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证中医药研究进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虚证中医药研究进展

血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之一,血虚与免疫功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在血虚状态时,气失依附,防御功能下降,进而导致各种病邪的侵入。现代医学亦证实,人体在贫血状态时,各种免疫功能均下降。本文就血虚证与贫血、免疫功能关系及中医药治疗血虚证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标签:血虚证;中医药;贫血;免疫功能

本文就血虚证与贫血、免疫功能关系及中医药治疗血虚证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1 中医对于血虚证的认识

1.1 血虚证的概念

血虚证是由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或血液生化之源不足,或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等原因所导致的血液不足或血液营养功能低下,脏腑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临床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毛发不泽、唇舌、爪甲淡白、头昏、视物昏花、心悸、健忘、失眠、乏力等虚弱症候[1]。

1.2 血的生成及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认为血的生成过程与五脏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尤以脾胃重要,但与心、肺、肝、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心生血;水谷精微注肺生清血;肾藏精,精血互化,归精于肝而化清血。

1.2.1 脾胃柴瑞震[2]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有生血,藏血,统血功能的三重表现。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饮食经过胃的腐熟消化和脾的吸收转输后,生化气血精津,内营五脏六腑,外营四肢百骸。脾的病理与出血、血虚、血瘀有关,且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脾虚不能摄血,可以导致出血,出血达一定数量,必然引起血虚。胃在血液的生成中也很重要,胃主受纳水谷,而水谷是化生血液的原始物质,胃参与血液的生成,胃虚生化之源不足可治血虚。《温病条辨》亦谓“血虚者,补其气而血自生。”故治疗上应遵循阳生阴长,气能生血的原则,拟健脾益气,养营滋血为其大法。所以补血先补气,养血先养脾胃,才是最佳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方法有:益气补血法,如当归补血汤、八珍汤。补血药与健脾益气药合用,如归脾汤、人参养荣汤、养真汤等。

1.2.2 心刘艳等[3]指出,“心生血”理论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和《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实质上是强调“心火”在血液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心气不足,血脉亦弱,心阳不振,温煦失职,化血不足。因劳力过度,劳心太过,大病,久病耗伤精气,心气不足,

血脉亦弱,化生无力,津不化血,可导致血虚。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或大病、久病后失于调理,正气亏损难复,精气损伤,因虚致损,逐渐发展成为虚劳,阳气不足,化血不足;或因热病或感受温热邪毒耗伤阴液,病久不愈,阴损及阳,心阳不振,温煦失职而致化血不足;或因肾阳一衰,火之源则竭,肾阳不能上行于心,心阳气衰者,心阳不振,温煦无力,不能赤化,津不化血,乃使化血不足而见血虚之证。心阳虚或心气虚多伴有心血虚,心血虚多伴有心之气,阳不足。刘艳等临床运用“心生血”的理论治疗血虚证,特别是对比较顽固性的血亏患者,心阳虚或心气虚多伴随心血虚,以温阳补火为主,兼补血生血;心血虚伴有心之气、阳不足,以补血养心、健脾益气为主,加用温阳补火之品,常能提高补血的效果。

1.2.3 肺张琰[4]阐述,《素问·经脉别论》云,“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经脉”包含经脉之气血,汇聚于肺,再布散于全身百脉,以营养各脏腑组织。气、血和津液在体内相互转化,都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是根据其存在的状态不同而立三类。肺虚除有肺气虚和肺阴虚,还有血虚的含义。肺血虚证从其病理因素而论,有两种由来,一是肺循环(小循环)之血虚,可由于失血等所导致的血容量的绝对减少或由贫血所造成的血含量的相对减少所致。二是供养肺脏之营养血液减少,导致肺脏之功能衰减,此系肺血虚证之主体。张琰通过对肺血虚证的存在性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充分论证了肺血虚证的存在性,作为一个证型,必须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见面白无华或萎黄,咳嗽,气喘或胸痛,肢体麻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

1.2.4 肾祖国医学认为[5-6],“肾为五脏六腑之根”、“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为人参生命之根”。血的生成离不开肾,肾是血液化生的源泉和动力。肾主藏精,是元气之根,为生血之源。肾可以化生血液,肾精肾水是血液生成过程中“变化而赤”的物质基础,肾阳是“变化而赤”的根本动力,肾中精微物质只有经过肾阳的蒸腾气化才能变为赤色的血液。肾精亏虚,精不化血,则血虚。治疗应用滋补肾经之方。如参氏地黄汤酌加黄精、何首乌、龟板、阿胶。人参、黄氏健脾益气,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1.3 血虚证的病因病理研究

张磊等[1]阐述,《黄帝内经》中对于引起血虚证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邪(风邪、湿邪、热邪),内伤七情,劳倦过度,淤血致虚,出血,年迈体衰。中医认为血虚形成的原因,一是血的生成不足,如气虚不能生血,或脏腑功能减退,如脾失健运,胃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气,难以化生成血液;或来源不足,则血液生化乏源。二是失血过多过快,新生之血来不及补充。三是久病不愈,慢性消耗,或劳神太过,耗伤精血。龚文君等[7]论述,现代调查研究分析血虚证的病因依次是情志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平素体质、疾病病程、失血史、生育因素、药毒损伤和出生时体质。与传统的血虚证认识比较,增添了药毒损伤这个病因。

血虚证的中医基本病理主要有气不生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多种类型。血虚患者全血比黏度降低,还原黏度明显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细胞比容

降低,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虚患者因ATP来源障碍,机体新陈代谢减慢,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自由基积累使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而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增高。血虚患者CD3型、CD4型细胞水平下降,CD8型细胞水平不变,CD4/CD8比值降低。血虚证患者机体为保持自身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代偿性的作出了相应的适应性变化。1.4 血虚证与贫血的关系

中西医对血的概念都是循行于血脉中的血液。由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血”的概念的近似描述,使得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血”的概念容易发生混淆。

1.4.1 血虚证与普通贫血的关系贫血是指外周血中的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地区的正常标准[8]。基于血虚与贫血都是反映了血液的减少,为了揭示两者的关系,王建青[9]从一些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血虚证在西医病种分布上,不仅见于贫血,还可见其他病,如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病毒性心肌炎等。从研究中发现血虚证的血红蛋白量与血虚证的程度、血虚证的症状出现率呈相应关系,血红蛋白含量越低,血虚证的程度及症状出现率就越高。血虚证的血红蛋白量在正常值范围内,并不表示其血红蛋白含量没减少,而只是表明其减少的程度较轻,尚未达到西医界定的正常值的下限。由此反映出作为诊断贫血的血红蛋白量的标准,并不完全适合血虚证的诊断。刘卫民等[10]对732人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发现,中医血虚证与现代医学的贫血有着很大的区别。血虚证与Hb无直线相关性,贫血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虚证患病率。另外,从调查中还发现,血虚证与贫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贫血常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中以气血两虚为主要症型,其实质反映了气与血的关系,由于血虚,使气失血的充养及依附进而导致气虚,最终出现气血两虚。但是,若针对原发病治疗,随着即发病的好转,贫血往往也随之好转。

通过血虚证与贫血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血虚证和贫血在概念上都是血液的减少,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能互相等同。

1.4.2 血虚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刘苹等[11]总结,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和贫血、出血、感染。传统学说认为再障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原发、继发性干祖细胞(“种子”)缺陷、造血微环境(“土壤”)及免疫(“虫子”)异常。

邹长鹏[12]指出,在中医古籍中,并无“再障”病名的记载或针对此病的系统论述,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按其症状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血虚证的范畴。因此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血虚证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一般按中医血虚证病因病机进行辩证。

从病因和病机上看,中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病因病机:(1)脾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