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性观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中西人性观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1.中西方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中餐通常先上菜,后上汤,西餐相反;中餐主人一般多次向客人敬酒、敬莱,而西餐主人通常只敬一次;西餐主人通常不会坚持要客人非吃非喝不可,而是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2.电影文化差异:美国人喜欢调侃总统,英国人喜欢调侃一些暴力机构,比如监狱。
中国人最喜欢调侃老百姓。
3.文化性质差异: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法理型”文化。
中国文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主张建立良好的伦理道德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教化来使人形成自律意识,自觉克服人的动物性本能,自觉克服个人的私欲,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西方文化从“性恶”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罪,主张建立严密的法律来抑制个人的私欲和动物性本能.以“他律”来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4.文化性格差异:中国文化属于内向型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外向型文化。
5.思维方式差异:人的思维通常可分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和个体性思维。
一般而言,中国人形象思维较强,逻辑思维不发达,西方人则逻辑思维较强。
中国人整体性思维较强,而西方人个体性思维较强。
6.文化取向差异:中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
陈独秀曾说:“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
“西洋民族,自古迄今,彻头彻尾,个人主义之民族也。
”7.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差异: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上,中国的新闻报道侧重于抽象思维,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细节性的内容,因此形象性较差,往往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
因而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一般会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加以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优点是容易抓人眼球,产生阅读兴趣,但有时也会出现夸大宣传、以偏盖全的后果。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一)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性观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认为善就是幸福,而所谓幸福亦即快乐,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本性,因而人生来就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或者自保、自利、自爱,这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而且这还是人生存发展的动力所在,因而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使这种个体的自然驱动力与他人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本性即“宇宙理性”,人的理性是宇宙之灵光,人的灵魂是宇宙之光的火花,由于与肉体的结合而使灵魂被玷污了,因而人生的使命就是去除欲望,使灵魂得到净化。
古希腊的哲人们几乎都从理性的角度来规定人的本性,其中亚里士多德最具代表性。
他说:“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
”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具有优于一般动物的理性,人的本性是能够根据理性原则而过上理性生活,即一方面人能在法律规范下被动地理性地生活;另一方面,人能自觉主动追求理性的德性生活。
但亚里士多德同时又认识到人性中含有动物性,人的理性与其动物性存在着矛盾,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而且人总是要受到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性中固有的兽性等天赋弱点,肉体凡胎的人很少能够超脱,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即使是最贤良的人也是如此。
人的德性的产生和实现取决于社会制度、法律环境与实践,取决于后天对人的塑造和风俗习惯的熏陶。
“如果不是从青年时代起就在正直的法律下长成的话,一个人很难向着德性。
”而道德教育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那么有力。
所以亚里士多德主张任何真实的政体都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治优于人治。
如果实行人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二)基督教的人性观基督教中的创世纪说、原罪说和救赎说等都隐喻着基督教的人性观。
《圣经·创世纪》中叙述了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过程。
这启示着人具有神的理性,是神之灵气与尘土的结合体,也就意味着人是不纯粹的,不可能象上帝一样是全知全能至善的,人性是有局限性的,人的灵魂中既有一定的神性,即高出万物的理性、智慧和优越性,又有趋于尘土的幸福的欲望或非理性因素。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 通讯作者: 彭凯平,E - mail: pengkp@ mail. tsinghua. edu. cn。
第 39 卷第 1 期
吴言动等 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35
Janoff - Bulman 等( 2009) 近期区分了两种不同 的道德形式: 一种是禁止性道德( proscriptive morality) ,指消极的、关注于抑制不良行为的禁止性道德 ( 如不要伤害他人) ; 另一种是规范性道德( prescriptive morality) ,指积极的、关注于主动行善的规范性 道德( 如帮助他人) 。他们认为这两种道德根植于 不同的自我调节系统: 禁止性道德对应于回避调节 ( avoidance regulation) 系统,即避免不好的结果; 规 范性道德则对应于趋近调节( approach regulation) 系 统,即主动追求好的结果 ( Carver & Scheier,1998, 2008; Carver,2006) 。这两种道德在强制程度上存 在显著差异: 禁止性道德是相对强制性的,即人人都 不应该做坏事; 规范性道德则是相对自由的,即做不 做好 事 是 一 种 个 人 选 择,不 必 强 求 ( Janoff et al. , 2009; Janoff - Bulman,2011; Sheikh & Janoff - Bulman,2010) 。
目前关于人性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思辨层面,关 于人性观的实证科学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在心理学 领域,Wrightsman ( 1964,1966,1991) 提出了人性观 的六个基本维度: 可信 / 不可信 ( trustworthiness versus untrustworthiness) 、意志力 - 理性 / 外控 - 非理性 ( strength of will and rationality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and irrationality) 、利他 / 自私( altruism versus selfishness) 、独立 / 从众( independence versus conformity to group pressure) 、复 杂 / 简 单 ( complexity versus simplicity) 、相 似 性 / 差 异 性 ( similarity versus variability) 。基于这一理论模型,Wrightsman 开发了 84 题 的人 性 哲 学 量 表 ( Philosophies of Human Nature Scale) ,是目 前 相 对 使 用 较 多 的 人 性 观 测 量 工 具。 此外,Rotter( 1967) 也曾开发过一套人际信任量表 测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一个人对人性的看 法( 是否可信) 。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第一章人性论
第一章人性论本章主要阐述中国和西方人性论的历史演变。
主要教学要点:1、理解中国人性论理论演变的历史过程;2、理解西方人性论理论演变的历史过程;3、重点掌握马克思人性论的理论体系;4、人性与道德的关系。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史上人性理论的脉络古今中外思想史上对这些问题的典型观点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人性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人性在所有的人那里都一致,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性;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还是永恒不变的;人性是“善”是“恶”,是“不善不恶”,是“有善有恶”,还是“超善恶”,等等。
一、中国思想史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时就已经明确地开始探讨人性问题。
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界定并不一致,有些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1,最先提出“性”的定义的是告子。
告子说:“生之谓性”,即人生而具有的东西就是性;告子进一步把性的内容规定为食、色两种:“食色性也。
”2,孔子在人性论问题上只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没有进行专门系统的论述。
孔子把“仁”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他对人性充满乐观自信,对人的期望和要求都是很高的,把人的私利与公利对立起来,对人追求私利物欲,持贬抑或轻视态度。
孔子认为人性并非纯善纯美,也并非生而圣人君子,他认为人须经过自觉学习礼,加强自我修养才能成就人性之善。
孔子还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君子,而是只有少数人才有可能成为圣人君子。
由此他把人分为两极:圣人——凡人、君子——小人等。
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定下了一个基调。
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认为告子的看法会混淆人、犬、牛等各种动物的区别,他从人与动物区别的角度来论述性。
孟子同样不同意告子把食色等感官满足作为性的内容,认为构成性的是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
4,荀子认为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尺度在于是否有“礼”,“礼”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者。
”荀子认为人性是“所生而有”、“无待而然”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生存本能。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人性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的是人的本质、特性及其与宇宙、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文化对于人性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些不同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基本观点和现代影响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人性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于人性的探讨。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通过道德教化和规范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墨家则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人性论则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主张,认为人应该通过反思和自省来认识自己的本质。
柏拉图则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欲望、意志和理性,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本质上是政治动物,并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为西方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观点中国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教化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其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和道德责任感,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和超脱性,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自省来达到自由和无为的境界。
墨家则强调人的平等和互助,主张通过“兼爱”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西方的人性论则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本质上是自私、贪婪和残暴的,需要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限制人的行为。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人本质上是理性和善良的,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行为。
例如,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通过超越自身限制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马斯洛则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动机是源于内心需求的满足。
三、现代影响中西方的人性论思想对于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在人性论方面以儒家孟子“性善”观点,荀子首创韩非子传承的“性恶”为主。
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伦理道德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论是基督教思想精华之一,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西方各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文化色彩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础,西方文明的价值理念、政治、经济、文学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圣经》的明显烙印。
标签:性善,性恶,原罪,中西文化。
引言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体现在东西方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
究其根源是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差异,探究这些异同则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研究人性。
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论述,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对后世儒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对人性的起源、结构、价值观、及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多是从性善、性恶等易于为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角度出来分析的。
西方之于人性论的探索在古希腊时期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但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当属基督教的《圣经》中著名的“原罪说”——人生来有罪,罪恶。
真正确立了“性恶论”在西方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不可摇撼的地位。
本文就中西方主流人性論观点进行比较,以及不同的人性观对中西方人文科学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研究。
一、中国古今人性观(一)孟子的“性本善”论。
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新的观念。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性”,即“仁、义、礼、智”,“四性”经过外界环境影响和个人的主观改变即成为“善性”。
古代东西方思想异同总结
古代东西方思想异同总结古代东西方思想的异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东方思想强调和谐统一的观念,尊重自然和宇宙万物的平衡,追求个体内心的宁静、超越世俗的境界。
例如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和”,佛家思想中的“空”和“无我”,以及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等。
而西方思想则注重人的理性和个体的自由,强调人类对世界的支配和改造。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追求理性和完美,而伦理学家康德则强调人的意志和自由。
东西方思想在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上有一定的差异。
二、人性观和伦理道德观:东方思想注重人的内在心性和道德修养,追求个体的和谐和自律。
儒家思想中强调人伦和德治,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佛家思想中充分认识生命的无常和苦难,并通过修行来解脱;道家思想则注重内心的自我修养。
而西方思想则更加注重人的理性和行为准则,追求人的自由和权利。
基督教思想中的原罪和救赎观念,以及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和权利伦理就是西方思想的体现。
因此,在人性观和伦理道德观上,东西方思想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三、政治观和社会观念:东方思想的政治观念更加强调君主制和等级制度,追求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儒家思想中的君臣父子关系和孝悌观念,以及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都是东方思想的特点。
而西方思想则注重人的个体自由和权利,追求民主制度和平等。
希腊政治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政治的思考,以及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于个人权利的强调,都是西方思想的代表。
总的来说,东方思想注重和谐、宇宙和人的关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修养;而西方思想注重理性和个体自由,追求人的权利和民主理念。
东西方思想在宇宙观、人性观、伦理道德观、政治观以及社会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但也有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一面。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西方人性论比较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
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
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
”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
(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 3)性恶论———荀子。
(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
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
(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
(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人性论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探讨的是人类本质和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
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取向,本文将就此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
1. 中西方人性论的概述1.1 中方人性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主要集中在儒家经典中,如《论语》、《孟子》等。
儒家有说“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人性有本善之说。
儒家强调的是不断学习和实践,而不是内在本质的发掘,人的性格、素养是需要不断培育的。
1.2 西方人性论西方人性论的发展则始于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认为人类是由于原型类似的灵魂降临而成,是伟大而高尚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性有理性、欲望和感性三个部分。
基督教修行的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就是罪恶的,需要通过信仰、教育和行为实践来改变。
2. 中西方人性论的比较2.1 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中西方人性论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于人性本质的看法。
中国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天生自然,让每个人的性格得到完美的发展。
而西方人性论则认为人性本来是有问题的,需要改变和修正。
它一直认为人性应该被塑造和完善。
2.2 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比较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儒家哲学中,教育是提高人品和行为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素质的提高。
而在古希腊哲学中,教育是对理智和天赋才华的发掘,强调人才选拔和培养。
2.3 对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理解当谈到个体和社会关系时,中西方人性论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中国儒家哲学中,个人不仅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哲学中,个人的利益常常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之间的交易关系。
3.本文比较了中西方哲学传统中人性论的发展历程和取向。
中西方人性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包括人性本质、教育、个体和社会关系等,这些观点都对于诠释人类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解中西方人性论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人类行为和社会体系的发展。
浅谈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浅谈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综观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价值观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人性的认识问题,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围绕着人性假设而展开的。
人性假设理论是进行员工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与重要前提。
在西方管理史上,先后出现的重要的人性假设理论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成就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文化人”假设。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直译为“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产生于早期管理学阶段。
该假设认为,人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
"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
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这对我国目前的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
但"经济人"假设及X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
a、"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b、"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c、“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2 、“社会人”假设。
为了消除“经济人”假设理论的不良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副教授梅约, 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并在其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也称“社交人”,其基本观点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使得管理者开始重新认识"人性"问题。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方向科目《管理心理学》一、管理心理学导论(一)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背景1.管理与心理科学的背景知识;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标志性事件;3.西方与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1.个体心理与行为;2.团体心理与行为;3.领导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管理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别(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测量法;3.实验法;4.现场研究法;5.案例研究二、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一)中西方学者的人性观1.性善论;2.性恶论;3.中性论;4.“经济人”假设;5.“社会人”假设;6.“自我实现人”假设;7.“复杂人”假设(二)西方人性假设的变化过程与历史背景(三)人性假设的管理运用三、个体管理的心理与行为科学基础(一)个人特质人格、气质、能力、态度等概念与定义(二)社会知觉1.知觉的影响因素;2.刻板印象;3.优先与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5.自我知觉(三)归因的理论与应用(四)工作中的态度改变与社会说服四、工作需要、动机与工作激励(一)需要与动机的基本知识;工作动机的定义、成分;工作激励的定义与原理(二)激励的相关理论1.行为主义的激励理论;2.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三种需要”理论);3.过程激励型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定理论);4.认知评价理论;5.激励的综合模型;6.挫折的相关理论与后果(三)工作激励的管理实践奖励制度、工作设计五、群体心理与团队管理(一)群体心理的概念与分类(二)群体动力1.群体规范;2.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决策1.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区别;2.群体决策的问题;3.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四)群体冲突与沟通1.群体冲突的概念与类别;2.群体冲突的第三方干预;3.群体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4.群体沟通的障碍(五)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1.团队的定义、作用与特点;2.团队的发展阶段;3.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4.虚拟团队六、领导心理(一)领导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二)领导者的决策(三)领导的相关理论1.特质理论;2.行为理论;3.权变(应变)理论;4.新兴领导理论(领导成员交换、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七、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结构的理论与模型1.简单结构;2.官僚制;3.线性组织;4.职能制组织;5.事业部制组织;6.矩形组织;7.网络型组织;8.学习型组织(三)新兴技术对组织结构带来的挑战(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与战略环境八、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分类(三)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1.霍夫斯塔德的框架;2.克拉克宏的文化架构;3.Z理论九、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动员与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1.勒温组织变革心理阶段2.利维特的系统变革模型;3.格雷钠的组织变革模式;4.薛恩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5.斯特克兹情境变革理论(三)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四)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五)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与管理运用3.群体规范;4.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决策4.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区别;5.群体决策的问题;6.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四)群体冲突与沟通5.群体冲突的概念与类别;6.群体冲突的第三方干预;7.群体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8.群体沟通的障碍(五)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5.团队的定义、作用与特点;6.团队的发展阶段;7.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8.虚拟团队六、领导心理(一)领导的概念与研究历史(二)领导者的决策(三)领导的相关理论5.特质理论;6.行为理论;7.权变(应变)理论;8.新兴领导理论(领导成员交换、魅力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七、组织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的概念与分类(二)组织结构的理论与模型9.简单结构;10.官僚制;11.线性组织;12.职能制组织;13.事业部制组织;14.矩形组织;15.网络型组织;16.学习型组织(三)新兴技术对组织结构带来的挑战(四)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与战略环境八、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二)组织文化的分类(三)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4.霍夫斯塔德的框架;5.克拉克宏的文化架构;6.Z理论九、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动员与类型(二)组织变革的理论模型6.勒温组织变革心理阶段7.利维特的系统变革模型;8.格雷钠的组织变革模式;9.薛恩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10.斯特克兹情境变革理论(三)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四)组织发展的特点和基础(五)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与管理运用。
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观点的一些摘录
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观点的一些摘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中国古代至今部分关于人性的观点1、孔子性近习远论在孔子看来,人生虽然“性相近”,“生也直”,但是并不完全平等,而是有不同的等级之差、智愚之别。
孔子虽然很少讲“性’,更没有讲性之善恶,但是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却包含着善与恶的萌芽。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提出人性学说的人,对后来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战国初期人,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有善有恶论的人。
世硕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与“恶’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质性。
“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世硕在肯定人性的先天自然属性的同时,又承认后天教育对人性善恶形成所起的重要影响。
3、告不害的性无善恶论性?告子做了界说,提出:“生谓之性”“食色,性也’。
先天生来的本能为性,后天学习养成的习性为非性,因为食色为人人而生来皆具有的本能,所以为“性”。
为善必须教导积累,为恶亦须诱发养成,故不为性。
据此,告子提出了性无善无恶的人性论。
告子认为,性无善恶。
人生来既不是善,亦不是恶。
善恶是后天经过社会环境的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4、孟轲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
仁、义、礼、智这“四端”是与生俱来的,和人的四体一样,人人都具有。
人只有不断地培养善端,扩充善性,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事天”的神镜。
5、老聃的自然人性论在人性论上,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自然人性论。
他认为。
最好的道德规范是使人回到原始的朴素状态之中去。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的,由于人们抛弃了淳朴的原初自然本性,而产生了自私心,占有欲,而使社会斗争不息,动乱不已。
6、庄周的自然人性论人的本性为“性命之情”。
庄子认为,人人顺性命之情的自由活动,不受外物牵累,达到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境界。
中西方人性论_教育实践
摘要:人性论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中西方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人性论是探讨人的本质、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在人性论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本文将从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中西方人性论的基本观点1. 中国人性论(1)儒家人性论: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通过教育可以发扬光大。
荀子则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约束和改造。
(2)道家人性论:道家认为人性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提出“真人”概念,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2. 西方人性论(1)古希腊人性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具有理性,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追求真理。
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人的灵魂永恒,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回归理念世界。
(2)文艺复兴时期人性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和创造力。
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主张尊重儿童的天性,通过自然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中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 中国人性论教育实践(1)儒家教育实践:儒家教育注重道德教化和仁爱精神,强调孝道、礼仪、诚信等道德规范。
在古代,学校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如《四书》、《五经》等。
(2)道家教育实践:道家教育主张顺应自然,强调身心和谐。
在古代,道家教育主要体现在养生、修炼等方面,如太极拳、气功等。
2. 西方人性论教育实践(1)古希腊教育实践:古希腊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学校教育以培养公民为目标,如柏拉图的学院、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等。
(2)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实践: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
英汉语言比较视野下的中西哲学
英汉语言比较视野下的中西哲学中西哲学是对于人类思维、存在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中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有着相当的不同,随着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两种哲学传统在许多领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西哲学在视野上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思维方式中西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西方哲学注重逻辑、分析和抽象思维,强调通过理性思考来获取真理。
而中华传统哲学则更注重整体观念、对立的辩证思维,更强调观察事物的变化、内在联系和平衡。
二、方法论西方哲学更加注重理论的建立和推演,重视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
而中华传统哲学则更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尤其重视智慧的获得和价值的实践。
三、宇宙观西方哲学遵循着希腊哲学传统,以理性主义为基础,追求普遍真理和自然法则,以科学为先导。
而中华传统哲学则更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标准。
四、人性观在人性观念上,西方哲学更重视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性。
而中华传统哲学更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注重个体与整体的和谐。
五、价值体系西方哲学有着明确的价值观念,注重个体的权利和幸福追求。
而中华传统哲学强调道德伦理和人的修养,追求内在的和谐和平衡。
中西哲学在思维方式、方法论、宇宙观、人性观和价值体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差异是由于文化、历史和社会的不同所造成的。
中西哲学在东西方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各自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都为人类思维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哲学传统的思想和智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从《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比》看中西方对人性看法差异
从《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看中西⽅对⼈性看法差异2019-07-20【摘要】爱情是⼈类永恒的主题,但是在中西⽅的古典爱情⽂学作品中,却对⼈性问题表现出了极⼤的反差,这是中西⽅⽂化差异导致的,虽然这两种⽂化当中,也有很多的相同点,但是在中国古典的爱情⽂学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种压抑的,含蓄的⼈性。
⽽西⽅⽂学作品表现出的,则是⼀种个性的,张扬的⼈性。
【关键词】⼈性;⽂学;爱情观;中西⽅⽂化差异“⼈性”⼀词,按字⾯去理解,就是指“⼈之性”。
要想知道“⼈之性”如何,那么就得⾸先明⽩使⽤的语词——“性”的含义。
“性”字,荀⼦解为:“⽣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篇第⼆⼗⼆),“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在⼈者,谓之性。
”(性恶篇第⼆⼗三)⼦思解为:“天命之谓性。
”董仲舒解为:“如其⽣之⾃然之资谓之性。
”(洞察名号第三⼗五)王充解为:“性,⽣⽽然者也。
”(本性篇第⼗三)可见,“性”字最初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
当然,先秦的“性”字可能主要指⼈由⼼理作⽤开始⽽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和情况,所以《康熙字典》载有“性字从⽣从⼼,是⼈⽣来具有是理于⼼⽅名⽈‘性’”的说法。
既然“性”字是这样⼀种含义,那“⼈性”或⽈“⼈之性”就是指⼈所具有的状态和资质了(“性”字许慎在《说⽂解字》⾥解为“⼈之阳⽓”,也即指⼈的⾃然禀赋等)。
中国思想史上所开始的⼈性是善还是恶的争论,见于《孟⼦》的记载。
《孟⼦》记载告⼦说:“⽣之谓性”(《孟⼦·告⼦上》);“⾷、⾊,性也”(《孟⼦·告⼦上》);“性⽆善与⽆不善也”(《孟⼦·告⼦上》)。
告⼦认为“性犹湍⽔也,决诸东⽅则东流,决诸西⽅则西流。
⼈性之⽆分于善不善,犹⽔之⽆分于东西也”(《孟⼦·告⼦上》)。
对此,孟⼦进⾏了激烈的反驳。
他说:“⼈性之善也,犹⽔之就下也。
⼈⽆有不善,⽔⽆有不下。
”(《孟⼦·告⼦上》)⼜说:“仁、义、礼、智,⾮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什么是人性:对“善”与“恶” 的认识 什么是人性: 1、马克思对人性的认识 、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 (2)现实的本质是受社会关系决定的 ) (3)社会关系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 经济的社会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经济的社会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情感的社会关系:家庭的、地缘的、业缘的… 情感的社会关系:家庭的、地缘的、业缘的 ……
加尔文(1509 —1564): 加尔文(1509 1564): 1564) “全部本性就好像一粒 罪恶的种子” 罪恶的种子” “在人身上的每样东 西—理智与意志,心灵 理智与意志, 与肉体— 与肉体—都为贪欲沾污 和浸透; 和浸透;或者更简短地 说人本身不是别的, 说人本身不是别的,就 只是贪欲……” 只是贪欲……”
三、社会的“人性”表现:“善”与“恶” 社会的“人性”表现: (一)善与恶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观念 善与恶是一个相对的、 一 善与恶是一个相对的 (二)人性本善 导致人治社会和封建专制 人性本善—导致人治社会和封建专制 二 人性本善 观念 (三)人性本恶 导致法治社会和人人平等 人性本恶—导致法治社会和人人平等 三 人性本恶 的观念
(1)古希腊 苏格拉底 469—前399): (前469 前399): “智慧是唯一的善,无 智慧是唯一的善, 知是唯一的恶” 知是唯一的恶” “应该认识你自己” 应该认识你自己”
Hale Waihona Puke 柏拉图(前427—前347) 前 前 “凡进入存在者必定要腐 败”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前 前 : 人更近野兽而远离神灵, “人更近野兽而远离神灵, 多数人生来愚昧、贪婪残忍” 多数人生来愚昧、
2、人性: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表现 、人性: (1)区别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 (2)善与恶是人性本质的不同表现 ) (3)“人性如水”: ) 人性如水” 生机与灾难并存; 生机与灾难并存; 下行易而上行难; 下行易而上行难; 随容器而变形。 随容器而变形。 (4)道德的人性:运用智慧求生存 )道德的人性: 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 善—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保全了自己的利益 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 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 恶—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损害了别人的利益 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 大善—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保全了自己的利益而且也 大善 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保全了自己的利益而且也 带给别人以利益 大恶—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损害 大恶 求生存的过程和结果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损害 了自己的利益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 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 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 是禹、桀之所同也。 是禹、桀之所同也。” 告子(告不害) 生之为性” 告子(告不害):“生之为性” 杨朱: 为我” 贵己” 轻物重生” 杨朱:“为我” “贵己” “轻物重生”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孔孟之道的“人性本善” 孔孟之道的“人性本善”贯穿了中国两千多 年的思想史,也成为一般人的思想观念。 年的思想史,也成为一般人的思想观念。
(4)启蒙时代 西方思想家们对人性的认识趋于平和中 并把恶的根源推向不平等、 庸,并把恶的根源推向不平等、不自由的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对宗教神学传统采取了批判的 姿态。各国又有所不同。 姿态。各国又有所不同。 英国 法国 德国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人性善恶的观点上形 成对照,成为不同的思想渊源和传统。 成对照,成为不同的思想渊源和传统。
2、西方人对“人性”的看法 西方人对“人性”
(1)古希腊 ) (2)基督教教义: 原罪 )基督教教义: (3)文艺复兴时期 ) 马丁·路德(1483—1546) 路德(1483 1546): 马丁 路德(1483 1546): 加尔文(1509 1564) 1564): 加尔文(1509 —1564): (4)启蒙时代 )
(2)基督教教义 ) 圣经里的故事 基督教神学理论—原罪 基督教神学理论 原罪 奥古斯丁 原罪
(3)文艺复兴时期 马丁·路德(1483—1546) 路德(1483 1546): 马丁 路德(1483 1546): 加尔文(1509 1564) 1564): 加尔文(1509 —1564):
马丁·路德 马丁 路德 (1483—1546) 1546): (1483 1546): “我们所有的人 生来就是有罪的, 生来就是有罪的,在 罪恶中被怀孕和被产 生出来; 生出来;罪恶把我们 由头到尾地浸渍 了……”
中西方人性观 (一)历史上人类对人性的看法
(二)什么是人性:对“善”与“恶” 的 什么是人性: 认识 (三)社会的“人性”表现:“善”与“恶” 社会的“人性”表现:
(一)历史上人类对人性的看法 中国人对“人性” 1、中国人对“人性”的看法 孟子断言“人性本善” 孟子断言“人性本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 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 之也,弗思耳矣。 之也,弗思耳矣。”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皆可以为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