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干线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方案
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4.工程施工
-按照实施方案,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施工。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5.监测与评估
-建立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调整保护与恢复措施。
6.项目验收与总结
-组织项目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总项目经验,形成湿地保护长效机制。
2.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增加。
3.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三、项目内容
1.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估
-组织专业团队对项目区域内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分布、生态状况等。
-评估湿地生态功能,明确保护与恢复的重点区域和目标。
2.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4.社会参与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众的合作,形成湿地保护合力。
-建立志愿者队伍,鼓励公众参与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5.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
-开展湿地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六、项目预期成果
1.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湿地面积逐步扩大。
2.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增加。
五、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
-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湿地保护。
3.技术支持
-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机制,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实施人员业务水平。
2024年湿地保护修复制度行动方案.pptx
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和补偿办法,建立稳定的湿地保护修更长效机制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构建政府补偿与市场化补偿相结合的补偿体系,明确实行湿地 生态补偿的湿地类型、保护要求、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补偿标准等。(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牵头,县水利局 、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生态环境局等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负总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 与修复。
.坚持综合协调、分工负责。全县各级林业部门要做好湿地保护修复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 自
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湿地保护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协同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
(三)总体目标
(一)落实湿地保护目标
.制定实施湿地保护规划。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本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林业主管 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我县湿地保护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实施,把湿地保护的任务和具体措施 落到实处。(县林业局牵头,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 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贲落实)
.强化湿地修复成效监督。湿地管理部门要组织相关专家对湿地修复工程方案可行性、合理性进行评估,由第三 方机构进行竣工评估和后评估。依法公开湿地修复方案、修复成效,接受公众监督。(县林业局牵头,县自然资源 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
(三)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攻关机制,重点开展喀斯特湿地保护和修复、生物 多样性保护、江河湖库水生态安全、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等研究;制定湿地保护修复技术规范,加快湿地重 点技
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及勘界定标工作方案(最新)
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及勘界定标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工作部署,加快推动我市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和勘界定标工作,按照环保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的实施方案》(环办生态〔X〕48号,以下简称《指南》)和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X省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及勘界定标工作方案〉的实施方案》(X环发〔X〕304号,以下简称省工作方案)等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指导和推动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方案优化和勘界定标工作,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科学构建和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切实维护全市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一)科学性。
以科学评估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各类禁止开发区域及其他类型保护区域叠加形成优化初步方案,通过科学校验、协调分析等,对《X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X-X)》(X环发〔X〕176号,以下简称《规划》)中的X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优化,本着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原则,做好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衔接,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合理、边界清晰。
(二)强制性。
以《规划》确定的X市省级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确保优化及勘界定标后的生态保护红线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
(三)协调性。
尽可能保持已建各类保护区边界,与各部门管理边界相衔接,与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矿产资源利用、区域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做好跨区域衔接和统筹,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连续性。
(四)完整性。
结合山脉、河流、地貌单元、植被等要素保留自然地理边界,保持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尽可能避免生态保护红线斑块破碎化。
三、主要任务(一)形成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初步方案。
根据省技术组评价结果,将以下区域进行叠加,形成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初步方案。
1.省技术组根据《指南》评估出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2.我市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地及其他类型禁止开发区域;3.X、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干线、流域面积1000km2及以上河流等的水面及其滨岸带等,根据全市实际和保护需要,统筹考虑流域面积1000km2以下的河流是否纳入;4.《指南》7.2中提到的禁止开发区域之外的确有保护价值的各类保护地,如极小种群物种分布的栖息地、国家公益林、重要湿地、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地等重要生态保护地;5.市、区县政府提出的建议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各类市、县级生态保护区,如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等;6.与《规划》相比,缺失的红线区域,经核实确需保护的区域。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一、准备工作1.明确编制目的:本规划旨在加强全国湿地保护工作,提高湿地保护的科学性和协同性,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现全国湿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明确编制原则:科学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协调性。
3.制定编制计划:明确编制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工作流程,确保规划的顺利完成。
4.成立工作组:从相关部门和机构中组成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作组,负责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信息收集2.调查湿地资源状态: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科研机构提供的数据,调查分析全国湿地资源的分布情况、类型、保护现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信息。
3.了解湿地保护政策法规:收集相关湿地保护政策法规的资料,了解国家对湿地保护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
三、制定规划框架1.确定规划的总体目标:明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的总体目标,细化工程实施目标,为后续的具体工作提供指导。
2.划分分工领域:根据不同湿地类型和保护需求,将湿地保护工程划分为不同的领域,确定各领域的工程实施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
3.确定湿地保护区划:根据湿地资源分布情况和保护需求,制定湿地保护区划,明确湿地保护区的界限、保护程度和管理措施。
4.制定湿地保护工程政策措施:针对湿地保护工程实施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工程政策措施,包括资金筹措、技术支持、法律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
5.编制实施计划:根据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编制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计划,明确项目数量、时间节点、资金预算和实施方式等。
四、征求意见和修改1.向相关部门和专家征求意见:将初稿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听取他们对规划目标、分工领域、政策措施和实施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2.修改完善规划内容:根据征求意见和建议,对规划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五、发布和推广1.审核规划内容:将修改后的规划内容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保规划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和政策导向。
2.发布规划成果:将最终的规划成果向社会公布,包括规划的摘要、主要内容、政策措施和实施计划等。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发布时间:2008-04-18 14:38 来源:林业局关键字:发布人:林业局-系统管理员字体:大中小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其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此外,湿地可以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水域。
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湿地范畴。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行动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湿地概况:1、沼泽湿地。
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
我国较大湖泊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分布。
另外,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2、湖泊湿地。
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
据统计,全国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个,总面积约90864平方公里。
3、河流湿地。
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
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在内陆河区内有大片的无流区,不产流的面积共约160万平方公里。
4、浅海、滩涂湿地。
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
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六大类、30多个类型。
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盾2024”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盾2024”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泡了杯清茶,打开电脑,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告诉我,这次“绿盾2024”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必须做到严谨、细致、高效。
一、总体目标我们要明确,这次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并解决保护区管理中的问题,提升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行动原则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确保监督检查行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突出重点,分类施策。
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地,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措施,确保行动的实效性。
3.群众参与,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群众和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区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任务1.开展保护区现状调查。
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等进行全面调查,为监督检查提供基础数据。
2.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保护区交通、通信、监测等基础设施,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
3.严格执法监管。
对保护区内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生态安全。
4.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
加强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
四、行动步骤1.准备阶段: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2.实施阶段:按照行动方案,组织开展保护区现状调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法监管,提升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1.政策保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
2.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确保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监管的资金需求。
3.人员保障:加强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充实专业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4.技术保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保护区监测、执法等技术水平。
六、时间安排1.准备阶段:2024年1月-2024年2月2.实施阶段:2024年3月-2024年10月七、预期成果1.提升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安全。
国家级公路沿线环境保护方案
国家级公路沿线环境保护方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沿线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环境保护已成为公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确保国家级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我们特制定本方案,以期在国家级公路建设过程中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目标。
二、总体要求1.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国家级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特点,确保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损害担责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形成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3.落实绿色交通发展战略,推广低碳环保技术,努力降低国家级公路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三、具体措施1.选址与规划(1)尽量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等因素,优化路线走向,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3)充分考虑沿线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确保噪声、扬尘等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设计方案(1)采用绿色建材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设计绿化带、生态岛等生态景观,提升沿线生态环境质量。
(3)优化排水系统,减少雨水径流对路基的侵蚀。
3.施工过程(1)严格控制施工扬尘、噪声、废水等污染物排放,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保障沿线生态系统的稳定。
(3)加强施工废弃物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4.运营管理(1)定期对沿线绿化植物进行修剪、浇水,保持绿化带的整洁美观。
(2)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确保路面清洁、排水系统畅通。
(3)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提高公路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5.宣传与教育(1)加强国家级公路沿线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活动,引导沿线居民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3)加强对公路从业人员的环保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四、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国家级公路沿线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4.规划符合性分析、路线方案比选及环境合理性分析
4.规划符合性分析、路线方案比选及环境合理性分析4.1 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为国道丹阿公路吉黑省界(珲春)至东宁段改扩建工程,其建设内容属国家发改委[2011]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项目(二十四、公路及道路运输2、国省干线改造升级)。
项目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4.2 与《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的符合性《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于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国家总规模40.1万公里,规划方案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其中普通国道网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南北纵线、60条东西横线和81条联络线组成,总规模约26.5万公里。
按照“主体保留、局部优化,扩大覆盖、完善网络”的思路,调整拓展普通国道网:保留原国道网的主体,优化路线走向,恢复被高速公路占用的普通国道路段;补充连接地级行政中心和县级节点、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和边境口岸;增加可有效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部分路线;增设沿边沿海路线,维持普通国道网相对独立。
规划总计26.5万公里,其中利用原国道10.4万公里、原省道12.4万公里、原县乡道2.9万公里,合计占规划里程的97%,其余3%约0.8万公里需要新建;目前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的普通国道路线约占60%,按照未来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测算,共约10万公里需要升级改造。
本项目是规划方案中60条横线中“丹东-阿勒泰”横线的组成部分,国道丹东至阿勒泰公路(G331)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途经吉林省图们市、珲春市,黑龙江省的东宁、穆棱、鸡西、密山、抚远、黑河,内蒙古的满洲里、阿尔山,终于新疆阿勒泰(阿黑土别克口岸),是一条横亘在我过北部边境的普通国道,该公路横跨5省连接起了北部沿边的重要口岸。
综上,项目建设与《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相符。
4.3 与《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2012年,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国家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湿地环保工程施工方案
湿地环保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湿地环保工程是针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提高湿地生态环境的质量。
本方案以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项目涉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段施工期环境保护为例,制定湿地环保工程施工方案。
二、工程目标1. 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态平衡。
2. 减少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提高湿地生态环境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施工原则1. 保护优先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确保施工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科学合理原则:根据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和施工需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综合治理原则: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四、施工内容1. 施工区域清理:在施工前,对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
2. 施工临时设施建设:根据施工需求,建设临时设施,如临时道路、临时营地等,同时确保临时设施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 噪声污染控制:采取隔声、降噪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废水处理与排放: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后方可排放。
5. 防渗措施:对施工区域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水和湿地生态系统。
6. 生态修复与保护:施工结束后,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五、施工工艺与方法1. 施工区域清理: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垃圾等。
2. 施工临时设施建设:根据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建设临时设施。
3. 噪声污染控制:采用隔声屏、降噪设备等设施,减少施工噪声的传播。
4. 废水处理与排放: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
(完整版)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年月前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促进城市湿地资源的系统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生态园林建设质量,保障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栖息地设计、水系设计、竖向设计、种植设计、道路与铺装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指导实施与监督管理,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总则术语设计原则总体设计..............................................................................................……………………基本要求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定位与目标功能分区游客容量计算用地比例湿地保护与修复栖息地设计...........................................................................................…………………..…基本要求动植物保护栖息地系统设计栖息地要素设计水系设计基本要求水域设计驳岸设计竖向设计基本要求高程控制挖填方设计道路及场地坡度设计种植设计基本要求植物选择与配置道路与铺装设计交通组织道路设计铺装及场地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基础工程设计设计成果编制说明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资源,规范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指导公园有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则。
伊宁至阿克苏铁路南天山越岭方案研究
伊宁至阿克苏铁路南天山越岭方案研究展志成【摘要】伊宁至阿克苏铁路南天山越岭地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为了确定该线的最佳线路方案,结合伊阿线南天山越岭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对路网规划、经济据点、环保、国防要求、越岭工程实施条件、工期、工程投资等因素进行分析.中方案线路长522.39 km,新建线路长度较短,工程投资为247.55亿元,投资较省,经过了较多的经济据点,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地质条件较好,满足环保和国防要求,可以承担新拜铁路运量,推迟新拜铁路的建设时机,工期较短,推荐中方案为越岭方案.【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8(044)006【总页数】5页(P101-105)【关键词】伊宁至阿克苏铁路;越岭选线;经济据点;工程地质;技术经济比选【作者】展志成【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变化大,总的地貌轮廓是西高东低,形成以西藏高原为最高,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梯状斜面(分为三级阶梯),其中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4]。
山区越岭选线是铁路选线设计的重难点之一,越岭地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克服高程大,工程艰巨,影响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线路走向,控制项目的建设工期及总投资。
牟瀚林对衢宁铁路鹫峰山越岭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工程难易程度、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投资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等方面进行比选并得出结论[7]。
林海波对京张铁路八达岭越岭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的重点为越岭段最大坡度和车站埋深、站位的选址等方面[17]。
越岭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越岭垭口、越岭高程和越岭隧道长度的确定[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进一步研究总结越岭选线的经验,提高选线水平,对后续的铁路勘察设计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1 概述伊宁至阿克苏铁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境内,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的精霍铁路伊宁站,沿线途经巩留、特克斯、昭苏后穿越南天山,经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南疆铁路羊塔克库都克站至阿克苏站,线路正线全长565.98 km。
28查干湖自然保护区
过,
场 … { 分札观 。
圆交通 :兴 凯湖距 方 虎公 路 4 6 公 里 , 道路 状况 为硬 路面 。 可 从 哈尔
滨坐 火车到 密山 , 转 乘开 往兴 凯湖 的汽车 , 东行 9 1 公 里 即 可 到 达 。
固 电话 : [鸡西 旅 游 局] 0 4 6 7 — 2 3 8 4 2 6 6 ,
动 物 『,d ,
I 存 扛地 -
-,
、
树 林 ‘H' 1- i .1 卉
狍子 、
黄r 、
兔 I I I
、
孤猁、
雄r
、
灰
狼 、 茸 鼠狼 、 艾虎 笛 :j 0 余科r 人人 小
小的动物。 门桨: 6 0 无 。
圈 交通 : 向海游 览 区交 通 便 利 , 从
白城 至 向海 柏油 面 公 路 9 3 公 里 。
弋焱 。
m
a
pc .
h in
a
o
kc .
o
m
63
j 苎交 易{成 H , 地 胖 化 置 一 处 于 、lF 爪 水 呜南北 迁 徙 通 道 的 咽 喉 地 带 。
松 lj【l』察 洲 l J K 年 1i 削 冻 ,
成 为 ■ 汀r ll
壕l 候 鸟迁 徙 1' 19 最 人
驿 ^ “
i
” ,
何年 存秋两 季成 r
J .
,j
』Ⅶq
候 鸟从 此 经
利, ,
其 【f- 仪 鹤
.
类就 何 6 种 , }1 前 舭 界 l 仪 仃的
1 5 0 0 多 j I 类 f求护 珍 禽 坩 坝 鹤 t 扎
就 肯 6 0 多 蚁 7l:这 单,1i 之 .
级自然保护区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本段落工程概况 (2)三、工程与自然保护区位置概况 (4)四、环境缓解措施及建议 (5)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3、水污染防治措施 (6)4、固体污染及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7)5、日常巡护措施 (8)6、施工期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 (8)xxx省级自然保护区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新建xx至xx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土建工程23标段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参考图纸等。
2、新建xx至xx铁路煤运通道工程xx至荆门段过xxx自然保护区专题报告。
3、新建xx至xx铁路煤运通道xx至荆门工程施工图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护。
二、本段落工程概况xx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本标段主要承建项目有:1、xx隧道起讫里程为DK804+370〜DK807+985.5,全长3615.5m,采用单洞双线形式,最大埋深241m。
2、xx中桥位于xx省xx市xx境内,为跨谷而设。
起讫桥台均位于较陡的山坡上,山坡上植被茂密。
桥址于DK808+032.2〜DK808+035.3 处跨越水沟,河流与线路大里程夹角88度。
全桥孔跨布置为:1-24m 简支箱梁+(2-32)m简支箱梁,桥梁中心里程:DK808+035.655,全长100.31m。
3、xx1#隧道起迄里程为 DK808+085.28〜DK808+883,全长 797.72m。
采用单洞双线型式,隧道最大埋深117m。
位于xx省xx市xxxx乡境内,隧道进口交通相对便利,有乡村碎石道路可达,出口交通较为不便,仅有山间土路一条,宽约2m。
隧道左侧300〜1500m为xx道209。
4、xx2号道位于xx省xx市xxxx乡境内,场区为低山地貌,以侵蚀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沟谷狭长,多呈“V”字型。
隧道进出口位于xx乡xx内磨扇场一带。
隧道进出口有乡村碎石小路到达,交通较为便利。
隧道采用单洞双线型式,隧道长度378.54m,起迄里程DK808+916〜DK809+294.54。
《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15(征求意见稿)2015 北京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15主编部门:国家林业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15年月日2015 北京前言《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下达2013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2号),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主编而成。
编制组在总结已有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类型、不同措施的湿地保护工程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经验,遵循优先保护、适当修复、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我国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多次召开讨论座谈会,最后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了审查、复审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设标准共分九章:总则、建设项目规模及构成、建设条件、湿地保育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环境保护与节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建设标准对合理确定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构成和工程量,提高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推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为编制、评估和审批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邮政编码:10071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审核: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建设规模及构成 (3)第三章建设条件 (4)第四章湿地保育工程 (6)第五章湿地恢复工程 (11)第六章科研监测工程 (1)第七章科普宣教工程 (4)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7)第九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湿地保护工程项目类型、构成、建设规模等要求,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监督,提高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效益,制定本标准。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是根据国家林业局林计财建字(2000)08号文《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关于下达2000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以林建协字[2002]第15号文部署了修订《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LYJl26-88工作,更名为《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多年来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的经验,编就了规范送审稿。
本规范主要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恢复、科研与生态资源监测、宣教、基础设施与配套工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示范项目等建设工程的设计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本规范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赵克金陈德仁张若泉李利生崔安忠目录1总则2一般规定3总图方案4保护与恢复工程5科研与监测工程6宣传与教育工程7局站址工程8配套工程9生态旅游工程10资源开发示范项目工程11环境影响评价和效益分析与评价附录A野生动物救护站兽笼舍规格表附录B设计文件组成附录C自然保护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提纲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条文说明1总则1.0.1本规范适用于林业部门管理的国家级和地方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
1.0.2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荒漠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1.0.3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的依据必须是经评估和批准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4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条件的原则。
1.0.5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和采用相关专业推荐性标准的规定。
乌海至巴彦浩特铁路引入乌海地区研究
乌海至巴彦浩特铁路引入乌海地区研究赵晓鹏【摘要】乌海至巴彦浩特铁路位于内蒙古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为客货共线I级铁路,主要承担阿拉善盟和乌海、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城际客流及货物运输功能.根据乌海地区既有和规划的铁路客货运设施布局及乌海市的城市规划,在保证客货流顺畅、旅客出行便捷的原则下,结合自然条件,研究3个引入乌海地区方案:引入包兰铁路乌海西站,引入包银铁路乌海南站,引入包银铁路乌海(客)站.引入乌海(客)站方案深入城市中心,有利于吸引客流,列车运行时分短,旅客出行时效性优越,铁路外绕通过有利于城市发展.经综合分析,建议乌海至巴彦浩特铁路引入乌海地区采用乌海(客)站方案.【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9(045)001【总页数】6页(P96-101)【关键词】铁路选线;乌海地区;引入方案;桥位选择;经济技术比较【作者】赵晓鹏【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2.321 概述乌海至巴彦浩特铁路位于内蒙古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为客货共线Ⅰ级铁路,主要承担阿拉善盟和乌海、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城际客流及货物运输功能,对促进沿线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1]。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黄河上游,东、北与鄂尔多斯相邻,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是内蒙古新兴工业城市,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之一[2]。
关于铁路引入地区或枢纽,诸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李明申[3]通过对向莆铁路引入福建沿海地区的多方案比较,认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引入地区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崔华伟[4]以津保铁路引入保定地区为实例,通过徐水站和漕河站接轨方案比较,得出应以铁路总图规划为基础,结合其他因素确定引入地区方案的结论;宿志平[5]分析研究了京沈客运专线引入阜新地区新建车站和利用既有站方案,提出应绕避不良地质、保证工程安全的结论;李婧[6]基于银西线引入西安铁路枢纽工程,分析既有枢纽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同车站引入方案比选,得出引入枢纽应满足“客货分流、布局合理、近远结合”的原则。
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7篇
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deeds material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7篇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策划7篇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
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湿地是自然界中一个独特且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水源调节和水质净化等功能,还对人类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全球湿地的面积持续减少且质量下降,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我们计划实施湿地保护项目,旨在确保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地的水质和水源,推动湿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并提升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二、项目重点内容和活动1.湿地调查与评估:对目标地区的湿地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湿地的类型、面积、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等情况,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湿地保护区建设:在重要的湿地区域建立保护区,划定边界并制定管理规定,以确保湿地受到法律保护,并防止非法开发和破坏。
3.湿地生态修复:通过种植湿地植物、恢复湿地土壤和水体的自净能力等方法,修复受损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香瓜生物多样性和恢复湿地的生态平衡。
4.生态旅游开发:将湿地保护区规划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景区,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和相关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5.教育和宣传:通过举办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开展湿地教育培训和编写湿地保护手册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
三、项目实施计划1.第一阶段(6个月):进行湿地调查和评估工作,确定目标保护区,并划定保护区边界。
2.第二阶段(12个月):进行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包括湿地植物的引种和恢复土壤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3.第三阶段(12个月):开始湿地保护区建设工作,制定保护区管理规定,并加强执法力度,以确保湿地受到有效的保护。
4.第四阶段(24个月):开发湿地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推广和落实相关的旅游规范和环境管理措施,确保湿地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妥善利用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省干线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方案探讨
摘要:江苏地区水网密集、湖泊众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广,国省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现象较普遍,本文以s331宝应至金湖段为基础,提出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思路及办法,供类似项目参考。
关键词:国省干线,湿地自然保护区,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江苏地区水网密集、湖泊众多,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广,国省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现象较普遍,本文以s331宝应至金湖段为基础,提出干线公路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思路及办法,供类似项目参考。
s331宝应至金湖段改扩建工程串联了宝应县城、金湖县城及射阳湖镇等多个城镇经济节点,其升级改建对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络格局,提升整体通行能力,拓展沿海开发腹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老路途径宝应县城,城镇化严重,且路线绕行较远,其改线方案需穿越湿地自然保护区,穿越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长约5km,穿越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长约2.9km。
2. 湿地自然保护区介绍
(1)宝应运西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0年经扬州市政府批准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升级为扬州市市
级自然保护区。
全区土地面积276.99平方公里,折合41549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88%。
区内陆地213622亩,占全区总面积
51.40%,水域滩地201873亩,占全区总面积48.60%。
核心区范围以宝应湖隔堤为基线,向湖整体推进1060米至南北主航道,向陆地上延伸50米至排河,北至刘堡渡口,南至宏图河,形成水陆两块,连成一体。
陆上滩地225亩,湖泊4767亩,合计4992亩。
自然保护区没有划定缓冲区范围,核心区外全部为实验区。
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
统保护。
(2)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3年10月14日金湖县成立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经约5年时间的建设,2008年6月13日经淮安市政府批准建立淮安市级金湖县湿地自然保护区。
金湖县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域定在鸡鸣荡东则,约20平方公里,西边离西大堤大约2100米,东西长4000米,南离渡假村1000米,南北长5200米,其余为实验区。
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
统保护。
(3)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别
项目区域为里下河地区,属江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洼。
历史上里下河地区原是黄海的一个浅水海湾,是由长期的泥砂淤积和海浪冲击而成的碟型低洼的天然沼泽湿地。
评价区内人为开发历史悠久,沿线陆生生态主要为人工干预的农业生态环境。
工程永久占用土地主要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河塘、鱼塘和滩地,分别占永久占用土地面积的18.3%、38.5%、0.3%、31.4%、0.3%和11.2%。
蕨类植物物种不够丰富,仅有3科3属6种,所含种类最多的科为木贼科。
水生、湿生植物相当丰富,优势种有芦苇、菰、莲、李氏禾、水蓼、喜旱莲子草、莕菜、菱、马来眼子菜、金鱼藻、聚草、菹草、黑藻、苦草、水鳖等。
野生陆生动物主要是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和啮齿类动物为主,尚未发现本区域有其他的大型野生动物。
其他陆生动物以农村居民散养的牛、羊、猪、鸡、鸭为主。
留鸟是区域最稳定的鸟类组成成分,沿线地区留鸟资源有乌鸦、喜鹊、强脚树莺、野鸡、野鸭等。
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褐翅鸦鹃和大雁等。
优势藻类为小球藻、弓形藻、色球藻、舟形藻和纤维藻;评价区内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1.2445毫克/升。
(4)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划分及保护原则
a)功能分区
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区为禁止开发区,其余区域为限制开发区。
b)保护措施
禁止开发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活动。
限制开发区内,禁止
开垦和排放湿地水资源、破坏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区及栖息地;禁止擅自采沙、取土、放牧、烧荒、砍伐林木、采集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禁止非法猎捕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向湿地内排放未达标污水、倾倒可能危害水体和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或固体废弃物。
3. 路线布设的基本原则
图3-1 路线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1)核心区
项目区域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活动,原则上路线必须避让。
(2)实验区
项目区域内宝应运西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限制进行有污染的相关活动,原则上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穿越,但应尽量减少跨越湖泊桥梁规模并缩短穿越实验区里程长度。
表3-1 路线穿越自然保护区的长度
4. 采取的措施
(1)路线布设
a)选择湖泊、河流较窄处穿越,尽量降低桥梁施工和后期运营搅动水体和河床底泥带来的干扰,减少对鱼类的驱赶效应;
b)选择距离鸟类栖息地较远位置通过,降低公路运营期间对栖
息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c)选择有相似的较大面积陆地通过,使这些鸟类、鱼类可重新选择栖息环境,不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
d)通过线形设计和绿化措施,保持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道路与周围景观完美结合。
(2)防护设计
采用植物生态防护方案,优先选择保护区的植物防护,很好地融入自然,达到道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3)桥梁排水设计
桥梁排水设计采用“直接收集+直接入湖”方案:直排式泄水管入口高出桥面3cm,每隔10m一道,内径10cm,收集式泄水管入口与桥面平齐,内径5cm,每10m一道,并与直排式泄水管间隔布置;收集后的桥面水,经桥头土路肩下埋设的pe管,导入雨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4)施工管理
a)选择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降低噪声源;桥墩采用围堰施工,使悬浮物将尽快沉淀,降低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b)配备足够的洒水车、挡风板、篷布等,减小施工期间对环境的污染
c)自然保护区内不设置任何的取土场、弃土场、其他的堆放场所及大型的临时施工设施。
5.结论
331省道改扩建工程穿越运西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项目组在预可行性研究之前落实穿越保护区的环评专项,并在报告中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地消除或缓解工程建设和运营对保护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最终顺利地通过省发改委审查。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运输部交规发178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