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与文化1.2

合集下载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台湾美术的特色_29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台湾美术的特色_29

台湾美术的特色一.明清时期台湾美术:明清以来,大陆沿海移民由东南沿海地区大批迁移到台湾,加快了台湾的开发,使台湾与内地贸易频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宽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大地主和仕绅等上层开始关注艺术,造就了一批画家。

当时来台的书画家主要有三类:一是奉朝廷之命来台治理的朝廷命官,如沈葆桢、刘铭传、唐景崧等。

一是被延聘或流寓来台的画家,如谢管樵、吕世宜等。

还有一类由庙宇画师画工组成,如林朝英、林觉、庄敬夫等。

中原的书画艺术,就是通过他们传到了台湾。

当时台湾属于新开辟的疆土,设施简陋,绘画材料不易齐备,受过严谨训练的绘画人才也颇为难寻,所以绘画的发展很容易倾向于简逸的文人画风格。

文人画是从元代开始兴起的,其特色为画中富有文人气质,讲究文学意味与书法墨韵。

目的在宣抒胸中逸气,并不考究画中的技巧和形似,可以脱去一些成规的束缚。

没有经过正式的绘画训练的一般士大夫,只要书法写得好,也可以潦草挥毫以消遣。

从流传至今的明清台湾画家作品看,以水墨写意为主,工笔设色的作品很少。

水墨写意中又以花鸟类及四君子较多,尤其是兰竹最为常见。

人物画次之,山水画则少见。

明清时期台湾艺术有“闽习”之称,这和当时台湾画家大多来自闽、粤两省有关。

“闽习”特点表现为:大胆涂抹,恣意的笔意,短暂的时间,完成大体形象,气氛浓浊,十分霸气,一点也不含蓄。

如谢管樵的花鸟画的笔意,吕世宜、林觉的作品都表现着“闽习”的风格。

当然,明清来台的画家只是一些二三流的大陆文人,其作品少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相结合,并不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具体面貌,流露着因袭传统、“师古临摹”的旧习,其风格与技巧没有太多的创新和变化。

二.日据时期台湾美术:1895 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宝岛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

日本侵占时期执行的方针“是要尽量使台湾脱离中国而与日本合并”。

他们一方面以残酷的军事镇压反抗的台湾人民,同时加紧文化方面的征服和奴役。

殖民统治者挟武力进行文化上的“改造”和所谓“风俗改良”。

台湾历史与文化 名词解释

台湾历史与文化 名词解释

1. 红毛城
1628年,西班牙舰队绕道北部海岸登陆沪尾(淡水),修建“圣多明哥城”。后来此称被称为“红毛城”。原因是当时台湾人称荷兰人为“红毛”,荷兰人赶走西班牙人取而代之后,人们即将荷兰人占领的此城称作“红毛城”。 “红毛城”现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将永远成为西方侵略者的侵台罪证。
2. 热兰遮城
1624年9月,宋克率荷兰舰队离开澎湖退居台湾,即在大员湾外侧的一个小沙丘上修建城堡,取名奥伦治城,后改名为热兰遮城(安平),并在北线尾岛建立商馆。
3. “一府二县”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首先是建立政权,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和机构,他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天兴县管北路,万年县管南路。同时为了纪念他的家乡安平,改台湾城为安平镇。澎湖与台湾唇齿相依,地位重要,也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安抚司,专门管理这个地区的事务。不久,郑经将二县改为二州,并且设立了南路、北路和澎湖三个安抚司。这是中国政权在台湾本岛设立的最早的行政建置。从此台湾建立起与祖国大陆相同的府县制度。
2. 迁界令
为了切断大陆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颁布“迁界令”,东南沿海尤其是闽粤沿海30里范围内的百姓全部内迁,房屋焚毁,人民背井离乡,家破人亡。昔日沃土良田,尽为荒野废墟。
3. “牛皮割地”的传说
十六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占领了今天的台南安平一带,并且在大兴土木,修建“奥伦治城”。当地的中国人要求荷兰人承诺“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时,无耻的殖民者竟然把一张牛皮分割成很细的皮线,连接起来圈地,这就是“牛皮割地”的传说,在台湾人民中广为流传,还被收入清初编纂的《台湾府志》中。这是一个传说,与史实并不相符,但却从另一侧面深刻地揭露了荷兰殖民者阴险狡诈,贪婪成性的侵略本质。

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综述

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综述

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和文化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台湾地区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包括传统艺术、文学、建筑、宗教等。

这些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台湾地区的民族精神、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也是台湾地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精神和道德素养。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和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部分传统文化逐渐失传;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

研究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其特点、历史发展、应用情况及研究趋势,为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台湾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理论依据。

2. 探讨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演变和影响,为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提供参考。

3. 分析台湾地区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评估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局限,为有效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策略和措施。

4. 探讨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提供启示和指引。

1.3 研究意义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根基和灵魂,对于保持民族的独特性和传统特色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台湾地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台湾独特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台湾的故事科普

台湾的故事科普

台湾的故事科普:
1.台湾历史:台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早的居民是南岛
语族的原住民。

自17世纪以来,台湾先后成为荷兰、西班牙、明朝、清朝、日本和中华民国的领地。

在二战期间,台湾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和美国盟军占领。

1945年,二战结束,台湾重回中国怀抱。

2.自然景观:台湾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海滩、湖泊、
温泉和热带雨林等。

其中,阿里山和日月潭是台湾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3.传统文化:台湾的传统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包括传统音乐、
舞蹈、戏曲、雕刻和茶道等。

同时,台湾也有许多独特的民间故事和传统节日,如七夕节和妈祖诞辰等。

4.美食:台湾的美食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台湾小吃和地方特色菜等。

其中,台湾小吃如卤肉饭、牛肉面、豆花和珍珠奶茶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5.经济发展:自1945年以来,台湾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台湾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发展本土工业。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台湾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

自90年代以来,台湾的经济发展重点转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6.政治环境:台湾的政治环境比较复杂。

在1945年回归中国后,台
湾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变革。

目前,台湾实行的是半总统制或
半议会制政治体制,由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三个部分组成。

台湾历史与文化探究

台湾历史与文化探究

台湾历史与文化探究台湾是一个多元化的岛屿,她拥有着灿烂多彩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跨越两岸的重要文化中心,台湾饱含着各种不同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土地,其历史和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启示和体验。

一、台湾历史梳理台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

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海洋贸易中,古老的台湾岛就扮演着重要角色。

17世纪,荷兰、西班牙、中国大陆先后占领了台湾。

1662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孙子郑成功夺回了台湾,建立起后来称为“台湾王国”的政权,直到清朝统一整个台湾。

之后,台湾逐渐走向繁荣发展,经历了许多内外交替的历史事件。

广东人和福建人成为了台湾的主体移民来源,台湾交错的景观从此展开。

二、台湾文化的多样性台湾的文化包罗万象。

不论是本土文化还是逐渐发展的“随著宫庙运动”文化,都为台湾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庙会文化”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现。

庙会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具有民俗特色,是台湾民众表达情感、庆祝节日、祷神求福的重要场所。

而“台湾电影”则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代表性文化之一。

代表作品有《悲情城市》《倩女幽魂》《好男好女》等。

此外,台湾还有着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诸如宜兰梨山的乌松纹石雕、金门的鲸鱼石雕、台中的竹编玩具等,这些手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台湾美食的特色台湾的美食也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有着“小吃王国”的美誉,台湾有着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风味独特的小吃。

从卤肉饭、黑豆腐、口味均匀的香肠、传统豆花、茶叶蛋到剃冰、珍珠奶茶等,这些美食为台湾的口味文化注入了独特的色彩,成为了全球闻名的食品。

总结起来,这些成分,种类和特性的混合,在传统中“台湾的现代化和多彩”的风格得以深化,成为台湾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的支柱之一。

台湾的历史和文化熔化在一个多元化社会,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风格。

它丰富了我们对这座岛国的认识和体验,同时也给我们启示——保持开放、包容、多彩的文化环境,是人类既定的目标。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台湾的夜市小吃_34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台湾的夜市小吃_34

台湾的夜市小吃1.台湾的大众饮食台湾在传统上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因而农作物成为传统饮食的主要内容。

居家饮食中,一日三餐除米饭外,最有特色的就是米粥。

台湾的米粥种类繁多,从原料上分可以分为清粥、肉粥、菜粥等;从味道上分可以分为甜粥、咸粥、半咸甜粥等。

比较常见的几种粥,做法如下:甜粥——有直接在清粥中加砂糖,俗称为“米糕糜”,也有在粥里面放一些冬瓜(蜜饯)或龙眼干肉。

在夏天甜粥多将绿豆、芋头、番薯和米熬粥,是极受欢迎的消夏食品;肉粥——将猪肉、鱼、干虾、香菇、干鱿鱼等加入粥中,再加一些香菜或芹菜;金瓜粥——以南瓜、甘薯、米为原料,煮熟后放入盐和砂糖,这个粥的特点是有咸也有甜,很有特色。

上述各粥,除清粥外,都不需要配菜。

城镇居民和农家喝粥的习惯也不一样,居民通常是早上和中午喝粥,亦有三餐用均粥的,而农家一般选择晚上喝。

在佐食上还有番薯和以白米制成的米粉,以面粉加工成的面线等。

佐菜多用闽南人、客家人的腌制菜蔬、鱼肉食品等。

在日常饮品方面,除了普通茶叶外,还习惯喝较浓的汤来代替喝茶。

另有仙草茶、麦仔茶、米仔茶、龙眼花茶、菜哺茶(腌萝卜晒干后之茶)等各种各样的花茶可供选择。

酒的种类也极多,常见的有米酒、蜜糖酒及红酒等等,让人目不暇接。

台湾的节庆饮食也多数与大陆相同,比较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数例:正月初一,用自制的红白两色米糕祭神祖后,全家要吃米圆、肉圆、鱼圆祝愿合家团圆;吃鸡意味着“起家”(闽南语中“鸡”与“家”谐音);吃整根煮熟的蔬菜与粉丝祝愿亲人长寿等等。

三月三是台湾祭祖时“采鼠麹草合米粉为粿”,并扫墓之后在郊外野餐。

闽南移民的后裔用猪肉、鱼、蛋、松糕和甜糯米饭为祭品,另外要做薄饼,裹上鸡丝、蛋丝、豆腐干丝、鲜虾、花生米、紫菜、冬菇等后,蘸甜面酱或辣酱而食。

广东客家移民的后裔则用猪肉、豆腐干、鸡、蛋、鱿鱼为祭品,还要做艾糍与发糕。

六月初一为半年节,各家用红曲和在米粉中做成丸状,称为“斗年丸”。

台湾历史与文化1.1

台湾历史与文化1.1

一今天的台湾岛,位于祖国大陆架东缘之上,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亦称东亚大陆,其边缘有宽在100 公里与200 公里之间的浅海地带,深度通常在200 米之内,这就是大陆架。

台湾历史上曾与祖国大陆联为一体,属于同一的自然地形体系。

大自然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人世间风云变幻,气象万千。

地壳运动把祖国大陆与台湾原本相连的部分变成海峡的滚滚波涛。

台湾海峡的形成过程早在6 亿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运动开始时,今天,裸露于台湾中央山脉主分水岭之东坡的台湾最古老的岩石,为古生代晚期的大南澳片岩。

这些都在大陆的华中和华南各地的二叠纪地层中常见。

由此可见,台湾古生代时期的海与大陆中部与南部的海是相互沟通的,当海水退出台湾与台湾海峡,大陆与台湾连成一片干陆。

20 世纪70 年代,在台湾北港地区的石油勘探中,发现了中生代的菊花化石,由此证明,在中生代(约2.2 亿年以前)三叠纪和侏罗纪期间,两岸间虽然许多地方已经出现海水,主要还是陆地。

台湾海峡位置上的地壳运动没有停止。

到1.92 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两岸间发生剧烈的地壳运动,此时台湾开始成为陆地,地质史上台湾称之为“南澳运动”,大陆称之为“燕山运动”。

此时,在两岸间分别出现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央山脉。

南屿双狮岩两岸分离开始于白垩纪和古新世时期,形成了最初的台湾海峡。

也就是在约5400 万年以前,由于受新构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台湾中部地区开始被水淹,中间成为浅海,开始成为海峡。

在海峡两岸海侵海退所引起的古地理变迁与古地理气候变化中,既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壳运动中,台湾开始“太平运动”,大陆开始“茅山运动”,两岸陆地连成一片。

直到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台湾地壳活动明显加剧,华南地区的花岗岩被沙化,岩石中的石英和云母被冲积到台湾海峡中的低部地区,使台湾海峡海水急剧变浅,海域范围显著缩小,台湾西南部则在浅水盆地环境中沉淀了厚达2000 米的砂岩、页岩、泥岩和砾岩夹层。

今天台湾北部和中部地区大量开采,成为新竹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

中国台湾的历史变迁

中国台湾的历史变迁

引言概述:
中国台湾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变迁的地区,经历了多个王朝的统治以及外来势力的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中国台湾的历史变迁,包括古代台湾的原住民时期、中国大陆支配的时期、荷兰和西班牙殖民时期、清朝统治时期以及统治和二战后的时期。

正文内容:
1.古代台湾的原住民时期
1.1台湾原住民的起源和分布
1.2原住民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1.3原住民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中国大陆支配的时期
2.1明朝时期的台湾
2.2清朝时期的台湾
2.3中国大陆支配下台湾的政治经济状况
3.荷兰和西班牙殖民时期
3.1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台湾的关系
3.2荷兰殖民时期的政治格局
3.3西班牙殖民对台湾的影响
4.清朝统治时期
4.1清朝台湾的统治方式和政策
4.2清朝政府对台湾的改革和控制
4.3清朝时期台湾的经济状况和对外交往
5.统治和二战后的时期
5.1统治下台湾的改革和控制
5.2台湾日治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5.3二战后的中国台湾
总结:
中国台湾的历史变迁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原住民时期到中国大陆的统治,再到荷兰、西班牙的殖民时期,清朝的统治时期,以及统治和二战后的中国统治时期。

每个时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影响。

台湾的历史变迁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过程,了解这一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台湾及其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台湾的历史变迁将继续发展,并对未来的台湾产生深远的影响。

台湾历史与文化第二章_台湾原住民

台湾历史与文化第二章_台湾原住民
赛夏族(Saisiyat) ,分布于新竹县的五指山和苗栗县属的大 东溪一带,人口约三千余人。
布农族(Bunun) ,分布于中央山脉两侧、南投、花莲、高雄、 台东诸县境内,人口约三万余人。
邹族(Tsou) ,分布于南投、嘉义和高雄县境内,人口约五千 人。 鲁凯族(Rukai) ,分布于台东、屏东、高雄等县境内,人口 约七千余人。 排湾族(Paiwan) ,分布于南部知本山之南以迄恒春两端。包 括高雄、屏东、台东县境内,人口约四万余人。
❖ 其中,高山族可分为如下九个族群。
泰雅族
泰雅族黥面
赛夏族
賽夏族竹屋
布农族
布农族打耳祭
邹族
邹族集会所
鲁凯族
鲁凯族服饰
排湾族
排湾族的石板屋
卑南族
卑南族服饰
阿美族
阿美族丰 年祭
达悟族
达悟族飞鱼祭
(
台 灣 原 住 民 高 山 族 分 佈 圖
)
泰雅族(Atayal) ,分布于台中、埔里、花莲一线以北之山区, 包括台中、南投、苗栗、新竹、桃园、台北、宜兰、花莲诸 县境内,现有人口约六万余人。
六、关于台湾原住民分类的讨论
明清时期台湾原住民的分类与命名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分类者主要 是民间士人和地方官吏。明清时期,有关台湾原住民的记载散见于现存的
史(志一、)札记明、清游时纪、期奏:折汉、告民示族等文,而化这中些心文本主的义撰性述者分多类是民间士人和
地方官吏,由此推测他们应是明清时期台湾原住民的主要分类与命名者。 其二、分类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和管理需要。民间士人之所以著书 记述台湾原住民,无外乎是为其奇特的风土人情所吸引,立志将所见所闻 记载下来,以为世人所知晓。而地方官吏对原住民作出分类可能是为了便 于管理番社和征收赋税。其三、分类的结果缺乏科学性。由于明清时期无 论民间士人,还是地方官员均毫无民族学知识,结果导致他们的分类显得 杂乱无章,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没有科学凭据。明清时期台湾原住民 的分类,除了黄叔璥在“番俗六考”中的分类与现代所采用的类别法有多 处吻合外,其余的皆无学术意涵。其四、汉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思想烙印明 显。民间士人和地方官员都是以“番”字来统称台湾原住民。这表明在民 间士人和地方官员的心目中台湾原住民无异于茹毛饮血的兽类。汉民族文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台湾工艺的风格_28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台湾工艺的风格_28

台湾工艺的风格一.传统民间工艺1.陶瓷工艺:我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陶器生产国,陶器生产历史悠久,台湾史前陶器主要来自于祖国大陆沿海。

据《台湾通志稿》介绍:“本省之陶器业之起源,虽未明了,但可推断早于人类生活之初期,似已有制造类似陶器之物品。

如在桃子园(现在之左营)西边海岸乌山头,及本省东部地方所发现之各种土器等,都可证明几千年前就有些种物品生产。

”可见台湾早有陶器生产。

台湾与大陆制陶工艺源远流长,连横《台湾通史》卷26,工艺志记载“郑氏之时,咨议参军陈永华始教民烧瓦......然台湾陶制之工,尚未大兴。

盘盂碗之属,多来自漳泉,其色佳者则由景德镇......”。

明末清初,中国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汉人大量移民到台湾,陶瓷产品和技术也大量引进台湾。

18世纪末,南投开始制造带釉陶器,19世纪初,莺歌竹苗一带也开始发展陶业,是台湾最早制陶的一个地区。

直至日据时代前,台湾陶器以汉民族传统陶瓷发展为主。

以后,机械化的发展和自动生产线的出现,加上国际交流的发展,使台湾陶艺制作得到快速发展,并走向多样化。

南投和莺歌是台湾著名的产陶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工艺多元。

南投陶源起于清嘉庆年间,蓬勃于咸丰时期,并在日据时代写下最光荣的一页。

南投陶的三绝:陶棺、金鱼缸和习字砖。

其工艺成熟,精巧,产品多姿多彩。

莺歌陶瓷也有二百多年历史,有“陶瓷之都”的美誉,又被称为“台湾景德镇”。

它有各式各样的陶瓷,其种类之丰富齐备可谓世界上绝无仅有。

在诸多的台湾陶瓷工艺中,交趾陶堪称一绝。

交趾陶源于广东佛山,是一种低温铅釉软陶,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陶瓷艺术,是包容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间工艺,有“宝石釉”的美誉。

其以色彩亮丽、变化丰富,广为建筑物及寺庙装饰所用,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台湾的嘉义县是台湾交趾陶的发源地,有“交趾陶的故乡”之称,故交趾陶又称为“嘉义烧”。

有“台湾交趾陶之父”之称的叶王便出生于嘉义,台湾保生大帝的开基祖庙学甲慈济宫的宫壁与庙顶,至今仍留有其“八仙过海”、“狄青战天化”等多幅作品。

我国宝岛台湾的资料

我国宝岛台湾的资料

台湾,又称中国台湾,是一个位于东海的岛屿,也是中国的宝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
自然风光。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
台湾是东亚的一个岛屿,位于中国大陆东北部,北濒台湾海峡,南接福建省,东临太平洋,西濒台湾海峡,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与日本的长崎群岛、北海
道邻接。

二、台湾的历史文化
台湾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台湾就有原住民居住,他们建立了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台湾文化。

公元1624年,荷兰人登陆台湾,开始了
台湾的殖民统治,之后台湾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西洋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的
融合。

三、台湾的自然风光
台湾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景色秀美,有着“东方小夏威夷”之称。

台湾山岳环绕,全岛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景观多样,有苍山湖泊、温泉、沙滩、瀑布、森林等等,是一
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宝岛。

四、台湾的旅游
台湾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台北故宫博物馆、九份老街、台南古城、
台中热气球节、阿里山等。

台湾还有许多美食,如烧鹅、滷肉饭、蚵仔煎、阿宗面线、芋
圆等。

台湾的美景和美食都是旅游者的最爱,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来台湾旅游。

总之,台湾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宝岛,是中国的宝藏,也是
世界的宝藏,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探索。

台湾历史与文化

台湾历史与文化

一:㈠台湾为什么要从福建分出建省?答:1.台湾建省一事,早在1874年日本出兵侵占中国台湾琅峤后就提出来了。

时任福建巡抚的丁日昌就提出:台湾可另设一省,以固夷夏之防,以收自然之利。

沈葆桢提出的在闽浙总督名下设立“福建巡抚”,兼管闽台“闽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但此闽台兼顾的方法实施起来可谓困难重重,分驻也名不副实。

2.台湾的防务系统不堪一击在中法战争期间暴露了出来。

种种防务弱点之多使得清廷在中法战争结束后,关于台湾的问题,大家都提出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开辟台疆,加强海防,建省分治,是防止外敌入侵,加固藩篱门户最有效的措施。

对此最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左宗堂提出的“建省分治”的主张,他分析了台湾战略地位和中国海防的关系,分析了康熙统一台湾后的20年来治理台湾的利弊,认为“台湾建省,于台防善后大有裨益。

”3.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月十二日,慈禧太后,下旨诏准左宗棠的奏请,福建政务由闽浙总督兼管,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正式下诏在台湾建省㈡清政府是如何管理建省后的台湾?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后,对台湾的海防、吏治、财政、农业、工业、交通、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以建成自立之省为目标的自强新政,使台湾面貌焕然一新,其改革内容如下:1、海防建设①刘铭传严格整肃军队,裁撤军队,留下35营的精兵强将。

②全部配备洋枪,聘请外国教习,进行正规的训练。

③建基隆炮台,并同时加固各地的炮台。

配备从西方购置的大炮,火力增强了数倍。

④购置一批小火轮,供海上稽查,缉捕和运输,传递之用。

⑤雇佣洋匠自造驳轮和水线船。

2、增设府县刘铭传按建省的规制,上任后重新整饬了台湾的行政建制,全台设置三府一直隶州十二县五厅3、发展交通⑴电报通讯建设:架设水陆电缆计有1400余里,设水线局4所;设电报局;⑵仿效西方设邮政⑶于1886年设招商局于新加坡,先后购置8艘轮船,开通多条水路,建设海上交通;⑷聘英、德两国人为工程设计,修建铁路。

4、兴办企业①1887年,刘铭传设立煤务局,开采煤矿。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康熙统一台湾_11

台湾历史与文化02-康熙统一台湾_11

康熙统一台湾郑经自从夺得台湾统治权力以后,日益腐化堕落,不理政务,终日“嬉游为乐”,“纵声色以自娱”见他的几个亲信把持着朝纲政事,排斥异己,动辄杀戮。

郑氏集团内部也彼此猜疑,各不相下。

康熙二年,郑氏亲族、金门守将郑泰的弟弟郑鸣骏率领8000 余人首先降清。

此后,郑氏亲族、将士中向清朝投诚的络绎不绝。

康熙三年,专管福建投诚事务的户部郎中贲岱向清廷报告说:“自康熙元年至三年止,合计投诚文武官三千九百八十五员,食粮兵四万九百六十二名,归农官弁兵民六万四千二百三十名口,眷属人役六万三千余名口,大小船九百余只”。

特别是康熙十八年,福建总督姚启圣在漳州大开“修来馆”,进行招降活动后,郑军将士降清达到了高潮。

“修来馆”开设的头两年,郑氏政权的五镇大将廖碘等、名将朱天贵分别以所部降清,这就大大削弱了郑军的实力。

在台湾的广大郑军将士本有“故土之思”,只因“无陆路可通,又乏舟揖可波,故不得不相依为命”,他们经常“私相偶语”:“只等大军到,便瓦解归顺”。

郑氏集团内部多次发生将郑经骗往清营、行刺郑军主将刘国轩的未遂事件。

这说明郑氏集团的内部矛盾加剧,广大郑军将士心向大陆。

郑氏政权既要继续对清战争,又要满足自己的贪欲,“就其一隅之产以供百万之费”,只能大肆向沿海人民和台湾人民横征暴敛,漫无限制。

“民之供应者,有大饱大米,杂晌月米,有棕、麻、桨橹、油、钉、炭、铁、鹅毛、草粟等项。

最惨者,又有水梢、毛丁、乡兵。

民力已竭,科敛无度”,“百姓一时怨望,道路侧目”。

人民反抗郑氏集团统治的事件经常发生。

清圣祖玄烨自康熙八年,清除了执行一系列倒退政策的鳌拜集团,亲掌朝政大权以来,就矢志统一台湾,为此,他把“招抚”郑氏作为清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方针,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东宁小朝廷”恐惧的施琅终于来到,再次成为郑氏集团的对手。

郑克塽和辅政王郑聪、左龙骧将军郑明、右龙骧将军郑智等人惶恐不安。

他们担心的是“战争临头”、“玉石俱焚”、“满门抄斩”,东宁当局处于一片惊慌和混乱之中。

台湾历史与文化02-施琅大将军_10

台湾历史与文化02-施琅大将军_10

施琅大将军施琅(1621 年—1696 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

他自幼生长在海滨,熟悉海情。

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壮岁从戎后,转战疆场,屡建战功,是一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良将。

施琅原是郑成功手下一员虎将,1651 年 5 月 20 日因手下部将曾德不忠于自己,在处罚曾德时与郑成功闹翻,结果施琅的父亲、弟弟施显、堂弟施福,被郑成功杀于南澳沙滩,施琅本人愤而投靠清军。

施琅治军有方,水师能攻善战,因而有“郑经畏施琅如虎”之说,这更证明了康熙用人的正确。

施琅与郑家的仇恨远不止此,1680 年 2 月,正值郑经率军参加“三藩之乱”,施琅儿子施世泽、侄公子施明良在金厦地区准备率兵举义,擒拿郑经,事为刘国轩探知,两公子及家眷亲兵 72 口被杀害,尸体沉入海底。

施郑两家,积怨甚深。

在如何统一台湾问题上,康熙曾在 1662 年即位后,由于与郑经议和不成,对台基本策略由“议和”改为“征剿”。

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于康熙三年(1664)十一月和次年五月,进军澎湖,因“天时不利”、“风向莫测”而中止。

康熙四年(1665 年)四月,施琅又组织第三次进军,第二天中午已经到达澎湖海面,突然乌云翻滚,暴雨倾盆,船队失去控制,不得不鸣炮返航。

前后 3 次进军均告失利。

康熙没有原谅施琅的退兵,下令撤销福建水师,将提督施琅调进北京任“内大臣”,施琅所落个清闲自在,自得其乐,但始终放不下统一台湾一事。

军事上的失败教训,提醒了康熙皇帝,准备改变策略,清廷的对台政策由“征剿”改为“议和”。

先后在 1667 年 7、8 月间,派遣福建招抚总兵官孔元章和道员刘尔贡、知州马星等人;1669 年间,派遣刑部尚书明珠、吏部侍郎蔡毓荣等人;1677 年 5 月,派遣佥事道朱麟、庄庆祚等人;1682 年,福建总督姚启圣派遣副将黄朝用等人,作为谈判代表,与郑经进行了四次七轮谈判。

但因郑经坚持仿效朝鲜“称臣纳贡不登陆不削发”,而被颇有远见的康熙皇帝为统一国家,同意“称臣纳贡不登陆”,但坚决拒绝“不削发”的条件。

台湾的人文历史

台湾的人文历史

台湾的人文历史台湾是一个充满丰富人文历史的地方,拥有悠久的传统和多元文化。

从古代原住民到清朝时期的移民,再到日本殖民统治和中华民国时期的演进,台湾的人文历史经历了众多变迁。

本文将以纵向的历史时期为线索,带您领略台湾独特的人文魅力。

1. 古代原住民时期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台湾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居住。

那时的台湾是由多个原住民族组成,如排灣族、泰雅族等。

他们生活在山区与海滨,以捕鱼、狩猎和农耕为生。

原住民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了台湾多元的人文基础。

2. 清朝时期的移民潮17世纪中期,随着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离去,中国大陆的移民开始涌入台湾。

清朝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福建、广东等地的移民。

这些移民将自己的语言、习俗和宗教信仰带到了台湾,丰富了这个岛屿的多元文化。

3.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895年至1945年间,台湾处于日本统治之下。

这段历史对台湾的人文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人在台湾实施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港口和水利工程。

同时,他们也推广了日本文化,包括语言、教育和体育等。

这段历史为台湾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文化元素。

4. 中华民国时期的演进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接管了台湾。

这个时期,台湾经历了从军事统治到民主化的转变。

台湾人民重新恢复了言论和出版自由,并且追求了民主和人权的理念。

同时,多元文化和民族认同也成为了台湾社会的重要议题。

总结:台湾的人文历史丰富多样,各个时期的文化都对台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原住民时期的多元文化,清朝时期的移民潮,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转型,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台湾独特的人文魅力。

如今的台湾保留了这些历史遗迹,并且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与发展。

无论是古老的庙宇,还是现代的艺术表演,都体现了台湾人文历史的丰富内涵。

前往台湾,您将有机会亲身感受这个宝岛上不同文化交融的魅力,探寻那些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珍宝。

《台湾历史与文化》教学大纲

《台湾历史与文化》教学大纲
第十八章 台湾宗教的
奥秘(5学时)
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
学习要求:了解台湾各大宗教的历史渊源及
在台传播的历史过程,台湾宗教现当代境遇等
第二节 佛教与道教
第三节 天主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第四节 台湾宗教新兴现象
第九章 台湾文学的风
韵(5学时)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文学
掌握台湾文学的多元内涵、不同时期文学主流思潮的转换以及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关系
第二节 台湾传统文学
第三节 日据时期台湾文学
第四节 战后“主潮轮换”的台湾文学
第五节 多元化的台湾当代文学
第十章 台湾音乐的精
妙(3学时)
第一节 原住民音乐
学习要求:了解和学习台湾各民族音乐与西洋
第五章 康熙统一台湾
(3学时)
第一节 任命施琅担当远征重任
认识施琅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郑克塽澎湖驻重兵
台湾与澎湖的军事关系
第三节 完成统一大业
清朝统一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第六章 台湾建省与近
代化(4学时)
第一节 统一后的台湾行政管理
学习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对台湾有效的行政管理
第二节 台湾建省始末
第十二章 台湾工艺的
风格(2学时)
第一节 传统民间工艺
学习要求:掌握台湾民间工艺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 原住民工艺
第十三章 台湾戏曲的
嬗变(3学时)
第一节 台湾戏曲的雏形
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台湾戏曲历史发展、
种类与特点以及闽台戏曲的渊源关系
第二节 台湾戏曲的发展
第三节 台湾戏曲的种类与特点
第化
学习要求:了解台湾饮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第二节 台湾汉族的饮食文化

中国台湾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中国台湾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中国台湾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中国台湾,又简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位于东亚,面积约 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

长期以来,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直与中国保持着紧密联系,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台湾这个地方的风景。

一、历史演变台湾古称“福建”,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明朝时期,台湾通行福州话,因此得名福建。

此后,明朝末年,民间起义领袖郑成功率领部分人民来到台湾,建立了大哥大,成为台湾的创始人。

清朝时期,台湾被划归为福建省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台湾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落后情况逐渐显现。

此后,台湾在中日战争中被日本占领,成为日本帝国的一个领土。

日本在台湾实行了很多改革和建设,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放弃了台湾的统治,并交还给中国。

但由于中国经济时期的动荡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台湾的处境也是非常严峻的,这个地方被称为“城市荒野”,百姓们生活十分艰苦。

此后,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台湾逐渐走出了困境,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事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二、文化传承台湾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社会,其多元的文化是台湾特有的魅力之一。

台湾居民大约有97%来自不同的民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

台湾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中包括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等。

从台湾民间艺术来看,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在客家地区流行的“八卦山步道”和“三角仔音乐节”。

在民俗文化方面,台湾的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其中包括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清明节等等。

各种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在宗教文化方面,台湾拥有众多的宗教,其影响和地位也十分重要。

其中,道教、儒教、佛教和基督教是台湾宗教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四种信仰。

结语中国台湾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可以说是极其丰富而又多彩的。

在台湾的这一片土地上,有着人文历史、宗教文化、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艺术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左镇人
台湾的早期居民来自大陆。

郭志超教授在《闽台民族史辨》一书中提出:由闽而台,再由台而南洋群岛乃至西南太平洋诸岛,是中国大陆东南原南岛语族向海洋的流布路线。

后来南洋群岛的少数南岛语族人口又逆向返迁台湾,成为台湾土著民族的晚源和次源。

台湾海峡形成前,已经有一部分大陆早期居民进入台湾岛;在台湾海峡形成过程中,也有一批早期居民,通过“东山陆桥”进台湾岛。

即使在台湾海峡形成后,依然有大陆居民飘扬过海,前往台湾。

因此,虽然海进海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把台湾从福建外移了130 公里,但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成员却没有被这海洋鸿沟所阻隔。

早在5000 至30000 年以前,台湾地区已有人类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居住和活动范围扩大,开始进行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劳动,社会已经进入绳纹红陶时期。

在3500 年至2000 年以前,台湾社会进入彩陶阶段,农业和渔猎业较为发达,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铁器。

从长滨文化中可以看出旧石器时代的台湾文化与福建等地文化的同质性。

自1968 年底开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宋文熏教授和地质系林朝棨教授所率领的台湾大学考古队,在台东县长滨乡海岸山脉东侧的十几处海蚀洞穴中,先后五次挖掘出粗、细石制器3000 多件、骨角器114 件。

长滨文化共分四层,其中第三层,即为长滨文化层,属旧石器晚期。

据宋文熏教授分析认为长滨文化是由华南传入台湾的。

这批类同于祖国大陆旧石器时期珍贵的石、骨器等文物,将闽台两地的古人类与文化关系推进到旧石器时期。

两岸早期居民的思维方式、创造力是建立在同一文化层面和同一生产力基础上的。

从史前文化的主要石器看,在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小型石器,类型分打制的石斧、石刀和砾石砍伐器;磨制石器石锄、双肩石斧、段石锛、半月形穿孔石刀等。

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的动物骨骼,反映了当时的台湾先民
除从事原始农业外,渔猎捕捞是其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

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常见的石菜刀和有孔石簇,在台湾基隆草岭、恒春半岛出土有石菜刀,从北部基隆社寮岛、圆山到高雄县小岗山一带均有发现;在山东龙山崖出土的贝制镰及河南洛阳出土的青铜镰,在台湾大学俗学研究室收藏的在台南斗六出土的石镰与之相仿,刃部有锯齿、柄部有穿孔;在浙江良渚、广东海丰地区都有发现的有柄石簇,在台中埔里、台南六甲顶、高雄凤鼻头都有出土;在辽宁大连滨町贝丘、旅顺羊头洼出土的有孔石斧,在台北圆山遗址发现的两面石刃的石斧,就是退化的有孔石斧;在大陆古代武器“戈”相似的两侧为刃的尖头利器,也在台中埔里地区出土三种。

这些出土文物,在早期的中华石器文化圈中时有出现。

台湾在海峡还未形成之时,就是大陆人生活、劳动的地方;台湾海峡形成后,在岛上定居的依然是来自大陆的早期居民。

约3万年前的前更新世晚期、第四纪,特别是在1.2万年至4500年前,因为海进和海退,福建、澎湖和台湾之间有陆地相连;4500年至2000年前,台湾海峡因为海退,水面变狭和变浅,台湾海峡海水的升降,为大陆人进入台湾定居提供了可能。

在明清时期大规模向台湾地区移民以前,两岸人民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一直来往于海峡两岸。

正如连横先生《台湾通史》所说:“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

台湾居民中出现不同族群的情况,汉族超过百分之九十七,汉族来自福建泉州和漳州、广东梅县和潮州地区的移民,被称为“高山族(先住民)”的少
数民族不到百分之二。

在台湾当地也有早期居民,这就是矮黑人。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闽越族进入台湾后,与当地的矮黑人相融合,成为先住民的祖先。

高山族中住在平地部分,大部已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族。

住在山地部分的高山族,还基本保持着本民族原有的习俗和语言。

关于台湾的先住民,即世居少数民族,先后有很多的提法:台湾高山族、台湾先住民族、台湾土著族群、台湾原住民族、台湾山地族群、山地人、高砂族、台湾族、台老人、台原、土著、九华同胞、台湾人、特区民族、岱原人、文化同胞等,但反对的意见很多。

如有的学者认为目前台湾先住民十大族,只有布农族住在较高的玉山山脉一带,称所有的台湾先住民为“山地人”违反了地理学的概念。

“高砂族”是日据时代日本人认为称台湾先住民为“蕃”不雅,而代之以日本一风景优美的县名“高砂县”来称呼台湾的先住民族。

提出“台湾族”的人认为台湾的汉人是“闽族”,而台湾的少数民族只有一个民族,故称之为“台湾族”。

提出“台老人”的则却认为台湾先住民是台湾的老一辈人,故简称之为“台老人”。

“特区民族”是因当今视台湾山地为特区而得名,“九华同胞”则指少数民族各族均为中华民族的同胞。

“台原人”则是由“台湾原来居住的人”演绎而来。

“土著人”亦是如此。

“岱原人”则是“台湾人”闽南话音译而来。

至于“文化同胞”基于“同一中华文化”之希望而称之,凡此种种,不一一而述。

不仅有文物证明居住在台湾的是中国人,而且从台湾出土的古人类化石也同样能够证明这一点。

近半个世纪来,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期的遗物出土,福建东山人、甘棠人、清流人等智人化石的发现和台湾左镇人化石的发现,证明台湾与福建远古时代人类交往的历史。

1971年,在台南县左镇菜寮溪发现左镇人顶骨化石,经测定距今3万至1万年前。

其后,在菜寮溪先后发现的左镇人化石有头骨碎片7件和牙齿化石2件。

1987年,福建东山发现了人类右肱骨化石,经测定距今1万年前,东山人类化石在“东山陆桥”海域的发现,为闽台远古祖先血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1988年,在福建清流县沙芜乡洞口村的狐狸洞采集到一枚人的左下臼齿化石,经测定距今1万年。

考古学者将福建清流人的牙齿化石与台湾左镇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比较,人们惊奇地发现无论从出土牙齿化石的石化程度、形态、大小,还是从齿宽、齿厚各方面进行比较,两者都分接近,几乎相同。

专家们认为,两者均属我国旧石器时代南部
地区的晚期智人。

左镇人和许多大型哺乳动物一样,应该是从大陆东南移居台湾的。

考古学者将福建清流人的牙齿化石与台湾左镇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比较,人们惊奇地发现无论从出土牙齿化石的石化程度、形态、大小,还是从齿宽、齿厚各方面进行比较,两者都分接近,几乎相同。

专家们认为,两者均属我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

左镇人和许多大型哺乳动物一样,应该是从大陆东南移居台湾的。

考古和历史研究证明,早期确有几支百越人和百濮人,经中印半岛到达南洋群岛后,经菲律宾进入台湾地区,他们成为鲁凯人、排湾人、雅美人、阿美人、卑南人等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早期居民一部分是从大陆东南沿海直接进入台湾的,他们成为泰雅、赛夏、布农等族的祖先。

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中,看到早期居民的影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