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批判性思维培养角度分析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2013年12月2日,北京街头车行道斑马线的一起交通事故,引发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事件双方是一名骑摩托车的外籍男子和一位过马路的中年妇女。事后出现几种舆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中国大妈冤枉,她确实被老外撞了”,也有人把关注点集中在“老外用中文对倒地大妈爆粗口”上。网络上各大空间进行转载,对于事态分析众说风云。之后,12月11日,据北京市公安局微博消息,北京撞倒大妈的“老外”,系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载人逆行,被拘7日,非法就业被拘5日,处罚后将被遣送出境。这个事件在网络上被称为“老外撞大妈戏剧化事件“。
在网络上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在媒体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户群体低龄化,我们的中学生所看到的信息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一、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让人目不暇接的程度,青少年已经构成新媒体消费的主体,且其获取信息的来源表现出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其中,个人电脑和手机是中小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两类媒介。特别是手机与互联网的联姻,互动加之便携,对充满求新意识同时又追求群体认同的青少年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携带海量信息的媒介成为我们所“见”所“闻”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对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混淆。
由于媒介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其无法全面、完整、客观、真是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而受众能否对“媒体世界”进行一定程度真实的了解,就在于他
的媒介素养的高低。何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Center f or Media Literacy)对媒介素养进行了定义: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进入21世纪,各国中学生花在媒介上的时间急剧上升,甚至有超过他们在教室上课的总时数的趋势。
显然,媒介已经成为中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些未来社会的准公民正在通过媒介获得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学习“美”、“丑”、“善”、“恶“等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故对于中学生进行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其重点不在于追求客观、标准、唯一的标准答案,如何批判性地对自己所了解的信息进行评估和采纳是最关键的。
二、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客观事物折射的信息面前善于利用相关知识和相应的策略对其进行批判地审视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的的思维能力。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媒介素养的养成有一定的帮助。
(一)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是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前提
不管是满足自己和社会需要,还是理性思考的本身要求。归根结底就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即对“真“的追求,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批判的目的之一是”求真“,就这一点而言。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是统一的。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这个同一达到和谐。由此看来,要让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实现对”真“的追求。学生必须要有自己支配时间和
空间。
(二)质疑的勇气和筛选的能力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批判精神不是对客观事物认识了解的简单过程,它需要在事物表现出来的诸多现象中队一些不是事物本事的现象进行区别、质疑,从而进行帅选和淘汰。对客观事物的质疑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筛选信息则是一种能力。质疑和筛选时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特质。中学生具有叛逆性格并不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学生这种心理现象,大胆的鼓励。加之必要的引导。
(三)否则中创新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教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寻其本质创新思维是在批判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否等意识,在批判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媒体素养教育途径
在中学生认知中构建媒介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培养教育,从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角度展开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将媒介素养教育转化与融合与学科知识体系,加之社会、家庭、媒体共建的环境使得媒体素养教育更加有效地开展和实施。
(一)构建科学、系统的媒体素养教育体系
1、学科教学中融合批判思维的培养
媒介素养教育从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做起,基于各学科特征例如语文、政治、历史等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有效地进行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2、媒体素养教育融合与信息技术课堂
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之后,结合信息技术课堂中有关信息的加工、表达、采集等方面,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侧重媒介素养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对媒介所表达的信息有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评价与认识。
3、多方位进行媒体素养宣传教育
除此之外,学校应该明确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学校杂志、报刊、宣传栏等多个角度进行宣传教育,使得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媒体素养方面的相关内容和知识。在无形的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二)政府、媒体共同参与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从个方面介入与参与才能给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支持,鼓励相关研究单位、公益性组织和社团对媒介素养进行深度的研究和调研,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逐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编写媒介素养教育课本,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既然中学生在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触媒体,那么可以从媒体入手,媒体积极开展媒介素养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中学生对媒介的参与和使用能力,在参与使用中进行学习。
(三)家庭协助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据2013 年1 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至2012 年底有91.7%的网民在家中上网,较上年底提升了2.9 个百分点,显示出家庭互联网接入率的提升。由此分析家庭是中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场所,父母的媒介观念和媒介素养直接影响中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家长需要自主学习提升媒介的辨识能力,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在家庭中对中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