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 资 源 的 合 理 利 用 水资源 的 水 水的 水资源 源 水 水 水 水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 均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 在南北半球中、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洋流性质:东寒西暖(以大洋为参照系) 洋流性质:东寒西暖(以大洋为参照系)
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 在北半球中、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逆时针方向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圈的构成
大气水

海洋水(96.5%) 海洋水
陆地水
二、相互联系的水体
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三、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 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 降水⑧ 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资源不断更新。 、水资源不断更新。 动态平衡。 2、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3、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地表形态。 4、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日本暖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增温增湿, 1、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对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 对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大渔场 扩散, 3、对海洋污染:利于污染物扩散,使污染范围扩大 对海洋污染:利于污染物扩散 4、对航海事业: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反之则慢 对航海事业: 洋流航行速度快
洋流性质:东暖西寒(以大洋为参照系) 洋流性质:东暖西寒(以大洋为参照系)

高一地理水循环的知识点

高一地理水循环的知识点

高一地理水循环的知识点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它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水循环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步骤,将水分从地球的不同部分转移并重新分配。

下面将从水的形态变化、水循环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的水循环的知识点。

一、水的形态变化水在地球上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并且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

水的形态变化与水循环的过程密切相关。

1. 蒸发:水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气态水蒸气的过程称为蒸发。

蒸发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表面。

2. 凝结:水蒸气在遇冷或遇冷凝结核时,转变为液态水的过程称为凝结。

凝结主要发生在云层中。

3. 降水: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体的水蒸气通过下降,接触到地面或物体上时,形成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二、水循环过程水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通常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入渗等环节。

1. 蒸发:受太阳能的热量影响,地球上的水体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层遇冷,形成水滴或冰晶体,形成云。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体聚集成较大的粒子,由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4. 蓄水:降水经过地表径流或入渗,一部分形成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蓄水。

5. 蒸发和蒸腾:地表和植被蒸发水分,以及植物通过叶片蒸腾释放的水分,重新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三、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水循环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

1. 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量是水循环的主要气候因素。

气温高会促使水体快速蒸发,降水量多则增加了水循环中的水量。

2. 地形因素:山地和平原的地形差异会影响水循环的形成和分布。

山地通常有更多的降水和蒸发,形成河流和湖泊,而平原则更容易聚集地下水。

3. 植被覆盖:植被可以影响水循环的速率。

植被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增加了蒸发和降水的量。

4. 土壤类型:土壤的质地和透水性也会影响水循环。

透水性较差的土壤会导致大部分降水直接径流,而透水性较好的土壤则容易形成地下水。

(完整版)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1、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典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典型: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降水量很大典型:未登陆的台风2、水循环的意义: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了地表形态3、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3.1、蒸发因素: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表面积3.2、影响水汽输送带的因素:风(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季风:主要是夏季风);距离海的远近;地形的阻挡3.3、影响降水的因素:充足的水汽、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以及凝结核会形成降水3.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3.5、影响下渗的因素3.6、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考虑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大量地下水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4.1、正面的影响:✓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4.2、负向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水循环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水循环

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水循环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蒸发蒸发是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又称潜在蒸发量或最大可能蒸发量。

影响蒸发能力的主要因素有:(1)气温高低。

气温越高,蒸发能力越强。

(2)饱和差。

饱和差是某地空气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3)风速与湍流扩散。

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单靠分子扩散,水汽压减小得慢,饱和差小,因而蒸发缓慢。

有风时,湍流加强,蒸发面上的水汽随风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广大的空间,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增快,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

蒸发量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

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

蒸发皿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因此开阔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湿土壤、植物是产生蒸发的基本条件。

实际蒸发量大小除与蒸发能力有关外,还与可供蒸发的水量有关。

在沙漠中,蒸发能力很大,但实际蒸发量非常少,因为几乎无水可供蒸发。

水量平衡所谓水量平衡,是指任一区域(如一个流域)在任一时段(如一年)内,其水量收入与水量支出之差,等于该区域的蓄水变量。

如:1.全球水量平衡:降水量= 蒸发量2.海洋水量平衡: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 蒸发量3.陆地水量平衡:降水量= 蒸发量+ 入海径流量干湿地区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水的运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水的运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水的运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涵盖了水循环的各个阶段以及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以下是水的运动在高中地理中的知识点总结:1. 水循环(Hydrological Cycle)- 描述: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子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循环的过程。

- 阶段: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和渗透等。

- 意义:水循环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平衡至关重要。

2. 蒸发(Evaporation)- 定义:蒸发是指水体表面水分子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的过程。

- 影响因素:温度、湿度、风速和水面面积等。

- 地点: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和地表水体。

3. 凝结(Condensation)- 定义:当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时,会转化为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 过程:包括露点温度的概念和云的形成。

- 结果:凝结是降水的前提条件。

4. 降水(Precipitation)- 定义: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落到地表的现象。

- 类型:雨、雪、雹、霜等。

- 影响因素:云的类型、气温、地形等。

5. 地表径流(Surface Runoff)- 定义:地表径流是指降水落到地表后,未被植被吸收和土壤保持,沿着地表流动的水。

- 过程:包括水流的汇集、加速和侵蚀作用。

- 影响:地表径流可能导致洪水和水土流失。

6. 地下水流动(Groundwater Flow)- 定义:地下水流动是指水在地下岩层中的渗透和流动。

- 过程:水通过土壤层渗透到含水层,并在其中流动。

- 影响因素:土壤类型、地形、气候等。

7. 河流系统(River Systems)- 组成:包括河流的源头、主流、支流、湖泊和河口。

- 河流动力学: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 河流地貌:河流冲积平原、河漫滩、三角洲等。

8. 湖泊和湿地(Lakes and Wetlands)- 定义:湖泊是地表的天然蓄水区域,湿地是水分饱和的地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系统。

- 功能:调节水量、净化水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完整版)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1、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典型: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典型: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降水量很大典型:未登陆的台风2、水循环的意义: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了地表形态3、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3.1、蒸发因素: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表面积3.2、影响水汽输送带的因素:风(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季风:主要是夏季风);距离海的远近;地形的阻挡3.3、影响降水的因素:充足的水汽、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以及凝结核会形成降水3.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3.5、影响下渗的因素3.6、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考虑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大量地下水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4.1、正面的影响:✓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4.2、负向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归纳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水在地理环境中具有三种变化的特性,因此在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

同时水也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此,掌握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一、水循环的简要阐述(一)水循环概念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分类(1)分类一:大循环和小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

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2)分类二: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见图)。

二、水循环的列表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和作用意义(见下表)三、水循环的难点分析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是学习中的理解难点,主要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

2.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目前人类主要通过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以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水体分类1、按相态分类气态(数量少但分布广)液态(数量大,次之)固态(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2、按空间分布地表水A、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B、冰川水――占淡水总量的2/3,但利用的少C、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D、生物水E、土壤水地下水A、潜水B、承压水大气水3、按循环周期分动态水-江河水、沼泽水、淡水湖泊水静态水-冰川水、深层地下水河水的运动更新快、循环周期短,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换一次,每年可与大气降水交替更换22次,而冰川和深层地下水的交替更换周期分别长达1600年和1400年。

水体的补给关系1、大气降水是大多数陆地水体的直接来源我国东部绝大多数河流的径流与降水量季节变化关系密切,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靠雨水补给的河流,其汛期出现的时间与降水量出现的季节一致。

但是一定要注意:汛期都在雨季,而非夏季,因为不同的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并非都在夏季2、冰川融水补给在内陆地区,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所以,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直接的相关性,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

3、潜水和湖泊相互补给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类型A、海陆间大循环(通过这种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水资源的循环是有周期的,如果人类摄取的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量,或污染量超过了更新的量就会使水资源枯竭。

B、陆地内循环C、海洋内循环①长江东流、台风登陆、海水蒸发、城市地下水道分别属于水循环的哪一个环节?②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其中哪些环节,你能说出其中一些例子吗?(人类可通过人工催云、人工降雨改变降水这一环节,还可以修水库、植树造林、补充地下水、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这一环节)2、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深刻而又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必背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必背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必背水循环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的循环过程,它使得地球上的水资源能够得以再生利用。

水循环对于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来说都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高一地理中关于水循环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水循环的定义和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式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了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成分转变等环节。

首先,太阳的热能使得地球上的水面蒸发,水汽上升成为云,并在云中冷却凝结形成水滴。

然后,这些水滴合并成雨滴,并通过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上,形成降水。

其中,一部分降雨水流回海洋,形成地表径流;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不断向地表供给水分,并融入地表水循环。

第二,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维持地球上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

它保证了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均匀分布,为动植物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水循环还能够调节地球上的气候,保持地球温度的稳定。

同时,水循环也是地球上水资源再生利用的过程。

它使得水资源能够持续地提供给人类的各项需求,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

第三,影响水循环的因素。

水循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球上的温度变化是影响水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蒸发速度会加快,云的形成也会增加,从而加速水循环的进行。

其次,地形地貌对水循环也有着重要影响。

山地和平原区域的降水量不同,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此外,植被状况和土壤类型也会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植被能够通过蒸腾释放水分到大气中,从而影响降水量和云的形成。

第四,水循环的利用与保护。

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变得越发重要。

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为此,可以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如安装节水器具、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此外,保护水源地也是保护水循环的关键。

我们需要保护湖泊、河流、山地等水源地的环境,防止水源地污染和破坏。

同时,也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等现象。

总结起来,水循环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循环过程,对于人类和生态系统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水循环和水平衡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水循环和水平衡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水循环和水平衡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等资料,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水圈和水体1.地球水的分布:海洋水96.53%、陆地水(河水0.0002%、湖水0.013%、地下水1.69%、冰川水1.74%)、大气水0.001%。

人类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水。

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冰川水与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单向补给,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知识点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植物蒸腾,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

1.水循环类型:3.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①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①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①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海造陆、围湖造田等(2)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坎儿井就是把地下水引出地表灌溉的实例,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和下渗,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也增加下渗。

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减少蒸发,保护土壤墒情(土壤水份)知识点3: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知识点4:河流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2.河流水系特征及影响因素知识点5: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水在地理环境中具有三种变化的特性,因此在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

同时水也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此,掌握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一)水循环概念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分类(1)分类一:大循环和小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

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2)分类二: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见图)。

二、水循环的列表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和作用意义(见下表)三、水循环的难点分析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是学习中的理解难点,主要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

2.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目前人类主要通过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以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讲解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讲解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点讲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水以各种形式存在,并不断地进行着循环运动。

水循环是高中地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它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气候、生态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简单来说,就是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地表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空间位置移动的过程。

水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不停地流动和交换,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这个系统维持着地球上的水分平衡,使得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利用。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1、蒸发蒸发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太阳辐射使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表面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

同时,陆地上的土壤、植物等也会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发到大气中。

2、水汽输送大气中的水汽在风的作用下被输送到不同的地区。

水汽输送的方向和距离受到大气环流、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降水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并且有足够的凝结核时,就会形成降水。

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降水是水循环中使水回到地球表面的重要方式。

4、下渗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会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下渗的水量和速度受到土壤性质、植被覆盖、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5、地表径流未渗入地下的降水在地表形成水流,沿着地势流动,最终汇入河流、湖泊等水体,这就是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是水循环中把陆地水输送到海洋的重要途径。

三、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1、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

它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2、陆地内循环是指陆地上的水在陆地内部进行的循环。

主要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环节。

对内陆地区的水资源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3、海上内循环是指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形成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循环过程。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

中学地理睬考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2)按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大类。

1)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它使陆地水得到补充,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内陆循环:陆地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3)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3)水循环的意义。

1)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2)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而使物质迁移;3)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2.水平衡原理。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更量。

各区域的水平衡方程式:外流区域:P0 =E0 +R0 内流区域:P0 =E0 海洋:P0 =E0 -R0 全球:P0 =E0 (用P0 代表多年平均降水量、E0 代表蒸发量,R0 代表径流量)3.海洋水。

(1)海水的盐度。

1)海水的盐度。

1千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海水的盐度。

2)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40,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在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0。

3)影响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因素。

①气候。

南北回来线旁边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层盐度最高;赤道旁边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②洋流。

暖流的海水盐度较高,寒流的海水盐度较低;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

(2)海水的温度。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和变更规律:1)太阳辐射的影响,同一海区的水温随季节变更而变更;不同的海区水温随纬度的凹凸而有所不同。

高三地里水循环知识点

高三地里水循环知识点

高三地里水循环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而地里水循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地里水循环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水循环的定义和过程水循环指的是地球上水分从水域、土壤、植物和大气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它是地球上水分持续运动的过程。

具体而言,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渗透等一系列过程。

1. 蒸发:水分受热后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2. 凝结: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冷,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

3. 降水:包括雨、雪、霜等,将水从大气中释放到地面。

4. 渗透:降水穿过土壤并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5. 蒸发和蒸腾:地表水、植物蒸腾作用将水分再次转化为水蒸气。

二、水循环的影响因素水循环的过程和速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1. 气候条件:气温、湿度、风力等气候因素会直接影响水蒸气的形成和凝结速度。

2. 地形地貌:山脉和河流等地形地貌会对降水和水分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如大气上升运动会导致气温降低,从而引起降水。

3. 土壤状况:不同的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渗透性,对水循环起到关键作用。

4. 植被覆盖: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土壤吸收并释放至大气,极大地促进了水循环。

三、水循环的意义和影响水循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都有深远的影响。

1. 维持陆地生态平衡:水循环使得水分充分分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滋养了植被,维持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影响降水分布:水循环决定了降水的分布区域和强度,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等。

3. 调节气候气温:水循环通过蒸发和凝结作用,调节了地球的气候和气温。

4. 形成地下水:水循环中的渗透过程会形成地下水,为人类提供重要的饮用水资源。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水循环也受到了一定的人为干扰和影响。

1. 水资源开发利用:大规模的水库建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自然水循环的规律,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水循环失衡的问题。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循环指的是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环节。

下面是高中地理中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知识点总结:1.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大气层、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覆盖物(如冰川、湖泊、湿地等)之间水分的循环和交换过程。

3.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地球上的太阳能使得水体表面的水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凝结:在大气中,水蒸气冷却并凝结成云、雾等水滴或冰晶。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逐渐增大,以降雨、降雪、降冰雹等形式返回地表。

-地表径流:地表降水形成的水流,沿山谷、河道等自然通道流向海洋。

-渗透和地下水:部分降水渗入地表,进入地下层,形成地下水。

4.水循环的时间尺度:水循环的时间尺度从几天到几年不等。

如降水循环时间为年,地下水循环时间可长达几十年。

5.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温度:温度变化决定了蒸发和凝结的速率。

高温促进蒸发,低温促进凝结。

-气压:气压影响水蒸气的扩散。

气压高时,水蒸气向低气压区域扩散。

-风:风的运动使得水蒸气在大气中传播和扩散。

-山地和海洋:山地和海洋的地形特点对降水有重要影响。

山地容易形成降水,海洋上升的气流容易形成降水。

6.影响水循环的地理因素:-水资源分布:水循环导致地球上各地水资源的分布差异。

热带地区降水丰富,而沙漠地区降水非常稀缺。

-水利工程:人类的水利工程对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大坝、渠道等工程改变了水的流动路径和速度。

-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循环,包括水的渗透和地下水的运动。

7.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增加,降水模式发生变化。

大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降水强度和频率增加。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洪涝、干旱、暴雨等。

-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快,增加了地表径流和海平面上升的风险。

以上是高中地理中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知识点总结。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分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对于地理学习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高一必修水循环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水循环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水循环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分布和迁移的过程。

地理高一必修的水循环知识点,主要涉及水的来源、循环过程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一、水的来源地球上的水来自于三个主要的来源:大气中的水蒸气、地表和地下水。

其中,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通过蒸发和蒸腾的方式释放到大气中的,形成云和降水;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下水则储存在地下水层中,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二、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一个连续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径流、蓄水和渗漏等过程。

首先,太阳照射地球,使地表水表面蒸发成水蒸气;其次,水蒸气冷却后形成云,随着气流运动到达不同地区;然后,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并通过降水的形式回到地面;最后,降水中的一部分会径流入海洋或湖泊,形成河流。

同时,一部分降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三、水循环的作用水循环在地球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水循环能够平衡地球上的水分分布,保持水资源的稳定性。

其次,水循环影响着地球上的气候和气象现象,如降水的多少和分布会直接影响到地方的气温和季节变化。

此外,水循环还能够改善土壤的湿润程度,维持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大量的水资源被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导致水资源的消耗和不可持续利用。

其次,城市建设、湖泊填埋等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的结构和形态,影响了地表水的流动和循环。

此外,人类还通过水库建设、灌溉和排水等工程活动来调节水循环过程,既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地理高一必修的水循环知识点主要包括水的来源、循环过程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了解水循环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由多到少的顺序: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河水。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表解如下:★★★(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

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当湖水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湖水会补给河水,但当雨季到来时,长江水位高涨,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动力:太阳辐射、重力、水的三相变化等。

2、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3、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最大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蒸腾蒸发降水下渗地下径流4、★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5、水循环的重要意义: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c、调节全球热量平衡;d、塑造地表形态6.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球上的水水循环河流特征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球上的水水循环河流特征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水循环河流特征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 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⑵判断寒暖流的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

(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 水资源的分布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⑴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第一节水循环水循环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蒸发蒸发是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又称潜在蒸发量或最大可能蒸发量。

影响蒸发能力的主要因素有:(1)气温高低。

气温越高,蒸发能力越强。

(2)饱和差。

饱和差是某地空气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3)风速与湍流扩散。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水循环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主要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3.类型:❶海陆间循环❷陆地内循环❸海上内循环项目甲乙丙类型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范围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组成环节A、C A、C、B、D、E、F A、C各环节名称A蒸发(蒸腾)、B水汽输送、C降水、D下渗、E地表径流、F地下径流、G植物蒸腾特点对内陆地区影响大对人类影响最为深刻水量最大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促进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过量的使用和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2)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程❶塑造着地表形态:降水和地表径流❷联系海陆间的纽带:地表径流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❸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影响全球自然环境2.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1)江河水的更新周期最短,约为16天。

(2)湖泊水更新周期较短,约为17年。

(3)深层地下水、海洋水、高山冰川、极地冰川等更新周期相当慢,其中极地冰川更新周期可达2500年。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利影响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不利影响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其中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为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水循环知识梳理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
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
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水在地理环境中具有三种变化的特性,因此
在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

同时水也是地球
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
可缺少的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此,掌握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一、水循环的简要阐述(一)水循环概念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分类(1)分类一:大循环和小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
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
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这种海洋
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

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
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2)分类二:海陆间
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见图)。

二、水循环的列表分析水循环的基
本环节和作用意义(见下表)水循环类型发生领域基本环节作用意义海陆间
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蒸发、输送、凝结、降水、径流、下渗等使陆地水得到
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类型。

联系四大圈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进行,促使物质迁移,更新水资源,是一个永不间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