -==1)2( 1)1(21ψψ 从所得结果说明1ψ表示向外传播的球面波,2ψ表示向内(即向原点) 传播的球面波。
解:分量只有和r J J 21在球坐标中 ϕθθϕθ∂∂+∂∂+∂∂=∇sin r 1e r 1e r r 0 r m r k r m r k r r ik r r r ik r r m i r e rr e r e r r e r m i mi J ikr ikr ikr ikr30202201*1*111 )]11(1)11(1[2 )]1(1)1(1[2 )(2 )1(==+----=∂∂-∂∂=∇-∇=--ψψψψ r J 1与同向。
表示向外传播的球面波。
rm r k r m r k r r ik r r r ik r r m i r e r r e r e r r e r m i mi J ikr ikr ikr ikr3020220*2*222 )]11(1)11(1[2 )]1(1)1(1[2 )(2 )2(-=-=---+-=∂∂-∂∂=∇-∇=--ψψψψ可见,r J与2反向。
表示向内(即向原点) 传播的球面波。
2.3 一粒子在一维势场⎪⎩⎪⎨⎧>∞≤≤<∞=a x a x x x U ,,,0 00)( 中运动,求粒子的能级和对应的波函数。
解:t x U 与)(无关,是定态问题。
量子力学导论-2
例题1
设子弹的质量为0.01㎏,枪口的直径为0.5㎝。 试求子弹射出枪口时的横向速度的不确定量。
解 : 枪口直径可以当作子弹射出枪口时位置的不确定
量 x。 由于 px mx
根据不确定性关系得
1.051034 J s
x 2mx 20.01kg0.5102 m
Steven Chu (朱棣文)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C. Cohen-Tannoudji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 College de France France
Williams Phillip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 Technology USA
数百个电子
同一个电子重复许多次相同实验表现 出的统计结果,是自己与自己干涉
数万个电子
电 子 双 缝 干 涉 图 样
出现概率小 电电子子数数N=N7132=070000000
出现概率大
哥本哈根思想三大核心之一:概率= 2
哥本哈根描述:单个电子从电子枪出发后,到底如何运动 的?只有用波的形式描述才能精确的解释干涉条纹!在没 有被我们试图观测的时候,电子以一种我们无法描述也无 法观测的方式运动,同时穿过双缝,自己和自己干涉,在 波长差满足整数关系的地方,落点变成电子的概率比较高, 波函数“坍缩”,波动性消失,成为一个观测屏幕上的光 点!波长差满足半波长奇数倍的地方,波函数接近0,电子 到达此处的概率少! 哥本哈根描述:一旦我们试图观测这个过程,电子就不会 以一种我们无法描述也无法观测的方式运动,同时穿过双 缝自己和自己干涉,而是立刻波函数“坍缩”,电子波动 性消失,只能通过一条缝隙,不再发生干涉现象!
周世勋量子力学习题及解答
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第一章 量子理论基础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m λ与温度T 成反比,即m λT=b (常量); 并近似计算b 的数值,准确到二位有效数字。
解 根据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dv e chv d kThv v v 11833-⋅=πρ, (1)以与 c v =λ, (2)λρρd dv v v -=, (3)有,118)()(5-⋅=⋅=⎪⎭⎫ ⎝⎛-=-=kThc v v ehc cd c d d dv λλλπλλρλλλρλρρ这里的λρ的物理意义是黑体波长介于λ与λ+d λ之间的辐射能量密度。
此题关注的是λ取何值时,λρ取得极大值,因此,就得要求λρ 对λ的一阶导数为零,由此可求得相应的λ的值,记作m λ。
但要注意的是,还需要验证λρ对λ的二阶导数在m λ处的取值是否小于零,如果小于零,那么前面求得的m λ就是要求的,具体如下:01151186'=⎪⎪⎪⎭⎫ ⎝⎛-⋅+--⋅=-kThc kThc e kT hc ehcλλλλλπρ ⇒ 0115=-⋅+--kThc ekThcλλ⇒ kThcekThc λλ=--)1(5 如果令x=kThcλ ,则上述方程为 x e x =--)1(5这是一个超越方程。
首先,易知此方程有解:x=0,但经过验证,此解是平庸的;另外的一个解可以通过逐步近似法或者数值计算法获得:x=4.97,经过验证,此解正是所要求的,这样则有xkhc T m =λ 把x 以与三个物理常量代入到上式便知K m T m ⋅⨯=-3109.2λ这便是维恩位移定律。
据此,我们知识物体温度升高的话,辐射的能量分布的峰值向较短波长方面移动,这样便会根据热物体(如遥远星体)的发光颜色来判定温度的高低。
1.2 在0K 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 ,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 根据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可知E=hv ,λhP =如果所考虑的粒子是非相对论性的电子(2c E e μ<<动),那么ep E μ22= 如果我们考察的是相对性的光子,那么E=pc注意到此题所考虑的钠的价电子的动能仅为3eV ,远远小于电子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即eV 61051.0⨯,因此利用非相对论性的电子的能量——动量关系式,这样,便有ph =λnmm m E c hc E h e e 71.01071.031051.021024.1229662=⨯=⨯⨯⨯⨯===--μμ在这里,利用了m eV hc ⋅⨯=-61024.1以与eV c e 621051.0⨯=μ最后,对Ec hc e 22μλ=作一点讨论,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粒子的质量越大时,这个粒子的波长就越短,因而这个粒子的波动性较弱,而粒子性较强;同样的,当粒子的动能越大时,这个粒子的波长就越短,因而这个粒子的波动性较弱,而粒子性较强,由于宏观世界的物体质量普遍很大,因而波动性极弱,显现出来的都是粒子性,这种波粒二象性,从某种子意义来说,只有在微观世界才能显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d r [∇ ⋅ ( ψ 2m ∫
2 3
2
∇ψ 1* − ψ 1*∇ψ 2 ) − (∇ψ 2 ) ⋅ (∇ψ 1* ) + (∇ψ 1* ) ⋅ (∇ψ 2 ) ∇ψ 1* − ψ 1*∇ψ 2 )
=−
d r [∇ ⋅ ( ψ 2m ∫
2 3
2
]
=−
即
2m ∫
2
(ψ
2
∇ψ 1* − ψ 1*∇ψ 2 ) ⋅ dS = 0 , (无穷远边界面上,ψ 1 ,ψ 2 → 0 )
(1)
(2)
取(1)之复共轭:
−i
(3)
4
似水骄阳
ψ 2 × (3) − ψ 1* × (2),得
对全空间积分:
−i
2 ∂ * ( ψ 1ψ 2 ) = − ( ψ 2 ∇ 2ψ 1* − ψ 1*∇ 2ψ 2 ) ∂t 2m
−i
2 d 3 * ( ) ( ) d r ψ r t ψ r t = − d 3 r ψ 2 ∇ 2ψ 1* − ψ 1*∇ 2ψ 2 , , 1 2 ∫ ∫ dt 2m
T=
2m ∫
2
d 3 r∇ψ * ⋅ ∇ψ
2
(3)
结合式(1) 、 (2)和(3) ,可知能量密度
ω=
2m
∇ψ * ⋅∇ψ + ψ *Vψ ,
(4)
且能量平均值
E = ∫ d 3r ⋅ω 。
(b)由(4)式,得
⎤ 2 ⎡ ∂ω ⎢∇ ∂ψ ∗⋅∇ψ + ∇ψ * ⋅∇ ∂ψ ⎥ + ∂ψ ∗ Vψ + ψ *V ∂ψ = ∂t 2m ⎢ ∂t ∂t ⎥ ∂t ∂t ⎣ ⎦ ⎛ ⎞ ⎛ ⎞⎤ 2 ⎡ ∂ψ ∗ ∂ψ ∂ψ 2 * ⎟ ⎥ ∂ψ ∗ ∂ψ * ⎟ ⎜ ∂ψ ∗ 2 ⎢ ⎜ Vψ + ψ *V = ∇⋅ ∇ψ + ∇ψ − ∇ψ + ∇ψ + ⎟ ⎜ ∂t ⎟⎥ 2m ⎢ ⎜ ∂t ∂t ∂t ∂t ∂t ⎠ ⎝ ⎠⎦ ⎣ ⎝
d ∫∫∫ τ
3
rψ *ψ
(2)
ψ * × (1)-ψ × (2),得
2 ∂ * ( ( ψ ψ )= − ψ *∇ 2ψ − ψ∇ 2ψ * ) + 2iψ *V2ψ i ∂t 2m
=−
2
2m
∇⋅( ψ *∇ψ − ψ∇ψ * ) + 2iV2ψ *ψ
∴
2V ∂ * ψ ψ =− ∇ ⋅ ψ *∇ψ − ψ∇ψ * + 2 ψ *ψ ∂t 2im
0, 0 < x < a, 0 < y < b V ( x, y ) = ⎧ ⎨ 其余区域 ⎩ ∞,
求粒子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如 a = b ,能级的简并度如何? 解:能量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为
E nx n y =
2 nx ( 2m a 2
2
π2
+b )
2
2 ny
ψn n =
x y
若 a = b ,则
2 2
2
∝1 t 。
2
设整个波包中最强的动量成分为 k 0 ,即 k = k 0 时 ϕ (k ) 最大,由(4)式可见,当 t 足够大以后, ϕ 的 最大值出现在 mx
t = k 0 处,即 x = k 0 t m 处,这表明波包中心处波群的主要成分为 k 0 。
第三章 一维定态问题
3.1)设粒子处在二维无限深势阱中,
2
2 2 因而平面转子的能量 E m = pϕ / 2 I = m
/ 2I ,
m = 1, 2 , 3 ,
第二章 波函数与 Schrödinger 方程
2.1 设质量为 m 的粒子在势 (a)证明粒子的能量平
V (r ) 中运动。
E = ∫ d 3r ⋅ ω ,
(能量密度)
值为
2
ω=
2m
∇ψ *ψ + ψ *Vψ ∂ω +∇⋅s = 0 ∂t
(
)
waterysun
( ) ( (ψ 2im ∫∫
S
)
=−
*
∇ψ − ψ∇ψ * ⋅ dS +
)
2
d ∫∫∫ τ
3
rV2ψ *ψ
), 而第二项代表体积 τ 中 “产
(= − 上式右边第一项代表单位时间内粒子经过表面进入体积 τ 的几率 生”的几率,这一项表征几率(或粒子数)不守恒。 2.3 设ψ 1 和ψ 2 是 Schrödinger 方程的两个解,证明
2 / 2I 。 , pϕ 是平面转子的角动量。转子的能量 E = pϕ
解:平面转子的转角(角位移)记为 ϕ 。 , pϕ 是运动惯量。按量子化条件 它的角动量 pϕ = I ϕ (广义动量)
.
∫
∴
2π
0
pϕ dϕ
pϕ = mh ,
waterysun
= 2π pϕ = mh, m = 1, 2 , 3 ,
d d 3 rψ 1* r ,.t ψ 2 r , t = 0 。 ∫ dt
ip0 x /
( ) ( )
⎛ p2 ⎞ i ⎜ p0 x − 0 t ⎟ / ⎜ m ⎟ 2 ⎝ ⎠
2.4 设一维自由粒子的初态ψ ( x,0 ) = e
, 求ψ ( x, t ) 。
解:
ψ ( x, t ) = e
2.5 设一维自由粒子的初态ψ ( x,0 ) = δ ( x ) ,求 ψ ( x, t ) 。
waterysun
2 ⎛ ⎞ − ∇ 2 + V ⎟ψ * ⎜ ⎝ 2m ⎠
= −∇ ⋅ s +
2 ⎞ ∂ψ ∗ ⎛ ∂ψ − ∇ 2 + V ⎟ψ + ⎜ ∂t ⎝ 2m ∂t ⎠
⎛ ⎞ ∂ψ ∗ ∂ψ * ⎟ = −∇ ⋅ s + E ⎜ ψ ψ+ ⎜ ∂t ⎟ ∂t ⎝ ⎠ = −∇ ⋅ s + E ∂ ρ ∂t
2 n nh = mωπ mω
(3)
代入(2) ,解出
En = n ω, a 2 − u 2 du =
n = 1, 2 , 3 ,
(4)
积分公式:
∫
∫
2π
u a2 u a2 − u2 + arcsin + c 2 2 a
1.4 设一个平面转子的转动惯量为 I,求能量的可能取值。 提示:利用
0
pϕ dϕ = nh, n = 1, 2 ,
.
由此得
a = 2 E / mω 2 ,
(2)
x = ± a 即为粒子运动的转折点。有量子化条件 1 2 2 2 2 2 ∫ p ⋅ dx = 2 −∫a 2m( E − 2 mω x ) dx = 2mω −∫a a − x dx = 2 mω a 2 ⋅
得a =
2 +a +a
π
2
= mωπ a 2 = n h
(1)
当时间足够长后(所谓 t → ∞ ) ,上式被积函数中的指数函数具有 δ 函数的性质,取
α = t 2m ,
参照本题的解题提示,即得
mx ⎞ ⎛ u = ⎜k − ⎟, t ⎠ ⎝
(2)
ψ ( x, t ) ≈
1 2π
e
imx 2 2 t
2πm −iπ / 4 mx ⎞ ⎛ ⋅ e ϕ (k )δ ⎜ k − ⎟d k ∫ t t ⎠ ⎝ −∞
(3)
6
+∞
=
m −iπ / 4 imx 2 / 2 t ⎛ mx ⎞ ϕ⎜ ⎟ e e t ⎝ t ⎠
似水骄阳
ψ ( x, t )
2
m ⎛ mx ⎞ ≈ ϕ⎜ ⎟ t ⎝ t ⎠
2
(4)
物理意义:在足够长时间后,各不同 k 值的分波已经互相分离,波群在 x 处的主要成分为 k = mx
t ,即
x = kt m ,强度 ∝ ϕ (k ) ,因子 m t 描述整个波包的扩散,波包强度 ψ
(b)证明能量守恒公式
s =−
证: (a)粒子的能量平
⎛ ∂ψ * ⎞ ∂ψ ⎜ ∇ψ + ∇ψ * ⎟ ⎜ ⎟ 2m ⎝ ∂ t ∂t ⎠
2
(能流密度)
值为(设ψ 已归一化)
似水骄阳
2
2 ⎛ ⎞ 3 2 − E = ∫ψ * ⎜ ⎜ 2m ∇ + V ⎟ ⎟ψ d r = T + V ⎝ ⎠
(1)
∫e
dp
(指数配方)
e
imx 2 2 t
2 ⎡ it ⎛ mx ⎞ ⎤ − ⎜p− ⎟ ⎥ dp ∫ exp⎢ t ⎠ ⎦ ⎢ 2m ⎝ ⎥ −∞ ⎣
+∞
似水骄阳
5
令
ξ2 =
t ⎛ mx ⎞ ⎜p− ⎟ ,则 t ⎠ 2m ⎝
2
ψ ( x, t ) =
= =
1 2π 1 2π
e
imx 2 2 t
2m ⋅ t
( ρ :几率密度)
= −∇ ⋅ s
所以
(定态波函数,几率密度 ρ 不随时间改变)
∂ω +∇⋅s = 0 。 ∂t
2.2 考虑单粒子的 Schrödinger 方程
i
V1 与 V2 为实函数。
2 ∂ ψ (r , t ) = − ∇ 2ψ (r , t ) + [V1 (r ) + iV2 (r )] ψ (r , t ) ∂t 2m
∫∫ j ⋅ dS
d * d 3 rψ 1 (r , t ) ψ 2 (r , t ) = 0 。 ∫ dt
证:
∵ i
2 ⎞ ∂ψ 1 ⎛ =⎜ − ∇2 +V ⎟ ⎟ψ 1 ⎜ ∂t ⎠ ⎝ 2m 2 ⎞ ∂ψ 2 ⎛ i =⎜ − ∇2 + V ⎟ ⎟ψ 2 ⎜ ∂t ⎠ ⎝ 2m 2 ⎞ * ∂ψ 1* ⎛ 2 ⎟ =⎜ − ∇ + V ⎟ψ 1 ⎜ 2m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