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完整word版)去括号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
媒体
明确使用那些教具、学具或电教媒体。媒体使用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5
板书
设计
板书简明、精要、重点突出,布局合理。
5
练习
设计
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份量与难度适中;有层次,选做与必做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注意发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5
教学
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写出教学后记、反思小结或自我点评。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去括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六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2011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整式的化简和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也是是以后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10
教学
方法
设计
设计中能体现主要的教法、学法。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方法科学有效。
10
教学
流程
设计
1、教学流程的设计应包括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和方法。
2、在每步教学中能基本体现执行者、执行内容、执行方式、执行程度和执行目标这五个要素。
3、教学流程的设计能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体现递进性,后一步教学是前一步教学的必然发展。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添括号》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添括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去括号、添括号》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本章内容是代数基础知识的拓展,对于学生理解代数运算规律,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对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括号的运用,尤其是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代数运算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掉问题中的括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去括号、添括号。
2.呈现(10分钟)讲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去括号和添括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去括号和添括号的一些易错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去括号和添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方便学生复习。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添括号》教学设计3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添括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去括号、添括号》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能力。
本章内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的代数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但对含括号的运算还不够熟悉。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能够熟练解决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准备一些含有括号的运算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应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含有括号的运算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
例如:计算2x + 3(4 - x)的结果。
2.呈现(10分钟)呈现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添括号》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些含有括号的运算题目,按照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选取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解答,并讲解解题思路。
去括号添括号教案
《去括号、添括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法则;(2)使学生会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的运算;(3).2、过程性目标:(1)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2)通过任务驱动与合作交流,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评价设计】1、通过任务一的驱动,帮助学生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总结去括号法则;2、通过任务二的自学任务,任务三的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法则解决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通过任务四的当堂检测,帮助学生检验自己所获,找到不足,加以弥补。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去括号法则;法则的运用难点:括号前是负号的去括号运算【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节课中学过合并同类项来化简代数式,当遇到有括号时,该如何做呢?这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知识。
二、展示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2、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培养代数推理能力。
三、探索新知任务一:请同学们自学课本99页一页要求:1、了解小彬、小颖、小刚三人的做法;2、针对小彬、小颖的代数式如何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加以理解每一步的根据。
3、检测一下自己是否能用此法去括号。
4、检测内容:8x-(3x-5); 3x+2(2x-4)设计意图:通过任务一,是学生感受去括号的必要性,让学生知道用小学学过的分配律可以进行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是新学的知识与故知联系。
任务二: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00页,去括号法则及例题要求:1、注意法则二的关键是什么?(尤其是括号中第一项的符号变化);2、结合法则读例题,进一步理解法则运用;3、检测自己:课本101页习题3.8第1题(1)(2)(3)。
去括号、添括号-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去括号、添括号-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能够灵活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简化运算。
3.培养学生化繁为简、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添括号和去括号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去括号和添括号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同时考虑运算的顺序和规律。
教学准备1.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2.教学PPT;3.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主要讲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和规则,并简单回顾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公式。
二、讲解与示范(30分钟)1.教师给出添括号和去括号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让学生举例简单应用,例如,2(a+b)可简化为2a+2b,而3a+4b−2a可化简为a+4b。
2.教师在白板上举例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例如,(a+b)2可化简为a2+2ab+b2,(2x+3)(x+4)可展开为2x2+11x+12等。
3.教师通过计算目标式子的步骤,让学生理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运用方法。
例如,当目标式子为(3x+4)+2时,我们要先去括号得3x+4+2,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最终结果3x+6。
三、练习(25分钟)1.让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相应的练习,单独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上教师可以上到讲台,点名学生回答。
2.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点,教师可设计一些趣味练习游戏,如口算比赛、速算游戏等。
四、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去括号和添括号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以及正确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
2.鼓励学生保持耐心和信心,多练习,以便掌握这些数学运算方法。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作业;2.整理课上知识点,写下10个范例,并标明要点;3.将本节课上所学的数学运算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并写出一篇感想。
拓展阅读1.数学奥秘(全球学习出版社,中学数学教育强化丛书)。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 / 七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去括号法则.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美育渗透点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2.学生学法: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2.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七、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师:前边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①与;②与;③与.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1);(2);(3).学生活动:1、2题学生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学生回答,3题(1)(2)小题学生抢答,(3)小题学生解决有了困难.师提出问题:多项式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板书]3.3【教法说明】在复习中,学生合并中的同类项遇到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先去括号,怎样去括号呢?学生急于想知道,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
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一、引言数学中的去括号与添括号是一个常见的概念,它们在同学们学习代数表达式和简化表达式时非常重要。
理解和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方法对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供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二、去括号1. 去括号的基本概念去括号是指将代数表达式中的括号进行展开,使得表达式更简洁易懂。
在去括号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符号进行相应的运算。
2. 去括号的运算规则规则1:对于带有正号“+”的括号表达式,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保持不变。
例如:(a+b)=a+b规则2:对于带有负号“-”的括号表达式,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符号取相反数。
例如:−(a+b)=−a−b规则3:多个括号相乘时,可以使用分配律进行去括号。
例如:(a+b)(c+ d)=ac+ad+bc+bd3. 去括号的示例示例1:去括号:2(3x+4y)解法:根据规则3,可以将2分别与括号内的表达式3x和4y相乘。
2(3x)+2(4y)=6x+8y示例2:去括号:−(2x+5y)解法:根据规则2,将括号内的各项符号取相反数。
−2x−5y三、添括号1. 添括号的基本概念添括号是指在代数表达式中加入括号,以改变运算顺序或强调计算的优先级。
2. 添括号的运算规则规则1: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级别比乘法和除法低。
因此,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通常将它们放在括号内。
规则2:如果一个表达式中存在多个运算符,则按照以下优先级添括号: 1. 括号内部的运算(例如加法、减法等); 2. 乘法和除法; 3. 其他运算。
3. 添括号的示例示例1:添括号:$3x + 4y\\times 5$解法:根据规则2,先计算乘法。
$3x + (4y\\times 5) = 3x + 20y$示例2:添括号:2x+3y−4z解法:根据规则1,添加括号使加法和减法运算明确。
(2x+3y)−4z四、练习题请对以下代数表达式进行去括号和添括号的计算。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2. 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要注意保持等式的平衡,即等式两边要添加括号,并且括号内的符号要根据括号前的符号进行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去括号或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去括号和添括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去括号法则:通过例题,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3. 讲解添括号法则:通过例题,讲解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去括号和添括号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目中的问题。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去括号和添括号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判断学生对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标准:正确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绩优良;基本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能解决简单问题,成绩中等;未完全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需要进一步学习,成绩较差。
七、教学拓展1.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探索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的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去括号与添括号》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法则进行简化运算。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代数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代数运算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但是对于代数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建立代数运算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法则进行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进行简化运算。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建立代数运算的概念。
2.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资源:教材、教学PPT、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这些法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进行简化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典型的练习题,巩固对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的应用,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去括号与添括号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 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美育渗透点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 2.学生学法: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七、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师:前边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 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① 与;② 与;③ 与. 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1);(2);(3).学生活动:1、2题学生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学生回答,3题(1)(2)小题学生抢答,(3)小题学生解决有了困难.师提出问题:多项式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板书]3.3 【教法说明】在复习中,学生合并中的同类项遇到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先去括号,怎样去括号呢?学生急于想知道,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师:如何去括号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所得结果.(出示投影2)计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类项);;学生活动:先运算,然后由学生回答结果.师:(用复合胶片把结果出示投影3)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两种运算有什么区别?学生活动:同桌讨论后,指定一名学生回答(两种运算的结果相同,而两种运算的顺序不同,如是先求7与-5的和再与13相加,而是先求13与+7的和再与-5相加).师:总结,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按照两种不同的运算顺序,所得结果相同,即去括号时要不改变原式的值,并板书:[板书]师提出问题:看上面两个式子,每个式子左边都有括号,并且括号前面是“+”号,右边没有括号,比较右边相应项的符号的变化,你能归纳出去括号的法则吗?学生活动:同桌讨论,找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叙述,然后再让学生补充,教师给予归纳,并板书.[板书]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师提示法则的特征,指出: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的符号一同去掉.【教法说明】去括号法则正的得出,是通过具体例子的运算、观察发现的,学生自己做练习,开动脑筋,发现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出示投影4)计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类项)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观察,心算,然后再指定一个同学回答,说明两个式子运算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做相应的板书:[板书]学生活动:根据上述板书的两个式子,让学生讨论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板书]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师:作必要强调:在板书上用彩粉笔作出“重点”标号,以引起学生注意,强调“各项”,“不变”,“改变”的含义.【教法说明】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以上面的关系式和去括号法则1作基础,学生自己总结法则2就很容易了,但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号,只改变括号内部分项的符号.巩固法则:(出示投影5)去括号(1);(2);(3);(4).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完成,找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做完后,同组学生互相交换评判打分,等黑板上做的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对黑板上所做的题答案进行评定.【教法说明】此组题目是法则的单一运用,让学生独立完成,就是要检验去括号法则掌握的情况,以便做好回授调节.教师活动:强调去括号时要保证不改变原式的值,去括号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同时去掉,然后出示例1.(出示投影6)例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化街)(1);(2);(3);(4).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题目出示就让学生去完成,部分学生板演,待黑板上学生做完,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做的答案进行订正,然后讨论归纳.①易出错误的地方,错误原因;②怎样预防错误的发生等.【教法说明】此题目是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自己独立解答不会有什么困难,待学生全部做完后,师生共同评判订正,目的是教师要掌握解题的正确率,讨论易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以及怎样预防错误发生等问题,从而教育学生以后解题时要认真仔细,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三)巩固练习,尝试反馈(出示投影7) 1.去括号(口答)(1);(2);(3);(4);(5);(6). 2.判断正误(口答)(1);(2);(3). 3.化简:(1);(2);(3);(4).学生活动:l、2题回答,3题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做巡回指导,重点放在差生上.【教法说明】上述题目配备,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法则,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既动口,又动脑、动手,可以使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参与意识也得以增强.(四)归纳总结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这一法则.(出示投影8)(学生填空) 1.括号前边是“+”号时,去掉括号和______________,括号里_____________. 2.括号前边是“-”号时,去掉括号和______________,括号里_____________.(五)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9) 1.判断正误① 中,前没有符号;()② ;()③ ;()④ ;() 2.填空(填“+”或“-”号)① ;② ;③ ;④ . 3.化简:① ;② ;③ ;④ (为正整数).说明:当3题学生完成后,把3题中的①小题利用复合胶片(出示投影10)变式为当,时,求的值.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投影上的l、2题,教师深入到某一组中,待讨论有结果时,指定一两个学生回答.3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法说明】通过学生回答l、2题,教师给予肯定或更正,并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解题时如何预防,2题的完成为下节添括号做了铺垫.3题的4个小题学生板演,②③小题由中等生做,①小题由差等生做,④小题由优等生做,这样照顾优、中、差各层次的学生,以便使他们各有所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做指导.②③小题引导学生发现寻找其他的解题方法.①小题的变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八、随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6)() 2.化简(1);(2).(3),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九、布置作业课本第163页习题3.3A组1(3)(4)(5)(6);2(2).十、板书设计 3.3 (1)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说明:板书后把关键词语用彩粉笔标出来,以便引起学生注意,应用时避免出错误.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添括号法则. 2.应用:能熟练地按要求正确地添括号.(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归纳、对比知识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由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四)美育渗透点对立统一,表现出数学的和谐美.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 2.学生学法:练习→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添括号法则. 2.难点:括号前添“-”号的添括号法则. 3.疑点:按要求添括号(即把具有某种特征的项放入括号内).四、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六、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根据上节所学的去括号法则,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下列几个问题.(出示投影1)把下列各式去括号 1.(1);(2);(3);(4). 2.请你说出去括号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的学习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共同订正.【教法说明】上述题组让学生独立完成,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去括号的知识,去括号后,学生再回答根据是什么?是渗透给学生做数学问题要有理有据.(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师:上面是根据去括号法则,由左边式子得右边式子,现在我们把上面四个式子反过来,可以怎么样?(学生回答)[板书]师:上面四个式子由左到右是添括号的过程,你能发现添括号的法则吗?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学们互相叙述,补充和纠正,语言较通顺后举手回答,师生共同补充纠正.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并板书:[板书]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师:谁能分析一下,上述法则中“添”,“各项”,“不变”,“改变”是什么含义.按法则添括号多项式的值改变吗?学生活动: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后,再指导学生回答.【教法说明】添括号法则的发现与总结,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可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法则得出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法则中的关键性词语,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巩固法则:(出示投影2)下列各式,等号右边添的括号正确吗?若不正确,可怎样改正?(1);(2);(3);(4).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抢答,并互相更正.说明:学生回答完后,利用活动胶片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如(1)小题中括号内“ ”把“+”移走改为“-”,“-6”中把“-”号移走改为“+”号.师提出问题:通过上组练习添括号,请同学们思考易出错的地方及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错误?学生活动:思考,也可同桌互相磋商后,再回答,学生找出的答案可能不全面,教师再做适当的归纳和补充.【教法说明】此组题目的训练,目的是把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都显示出来,以便引以为戒,为以后正确解题做好准备.师:我们添括号时,一定要细心,括号内的各项“变”还是“不变”取决于括号前添“+”号还是“-”号,“变”是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不变”是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下面我们做几个题,来检验一下谁细心、认真,不出错误.(出示投影3)例4按下列要求把多项式添上括号. 1.; 2..①分别把每个多项式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②分别把每个多项式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时指定四个学生在黑板上完成,要求速度快的学生完成后与黑板上的解答对照,是不是一致,如不一致,观察是谁的错了,错在何处.师:通过上例分析,添括号与去括号一样,都是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 3.4 整式的加减3. 去括号与添括号第一课时 去括号与添括号(1)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地进行去括号。
2.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代数式化简及计算。
(二) 能力目标通过去括号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 情感目标通过对去括号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用辩证思想对待事物的人生观。
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括号前为“-”号时去括号,括号内各项要变号的理解及运用。
三、 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1. 什么叫做同类项?已知232b a n 与3451b a 是同类项,则n= .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
n=2 ] 2. 叙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求多项式523223221629b a b a b a b a +-- 当a=1,b=-2 时的值。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原多项式化简得 -4b a b a 223-,当 a=1,b=-2 时,原式的值为-14 ]3. 若a 、b 、c 均为有理数,则 a +(b +c )与 a +b +c 相等吗?[相等,即a +(b +c )= a +b +c ……………………(1)]对于式(1),我们可以结合下面的实例来理解:周三下午,校图书馆内起初有a 名同学,后来某年级组织同学阅读,第一批来了b 位同学,第二批来了c 位同学,则图书馆内共有 位同学。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后来两批一共来了 位同学,因而图书馆内共有 位同学。
由于和均表示同一个量,于是,我们便可以得到式(1)。
(二)讲授新课1.引例若图书馆内原有a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b位同学,第二批又走了c位同学。
试用两种方式写出图书馆内还剩下的同学数。
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关系?[a-b-c;a-(b+c);发现a-(b+c)=a-b-c ………………(2)]2.观察观察(1)、(2)两个等式中和各项符号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a+(b+c)= a+b+c ;(2)a-(b+c)=a-b-c ]3.概括通过观察与分析,试概括去括号的法则。
去括号 添括号教案
去括号添括号教案教材分析去括号、添括号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它是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也是也是今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解方程的基础。
本节教材先有一个墙壁安装窗花的生活情境问题,引出学习去括号法则的必要性。
接着举例利用运算律进行去括号,引导学生观察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符号的变化,归纳出去括号法则。
添括号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引入的。
把去括号的问题倒过来就是添括号,它的根据是等式的“反身性”,添括号是否正确,可以用去括号检验,反之也正确。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探究过程,理解去括号的依据是运算律。
2.掌握去括号的法则,能熟练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去括号法则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练习,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去括号法则,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括号前前为“-”时,去括号时符号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如图所示,在甲乙两面墙壁上各挖去一个圆形空洞安装窗花。
其余部分油漆较大,较大一面墙墙比较少一面墙的油漆面积大多少呢?这个问题就是计算:(2ab-πr²)-(ab-πr²)要计算上式,先要去括号,如何去去括号呢?阅读教材,第41到42页利用运算律把括号去掉,例如:(1)4+(-a+b)(2)4-(-a+b)=[4+(-a)]+b (加法结合律) =4+(-1)×(-a+b)(减法法则)=4+(-a)+b =4+[a+(-b)] (分配律)=4-a+b (减法法则) =(4+a)+(-b)(加法结合律)= 4+a +(-b)=4+a-b (减法法则)观察比较 4+(-a+b)=4-a+b ①4-(-a+b)=4+a-b ②在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你有何发现?师生一起归纳括号法则(1)如果括号前面是“+”,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2)如果括号前面是“-”。
《去括号与添括号(2)》教学设计
《去括号与添括号(2)》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添括号法则。
2、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正确地添括号。
教学分析重点:添括号法则以及根据要求添括号。
难点:括号前是-号时,添括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理解添括号要与括号前的符号看成整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1、去括号法则什么?2、化简代数式,并在括号内写出变形根据。
-2-(-m2+3m-4)+2(m-2m2-3)解:原式=-2+m2-3m+4+2m-4m2-6 ( )=(-2+4-6 )+(-3+2 )m+(1-4) m2 ( )=-4-m-3m2 ( )3、填空(1)a+(b-c)= (2)a-(b-c)=二、新授1、引入把上面的两个式子反过来写,得:a+b-c= a+(b-c)a-b+c= a-(b-c)师生共同分析:添了括号后,放在括号内的项各项的符号变化的情况,然后总结出规律。
(1)必须做恒等变形。
(2)添括号与去括号是互逆的,可以互相检验。
(3)引导学生归纳出:①添括号后,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②添括号后,括号前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2、添括号法则的应用例1(P161例4)按要求把下列多项式3a-2b+c添上括号:(1)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内;(2)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内。
分析:“它”是指整个多项式,不是部分。
解:(略,见P161)例2(P161例5)按要求把下列多项式x3-5x2-4x+9的后两项添上括号:(1)括号前用+号;(2)括号前用-号。
三、练习P162:1,2。
四、小结要求学生说出添括号法则。
五、作业1、P164:A:7,8,9,10。
2、基础训练同步练习2。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
《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括号与添括号(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去括号法则”并能灵活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有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让学生领会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充满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括号前是“-“号时的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活动、问题、探索、交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通过一组连环画面,第一个画面:两个学生在思考问题“图书阅览室里有a 人正在看书,b人看完后出去了,又有c人回教室上课了,此时阅览室中还有多少人?”第二个画面:小刚得出的答案是a-(b+c),小芳得到的答案是a-b-c,两人觉得这两个答案都有道理,可为什么形式不一样呢?”第三个画面:“聪明的小刚灵机一动,把我的答案中的括号扔去不要,两个答案就一样了。
可细心的小芳马上发现还是不一样。
”第四个画面:“究竟该怎么办呢?两个学生免露难色。
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俩解决这个难题吗?”二活动实践1 发现探究:填空:7+(+3)=7_____;8a+(+a)=8a_____;7+(-3)=——;8a+(-a)=8a__;7-(+3)=7——;8a-(+a)=8a____;7-(-3)=7———;8a-(-a)=8a____.2 研讨探究:根据上面填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上面各小题的左边与右边有何不同?(左边有括号,右边没有)问题 2:括号前是“+”号或是“-”号时,对去掉括号有无影响?(有影响。
因为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而加号可以省略)问题 3你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一下你发现的去括号的规律吗?(括号前是“+”号时,把“+”号和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数与字母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时,把“-”号和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数与字母都要变号。
)问题 4如果括号里不是单项式,而是多项式,你所发现的规律还适用吗?请用下列狮子进行验证:13+(7-5) 13-(7-5)9a+(12a-3a) 9a-(12a-3a)问题 5你能用语言叙述去括号的规律吗?(括号前是“+”号时,把“+”号和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时,把“-”号和括号去掉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三自由展示1 说一说:下面的去括号,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请你改正。
⑴a2 - (a – b + c) = a2 - a - b + c⑵-(a – b + c) = - a + b - c⑶c + 2( a - b) = c + 2a – b2 做一做:3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⑴a +(b-c) ;⑵ a - (b-c) ;⑶8a+2b+(5a-b) ⑷ 6a + 2(a-c) ;⑸(5a-3b)- 3(a2-2b);⑹3(2x2-y2) - (3y2-2x2) 。
3 议一议如果一个三角形第一条边长为(2a-b)厘米,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b)厘米,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厘米,哪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9a-4b)厘米四迁移创新填空:(填“+”或“-”号)① x __( - y + z ) = x – y + z② x2__( y2 - z2 ) = x2– y2 + z2③3a__( b - 4c ) = 3a – b + 4c④—(a + b - c) = - a – b + c五精彩回顾学生之间交流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提出得与失,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帮助忙解答。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把有理数减法法则和相反数的意义进行了推广,利用分析、类比、归纳等方法,总结出了去括号法则,并学会了在实际中灵活应用。
)六课外拓展1 教材 P114 习题3.4 7 ,8,12题。
2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a+b ︱a o b去括号与添括号(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添括号法则;2.会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多项式变形;3.继续学习“类比”的方法;理解“去括号”与“添括号”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添括号法则;法则的应用.难点: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1.提问去括号法则.2.练习去括号:(1)a+(b-c);(2)a-(-b+c);(3)(a+b)+(c+d);(4)-(a+b)-(-c-d);(5)(a-b)-(-c+d);(6)-(a-b)+(-c-d).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在计算中,有时候是需要去括号,有时候又需添括号,比如下面两题:(1)102+199-99;(2)5040-297-1503.怎样算更简便?找学生回答,教师将过程写出来.解:(1) 102+199-99=102+(199-99)=102+100=202;(2) 5040-297-1503=5040-(297+1503)=5040-1800=3240.仿照数的添括号方法,完成下列问题:a+b-c=a+( );a+b-c=a-(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数的加括号方法,填出括号里的各项,进而总结添括号法则.二、新知识的学习添括号法则: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此法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进行修改、补充.三、新知识的应用例1 按要求,将多项式3a-2b+c添上括号:(1)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2)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此题是添括号法则的直接应用,为了更加明确起见,在解题时,先写出3a-2b+c=+()=-( )的形式,再让学生往里填空,特别注意,添“-”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解:3a-2b+c=+(3a-2b+c)=-(-3a+2b-c).紧接着提问学生:如何检查添括号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直至说出可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添括号法则检查,一是从结果出发,利用去括号法则检查.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指出所谓用去括号法则检查添括号,正如同用加法检验减法,用乘法检验除法一样.例2 在下列( )里填上适当的项:(1) a+b+c-d=a+( );(2)a-b+c-d=a-( );(3)x+2y-3z=2y-( );(4)(a+b-c)(a-b+c)=[a+( )][a-( )];(5)-(a3-a2)+(a-1)=-a3-( ).本题找学生回答.解:(1)原式=a+(b+c-d);(2)原式=a-(b-c+d);(3)原式=2y-(3z-x);(4)原式=[a+(b-c)][a-(b-c)];(5)原式=-a3-(-a2-a+1).例3 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x3-5x2-4x+9的后两项用( )括起来:(1)括号前面带有“+”号;(2)括号前面带有“-”号.解:(1) x3-5x2-4x+9=x3-5x2+(-4x+9);(2) x3-5x2-4x+9=x3-5x2-(4x-9).说明:1.解此题时,首先要让学生确认x3-5x2-4x+9的后两项是什么——是-4x、+9,要特别注意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2.再次强调添的是什么——是( )及它前面的“+”或“-”.例4 按要求将2x2+3x-6(1)写成一个单项式与一个二项式的和;(2)写成一个单项式与一个二项式的差.此题(1)、(2)小题的答案都不止一种形式,因此要让学生先讨论1分钟再举手发言.通过此题可渗透一题多解的立意.解:(1) 2x2+3x-6=2x2+(3x-6)=3x+(2x2-6)=-6+(2x2+3x);(2) 2x2+3x-6=2x2-(-3x+6)=3x-(-2x2+6)=-6-(-2x2-3x).四、小结1.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这两个法则在整式变形中经常用到,而利用它们进行整式变形的前提是原来整式的值不变.2.去、添括号时,一定要注意括号前的符号,这是括号里各项变不变号的依据.五、作业1.用括号把mx+nx-my-ny分成两组,使其中含m的项结合,含n的项结合(两个括号用“+”号连接).2.在多项式m4-2m2n2-2m2+2n2+n4中添括号:(1)把四次项结合,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2)把二次项结合,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3.把多项式10x3-7x2y+4xy2+2y3-5写成两个多项式的和,使其中一个不含字母y.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去括号和添括号是本章的难点,而添括号难于去括号,添“负号和括号”又难于添“正号和括号”,因此,本章的最难点在本节.为了让学生学起来更觉自然,降低难度,在引入部分,仍然采用了“以旧引新”的办法,即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简便运算,引起学生对添括号的注意,而后,进一步抽象,将数换成字母,让学生在刚才运算的基础上,解决字母的添括号问题.最后,仿照去括号法则,归纳、概括出添括号法则.2.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添的不仅仅是括号,还包括前面的正号或负号,因此,在总结法则时,措词与课本略有不同(见教学设计)以更利于学生将括号及括号前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3.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添括号和去括号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因此可以用来互相检验,就如同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一样.这样可使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