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课程目标: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将学会认识镜面对称的概念、图形的镜面对称性质和判断物体是否具有镜面对称的能力。

通过观察镜面对称物体和完成相关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图形特征。

二、学习(25分钟)1. 讲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 展示一组镜面对称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镜面对称轴。

3.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如下练习:a) 在图形中勾画出镜面对称轴。

b) 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具有镜面对称。

c) 找出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并画出其镜面对称轴。

4. 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镜面对称的判断方法。

三、活动(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镜面对称的图形,让他们用小木棍模仿出镜面对称轴,并观察形成的镜面图形。

2.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并找出它的镜面对称轴,然后向全班展示并讲解。

四、总结(5分钟)1. 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判断方法。

2. 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镜面对称?五、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判断它们是否具有镜面对称性,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六、延伸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展开,可在下节课进行)1. 导入对称的概念,观察物体的旋转对称性。

2. 制作对称图案或折纸,锻炼学生的观察、创造和操作能力。

3. 分析一些具有镜面对称和旋转对称特性的自然物体,如植物和昆虫。

希望以上设计对你有帮助!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和素材,请随时告诉我。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2.掌握如何画出物体的镜像线;3.能够通过画出物体的镜像并找出异同点,判断物体是否对称;4.能够进行简单的镜面对称的操作。

二、教学重点1.镜面对称的基本概念;2.画出物体的镜像线;3.判断物体是否对称。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进行简单的镜面对称的操作;2.通过找出异同点来判断物体是否对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想象一面镜子,并分析镜子有哪些特点,以及在生活中镜子有哪些应用。

2. 概念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演示,讲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3. 实例演示在黑板上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并绕镜子进行镜面对称操作,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异同点,判断图形是否对称,并进行解析。

4. 课堂练习在纸上出两个形状相似但并非完全对称的图形,让学生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它的对称轴,并在其上将图形对称复制到对侧,使得图形完全一致。

5. 趣味游戏分成小组进行游戏,每组选择一个代表,以最快的速度画出被指定的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镜像。

五、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醒学生一定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不断探索镜面对称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2.选做题目:在上面规定好的网格中画一些不规则图形,并用到你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对称。

七、教学评估在课堂上即时评估学生的复制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

八、教学反思此课中加入了趣味游戏,使得学习环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快的接受和消化知识点,课程设置得比较合理,但普遍难度不大,需加强不同难度层次的讲解。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7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7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7篇《镜面对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中第69页的例题3和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反写的数字、文字、算式卡片,半个图案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片,钟面,课件。

教学过程: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

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评析】课伊始,趣亦生。

一段“倒影”欣赏,再现了生活中“倒影”、“镜子成像”现象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提出“镜子中的数学”问题,如此导入新课,有趣而自然。

二、照镜实践,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师:镜面对称现象有什么特征呢?我们通过“猜测判断”和“演示验证”两个活动来理解并作出归纳。

1、猜测判断课件出示题目:(1)男孩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向前或向后)走一步。

举起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举起或放下)双手。

(2)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一支铅笔;镜子里的女孩(左手或右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或左手)拿着一支铅笔。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2)掌握通过镜面对称操作得到的镜像图形;(3)能够解决与镜面对称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2)通过练习画出镜像图形,让学生熟悉镜面对称的操作过程;(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镜面对称的概念及特点;2.镜面对称的操作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镜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镜面对称,并让他们观察和描述一些具有镜面对称特点的图形。

2.概念讲解与示范(15分钟)(1)解释镜面对称的概念:镜面对称是指一条直线将图形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翻折后与另一部分重合。

(2)表示镜面对称的符号:通过示范展示如何用直线和箭头表示镜面对称。

(3)讲解镜面对称的特点:镜面对称的图形在镜面翻折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3.练习画出镜像图形(30分钟)(1)给学生一个简单图形的镜面对称图形,让他们通过画出对称图形来体会镜面对称的特点。

(2)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尺子和铅笔画出图形的对称镜像,要求画出的对称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4.解决实际问题(25分钟)(1)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运用镜面对称的知识解决问题。

(a)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2厘米,求它的宽。

(b)将一个图形按照镜面对称的方法画出它的镜像图形。

5.小结与扩展(10分钟)(1)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让学生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特点和操作方法。

(2)扩展: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镜面对称特点的建筑、艺术作品等,拓宽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练习画镜像图形的过程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镜面对称的操作方法。

2.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评价,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镜面对称知识解决问题。

3.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正确率进行评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镜面对称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镜面对称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镜面对称》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镜面对称》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熟悉镜面对称现象。

二、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增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讨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探讨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探讨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教学用具:课件、大镜子一面、小镜子假设干、图片。

教学方式:运用观看、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思想感知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方式。

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师: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进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明白吗?咱们一路去看看吧!观看图片,了解常见的镜面对称现象。

提问: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从上下、左右、前后位置观看。

(课件展现: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觉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窗们给予帮忙。

)让学生观看讨论:什么缘故会显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分组讨论汇报:物体与他们在湖面、镜子里的映像都是对称的。

生:那是一面镜子。

教师给予鼓舞,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有关镜子的知识。

并板书课题:镜面对称。

(设计用意:以学生生活情景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常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能够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二、探讨新知,验证结论。

一、检查预习,感知镜面对称(1)提问:昨天教师布置的作业“请同窗们回家照镜子”,通过照镜子你有哪些发觉呢?请一名同窗在大镜子前演示并提问:照镜子时往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么动?生: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我就做什么动作。

(2)演出:教师请同窗们来当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演出。

(先向前、向后、在蹲下、起立、最后举左手、右手等动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镜面对称-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镜面对称-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镜面对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镜面对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知道镜面对称是一种图形变换方式。

2. 使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能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1. 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2. 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镜子、图片、课件等。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照镜子、舞蹈表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回答:都是通过镜子实现的,左右对称等。

3.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镜面对称。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镜面对称是一种图形变换方式。

2. 教师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规律。

3.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镜面对称的,并说明理由。

4. 学生练习: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变换,并展示作品。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创意设计?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师布置作业: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创意设计。

板书设计:1. 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2. 镜面对称的应用作业设计:1. 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变换的练习。

2. 创意设计:运用镜面对称设计一幅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了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2. 镜面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镜子、图片、实物等。

2. 学具:每人一面小镜子、练习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形象,引导学生发现镜子中的自己与实际生活中的自己是否一致,引出镜面对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如:对称轴、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让学生用镜子进行实际操作,找出对称轴、对称点,并尝试画出对称图形。

4. 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穿衣搭配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镜面对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7. 拓展: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运用镜面对称原理设计有趣的图案或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镜子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镜面对称的应用。

4. 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

2. 通过实例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镜面对称应用案例。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精选10篇)《镜面对称》篇1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69例3、做一做和p71的练习4、5、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教学难点:镜面对称中左右方向相反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图形有了认识,知道对称图形的特征,另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镜面对称有很多了解,这节课就是在这些基础,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听老师的口令,学生做动作,先做正确的动作,再做反向的动作(目的: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为后面让学生体会左右方向相反作准备)二、故事设疑,初步感知镜面对称讲《猴子水中捞月》的故事。

你们猜一猜,小猴子能摘到月亮吗?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可能答:是影子,是水中的像),(目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此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中的“物体能够在水面形成倒影”)三、介绍镜子的发展史人比猴子聪明,由水面能成像而发明了镜子(目的: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激发学生的未知欲)四、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大家经常照镜子,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可能回答:一模一样,大小相同等)是不是这样呢?老师示范,并调动学生的已有的旧知形成镜面对称的映像那还有什么奥秘呢?大家可以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并可以做一些动作,看你发现了什么,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然后小组汇报活动情况(目的: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知镜面对称中前后、上下的关系)(在这次活动中可能有学生会发现一些规律,也有可能说不到位) 师生游戏:请一位学生上台,师生配合扮演人和镜子中的像,通过一些动作游戏让学生感知前后、上下是相同的。

学生游戏:分两人小组活动做游戏。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活动,进一步体会物和镜子中的像的前后、上下是相同的,并总结板书出来)在此活动中,可能有的学生发现了左右的问题,如果有就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通过后面的活动再次体会;如果没有,就直接开展下面的活动。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4、猜一猜时间:师拿出时钟,面对大镜子,生猜时间,并说说理由,集体订正。
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5、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三、熟悉镜面对称:
2、师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对称轴紧挨镜面,水平或垂直放置,照一照。
为什么会出现完整图形呢?
3、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亲自体验镜面对称。
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
操作活动一:照镜子,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镜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听故事:猴子捞月亮
猴子真的能捞到月亮吗?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你还在哪里看到这样能像井水这样照出另一个月亮的现象?
3、出欣赏桂林山水画
4、揭示学习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学习镜面对称
1、大家经常照镜子,你有什么发现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是不是这样呢?
课题
镜面对称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
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
镜面对称中左右方向相反。
教具实验准备
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
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镜面对称的定义及性质2. 镜面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镜面对称现象。

2. 采用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镜面对称。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具有镜面对称特点的图片或物品,如镜子、剪刀、折纸等。

2. 准备教学课件,展示镜面对称的原理及应用。

3.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镜面对称的判定与性质1. 判定一个图形是否具有镜面对称性。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性质,如坐标变换、线段长度不变等。

七、镜面对称在几何中的应用1. 利用镜面对称解决几何问题,如求对称轴上的点到点的距离。

2. 探讨镜面对称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

八、镜面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1.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镜面对称现象,如建筑、艺术作品等。

2. 引导学生运用镜面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拓展与探究1. 研究镜面对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发现镜面对称的新用途。

十、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镜面对称的判定与性质1. 判定一个图形是否具有镜面对称性:如果一个图形可以通过某条直线(对称轴)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则该图形具有镜面对称性。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性质:a) 对称轴:镜面对称的轴线,将图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关于对称轴完全一致。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欣赏图片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表演、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探究,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具: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

教学流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出示书中“倒影”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这些景色美吗?请大家再来看一遍,看看水上景物和水中景物的位置有什么关。

生1:反过来了。

生2:水上的山好象是往上长的,水下的山好象是往下长了。

生3:水中的景物和水上的景物一模一样,可是水中的景物是倒过来的。

师:所以,我们就把水中景物叫做水上景物的倒影,其实,平静的水面就是一面平放的`大镜子。

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师: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研究镜面对称。

2、提出学习目标(1)照镜子,做各种动作(有关前后、上下、左右的动作,如往前走往后退、站立蹲下、刷牙等),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说镜面对称的特点。

二、展示学习成果1、小组内展示(1)学生个人到大镜子前照一照,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归纳本组同学的发现。

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镜面对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镜面对称。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湖面对称、镜面对称。

2、通过亲自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照镜子时,上下与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但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重点: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能体验出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教具准备:镜子、道具(图具、手巾等)。

教学过程:一、动画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称的物体有很多,这些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

如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等。

你们还看见过其他的对称现象吗?生:树在水中的倒影。

生:照镜子。

师:请看,这有一只馋嘴的小老鼠正在主人家找吃的,它看到了什么?(镜子)(动画)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二、探究镜面对称。

(1)照照。

师:我们现在来亲自体验一下照镜子,像小老鼠那样做一做动作,照一照自己。

请仔细观察镜子里外的人一样吗?有不同的地方吗?a、分小组活动,定组长,全员参与。

b、活动内容:面对镜子向前走3步。

面对镜子往后退3步。

面对镜子人蹲下。

面对镜子左手拿书、右手拿笔。

面对镜子左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

(2)说说。

第一组:我向前走3步,镜子中的我也向前走3步。

第二组:我往后退3步,镜子中的我也往后退3步。

师:照镜子时,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还有不同的发现吗?第三组:我面对镜子蹲下,镜中的我也蹲下,我再站起来,“那个我”也站了起来,真有意思。

师:照镜子,上下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呢?第四组:左手拿手,镜中是右手拿书;右手拿笔,镜中是左手拿笔。

第五组:左手伸姆指,镜中是右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镜中是左手指食指。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我还发现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师:通过亲自照镜子,同学们体验到照镜子时,上下、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3)游戏。

a、两人游戏。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一、教学内容1. 知识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图形判断和构造能力二、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镜面对称的概念•能够通过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帮助学生在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中发现规律和方法四、教学方法•演示法•体验法•组合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练习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概念通过课件、教具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镜面对称。

同时,通过教师演示和孩子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最后,由学生归纳本节课要点。

3. 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通过研究教材中的实例,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习如何通过镜面对称构造图形和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通过组合法或体验法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点,收集问题,梳理正确的思路。

六、课堂练习•选择题:以下哪些图形是镜面对称的?•判别题:以下哪些图形不对称?•综合应用题:根据所给图形通过镜面对称构造对称图形。

七、课后作业1.预习下节课的内容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镜面对称的题目3.回家观察环境中具有镜面对称的事物、图形。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前仔细研究了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设计,灵活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不过在后续的教学中,仍应注重发掘学生的思考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2篇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2篇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4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的性质。

教学准备: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天鹅那美丽的身影),创设情境。

2、揭示学习的内容。

这些现象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和镜子有关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出示镜面对称的实例,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

创设优美的意境,营造和谐氛围。

二、小组合作,学习镜面对称1、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

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

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身体向前靠、身体向后移。

)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汇报。

你们看到的情形与他们一样吗?3)、小结镜子里的前后方向和实际的前后方向是一致的。

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

要求:还是两个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

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举起自己的左手与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再举起你的右手给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

)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5)、全班交流。

(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6)、小结。

2、看镜子写时间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游戏,亲身经历探究的活动,有助于发现镜面对称的性质。

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镜面对称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第三课时认识镜面对称一、教课目的1、经过察看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2、经过实质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活动中,感觉镜面对称的兴趣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指引学生踊跃参加与到数学沟通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可以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论与反省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可以鉴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三、教课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课过程导入前方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特别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1、察看活动一 1 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察看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觉?生桥与影子连在一同,风景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好同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方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有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关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察看活动二 1 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 再来察看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同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类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关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

指引学生经过察看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挪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指引学生经过察看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挪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指引学生经过察看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挪动的逆向性。

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地点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地点发生了对调。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2)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2)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并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与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同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观看动画“骄傲的孔雀”。

一只骄傲的孔雀看到湖水里也有一只象它一样美丽的孔雀时,很生气,于是冲着水里的孔雀扑了过去。

教师提问:大家看完动画片后,我看到好多同学都在笑,能告诉老师是为什么吗?水里真的有一只孔雀吗?水能照出事物的影子,类似这样的现象,大家在哪些地方还见过呢?对,我们生活中照镜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象水中的倒影以及物体在镜子中的成像等等这些现象,我们都把它叫做“镜面对称”。

以上现象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

(二)猜想与验证教师出示问题:当你向前或向后走时,镜子中的你会怎么样?当你向上踮起脚尖,或者向下弯腰时,镜子中的你会怎样做?当你左手拿纸,右手拿笔时,镜子中的你是哪只手拿纸,哪只手拿笔呢?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想象。

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想象,模仿镜子内外的人进行表演。

集体判断是对还是错。

用镜子来验证。

总结: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活动巩固1.师生游戏:(学生来扮演镜子中的老师)老师向上仰起头老师向后退老师用左手摸摸右耳老师用右手拍拍左脸2.学生即兴表演下发题卡,以组来进行。

组长负责将组员分成两组,来分别扮演镜外人和镜子里的成像。

要求:扮演镜子里的人的同学要根据镜子外的人所做的动作,很快地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1)学小兔子跳一跳。

镜外人两手放在脑袋上,向前蹦,向后蹦,向左蹦,向右蹦。

(2)拳击运动镜外人,向前迈出左腿,先出左拳,再出右拳。

(3)想问题镜外人,头向左歪,右手托下巴。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知道镜面对称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镜子、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蝴蝶、飞机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特点。

1.2 学生发现这些图片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教师引导学生这就是镜面对称。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概念2.1 教师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小镜子,观察镜子的对称性。

2.2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镜子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

2.3 教师给出镜面对称的定义:在平面镜中,物体与其像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3. 学习镜面对称的性质3.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镜面对称的性质,如物体与像的大小相等、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

3.2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镜面对称的性质。

4. 应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4.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镜面对称的问题,如找出对称轴、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等。

4.2 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培养运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感悟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平面镜,还有哪些物体或现象具有镜面对称性?2. 学生举例说明,如圆、球面、反射现象等。

3. 教师总结并强调:镜面对称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设计中。

七、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镜面对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小师傅与小学友合作意识,和谐互助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策略、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课题
观察物体
镜面对称
课型
新授课
学习内容简析
(1)镜面对称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
(2)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两个镜面对称的情境。其中湖面是以水平面为对称面,照镜子是以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
(3)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做一做(第69页)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照镜子时,物体与所成像的上下、前后相对位置相同,而左右相对位置有所改变。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更多的活动帮助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图形还是很感兴趣的,但观察物体时不够仔细,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因此教师要借助直观形象、操作活动以及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分层提高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课件)
1、组内交流照镜子时的发现,抽部分组进行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汇报,也可以是两个同学配合表演。其他组补充订正。
2、两人一组进行表演,一个同学做动作,另一个同学表现镜子了的像。
3、看教材71页看镜子写时间,先在组内讨论交流,钟面上的指针和镜子里的区别,上下(填一样或相反的),左右是(一样或相反的)。所以镜子里指针指在3点,那实际时间指针应该指在点上;镜子里指针指在6点上,那实际时间指针应该指在点上。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镜面对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

(板书:镜面对称)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3的图片。

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三、拓展应用: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镜面对称》教学设计2一、设计思想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二年数学上 《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教案

二年数学上 《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教案

二年数学上:《第五单元-认识镜面对称》设计第三课时认识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能够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二、学习重难点: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1、观察活动一:(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察活动二:(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2)再来观察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

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中的“镜面对称”第69页的例题3和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 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物和像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小镜子每人一面(学生准备),大镜子一面(老师准备)、课件,老师准备两张纸,纸上分别写出“白天”这个词和它的的两种镜中像。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韵律:
1 师说口令,生做动作。

(学生面对面)
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师可以把准备好的音乐播放出来。


2 猴子捞月的故事:(课件展示)
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

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

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

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

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入井
中。

小猴子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

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

它们很是高兴。

小猴子将手伸到井水中,对着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几滴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

小猴这样不停地抓呀、捞呀,折腾了老半天,依然捞不着月亮。

为什么小猴捞不到月亮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这节课的第一个游戏。

二、创设情境,学习镜面对称:
1、照镜子:
老师摆出自己的大镜子,请同学上来做动作,照镜子。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镜中人的动作和镜子外面的人在做同一件事情。

同时此时镜子是竖着放的,和后面的湖面对称有所不同)。

2、组织游戏活动——做“镜中人”。

(体会左右相反)
(1)、师讲明游戏的要求:请一位同学上讲台面向大家做出一个动作,保
持不动,再请一位同学上台,面对他做出“镜中人”的动作。

(2)、同学们判断扮演“镜中人”的那位同学动作对吗?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汇报。

二年级数学教案
(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

验证刚才的发现是否正确。

小结:镜子里的人和镜子外的人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显示练习题,师让学生选择)
3、游戏:照镜子。

每人写“白天”这两个字,然后让这两个字“照镜子”,(镜中的摆放方式是与纸平行)把镜子里的字样子描在纸上,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互相交流。

镜中的字变得不认识了,它左右颠倒了。

4、湖面对称
(1)、我们知道“水平如镜”,这个词,当水面很平静时,它就像一个大镜子,将岸上的风景全部倒映在水中,现在老师就把这面大镜子放在地上当做湖面,请一个同学站到镜子旁边来,看看你在镜中里看到了什么?(头在下,脚在上) 请欣赏一组图片(有湖面倒影的图片)。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发现?(上下相反)
(2)、把“白天”那两个字,在另一张纸上重新写一遍,再让它们照镜子,(这次要让镜中与纸垂直)。

描出现在镜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

(3)和之前所描出的那张纸相比,你想说什么?
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是左右相反,上下一致,“湖面对称”是左右一致,上下相反。

老师把课前写好的“白天”两个字的和两种影像对折。

演示对折的方法将所描出的词和白天重合,感受“镜面对称”,就好像有一条竖着的对称轴,镜外物体和镜中的物体,左右相反,上下一致;“湖面对称”就像有一条横着的对称轴,物和像是上下相反,左右一致。

今天我们玩的“照镜子”游戏中,镜子外面和镜子里面的物体(或者人)是对称的,我们把它叫做“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
●三、想想课前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里面,为什么猴子捞不到月亮呢?
●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

拓展性练习。

2.看镜子写时间。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做)
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3、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