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考古成果表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砖瓦的国家
超星-超星中国陶瓷史课后答案

以下关于考古学的定义错误的是()。
窗体顶端· A、考古学主要研究远古时期的自然遗迹· B、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历史和文化的科学· C、考古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创造并遗留下的物质遗存· D、考古学主要侧重点不是自然景观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2现代意义的考古学诞生于()窗体顶端· A、意大利文艺复兴· B、《史记》的写就· C、戈登威利的《美洲考古学史》的发表· D、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考古学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和()窗体顶端· A、物质和文化· B、自然和社会· C、历史和文化· D、科技和社会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文化和历史的主要区别在于()窗体顶端· A、文化是现在的,历史是过去发生的· B、文化是动态的,历史是静态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后者要更强· D、历史是被曲解的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5考古学研究的是社会上层生活和文化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6考古学很早就出现了,例如《春秋》可以看做为史学书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断面所在位置一般在()窗体顶端· A、道路旁· B、山脚下· C、农田· D、河沟边缘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地层学背后隐藏的是()窗体顶端· A、时间的思维· B、神创论· C、模式化的思维· D、头脑风暴式的思维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3以下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中,关于时间要素的是()· A、考古地层学· B、考古类型学· C、文化因素分析法· D、文化理论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4考古学的进步是与自然科学分隔开的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手铲是考古学家经常使用的一个工具,可以帮助判断地层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下列跟考古有关的词汇中,反应平行关系的是()窗体顶端· A、区· B、系· D、型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以下不是我国考古类型学的常用理论体系的是()窗体顶端· A、区系类型(式)学· B、时空结构理论· C、树形理论· D、纲目科属种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考古类型学来源于()窗体顶端· A、地质学· B、生物学· C、物理学· D、化学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考古分类学中,“式”反应的是纵线前后关系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窑口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综合体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考古学研究的文化是()A、经济文化B、物质文化C、精神文化D、社会文化我的答案:C F2目前关于主流考古学,离当代最近的研究时代是()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我的答案:C3《文化论》的作者是()A、马凌诺斯基B、费孝通C、泰勒D、贝拉巴托尔我的答案:A4要用复杂的思维面对研究对象,发现简单的规律我的答案:× F5中国研究物质文化史的专家和论著比较多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区域考古学”体系中按“空间”关系划分的是()A、行政区B、文化分布区C、历史演变时期D、自然区域我的答案:C2研究起源问题时,知识是要按()来组织的A、空间B、类比关系C、时间D、地域我的答案:C3以“耀州窑”为例,该类型“区域考古学”划分标准是()A、行政区B、文化分布区C、历史演变时期D、自然区域我的答案:B4良好的方法论和科学思维对学生而言比某一个局部的知识更重要我的答案:√5研究工作要绝对专注在某一个局部,排除其他干扰我的答案:×1夜壶可为陶瓷质地,在古时被称为()A、虎子B、觚C、敦D、角我的答案:A2越窑青瓷胎骨较薄,釉色均匀青翠,主要分布在()A、广东B、浙江一带C、福建D、安徽一带我的答案:B3考古学研究文化的符号是()A、历史B、书籍C、物象D、史料我的答案:C4解构思维有助于更好的比较我的答案:√5在做观察时,整体思维和解构思维都是需要的,而且后者尤为重要我的答案:√1考古学中保存数量最多,内涵最为深厚,涉及领域最广的是()A、木器B、石器C、陶瓷D、玉器我的答案:C2最先出现的可以被辨识的文化的实物符号是()A、木器B、石器C、青铜器D、铁器我的答案:B3考古学中,假如将某一地域作为研究对象,如环太湖区,那该被研究地域我们可将之称为()A、遗迹B、遗物C、遗存D、以上都不是我的答案:C4文化实物符号中,紧跟在石器后面的是青铜器我的答案:×5考古学现在已经是一级学科我的答案:√1用陶所铸明器是一种建筑模型,出现在()时代A、春秋B、三国C、唐朝D、明清我的答案:B2制瓦的线切割技术起源于()A、中国南方B、韩国C、日本D、朝鲜我的答案:A3《古代汉语》的主编是()A、南怀瑾B、王国维C、马一浮D、王力我的答案:D4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被称为活文物,也可以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内容我的答案:√5考古学的研究重点在于判断研究对象的真伪我的答案:×1陶瓷文化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的品种是()A、陶器B、石器C、瓷器D、陶器和瓷器不分先后我的答案:A2一般而言,碗出现足开始于()A、明朝B、唐朝C、元朝D、南北朝我的答案:D321 人类社会出现陶器的时间大约是()A、400万年前B、300万年前C、2.5万年前D、1.8万年前我的答案:D4在对考古学器件做描述时,要尽量避免术语,使用详尽通俗的语言我的答案:×5考古学表述器件时要注意有序我的答案:√1人类进行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并且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是()A、石器的使用B、陶器的使用C、农业的发展D、玉器的使用我的答案:B2人类文明的出现大约在()A、300万年前B、2.5万年前C、1.8万年前D、5000年左右我的答案:D3目前对人类进化过程中演化分类正确的是()A、猿人、古人、新人B、直立人、智人C、猿人、直立人、新人2=y7我的答案:B4家庭变革、两性关系处理、私有制是如何诞生的都可以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我的答案:√5国家的诞生意味着阶级、暴力、战争、法律、官僚等产生我的答案:√1陶器和磨制石器起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陶器在磨制石器之前发明B、陶器在磨制石器之后发明C、二者同时出现D、无从可考我的答案:A2陶器时代如仰韶文化发展是由()决定的A、内在逻辑化B、流通地域性C、血缘地域性D、行政地域性我的答案:C3在江西万年仙人洞中发现的陶器距今()年A、5万年B、3万年C、2万年D、1.5万年我的答案:C4与中方不同,西方考古学中宗教考古学和艺术考古学发展较好我的答案:√5通过对陶器的研究,考古学可以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追溯到2万年以前我的答案:√6西方发现的最早的陶器大多是器物,具有实用功能我的答案:×1高领罐是()典型的器物A、魏国B、鲁国C、燕国D、楚国我的答案:D2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最好的是()A、郭沫若B、李约瑟C、梁思永D、蒋赞初我的答案:B3钱纹陶所处年代是()A、东吴B、东晋和南朝C、隋朝D、唐朝我的答案:B4中国的文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我的答案:×5陶器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我的答案:√1最早出现的陶器类型是()A、红陶B、白陶C、黑陶D、彩陶我的答案:A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建筑用陶的是()B、陶瓦C、陶管道D、陶瓮我的答案:D3瓷器出现的年代是()A、1.2万年前B、6000年前C、4000年前D、2000年前我的答案:C4目前中国仍是瓷器技术的领先国家我的答案:×5白陶和黑陶出现年代比红陶要晚我的答案:√1彩陶一般底色为A、红色B、黑色D、绿色我的答案:A2中国古代漆器的两个最为主要的颜色是A、黑和红B、黑和白C、白和红D、红和绿我的答案:A3白衣彩陶的发现地是A、浙江宁波B、河南郑州C、湖北武汉D、陕西西安我的答案:B4目前我国并没有陶制的纺织用品出土我的答案:×5自然界中,只有人是有第二世界的。
强国挑战答题试题库

学习强国挑战答题最新题库〔搜问题的第一句〕1、我国为什么总是朝东发射卫星和飞船。
可利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地速2. 近期我国学者研究多节点量子3. 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空翟志刚首次进展了太空行走。
4. 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的景观?水光敛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5. 手机电脑的芯片主要是由硅6.气体可压缩存储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7.解放的具体时间是1949年11月30日8.文学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
如果我们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诗经9.中国十大名茶中采用茶果间作种植方式碧螺春10.是改革政和建立国家的新方案;是开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资政新篇11. 自然现象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时由地球公转产生的12.大运河至间的淮扬运河里运河13.林祥谦,闽侯尚干人,中国工人阶级的出色代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5.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16.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支部,围绕效劳中心、建立队伍开展工作,行政负责人17.同筑物由两个以上的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消防平安责任18.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的领导干部严重违纪做出党纪处分决定;移送行政机关19.中国古代兵器戟20.规模最大、篇幅最多、容最全的兵学巨著武备志21.设计制造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的人如22.我国古代的"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23.市和台南市的市树凤凰木24.花某是骨科知名医师医院侵犯了花某的权25.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 10026.中国银杏之乡泰兴27.党员自愿多交党费不限。
自愿一次多交纳100028."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后汉书29."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护国运动30.中国早期的指南针罗盘31.科学共同体遵守共同科学技术研究规的科技工作者所组成的群体3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清照33."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规划纲要"澳门34.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互联互通35.关于加强政府域名管理的通知 .gov.36.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氾胜之书37.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38.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私学是与官学孔子39.园林吸收了拙政园40.1938年出土于四羊方尊41.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 7月11日42.下面选项不是霾主要来源海水蒸发43.宋慈法医学44. 党纪处分决定做出后一个月4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6. 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地方志47.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税率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48. 国家秘密的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49.某商店把某件商品按进价亏4元50.人生假设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51. 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各个领域的学术思想研究也更加广泛,而中国考古学也因此步入稳定持续的发展状态。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期的中国考古学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当时东周京都洛阳建起了一个类似今日博物馆的“守藏室”。
至公元10世纪的宋代,我国金石学研究颇为发达,有志者开始编纂专注出版。
例如:北宋元祐七年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既绘有器形图,还记录了每器的尺寸、名闻和出土地点。
它比起1842年丹麦青年考古学家沃尔索(worssae)所著的《丹麦早期古物》(The Prime Ual Anfig uifes of Denmark)一书足足早了11个世纪。
此后,又有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1123)、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的《集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等等,不胜枚举。
清代一来,分门别类的著作如雨后春笋,除继北宋以来的金石著作外,又增添了钱币、玉器、陶瓷器、碑刻......等等,其中古文字研究成果尤为突出。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是世界上建立博物馆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的国家。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切努力并不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考古学,至多只能说为近代考古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19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已经日渐兴盛。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讲到19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考古学家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并将中国古史传说与此比附。
1898年安阳小屯村再次发现有字甲骨文,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这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项惊人发现,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
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是1926年从美国学习人类学归来的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的发掘。
1927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北京大学教授徐炳昶(旭生)被推选为中方团长,黄文弼代表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参加该团去新疆进行考古工作。
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砖瓦

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砖瓦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用砖瓦的?中国开始用砖瓦的时间正确答案应该是西周。
虽然有秦砖汉瓦之说,但是,瓦的发明,是周人的创造。
在陕西岐山的西周宗庙遗址中发现的带有瓦钉,是我国出现的最早的瓦。
西周初期瓦的数量较少,到后期不仅数量大,而且根据不同的用途,烧造出筒瓦、板瓦及瓦当。
西周砖瓦远古时期建筑物的发展是极其漫长的过程,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将经过烧烤后的粘土-红烧土块用在了建筑上。
此时这类红烧土块可以认为是“烧结砖”发展过程中“萌发”状态。
中华社会步入了文明,锦溪砖瓦博物馆现存那块从昆山市赵陵山良诸文化遗址,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屋红烧土墙上取下的号称“中华第一砖”的砖块,据考证,出现于五千年前后,还有浙江余杭莫角山遗址发现的正方、长方体的烧结砖,应算得上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产物。
要说把双墩山文化层和大溪文化曾的“红烧陶快”界定为文化意义的“砖”的话,那么,浙江余杭莫角山和上海福泉山遗址发现的正方,长方体烧结砖与“中国第一砖”就是文明意义的“砖”了。
中华烧结砖的发明,再七千三百年前的双墩山文化到六千四百年前的大溪文化,及到余杭良渚文化前完成前发,雏形期,那么,它的开发期应该再黄帝时代到夏,商,周,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46年的漫长岁月。
醉在的“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出现在安徽蚌埠的双墩文化遗址,距今七千三百年,大溪遗址出土的“红烧砖块”距今六千四百年,被日本学者成为“世界最古老的砖”。
所以根据这个论断,我国开始用砖瓦最早的时间应该是在西周。
严格考证的角度来说,秦砖汉瓦的说法是有谬误的。
瓦是在西周及春秋时期出现和使用,砖是在战国时期出现,而大规模应用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远古时期建筑物的发展是极其漫长的过程,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将经过烧烤后的粘土-红烧土块用在了建筑上。
此时这类红烧土块可以认为是“烧结砖”发展过程中“萌发”状态。
中华社会步入了文明,锦溪砖瓦博物馆现存那块从昆山市赵陵山良诸文化遗址,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屋红烧土墙上取下的号称“中华第一砖”的砖块,据考证,出现于五千年前后,还有浙江余杭莫角山遗址发现的正方、长方体的烧结砖,应算得上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产物。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作业

课时评价作业基础达标练题组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2020海南儋州一中高一期中)出土于元谋人遗址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的少量石制品、大量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当时元谋人已经( )A.大量使用陶器和从事原始农业B.会制造简陋的工具和使用火C.村落聚居和学会用火D.从事渔猎和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答案:B2.下图所示器物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乌黑发亮、胎壁薄如鸡蛋壳的黑陶。
此类器物是下列哪一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仰韶文化答案:C3.(2021福建三明高一期末)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 )A.刻有甲骨文的牛骨B.司母戊鼎C.人面鱼纹彩陶盆D.铁制农具答案:C4.(2021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中国文明加速前进,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有核心地区的中华文明,其核心地区在( )A.四川地区B.岭南地区C.中原地区D.辽河地区答案:C题组二从部落到国家5.(2020安徽亳州利辛一中期中)据文献传说记载,少皞氏以鸟名命名官职,凤鸟氏为历正,玄鸟氏为司分,伯赵氏为司至,青鸟氏为司启,丹鸟氏为司闭……爽鸠氏为司寇,鹘鸠氏为司事。
该记载反映出少皞氏部落( )A.国家形态基本形成B.官员职责较为明确C.官僚体制十分健全D.官制等级界限分明答案:B6.(2020辽宁辽阳高一期末)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确切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规模空前广大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
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这时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形成了特权阶层。
据此可知,当时( )A.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B.开始产生贫富差别C.已进入奴隶社会鼎盛时期D.已进入传统农耕社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发现了规模空前广大的城址和气势恢宏的宫殿。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测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9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测试题班级____ 姓名____ 考号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我国的_____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医学宝库的瑰宝,李时珍费时27年,编写成了总结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________。
2.___是世界农业的主要发源地。
3.______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算数”或“算学”。
4._____是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闻名世界的古老的______。
5. 东汉时,____改进造纸术,以______、麻头、旧渔网为材料,造成了成本低廉、便于书写的纸。
6.大约2000年前,中国人就利用磁铁制成了指南工具___ 。
7.北宋时,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____的国家。
9.13至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地区和______。
10.在发明和大量使用纸以前,我国古代通常用____或丝帛作为书写材料。
11.____素能治疗疟疾。
12.人们常常称医术高明的医生为“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1.南朝科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2.李时珍发明了“麻沸散”。
()3.鲁班发明了锯。
()4.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甘德凭借肉眼观测,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5.在古代,我们祖先在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6.书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7.算盘制作简单,使用却不方便。
()8.唐朝时,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A.李春B.鲁班C.李冰父子2.()被称为“文明之母”。
A.活字印刷术B.雕版印刷术C.汉字激光照排系统3.李时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A.思想家B.医药学家C.军事家4.为纪念我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国际上用()等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环形山。
中国古代史中国、世界之最记忆练习

中国古代史中国、世界之最测试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3、我国是最早培植出和农作物的国家。
4、在纺织技术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的国家。
5、构成后来华夏族主体部分的部落是。
6、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7、公元前在世界的东方具有重要地位的王朝是。
8、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发生在时期。
9、、、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10、商朝的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
11、记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最长的记日方法。
12、西周青铜器最大的特色是有大量的出现。
13、和,标志着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
14、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是。
15、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的运用。
16、我国人民创造的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这项发明比欧洲早两千多年。
17、战国时期出现的有关手工业的专著是《》,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18、战国诸子百家中最有实力的两家是和。
19、体现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古代诗歌作品是。
20、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是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和《》。
21、我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方法是战国时期的医生采用的方法。
2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
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朝。
24、为西汉初布衣将相的出现奠定思想基础的陈胜、吴广起义时喊出的口号。
25、儒学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开始于朝。
26、耕犁上安装翻土、碎土的犁壁始于朝,它比欧洲早1000多年。
27、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西汉政权设置。
28、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是。
29、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的标志是的出现。
30、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是。
31、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32、《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史;《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史。
我国砖瓦使用历史

据历史记载瓦是在西周及春秋时期出现和使用,砖是在战国时期出现,大规模应用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古建筑中常用到各种材料有青瓦、青砖、方砖、琉璃瓦。
古建砖瓦种类繁多包括板瓦、筒瓦、勾头、滴水、正当沟、斜当沟、托泥当沟、吻下当沟、平口条、压当条合角吻、蹬脚瓦、博通脊、挂尖、承奉连砖、博脊连砖、套兽、走兽、仙人、三仙盘子、列角盘子、升头、川头、戗通脊、戗兽座、戗兽、垂通脊、小连砖、三连砖、大连砖、联座、垂兽座、垂兽、正通脊、群色条、大群色、黄道、赤脚通脊、吻座、正吻、鸱吻、望兽都被通称古建砖瓦。
古建砖瓦材质一般是纯粘土烧制而成;产品呈青灰色;给人以沉稳、古朴、自然、宁静的美感。
人类在利用粘土烧制生活陶器的过程中发明了砖瓦等一系列陶质建筑材料。
我国最早的陶质建材是距今5500年左右的安微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红陶块”,随后是距今4300多年前淮阳平粮台龙山城用于卫生设施的陶水管,到了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时期,开始出现用于屋面的筒瓦、板瓦以及绳纹四钉砖等。
战国时期,砖瓦大量出现,进入秦汉时期,砖瓦的发展进入建筑史上的繁荣时期,“秦砖汉瓦”家喻户晓。
直至今天,陶质建筑材料始终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它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历史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以上这写资料是在中国文物信息网上摘自的。
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亚洲的木构和欧洲等西方的石构各放异彩,一木一石成了东西文化在建筑上的分野。
在古代的地中海沿岸地区、两河流域以及印度河流域,自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以石充当主建料,形成了以石为本位风格的古西方建筑,也印证了“建筑史即为石头史”的说法。
在建筑用材中,我国的建筑体系一直以木材为主,直至东汉时才较多使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
而南越国宫署遗址却保存了大量石构遗迹和遗物,为秦汉考古首现。
石质建筑用材、独特的建筑手法都显露出南越宫苑与同时期的中国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却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带釉砖瓦在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出现,是陶质建筑材料的一大进步。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以下考古发现表明A.我国是早期人类发源地之一B.北京人已会使用和保存火种C.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历史D.原始农耕主要使用磨制石器2.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C.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D.通过禅让制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3.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参观了以下三个博物馆,由此推断,此次研学的主题是A.缅怀中华民族人文初祖B.探秘“北京人”的足迹C.看我国早期国家的发展D.寻访古代书法艺术之路4.文物见证历史。
以下文物中能够体现商朝文明成就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崛起,他们不再听从王命,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以上材料说明A.局部统一已形成B.私有制推动社会阶级分化C.周王室地位下降D.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激烈6.春秋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后来被凝练成了成语典故,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一鸣惊人”“退避三舍”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A.“家天下”出现B.诸侯争霸,战争不断C.中外交往繁盛D.政治清明,经济发达7.以下示意图表现的是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①处应填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8.《商君书》中记载了公孙鞅的一段话:“礼、法以时而定①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B.遵循先代旧制保持稳定C.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D.授予军功者爵位和土地9.有一项水利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这项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长城10.右图是商鞅方升,其周身刻有两组铭文。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2)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2)一、选择题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的发展④磨制工具的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神话B.书籍C.传说D.化石3.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A.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B.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C.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D.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4.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5.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
据此可以推测()A.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深林和水域B.北京人会使用工具猎取动物C.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留火种D.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6.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①创新精神②无私奉献的精神③敬业精神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A.云南B.北京C.浙江D.陕西8.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
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9.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A.云南元谋B.陕西半坡C.山东大汶口D.北京周口店10.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谁发明了砖瓦琉璃

陕西周原出土西周屋瓦谁发明了砖瓦琉璃夏朝的昆吾人善于制陶、琢玉、冶金和占卜。
昆吾人发明陶瓦以代替茅草盖房,是历史建房技术的创举,发明瓦的第一国。
瓦和陶水道管的发明和使用,是在制陶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对建筑材料的一个重大改革。
瓦的使用,解决了屋顶的防水问题,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年限,人们居住也较舒适。
建筑上用瓦,文献记载始于夏代,目前最早见于岐山凤雏西周早期遗址。
瓦的数量还不太多,大概只用于屋脊或屋檐上。
瓦型无筒瓦板瓦的区别。
瓦的仰面或俯面,却有区别,两面分别设有陶钉或陶环。
瓦宽约30厘米,长度不详,全为泥条盘筑,背面饰绳纹,青灰色,陶质较脆,显得比较原始。
到了西周晚期,瓦的使用扩大了。
扶风召陈西周晚期遗址,三个房屋周围都有大量的瓦片堆积,瓦的种类达十几种之多,大小、形制、纹饰各不相同;有板瓦,也有筒瓦。
板瓦的尺度很大,宽约30厘米左右。
早期带有钉环的瓦,其制作可能是用泥条盘筑成圆筒,然后切开,做成筒瓦。
瓦的背面有手指按捺的痕迹,不太平整,瓦壁厚薄不均匀,瓦钉和瓦环是用泥条另外附贴在瓦坯上的,瓦的正面饰绳纹。
另外有一种面饰绳纹充地黼黻纹小筒瓦和头带素面半瓦当,制作细致。
此外,在客省庄等西周晚期遗址,也发现了瓦件。
这些瓦都是制成青灰色,火候较高,这种青瓦生产技术一直被保留下来,成为我国烧陶工业的一个传统。
西周时期建筑上用瓦大概都是属于上层奴隶主贵族的房屋,当时一般民居遗址里都还没有发现有瓦的遗存,只是到了春秋以后才开始普遍起来。
瓦的出现一开始就是质量较高的青瓦,以后一直保持着这一传统,没有经过红瓦的发展阶段。
“秦砖汉瓦”就是秦代的砖头汉代的瓦吗?至少,我小时候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据说当地人早有“踢一脚陕西的土,保不准就有个瓦渣片片叫你拣上!”的说法,而那瓦渣又都是值钱的万货(秦方言:物什之意)。
再到后来就更知道了陕西的瓦渣儿值钱是因为有了历史。
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
建筑的结构和装饰非常华美,建筑的墙面不是素面的。
[课外阅读]中国烧制砖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
![[课外阅读]中国烧制砖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https://img.taocdn.com/s3/m/177a513927284b73f2425092.png)
[课外阅读]中国烧制砖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考察陕西蓝田一处仰韶时代考古遗址时发现,中国烧制砖的历史可以至少被追溯到距今5000~5300年前。
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考古测量学》。
在中国,砖被广泛用作建筑材料始于秦代。
尽管考古资料表明,中国烧制砖的历史可能追溯到5500年前,但因此前的考古发现仅为一些红烧土,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砖块,使得中国烧制砖的历史难以获得确切的结论。
最近,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陕西蓝田一处仰韶时代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严格意义上的烧制砖块。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的加速器质谱仪,对遗址中的炭屑、骨骼、鹿角等材料进行了详细的放射性碳测年,结果表明,中国烧制砖的历史可以至少被追溯到距今5000~5300年前。
据该论文通讯作者于世永研究员介绍,这次发现的砖是真正意义上的烧制砖,测年结果与印度以及两河流域烧制砖的出现时代相当,是东亚地区目前被发现的最早的烧制砖。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的考古成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砖瓦的国家
大量的考古成果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砖瓦的国家,是最早使用空心砖的国家,是最早从事砖瓦装饰雕刻艺术的国家,也是最早使用琉璃瓦的国家,其年代的久远,制品的精良,题材的广泛,无论是从制品的工艺角度,也无论是从制品纹饰、雕刻绘画的艺术角度讲,都是举世绝伦的。
同时我国也是最早使用还原法烧制青砖青瓦的国家。
目前我们国内还珍藏着五千五百年前的“红烧陶块”(安徽省考古所);约五千年前的现代形体概念上的“烧结土坯砖”(浙江省考古所及良渚文化遗址);四千一百年前用还原法烧制的青灰色“陶板砖”(国家考古所及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三千九百年前的烧结屋面瓦(甘肃省博物馆)及三千六百年前的经轮制加工过的青灰色屋面瓦(郑州商城遗址三千一百多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空心砖(长1米,宽0.32米,厚0.21米,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世界闻名的秦始皇陵出土有迄今为止所知最大尺寸的板瓦(残长107.5厘米,宽72厘米,厚6厘米,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藏);早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初期就有了两米多长的特大空心砖(现藏于福建武夷山闽越王城博物馆);出土了世界上最大尺寸的饰纹甬道砖(长3米多,宽0.6米,厚0.15米,大面饰布纹、捺印正菱形四叶对称纹,初步推测为地面走道画像砖,2003年在河南鄢陵县出土,年代待考);在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距今1600〜1700年)遗址出土了0.81 米长、0.6米宽的特大板瓦(现藏大同市博物馆)和琉璃瓦残块等等;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瓦当,其直径达78.3厘米,轮宽1.9厘米,并带有10厘米长的筒瓦联为一体,当面平刀直刻高浮雕夔纹,阴阳分明,质感很强,完全承袭了青铜器纹饰风格(2003年3月在陕西眉县第五乡“成山宫”遗址出土,距今2800~2500年,现藏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它比陕西临潼秦皇陵出土的“瓦当王”的直径还大17.3厘米。
此外,陕西各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画像空心砖,四川、重庆、河南、江苏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砖、画像空心砖,陕西、湖北、甘肃、河南等地出土的隋唐时期的铺地花方砖、十二生肖神兽砖,山西、河南、甘肃、陕西等地出土的五代及宋元(金)时期的彩绘砖雕、杂剧砖雕、生活场景砖雕等更是艺术水平极高,现存的宋元明清时期的窑后砖雕艺术作品遍布全国各地……总而言之,砖瓦艺术的表现形式到处存在,随处可见,其文化内涵的丰厚、底蕴的深邃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之比拟的。
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提出:“世界历史必须改写,各大古文明的位次必须重新排列。
”过去世界史对四大古文明的排序是:第一,尼罗河文明,距今六千余年;第二,两河文明,距今五千余年;第三,印度河文明,距今四千余年;第四,黄河文明,距今三千余年。
史式教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是我们说的,西方学者从来没有承认过。
他们只肯承认有甲骨文记载以后的历史,也就是黄河文明只有三千余年之说。
”
[1]
虽说现时是考古界硕果累累的时期,但人们更多地关注于具有文化价值和其他人造制品的最初出现时期及其发展形式,因而较不注意烧结砖瓦的发现,更不注意烧结砖瓦不易揣摩
的早期历史。
其结果是目前只有在很少情况下才能找到这些早期发展的形迹,更不用说追根溯源和阐明其意义了[62]。
世界砖瓦网
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弘扬中华文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自主创新型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认为追溯中华烧结瓦的源头,梳理中华砖瓦七千年发展脉络,钩沉五千年中华优秀文化丰富的沉积,学习古人创新精神,展示中华文化之底蕴,既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依据世界考古最新发现的实物样本,搜寻已经沉积的可贵的史料文献,通过发掘、比较,用《史话》形式编撰成文,展现在读者面前,供赏读、思考、论证,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试图引起中国社会科学界诸家关注,恢复中华砖瓦的历史面目及其在人类文明起源中应有的史学地位,澄清世界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对中华民族在文化创造和文明创建中的若干模糊观点,真凭实据地展示中华砖瓦深邃的文化内涵。
同时试图通过《史话》,传递中华烧结砖瓦丰富的文化附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奋起当代砖瓦人在开发新产品同科学技术的结合上,创造新时代的砖瓦文化;激发起当代中国砖瓦人在自主创新中把握好节能利废、环境和谐,创造绿色砖瓦产品,使之走向现代建筑高度科学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