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热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考证热分析
大学生“考证热”分析
【摘要】:出于“逃避自由”的社会心理以及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市场经济的“选择”下,大学生的“考证热”高潮迭起,出现了一种“情非得已”、“盲目跟风”、“引领时尚”的“考证情结”。现在“证书”作为一种“信任系统”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已经成为社会身份和个人荣誉的象征。然而在彰显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同时也导致了“过度教育”、“人才高消费”、“显性失业”和“隐形失业”等非理性化的社会负功能。无论如何,大学教育不应该成为一个单纯的“考证”教育,而要注重创造能力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大学精神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信任系统;文化资本;非理性教育;失业;大学精神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 ,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基础课有人逃,专业课有人逃,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更是“逃课族”的首选。逃课的大学生在干什么?有的在上培训班 ,准备考研、考托;有的在学电脑,为参加 CIT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考试、 NIT 全国信息应用技术证书考试、CISCO网络资格考试、MCP微软认证而忙碌;有的在准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外销员、海关报关员、导游员、秘书等一系列“资格证书”考试;还有的在忙着学开车拿驾照。
人们戏称如今的大学教育已经变成“考证教育”。“文凭热”尚未降温 , “考证热”又悄然兴起 ,这类社会性热浪真是一潮高过一潮。“考证”成为这群被称为“候考族”的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 ,花费惊人也在所不惜 ,他们参加各种“证书”考试 ,拿到各种“证书”,以便增加自己求职的筹码。在他们看来 ,手上不多一些证书很难在就业市场上与别人竞争 ,特别是冷门专业的大学生更希望借助“考证”来弥补自己的底气不足。如今热门的证书早已不是英语、计算机之类了 ,很多“高、精、尖”、“与世界接轨”的“洋
证书”在国内拥有人数甚至不足百人 ,况且每一张证书背后都是不菲的报名费、书本费和培训费 ,但大学生们“痴心不改”,甚至不惜“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究竟为什么 ? 不妨对“考证热”做一番透析。
二、“考证热”的心理透析
(一)“情非得已”
由上面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考证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实属“情非得已”。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充满了危机意识。为了能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让自己相对满意的工作,考几本社会上流行的证书,至少让自己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有信心。绝大多数学生考证是迫于求职的压力,如今用人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将应聘者是否持有资格证书以及持有多少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才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人才市场,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多一张资格证书就等于多了一个求职砝码、多一项谋生的资本。
(二)“盲目跟风”
也有不少大学生对于“为什么热衷于考证”的回答似乎并不直接关系将来的就业问题,答非所问地说:“为什么考证?流行呗!班上那么多的同学都在忙于考证,自己也不能闲着
啊!”“别人都考,我总不能落后吧!”看来任何流行事物都免不了“追潮者”,大学生“考证热”也受到“示范效应”的影响,就因为自己的同学在考,就盲目加入以示“不落后”。确实,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培训、考证项目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各种各样的 IT证书,很多大学生并不清楚
信任并不能消除风险,但可促使人勇敢地进入不确定性之中,迅速地做出信任与否的决策。人类合作从“熟人”扩大到“陌生人”,建立了很多“信任系统” (例如货币、专家、分数系统) 。现代职场,招聘与应聘就是一个充满风险、寻求信任的过程,要跨越致命的“信息不对称”、圆满完成招聘——应聘行动,就需要信任系统。学历、文凭之外,证书愈来愈成为这样一种“信任系统”。
(二)证书:一种“文化资本”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我们解读“考证热”提供了思想资源。资本是一种通过实践、以物质化、身体化形式存在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可分为物质形式的经济资本和非物质形式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等【2】。文化资本通过积累模塑成个人的整体文化习惯而成为进入现代社会分层秩序的一个重要砝码。文化资本又具体分为身体化、客观化和制度化三种形式,其中“制度化的文化资本”表现为制度性的规定(如学历认定、学术资格、文化能力证书等),摆脱了资本拥有者的个体生物性限制赋予其具有合法保障的非个体性价值,更具有集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并给予行动者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以体制上的承认,还能在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设定某种转换率,由此确立其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价值,获得人自身价值的认同和保障。为此,现代人抛弃了个体性的独特成才方式而争相获得官方认可的文化资本,除了竞相获取高等教育文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颁发的形形色色的证书也成为人们为了赢得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本”而不得不被迫接受的社会权力话语。文化资本的体制化使文化资格拥有者间的相互比较成为可能,而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策略又导致稀缺优质教育资源被近乎疯狂地争抢;规格统一的人才批量生产又日益巩固着这种公认的体制化权力话语。在文凭略呈贬值趋势的今天,证书成为了新的标榜个体价值的符号、新的个体文化资本价值的合法屏障。证书成为新的社会信任系统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不仅能代表一个人的教育水平进而明显增加个人的未来货币收益,而且给个人带来许多非市场收益(如声望、福利、闲暇、健康、职业阶梯等) ;证书成了一种有价证券,给人提供安全感的保值品,求职、跳槽不仅必须展示这张纸片,而且成色要佳、品味要高,否则还是举步维艰( “与世界接轨”的“洋证书”之热颇能说明这个问题) 。证书成为社会身份和个人荣誉的象征。
四、“证书热”的负功能阐释
证书作为一种信任系统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彰显出现代社会的理性色彩。然而片面理性化(尤其是工具理性)的彰显既是现代性的成就也是不幸的渊薮,“证书热”的负功能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
一部分学生为了报考证书,学习被拖了后腿,少数的甚至期末考试亮起了红灯。其实,很多大一大二文化课程安排很紧,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而且还有英语跟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着学生,如果此时去报考与课程关联不大的证书,那么学习难免会顾此失彼。
“高校遇到的考证问题使一些学生往往对本专业并不太感兴趣,比如商学院学生喜欢主持播音、喜欢旅游业而报了普通话等级证书、报了导游证,由于专业‘跨度’大,正常的学习很可能落下。”目前学生跨专业考证现象还普遍存在,而且有少部分学生对考证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盲目求多求高,没有有的放矢,到头来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而且,当今社会上在是学历、文凭、证书显而易见的功利价值驱下,使人们把谋求高学历、“洋证书”视为通向更好就业、升迁机会、更高工作收入的有效途径;更在整个社会滋生出一种将文凭、证书直接视为社会财富化身的大众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潜移默化下,文凭、证书被赋予了极端的支配权,人们愈发地成为教育产品的疯狂消费者,不再关心教育的本质含意和内在价值。越来越非理性化的教育直接推动劳动力市场上文凭、证书的价格猛烈攀升。
而教育非理性化导致积重难返的“过度教育”和“人才高消费”。“过度教育”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和社会不稳定,严重扭曲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配置、节约使用”应是人力资源配置最基本原则,需求总量与使用总量平衡、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吻合,各得其所、人尽其力。“人才高消费”显然是错位的人力资源配置。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已显示出“过度教育”的基本征兆,“高聘低用”、“大材小用”、“储而不用”、“才无以用”、“弃而不用”等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边站站”的畸形局面),更是引发出“考研热”、“考证热”等社会热潮。
现在,我国高学历人群失业率( “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 )随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