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窑口烧制的陶瓷茶具简介

著名窑口烧制的陶瓷茶具简介
著名窑口烧制的陶瓷茶具简介

著名窑口烧制的陶瓷茶具简介

宋代的陶瓷质地的茶盏,由于上层社会竭力鼓吹,使得建安的“绀黑”釉茶盏兴旺发达,黑釉建盏成为了宋代茶具的象征性器具。例如,蔡襄在《茶录·器论·茶盏》中论述青、白釉茶盏时认为:“其音、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使得青瓷、白瓷等茶盘在中国茶具

之上的地位曾一度逊色了许多。然而,宋代的茶具也不纯粹是深色黑釉的。烧造陶瓷的窑

口林立,除了烧制黑釉瓷茶碗(盏)闻名的建窑和吉州窑,还有烧制青瓷闻名的官窑、汝窑、钧窖、龙泉窑、越窑、耀州窑等及以烧制白瓷和青白瓷在古代茶具历史上留有地位的定窖

和景德镇窑等。它们之中有专供烧制朝廷日用和观赏品的窑口,也有烧选为大众生活需要

饮茶实用普及品的窑厦,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陶瓷茶具制造技术的

发展。

宋代的官窑,一是广义地说,为朝廷烧造贡瓷的窑四,二是狭义地指北宋汁京官窑和

南宋时宋高宗南波后在杭州另立的修内司窑和效坛下窑。宋代的茶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宋代是中国历之上“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微宗赵信和高宗赵构等君王都是在中国古

代文化史—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和艺术家u在中国绘画史上,徽宗“作的花乌、山石、人物入妙品;作的墨花、墨石有入神品者”;高宗却是“时作小笔山水,专写烟岚香雨难状之景”。微宗又是古代著名荼学者,他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是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历

史文献。从陶瓷史学文献中可知:汝窑、定窑、钩窑、建窑、越窑、耀州窑、景德镇窑、

龙泉窑等,都曾负有为皇帝内廷炔造贡瓷的具体记载。例如,南宋叶妥在《坦斋笔街》中

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忿有之,汝

州为魁”等。功夫茶具套装

南宋时的修内司窑和效坛下窑烧造的青瓷器,釉面的冰裂纹路或许并非从实用考虑,

釉层的升片不便于饮茶生活的日用,裂纹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但对繁冗的冰裂

审美格局回视后发现,仍具有时代物质生活的日用意义。从历史遗物上看官窑青瓷的形态,主要还是生活日用品,实用和审美高度叠合;在满足宫廷祭祀和陈设等方面需要的同时,

也留下不少宫廷饮茶用的碗盏、壶等器具。

汝窑在宋代文人笔记中屡屡被提及,文献中常以汝官窑代称之,原因是北宋时汝窑曾

一度烧制宫廷用瓷,但烧造的时间仪从宋哲宗至微宗这二三十午时间,故民间流传一句俗话:“家有万贯.不如藏汝一种。”宋人周焊《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

玛瑙为釉。”还记载,汝官窑青瓷“近尤难得”。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天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以及东西燕山村一带,是

在唐末曲阳窑基础上发展起未的著名窑场。定窑以烧白瓷闻名,兼烧昔釉、黑釉等彩色的

瓷器,从20世纪纳考古文献中可知,定窑烧造物品种繁多,饮茶用器具形状多样,刻花、印花装饰都刻意求精,无繁杂感,显示出宋人清逸典稚的审美情趣。定窑烧制的茶盏口沿

不施釉,露有胎骨,成为毛慎,俗称芒四。南宋叶宴说“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其实

这种“有芒”,这是定窑工匠们为适应生产所需,发明的覆烧工艺造成。覆烧,就是烧制

时将茶盏、碗、盘等物倒过来,使口部向下;而每什器物间,在其口沿部分用未经焙烧的

耐火泥做支围间隔,层层相登,节省空间,产量增加,又能充分利用热能,节约燃料。至

于芒口的缺陷,传世的定窑饶制的上品,匠师们往往以全、根、铜图镶在口沿上作为装饰,既弥补废皮带来的不足,又增加了美观,显得更加豪华革责。历史上,定窑白瓷产品曾被南、北方很多窑场所仿效,特别是南宋时期的景德镇客生产的白瓷和青白瓷,无论是器形、纹饰、釉色、烧咸方法,都有定窑痕迹。茶具价格

景德镇在秦代为九江郡领辖,汉属豫章郡波阳县,东晋设新平县.归新平县管辖,唐

代天宝元年以“溪水时常泛滥,居民伐木为梁”,史名浮梁,以后归浮梁管辖。唐代白居

易《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叹。浮梁的茶叶,在唐代就已

很出名。《景德镇陶录》上记载唐时校民“载瓷入关”,“制瓷进御”,还记载:“陶至

唐而盛,始有害名也。”景德镇唐代的窑,目前并没有考古资料证明,玉代时期的宾址目

前己找到。宋代烧制白瓷、青白瓷己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与其地产茶是紧密相关的。茶叶

的出名,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特别是南宋以后,景德镇匠师吸收了定窑烧造白瓷的优秀

技艺,利用当地的优质原料,烧造出的茶具有“侥王”之称,深受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

喜爱。

龙泉宾烧制的青瓷茶具,在南宋以后,器形优稚,釉层丰厚如玉、把青瓷工艺技术提

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南宋晚期的龙泉窑特别讲究学习官窑制作技艺,采取多次素烧坯胎,多次上釉的办法,使釉层呈现出一种温润滋厚的感觉。龙泉窑的青瓷茶具,釉层丰厚,制

作精细,式样优美,釉面光泽柔和,此类属龙皋窑白胎制品;还有一种黑胎青瓷品种,胎

薄釉厚,胎奇友黑如铁,统称“铁骨”,釉色青润,多开片,口沿露紫色,圈足底呈铁色,紫口铁足。

钧窖址在今天的河南禹县。考古资料显示:北宋至元时期窑场遍布禹县,共发现了百

余处。钧窑始于唐,盛于宋,属北方青瓷窑系,其瓷嚣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妆的并

常釉色。这种以铁为发色剂的釉中合有少量铜,故烧制出的颜色不同于一般青瓷,往往青

中有暖色调,色彩青、红对比之美尤为悦目。钧窑产的茶具粕色,揭开陶瓷茶具美学的新

一页。在高温还原气氛下进行烧制,由于铜氧化物的比例不同,使其产生红色,有了“窑变”的可能,釉色的特点,对以后铜红釉类的瓷器釉色影响颇大。

耀州窑在北宋时烧造的器物以青瓷为主,兼烧白瓷、黑瓷、三彩瓷等。耀州窑刻花青瓷,以模印、刻划相问,刀法明快,刀味很强,刀痕有科度、力度为其特色。在单色釉青

瓷器中,耀州窑釉色青翠,其装饰手法及纹样刻画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北宋时期,虽色质

类似于南方的越窑茶具,造型也与同时期越窑青瓷接近,但胜过越窑青瓷。南宋的陆游《老学瘩笔记》记载:“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以其类余姚具秘色瓷也。”北宋以后,

余姚上林湖一带的越窑随着官窑、龙皋窑等的兴起,皇室用越窑青瓷日用器具和贡奉越窑

青瓷器的减少、已失去昔日辉煌,越窑青瓷渐渐衰落,逐渐退出“千峰翠色”的局面。

来源:景德镇52瓷器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007034.html,)

陶瓷烧造技术常识

中国陶瓷烧造技术常识 一、什么是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 在烧窑时火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质。火焰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种: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不同性质的火焰有不同的作用。 1、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火焰完全燃烧必须有大量空气供给,这时窑中的氧气充足,CO较少。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 2、还原焰: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而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因此在日用瓷的烧窑过程中,多采用还原焰烧成。 3、中性焰:烧中性焰时,窑内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加氢气与进入窑中的空气化合量几乎相等,处于平衡状态,其作用是使氧化亚铁不再受氧化作用而恢复成高价铁,最后使坯体达到完全玻化的目的。但控制中性焰非常困难,常用弱还原焰代替它。 二、怎样控制火焰的性质与压力?景德镇瓷胎为什么适宜烧还原焰? 烧煤的倒焰窑内还原焰的表征是维持窑内正压操作,投煤次数较多,相隔时间较短,做到不断火,不断焰;而氧化焰的特征是窑内维持负压操作,窑内火焰明澈清晰,一般添煤时间间隔较长,初时窑内浓烟滚滚,过后渐淡而后火净,即火焰的性质为还原-弱还原-氧化。因此保持窑内火焰的一定性质往往以存焰与火净的时间比例来予以控制。对于氧化焰操作要求火净的时间远多于存焰时间,保持氧化焰时煤层不宜太厚,每次加煤量少,加煤间隔较长,必须有稍多的过剩空气。欲提高窑内温度,必须采用氧化焰烧法。为了满足某些制品对质量较高的要求,一般在1000-1180℃,当釉料尚未熔融前须控制还原焰,即维持窑内不断火与不断焰,为此必须在更换还原焰时将闸板下降;以减弱窑内通风。加煤操作除采用小块煤外,应按照"勤加少添"原则,并保持燃烧室内火势不发白,煤层不发黑的状态,即可避免窑内温度急升所引起的釉面过早玻化、坯体还原不充分的现象。常见的火焰为弱还原焰或氧化焰。控制弱还原焰的方法是采用大块煤烧窑。煤层可厚些,每次加煤量大,加煤间隔较还原阶段长,同时减弱窑内的通风,但应维持窑内不断火。在还原焰操作时,应使窑内保持不大的正压,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大量涌入。压力控制对隧道窑尤为重要。在氧化气氛下烧成制品时,隧道窑的零压点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制品时,隧道窑的零压点则在烧成带与预热带之间。如果零压位置控制不当,则将使窑内气氛变化,而造成产品出现缺陷。景德镇瓷胎为什么适宜烧还原焰呢?这是因为景德镇坯料含铁量较高,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是高价铁通过CO作用,还原成低价铁,即氧化亚铁,它对成瓷的呈色影响很小,不象高价铁(Fe2O3)会使瓷器"发黄"色和其它杂色,所以景德镇瓷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呈现"白里微泛青"的颜色,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同时也保持了历史上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的特色。景德镇瓷器以本地附近的瓷石和高岭土为制瓷的基本原料,瓷石中含Fe2O3量一般有0.6%左右,高岭土中Fe2O3含量一般1%左右。由于过去没有比较有效的除铁手段,而Fe2O3是一种较强的着色剂,坯料中只要含0.8%的三氧化二铁就足以使瓷器形成褐黄色。在还原气氛下三氧化二铁生成氧化亚铁,在高温下氧化亚铁又与二氧化硅生成青色的硅酸亚铁玻璃相,使瓷器具有一定的"白里泛青"的特点。景德镇柴窑的特殊结构,也决定了需要烧较浓的还原气氛来保证瓷器烧成时的还原作用。目前,景德镇瓷器的烧成以隧道窑为主,而隧道窑又以油窑居多,但无论是煤烧窑还是油烧窑,其所控制的还原气氛一般都比较浓。多数隧道窑的还原气氛中CO的含量都大于4%,有的高达7-9%。总之景德镇瓷器适宜在重还原气氛和弱还原气氛下才能烧出有传统特色的瓷器。 三、怎样观察火色而判定烧窑时的温度?应该根据什么来变换火焰的性质?

茶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茶具艺术设计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教授姓名 助理指导老师老师姓名 202 年月

目录 前言........................................................................................................................................ - 2 - 第一章关于陶瓷、茶具.......................................................................................................... - 4 - 第二章茶具设计...................................................................................................................... - 8 - 2.1概述.............................................................................................................................. - 8 - 2.2设计时间规划表.......................................................................................................... - 9 - 2.3市场调研.................................................................................................................... - 10 - 2.4相关资料搜集整理、设计定位................................................................................ - 11 - 2.5设计可行性分析........................................................................................................ - 11 - 2.6设计阐述.................................................................................................................... - 12 - 2.7设计过程记录............................................................................................................ - 13 - 2.8设计作品效果图和场景效果图................................................................................ - 23 - 2.9设计作品审美分析.................................................................................................... - 26 - 第三章结论............................................................................................................................ - 29 - 3.1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分析............................................................................................ - 29 - 3.2设计成果的市场潜力................................................................................................ - 29 - 3.3设计成果转换成社会价值的途径及方法................................................................ - 30 - 3.4设计随想.................................................................................................................... - 30 - 参考文献.................................................................................................................................. - 32 - 致谢.......................................................................................................................................... - 33 - 附录一:.................................................................................................................................. - 34 - 附录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展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在中国茶文化的品茗中,陶冶情操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休闲、娱乐方式。作为茶文化的载体——茶具,在中国茶文化的格局中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特别是陶瓷茶具的设计、使用深受古今人们的喜爱。“闲趣”陶瓷茶具设计在继承传统茶具优点的同时充分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生活习惯等进行茶具设计,纯朴的双手谱写简约的篇章。“整个形态组合富

茶具的设计

茶具

◆茶具的历史 从饮茶开始就有了茶具,从一只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别致的茶壶,历经几千年的变迁,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 ◆茶具的分类 ?瓷器茶具 1糖果色与瓷器凹凸烧制的完美运用,使整 个茶具就像是刚刚烘烤完的水果蛋糕,香甜 无比。 适用于喜欢萝莉风格的女生(10-25) 2整个造型与旁边的叶子的摆设相得益彰, 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特点:师承自然,从大 自然中吸取营养。杯子和壶的造型都采用的 树枝样的弧线形。整个造型 3白色的瓷器上面烧制出花枝的凸起,有种 娴静的田园风格

4整个茶具的造型如同从童话中走出,梦幻如同漫画,植物的造型为在品茶时更多了一丝沁凉。 5文化的交融此刻在这组茶具中完美的体现了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花是主,而带有中亚风格的金色花纹是辅。 6田园风格几乎是每个小女生的心头之爱,粉色的小碎花、浅浅的绿的搭配如此的娴静简单。 7还是经典的白色陶瓷加上金色的边缘, 典雅精致,瓷器上印着的蓝色花朵仿佛 要带给我们花茶的清香

8涂抹不均匀的大红色的大胆运用,可以清晰的看到颜色涂过的痕迹,给人以 古朴的感觉。 9 最喜欢的一款茶壶,折纸的造型与基本茶具的形状形成了强烈的创意碰撞, 让人在品茶时也享受了折纸的趣味。 组合成了一副素描。

11菠萝的造型,颇有生活趣味。 12这组茶具给人以一幅公鸡母鸡以及一群小鸡的画面,造型即使抽象,但不失温馨。 13汉字是中国人的骨子里的魂,将密密麻麻的汉字作为装饰的花纹,雅致又具现代风格。 14这款茶壶很好的节约了空间,同时又具不失趣味,整个造型如同保护小鸡的母鸡。

毕业论文-茶具设计

3
本科毕业论文
茶具设计
燕 山 大 学
/ 31

3
2012 年 6 月
燕山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学 号 080111020007 题目名称 学生 姓名 茶具设计 1.理工类:工程设计( 题 目 题目类型 题目来源 题目性质 理论研究型( 2.管理类( ) ;工程技术实验研究型( ) ;综合型( ) ;4.艺术类(√ ) ) ) ; ) ) ) ;计算机软件型( ) ;3.外语类( ) 胡永姣 系级教学单位:工业设计 专 业 班 级 08 工业设计(一) 班
1.毕业设计( √ 科研课题( )
2.论文(
生产实际(
)自选题目(√
本课题站在现代感的角度,从造型上,使用功能上,材质上,色彩上,对现有的茶具进行了 主 要 内 容 全面的分析,总结了一套新的产品设计方案。主要表达的是一款造型别致,色彩、色泽协调, 文雅高贵,时尚简洁,文化与时尚共存的现代简约风茶具。
基 本 要 求 参 考 资 料
做出概念草图三套、画出三视效果图、软件建模、模型制作一份、展板 4 块、设计手册 5 份、 PPT 答辩材料一份、论文一份。
《中国茶具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茶文化与茶具》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齐斯马克思主义美学基础》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 《产品形态契合设计研究》 张雯 南京理工大学
周次

1~ 4 周
第 5 ~ 8 周
第 9 ~12 周
第 13 ~16 周 第 17 ~18 周
I / 31

陶瓷烧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陶瓷烧成过程及影响因素一。低温阶段温度低于300℃,为干燥阶段,脱分子水;坯体质量减小,气孔率增大。对气氛性质无要求二中温阶段温度介于300~950℃1.氧化反应:(1)碳素和有机质氧化;(2)黄铁矿(FeS2)等有害物质氧化。2.分解反应:(1)结构水脱出;(2)碳酸盐分解;(3)硫酸盐分解3.石英相变和非晶相形成。影响因素加强通风保持良好氧化气氛,控制升温速度,保证足够氧化反应时间,减少窑内温差。三。高温阶段1.氧化保温阶段温度大于950℃,各种反应彻底;2.强还原阶段CO浓度3%~5% 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之后与二氧化硅反应形成硅酸铁。3.弱还原阶段非晶态(玻璃相)增多,出现偏高岭石===模来石+ SiO2(非晶态)影响因素,控制升温速度,控制气氛,减小窑内温差四。高温保温阶段烧成温度下维持一段时间。物理变化:结构更加均匀致密。化学变化:液相量增多,晶体增多增大晶体扩散,固液分布均匀五。冷却阶段液相结晶晶体过冷强度增大急冷(温度大于850℃)→缓冷(850~400℃)→终冷(室温)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对比一次烧成又称本烧,是经成型,干燥或施釉后的生坯,在烧成窑内一次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路线。特点:1 工艺流程简化;2 劳动生产率高;3 成本低,占地少;4 节约能源。二次烧成是指经过成型干燥的生坯先在素烧池中素烧,即第一次烧成然后拣选施釉在进入釉烧窑内进行釉烧第二次烧成特点:1 避免气泡,增加釉面的白度和光泽度;2 因瓷坯有微孔,易上釉;3 素烧可增加坯体的强度,适应施釉、降低破损率;4 成品变形小,(因素烧已经收缩);5 通过素检可降低次品率。对批量大,工艺成熟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产品,可一次烧成,但一次烧成要求坯釉一起成熟,否则损失大,质量下降,应用二次烧成耐火材料的宏观性质1.气孔:开孔、闭孔和贯通孔;2.气孔率:体积百分比 真气孔率Pt=(Vc+V o)/Vb×100% 闭气孔率Pc= Vc/Vb×100% 显气孔率Pa= V o /Vb×100%Vc---闭孔体积;Vo---开孔+贯通孔;Vb---材料总体积Pt= Pc+ Pa 3.密度(g/cm3)体积密度d=M/V视密度或表观密度da=M/(Vc+Vt)真密度dt=M/Vt Vc---闭孔体积;Vt---除气孔外的材料体积;V---总体积;M—质量 4.吸水率(%)是指全部显气孔被水填满时,水的质量与干燥材料的质量之比。Wa=(M-Mo)/Mo×100%Wa—吸水率;M—吸水后质量;Mo—吸水前质量 力学性质1.常温耐压强度S=P/A P—材料破坏时的最大压力;A—受压面积 2.高温耐压强度在高于1000~1200℃条件下,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3.抗折强度(抗弯强度、断裂模量)材料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极限弯曲应力。 4.耐磨性材料抗机械磨损作用的能力。 热学性质1.热膨胀性包括线膨胀系数和体积膨胀系数;2.导热性导热系数; 3.比热容常压下加热一公斤材料使之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kJ) 4.导电性电阻率。碳质和碳化硅质材料为导体,一般耐火材料为不良导体,但温度大于1000℃时导电性明显提高,熔融时导电能力很强。 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质1.耐火度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达到软化程度时的温度。 2.荷重软化温度普通材料加恒压0.2N/mm2下,升温测其软化温度。 3.高温体积稳定性材料重烧线变化率和体积变化率。 4.耐热震性(抗热震性)极限温差。 5.抗渣性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熔渣及其它熔融液侵蚀而不易损毁的性能。 6. 耐真空性材料在真空和高温下服役时的耐久性,因高温减压时耐火材料中有些组分极易挥发。

浅谈现代陶瓷窑炉的烧成制度

陶瓷窑炉的烧成制度分为温度制度、压力制度和气氛制度。其中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的质量,而压力制度保证温度和气氛制度的实现。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辅助,在现代陶瓷窑炉中,由于在结构上与传统窑炉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已应用于现代陶瓷窑炉中,故而烧成制度,尤其压力制度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从而要求温度和气氛制度与之相适应。一、现代陶瓷窑炉烧成制度最近几年,随着陶瓷窑炉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对传统窑炉的改造,现代陶瓷窑炉已经在陶瓷工业中占到统治地位。比传统窑炉,无论是在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现代陶瓷窑炉都应用了新方法、新技术。比如:在预热带,现代窑炉都较为普遍地使用了顶吹和侧吹气幕风。这对于调节预热带上下温差,升温速率的缓急和窑头温度有关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幕风的使用,使得在预热带上部的一段区域内呈现一定程度的正压,而不象传统窑炉预热带全呈匀压的状态。由于大部分窑炉都使用洁净化的燃料,如城市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故而现代陶瓷窑炉自动控制水平提高,最高温度点能够控制到±1℃的范围内,并且能长期保持稳定,在冷却带,急冷风由狭缝式改为排管式冷却,冷却效果均匀稳定,在传统窑炉中,由于急冷风比较集中并且量大,急冷温度一般都在750℃以上,而在现代窑炉中,急冷温度甚至可以降到600℃左右,在烧瓷片和日用瓷的辊道窑中,急冷温度甚至可以降到550℃以下而不会出现风惊缺隐。在压力制度方面,一般来讲,窑炉的最大压点是在急冷和烧成带尾部之间,在传统窑炉中一般在1.5-1.8mm水柱;即15-18Pa,而在现代陶瓷窑炉中,压力在5-8Pa左右,在缓冷带,美国SD和意大利西蒂等公司的窑炉中还采用了顶吹和侧吹结构。此外,现代陶瓷窑炉的新型保温砌体和低蓄热窑车的应用,都使得现代陶瓷窑炉无论是在产品产量、质量,以及产品能耗方面与传统窑炉相比呈现出巨大优势。在产品质量上,现代窑炉的烧成缺陷非常低,合格率、优级品率很高。在产量方面,一般都在50万件以上,在我们调试过的美国SD公司的窑炉,断面3.8米年产量在100万件。窑炉适应能力强,高、中、低档产品在同一窑炉中都能有非常好的烧成质量。产品能耗低、周期短,并且如果压力制度调节合适,产品出窑温度也很低,能够达到60℃以下。由于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现代陶瓷窑炉的调试极为方便,和传统窑炉相比,更加有规律可循。故而现代窑炉产量高、缺陷低,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但现代陶瓷窑炉在结构上,设备上与传统窑炉相比,毕竟有所不同,沿有过去的传统思想和方式,会产生一系列的偏差,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烧成制度中温度制度和压力制度相互适应上。在现代陶瓷窑炉中,要掌握其调试方法,必须认清和掌握现代陶瓷窑炉中各种布置的特点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二、现代陶瓷窑炉中烧成制度的制定1、在现代陶瓷窑炉中,温度制度和压力制度的配合尤为重要,总体来讲,现代窑炉,由于使用的是保温砌体,低蓄热窑车,燃料是洁净化气体燃料,以及自动化控制。产品能耗是很低的(和传统窑炉相比)。反映在窑炉上,就是整体窑炉的烟气量的降低,所以无论是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的压力普遍下降,这就要求整个窑炉的送风和排烟抽热要有良好的配合。一般来讲,在整个窑炉内部应掌握三个平衡,一是预热带和烧成带之间的平衡,二是冷却带中、急冷风和窑尾送风与抽热之间的平衡。三是窑内压力和窑下压力之间的平衡。这三个平衡哪一个平衡做得不好,都会对产品质量窑炉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在此方面,一些教料书和技术资料中有详尽论述,在本文不再重复。需要注意的是,窑头的气幕风机和窑尾风机、缓冷带的顶吹、侧风机都地对整个窑炉的温度和整窑的压力产生影响,调试时一定要综合考虑。2、在现代陶瓷窑炉中,预热带和冷却带的温度压力制度的调节是很方便的。技术人员可综合升温速度,上下温差、晶型转换等工艺因素,再结合排烟和气幕风机以及各分类闸板的开度可以实现升(降)温的缓急。需注意的是在调节气幕风机时,不要频繁并且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出现窑脏等缺陷。在冷却带,冷风的鼓入应尽量由上部鼓入,抽热由上部抽出。急冷的温度在保证不出风惊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一些,以缓解缓冷段的压力。3、在烧成带,制定温度曲线一定要与压力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

陶瓷茶具的探讨和包装设计说明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瓷茶具的探讨及其包装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喝茶这种日常习惯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享受,一种高雅品位。紧凑的工作节奏中,品茶让人们得到片刻的轻松,使生活充满了雅兴与情调。茶叶、茶具的质量在品茶中起关键作用,而茶具的包装设计则是茶具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次设计集创新、实用和美观于一体,将茶具包装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采用挺度、平滑度好的白板纸制作纸盒,衬物使用新型缓冲材料珍珠棉。结构方面,双层展开式的组装纸盒取代了传统的长方体折叠纸盒,无论是纸盒的打开方式还是盒茶具的列方式,都给消费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纸盒装潢风格以暗黄色为主色调,左前右后四个面连接起来是一幅中国风长画,想法独特,极具韵味。优秀的茶具包装设计对茶具的销售、市场的扩大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紫砂茶具;茶具包装设计;结构;装潢

The Discussion of Ceramic Tea Set and Its Packaging Design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ea of the daily hab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kind of life to enjoy, a kind of elegant taste. Compact working rhythm, tea for people to get a moment's peace make life full of pleasure and emotional appeal, and packaging design is the essential link in tea production. This design integrated with innovative, practical and beautiful, to pack tea set ascend to a new height. Using stiffness, smoothness good whiteboard paper cartons, use new cushion material pearl cotton lining material. Assembly structure, double expansion cartons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cuboid paste cartons, whether the carton open way or display box tea way, give consumers a fresh feeling. Carton packaging style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dark yellow color, the left posterior four link is a picture of Chinese wind long, unique idea, extremely has lasting appeal. Excellent tea packaging design of tea sales, the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play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 tea culture; purple sand tea set; tea packaging design; structure; decoration

陶瓷烧成窑的三种窑炉类型,它们都用这些耐火材料

陶瓷烧成窑的三种窑炉类型,它们都用这些耐火材料 (2016-12-22 11:45:50) 转载▼ 分类:耐火材料 烧成是生产陶瓷很重要的工序,它是在热工设备--窑炉中进行。陶瓷用的窑炉类型有: (1)按其外形和操作分,有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窑如倒焰窑,连续式窑如隧道窑。 (2)按热源分,有使用燃料的火焰窑(烧煤、煤气或重油等)及电热窑炉。 (3)按火焰是否接触产品分,有明焰窑及隔焰窑(马弗窑)。 以上焙烧陶瓷的窑炉,因其具体用途不同,工作环境不一,应使用不同的耐火材料。 一 、陶瓷烧成窑分类 (一)隧道窑 隧道窑因其产量高,燃耗低,劳动条件好,易机械化、自动化,是目前陶瓷及耐火材料工业应用较多的现代化窑炉。 隧道窑有多种分类,其划分见下表。 隧道窑的窑顶用耐火砖砌筑,或用耐火浇注料预制块砌筑。窑底则由多台窑车组成。窑车沿固定的导轨移动。料坯放在窑车上由窑头推入窑内,经过预热、烧成和冷却,最后从窑尾出窑而获得成品。 (二)倒焰窑 倒焰窑是陶瓷工业目前常用的一种火焰窑炉,亦是烧制耐火制品的热工设备。因为火焰在窑内是自窑顶倒向窑底的,所以叫倒焰窑。 倒焰窑为间歇操作。其容积随生产的需要和工艺条件而变化,容量小的只有几立方米,大的可达200?300立方米。其外形可以分为圆窑和方窑两种。圆窑窑内上下温差较小,约20℃左右,上下温度分布比较均匀,目前使用较多。窑的烧成制度、亦随烧成制品的材质而变动。 倒焰窑的砌体遭受高温和燃烧气流的冲刷作用,以及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窑衬材料应具有较髙的髙温力学性质、良好的抗热震性。 倒焰窑属间歇式窖,热损耗较大,装、出窑劳动强度大、条件较差,与隧道窑相比产量较低,但具有生产上的灵活性。

_茶具设计

摘要 本文在大量市场调研基础上,对茶具设计、茶具材料的分类、各类茶具的造型特点与市场需求进行了介绍。以此次设计的茶具为对象,本文总结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展示草图绘制与茶具效果图,并对造型及色彩搭配等进行分析。 关键字:现代、简约、茶具、造型 Based on enough market research,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ea set ,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a material, the modelling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arket requirment of all kinds of tea. Finally, focus on my design of tea se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my own design philosophy,the color match and model analysis.Then it shows the sketch map and the effect pictures of my design 引言 四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天津,来到学校,特别的激动,期待着自己的大学生活。还能想起第一次发言紧张的样子,第一次做模型困难重重不知所措的样子,第一次熬夜赶设计草图,同学们一起去西湖、乌镇、黄山、南京,还在山东淄博烧陶,每个人都作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件作品,这些记忆是我大学四年最美好的记忆。 礼品的种类很多,茶礼品极受现代人的欢迎,不管是茶叶还是茶具都是送人的佳品,东西特别畅销。茶是可以说是我国“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的,茶具也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因此,我选择茶具来做这次的毕业设计。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喝茶的茶具也不能忽视。人与茶之间需要茶具连接。茶具的变化发展更包含着很多中国的文化。经常喝茶对身体有益处,让喝茶的人身体健康心情也的到极大地放松。漂亮的茶具人人都喜爱,饮茶并且用上一套独一无二的设计的可以让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与快乐,所以说,现代的茶具设计就应该不仅满足人的使用需求更要考虑到心理要求。茶具不再是单纯的工具了。众里寻它,自然赋予茶具的无数种材质与形状,让它展示不同的品性与风味,让它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茶具设计要满足消费者的生活中的需求,还要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够好设计。人类越来越进步,人的食用也在变化,当然茶具也不是一件简单的工具。人们怀着爱茶的心去饮茶,怀着求知的心去茶具的知识,是爱茶人一生爱好的最大追求。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妙与独特的。 一、茶具的起源 人满足了温饱问题,然后就开始讲究生活了。水可以解决口渴,人们解决了口渴,然后又开始了讲究饮茶,因为有了饮茶,喝茶的杯子也就有了发展。茶具的发展跟材料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西汉中的“烹茶尽具”,有人说“具”就是说的茶具,又有人说不是,到底是不是就没有法考究了。晋代,喝茶基本就能

陶瓷烧成与烧结

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一般经过低温阶段、氧化分解阶段和高温阶段。 1.低温阶段(由室温~300℃) 坯料在窑内进行烧成时,首先是排除在干燥过程中尚未除去的残余水分。这些残余水分主要是吸附水和少量的游离水,其量约为2~5%。 随着水分排除固体颗粒紧密靠拢,发生少量的收缩。但这种收缩并不能完全填补水分所遗留的空间,因此物料的强度和气孔率都相应的增加。 在120~140℃之前,由于坯体内颗粒间尚有一定的孔隙,水分可以自由排出,可以迅速升温,随着温度进一步提高,坯体中毛细管逐渐变小,坯体内汽化加剧,使得开裂倾向增大。例如,当加热至120℃时,一克水占有的水蒸气容积为:22.4×(1+120/273)/18=1.79(升)。如果坯体中含有4~5%的游离水,则100克坯体的水蒸气体积达7.16--8.95升,相当于坯体体积的155倍。这些水蒸气主要由坯体的边角部位排出。为了保证水分排出不致使坯体开裂,在此阶段应注意均匀升温,速度要慢(大制品30℃/时,中小制品50~60℃/时),尤其是厚度和形状复杂的坯体更应注意。此外,要求通风良好,以便使排出的水蒸气能迅速排出窑外,避免冷聚在坯体表面。 2.分解与氧化阶段(300~950℃) 此阶段坯体内部发生了较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粘土和其它含水矿物排除结构水;碳酸盐分解;有机物、碳素和硫化物被氧化,石英晶型转化等。这些变化与窑内温度气氛和升温速度等因素有关。 (1)粘土和其它含水矿物排除结构水 粘土矿物因其类型不同、结晶完整程度不同、颗粒度不同、坯体厚度不同,脱水温度也有所差别,见表11-1。 Al2O3·2SiO2·2H2O 加热——→Al2O3·2SiO2+2H2O↑ (高岭土) (偏高岭土)(水蒸气) 粘土矿物脱去结构水与升温速度有关。升温速度加快,结构水的排除转向高温,且排出集中。结晶不良的矿物脱水温度较低。高岭石类矿物含结构水较多,在500~650℃之间集中排出,而蒙脱石和伊利石类粘土结构水量较少,脱水速度较为缓和。 粘土类矿物在集中排除结构水后,残存部分结构水要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排除,甚至持续到1100℃才能完全排除干净。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这一部分水的(OH)根与粘土结合较紧密;②加热时,排出的结构水部分地被吸附在坯体空隙中。 粘土脱水后,继而晶体结构被破坏,失去可塑性。 (2)碳酸盐分解 MgCO3——→MgO + CO2 ↑500~800℃ CaCO3——→CaO + CO2↑800~1050℃ MgCO3·CaCO3——→CaO + MgO + 2CO2 ↑650~1000℃ 4FeCO3——→2Fe2O3+3CO2 ↑800~1000℃ 碳酸盐的结晶程度,升温速度和气氛都会影响碳酸盐的分解温度。 (3)有机物、碳素和硫化物的氧化 可塑性粘土,如紫木节土、黑碱石、黑泥等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碳素,同时在烧成的低温阶段,烟气中的CO被分解,析出的碳素被多孔的坯体所吸附,这些物质加热时都要被氧化,反应将持续至1000℃。 C + O2——→CO2 ↑350℃~600℃以上 坯料中夹杂的硫化物的氧化反应约在800℃左右才能完毕。

蒙古文创茶具创新设计

内蒙古茶具创新设计 内蒙古茶具设计调研 茶 摘要: 内蒙古茶具采用原石结合传统的民族工艺和现代科技精雕而成,自然原色,古朴典雅,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大方,具有矿物元素迅速溢出,矿化、磁化、净化水质,使品茗者在味觉、嗅觉、视觉各方面得到完善的享受。

目录: 调研内容 1.资料收集 2.问卷调查 3.市场调研 4.材料工艺特点 5.茶具目前不足 茶具分析研究 1.用户研究 2.市场环境研究 3.同类产品比较 4.问题主因分析 研究结论 1.内蒙古茶具特点 2.茶具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创新研究结论

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茶具设计 1.内蒙古特色茶具创新点 2.解决问题方法措施 3.创新设计可行性分析 4.创新设计市场分析

茶具调研资料收集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中国古代的茶具,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茶具因人们饮茶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历史的演变,它成了高雅艺术品和世俗生活用品的统一体;它与文人的关系密切,是文人心灵的折射,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作为历史产物的茶具因其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不断发展,每个时期的茶具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历史上每个时代遗留下的茶具能使人焕发精神并深刻了解每个时期的茶文化特性,透过茶具,我们可以窥视当时的社会文化。 汉代之前,茶食不分,因此,茶、酒、食器混用,往往是一器多用,没有形成专门化的茶具,魏晋南北朝时,依然借用炊、煮、饮

器。直到隋唐时期,随着茶饮的逐渐普及和迅速发展,用于茶事的专用器具应运而生,且种类大大增加,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文人雅士甚至借“具” 之美来烘托“茗”之佳。 唐代茶具非常讲究,极其繁杂,陆羽《茶经》记载的茶具达二十八种之多。唐代茶饮是从山林寺院向外扩散的,融合了儒、道、佛三教,崇尚原真之味,加上唐前期社会风气崇尚自然、俭朴,茶具以朴素、实用为美。但晚唐茶具由朴质发展到豪华,出现金银茶具,反映了唐代茶文化的阶段性,象征着唐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奢靡虚华。 宋代饮食颇具特色,尤其是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民间饮食的发展。而贵族、宮廷饮食以穷奢极欲著称于世,官僚士大夫以侈靡为尚,南宋时奢侈之风更盛于过去。宋代自上而下盛行饮茶,饮茶的习俗和茶具的选用也与社会上的侈靡之风相一致,与唐朝清饮之风大相径庭。虽仍然以茗茶为主流,但宋代的斗茶法逐渐远离陆羽崇尚自然的茶道,而趋向侈靡,茶具也要求用凸显茶色的酱黑釉瓷碗、台盏及展托、壶等,不仅外观、造型更为精致,而且由陶瓷发展为金、银、玉等材质。南宋审安老人著的《茶具图赞》,以“十二先生”为茶具命名,更体现了宋代理学 的发达,连器具也不例外受其影响。 元代茶文化和茶具的发展与其历史发展相适,担当了承上启下的功能。明代的茶具经历了由俭素向纷华变迁的过程,这是因

茶具的设计部分

前言 瓷器是我国伟大的发明,茶是我们的国饮,用好瓷做好茶具饮好茶,实乃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事。茶具已经做了几千年,新时代能否利用好的陶瓷材料和工艺做出些新的味道,设计创作一套精美的茶具,是我们陶瓷工作者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传统的茶壶,壶把一般都摆脱不了圆形或圆弧形,能否引入一点新的理念破一破传统的风格,是我们着手考虑的第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把蝴蝶的形状抽象成为壶把,创作了一套“蝴蝶泉”茶具,今将创作的思路与制作技艺整理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创作的指导思想 茶具的使用非常普遍,好的茶具设计创作必须要考虑艺术性、实用性、经济性、工艺性和文化内涵等要素。 1、艺术性 蝴蝶泉茶具,壶体呈女乳状,饱满浑圆,壶盖顶塑成花蕾形状,侧视为壶的最高点,整体稳定。壶把取材于有“会飞的花朵”之称的蝴蝶,取轮廓线简化而成,轻巧灵动,有欲飞的感觉,与壶体的稳重呼应,形成了静中有动的感觉。壶嘴略高于壶口,壶嘴上侧斜向上,意欲使人联想蝴蝶欲飞的感觉。壶把的高点及盖顶,俯看,形成“三山一线”。主画面采用蝴蝶和牡丹花装饰,进一步强化了蝴蝶的概念,丰富了壶体的装饰,蝴蝶与蝴蝶把呼应,牡丹与壶嘴呼应,牡丹靠近

蝴蝶把,蝴蝶靠近壶嘴,既考虑了呼应关系也考虑了疏密关系,花面和谐。 2、实用性 茶具是日常用品,其实用功能自然要充分考虑。 传统茶具多采用圆弧状把子,主要是考虑到使用的舒适性,改用蝴蝶状把子,使用时会不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是很难使用呢?这也是笔者最初有所顾虑的因素,后来经与人手的比照,感觉应该不会产生不适,这是因为壶体较小,容量为150毫升,倒满水后重量为370克,如图1所示的持壶方式会比较舒适。 图1 持壶方式3、工艺性 茶壶的设计,还有充分考虑其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性能,在保证其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要容易制造,而且做工要体现工艺之美。蝶形把,比一般的壶把多了一个粘接点,在工艺上增加了难度,但因

陶瓷茶具创新设计的方法

陶瓷茶具创新设计的方法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张瑞霞 陶瓷茶具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产品,实用功能是陶瓷茶具的基础,审美功能则是陶瓷茶具的灵魂。日用陶瓷审美是通过制品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悦目的花面装饰及陶瓷本身的质地美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来实现的。赏用结合的陶瓷茶具如果要在市场中生存,须看该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时代潮流,能否占领市场,找对销路传统、保守、陈旧的日用瓷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少,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陶瓷茶具的竞争,实际上已成为产品设计艺术水平之争。 5.1 造型设计多样化 任何物体都要有一个外在的形态来展示,陶瓷茶具也不例外。造型是我们注视某一物体时首先关注的,其次再是它的装饰带给我们的感觉。因此要研究陶瓷茶具设计,就先从陶瓷茶具的造型设计谈起。要想获得比较理想的陶瓷茶具造型,只借助于想象力是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感受自然形体、几何形体、人的形体,以及各种形态构成要素,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去形成和构成新的形态。比如对经典陶瓷造型进行模拟变形与简化、对各种造型进行演绎拓展与取舍、造型形体的方位改换与变通、陶瓷茶具构件的精彩处理等等,用这些方法获得的形态,只是造型的雏形,还需要进一步根据工艺材料的特点,工艺制作技术,做相应的整合处理,使形态的整体关系更复合陶瓷茶具的造型特点,且更吸引众人的眼球。 此外现代人品茶越来越讲究茶叶与茶具的配套使用,以增加茶的味道,因此需要根据茶品与茶具的搭配设计各异的茶具造型,人们选择茶具,除了注重器具的质地之外,还注意外观的颜色。只有将茶具的功能、质地、色泽三者统一协调,才能选配出完美的茶具。因此我们在进行茶具设计时也要考虑到茶品与茶具的搭配,并进行相应的设计。陶瓷器的色泽与胎或釉中所合矿 物质成分密切相关,而相同的矿物质成分因其含量高低, 也可变化出不同的色泽。而瓷器的花色历来品种丰富,变 化多端。茶具色泽的选择原则是要与茶叶相配。饮具内壁 以白色为好,能真实反映茶汤色泽与明亮度。同时,应注 意一套茶具中壶、盅、杯等的色彩搭配,再辅以船、托、 盖,做到浑然一体。如以主茶具色泽为基准配以辅助用品, 则更是天衣无缝。各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色泽大致如 下:图8 绿茶茶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