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重点实验突破实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在“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交流讨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钢尺振动得 ,发声的音调 ;钢尺伸出桌面较短时,钢尺振动得;发声的音调。
(3)实验结论: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时音调 ,频率低时音调。
中考考点强化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重庆A卷)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选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说明实验中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考点2 声音的特性4.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A.震耳欲聋B.声如洪钟C.轻声细语D.鼾声如雷5.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6.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7.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发现没有引起听觉。
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A.响度很小的超声B.响度很大的超声C.响度很小的次声D.响度很大的次声8.关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D.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9.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是因为琴弦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以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C、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2、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4、"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5、下雨时,雨点打在瓦片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这里发声振动的物体是()A.瓦片B.雨点C.空气D.以上都不对6、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7、北京奥运会上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由于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指令,从而以其优美的舞姿、随音乐节拍而精确完成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体育之美。
关于运动员在水下是如何接收到音乐指令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仅在水面以上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经由空气、水,最终传到运动员的耳朵B.仅在水面以下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通过水传到运动员的耳朵C.运动员通过无线耳机,接收来自控制室的电磁波信号,再将其转化成声音,被耳朵接收D.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运动员的头部无论是在水面以上还是以下,都能听到清晰的音乐声8、(2012湘潭4题2分)小沈阳演出时,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刀郎的歌声,他关键是成功地模仿了刀朗歌声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节奏9、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10、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是A、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B、在公路与住宅区之间设置屏障C、植树种草绿化D、繁华路段禁止汽车鸣喇叭1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
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2.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音色(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噪声(选填“乐音”或“噪声”)。
3.小提琴琴声是通过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
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固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4.“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
5.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超声波发现昆虫。
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6.许多青少年在“变声期”往往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变粗了”,这里的“粗”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变化;在变声期之前,他们的声音与女生相似,比较“尖细”,这是因为这个时期他们说话时声带振动相对较快(选填“快”或“慢”)。
7.端午节龙舟大赛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运动员越用力击鼓,鼓声的响度越大。
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ai(2)”“mi(3)”“fa(4)”四个音阶,则发出“dou(1)”声的瓶子序号是__丙__;如果用小木棍敲击瓶口,则发出“dou(1)”声的瓶子序号是__丁__。
9.地震发生前,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信息。
10. 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面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A.B.C.D.2.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4.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 D.音调和响度5.某同学的声音很宏亮,是指他的()A.发声频率高B.音色优美C.发声的响度大D.振动传播得快6.在商店内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买陶瓷的顾客会拿起陶瓷,然后轻轻敲一敲,把陶瓷放在耳朵边听听,最后才决定买哪个。
顾客判断陶瓷好坏主要是根据声()A.音调 B.响度C.音色D.音量7.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8.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在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后,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9.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如果在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按表计时,则记录下的时间比运动员所用的实际时间()A.偏大B.偏小C.相同D.都有可能10.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乐音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11.在选择减弱噪声的方法时()A.只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设法给发动机加消音器B.只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如用隔音板隔离C.只能在听者身上想办法,如堵上耳朵,塞上耳塞D.可以在声源处,声音传播过程中及听者身上同时想办法减弱12.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二、多选题1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14.以下声的应用的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实例是()A.用号角的回声来判断离峭壁的距离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的器官D.工业上用超声波切割坚硬物品三、填空题15.漫步花丛,我们听到蜜蜂的嗡嗡声是由蜜蜂翅膀的________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 ( )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1分)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15.一切、、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只能在中传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频率/Hz 声音频率/Hz 人能听到的声音20~20000 海豚能听到的声音150~150000 狗能听到的声音15~50000 人能发出的声音64~1300人敏感的声音1000~3000 钢琴上的最高音4096人最敏感的频率2000 长笛或哨子5000~8000钢琴上的最低音27。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与时间的关系时,通常要用到的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 B. 类比法 C. 理想模型法 D. 等效替代法2、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 参照物必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 参照物必须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D. 参照物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的物体3、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 B.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C. 自行车在路口等红灯 D.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4、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哪一种车更容易停下来?() A. 轿车 B. 货车 C. 两种车一样容易停下来 D. 无法判断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不受力,它一定静止 B. 物体不受力,它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二、填空题6、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
61、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_______车的惯性大。
611、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以10m/s的速度向东行驶,乙车以10m/s 的速度向南行驶。
则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比为_______。
6111、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火车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
6111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的外力突然完全消失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________,最后以________停下来。
三、解答题1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如果物体某时刻开始反向运动,且摩擦力变为原来的2倍,求物体经过10s通过的位移。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有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2、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C.锣面停止振动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3、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我们可以利用响度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B.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6、"以声消声"可使甲声源传来的"密部"和乙声源传来的"_________"恰好同时到达某点,它们就会相互抵消。
科学家用"以声消声"开发的反噪声术被称为"有源消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消除____________所产生的噪声7、如图所示玻璃缸内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上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鱼缸→水→鱼B.空气→水→鱼C.水→鱼缸→鱼D.水→鱼8、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9、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钢轨B、湖水C、煤油D、空气10、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1)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物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的学科。
A. 生物现象B. 化学现象C. 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D. 地球现象答案:C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现象的是____________。
A. 雨水的蒸发B. 球在地上滚动C. 植物的生长D. 烧红的铁棒发出红光答案:C3.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
A. 实验法B. 数理方法C. 理论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A. 声音B. 光C. 电磁波D. 一切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答案:D5.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现象的是____________。
A. 火山喷发B. 牛吃草C. 水沸腾D. 风吹树叶飘动答案:C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实验来观测和测量物理现象。
答案:实验法2.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所有物质和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动;相互作用3.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物理现象。
答案:理论方法4.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力学、____________________、电磁学、光学等。
答案:热学5.物理现象是指能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观测和测量的现象。
答案:实验三、解答题1.请简述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答案: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理论方法和数理方法。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来观测和测量物理现象,从而探究物理现象的规律。
理论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物理现象,从而得出物理规律和理论。
数理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运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从而推导出物理规律和方程。
2.请举例说明物理学研究的对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3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21×2分)14.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说明:声波具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 带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1.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
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A.禁止鸣笛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学校周围植树2.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
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速等于光速4.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在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C.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D.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直接传播到地球的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传播速度比光快B.弹吉他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6.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响度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7.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必刷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如图1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1998年中山主城区就推行了"禁鸣"措施,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也都悬挂了"禁鸣"标识,但机动车鸣笛所产生的噪音愈演愈烈。
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减弱噪声污染B.缓解"热岛效应"C.绿化居住环境D.减少大气污染5、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A.音调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渐升高B.音调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方面着手,下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2、邮电局里的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B.不能传播声音C.能很好地反射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面不能传声的是()A、空气B、水C、石块D、真空4、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C.城区部分道路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5、小聪洗完澡耳朵进水后,他妈妈跟他讲话时,小聪感觉妈妈的声音与正常情况不太一样。
认真听清妈妈的话,关于他听到的声音,他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响度变大了,因为液体传声的效果比气体好B.音调降低了,因为声源的频率降低了C.清晰度降低了,因为液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差D.声音的能量变少了,信息没有变少6、2013年6月23日,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及地面课堂的实况直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从太空直接传到地面课堂的B.地面课堂上的同学听到王亚平老师的声音是超声波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等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7、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2.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放在播放歌曲的音响前面的蜡烛的火焰在晃动3.雅安地震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将周围物体砸开B.利用声传递能量C.利用声传递信息D.消除寂寞4.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5.通常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噪声,声强级大于()A. 20dBB. 40dBC. 70dBD. 90dB6.昆虫飞行时它们的翅膀都要振动,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蝴蝶飞行过程中每秒翅振仅振动5~6次,而蜜蜂飞行过程中每秒翅振动达300~400次,当它们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A.能感觉到蝴蝶飞过B.能感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D.都不能感觉到它们飞7.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音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8.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各种数据的装置,一旦出现空难,只要找到黑匣子,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黑匣子装备了水下信标,一旦飞机坠入水中时,信标开始发送超声波脉冲.从中我们可知()A.超声波脉冲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超声波脉冲可以被人耳直接听到C.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D.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9.如图所示的芯片大小只有1.5mm,它内置56个超声波发射器和48个接收器,当它导入心脏后,会沿着心脏中的各个主动脉或静脉移动,实时拍摄下心脏内血管的情况,并能精确提供病变位置.下列关于该芯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超声波能成像B.超声波穿透性强C.超声波方向性好D.该芯片发出的超声波不是由振动产生的10.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少声音损失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大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11.“隔墙有耳”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这个现象能够说明()A.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B.声音能够拐弯传播C.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D.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12.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居民楼附近种植树木B.在高速路旁建隔音板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D.戴耳罩13.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14.如图所示,某品牌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5.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压在弦上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B.在高速公路两侧修建一定高度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站在天坛回音壁的圆形围墙附近说话,可以在围墙内任何位置听见,这是声音的反射现象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这表明声音能传递信息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弹吉他时,拨动琴弦可以听到琴声,此时琴弦看上去好像变粗了,这是因为琴弦在_______;若用手掌按在琴弦上,琴声立即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甲所示,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诱入鱼网,这表明水能够 ______ ;如图乙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这“土电话”是利用了 ______ 可以传声的原理制成的.18.钢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_________就越大;敲击不同的琴键会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弦振动的_________不同.三、实验题(共3小题)19.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了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________.(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① 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20.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_(高\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高\低),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填变大\变小),听其响度_________(填变大\变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大.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2)根据所作图像,温度为15①时声速为__________m/s.(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四、计算题(共3小题)22.一辆汽车向山崖匀速行驶,速度是1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某一位置司机鸣笛,经过2s后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多少?2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8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24.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请计算要能区别自己的叫声和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距离悬崖多少米?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声波具有能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正确,不符合题意;D,“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不是次声波,不正确,符合题意.2.【答案】D【解析】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音响前蜡烛的火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符合题意.3.【答案】C【解析】在地震中遇难,被埋在地震废墟下时,不要大声呼喊,要保存体力,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发出声音,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等待搜救人员发现.4.【答案】C【解析】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频范围内,不是超声或次声.5.【答案】C.【解析】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0dB的声音最微弱,人耳刚能听见;为了保护听力,30~40dB之间是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的声音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如果声音超过90dB,就会影响听力,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6.【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故选B.7.【答案】B【解析】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这样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8.【答案】C【解析】A,超声波也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飞机上的黑匣子发出超声波,主要是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正确;D,超声波和声波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m/s左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9.【答案】D【解析】超声波具有声音的特点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另外还具有定向性好穿透力强等特点,在医疗上的B超就是应用超声波成像的,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D.10.【答案】C【解析】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使声音的响度更大一些.11.【答案】C【解析】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经过空气,墙壁传到对方的耳朵中即声音可以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12.【答案】C.【解析】A,在居民楼附近种植树木,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B,在高速路旁建隔音板,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如果水管足够长,声音先后从铁管、水、空气中传过来.14.【答案】D【解析】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高,故A错误;B,超声波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C,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15.【答案】A【解析】A,二胡演奏家在表演二胡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B,建立隔音板,阻碍了噪声从发动机向居民传播的路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站在天坛回音壁的围墙附近说话,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造成美妙的音响效果.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时,螺栓松动改变了物体细微处的结构,那么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就可以判断出螺栓有无松动,这就说明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6.【答案】振动;琴弦的振动停止了.【解析】琴弦发声时,琴弦在快速地振动,所以看上去好像变粗了;按住琴弦后,琴弦停止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17.【答案】传播声音;固体可以传声【解析】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诱入鱼网,这表明水能够传播声音;土电话是通过棉线传播声音的,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18.【答案】响度;频率.【解析】因为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响度,因此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因此当敲击不同的琴键会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弦振动的频率不同.19.【答案】①低 ①控制变量法 ①改变振动弦的长短来改变音调①取两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弦,用相同个数的钩码固定,并保持AB间的距离相等.【解析】(1)小李在实验过程中,粗细和松紧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2)在探究音调跟弦的长短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控制粗细和松紧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在粗细和松紧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弦的长短,改变弦的音调(4)取两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弦,用相同个数的钩码固定,并保持AB间的距离相等20.【答案】(1)高;高;频率;(2)变大,变大,振幅,发出的声音是次声.【解析】(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越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21.【答案】(1)如下图;(2)339;(3)低温【解析】(1)在坐标系中描述空气温度和声音速度的对应点,然后连线,如下图所示;(2)根据图像及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温度每降低10①,声速升高6m/s,所以可以判断15①时声速为339m/s;因为声音在低温状态下,声音的速度降低,所以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低温下做实验.22.【答案】解:①v=st,①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0m s×2s=2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 s×2s=68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2s=s1+s2,∴s=s1+s22=20m+680m2=350m;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s′=s−s1=350m−20m=330m.答: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330m.【解析】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23.【答案】解:设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为s,则2s=s声+s车,声音传播的距离:s 声=2s−s车=2×700m−80m=1320m,∵v=st,①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t=s声v声=1320m330m s⁄=4s,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v 车=s车t车=80m4s=20m s⁄.答:汽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解析】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的2倍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80m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0.5s,24.【答案】解:声音从发出到障碍物需要的时间t=0.1s2人至少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s=vt=340m s×0.5s=17m【解析】要想从听觉上区分自己的叫声和回声,声音来回传播的时间至少0.1秒,则声音从发出到=0.5s,人至少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为障碍物需要的时间t=0.1s2⁄s=vt=340m s×0.5s=17m。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答案中,不属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速度B.加速度C.力D.位置【答案】C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小的是()。
A.一只蚂蚁B.一根手指C.一块石头D.一张纸【答案】D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不变的是()。
A.加速度B.速度C.位移D.速度和加速度【答案】B4.图中箭头所示力为()。
A.重力B.弹力C.支持力D.摩擦力【答案】D5.一个速度为5m/s的小球,50s后速度变为15m/s,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
A.0.2m/s^2B.0.3m/s^2C.0.4m/s^2D.0.5m/s^2【答案】B二、填空题1.一个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为5m/s,那么它在10s后的位移是__。
【答案】50m2.物体的质量是200kg,它在水中的浮力是4000N,则该物体在水中的下沉速度为__。
【答案】20m/s3.摩擦力是__的,它的方向是__于两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
【答案】有大小,相反4.图中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
【答案】4N5.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6m/s,末速度是10m/s,它的加速度大小为__。
【答案】1m/s^2三、计算题1.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4小时,求它行驶的路程。
【答案】m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2N的力,求它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6m/s^23.两个质量分别为100kg和200kg的物体,用一根轻绳连接,在水中匀速运动,求绳子的张力大小。
【答案】2455N4.一个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和一个5N的力,求合力的大小。
【答案】11.18N5.若物体的质量为10kg,受到一个30N的力,求它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3m/s^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声音既可以在固体物质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气体物质中传播,那么声音在它们当中(温度相同时)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A.一样快B.气体、液体、固体C.气体、固体、液体D.固体、液体、气体2.同窗三年,情谊可贵。
同学们闭上眼睛都能知道说话的人是谁,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4.《中国诗词大会》是科教频道自主策划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中华优秀诗词中有很多对声音的描述,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说话声的响度没有改变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通过音调判断是鸟叫声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5.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就可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C.探测仪可以发现幸存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从而作出反应6.如下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事例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乙图事例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中的声波有可能成为噪声D.丁图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编钟,发声的响度相同7.某声源发出相同的声音,波形如图,经相同厚度a、b两种隔声材料包裹后,同一距离处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
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
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
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
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
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
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
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
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
()
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
()
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
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
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
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
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
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
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
1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
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
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
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
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二、填空题(21×1分)
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15.一切、、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只能在
中传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频率/Hz声音频率/Hz
人能听到的声
音20~20000海豚能听到的声
音
150~150000
能够听到次声的动物:。
能够听到超声的动物:,。
表中所有乐器发出的声音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它们中发出声音最低的
是。
17.将录音机的喇叭卸下来(它与录音机之间的连线没有损坏)后,在喇叭上撒一些很小的泡沫粒,放响录音机后可以看到泡沫塑料会;若把录音机的音量开关开大,这时还会看到,这说明发声体的越大,响度越大。
18.防止噪声的思路与防控传染病是相似的,都是从产生、传播、接收着手,那么控制噪声应从、、三个方面考虑,其中最重要的是。
19.太阳和地球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收缩,这时会产生“呼吸”的声音,若用仪器在地球上进行探测,则仪器“听到”地球的声音,
“听到”太阳的声音。
(填“能”或“不能”)
20.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若声音被多次反射,则在原声消失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教室内的回声比空旷的原野要(填“大”或“小”),歌剧院的设计考虑混响问题(填“需要”或“不要”)。
三、简答题(2×5分)
21.当声源朝着我们运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会变高,当声源远离我们运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会变低。
那么你能根据火车的汽笛声来判断火车是进站还是出站吗?
22.着名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却写出了《命运交响曲》,谱写了音乐界的神话,他在演奏时用牙咬住一根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的共鸣箱上,以此来鉴别琴声,你能分析其中的道理吗?
四、探究创新题(4×4分)
23.当你叩击自己的上下牙齿,或者咀嚼一只胡萝卜时,你能清楚地听到自己牙齿的扣击声或咀嚼声.若你用手把耳朵塞起来,这声音反会变得更响,这是为什么呢?
24.如图,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5.在探究影响声音的音调的实验中,小强选择了以下两组物体进行探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粗细不同的两根橡皮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把钢尺。
则橡皮筋粗的一根的音调比细的那根要;钢尺短时比长时的音调要;若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的不同。
这里要拨动同一根橡皮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26.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举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利用同学们的汽水瓶设计出汽水瓶打击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
(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到哪些器材?
(2)他的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五、计算题(2×7分)
27.科研人员为测出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14.26秒后收到返回的声信号,请你计算出此处海沟的深度(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28.科研人员为测出海水中的声速,在海面上向另外一艘船发出超声波,另一艘船在4s后收到声音信号,两船相距6120m,请你计算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第一章(A)
一、选择题
1.C 2.C 3.D 4.C 5.C 6.A 7.A 8.C 9.B 10.A 11.D 12.B 13.A 二、填空题
14.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15.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
16.狗,狗、海豚,钢琴。
17.振动;振动加剧,振幅。
18.消声、隔声、吸声,消声。
19.能、不能
20.回声,混响,大,需要。
三、简答题
21.若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变高,则火车正在进站,若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变低,则火车正在进出站。
22.利用了固体传播声音。
四、探究创新题
23.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气体中传播要快。
24.水灌得越满,则上方空气柱的长度越短,故音调将会越高,据此可以判断瓶内水的多少。
25.低;高;响度。
控制变量法。
26.略
五、计算题
27.10916.03m 28.15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