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1课《诗两首》ppt课件课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两首》课件
余光中诗选 余光中 ,是我国 (2)《乡愁》选自《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 台湾 省)诗人。本诗深化主题的诗句是 _____(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行中的“这”代表被日寇欺凌的国土;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 ”代表广大人民的反抗。
6.(2016,雅安)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C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 ,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④② 【点拨】话题的中心是“乡愁”与诗歌的关系,首先确立总起句③,① 句中“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与③句中的“惆怅”联系,⑤句紧承①句举 例,②句中的“亦”字最关键,应放在第⑤句后,而④句中的“这么” 显然是在指示前文。
5.(原创题)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老牌唱将孙楠,齐秦,年轻实力唱将平安,张杰,偶像组合
TFBOYS等老中青三代明星嘉宾同台共度2016年中秋。 B.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2016年9月18日 下午南下高雄登门拜访诗人余光中。 C.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经过四局对决,最终以3∶1力克 对手,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 D.在《我爱这土地》中,艾青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分别赋予“大 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
《诗两首》ppt课件
那时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
人们将铭记我们的姓名!
普希金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继承了古代俄国文学的优秀传 统并大大发展了它。在俄罗斯文学中,他为现实主义夺得了主导地 位,他的作品成了反映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各种文学体裁上 (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童话)普希金也为后人提供了优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 金(1799-1837)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
/ // /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现实——假如
态度
不要 需要
相信——快乐
嘱咐 永远 一切
生活欺骗 积
未选择的路
/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爱国热忱。普希金这时在校内外已小有名气,很受当时俄国著名作家杰 尔查文、茹科夫斯基等人的器重。
1817年,普希金从皇村学校毕业,到彼得堡的外交部供职。这个时 期普希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很活跃。他写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 专制的诗篇(《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 1819,等)。1820年,普希金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叙事诗《鲁斯兰·柳德米 拉》,这是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含有民主主义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课 诗两首 (共32张ppt)(共32张PPT)
第三节:__母__子_相__望__图____ 第四节:____夫__妻__分__离__图_
生离死别图
两岸盼归图
8. 诗歌《乡愁》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如__果_去__掉__第_四__节__,__《_乡__愁__》__只_是__一__首__普_普__通__通__的_思__念__故__ _乡__的_诗__;__有_了__第__四__节_,__前__三__节_就__成__了__铺_垫__,__这一节画龙 点睛,将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
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不同寻常的场面,只描写了自己在祖
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平平
淡淡才是真,在平实描述的背后,是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
情。
考点2:鲜明强烈的音韵美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
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该诗用了复沓手法。全诗
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
第一节: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 用鸟儿生死眷恋
土地作比喻,表达自己对土地(对祖国)最真挚、深沉的 爱。
第二节:一问一答,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直抒胸 臆倾诉自己对土地(对祖国)的“深沉”之爱。
(2)《乡愁》以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把对 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 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1 诗两首
名师导学
1. 背景解读
(1)《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 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 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 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 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诗两首》ppt课件(精选)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21
学习流程:(第二课时)
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愁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
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教师作示 Nhomakorabea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3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四、当堂测评: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 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又,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 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 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7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六、反馈练习 课后背诵本诗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假如─────我
歌唱
爱
∣
∣
──→土地(祖国)←────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8
学习流程:(第二课时)
一、预习指导 课前背诵本诗《乡愁》并读 准节奏
精品
最新中小学课件
19
学习流程:(第二课时)
诗两首PPT课件最新9下人教版精品
1.简要分析“嘶哑”的表达效果。 【答案】“嘶哑”修饰喉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 鸟所经受的苦难及不屈的精神,说明它的歌声是用整
个生命发出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执着的爱。
阅读方法解密
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
关键词语往往是句子中的关键动词、修饰词(形容词、副
词)、特殊词等。答题思路:第一,分析词性、感情色彩 等;第二,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确切含义及效果;第三,
二
写一写字形
Hóu(哑: 声音沙哑。 2.悲愤: 悲痛愤怒。 悲愤、激愤辨析:同:两词都有极为生气、恼怒的意思。 异:“悲愤”侧重于悲痛愤慨。“激愤”侧重于激动愤怒。 例:(1)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他的眼里流露出悲愤。 (2)他杀人放火的恶行引起了群众的激愤。
1 我爱这土地
诗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 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 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 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 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
体会词语所蕴涵的感情。答题模式一般是:如是动词,生
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特征(情感、形象), 表现了„„(感情)。如是形容词、副词,按照“„„地表
现了人(物)„„的特点(情态),表达(反映)了人(物)„„
的心情(特点)”的模式回答。
2.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 象分别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意象前面的“暴风雨所打击着
的是“鸟”,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诗人将鸟死后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 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诗两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问题探究3.《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一、二节之间在结构上有什 么内在联系?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 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是感情的蓄势,第二节是感情的迸发 与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问题探究4.《乡愁》一诗有什么写作特色? (1)意境美。 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 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乡愁》 中诗人借助意象这样安排: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别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逐层递进。 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 汹涌而进的波涛,诗人酝酿感情,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高潮, 上升到国家民族情感,然后全诗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所以说 这首《乡愁》意境深远,被公认为现代乡愁诗中的经典。
作家作品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1929年赴法国 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 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 阳》《黎明的通知》等。 余光中,当代诗人和诗评家。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 等。 主题思想 《诗两首》是一组抒写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一首抒发恋土深情, 一首抒写思乡愁绪。
狭(������������á)狭窄 峡(������������á)峡谷 挟(������������é)要挟 侯(ℎó������)诸侯 喉(ℎó������)喉咙 候(ℎò������)候鸟
4.解词语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悲愤:悲痛愤怒。 嘶哑:声音沙哑。 腐烂: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腐败。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
诗歌阅读之三: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主要考查两种题型:
1.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该字好在何处? ②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而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
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沉郁顿挫„„②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当然一般中考不要求这么 深入,但也不排除例外。
(2011 年河南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九年级(下)
第一单元 吟唱家国
1 诗两首
1.字音字形
嘶哑 ( sī )( yǎ ) .. 吹刮 ( guā ) . fǔ( 腐 )烂
汹涌 (xiōng )( yǒng ) .. yó u( 邮 )票
2.词语积累
嘶哑 :声音沙哑。 (1)________ 汹涌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2)________ (3)温柔:温和柔顺。
4.文意感知 (1)《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写于 1938 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 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
一只鸟 ,通过鸟儿的_______ 歌唱 , 诗。诗中,诗人假设自己是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 决心为其献出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强烈愿望。
初三语文下册课件:《诗两首》
初三语文下册课件:《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作品,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2.理解诗歌意象,领悟诗歌主旨。
3.学习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通过探究,理解诗歌意象,领悟诗歌主旨。
3.通过点拨,学习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熟读与背诵;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意象,领悟诗歌主旨。
【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法。
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点拨法。
如学习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板书:我爱这土地)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勋章。
三、背景介绍。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1课《诗两首》ppt课件(基础版)
语音、词汇、语法的超常之处着眼, 并注意把握具体语境中的
各种信息, 揣摩出语句中潜在的深层意义。示例:殊途同归, 世间得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美术和诗歌虽然表现 方式不同,但是表现内容是无差别的,都是运用一定的手法向 世人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熏陶, 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
☆课堂提高☆
【答案】C
做的怎样?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有难度,要判断的知识点较多。本题拟题不妥,知 识点太庞杂,给学生制造了障碍,不利于学生判断问题。“钟”,古代量器, 与粮食有关,非“盛装饭食的器具”,“万钟”,形容粮食多。
☆课堂提高☆
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4分) “你是母鸡,可是下的是鸭蛋。”
☆课堂探讨☆
灵活运用哟
分别找出抒情、议论的句子,并分析所饱含的情感。
☆课堂探讨☆
有何深意?
做的怎样?
(1)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诗中的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
爱之情?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3)“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
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
一转化的?
☆课堂探讨☆
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找到窍门了吗?
(1)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
(2)最后两句: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 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 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3)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
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
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课件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课件教学目的: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准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4、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升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
教学重点: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⒈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使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⒉象征的表现手法。
⒊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设想:1、引导学生了解艾青新诗创作的特点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理解这首诗奠定基础。
2、注重朗读。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意。
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品味重点诗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4、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空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教学理念,以朗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故此,学习方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课前布置:A、搜集诗人的相关材料;B、查阅相关抗日战争的史料;C、选阅一些爱国诗歌,准备朗读比赛;一、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板书:我爱这土地)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抗日战争的镜头和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三、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