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窑口烧制的陶瓷茶具简介

合集下载

景德镇陶瓷茶具历代发展

景德镇陶瓷茶具历代发展

景德镇陶瓷茶具历代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具,主要是以有高岭土、紫砂泥等原材料烧制而成的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陶瓷茶壶,陶瓷盖碗,陶瓷茶杯,陶瓷茶盘,陶瓷茶托、陶瓷茶洗等;主要产地是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广东潮州、福建醴陵、河北唐山。

陶瓷茶具按工艺细分为手绘陶瓷茶具与贴花陶瓷茶具,按瓷质细分为白瓷茶具、紫砂茶具、黑瓷茶具、彩瓷茶具;陶瓷茶具中较为出名的是景德镇陶瓷茶具,其中青花瓷茶具、粉彩陶瓷茶具、青花玲珑瓷茶具、颜色釉陶瓷茶具众所周知。

宋朝前景德镇陶瓷茶具发展概况景德镇陶瓷茶具自然出自景德镇地区,这里“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

”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慨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

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已开始名扬天下。

“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称假玉器”,“镇钟秀里人陶民所烧造”,“陶玉携瓷入关中,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润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

邑志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

”据考古发现,景德镇五代窑址颁布甚广,有十八处之多,尤其是延续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窑址,规模最大,影响甚远。

这些窑址都烧青瓷和白瓷。

青的色调偏灰,白的色调纯正。

而且,白瓷胎质细密,透光度较好,其烧成温度已达1150-1200℃,孔隙度为0.8%,胎体白度达70%以上。

器物主要有盘、碗、壶、盒、水盂等,以盘碗为主。

这说明,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她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自唐宋时期开始逐渐成熟发展。

其中,五大名窑是指汝、官、哥、钧、定窑,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经典代表。

它们各具特色,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 汝窑:汝窑产于唐代,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

以“三白”为
特色,即白色胎、白色釉、白色器物,汝窑陶器的造型简洁大方,纹饰稳重,被誉为“以素胜彩、以简胜繁”的代表。

2. 官窑:官窑产于南宋,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

以丰富的色彩和高质量的釉面而闻名于世。

官窑有“官红”、“官绿”、“官青”等多种色彩,其釉面晶莹剔透,具有极高的透明度,让器物看起来具有立体感。

3. 哥窑:哥窑产于南宋,位于浙江省湖州市。

哥窑陶器以精致
的造型和细腻的绘画技法而著名。

其特别之处在于使用彩料烧制陶器,呈现出许多丰富的色彩,如红、绿、黄、紫等。

4. 钧窑:钧窑产于明代,位于江苏省常州市。

钧窑陶器以独特
的釉色和厚重的器身而著名。

钧窑的釉色主要有天青、石青、玫瑰紫等,釉面厚重,具有独特的质感。

5. 定窑:定窑产于五代十国时期,位于河北省定州市。

定窑器
物通常为白釉,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而著称。

其釉面白皙洁净,柔和细腻,常常使用在皇家宫廷中,是中国陶瓷中的珍品之一。

五大名窑各具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这些传统的制瓷技艺仍在中国陶瓷产业中得
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汝窑定窑和钧窑

汝窑定窑和钧窑
汝窑的瓷器价值极高,尤其是一些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的器物,被视为国宝级文物。
汝窑的瓷器在国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中均有收藏,是研究中国陶瓷史和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02
定窑
定窑的历史背景
定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窑之一,始创于唐朝,盛行于宋、金时期。 定窑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是华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白瓷窑口。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宋代时期,钧窑发展 达到巅以其独特的釉色和斑纹著称, 釉色有月白、天青、天蓝、海棠 红等多种颜色,斑纹则有蚯蚓走
泥纹、冰裂纹等。
钧窑的造型端庄大方,线条流畅, 给人以高雅之感。
钧窑的烧制工艺独特,采用高温 烧制和还原气氛烧制,使得钧窑 瓷器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
钧窑
钧窑的胎质粗犷厚重,釉色红紫相 间,以草木灰入釉,烧成温度在 1300℃左右,采用垫饼烧法,器形 厚重古朴,工艺自然。
艺术风格比较
01
02
03
汝窑
汝窑的造型简约大方,釉 面光洁如玉,色彩淡雅, 整体给人以清雅脱俗之感, 艺术风格高雅。
定窑
定窑的造型端庄秀丽,釉 面柔和温润,色彩纯净, 整体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艺术风格婉约。
钧窑的代表作品与价值
钧窑的代表作品有《出戟尊》、 《鼓钉洗》等。
钧窑瓷器的价值较高,尤其是 一些珍贵的宋代作品,市场价 格不菲。
随着收藏市场的升温,钧窑瓷 器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
04
三大名窑的异同点
异同点概述
相同点
汝窑、定窑和钧窑都是中国历史 上著名的瓷窑,它们在烧制工艺 、造型设计、釉色运用等方面都 有卓越的成就。
作品。
三大名窑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与价值
在国内市场
三大名窑的瓷器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而备受追捧,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竞 相追逐的对象。其价值与日俱增,尤其是一些珍稀品种和名家作品。

长沙窑诗文壶介绍

长沙窑诗文壶介绍

长沙窑诗文壶介绍
长沙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一种传统陶器。

长沙窑壶是陶瓷制品中的一种,制作精细,形态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长沙窑壶主要分为三个种类:青花壶、彩绘壶和紫砂壶。

其中,青花壶以其蓝色调的图案为主,经典而不失华丽;彩绘壶则在素胎上加上色彩,花鸟、人物等图案更加生动;紫砂壶则以其独特的材质和制作工艺,成为收藏家争相追捧的珍品。

长沙窑壶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传统制作方式包括挑坯、造型、胎壁、琢刻、装饰、烧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反复琢磨和精细制作。

这种独特的制作方式,保证了长沙窑壶的品质和艺术价值。

长沙窑壶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数壶身上都雕刻着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文化、长沙地域文化等。

这些元素使其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总之,长沙窑壶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 1 -。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陶瓷作品
中国陶瓷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在古代,中国的陶瓷工艺与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以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作品。

1.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的名瓷,产于浙江省龙泉市。

龙泉青瓷制作精美,采用高温烧制,色泽青翠润泽,表面光滑细腻,被誉为“瓷中之王”。

2. 官窑瓷器
官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的官方瓷器,以唐、宋时期最为盛行。

官窑瓷器制作精美,色泽瑰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有唐代的“三彩”和宋代的“官窑青瓷”。

3. 汝窑瓷器
汝窑瓷器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是中国古代制瓷技艺中的珍品。

汝窑瓷器制作工艺独特,采用独特的红褐色釉料和高温烧制技术,色泽温润深沉,极具收藏价值。

4. 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名砂土制作的茶具,产于江苏省宜兴市。

宜兴紫砂壶制作精良,造型优美,质地细腻,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5. 青花瓷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制作的一个经典系列,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是中国陶瓷工艺的杰作之一。

青花瓷的制作需要先将白瓷坯烧制成形,
然后在瓷器表面采用青花颜料点缀,再次烧制而成。

代表作品有明代的“万历青花罐”和清代的“康熙青花花鸟纹盘”等。

以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作品,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五大名窑名词解释

五大名窑名词解释

五大名窑名词解释五大名窑是指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和价值的陶瓷窑口,包括景德镇、宜兴、汝窑、定窑和越窑。

1.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中国最著名的陶瓷产地,历史悠久。

景德镇瓷器以青花瓷和粉彩瓷闻名于世。

青花瓷是利用钴料在白瓷上绘制图案然后进行烧制的,色彩鲜艳,釉面晶莹剔透。

粉彩瓷是一种多彩绘画瓷器,釉上彩画有较高的装饰性。

景德镇瓷器意蕴深厚,精湛绝伦,一直以来受到各国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2. 宜兴: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是中国最重要的中国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相结合的产地。

宜兴瓷器以紫砂壶为代表,是中国传统茶具的代表之一。

紫砂壶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红色的泥料,釉面光滑,手感舒适。

宜兴的紫砂壶因其艺术价值和实用性而受到广泛追捧。

3. 汝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是中国最早的官窑之一。

汝窑瓷器以白釉瓷和青釉瓷为主要特色。

白釉瓷器釉面洁白如玉,形制端庄,素雅洁净,被誉为中国陶瓷制作的顶峰之作。

青釉瓷器瓷胎细腻,釉色青翠明丽,图案优美,是宋代经久流传的经典作品。

4. 定窑:位于河北省定州市,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陶瓷窑口之一。

定窑瓷器以白釉瓷和青釉瓷为主要特色。

白釉瓷器釉面洁白如玉,器形匀称,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古代瓷器造型的典范之一。

青釉瓷器釉色晶莹剔透,品味高雅,历来是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5. 越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瓷窑之一。

越窑瓷器以青瓷和白瓷为代表。

青瓷釉面深沉莹润,色泽如青天色,是南方瓷器的代表之一。

白瓷器质朴典雅,釉面光滑,形制优美,一直以来备受青睐。

综上所述,五大名窑分别以其独特的特色和高超的工艺制作而闻名于世,并且对于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窑口的瓷器不仅是艺术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分类:从材质上分类分析各类茶具

茶具分类:从材质上分类分析各类茶具

茶具分类:从材质上分类分析各类茶具茶具从材质分为六大类:瓷质茶具、紫砂(陶)茶具、木质茶具、竹子茶具、玻璃茶具、金属及其它茶具一、瓷器茶具⑴ 青瓷茶具:宋代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达到鼎盛时期。

⑵白瓷茶具: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

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⑶ 黑瓷茶具: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⑷ 彩瓷茶具: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

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

二、竹子、木质茶具竹、木材质的茶盘自然雅致,加工水平逐年进步,以竹之清寂、谦恭、直而有节,历来为中国文人所推崇,所以竹制茶盘天生就是茶道组合的最佳搭档。

三、玻璃茶具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

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

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

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四、紫砂(陶)茶具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

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五、金属及其它茶具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石雕茶盘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的天然特性,设计加工精雕细琢而成。

因为石头具有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遇冷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磨光后不会吸茶色等优点。

所以用石头雕刻制作而成的石雕茶盘,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五行窑变杯介绍词

五行窑变杯介绍词

五行窑变杯介绍词
五行窑变杯,又称“陶瓷之王”,是中国古代窑炉技术的杰作之一。

五行窑变杯源于中国北方宋代,以其独特的色彩变化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五行窑变杯的制作采用了特殊的窑炉工艺和烧制技术。

在窑炉内,陶匠们巧妙地控制着温度和氧气流动,使得陶瓷器物表面呈现出独特的五彩斑斓的变化效果。

这种变化效果根据不同的角度和光线折射,呈现出深浅不一、渐变的色彩,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感觉。

五行窑变杯的外形设计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通常采用圆润的曲线和精细的雕刻,展现出古朴而雅致的艺术风格。

同时,它的造型也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手感舒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五行窑变杯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性。

它可以用来盛放茶水、酒水等饮品,使得品味更加高雅。

而且,五行窑变杯的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安全无害,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环保的理念。

总之,五行窑变杯以其独特的色彩变化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卓越成就,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

无论是作为艺术收藏品还是日常使用器皿,五行窑变杯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和实用价值。

中国著名茶具的十大产地

中国著名茶具的十大产地

中国著名茶具的十大产地我国有着悠久的茶具制造历史,从秦汉时期的宜兴窑开始,各朝各代均有特定的地点制造茶具。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在海内外都久负盛名。

另外,建窑、钧窑等地出产的瓷质茶具也各具特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1、宜兴窑宜兴窑位于江苏宜兴,以生产紫砂壶而享誉世界。

宜兴窑的制瓷历史十分久远,长达两千余年。

早在秦汉时期,宜兴当地就出现了陶窑。

直到今天,宜兴窑仍然是我国陶瓷产区之一,其中生产的陶瓷器皿品质一直较高。

2、景德镇窑提到瓷器产地,不得不提到景德镇。

景德镇瓷器,这个名字不仅在古代备受人们青睐,而在现代也令许多人闻之点头称赞。

景德镇窑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也因此而得名。

早在东晋末年,景德镇窑就开始进行瓷器的烧制。

而到了宋代,景德镇的瓷业习俗开始初具规模。

真可谓“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用这句话形容景德镇的制瓷业十分贴切。

自元代之后,景德镇窑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瓷器产地。

青花瑞兽纹盘、世称“甜白”的永乐白瓷、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成化年间的斗彩以及明代晚期空前绝后的青花五彩都是由景德镇烧制而成。

众多的瓷器中,茶具产量也不可小觑。

直到今天,我们在茶具市场上仍然可以看到大批产自景德镇的器具,不仅样式美观,还经久耐用,堪称精品。

3、邢窑:以生产白瓷为主邢窑位于河北邢台,主要以出产白瓷为主。

其中生产的白瓷釉质细腻,洁白无瑕,古代经常被作为御用瓷器。

在诗人皮日休曾专门作了一首诗来称赞邢窑:“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

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

”从诗中可以看出,邢窑生产的白瓷极为精致美观。

4、越窑:以生产青瓷为主越窑位于浙江绍兴,早在唐代时就开始了烧瓷历史。

越窑以烧制青瓷著称,色泽晶莹温润,明澈似水,青中带绿,十分美观。

茶具制成之后,工艺师还会在器具上绘制山水、花卉以及虫鱼走兽等,既实用又美观。

5、建窑建窑位于福建省建阳区,因此而得名。

早在唐代时期,建窑就已经建成,那时,建窑主要烧制一些青瓷茶具。

直到北宋开始,建窑又凭借所生产的黑釉茶盏而闻名遐迩。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简述中国五大名窑及其特征
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其中五大名窑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的代表。

它们分别是汝窑、官窑、定窑、钧窑和哥窑。

1. 汝窑:汝窑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宋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汝窑的特点是采用青灰色胎土,釉面厚重而沉稳,釉色分为青、白、紫、黑等。

汝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古朴大气,给人以深沉内敛的感觉。

2. 官窑:官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是唐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官窑的特点是釉色丰富、变化多样,有天蓝、海蓝、葱绿、绛红、紫色等。

官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花器等为主,造型精美细腻,以官窑白釉为底的“定窑白”被誉为瓷器中的“白玉”。

3. 定窑:定窑位于河北省唐县,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

定窑的特点是以白色、青色和黑色为主色调,釉面洁白润泽,具有一定的透明感。

定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极具时代特色。

4. 钧窑:钧窑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是元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钧窑的特点是釉色温润,变化丰富,有天蓝、青绿、鹅黄、紫色等。

钧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精美,釉面有一定的流淌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5. 哥窑:哥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明代最著名的瓷器产地之一。

哥窑的特点是釉色艳丽,变化多端,有鲜红、翡翠绿、紫罗兰、黄色等。

哥窑的器型以瓶、罐、盘、碗等为主,造型灵动秀美,给人
以柔和雅致的感觉。

总体来说,五大名窑各有特点,但它们都以精湛的工艺、细腻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为人所称赞。

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陶瓷艺术史上的珍品。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中国十大名窑指的是:越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以及德化窑。

以下是它们的简介:1. 越窑:主要生产青瓷,窑址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等地。

越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其瓷质造型和釉色深受饮茶者的喜爱。

2. 汝窑:官府经营的瓷窑,以青瓷为主,形制和纹饰都极简雅。

传世珍品“汝窑青瓷莲花碗”、“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等,胎质细腻,釉色温润,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3. 官窑:宋代著名的官办瓷窑,其产品胎质厚重,釉色润泽,造型古朴。

著名的官窑有北宋的汝窑和南宋的官窑。

4. 哥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温润如玉的釉质和精美的造型而著名。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胎质厚重,釉面布满开片,造型古朴。

5. 钧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独特的釉色和繁复的纹饰而著名。

钧窑瓷器的特点是釉色多变,有天青、月白、玫瑰紫等色,且常有流淌的纹理。

6. 定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为主,其产品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如玉,造型规整。

7. 磁州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白地黑花瓷为主,胎质粗糙,釉色白中带灰,装饰手法多样。

8. 耀州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青瓷为主,釉色深翠,造型古朴。

耀州窑的刻花和印花技术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9. 龙泉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青瓷为主,其产品胎质厚重,釉色深翠,造型古朴。

龙泉窑的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0. 德化窑:明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著名,其产品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如玉,造型多样。

德化窑的观音像等宗教艺术品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沙窑诗文壶介绍

长沙窑诗文壶介绍

长沙窑诗文壶介绍
长沙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古老的建窑方式,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陶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长沙窑诗文壶。

长沙窑诗文壶,指的是在陶瓷壶上刻写有诗句或文章的陶瓷作品。

这种壶材质厚实,纹路自然,釉色深浅不同,题材广泛,包括文人雅士的诗词、名句、典籍和民间谚语等。

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长沙窑就已在制造陶瓷方面具有很高的技艺和地位。

当时,以瓜棚窑为代表的窑址所制作的陶器而在南方乃至全国享有盛名。

与北方小巧玲珑的紫砂壶不同,长沙窑诗文壶因其大器、别致的造型和刻字书法艺术,更能被人民喜爱。

在现代,长沙窑诗文壶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陶瓷收藏家和文化爱好者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窑诗文壶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制作和烧制过程中都应该非常小心谨慎,才能制成完美的作品。

总而言之,长沙窑诗文壶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陶瓷作品,以其大器、别致的造型和刻字书法艺术脱颖而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建窑建盏介绍

建窑建盏介绍

建窑建盏介绍建窑建盏,是中国古代陶瓷的杰作。

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几个朝代的改良和发展,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瓷器制作的代表。

之后,它逐渐式微,但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建窑建盏的起源、概况、特点、价值和现状等方面。

一、起源和概况建窑建盏,顾名思义,是出自中国的建窑和建盏两个地方。

建窑位于今天江西省南昌市的南郊,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制瓷中心。

建盏则是指建窑所出产的小型瓷碗,一般用于茶道。

关于建窑的历史,已被考古和文献所证实的始于南北朝的时期。

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到唐代,建窑烧制成的瓷器在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当时世界上制作瓷器的代表。

唐朝时期的建窑瓷器,不仅在纹饰、造型、釉色等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度,而且烧制技术也非常高超,例如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以及透明釉、流金釉等高难度釉料的烧制,都表现出了当时中国瓷器工艺的顶峰。

二、建盏的特点建盏是建窑烧制的小型瓷碗,一般用于茶道。

由于它的外形、纹饰、釉色等各方面都非常精美,因此被称为中国古代瓷器的杰作之一。

建盏的特点,在于造型方面,一般是腹部微鼓,圈足平顶或微气,口沿卷起或略扬;在釉色方面,建盏所采用的釉料多种多样,有普通透明釉、常染物釉、流金釉、掐丝釉、釉里红等;而在纹饰方面,则多采用刻划、点刷、堆雕、覆盖等技法,常见的纹饰有缠枝莲花、四季花鸟、龙凤祥云、渔樵耕读等。

另外,由于建盏的制作特点,即一把火烧掉整个窑口,所以每一件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三、建窑建盏的价值作为中国古代瓷器的代表,建窑建盏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另外,建窑建盏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技法,使得每一件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近些年来,拍卖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价值不菲的建盏,例如在2011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清朝的奇形建盏以2.2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中国建盏的拍卖最高价。

中国茶道用具茶的窑

中国茶道用具茶的窑

中国茶道用具茶的窑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在中国茶道中,茶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中国茶道用具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就是茶的窑。

茶的窑不仅仅是茶具的一种,更代表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针对中国茶道用具茶的窑展开探讨,从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历史渊源茶的窑作为茶道用具的一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 年左右的东周时期。

据史书记载,东周时期的茶器种类繁多,窑制茶具开始逐渐形成。

当时,茶的窑制作主要依靠手工和个体小作坊,技艺传承于世。

而随着宋代的兴起,茶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茶文化繁荣兴盛的同时,茶具制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二、制作工艺1.材料选择茶的窑以紫砂为主要材料,因其独特的气孔和吸湿性能,能够更好地保持茶叶原始的香味和滋味。

而紫砂泥料中的铁、锰、钛等矿物质也会在茶汤中溶解,使得茶汤更有营养和滋补功效。

2.制作工序茶的窑制作工序繁多,包括挖泥、揉泥、捏制、修整、雕饰、晾晒、烧制等过程。

其中,揉泥是制作茶窑的关键环节。

揉泥的目的是让泥料更加均匀,并保持灵活性。

揉泥后,匠人根据设计的形状,进行捏制和修整,打磨出完美的茶窑。

3.烧制技术茶的窑的烧制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烧制技术需要掌握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茶窑的品质和表面的质感。

而烧制过程中的烟火、气流等也能对茶窑的质地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每一个茶窑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三、代表作品1.龙井茶壶龙井茶壶是中国茶道用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它采用了著名的龙井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得茶壶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漂亮的外观。

而龙井茶壶也因其外形的优美和茶汤的香味而备受茶客的喜爱。

2.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茶道用具的瑰宝,其制作历史悠久,并拥有独特的工艺和风格。

宜兴紫砂壶的制作主要以手工雕刻和烧制为主,匠人们以精湛的工艺和创意设计,制作出形态各异、纹饰精美的紫砂壶,成为茶道爱好者收藏的珍品。

陶瓷茶壶历史

陶瓷茶壶历史

陶瓷茶壶历史陶瓷茶壶,作为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茶具,更是艺术与工艺的结晶。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

然而,那时的陶器还较为粗糙,主要用于储存和烹饪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陶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更加精致的陶器。

到了唐代,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时的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闻名遐迩,而茶壶也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器具出现。

唐代的茶壶造型较为古朴,多为短嘴、直身,线条简洁流畅。

由于当时的饮茶方式主要是煮茶,茶壶的容量相对较大。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点茶法成为主流。

这一时期的陶瓷茶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为了适应点茶的需求,茶壶的嘴变得细长,壶身更加小巧精致。

宋代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都生产出了各具特色的陶瓷茶壶。

汝窑的茶壶以其温润如玉的釉色著称,官窑的茶壶则具有端庄典雅的造型,哥窑的茶壶表面布满独特的开片纹路,钧窑的茶壶以绚丽多彩的釉色取胜,定窑的茶壶则以洁白细腻的胎质和精美的刻花装饰闻名。

元代,青花瓷开始兴起。

青花瓷以其清新淡雅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一时期的陶瓷茶壶也常常采用青花瓷的装饰手法,使得茶壶更加美观大方。

明代,饮茶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泡茶法逐渐取代了点茶法。

因此,茶壶的造型和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明代的茶壶多为敞口、鼓腹、短流,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同时,宜兴紫砂壶开始崭露头角。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茶壶中的佼佼者。

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能够使茶叶的香气更好地散发出来,因此备受茶客们的青睐。

清代,陶瓷工艺更加精湛,茶壶的种类和样式也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青花瓷、粉彩瓷、珐琅彩瓷等,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装饰手法和造型设计。

例如,有些茶壶的造型模仿了瓜果、动物等,充满了生活情趣。

在陶瓷茶壶的发展历程中,不同地区的陶瓷产地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古山建盏介绍

古山建盏介绍

古山建盏介绍说起古山建盏,那可是咱们中华文化里的一朵奇葩,美得让人心醉,又透着那么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

你想啊,一盏小小的茶器,却能穿越千年的时光,静静地躺在那里,讲述着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

古山建盏,顾名思义,就是古时候在山上那些窑炉里烧制出来的建窑茶盏。

这建窑啊,可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它坐落在福建的北部,那里的山水养人,也养出了这独一无二的好瓷器。

建盏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那变幻莫测的釉色和独特的造型,每一个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你拿起一只古山建盏,细细端详,会发现那釉色真是妙不可言。

有的是深邃的黑色,像夜空一样神秘;有的是油亮的兔毫,一道道银色的纹路仿佛兔子奔跑时留下的足迹;还有的更是神奇,釉面上布满了星星点点的斑纹,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被永远地镶嵌在了这小小的茶盏之中。

这些釉色,都是经过高温烧制,自然形成的,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说到造型,古山建盏也是别具一格。

它的口沿大多宽而薄,方便人们品茶时能够轻松地拿起。

而盏身则相对较深,这样既可以容纳更多的茶汤,又能让茶叶在里面尽情舒展,释放出最浓郁的香气。

最妙的是那盏底,有的设计成小圆底,有的则是圈足,既稳当又美观。

整个茶盏看起来既大气又不失精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特别有分量。

用古山建盏来泡茶,那真是一种享受。

当你把滚烫的开水注入茶盏之中,那釉色仿佛被激活了一般,变得更加鲜亮动人。

茶叶在热水的浸润下缓缓展开,释放出阵阵清香。

你轻轻吹开茶面上的浮沫,抿上一口,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茶香与建盏的釉色相互映衬,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美好。

而且啊,古山建盏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它能够养出“七彩宝光”。

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哦,这是很多茶友们都亲身体验过的。

只要你经常用建盏来泡茶、品茶,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那盏壁上的釉色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原本单调的釉色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

这就是所谓的“七彩宝光”,它让古山建盏变得更加珍贵和迷人。

浅谈中国历代窑口及代表器物

浅谈中国历代窑口及代表器物

浅谈中国历代窑口及代表器物1. 引言1.1 中国历代窑口的意义中国历代窑口的意义在于,它们承载着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传承。

作为中国古代陶瓷产地的重要代表,各个历代窑口不仅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更在文化交流和商业往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历代窑口的繁荣兴盛,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繁荣程度。

中国历代窑口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内涵,也为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研究和探讨中国历代窑口及其代表器物,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陶瓷文化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为世界陶瓷文化的多样性贡献力量。

1.2 代表器物的重要性代表器物在中国历代窑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更是文化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

代表器物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工艺和纹饰,展现了不同历代的审美追求、科技水平和社会风貌。

在考古和文物研究中,通过对代表器物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历代的制陶工艺、贸易往来、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代表器物成为了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代表器物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和启发上。

许多器物在保留传统特色的还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代表器物的纹饰、造型和工艺手法也常常被当代艺术家所借鉴和发扬,融入到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展现出历代器物的魅力和韵味。

代表器物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更在于它们对当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研究代表器物,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推动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代表器物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们是中国历代窑口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珍惜。

2. 正文2.1 唐代窑口及代表器物唐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窑口的繁荣也为唐代陶瓷文化的辉煌贡献了重要力量。

唐代茶具——绞胎瓷茶炉赏析

唐代茶具——绞胎瓷茶炉赏析

唐代茶具——绞胎瓷茶炉赏析
唐代的饮茶之风较盛,在当时,茶具的品类丰富,品茶器具的功能齐全。

史上遗留下来很多珍贵的饮茶器具,茶炉便是其中的一种。

小编今天为读者转载这篇关于唐代绞胎瓷茶炉赏析的文章,供藏友赏读。

唐代巩县窑高10cm(图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提供)
此套茶炉由灶台与茶鍑组合而成,茶鍑满施黑色釉,灶台四方体,设有方形炉门与出烟道及挡风板,灶台胎质为褐色、白色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绞在一起的瓷质绞胎器。

绞胎,也称“搅胎”、“绞泥”、“透花瓷”。

绞胎工艺最早出现于唐代,多为陶质,瓷质绞胎极为少见。

这种绞胎工艺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特色。

唐代炉灶样式多种多样,因饮茶风气日渐高涨,而出现了专门烹茶用的炉灶。

唐代饮茶是将碾好的茶末放入炉灶上的茶鍑中煎煮,然后将煮好的茶用茶勺舀进茶杯中饮用。

此茶炉品相完整,存世稀少,充分展现了唐代茶炉的风貌,十分难得。

来源:中国陶瓷网:
/。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兔盏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黄庭坚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建窑”为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3,是中国古代黑釉瓷的杰出代表。

宋时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3,是皇室御用的饮茶斗茶珍稀茶器。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在南宋时期,日本来我国留学的僧人曾从天目山把这种瓷器带到日本,并称它为“天目”,于是人们也习惯把黑釉瓷也称为“天目瓷”。

由于历史的变迁,建盏(天目瓷)烧制技术失传已八百多年。

70年代末,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福建轻工业学院、建阳瓷厂等机构的配合下,仿制的宋建盏烧制成功。

基本介绍遗产名称: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3烧制技艺所属地区:福建· 南平遗产编号:ⅷ-188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日期:2011年申报人/申报单位:福建省南平市级别:国家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3烧制工序造窑造灯烧制技艺3烧制技艺是汉族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技艺。

它是指福建南屏窑黑釉茶灯的烧制工艺,涉及瓷矿选料、瓷矿破碎、淘洗、配料、陈化、揉泥、拉坯、切坯、素烧、施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3”的制坯成型,是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的。

双手将泥拉成器坯,要成足在胸,一气呵成。

灵活运用,推、拉、收、放等手法,找到器壁最佳形式成型。

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3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盏细节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3类别根据釉面质地的不同,简瑶黑瓷大致可分为六大类:黑金、兔毛、油滴、鹧鸪斑、黑曜石和杂色。

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和窑温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

其胎质厚实坚硬,截面呈黑色或灰黑、黑褐色,叩击可闻金属之声,建窑黑瓷中碗类占绝大多数,宋代文献称之为“瓯”或“盏”,俗称建盏。

大部分都是大口小底,形似漏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窑口烧制的陶瓷茶具简介
宋代的陶瓷质地的茶盏,由于上层社会竭力鼓吹,使得建安的“绀黑”釉茶盏兴旺发达,黑釉建盏成为了宋代茶具的象征性器具。

例如,蔡襄在《茶录·器论·茶盏》中论述青、白釉茶盏时认为:“其音、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这使得青瓷、白瓷等茶盘在中国茶具
之上的地位曾一度逊色了许多。

然而,宋代的茶具也不纯粹是深色黑釉的。

烧造陶瓷的窑
口林立,除了烧制黑釉瓷茶碗(盏)闻名的建窑和吉州窑,还有烧制青瓷闻名的官窑、汝窑、钧窖、龙泉窑、越窑、耀州窑等及以烧制白瓷和青白瓷在古代茶具历史上留有地位的定窖
和景德镇窑等。

它们之中有专供烧制朝廷日用和观赏品的窑口,也有烧选为大众生活需要
饮茶实用普及品的窑厦,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陶瓷茶具制造技术的
发展。

宋代的官窑,一是广义地说,为朝廷烧造贡瓷的窑四,二是狭义地指北宋汁京官窑和
南宋时宋高宗南波后在杭州另立的修内司窑和效坛下窑。

宋代的茶文化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宋代是中国历之上“郁郁乎文哉”的时代,微宗赵信和高宗赵构等君王都是在中国古
代文化史—有卓越成就的学者和艺术家u在中国绘画史上,徽宗“作的花乌、山石、人物入妙品;作的墨花、墨石有入神品者”;高宗却是“时作小笔山水,专写烟岚香雨难状之景”。

微宗又是古代著名荼学者,他所著的《大观茶论》一书是研究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历
史文献。

从陶瓷史学文献中可知:汝窑、定窑、钩窑、建窑、越窑、耀州窑、景德镇窑、
龙泉窑等,都曾负有为皇帝内廷炔造贡瓷的具体记载。

例如,南宋叶妥在《坦斋笔街》中
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忿有之,汝
州为魁”等。

功夫茶具套装
南宋时的修内司窑和效坛下窑烧造的青瓷器,釉面的冰裂纹路或许并非从实用考虑,
釉层的升片不便于饮茶生活的日用,裂纹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但对繁冗的冰裂
审美格局回视后发现,仍具有时代物质生活的日用意义。

从历史遗物上看官窑青瓷的形态,主要还是生活日用品,实用和审美高度叠合;在满足宫廷祭祀和陈设等方面需要的同时,
也留下不少宫廷饮茶用的碗盏、壶等器具。

汝窑在宋代文人笔记中屡屡被提及,文献中常以汝官窑代称之,原因是北宋时汝窑曾
一度烧制宫廷用瓷,但烧造的时间仪从宋哲宗至微宗这二三十午时间,故民间流传一句俗话:“家有万贯.不如藏汝一种。

”宋人周焊《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
玛瑙为釉。

”还记载,汝官窑青瓷“近尤难得”。

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天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以及东西燕山村一带,是
在唐末曲阳窑基础上发展起未的著名窑场。

定窑以烧白瓷闻名,兼烧昔釉、黑釉等彩色的
瓷器,从20世纪纳考古文献中可知,定窑烧造物品种繁多,饮茶用器具形状多样,刻花、印花装饰都刻意求精,无繁杂感,显示出宋人清逸典稚的审美情趣。

定窑烧制的茶盏口沿
不施釉,露有胎骨,成为毛慎,俗称芒四。

南宋叶宴说“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其实
这种“有芒”,这是定窑工匠们为适应生产所需,发明的覆烧工艺造成。

覆烧,就是烧制
时将茶盏、碗、盘等物倒过来,使口部向下;而每什器物间,在其口沿部分用未经焙烧的
耐火泥做支围间隔,层层相登,节省空间,产量增加,又能充分利用热能,节约燃料。


于芒口的缺陷,传世的定窑饶制的上品,匠师们往往以全、根、铜图镶在口沿上作为装饰,既弥补废皮带来的不足,又增加了美观,显得更加豪华革责。

历史上,定窑白瓷产品曾被南、北方很多窑场所仿效,特别是南宋时期的景德镇客生产的白瓷和青白瓷,无论是器形、纹饰、釉色、烧咸方法,都有定窑痕迹。

茶具价格
景德镇在秦代为九江郡领辖,汉属豫章郡波阳县,东晋设新平县.归新平县管辖,唐
代天宝元年以“溪水时常泛滥,居民伐木为梁”,史名浮梁,以后归浮梁管辖。

唐代白居
易《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叹。

浮梁的茶叶,在唐代就已
很出名。

《景德镇陶录》上记载唐时校民“载瓷入关”,“制瓷进御”,还记载:“陶至
唐而盛,始有害名也。

”景德镇唐代的窑,目前并没有考古资料证明,玉代时期的宾址目
前己找到。

宋代烧制白瓷、青白瓷己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与其地产茶是紧密相关的。

茶叶
的出名,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

特别是南宋以后,景德镇匠师吸收了定窑烧造白瓷的优秀
技艺,利用当地的优质原料,烧造出的茶具有“侥王”之称,深受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
喜爱。

龙泉宾烧制的青瓷茶具,在南宋以后,器形优稚,釉层丰厚如玉、把青瓷工艺技术提
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南宋晚期的龙泉窑特别讲究学习官窑制作技艺,采取多次素烧坯胎,多次上釉的办法,使釉层呈现出一种温润滋厚的感觉。

龙泉窑的青瓷茶具,釉层丰厚,制
作精细,式样优美,釉面光泽柔和,此类属龙皋窑白胎制品;还有一种黑胎青瓷品种,胎
薄釉厚,胎奇友黑如铁,统称“铁骨”,釉色青润,多开片,口沿露紫色,圈足底呈铁色,紫口铁足。

钧窖址在今天的河南禹县。

考古资料显示:北宋至元时期窑场遍布禹县,共发现了百
余处。

钧窑始于唐,盛于宋,属北方青瓷窑系,其瓷嚣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妆的并
常釉色。

这种以铁为发色剂的釉中合有少量铜,故烧制出的颜色不同于一般青瓷,往往青
中有暖色调,色彩青、红对比之美尤为悦目。

钧窑产的茶具粕色,揭开陶瓷茶具美学的新
一页。

在高温还原气氛下进行烧制,由于铜氧化物的比例不同,使其产生红色,有了“窑变”的可能,釉色的特点,对以后铜红釉类的瓷器釉色影响颇大。

耀州窑在北宋时烧造的器物以青瓷为主,兼烧白瓷、黑瓷、三彩瓷等。

耀州窑刻花青瓷,以模印、刻划相问,刀法明快,刀味很强,刀痕有科度、力度为其特色。

在单色釉青
瓷器中,耀州窑釉色青翠,其装饰手法及纹样刻画都是首屈一指的。

在北宋时期,虽色质
类似于南方的越窑茶具,造型也与同时期越窑青瓷接近,但胜过越窑青瓷。

南宋的陆游《老学瘩笔记》记载:“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以其类余姚具秘色瓷也。

”北宋以后,
余姚上林湖一带的越窑随着官窑、龙皋窑等的兴起,皇室用越窑青瓷日用器具和贡奉越窑
青瓷器的减少、已失去昔日辉煌,越窑青瓷渐渐衰落,逐渐退出“千峰翠色”的局面。

来源:景德镇52瓷器商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