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地貌高考题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典题赏析】 (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Ⅱ第910题)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 图完成9~10题。
• 9.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 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Leabharlann Baidu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典题赏析】
• 第三,凸显地理学科能力立意。 • 获取和解地理信息:文字信息和图中信息。文字 信息:中游宽谷、爬升。 •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冲击扇和洪积平原一般是 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水流减缓,泥沙在山前淤积 而成;三角洲一般是在河口附近河道变宽,水流 变缓,泥沙淤积而成;河漫滩平原一般在河流中 下游地区,在凸岸堆积,河床宽广。 • 第(9)题根据文字信息中游宽谷,所以为河漫滩 • 第(10)题,调动知识,沙丘形成主要受风力影 响,它的迎风坡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坡度较缓, 背风坡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坡度较缓,背风坡 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 凸而平缓,背风坡凹而较陡。 • 文字信息爬升暗示其受外力方向。
【典题赏析】
• 第一,材料新颖,情境真实 • 第二,该题有野外考察资料还原的风味, 思想上渗透了对学生地理专业素养和对生 活中有用地理的考查。 • 第三,该题要正确解答,必须绘图,即添 加辅助线画出岩层的实际形态,从地理技 能上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绘图等学科基 本能力。
• 【赏析】情境新颖,构图精巧,地理专业 性强,对考生解题能力要求高。 • 这道题给出新名词“岩层的埋藏深度”, 呈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 深度示意图,涉及地质构造判读,考生思 考量较大,需要细致分析题意,避开陷阱。 该题通过新的情境,综合考查了学生地理 专业素养和学科能力。
• 第一,材料新颖,情境真实。解答该组题 的突破口是理解新术语“岩层的埋藏深 度”,图中各处同一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 不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而是相对于 图中各地的地面(即图中的地形剖面线) 而言,不可直接把埋藏深度曲线当做岩层 的形态来判断地质构造。
• 第二,该题有野外考察资料还原的风味, 思想上渗透了对学生地理专业素养和对生 活中有用地理的考查。依据地形剖面图及 其地下各岩层的埋藏深度绘制地质构造剖 面图,是地质工作者通过地质考察研究地 质构造的基本途径,所以本组试题也深度 考查了考生运用地理科学方法研究地理问 题的素养和能力。
• 第二、理论与现实的撞击。 • 通常情况下,沙丘景观是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的特 殊地貌景观,它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而形成的,而 该题呈现的情境材料中的沙丘位于河流中游,形成 河谷风沙地貌。该地貌是指发育在河谷环境叠加于 河流地貌之上,受风力作用并受水力作用影响的风 城地貌。理论与现实不一致.可能会引起很多考生解 题的疑惑,甚至走进答题误区。疑惑的产生源于平 时的教学教条化、学生答题模式化、思维僵化。这 其实是传统教学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的碰撞,这启示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 式,联系实际生活,运用生活中鲜活材料创设情境 试题,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 理念。
三.地理景观图,还原真实地理过程
• 【典题赏析】(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 11题)图1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 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 程设施。据此完成9~ll题。
•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 冬季结冰 •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 指示北方 • 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 解题方法 • 解答此类试题可应用以下方法。一是根据地 理景观的类别判读区域地理过程。例如,地 质地貌景观必然要经历地质循环过程;水文 景观必然要参与水循环过程;城市景观肯定 经历了城市化过程等等。二是根据地理景观 的形态变化判读区域地理过程。例如,三角 洲形态的变化过程就是河流泥沙的堆积过程; 沧海桑田的变化过程就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 用的过程等等。三是根据地理景观的功能变 化判读区域地理过程。例如,北京四合院由 居住功能转变为旅游功能是城市化过程的结 果。
• 【典题赏析】 (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9题) 图5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 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 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9~10题。
• • • • • • •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D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C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图5
【典题赏析】
• 图中所示为火山景观,而且正在经历火山 喷发的地质过程,由此可知组成该山体岩 石的矿物来自于地幔,而且喷出岩在经历 地质循环的过程中可转化为沉积岩,答案: (1)D;(2)C。
• 《地质学基础》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 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 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 和岩浆矿床的母体。此题选C 和 D
• 情境源于生活,设题精巧,体现了“学习对生活中 有用的地理”这一课程理念,学科能力要求相对较 高。考查了河流地貌的发育和河谷风沙地貌的形态 及形成动力。 • 第一,情境设置的生活化。 • 试题选材一改往常枯燥的地质剖面图或示意图,从 一幅百度中可以搜到而又美丽的景观图入手,利用 “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的图文资料创 设情境,挖掘出其中蕴含的地理元素,打造一组意 味深长的试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注意学以致用。 • 真实情境: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 春末期间劲风如飓,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 随强风运动,遇河漫滩阻拦,堆积而成沙丘,沙丘 在风力作用下移动,沿岸边山坡上升形成移动沙丘, 经年复一年地塑造便形成了这一独特的地貌景观。
地质作用与地貌 ----释疑解惑或典型例题讲解

地质与地貌内容贴近生活,接近实际, 能很好地体现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的新课标理念;同时该内容为学科主干知 识,能考查学生学科思维与地理品质,因 此经常成为高考的高频考点。
• 一、情景生活化,材料接地气 • “意料之外”但又尽在“情理之中”的新 情境,形成新思路、构成新问题。高考试 题情境新颖多样,热点化、生活化、实用 性、探究性、文学性、历史感突出。
【典题赏析】 •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l~2题)读图4,完 成下列问题。 •
• • • •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 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 A.喷出岩 8.侵入岩 • C.沉积岩 D.变质岩
• 第四,意犹未尽。 • 本组试题又一亮点还在于给人留下很多遐想空间 和思考余地。如该河段河流的流向、爬升沙丘出 现在雅鲁藏布江的南岸还是北岸、沙丘颗粒由坡 脚向丘顶是否有粗细变化以及如何变化、岸边山 体上的植被随高度有无变化等。这些问题的提出 与解答使本题犹如开启知识之门,让人余味无穷。
• 二、情景意料之外,还原考察成果 • “意料之外”但又尽在“情理之中”的新 情境,形成新思路、构成新问题。高考试 题情境新颖多样,热点化、生活化、实用 性、探究性、文学性、历史感突出。
• 第三,该题要正确解答,必须绘图,即添加辅 助线画出岩层的实际形态,从地理技能上考查 学生的图文转换、绘图等学科基本能力。根据 题目所给“岩层的埋藏深度为岩层距离地面的 垂直距离”,用地形剖面线上各点的海拔减去 其地下垂直对应的已知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即 为剖面线沿该沉积岩层顶部的实际海拔高度, 依此画出辅助线(如图2),即得到该岩层在剖 面图上的实际位置及形态,这是解题的关键。 然后根据所绘岩层海拔高度的变化(即岩层形 态)判断:①处和④处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 斜;②处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③处岩层 断裂并错开,为断层。从地形上看,四处都是 谷地,所以①④处为背斜谷,②处为向斜谷, ③处为断层谷。
• 判读区域地理过程 • 考查内容 • 地理过程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地理景观的形态、 特征和功能,因此,地理景观可以间接地反 映出动态的地理过程。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 和人文地理过程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我们 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地理景观的类别、形态及 功能的差异推测其地理过程。区域地理过程 的判读考查了学生的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及 逻辑推理能力,是地理景观图题的常见考查 内容之一。
•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 答案:B C B
【典题赏析】
• 从图中T设施的形态结构来看,其主要功 能应是防御自然灾害对铁路的影响,该设 施远离河道且位于沟口位置,判断其主要 是为了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 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