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21张

《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21张

1.杰出领导朱总司令为何写下这篇文章?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
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行文线索
点明题旨,引出下文
品析母亲形象
2.作者回忆了母亲经历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 (默读2-13段,随手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交流:
我从______事例中,读出了母亲的______(特点/品质)
语言特点归纳:夹叙夹议,概括人物品质,升华作者情感
品析作者情感
4.作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 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 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以设问的方式,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爱与忠诚有 机结合起来,把这份小小的对母亲的爱升华到对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 爱,升华到对整个民族的爱,升华到党的爱,于是这份爱便成了永恒的 大爱。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 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品析作者情感
3.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还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试找出文 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 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会在一起。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 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 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
感悟母亲影响
作者在回忆往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 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7.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26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7.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26张PPT)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纸船》
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
第6课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字词注音:
佃农( diàn ) 祖籍( jí ) 仪陇( lǒng ) 溺死( nì ) 劳碌( lù ) 私塾( shú ) 衙门( yá ) 横蛮(hèng má)n 不辍劳作( chuò ) 饱尝( cháng ) 妯娌( zhóu li ) 和睦( mù ) 差役( chāi yì ) 迁徙( xĭ )
除了勤劳,母亲还具有 哪些品格值得我怀念?从文 中哪些事可以看出来?
为什么选择这些事 来写母亲?
母亲{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深明大义
典型事例
众多的日常小事是按 照什么顺序有条不紊地组 织为一个整体的?
阅读写作方法点拨: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1.抓出人物主要特点。 2.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
7.要写好 一篇记 叙文, 首先必 须确定 自己的 情感, 然后根 据自己 的情感 选择提 炼材料 ,再加 以细致 的描写 ,在必 要的地 方画龙 点睛地 穿插一 点议论 。
8.对任何 一篇记 叙文而 言,叙 述是骨 架,描 写是血 肉,而 抒情与 议论则 是灵魂 ,这四 者是缺 一不可 的。总 之,我 们要学 会综合 运用多 种表现 手法, 使我们 笔下的 文字显 得生动 活泼、 形象可 感、醒 人耳目 、启人 深思。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不停地劳动(耕作)。
不辍劳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劳任怨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归纳明确: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待写文章的缘由。 (2)“我爱我母亲”——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明确了全文叙事线索。
提问:值得“我”回忆的事很多,根据“预习提示”介绍, 回忆录既可以全面系统地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只写人物事 迹片段。本文写的“很多事”写的是片段,还是一生?
要求学习本文文风纯朴、语言平实的优点和选材精当,叙事、 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以时间为序(纬)、以“勤劳一生” 为线(经)进行布局谋篇的巧妙的组材方法。
因势利导 理篇章结构
第一部分
勤劳简朴 宽厚仁慈

反抗压迫 支持革命
第二部分
整日劳碌 节衣缩食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被迫搬家
送我读书 坚持劳动 同情革命 支持革命
研讨分析第三层(第14、15段)
• 1.归纳层次大意。
明确: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
提问: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作者感谢母亲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 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 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 道路。”这是母亲留给儿子最宝贵的财富,作者也深深懂得这“财 富”的价值及其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从而对母亲发出了由衷的感激 之情。
母亲经历的事情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没有灰心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85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表现出的思想品格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深明大义 热爱劳动、眷念土地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热爱劳动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整体感知——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朱德 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 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 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母亲的传略。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 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 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初读感知
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爱劳动的平凡的人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
精读思考
想一想,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第一段对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
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 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整体感知—— 文体知识
概 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念 的一种文体。

特 内容真实可靠,不能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
忆 点 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

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叙述为主,可以兼有描
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
不求华丽。
知识备查
文体常识
回忆录的特点
回忆录有真实、广泛、突出三大特点。
真实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 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 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 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预习检查 读一读
sháo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34张ppt)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34张ppt)

第一部分
开门见 直截了当地点出了本文的 主角,同时抒发了得到母亲去世 的消息是“我很悲伤”的情感
“我爱我母亲”奠定了全文 的感情线,是本文记叙母亲 的重点。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 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勤劳一生”是母亲的本质 特征,也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总领全文。
“标本式的农民”“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
这一段话将母亲的勤劳放到家庭的勤劳中去写。用家庭 的勤劳来突出母亲的勤劳。母亲的勤劳也是家庭的优良 传统,这是家风使然。
(三)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 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 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 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 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 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 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 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 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 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 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 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 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 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4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4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 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人乒乓球打得好, 篮球打个“不厌”。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 他的帽子。从他远道跋涉,到上海、北京、柏 林找寻共产党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日后成为三 次革命的领袖所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
作 者 AUTHOR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
回忆我的母亲
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的母亲,特 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 回忆的。” 思考: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 现出来的?(出示表格,自主完成)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回 忆 我 的 母 亲
作者小时候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给 (记忆时起) 孩子们做有“滋味”的饭食,亲手为孩子纺线织衣;
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 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55年被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其著作 收入《朱德选集》。
写作背景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3月 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 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 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
关于母亲的事件(经历)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 菜,喂猪……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家庭环境中的母亲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社会环境中的母亲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年老仍不辍劳作
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

7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28张PPT)

7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28张PPT)
回忆录 回忆录有两种释义。一是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如凯撒的《高卢战记》;二是指一种自传性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回忆录的特点 回忆录有真实、广泛、突出三大特点。 真实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分钟”写出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没有,突出了母亲的辛劳之巨,而“生我前”更表现了母亲为人母之艰辛。两个限定词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同时还表露了作者对母亲沉甸甸的思念。
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热爱的感情,表达了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生活的困苦
母亲的做法(简要概括)
母亲的品格
细读课文2-7自然段,体会作者笔下母亲生活的艰难,然后想一想朱德的母亲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写下面的表格。
家务劳作的繁重
聪慧能干
榨油点灯,把饭做得有滋有味,亲手制作衣服
生活物资的匮乏
勤劳朴实
整日劳作,承担家中各种家务,毫无怨言
宽厚仁慈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这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34张PPT)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34张PPT)
——朴素善良,同情穷苦人民
平凡母亲的不平凡
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 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平凡母亲的不平凡
●9段: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 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 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有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
●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
文体介绍:回忆录
●回忆录有两种释义。一是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 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如凯撒的《高卢战记》;二是指一 种自传性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 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回忆录的特点
钟太夫人是一个伟大的人,更是一个 伟大的母亲。她教会了朱德很多事情、很 多做人的道理。
请进行总结。
优秀的传承:母亲的高尚成就儿子的伟大
●1.母亲勤劳吃苦,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 身体。
●2.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作者养成勤劳 的习惯,也教作者生产的知识。
两个限定词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 同时还表露了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 遗憾。
平凡母亲的不平凡
这就是“我”的母亲 勤劳俭朴的习惯 宽厚仁慈的态度 坚强不屈的性格
平凡母亲的不平凡
这便是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 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 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 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
——性格和蔼、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和 同情心
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发?
●8段: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 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 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 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 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 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 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2张ppt)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2张ppt)
最大的心愿吗? (2)母亲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3)如果今天是母亲节,你最想对妈妈
或关爱你的人说什么?如果让你为母 亲做一件的深刻影响
第13 ~14段 母亲对子女深沉而内敛的爱。
第15~17段: 儿子对母亲的欠疚、惦念、感谢。
20
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 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
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 ,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用 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 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敬仰和缅怀。
17
通过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我们
看到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那作为儿
子,作者对母亲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18
母亲思念儿子跑到西南来,“我”却不敢回去
欠疚
每逢接到家信,总不敢马上拆看,怕有那不祥
的消息。
惦念担心
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感谢
19
全文是按 时间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母亲及“儿子” 的哪些主要内容? 第1~6段: 母亲的婚姻、家庭、子女及作者出生等情况。 第7~12段: 母亲的勤俭、朴实、宽厚、倔强和为人热情
10
探究
重点段落(13段)的细节描写
母亲对儿女的挚爱之情
11
细节描写: 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
作、服饰以及内心的微妙活 动或有关事物的细小环节等 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
12
重点段落研习:
重点分析13段中的细节描写的运用, 从中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
1、有感情地朗读本自然段。 2、第13段从哪三件事表现出了那伟大的、 无私的母爱? 3、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体会它所表现 出的感情。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 ppt课件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 ppt课件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 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 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 事家和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 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 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 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 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其 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引出回忆的内容。
寄其哀
➢第二部分(第2-13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 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
述其功
➢第三部分(第14-17段)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 响,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颂其德
16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明确:“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2、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明确:“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3、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13
回忆录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 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 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 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14
1、快速浏览全文,标记好自然段; 2、梳理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15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课件
根据“总-分-总”把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
课文纵横交叉。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围 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来写。以 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 横向顺序。 中心内容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20
学生齐读14、15段,文章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 亲对“我”的教育、影响?
40
母爱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 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 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 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

《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回忆我的母亲》ppt课件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辍,停。 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
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东挪西借:指到处挪借款项。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说说文章可分为几个 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总叙
板书
背景介绍
1944年2月1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锺太夫人逝世。朱 德同志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这篇感人的回忆性文章。 本文原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发表在1944年4月5日 延安《解放日报》上。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 会出版《朱德选集》,改题为《回忆我的母亲》。
体裁 背景资料 介绍
概念
回忆录:一种用叙述、描写、资料编排等方法,追忆本人或本人 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叙事性文体。
①“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饱含母亲的无限心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②“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总括性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结束对往事的回忆。
重难讲解
③“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 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呼应上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让“我”养成革 命的意志,说明“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表现 可记述人物一生的事迹,也可讲述人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以追 形式 述历史阶段,也可描写生活侧面。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格式不一。
①真实:就是真实记录人物的经历和思想;
文体 ②广泛:指不仅要回忆所写人物的经历,而且要以所写人物的经
特点 历为主线,串联起与之有关的人和事;
③突出:指回忆录中主要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7张PPT)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7张PPT)

深入探究
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 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 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饱含深情的语言。
深入探究
作者是如何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的组成一个整体的?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 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从而有条不紊 地将事件一一交代清楚。
深入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 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 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情感领悟
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 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感情升华,把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爱劳动人民,把报母 恩的思想升华到报效中华的崇高境界。表达了朱德同志 的博大胸怀与崇高思想。 启示:要博爱,要有为天下人服务的意识。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导入
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 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 了根。”冰心在《母亲》中说:“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 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庇!”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 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 识他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字词
nì 溺 chuò 不辍
diàn

佃农 劳碌
zhóu li
妯娌
jì 周济
héng 横幅

hèng 蛮横
jǐ 济南

jì 周济
字词
溺:淹没在水里。 佃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私熟: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宽厚:(待人)宽容厚道。 仁慈:仁爱慈善。 连夜:当天夜里(就做)。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41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41张PPT)

多次呼应,使中心更加鲜明突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 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考点 分析议论在散文中的作用
[答题思路]在叙述中议论的作用:①在开头,总领全 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②在叙述中穿插,使文章 锦上添花;在段与段之间穿插,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 用。③在结尾,画龙点睛。有的呼应开头,使文章结 构严谨;有的总结全文,发出号召,深化主题。
衙门 差役 横蛮
chēnɡ shēnɡ nuó
支撑 外甥 东挪西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忆 旧 知
明 目 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一、默读略读,概括典型事件;
二、朗读细节,把握人物特征;
三、熟读精思,感受文章意蕴。
生活的困苦 母亲的做法
家务劳作的繁重
整日劳作 承担各种家务 毫无怨言
生活物资的匮乏 人际关系的复杂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不偏题。本段主要写“我”从小勤 劳能干,懂事孝顺,这是母亲潜移默化 影响“我”的结果,突出了母亲对“我” 的深远影响,从侧面衬托了母亲的勤劳 能干,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怀 念之情,与标题紧密相连。
返回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作者将母亲放在两个不同的背景中来写,请 结合文中的事例,说说是哪两个不同的背景。
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敬重而又心疼
指上文中每
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
天繁重的劳动。 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 人吃起来有滋味。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38张PPT)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38张PPT)

理深 解明 儿大 子义 ,, 支坚 持持 革劳 命动
第三部分(第一层)
探究14、15段:
(1)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 (2)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3)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第三部分(第二层)
探究16、17段:
(1)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何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
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
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
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文章
的主题。
总结——母亲的具体事例
第3段:含辛茹苦,养育子女。 第4段:每日不歇,辛勤劳动。 第5段:边做边教“我”生产知识。 第6段:聪明能干,维系用度。 第7段:同情周济穷苦人 第8-9段: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第11段:不离土地,一直劳作 第10-12段:支持我革命 第13段:直到老年不辍劳作
深明大义 爱憎分明
有远见 识大体
同情革命 支持革命

品味语言,体味作者情感
叙述性语句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第5段)
(1)“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 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 (2)“整日”,说明母亲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 一点例外。这句话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心疼的。
② 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不时还插入议论)

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
1.读完课文,请用“母亲是________的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
勤劳一生、整日劳碌、聪明能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成功、 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8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28张)
一是“给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作者回忆母亲的根本原因。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9、找出文中其他抒情议论的句子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抒情议论的句子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爱”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深情。
总结拓展
课后小结
寄其哀,颂其德,报其恩,作者就是怀着这样的情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深明大义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光辉女性形象,她就像一座丰碑,不仅活在朱德的心中,也活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伤归去。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6、第9段,怎样理解“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这句话?
“支撑门户”表明母亲和父亲寄希望于作者,表现了他们的反抗意识,反应了劳动人民想摆脱剥削阶级压迫的合理愿望。
新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
合作探究
7、第12段中“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句话表明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情特点?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竟”字有何作用?
合作探究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6张PPT)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共16张PPT)

任务探究
2.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 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优秀品质?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作者小的人
1895—1900前后(8) 遭遇退佃、搬家、天灾
1905年(9)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 读书
表现母亲的美德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聪明能干、宽厚仁慈 没有灰心、坚强不屈、 爱憎分明 有远见、摆脱贫困和压 迫的骨气
回忆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 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3.通过品析语句,理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自主学习
晓常识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 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 家和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 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 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 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其著作收入 《朱德选集》。
“好”字用得好,“好”在这里是喜欢、热爱的意思。 两个“还”字用得好。“好”“还”这些词语把母亲热爱劳动的美德淋 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课堂总结
学习目标回顾: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 感受母亲的品格 3.通过品析语句,理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颂其德
总叙
任务探究
任务二: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 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1.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线索 母亲勤劳的一生 顺序 时间顺序

14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31张PPT)

14回忆我的母亲 课件(共31张PPT)

背景资料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 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 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 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掌握词语
shú
私塾
hòu
宽厚
rén
为富不仁
láo lù
劳碌
guǎn shù
管束
suō
节衣缩食
ǎi
和蔼
wèi miǎn
慰勉
chuò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心肠。不仁,不同情 别人。 聊叙:略微谈谈。聊,略微。 不辍:不停止。 慰勉:安慰勉励。
同义词辨析
悲伤 悲惨
“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两个词都有使人感到伤心的意思。 主要区别:①“悲伤”侧重于因心情不好而产生的 伤感;“悲惨”侧重于因为处境、遭遇而引起的伤心。 ②“悲伤”的伤心程度没有“悲惨”重。
品读感悟十五Fra bibliotek【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
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这是一首描写母爱的古诗,大意是母亲在月
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
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
挖掘作者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 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 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了辛亥 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 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 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 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有三点: ①“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勇于挑战” (一)独立思考: 2、16-17自然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① 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 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 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活动:“勇于挑战”
(二)探究主题:
用“文章回忆了……叙述了……赞颂 了……抒发了……表达了……”概括主题。
活动:“勇于挑战”
(二)探究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 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亲勤 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 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 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纪伯伦
欣赏感悟:
与母亲有关的俗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真情创作: 请写出此时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真情创作: 请写出此时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作业布置:
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短文 (200字左右,写在日记本上),用一 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的一个特点。
母亲的思想品质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朴素的阶级意识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深明大义 热爱劳动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支持革命、期中那些段
落分别体现了这一品质?
1、勤劳(第4、5、13段)
天不亮就起床,整日劳碌,一生 不曾脱离劳动,老了不辍劳作。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欣赏感悟: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 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 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欣赏感悟: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 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 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
3、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领会母爱的深沉,体 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培养正确的亲情观。
活动:“合作共赢”
精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以 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
这些时间表明作者回忆了母亲哪些事 情?这些事体现出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呢(思想品质)?
时间顺序 母亲经历的事情
(2-7)
作者小时候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回顾所学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的回忆。
(二)(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 表达自己的决心。
课堂目标:
1、学会概括具体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并将这 种写法用到作文之中。
2、精读课文、合作讨论,探究分析。
母亲的品质
A、支持革命 B、性格和蔼 C、支持我读书 D、勤俭节约 E、同情穷人 F、热爱劳动
活动:“勇于挑战”
(一)独立思考:
议论和抒情
1、14、15自然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从
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①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 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啊!母亲——舒婷
啊,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欣赏感悟:
啊!母亲——舒婷
啊,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满身荆棘,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欣赏感悟:
歌曲:《母亲》 诗歌:《母亲》 《啊!母亲》 《感谢母亲》 格言
俗语
欣赏感悟:
母 亲 ——冰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欣赏感悟:
啊!母亲——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欣赏感悟:
欣赏感悟:
感谢母亲——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欣赏感悟:
感谢母亲——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2、俭朴能干(第6、12段) 桐子榨油来点灯,饭食有滋味。
3、宽厚仁慈(第7段)
任劳任怨,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 何人吵过架。
4、坚强不屈(第4、8段)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
5、有远见、送子读书(第9段)
6、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第10、12段)
连线 母亲的往事
1、养大八个孩子 2、不和任何人吵架 3、希望中国民族解放成功 4、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 5、回家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6、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8)
1895—1900
(9)
1905
(10)
1908
(11)
1919 (12)
1924—1927
面对退佃、搬家和天灾 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12)
1937
(13)
1944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