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导学案(全章)

合集下载

旋转导学案1

旋转导学案1
(2)指针从“1”绕点0顺时针旋转60°到“”;
(3)指针从“3”绕点0顺时针旋转°到“6”;
(4)指针从“6”绕点0顺时针旋转°到“12”。
②观察指针的旋转,分别说出指针的旋转现象。
2、观察风车的旋转现象,思考:
(1)在风的吹动下,风车是如何旋转的?
(2)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3)你能够用三角形上的一个点或边来说明它们的变化吗?
3、(1)根据刚才发现的旋转的性质,小组内讨论交流旋转后图形的画法并动手画一画。
a、先画出点A′,OA′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格。
b、再用方法画出点B′。
c、然后把点连接起来。
导学流程
训练内容
自我完善
③拓展训练(时量:5分钟)
转一转,说说下面各图以什么为中心,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④达标训练(时量:15分钟)
①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旋转的?旋转的度数是多少?
②在钟面上拨动指针,使之旋转,然后说一说指针是怎样旋转的。
2、示风车,并使风车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3、学习旋转后图形的画法。
课件出示P5例4。
②合作训练(时量:15分钟)
1、①观察钟面上指针的旋转,完成练习:
(1)指针从“12”绕点0顺时针旋转30°到“”;
导学案
科目数学课型新授课课题旋转总第1节
学习内容
图形的变换
学习目标
1、明确旋转的含义,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学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掌握把一个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的方法。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动手实践。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旋转》全章节精品导学案(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旋转》全章节精品导学案(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旋转》全章节导学案1图形的旋转(1)1.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2. 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难点: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2分钟)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第(1)小题图),第(2)小题图)(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3)①圆是轴对称图形吗?②等腰三角形呢?③你还能指出其他的吗?答:(1)①是;(2)②是;(3)③等腰梯形、长方形、正多边形等.点拨精讲:(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有哪些性质;(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一、自学指导.(10分钟)观察:让学生看转动的钟表和风车等.(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指针、风车叶片分别绕中间点旋转)(2)钟表的指针、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问题:(1)从3时到5时,时针转动了多少度?(60°)(2)风车每片叶轮转到与下一片原来的位置重合时,风车旋转了多少度?(60°)(3)以上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物体绕固定点旋转)思考:在数学中如何定义旋转?归纳: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1.下列物体的运动不是旋转的是(C)A.坐在摩天轮里的小朋友B.正在走动的时针C.骑自行车的人D.正在转动的风车叶片2.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__4__个.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3.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成四边形AOBC,它绕着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点__O__,旋转角是__∠AOD(或∠BOE),经过旋转,点A转到__D__点,点C转到__F__点,点B转到__E__点,线段OA,OB,BC,AC分别转到OD,OE,EF,DF,∠A,∠B,∠C分别与∠D,∠E,∠F__是对应角.点拨精讲:旋转角指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1.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3)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解:(1)可以看做是由基本图案正方形ABCD通过旋转而得到的;(2)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点G、点H.点拨精讲:旋转中心是固定的,即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但旋转角和对应点都是不唯一的.2.如图,△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和∠AED都是直角,点E在AB上,如果△ABC经旋转后能与△ADE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点__A__;旋转的度数是__45°__.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5分钟)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让一个正方形的顶点与另一个正方形中心重合,不难知道重合部分的面积为14,现把其中一个正方形固定不动,另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问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点拨精讲:设任转一角度,如图中的虚线部分,要说明旋转后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不变,只要说明S △OEE ′=S △ODD ′,即说明△OEE′≌△ODD′.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1.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2.旋转的对应点及其它们的应用.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1图形的旋转(2)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出旋转后的几何图形.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一、自学指导.(10分钟)动手操作: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O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去硬纸板.(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1.线段OA与OA′,OB与OB′,OC与OC′有什么关系?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3.△ABC与△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点拨精讲:(1)OA=OA′,OB=OB′,OC=OC′,也就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2)∠AOA′=∠BOB′=∠COC′,我们把这三个相等的角,即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称为旋转角.(3)△ABC和△A′B′C′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即全等.归纳:(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 =14,△ABF 是△ADE 的旋转图形.(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AF 的长度是多少?(4)如果连接EF ,那么△AEF 是怎样的三角形?分析:由△ABF 是△ADE 的旋转图形,可直接得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要求AF 的长度,根据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只要求AE 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很容易得到.△ABF 与△ADE 是完全重合的,所以△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1)旋转中心是A 点;(2)∵△ABF 是由△ADE 旋转而成的,∴B 是D 的对应点,∴∠DAB =90°就是旋转角;(3)∵AD =1,DE =14,∴AE =12+(14)2=17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且F 是E 的对应点,∴AF =174;(4)∵∠EAF =90°(与旋转角相等)且AF =AE ,∴△E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1.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点拨精讲:关键是确定△ADE三个顶点的对应点的位置.2.已知线段AB和点O,画出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后的图形.作法:1.连接OA;2.在逆时针方向作∠AOC=100°,在OC上截取OA′=OA;3.连接OB;4.在逆时针方向作∠BOD=100°,在OD上截取OB′=OB;5.连接A′B′.∴线段A′B′就是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的对应线段.点拨精讲: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1.如图,AD=DC=BC,∠ADC=∠DCB=90°,BP=BQ,∠PBQ=90°.(1)此图能否旋转某一部分得到一个正方形?(2)若能,指出由哪一部分旋转而得到的?并说明理由.(3)它的旋转角多大?并指出它们的对应点.解:(1)能;(2)由△BCQ绕B点旋转得到.理由:连接AB,易证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再证△ABP≌△CBQ.可知△QCB可绕B点旋转与△ABP重合,从而得到正方形ABCD.(3)90°.点C对应点A,点Q对应点P.2.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 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解:(1)连接CD;(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4)连接DB′,则△DB′C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点拨精讲: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3.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AKLM是正方形,∴AB=AD,AK=AM,且∠BAD=∠KAM为旋转角且为90°,∴△ADM是以A为旋转中心,以∠BAD为旋转角,由△ABK旋转而成的.∴BK=DM.点拨精讲:要用旋转的思想说明就是要用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的知识来说明.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1.问题:对比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旋转变换与另两种变换有哪些共性与区别?2.本节课要掌握:(1)旋转的基本性质.(2)旋转变换与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有哪些共性与区别.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1图形的旋转(3)1.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2. 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重点: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难点:根据需要设计美丽图案.一、自学指导.(15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作图题.如图,△ABC绕B点旋转后,O点是A点的对应点,作出△ABC旋转后的三角形.点拨精讲:要作出△ABC旋转后的三角形,应找出三方面的关系:①旋转中心B;②旋转角∠ABO;③C点旋转后的对应点C′.探究:从上面的作图题中,知道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而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进行研究.把一个图案以O点为中心进行旋转,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图形.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我们可以设计成如下图美丽的图案.归纳: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与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2分钟)如图所示是日本三菱汽车公司的标志,它可以看作是由一个菱形经过__3__次旋转,每次旋转__120°__得到的.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6分钟)1.如图所示,图①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可得到图__⑤__.图①按顺时针方向至少旋转__180__度可得图③.2.如图所示,在△ABC中,∠BAC=90°,AB=AC,点P是△ABC内的一点,且AP=3,将△ABP绕点A旋转后与△ACP′重合,求PP′的长.解:依题意,AP绕点A旋转90°时得AP′=AP=3,则△AP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P′=PA2+P′A2=32+32=3 2.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P与AP′垂直且相等.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如图所示,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试找出图中能通过旋转完全重合的一对三角形,并指明旋转中心、旋转角及旋转方向.解:△ACE旋转后能与△DCB完全重合.旋转中心是点C,旋转角是60°,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也可看作△DCB 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E)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3分钟)1.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美丽的图案.2.作出几个复合图形组成的图案旋转后的图案,要先求出图中的关键点——线的端点、角的顶点、圆的圆心等.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2. 1中心对称1. 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2. 掌握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重点: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初步应用.难点:中心对称与旋转之间的关系.一、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1: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等概念: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central symmetry);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自学2:中心对称的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1.如图,四边形ABCD绕D点旋转180°,请作出旋转后的图案,写出作法并回答.(1)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如果是中心对称,那么A,B,C,D关于中心对称的对称点是哪些点.解:(1)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便知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D 点.(2)A,B,C,D关于中心D的对称点是A′,B′,C′,D′,这里的D′与D重合.2.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作出以点D为对称中心,与△ABD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分析:因为D是对称中心且AD是△ABC的中线,所以C,B为一对对应点,因此,只要再作出A关于D的对应点即可.解:(1)延长AD,且使AD=DA′,因为C点关于D的中心对称点是B(C′),A点关于中心D的对称点为A′.(2)连接A′B′,A′C′.则△A′B′D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点拨精讲:(1)画法总结;(2)性质归纳.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1.如图,等边△ABC内有一点O,试说明:OA+OB>OC.解:如图,把△AOC以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60°后,到△AO′B 的位置,则△AOC≌△AO′B.∴AO=AO′,OC=O′B.又∵∠OAO′=60°,∴△AO′O为等边三角形.∴AO=OO′.在△BOO′中,OO′+OB>BO′,即OA+OB>OC.点拨精讲:要证明OA+OB>OC,必然把OA,OB,OC转化在一个三角形内,应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因此要应用旋转.以A为旋转中心,旋转60°,便可把OA,OB,OC转化在一个三角形内.2.教材第66页练习.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1.中心对称及对称中心的概念;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2.2中心对称图形1. 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2. 准确判断某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难点: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一、自学指导.(7分钟)自学:自学课本P66~67的内容.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3分钟)将下面左图的四张扑克牌中的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右图,你知道旋转了哪一张扑克吗?议一议.解:J.点拨精讲:这里相当于问哪一张扑克牌是中心对称图形.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1.我们已学过许多几何图形,下列几何图形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什么?(出示课件图片)(1)平行四边形(2)矩形(3)菱形(4)正方形(5)正三角形(6)线段(7)角(8)等腰梯形解: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线段(线段中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矩形、菱形、正方形、圆(圆心)等.2.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解:区别:中心对称指两个全等图形的相互位置关系;中心对称图形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联系:如果将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将中心对称图形对称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则它们成中心对称.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5分钟)1.英文大写字母中有哪些中心对称图形?答:(H,I,N,O,S,X,Z).2.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中心对称图形?学生思考、举例、回答问题,教师展示图片、归纳总结.3.想一想:你学过的几何图形具有怎样的对称性?点拨精讲:边数为奇数的正多边形只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4.课本第67页小练习2.点拨精讲:怎样判断非常见几何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的妙法:将书本转180°,即倒过来后,看图形是否与原来一样.5.如果公园里的草坪是下面的形状,你能否只修一条笔直的小路就将这块草坪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点拨精讲:由两个中心对称图形构成的图形,过两个对称中心的直线,把这个图形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1.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2.怎样准确判断某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掌握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的坐标特征,能够运用特征解决相关问题.重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及初步应用.难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性质及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一、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自学课本P68的内容.思考:关于原点作中心对称时,(1)它们的横坐标与横坐标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2)坐标与坐标之间符号又有什么特点?点拨精讲:(1)横坐标与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2)坐标符号相反,即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P′(-x,-y).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1),B(-4,0),C(0,3),D(2,2),E(3,-2),F(-2,-2),作出A,B,C,D,E,F点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点,写出它们的坐标,并回答:这些坐标与已知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解:A,B,C,D,E,F点关于原点O对称点分别为A′(3,-1),B′(4,0),C′(0,-3),D′(-2,-2),E′(-3,2),F′(2,2).这些点的横纵坐标与已知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解:△ABC的三个顶点A(-2,2),B(-4,-1),C(1,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2,-2),B′(4,1),C′(-1,-1),依次连接A′B′,B′C′,A′C′,就可得到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B′C′,如右图所示.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如图,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A1B1.(1)在图中画出直线A1B1.(2)求出过线段A1B1中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3)是否存在另一条与直线A1B1平行的直线y=kx+b(我们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斜率k值相等),它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此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点拨精讲:(1)只需画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1,B1,连接A1B1.(2)先求出A1B1中点的坐标,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代入求k.(3)要回答是否存在,如果你判断存在,只需找出即可;如果不存在,才加以说明.这一条直线是存在的,因为A1B1与双曲线是相切的,只要我们通过A1B1的坐标作A1,B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2,B2,连接A2B2的直线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7分钟)1.已知△ABC,A(1,2),B(-1,3),C(-2,4),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点拨精讲: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三点并连接组成△ABC,要作出△ABC关于原点O的对称三角形,只需作出△ABC中的A,B,C三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依次连接,便可得到所求作的△A′B′C′.2.教材P69的第1,2,3题.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本节课应掌握: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及利用这些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1.认识和欣赏平移、轴对称、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重点:设计图案.难点:如何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得出图案.一、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自学教材P7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变换?它们分别有何特征?(2)下列图形之间的变换分别属于什么变换?探究:(1)观察下面的图形,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2)观察三种图形变换的过程,回答问题: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基本特征;②归纳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要注意些什么?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应注意运用__平移、__轴对称__、__旋转__进行描述,只要合理就行.2.图案设计的关键是什么?选取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然后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美丽的图案.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分析下图中各个图案,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点拨精讲:将基本图形从组合图案中分离出来,并再现此基本图形的变换过程.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1.某单位搞绿化,要在一块圆形空地上种植四种颜色的花,为了便于管理和美观,相同颜色的花集中种植,且每种颜色的花所占的面积相同,现征集设计方案,你能帮忙设计吗?点拨精讲: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2.下面花边中的图案,由圆弧、圆构成.仿照例图,请你为班级的板报设计一条花边,要求:(1)只要画出组成花边的一个图案;(2)以所给的图形为基础,用圆弧、圆或线段画出;(3)图案应有美感.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设计图案.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旋转第一节导学案1

旋转第一节导学案1

《旋转》第一节图形的旋转导学案1主编人:占利华主审人: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经历了实际探究、知识应用及内化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具体、生动、灵活,调动学生学习的数学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

【重点】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作数学上的分析,理解旋转的定义。

【难点】对旋转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旋转后的现象进行探索。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1._ 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做________ ,转动的角叫做 __________ .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点0叫B*2.一般地,可以根据定义得出旋转的以下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自主探究例1.如图所示,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 ABC 则旋转中心是哪点?旋转方向是什么?旋转角度是多少?点经过旋转后到达^ AEF的位置, B的对应点是什么?例2.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牙①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月牙②,则点AA . ( 2, 2)B . ( 2, 4) C. ( 4, 2)(三)归纳总结:1 一般地,可以根据定义得出旋转的以下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画已知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时,首先要确定一些对应点的位置,这主要由旋转角度及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等条件确定,也可以利用一些特殊图形的性质.3.利用旋转设计图案时,要注意到影响设计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基本图形,旋转中心, 旋转角度.多试验才能得出美丽的图案.(四)、自我尝试:1.如图所示,△ ABC中,/ ACB = 90°,/ BAC = 30°,点D是斜边上任意一点,以A 点为中心,把△ ACD顺时针旋转二、学生分小组交流解疑,教师点评升华。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导学案

九年级下数学NO :1 主备人:银 波 审核人: 授课人: 第 周 星期 第 组 学生 预习评价: 整理评价23.1图形的旋转(1)一、学习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重难点为: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三、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观察下列图片:(1)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2)大风车的转动;(3)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1)这些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2)它们在运动过程中,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二)自主学习: 1、旋转的概念:图1:在同一平面内,点A 绕着定点O 旋转某一角度得到点 ; 图2:在同一平面内,线段AB 绕着定点O 旋转某一角度得到线段 ; 图3:在同一平面内,三角形ABC 绕着定点O 旋转某一角度得到 。

把一个 绕着 内 转动一个 ,叫做图形的旋转, 叫做旋转中心, 叫做旋转角。

2、旋转的三要素:(1) ;(2) ;(3) 。

3、旋转的性质:(1)△ABO 绕点O 旋转得到△CDO ,则:点B 的对应点是________;线段OB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线段CD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 ∠AOB 的对应角是________;∠B 的对应角是________; 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________。

(2)△ABC在旋转过程中,哪些发生了变化?AB= ;∠AOB= ;∠ABO= ;∠OAB= ;OA= ;OB= ;OC= ;∠AO C= 。

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

三、例题学习:1,△ABF是△ADE的旋转图形。

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4(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AF的长度是多少?(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四、课堂练习: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四边形AOBC,它绕O点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什么?(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3)旋转角是什么?(4)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5)∠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五、课后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

课题:23 . 1 图形的旋转(1)丫学习&赫1•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2. 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特征,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出旋转后的几何图形.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办(3分钟)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1) 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n(2) 如图,已知△ ABC和直线I,请你画出厶ABC关于I的对称图形△ A B' C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 (8分钟)思考:旋转有哪些性质?归纳:二、例题讲解(8分钟)1. 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厶ADE顺时针旋转90 ° ,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2. 已知线段AB和点0,画出AB绕点0逆时针旋转100°后的图形.作法:1.2.3.4.5.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 (6分钟)1 .下列物体的运动不是旋转的是()A .坐在摩天轮里的小朋友B .正在走动的时针C .骑自行车的人D .正在转动的风车叶片2. 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__—个.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3. ______________ 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成四边形AOBC ,它绕着0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点 ________ ,旋转角是____________ ,经过旋转,点A转到 _________ 点,点C转到__________ 点,点B转到________ 点,线段0A , OB , BC, AC 分别转到, , , ________ , / A , / B, / C 分别与,,是对应角.上舍作釋利—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0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 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0转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 A' B'C'),移去硬纸板.(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1. 线段0A与0A' , 0B与OB' , 0C与0C有什么关系?2. / A0A ' , / B0B ' , / C0C '有什么关系?3. △ ABC与厶A' B'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4. 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 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解:"心八・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 (1分钟)1•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 2 .旋转的对应点及其它们的应用.3•旋转的基本性质.4•旋转变换与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有哪些共性与区别J B(3)①圆是轴对称图形吗?②等腰三角形呢?③你还能指出其他的吗?""二—一、自学指导.(7分钟)观察:让学生看转动的钟表和风车等.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钟表的指针、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问题:(1)从3时到5时,时针转动了多少度?(2) 风车每片叶轮转到与下一片原来的位置重合时,风车旋转了多少度?(3) 以上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在数学中如何定义旋转?归纳:三、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 1.如图,AD=DC= BC,/ ADC=Z DCB= 90°, BN BQ,/ PBQ= 90° .(1)此图能否旋转某一部分得到一个正方形?⑵若能,指出由哪一部分旋转而得到的?并说明理由.⑶它的旋转角多大?并指出它们的对应点.解:2.已知:如图,△ ABC和三角形外一点解:(1)(2)(3)(4)(12分钟)0,作出△ ABC绕0点逆时针旋转110°的旋转图形.3•如图,线段AB绕点0旋转了一个角度后,成为线段CD,由于不小心,点0被擦去了,你能找到点0的位置吗?RAD C课题:23. 1图形的旋转(2)If学•习岛黑,1. 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2. 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重点: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难点:根据需要设计美丽图案.一、自学指导.(15分钟)1. 已知:如图,△ ABC绕点0旋转,使点A旋转到点D处,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写出简要的作法。

九年级数学 第23章 旋转导学案(全章)

九年级数学  第23章 旋转导学案(全章)

《23.1.1旋转的概念与性质》一、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旋转现象,知道旋转是继平移、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基本变换.2.能结合图形指出什么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和对应点.3.体会旋转的形成过程,并探究旋转的性质.二、导学指导与检测导学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教材第59页的内容完成右边的学习内容1.把一个平面图形,叫做图形的旋转.2.从课文中的思考实例可以看出:图形的旋转三要素是,,.3.如右图,点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ABP绕B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CBP′的位置时,其旋转中心是,旋转角度为,点A、B、P的对应点分别为.即时训练:1.时钟的时针在不停地旋转,从上午6时到上午9时,时针旋转的角度是多少?从上午9时到上午10时呢?解:2.如图,杠杆绕支点转动撬起重物,杠杆的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是,点A的对应点是点.阅读教材第60页的“探究”——旋转的性质的内容完成相关的内容1.按下列要求动手画图:在硬纸板上先挖一个三角形洞,再在三角形洞外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洞的硬纸板放在白纸上,在白纸上描出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移开硬纸板,用虚线连接OA、OA′、OB、OB′、OC、OC′.2.OA与OA′、OB与OB′、OC与OC′分别有何关系?.3.△AOA′、△BOB′、△COC′之间有何关系?.4.△ABC与△A′B′C′有何关系?.5.观察你画的图形,还有不同的发现吗?即时训练:1.如图1,小明坐在秋千上,秋千旋转了80°. 请在图中小明身上任意选一点P,利用旋转的性质,标出点P的对应点.图1 图2 图32.如图2,用左面的三角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右面的图形?解:3.找出图3中扳手拧螺母时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解:三.巩固诊断(一)基础巩固(70分)1. (10分) 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火车行驶;△荡秋千运动;△方向盘的转动;△钟摆的运动;△圆规画圆.A.1个B.2个C.3个D.4个2.(10分) 如图,点A、B、C、D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COD的位置,则旋转的角度为()A.30°B.45°C.90°D.135°3.(20分)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且DE=1,△ABF是△ADE的旋转图形.旋转中心是,旋转了度,AF的长度是,连接EF,则△AEF的形状是.4.(10分) 如图,右边的小鸡是由左边的小鸡经过旋转得到的,旋转中心是点O.从图中量一量旋转角是多少度.解:5.(20分)下面两组图形分别是用左边的图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得到右边的图形的?解:(二)综合应用(20分)6.(10分) 如图,该图形围绕自己的旋转中心,按下列角度旋转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是()A.72°B.108°C.144°D.216°第6题图第7题图7.(10分)把图中的五角星图案,绕着它的中心点O旋转,旋转角为多少度时,旋转后的五角星能与自身重合?解:(三)拓展延伸(10分)8.(10分)如图,△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BE与DC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旋转的性质说明上述关系成立的理由吗?解:四、堂清、日清记录堂清日清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课堂反思: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年级:九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九年级数学组教研组审批时间: 2021年8月31日《23.1.2旋转作图与坐标系中的旋转变换》一、学习目标1.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2. 能通过图形的旋转设计图案.二、导学指导与检测导学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教材第60页例题完成右边的学习内容1. 例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因为A是旋转中心,所以A点的对应点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AD=AB,△DAB=90°,所以点D的对应点是.△因为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所以本例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作出△ADE的对应图形为.△E点的对应点E′,还有别的方法作出来吗?总结:作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关键是作出对应点,并按原图的顺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即时训练;在△ABC中,AB=AC,P是BC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BAC,把△ABP逆时针旋转,画出旋转后的图形.阅读教材第61页“练习”以下的内容完成相关的内容1.把一个基本图形进行旋转来设计图案,可以通过哪两种途径获得不同的图案效果?2.任意画一个△ABC,以A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逆时针旋转40°;3.任意画一个△ABC,以AC中点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旋转180°.4.如图,菱形ABCD中,△BAD=60°,AC、BD相交于点O,试分别以点O和点A为旋转中心,以90°为旋转角画出图案,并相互交流.总结:运用旋转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而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会作出不同效果的图案.即时训练:请在图中画出线段AB以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分别旋转90°,180°,270°时对应的图形.解:三.巩固诊断(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 将△AOB绕点O旋转180°得到△DOE,则下列作图正确的是()A B C D2.(10分) 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形,问:它绕着圆心O旋转多少度后和它自身重合?甲同学说:45°;乙同学说:60°;丙同学说:90°;丁同学说:135°.以上四位同学的回答中,错误的是()A.甲B.乙C.丙D.丁3.(10分) 如图,将一个钝角△ABC(其中△ABC=120°)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A1BC1,使得C点落在ABABCDO的延长线上的点C1处,连接AA1.(1)写出旋转角的度数;(2)求证:△A1AC=△C1.4.(20分) 分别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和180°后的图形.5.(20分)把图中的△ABC作下列旋转:(1)以C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60°;(2)在△ABC外任取一点O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120°.(二)综合应用(20分)BACBAC6.(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40°,以直角顶点C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到△A′B′C的位置,其中A′、B′分别是A、B的对应点,且点B在斜边A′B′上,直角边CA′交AB于点D,则旋转角等于()A.70°B.80°C.60°D.50°7.(10分)右图中的风车图案,可以由哪个基本的图形,经过什么样的旋转得到?(三)拓展延伸(10分)8.(10分) 如图,△ABC中,△C=90°,△B=40°,点D在边BC上,BD=2CD.△ABC绕着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落在初始△ABC的边上,求旋转角α(0°<α<180°)的度数.四、堂清、日清记录堂清日清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课堂反思: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年级:九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九年级数学组教研组审批时间: 2021年8月31日《23.2.1 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一、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弄清楚中心对称及其有关概念的含义.2.探究并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3.会作与一个图形关于某个点成中心对称的另一个图形.二、导学指导与检测导学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教材第64页最后一段话之前的内容完成右边的学习内容1.把一个图形,如果它,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或,这个点叫做. 叫做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2.中心对称是指几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就是中心对称吗?3.在下列四组图形中右边数字与左边数字成中心对称的有.(1)(2)(3)(4)阅读教材第64页最后一段话到第65页例题之前的内容完成相关的内容1.按下列步骤动手画图:第一步:用三角尺画出△ABC;第二步:以三角尺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把三角尺旋转180°,再画出△A′B′C′;第三步:移开三角尺,并用虚线连接对应点AA′,BB′,CC′.2.思考下列问题:△△ABC与△A′B′C′关于点O对称吗?_________________;△△ABC与△A′B′C′全等吗?为什么?;△线段AA′、BB′、CC′有何关系?;△点O在线段AA′、BB′、CC′的什么位置?;△点O在线段AA′、BB′、CC′的什么位置?.阅读教材第651.如图△,怎样画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2.如图△,怎样画△ABC关于点O对称的△A′B′C′?C页至第66页例1的内容完成相关的内容图△ 图△即时训练1. 分别画出下列图形关于点O 对称的图形.2. 图中的两个四边形关于某点对称,找出它们的对称中心. 解:四.巩固诊断 (一)基础巩固(70分)1. (10分)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一定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B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中心到两对称点的距离相等C .成中心对称的两图形,对称中心在两对称点的连线上D .成中心对称的两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2. (10分) 如图,△ABC 与△A 1B 1C 1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BAC=△B 1A 1C 1;△AC=A 1C 1; △OA=OA 1;△△ABC 与△A 1B 1C 1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 .2个C .3个D .4个3. (10分) 如图,△ABC 和△AB′C′成中心对称,A 为对称中心,若△C=90°,△B=30°, BC=1,则BB′的长为( )A.4B.33C.233D.4334. (10分) 如图,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FGHE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A .AD△EF ,AB△GFB .BO=GOC .CD=HE ,BC=GHD .DO=HO.A .O.O .O第2题图5.(10分) 如图,两个卡通图案是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案,试在图中确定其对称中心.解:6.(20分)分别画出下面图形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解:.O.O(二)综合应用(20分)7. (20分)如图,△DEC是由△ABC经过如下的几何变换而得到的:△以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以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以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A′B′C′,再以A′C′所在直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将△ABC向下、向左各平移1个单位,再以AC的中点为中心作中心对称,其中正确的变换有()A.△△B.△△C.△△D.△△△(三)拓展延伸(10分)8. (10分)如图,在△ABC中,AB=AC,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FEC.(1)试猜想AE与BF有何关系?说明理由;(2)若△ABC的面积为3cm2,求四边形ABFE的面积.解:四、堂清、日清记录堂清日清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课堂反思: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年级:九班级:学生姓名:制作人:九年级数学组教研组审批时间: 2021年8 月 31 日《23.2.2中心对称图形》一、学习目标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知道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二、导学指导与检测导学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教材第66页“思考”至第67页的内容完成右边的学习内容1.线段AB绕它的中点O旋转180°后,平行四边形ABCD绕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180°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旋转后,如果,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这个点就是它的.2.比较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试说明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

第二十三章《旋转》导学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导学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导学案23.1 图形的旋转(1)新授课主备:崔红英审核:王洪亮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归纳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和对应点的概念,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探索旋转的性质,会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旋转、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难点:对旋转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旋转后的现象进行探索.一、预习内容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转动,风车风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新的位置.(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钟表的指针、风车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3)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转动,从3时到5时,时针旋转了多少度?二、数学概念1. 像这样,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点O叫做,转动的角叫做.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P和P′叫做这个旋转的 .2. 自学并完成课本60页的探究,归纳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_ .(3)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_____ .三、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BC经过旋转后到达△AEF的位置,则旋转中心是哪点?旋转方向是什么?旋转角度是多少?点B的对应点是什么?例2:如下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四、总结反思1.说说你的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五、反馈练习1.下列物体的运动不是旋转的是( )A.坐在摩天轮里的小朋友B.正在走动的时针C.骑自行车的人D.正在转动的风车叶片2.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____个.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盘的转动;水龙头的转动;钟摆的运动;荡秋千运动.3.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成四边形AOBC,它绕着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经过旋转,点A转到___,点C转到___,点B转到___,线段OA、OB、BC、AC分别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A、∠B、∠C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应角.4.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80°得到△AB′C′.若∠BAC=50°,则∠CAB′的度数为()A. 30°B. 40°C. 50°D. 80°5. 将叶片图案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是()六、能力提升加点难度,你还能完成吗?1. 如图所示,请你先观察(1)~(3),然后确定第四张为()A. B.C. D.2. 如图所示,已知△ABC和旋转中心点O及点A的对应点D,请画出△ABC旋转后的图形△DEF.七、作业布置课本62页习题23.1第1、2、3题23.1 图形的旋转(2)主备人:王洪亮审核人:崔红英时间: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会根据旋转的知识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难点:根据需求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一、预习内容1.上节课已经学习旋转性质,你能写出旋转性质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的作图题.如图,△AOB绕O点旋转后,G点是B点的对应点,作出△AOB旋转后的三角形.二、数学概念(或模型)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画出以下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以O点为中心,旋转角分别为30°、60°的旋转图形.O画图的方法:1、连接________,作∠AOM=__________,在射线AM上截取________,则A的对应点为A´.2、同理作B、C、D的对应点B´、C´、D´.3、顺次连接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O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画出以下图,四边形ABCD分别为O、O´为中心,旋转角都为30•°的旋转图形..O.O´结论:旋转中心不变,改变______,与旋转角不变,改变_______,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三、例题讲解如图,如果上面的菊花一叶,绕下面的点O′为旋转中心,•请同学画出图案,它还是原来的菊花吗?四、总结反思谈谈今天这节课学习收获(学生交流)五、反馈练习1.如图,五角星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三角形绕中心点旋转_______次得到的,每次旋转的角度是________.2.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包括平移、_______、轴对称以及它们的组合变换.3.如图,过圆心O和图上一点A连一条曲线,将OA绕O点按同一方向连续旋转三次,每次旋转90°,把圆分成四部分,这四部分面积_________.4.课本p62练习六、能力提升1.如何作出该图案绕O点按逆时针旋转90°的图形.2.如图,△ABC的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重合,如果AP=3,求PP′的长.七、作业布置p63 5 .6 .7 . 823.2.1 中心对称(1)新授课主备人:薄光平审核人:甘淑君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及掌握这些概念解决一些问题.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的本质:就是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而成.3.理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理解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掌握这两个性质的运用.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用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对称点的概念解决一些问题.②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及其运用.难点: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利用以上性质进行作图.一、预习内容1、轴对称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则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或轴对称.成轴对称的图形,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_________.2、旋转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_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___________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_____.3、中心对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心对称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数学概念(或模型)1.观察:①如图1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图1②如图2,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OCD绕点O旋转180º,你有什么发现?图2老师点评:可以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图案绕O旋转180°都是重合的,即甲图与乙图重合,△OAB与△OCD重合.归纳: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º,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点O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2、师生合作,探求新知[探究]如图,旋转三角板,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第一步,画出△ABC;第二步,以三角板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把三角板旋转180°,画出△A'B'C';第三步,移开三角板.这样画出的△ABC与△A'B'C',关于点O对称.分别连接对应点AA'、BB'、CC'.点O在线段AA'上吗?如果在,在什么位置?△ABC与△A'B'C'有什么关系?[发现]我们可以发现:(1)点O是线段AA'的中点;(2)△ABC≌△A'B'C'.上述发现可以证明如下.(1)点A'是点A绕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即线段OA绕点O旋转180°得到线段OA',所以点O在线段A A'上,且OA=O A',即点O是线段A A'的中点.同样的,点O也是线段BB'和CC'的中点(2)在△AOB与△A'OB'中,OA=OA',OB=OB',∠AOB=∠A'OB',∴△AOB≌△A'OB'.∴AB=A'B'.同理BC=B'C',AC=A'C'.∴△ABC≌△A'B'C'.3、理解新知,典例解析[活动一] 师生合作,归纳出中心对称的性质:(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活动二]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进行类比轴对称中心对称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图形沿对称轴对折(翻转180度)后重合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重合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三、例题讲解例1.(1)如教材图23.2-4,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A’;(2)如教材图23.2-5,选择点O为对称中心,画出与△ABC关于点O 对称的△A’B’C’.问:1、一个点绕对称中心旋转180º,得到的是一个平角,这表示什么?2、你是如何理解“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3、确定一个三角形需要几个点?作一个三角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需要作几个点的对称点呢?四、总结反思谈谈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收获(自我总结积累,同学交流)五、反馈练习A、教材P66练习1、2题B、如图,四边形ABCD绕D点旋转180°,请作出旋转后的图案,写出作法并回答.(1)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如果是中心对称,那么A、B、C、D关于中心的对称点是哪些点.C、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六、能力提升1.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2CD,AC交BD于点O,点E、F分别为AO、BO的中点,则下列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一组三角形是().A. B.C. D.2、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D上,EC平分∠BED.⑴试判断△BEC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⑵若AB=1,∠ABE=45°,求BC的长.⑶在原图中画△FCE,使它与△BEC关于CE的中点O成中心对称,此时四边形BCFE是什么特殊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七、作业布置1.教科书第69页习题23.2第1题2.完成练习册习题23.2.2 中心对称图形新授课主备人:甘淑君审核人:薄光平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观察比较会说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通过练习,能准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中心对称图形,并能区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3、通过观察发现,培养动手动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他们的应用难点:理解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一、预习内容1、什么中心对称图形?2、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3、(1)将线段AB绕着中点旋转180度,你发现了什么?(2)将平行四边形ABCD绕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旋转180度,你又发现了什么?二、数学概念(或模型)1、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_______________,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______________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这个点就是它的___________.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区别联系(提示:可从图形的个数来考虑)3、根据提示,找出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异同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沿对称轴翻折对折对折后与原图形重合三、例题讲解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有()A 一个B 两个C 三个 D四个四、总结反思1、谈谈你的收获.2、你还有什么问题?五、反馈练习1.下列几张扑克牌中,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张2.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和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A.180°B.90°C.270°D.360°3.下列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案是( )A B C D六、能力提升1.某校计划建一座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花坛,从学生中征集到的设计方案有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正五边形等四种方案,你认为符合条件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梯形C. 菱形D. 正五边形2.常见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哪些?它们的对称轴和对图1 图2称中心分别是什么?七、作业布置1.找出26个字母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字母2.完成课本及练习册的习题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新授课主备:王鑫审核: 杜梦琳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两个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2.会在坐标系中画出已知点(已知图形)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对称图形). 重点:能说出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难点:会画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一、预习内容在图1中画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在图2中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结论:点A的坐标是(x,y),则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二、数学概念(或模型)图31.如图3,写出点A 、B 、C 的坐标,并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图中已知 点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A ,、B ,、C ,,并写出它们的坐标.2.观察已知点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坐标与已知点坐标有什么关系? 结论: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 , 即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 ). 三、例题讲解例.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作出△ABC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 1B 1C 1四、总结反思 1、点A (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关于y 轴的 对称点的坐标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 .2、P(x,y)关于_____的对称点为P'(-x,-y).五、反馈练习下列各点哪两个点关于原点O 对称?哪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哪两个点关于y 轴对称?A (-4,0),B (3,2),C (3,-2),D (0,-4),E (-3,-2),F (4,0),G (-2,-3)六、能力提升点P(y x 2+,x 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y x -,-6 ),求xy 的值.y x 11O AB C七、布置作业1.下列各点中哪两个点关于原点O 对称?A(-5,0),B(0,2),C(2,-1),D (2,0), E (0,5),F(-2,1),G(-2,-1).2.写出下列各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B',C',D'的坐标:A(3,1),B(-2,3),C(-1,-2),D(2,-3).3.若点P(m,1)与点Q(5, n)关于原点对称,则m+n=______4.点M(5,6)和点N 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则点N 在第________象限.5.△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5,0),B(-2,3),C(-1,0).作出与△ABC 关于原点O 对称 的图形△A'B'C'.xy–1–2–3–4–512345–1–2–31234OA C B23 旋转复习课主备:杜梦琳审核:王鑫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形说出旋转中心,旋转角及对应点.2、能应用旋转变换解决一些有关图形变换问题.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应用.难点:旋转的综合应用.一、知识梳理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称为,转动的称为 .2.旋转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相等;(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都是旋转角;(3)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的角度.即旋转角 .3.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它的 .4. 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 .5.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中心对称是全等图形之间的;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本身成对称的 .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并且被对称中心 .6.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________,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_______.二、例题讲解例1.确定旋转中心如图,将△ABC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则点P的坐标是()A.(1,1)B.(1,2) C.(1,3) D.(1,4)例2.确定旋转角AP如图2,△ABC 为等边三角形,D 是△ABC 内一点,若将△ABD 经过旋转后到△ACP 位置,则旋转中心是____,旋转角等于____度,△ADP 是______三角形. 例3.旋转相关计算如图,已知△ABC 中,∠C=90°,AC=BC=,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 ′C ′的位置,连接C ′B , 则C ′B 的长为( ) A.222- B.32C.31-D.1 例4.画旋转图形如图,△ABC 中A (-2,3),B(-3,1),C(-1,2).(1)将△ABC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111A B C △;(2)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222A B C △;(3)将△ABC 绕原点O 旋转180°,画出旋转后的333A B C △; (4)在111A BC △,222A B C △,333A B C △中,△______与△______成轴对称,对称轴是______; △______与△______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是______.例5.旋转规律探究问题如图,△AOB 为等腰三角形,顶点A 的坐标(2,),底边OB在x 轴上.将△AO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A ′O ′B ′,点A 的对应点A ′在x 轴上,则点O ′的坐标为( ) A . (,)B . (,)C . (,)D . (,4)三、总结反思谈谈本节课自己的收获. 四、反馈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A′,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2、如图,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_______.3、如图所示,在△ABC中,∠BAC=90°,AB=AC,点P是△ABC内的一点,且AP=3,将△ABP绕点A旋转后与△ACP′重合,求PP′的长.五、能力提升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0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六、作业布置1.下列图形中,中心对称图形有()A 一个B 两个C 三个 D四个2.如图,△ABC与△A′B′C′是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ABC =S△A′B′C′B.AB=A′B′,AC=A′C′,BC=B′C′C.AB∥A′B′,AC∥A′C′,BC∥B′C′ D.S△ACO =S△A′B′O3.如图,△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80°到△OCD 的位置,已知∠AOB =45°,则∠AOD 等于( )A.55° B.45° C.40° D.35°4..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60°,BC=2,△A ′B ′C 可以由△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 ′与点A 是对应点,点B ′与点B 是对应点,连接AB ′,且A 、B ′、A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 ′的长为( )A.6B.43C.33D.35.如图,四边形ABCD 的∠BAD=∠C=90°,AB =AD ,AE ⊥ BC 于E ,△BEA 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DFA 重合. (1) 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 旋转了多少度?(3) 若AE=5cm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F EDCBA。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旋转》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旋转》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旋转》导教案教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在实践活动中,感觉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数学课程标准》的中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讲堂中,我们希望学生成为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亲自体验中感知。

本课时经过用实物展现,使学生在察看和剖析中自主领会图形旋转的意义,直观地理解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着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的思想正处于由详细形象思想向抽象逻辑思想过渡的阶段,着手操作活动能够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想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所以,本课时在设计上,经过让学生在已有图形的基础上画旋转后的图形,使学生明确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旋转的三因素,同时,使学生领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相关旋转的图片或实物学生准备三角尺教课过程教课教指学生活成效一、情境入,揭露。

(6分)1.件出示摩天的、表指的等象。

2.引学生察并描绘些物体在运的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3.引学生想生活中的旋象有哪些。

4.入新。

1.察件,感知旋象。

2.小并代表的特点:它都是着一个点或旋的。

3.独立思虑并:旋木、陀螺、⋯⋯4.明确本的学内容。

1.以下象中,哪些是旋象?二、自主研究,取新知。

(25 分 )1.面演示,明确旋的三因素。

(1)引学生察表的指,达成以下活内容。

①描绘指从“12”到“3是”怎旋的。

②沟通旋和逆旋的意的理解。

③清楚地表述指的旋程。

(2)师生共同总结旋转的三因素。

2.研究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1)课件出示教材84 页例 2,指引学生察看三角尺的旋转过程,并研究以下问题:①三角尺是怎样旋转的?②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角尺有什么变化?③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角尺的什么没有发生变化?(2)师生共同总结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3.绘制图形,领会图形旋转的过程。

《旋转》导学案

《旋转》导学案

旋转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图形旋转的概念,理解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意义;2.通过观察、操作以及类比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旋转,归纳旋转的性质;3.会画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某一角度的图形.教学重难点重点:旋转的基本性质和相关概念.难点:画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某一角度的图形.一、新课导入我们可以看到:教室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一直是在围绕着中心点按照 方向转动某个角度.二、新课探索1.在平面内,将 个图形上的所有点绕一个点按照 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 ,转动的角度叫做 .【注】旋转的三要素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注】角可以看成角的始边绕着 旋转到角的终边而形成的几何图形.2.如图2,若将三角形ABC 绕着点O 逆时针旋转30度到三角形A 1B 1C 1,请写出其中的对应点: ;对应线段: ;对应角: .旋转角: .【量一量】图2中,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30度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点O 的距离有何关系?对应线段的长度有何关系?对应角的大小有何关系?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的大小有何关系?.【归纳】图形旋转的性质:(1)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对应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_________,对应线段的长度_________,对应角的大小_________;(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_________;(3)旋转图形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和_________.60° A1AO 图1 图2三、巩固练习1.点A 绕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它经过的路线是怎样的图形?2.线段AB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后,画出它所经过的平面部分的图形?四、新课小结 本节课,需要注意的地方:我的疑问或想法:。

A O AB。

旋转导学案

旋转导学案

旋转导学案编制人:段成军 审核人:蒋明忠 学生:一、学习目标1.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掌握它的基本性质.2.认识旋转对称图形,并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3.培养学生创造图案的设计能力二、重点: 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性质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三、难点: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的探索,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课堂导学1、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走动的?2、电风扇启动后,它的叶片是怎样运动的?3、小风车是怎样转动的?4、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5、理解概念:① 叫做旋转。

② 叫旋转中心。

③ 叫做旋转角 。

④ 叫做旋转下的对应点。

活动二: 操作与思考旋转的角度是 。

活动三: 思考与探索活动一:观察与思考(一)观察图形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二)概念:旋转、旋转中心、对应点图中,可看到点A 旋转到点A ′,OA 旋转到OA ′, ∠AOB 旋转到∠A ′OB ′,这些都是互相对应的点、线段与角。

那么点B 的对应点是 ;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A 的对应角是 ;∠B 的对应角是 ;旋转中心是点 ;观察教材第64页动脑筋的图3-1完成下列练习。

点A 的对应点是 ,点B 的对应点是 ,点C 的对应点是 ;∠A 的对应角是 ,∠B 的对应角是 ,∠C 的对应角是 ;AB 边的对应边是 ,AC 边的对应边是 ,BC 边的对应边是 ;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角度是 。

通过以上操作你会发现: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 ,且等于 。

3、旋转不改变图形的 。

活动四: 尝试练习 完成教材P65页练习题活动五:拓展延伸1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经过平移后成为△BDE 其平移的方向为点A 到点B 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B 的长。

△BDE 能否看做是△ABC 经过旋转后到的?如果能请指出旋转中心是 ,旋转角是 度。

初中数学最新版《旋转的概念与性质 》精品导学案(2022年版)

初中数学最新版《旋转的概念与性质 》精品导学案(2022年版)

第二十三章 旋转一、新课导入第 1 课时 旋转的概念与性质1.导入课题: 运用课件欣赏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旋转现象,观察旋转的过程,引入新课.2.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旋转现象,知道旋转是继平移、对称之后的又一种根本变换. 〔2〕能结合图形指出什么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和对应点. 〔3〕体会旋转的形成过程,并探究旋转的性质. 3.学习重、难点: 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难点:探究旋转的性质.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 59 页的内容. 〔2〕自学时间:5 分钟. 〔3〕自学方法:观察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体会旋转过程,形成旋转概念的感性认 识.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把一个平面图形 绕着平面内某一点 O 转动一个角度 ,叫做图形的旋转. ②从课文中的思考实例可以看出:图形的旋转三要素是 旋转中心 , 旋转方向 , 旋转角 . ③如右图,点 P 是正方形 ABCD 内一点,将△ABP 绕 B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CBP′的位置时,其旋转中心是 点 B ,旋转角度为 90° ,点 A、 B、P 的对应点分别为 C、B、P′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观察学生能否抓住旋转的要素.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改正. 4.强化: (1)旋转的三要素. (2)指出课本中风车的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3)练习: ①时钟的时针在不停地旋转,从上午 6 时到上午 9 时,时针旋转的角度是多少?从上午 9 时到上午 10 时呢? 解:从上午 6 时到上午 9 时,时针旋转的角度为 90°,从上午 9 时到上午 10 时,时针 旋转的角度是 30°. ②如图,杠杆绕支点转动撬起重物,杠杆的旋转中心是点 O ,旋转角是 ∠AOA′ , 点 A 的对应点是点 A′ .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 60 页的“探究〞——旋转的性质. 〔2〕自学时间:6 分钟. 〔3〕自学方法:准备一块硬纸板、小刀和一张白纸,小组合作,通过操作、研讨,再 总结归纳. 〔4〕探究参考提纲: ①按以下要求动手画图: 在硬纸板上先挖一个三角形洞,再在三角形洞外挖一个小洞 O〔作 为旋转中心〕,把挖好洞的硬纸板放在白纸上,在白纸上描出挖掉的三角 形图案〔△ABC〕,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挖掉的三角形图案 〔△A′B′C′〕,移开硬纸板,用虚线连接 OA、OA′、OB、OB′、OC、OC′. ②OA 与 OA′、OB 与 OB′、OC 与 OC′分别有何关系? 分别相等 . ③∠AOA′、∠BOB′、∠COC′之间有何关系? ∠AOA′=∠BOB′=∠COC′ . ④△ABC 与△A′B′C′有何关系? △ABC≌△A′B′C′ . ⑤观察你画的图形,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AB=A′B′,BC=B′C′,AC=A′C′.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探究. 3.助学:〔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看学生是否能在探究提纲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实验,并归纳出相应结论.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协作,共同探讨、归纳. 4.强化: 〔1〕归纳旋转的性质. 〔2〕完成以下练习: ①如图 1,小明坐在秋千上,秋千旋转了 80°.请在图中小明身上任意选一点 P,利用旋转 的性质,标出点 P 的对应点. ②如图 2,用左面的三角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右面的图形? 解:分别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120°,240°. ③找出图 3 中扳手拧螺母时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解:点 O 就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就是∠POP′. 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自我感知有何缺乏?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小组协作交流情况、学习效果及缺乏之 处等.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丰 富的生活中的旋转〞作为情境引入,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再让学生举一些旋转的例子,激 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兴趣.此外,本节课需要注意的地方:①教师在提问时需给学生 充分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习惯;②如何将“创设情境〞与教学有机 地结合起来,更有效地为教学效劳.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而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 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创造.〔时间:12 分钟总分值:100 分〕 一、根底稳固〔70 分〕1.(10 分) 以下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D〕 ①火车行驶;②荡秋千运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钟摆的运动;⑤圆规画圆.A.1 个B.2 个C.3 个D.4 个2.(10 分) 如图,点 A、B、C、D 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假设△AOB 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COD 的位置,那么旋转的角度为〔C〕A.30°B.45°C.90°D.135°第 2 题图第 3 题图3.(20 分)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4 的正方形,且 DE=1,△ABF 是△ 点 A ,旋转了 90 度,AF 的长度是 17 ,连接 EF,那么△AEF 的形状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 .4.(10 分) 如图,右边的小鸡是由左边的小鸡经过旋转得到的,旋转中心是点 O.从图中量一量旋转角是多少度.解:旋转角为 85°.5.(20 分)下面两组图形分别是用左边的图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得到右边的图形的?解:(1)绕中心顺时针旋转 60°,120°,180°,240°,300°得到;(2)绕中心顺时针旋转 90°,180°,270°得到.二、综合应用〔20 分〕6.(10 分) 如图,该图形围绕自己的旋转中心,按以下角度旋转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是〔B〕A.72° B.108° C.144° D.216°第 6 题图第 7 题图7.(10 分)把图中的五角星图案,绕着它的中心点 O 旋转,旋转角为多少度时,旋转后的五角星能与自身重合?解:旋转角为 72°或 144°或 216°或 288°时,旋转后的五角星能与自身重合.三、拓展延伸〔10 分〕8.(10 分)如图,△ABD、△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与 DC 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旋转的性质说明上述关系成立的理由吗?解:BE=DC.理由:因为 AB 是由 AD 绕中心点 A 逆时针旋转 60°得到,AE 是由 AC 绕中心点 A 逆时针旋转 60°得到,所以△ABE 可看成是由△△ADC≌△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以及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探索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 的策略.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开展实践能力与创新 精神. 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并能掌握这个结论. 2.掌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 教学难点 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并能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三个点作圆.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 能作几个圆?经过两点、三点……呢?本节课我们将进行有关探索. Ⅱ.新课讲解 1.回忆及思考 投影片(§3.4A)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作法. 2.作圆的关键是什么?[生]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作法:如以以下图,分别以 A、B 为圆心,以大于 1 AB 长为半径画弧,在 AB 的两侧 2找出两交点 C、D,作直线 CD,那么直线 CD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直线 CD 上的 任一点到 A 与 B 的距离相等.[师]我们知道圆的定义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 圆.定点即为圆心,定长即为半径.根据定义大家觉得作圆的关键是什么?[生]由定义可知,作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圆心和半径的问题.因此作圆的关键是确定圆 心和半径的大小.确定了圆心和半径,圆就随之确定.2.做一做(投影片§3.4B)(1)作圆,使它经过点 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2)作圆,使它经过点 A、B.你是如何作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的分布 有什么特点?与线段 AB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作圆,使它经过点 A、B、C(A、B、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是如何作的?你 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师]根据刚刚我们的分析,作圆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和半径,下面请大家互相交换意见并 作出解答.[生](1)因为作圆实质上是确定圆心和半径,要经过点 A 作圆,只要圆心确定下来,半 径就随之确定了下来.所以以点 A 以外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一点与点 A 所连的线段为 半径就可以作一个圆.由于圆心是任意的.因此这样的圆有无数个.如图(1).(2)点 A、B 都在圆上,它们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因此圆心到 A、B 的距离相等.根 据前面提到过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 离相等,那么圆心应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都能 满足到 A、B 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任取一点都可以作为圆心,这点 到 A 的距离即为半径.圆就确定下来了.由于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有无数点,因此有无 数个圆心,作出的圆有无数个.如图(2).(3)要作一个圆经过 A、B、C 三点,就是要确定一个点作为圆心,使它到三点的距离 相等.因为到 A、B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到 B、C 两点距离 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满足到 A、B、C 三点 的距离相等,就是所作圆的圆心.因为两条直线的交点只有一个,所以只有一个圆心,即只能作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圆. [师]大家的分析很有道理,究竟应该怎样找圆心呢? 3.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投影片(§3.4C)作法图示1.连结 AB、BC2.分别作 AB、BC 的垂直 平分线 DE 和 FG,DE 和 FG 相交于点 O3.以 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 圆 ⊙O 就是所要求作的圆他作的圆符合要求吗?与同伴交流. [生]符合要求. 因为连结 AB,作 AB 的垂直平分线 ED,那么 ED 上任意一点到 A、B 的距离相等; 连结 BC,作 BC 的垂直平分线 FG,那么 FG 上的任一点到 B、C 的距离相等.ED 与 FG 的满足条件. [师]由上可知,过一点可作无数个圆.过两点也可作无数个圆,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三点可以作一个圆,并且只能作一个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4.有关定义 由上可知,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circumcircle of triangle),这个三角形叫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circumcenter). Ⅲ.课堂练习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作出它们的外接圆,它们外心的位置有 怎样的特点? 解:如以以下图. O 为外接圆的圆心,即外心. 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上,钝角三角形的外心 在三角形的外部.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所学内容如下: 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 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 Ⅴ.课后作业 习题 3.6 Ⅵ.活动与探究 如以以下图,CD 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 AB.怎样使用这样的工具找到圆形工件的 圆心? 解:因为 A、B 两点在圆上,所以圆心必与 A、B 两点的距离相等,又因为和一条线段 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圆心在 CD 所在的直线上.因此 使用这样的工具可以作出圆形工件的任意两条直径.它们的交点就是圆心.。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共8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共8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旋转》全章导学案第1课时旋转的概念及性质知识点1:旋转的有关概念【例1】如图1-23-29-1,△AOB旋转到△A′OB′的位置. 若∠AOA′=90°,则旋转中心是点O,旋转角是∠AOA′或∠BOB′,点A的对应点是点A′,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A′B′,∠B的对应角是∠B′,∠BOB′=90°.图1-23-29-1,1. 如图1-23-29-2,△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1)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A′B′,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A′C,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B′C;(2)∠A的对应角是∠A′,∠B的对应角是∠B′.图1-23-29-2知识点2:运用旋转的基本性质求角度和边长【例2】如图1-23-29-3,△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CD的位置,已知∠AOB =40°,则∠AOD的度数为50°.图1-23-29-3,2. 如图1-23-29-4,Rt△ABC中,∠C=90°,AC=8,BC=6,△ABC绕着点B 逆时针旋转90°到△A′BC′的位置,则AA′的长为( A )图1-23-29-4A. 10 2B. 10C. 20D. 52知识点3:旋转基本性质的简单运用【例3】如图1-23-29-5,△ABC旋转后与△AED重合,且△ABE为等边三角形,那么:(1)旋转中心是点A;(2)旋转方向是顺时针;(3)旋转角是∠BAE或∠CAD;(4)AC的对应线段是AD,BC的对应线段是ED,∠ABC的对应角是∠AED;(5)连接CD,试判断△ACD的形状.图1-23-29-5解:(5)△ACD是等边三角形.,3. 如图1-23-29-6,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E旋转后能与△ABF重合.(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如果连接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图1-23-29-6解:(1)点A.(2)90°.(3)等腰直角三角形.A组4. 下列现象属于旋转的是( C )A. 摩托车在急刹车时向前滑动B. 飞机起飞后冲向空中的过程C. 幸运大转盘转动的过程D. 笔直的铁轨上飞驰而过的火车,5. 如图1-23-29-7,将正方形ABCD中的阴影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为( A )图1-23-29-76. 如图1-23-29-8,将△ABC绕点O旋转得到△A′B′C′,且∠AOB=30°,∠AOB′=20°,则:图1-23-29-8(1)点B的对应点是点B′;(2)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OB′;(3)∠AOB的对应角是∠A′OB′;(4)△ABC旋转的度数是50°.7. 如图1-23-29-9,△ABC绕旋转中心O逆时针旋转60°后到△A′B′C′的位置,则OA=OA′,OB=OB′,AB=A′B′,BC=B′C′,CA=C′A′,∠CAB=∠C′A′B′,∠ABC=∠A′B′C′,∠BCA=∠B′C′A′,∠AOA′=∠COC′或∠BOB′=60°.图1-23-29-9B组8. 如图1-23-29-10,把△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COD,则旋转角是( A )图1-23-29-10A . ∠AOCB . ∠AODC . ∠AOBD . ∠BOC,9. 如图1-23-29-11,将Rt △ABC 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B ′C ,连接AA ′,∠1=26°,则∠B 的度数是 71° .图1-23-29-11C 组10. 如图1-23-29-12,△COD 是△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40°后得到的图形.若点C 恰好落在AB 上,且∠AOD 的度数为90°,求∠B 的度数.图1-23-29-12解:由题意,得△AOB ≌△COD , ∴OA =OC ,∠AOB =∠COD.∴∠A =∠OCA ,∠AOC =∠BOD =40°.∴∠OCA =180°-40°2=70°.∵∠AOD =90°, ∴∠BOC =10°.∵∠OCA =∠B +∠BOC , ∴∠B =70°-10°=60°.,11. 如图1-23-29-13,以点A 为中心,把△ABC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AB ′C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 ′,C ′),连接BB ′.若AC ′∥BB ′,求∠CAB ′的度数.图1-23-29-13解:∵∠BAB′=∠CAC′=120°,AB =AB′,∴∠AB′B =12×(180°-120°)=30°.∵AC′∥BB′,∴∠C′AB′=∠AB′B =30°.∴∠CAB′=∠CAC′-∠C′AB′=120°-30°=90°.第2课时 旋转的性质应用知识点1:求旋转角的度数【例1】如图1-23-30-1,△ABC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EBD 的位置.若∠A =15°,∠C =10°,点E ,B ,C 在一条直线上,则旋转角是 25 度,∠ABD = 130 度.图1-23-30-1,1. 如图1-23-30-2,Rt △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到△COD 的位置.若∠BOC =127°,求旋转角的度数.图1-23-30-2解:旋转角的度数为37°.知识点2:旋转基本性质的简单应用【例2】如图1-23-30-3,在Rt △ABC 中,∠ACB =90°. 如果△ABC 经过旋转得到了△EBD ,那么:(1)旋转中心是 点B ; (2)旋转方向是 顺时针 ;(3)旋转角是 ∠CBD 或∠ABE ; (4)如果AC =5 cm ,∠ABC =30°, 那么BE = 10 cm ,DB = 5 3 cm ,ED = 5 cm .图1-23-30-3,2. 如图1-23-30-4,△ABE和△ACD都是等边三角形,△AEC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ABD重合,EC与BD相交于点F.(1)旋转中心是点A,旋转角至少是60度;(2)求∠DFC的度数.图1-23-30-4解:(2)易证得△ABD≌AEC.∴∠ADB=∠ACE.∴∠FDC+∠FCD=∠FDC+∠ACD+∠FCA=∠ACD+∠FDC+∠ADB=∠ACD+∠ADC=120°.∴∠DFC=180°-120°=60°.知识点3:旋转基本性质的综合应用【例3】如图1-23-30-5,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5°.(1)△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BAA′的度数.图1-23-30-5解:(2)∵AC=A′C,∴∠CAA′=∠CA′A=45°.∴∠CA′B′=∠CA′A-∠1=20°.∴∠BAC=20°,∠CB′A′=70°.∴∠CAA′=∠CB′A′-∠1=45°.∴∠BAA′=∠BAC+∠CAA′=20°+45°=65°.,3. 如图1-23-30-6,在Rt△OAB中,∠OAB=90°,OA=AB=6,将△OAB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1B1.(1)线段OA1的长是6,∠AOB1的度数是135°;(2)连接AA1,求证:四边形OAA1B1是平行四边形.图1-23-30-6(2)证明:∵∠AOA1=∠OA1B1=90°,∴OA∥A1B1.又∵OA=AB=A1B1,∴四边形OAA1B1是平行四边形.A 组4. 如图1-23-30-7,将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绕点A 旋转到△AB ′C ′位置,使得点B ,A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三角板ABC 旋转的角度是( D )图1-23-30-7A . 60°B . 90°C . 120°D . 150° ,5. 如图1-23-30-8,将△ABC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 若∠A =40°,∠B′=110°,则∠BCA′的度数是( B )图1-23-30-8A . 90°B . 80°C . 50°D . 30° B 组6. 如图1-23-30-9,把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40°,得到Rt △AB ′C ′,点C ′恰好落在边AB 上,连接BB ′,求∠BB ′C ′的度数.图1-23-30-9解:∵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40°得到Rt △AB′C′, ∴AB =AB′,∠BAB′=40°.在△ABB′中,∠ABB′=12×(180°-∠BAB′)=12×(180°-40°)=70°.∵∠AC′B′=∠C =90°, ∴B′C′⊥AB. ∴∠BB′C′=90°-∠ABB′=90°-70°=20°.,7. 如图1-23-30-10,在△ABC中,AB=2,BC=3.6,∠B=60°,将△ABC绕点A 按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求CD的长.图1-23-30-10解:由旋转的性质,得AD=AB.∵∠B=60°,∴△ABD是等边三角形.∴BD=AB.∵AB=2,BC=3.6,∴CD=BC-BD=3.6-2=1.6.C组8. 如图1-23-30-11,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边AC上一点,连接BD,将△BCD 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若BC=10,BD=9,求△ADE的周长.图1-23-30-11解:∵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BD=BE,CD=AE,∠DBE=60°.∴△BDE是等边三角形.∴DE=BD=BE=9.∵△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10.∴△ADE的周长为AE+AD+DE=CD+AD+DE=AC+BD=10+9=19,即△ADE的周长为19. ,9. 如图1-23-30-12,已知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P A=1,PB=2,PC=3,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A与点C重合,这时P点旋转到G点.(1)求出PG的长度;(2)请你猜想△PG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图1-23-30-12解:(1)∵∠ABP=∠CBG,∴∠PBG=∠ABC=90°.又∵BP=BG,∴△PB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G=2PB=2 2.(2)△PG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PG=22,GC=PA=1,PC=3,且(22)2+12=32,∴△PGC是直角三角形.第3课时图形的旋转作图知识点1:以图形上的某一点为旋转中心作图【例1】已知如图1-23-31-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 画出以点A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45°后的图形.图1-23-31-1答图23-31-1解:如答图23-31-1,△AB′C′即为所求.,1. 如图1-23-31-2,等边三角形ABC中有一点P,在图中画出△AP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后的△AP1B.图1-23-31-2答图23-31-4解:如答图23-31-4,△AP1B即为所求.知识点2:以图形外的某一点为旋转中心作图【例2】如图1-23-31-3,以点O为中心,把线段AB逆时针旋转90°.图1-23-31-3答图23-31-2解:如答图23-31-2,A′B′即为所求. ,2. 如图1-23-31-4,画出将△AB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对应三角形.图1-23-31-4答图23-31-5解:如答图23-31-5,△A′B′C′即为所求.知识点3:网格中的旋转作图【例3】在如图1-23-31-5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画出△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A1B1C1.图1-23-31-5答图23-31-3解:如答图23-31-3,△A1B1C1即为所求.3. 如图1-23-31-6,△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6),B(5,2),C(2,1),如果将△ABC 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1)画出△A′B′C;(2)写出点A′和B′的坐标.图1-23-31-6答图23-31-6解:(1)如答图23-31-6,△A′B′C即为所求.(2)点A′的坐标为(-3,3),点B′的坐标为(1,4).4. 如图1-23-31-7,画出△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AB′C′.图1-23-31-7答图23-31-7解:如答图23-31-7,△AB′C′即为所求.,5. 如图1-23-31-8,在6×6的方形网格中,有一个Rt△ABC,∠ACB=90°,A,B,C三点都在格点上. 绕点C将△AB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在图中作出△A′B′C.图1-23-31-8答图23-31-8解:如答图23-31-8,△A′B′C即为所求.B组6. 如图1-23-31-9,△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1)请画出△ABC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A1B1C1;(2)写出A1,B1,C1的坐标.图1-23-31-9答图23-31-96. 解:(1)如答图23-31-9,△A1B1C1即为所求.(2)A1(-1,1),B1(-2,4),C1(-4,3).,7. 如图1-23-31-10,已知A(-3,-3),B(-2,-1),C(-1,-2)是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三点. 画出△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并写出各顶点旋转后的坐标.图1-23-31-10解:图略,旋转后点A,B,C的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3,3),(-1,2),(-2,1).C组8. 如图1-23-31-11,在Rt△ABC中,∠ABC=90°,BC=1,AC= 5.(1)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请画出变换后的图形;(2)求点A和点A′之间的距离.图1-23-31-11答图23-31-10解:(1)如答图23-31-10,△A′BC′即为所求. (2)∵∠ABC =90°,BC =1,AC =5,∴AB =(5)2-12=2.∵△ABC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 ∴BA =BA′,∠ABA′=90°. ∴△AB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A ′=2AB =2 2.9. 如图1-23-31-12,已知四边形ABCD 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1),B (0,-1),C (3,2),D (0,3),(1)将四边形ABCD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四边形A 1B 1C 1D 1,画出四边形A 1B 1C 1D 1,并写出A 1,B 1,C 1,D 1的坐标;(2)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重叠部分的面积.图1-23-31-12答图23-31-11解:(1)如答图23-31-11,四边形A 1B 1C 1D 1即为所求,其中,A 1的坐标为(1,2),B 1的坐标为(-1,0),C 1的坐标为(2,-3),D 1的坐标为(3,0).(2)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3-2×12×2×2-2×12×1×1=4.第4课时中心对称知识点1: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例1】如图1-23-32-1,如果△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那么:(1)△ABC绕点O旋转180°后能与△A′B′C′重合;(2)线段AA′,BB′,CC′都经过点O;(3)OA=OA′,OB′=OB,AC=A′C′.图1-23-32-1,1. 下列图形中,△A′B′C′与△ABC成中心对称的是( A )知识点2:中心对称的性质【例2】已知△ABC和△DEF关于点O对称,相应的对称点如图1-23-32-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图1-23-32-2A. AO=BOB. 点A关于点O的对称点是点DC. BO=EOD. 点D 在BO的延长线上,2. 如图1-23-32-3,△ABC与△A′B′C′是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图1-23-32-3A. AB=A′B′,BC=B′C′B. AB∥A′B′,BC∥B′C′C. S△ABC=S△A′B′C′D. △ABC≌△A′OC′知识点3:中心对称的作图【例3】如图1-23-32-4,将△ABC绕着点B旋转180°得到△A2B2C2,画出图形△A2B2C2.图1-23-32-4略.,3. 如图1-23-32-5,已知△ABC和点O,画出△DEF,使△DEF和△ABC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图1-23-32-5解:如答图23-32-1,△DEF即为所求.答图23-32-1A组4. 如图1-23-32-6,已知△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B )图1-23-32-6A. ∠ABC=∠A′B′C′B. ∠BOC=∠B′A′C′C. AB=A′B′D. OA=OA′ ,5. 如图1-23-32-7所示四组图形中,左边的图形与右边的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有( C )图1-23-32-7A. 1组B. 2组C. 3组D. 4组B组6. 如图1-23-32-8,已知△ABC与△DEF关于某点对称,则对称中心是( D )A. 点CB. 点DC. 线段BC的中点D. 线段FC的中点图1-23-32-8,7. 如图1-23-32-9,△ABC和△DE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1)作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2)若AB=6,AC=5,BC=4,求△DEF的周长.图1-23-32-9答图23-32-2解:(1)如答图23-32-2,点O 即为所求. (2)∵△ABC 和△DEF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 ∴△ABC ≌△DEF.∴AB =DE =6,AC =DF =5,BC =EF =4.∴△DEF 的周长为15. C 组8. 如图1-23-32-10,△ABO 与△CDO 关于点O 中心对称,点E ,F 在线段AC 上,且AF =CE ,求证:DF =BE .图1-23-32-10证明:∵△ABO 与△CDO 关于点O 中心对称, ∴BO =DO ,AO =CO. ∵AF =CE ,∴AO -AF =CO -CE. ∴FO =EO.在△FOD 和△EOB 中,⎪⎩⎪⎨⎧=∠=∠=,,,DO BO EOB FOD EO FO∴△FOD ≌△EOB(SAS).∴DF =BE . ,9. 如图1-23-32-11,将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沿中位线DE 剪开后在平面上将△BDE 绕着CB 的中点D 逆时针旋转180°,点E 到了点E ′位置,判断四边形ACE ′E 的形状并证明.图1-23-32-11解:四边形ACE′E 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下:∵DE 是△ABC 的中线,∴DE ∥AC ,DE =12AC.∵将△BDE绕着CB的中点D逆时针旋转180°,点E到了点E′位置,∴DE=DE′.∴EE′=2DE=AC.∴四边形ACE′E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第5课时中心对称图形知识点1:中心对称图形【例1】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B ),1. 下列图案都是由字母“m”经过变形、组合而成的,其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B )知识点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例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B.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平分C. 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是对称点连线的中心D. 中心对称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后,都能与自身重合,2. 如图1-23-33-1,已知△ABC与△CDA关于点O对称,过点O作EF分别交AD,BC于点E,F. 下列结论:①点E和F,点B和D是关于中心O的对称点;②线段BD必经过点O;③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④四边形DEOC与四边形BFOA的面积必相等;⑤△AOE与△COF成中心对称.其中正确的有( D )图1-23-33-1A. 1个B. 2个C. 3个D. 5个知识点3: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例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D ),3.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C )A组4. 下列四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C ),5. 在下列这些汽车标识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C )B组6. 北京教育资源丰富,高校林立,下面四个高校校徽主题图案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D ),7. “瓦当”是中国古建筑中覆盖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主要有防水、排水、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瓦当上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 下列“瓦当”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B )C组8. 如图1-23-33-2是4×4的正方形网格,请在其中选取一个白色的单位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图1-23-33-2解:如答图23-33-1.答图23-33-1,9. 如图1-23-33-3①所示的四张牌,若只将其中一张牌旋转180°后得到图1-23-33-3②,则旋转的牌是方块5.图1-23-33-3第6课时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知识点1:求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 D )A. (1,2)B. (-1,2)C. (1,-2)D. (-1,-2),1. 已知点A(m,1)与点B(5,n)关于原点对称,则m和n的值为( D )A. m=5,n=-1B. m=-5,n=1C. m=-1,n=-5D. m=-5,n=-1知识点2:求图形中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例2】如图1-23-34-1,▱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是原点,AD∥BC,D(3,2),C(1.5,-2),则A点的坐标为(-1.5,2),B点的坐标为(-3,-2).图1-23-34-1,2. 如图1-23-3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NEF的两条对角线ME,NF交于原点O,点F的坐标是(4,2),则点N的坐标为( A )图1-23-34-2A. (-4,-2)B. (-4,2)C. (-2,4)D. (2,4)知识点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中心对称【例3】如图1-23-34-3,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画出△ABC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A′B′C′,并直接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图1-23-34-3解:图略.A′(4,0),B′(3,3),C′(1,3).,3. 如图1-23-34-4,△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顶点坐标分别为A(-1,5),B(-4,2),C(-2,2).(1)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1B1C1;(2)线段BB1的长度为45.图1-23-34-4解:(1)图略.A 组4. 点P (2,-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 ′的坐标是( A ) A. (-2,1) B. (-2,-1) C. (-1,2) D. (1,-2) ,5. 已知点A (a ,-1)与B (2,b )是关于原点O 的对称点,则( B ) A. a =-2,b =-1 B. a =-2,b =1 C. a =2,b =-1 D. a =2,b =16. 若点P 1(m ,-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P 2(2,n ),则m +n 的值是( B ) A. 1 B. -1 C. 3 D. -3 ,7. 若点P (x ,-3)与点Q (4,y )关于原点对称,则xy 的值是( B ) A. 12 B. -12 C. 64 D. -64 B 组8. 若点A (a -2,3)和点B (-1,2b +2)关于原点对称,求a ,b 的值. 解:∵点A (a -2,3)和点B (-1,2b +2)关于原点对称, ∴a -2=-(-1),3=-(2b +2).解得a =3,b =-52. ,9. 已知点A (1-2x ,y -4)与点B (2y +1,x -1)关于原点对称,求y x . 解:由题意,得⎩⎨⎧--=-+-=-).1(4),12(21x y y x解得⎩⎨⎧==.2,3y x∴y x =23=8.10. 如图1-23-34-5,已知△ABC 中,A (-3,3),B (-4,1),C (-2,2). (1)画出△ABC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A 1B 1C 1; (2)写出△A 1B 1C 1各顶点的坐标.图1-23-34-5解:(1)图略. (2)A 1(3,-3), B 1(4,-1),C 1(2,-2).,11. 如图1-23-34-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网格中,△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点C 坐标(0,-1).(1)作出△ABC 关于原点对称的△A 1B 1C 1; (2)写出点A 1的坐标.图1-23-34-6解:(1)图略.(2)点A 1的坐标为(1,-2).C 组12. 设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点A 与点C 关于y 轴对称,则点B 与点C( C ) A . 关于x 轴对称 B . 关于y 轴对称 C . 关于原点对称D . 既关于x 轴对称,又关于y 轴对称,13. 已知点P(a +1,2a -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B )A . a <-1B . -1<a <32C. -32<a<1 D. a>32第7课时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知识点1:图案的形成【例1】下列图案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连续旋转45°得到的是( B ),1. 图1-23-35-1所示的左侧3个图形中,能通过旋转得到右侧图形的有( B )图1-23-35-1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知识点2:图案的简单设计【例2】在如图1-23-35-2所示的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1,2,3,4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中心对称图形,涂黑的小正方形的序号是4.图1-23-35-2,2. 要在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修建一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花坛,下列图案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D )知识点3:图案的综合设计【例3】如图1-23-35-3,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你认真观察图1-23-35-3①中的三个网格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解答下列问题:图1-23-35-3(1)这三个图案都具有以下特征:都是中心对称图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2)请在图1-23-35-3②中设计出一个面积为4,且具备上述特征的图案,要求所画图案不能与图1-23-35-3①中所给出的图案相同.解:(2)略.,3. 李兵同学家买了新房,准备装修地面,为节约开支,购买了两种质量相同、颜色不同的残缺地砖,现已加工成如图1-23-35-4①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李兵同学设计出如图1-23-35-4②所示的四种图案:图1-23-35-4(1)请问你喜欢哪种图案?并简述该图案的形成过程;(2)请你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知识再设计一幅与上述不同的图案.解:(1)答图23-35-1最后一个图案的形成过程是:以同行或同列的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为“基本图案”,绕大正方形的中心旋转180°得到.(2)如答图23-35-1. (答案不唯一)A组4. 在下面的四个设计图案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C ),5. 三菱标志是一种常见的商标,如图1-23-35-5,你认为它是怎样设计的?( D )图1-23-35-5A. 用一个菱形平移得到的B. 用一个菱形经过两次旋转,每次旋转60°得到的C. 用一个菱形经过两次旋转,每次旋转90°得到的D. 用一个菱形经过两次旋转,每次旋转120°得到的B组6. 在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中,已拼好的图案如图1-23-35-6,现又出现一小方格体正向下运动,为了使所有图案消失,你必须进行以下哪项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完整图案,使其自动消失?( A )图1-23-35-6A. 顺时针旋转90°,向右平移B. 逆时针旋转90°,向右平移C. 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D. 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7. 下列四个图形中,若以其中一部分作为基本图案,无论用旋转还是平移都不能得到的图形是( C )8. 如图1-23-35-7,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由五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以一个花瓣为“基本图案”通过连续四次旋转所组成,这四次旋转中,旋转角度最小是72度.,9. 下列四个图案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平移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是( C )C组10. 如图1-23-35-8,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 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这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4种,请画出来.图1-23-35-8答图23-35-2,11. 在如图1-23-35-9的4×4的方格内选5个小正方形,让它们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请在图中画出你的4种方案. (每个4×4的方格内限画一种)要求:(1)5个小正方形必须相连(有公共边或公共顶点视为相连);(2)将选中的小正方形方格用黑色签字笔涂成阴影图形. (若两个方案的图形经过翻折、平移、旋转后能够重合,均视为一种方案)图1-23-35-9略.第8课时旋转单元复习课知识点1:旋转的相关概念及性质【例1】如图1-23-36-1,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若∠AOB=15°,则∠AOB′的度数是( B )图1-23-36-1A. 25°B. 30°C. 35°D. 40°,1. 如图1-23-36-2,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ED,若点B,D,E 在同一条直线上,∠BAC=20°,则∠ADB的度数为( C )图1-23-36-2A. 55°B. 60°C. 65°D. 70°知识点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例2】如图1-23-36-3,△ABC绕点O旋转180°后得到△A1B1C1,下列说法:①∠BAC=∠B1A1C1;②AC=A1C1;③OA=OA1;④△ABC与△A1B1C1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有( D )图1-23-36-3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 如图1-23-36-4,下列图案均是名车的标志,在这些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C )图1-23-36-4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知识点3:坐标与旋转变换【例3】如图1-23-36-5,若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1)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1B1C1;(2)点B1的坐标为(-2,4).图1-23-36-5解:(1)略.3. △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23-36-6,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1B1C1;(2)△A1B1C1中顶点A1的坐标为(1,-2),若P(a,b)为△ABC边上一点,则按照(1)中作图,点P对应的点P1的坐标为(-a,-b).图1-23-36-6解:(1)略.A组4. 下列现象:①时针的转动;②摩天轮的转动;③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④传送带上的机器人. 其中,属于旋转的是( A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C )A. (-5,6)B. (5,-6)C. (-5,-6)D. (-6,-5)6. 如图1-23-36-7,点A,B,C,D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COD的位置,则旋转角为90°.图1-23-36-77. 下列图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D )B组8. 如图1-23-36-8,正方形OABC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40°得到正方形ODEF,连接AF,则∠OFA的度数是( B )图1-23-36-8A. 20°B. 25°C. 30°D. 35°,9. 如图1-23-36-9,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6,点D是BC的中点,将△ABD 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ACE,那么线段DE的长为( C )图1-23-36-9 A . 2 3B . 6C . 3 3D . 4 2C 组10. 如图1-23-36-10,Rt △ABC 中,∠C =90°,把Rt △ABC 绕着点B 逆时针旋转,得到Rt △DBE ,点E 在AB 上.(1)若∠BDA =70°,求∠BAC 的度数;(2)若BC =8,AC =6,求△ABD 中AD 边上的高的长.图1-23-36-10解:(1)由旋转性质知BD =BA ,∠CBA =∠EBD.∵∠BDA =70°,∴∠BAD =70°.∴∠ABD =∠ABC =40°.∵∠C =90°,∴∠BAC =50°.答图23-36-1(2)∵BC =8,AC =6,∠C =90°,∴AB =10.由旋转性质知△ABC ≌△DBE ,则BE =BC =8,DE =AC =6,∴AE =2.在Rt △ADE 中, AD =DE 2+AE 2=62+22=210.作BF ⊥AD 于点F ,如答图23-36-1.∵BA =BD ,∴AF =12AD =10,则BF = BA 2-AF 2=102-(10)2=310.,11. 如图1-23-36-1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E ,F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点,且∠EDF =45°. 将△DA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1)求证:EF =FM ;(2)当AE =1时,求EF 的长.图1-23-36-11(1)证明:∵∠EDF =45°,∴∠ADE +∠FDC =45°.由旋转的性质可知,∠CDM =∠ADE ,DE =DM ,F ,C ,M三点共线,∴∠FDM =45°.∴∠FDM =∠EDF.在△EDF 和△MDF 中,⎪⎩⎪⎨⎧=∠=∠=,,,DF DF MDF EDF DM DE∴△EDF ≌△MDF(SAS ).∴EF =FM.(2)解:设EF =MF =x.∵AE =CM =1,BC =3,∴BM =BC +CM =3+1=4.∴BF =BM -MF =BM -EF =4-x.∵EB =AB -AE =3-1=2,在Rt △EBF 中,由勾股定理,得EB 2+BF 2=EF 2,即22+(4-x )2=x 2. 解得x =2.5,则 EF =2.5.。

旋转导学案

旋转导学案

曹县第一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学案
五年级数学学科下册《旋转》导学案
主备人:刘清华审核人:使用班级:五姓名:课时:1
学习目标:我能理解旋转的含义,并能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我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一、自主学习:
1、蝴蝶的翅膀成()图形,电梯的上下移动是()现象,那么钟面上时针不停转动又是什么现象呢?()
2.观察例3时钟的指针从“12”到“1”是怎样变化的?结合
例3的图示和提示试着填写书上的内容。

3.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旋转180度,会指向()。

4.根据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二、合作交流
.旋转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1)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怎样判断风车的旋转角度的?
(2)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没有发生变化呢?
(3)如果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度,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由以上几题可知:图形旋转后,(),(),()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变了。

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旋转()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对应角().
曹县第一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学案
2、
画出简单图形绕旋转中心0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三、展示点拨 四、轻松过关
1、完成课本6页的做一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2.完成课本9页的第四题 。

(展示作品,评选出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3.根据所学内容制作自己喜欢的图案
五.谈一谈你的收获。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扫描版)-教学文档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扫描版)-教学文档

第23章旋转全章导学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扫
描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旋转定义;
2.理解旋转的性质;
3.了解中心对称的性质;
4.了解各种中心对称图形;
5.探索图形的变换。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2.这个称为,转动的称为。

3.旋转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相等;(2)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都是旋转角;(3)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的角度。

即旋转角。

4.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它的。

5. 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

6.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________,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_______.
7、请问以下三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8、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两个概念区别和联系
中心对称是全等图形之间的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本身成对称的。

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性质:
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并且被对称中心。

9、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1)平行四边形(2)菱形;(3)矩形;(4)正方形;(5)等腰梯形;(6)线
段;(7)角;(8)线段;(9)等边三角形;(10)圆;。

旋转全章导学案

旋转全章导学案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1.(CW )如图,点A 是直线2y x =与曲线1m y x -=(m 为常数)一支的交点.过 点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B ,且OB =2.求点A 的坐标及m 的值.2(YQ) 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A ,若一次函数x y = 的图象平移后经过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4(m B ,(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和m 的值; (2)平移后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x 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3.(XW) 已知:如图,直线b kx y +=与反比例函数)0(<=x xky 的图象相交于点A 和点B ,与x 轴交于点C ,其中点的坐标为(-2,4),点B 的横坐标为-4.(1)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C ∆的面积。

4.(XC) 如图,将直线x y 4=沿y 轴向下平移后,得到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A (0,49),与双曲线ky x=(0x >)交于点B .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若点B 的纵坐标为m , 求k 的值(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5.(SJS )已知:如图,直线323+-=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D 是y轴上的一点,若将△DAB 沿直线DA 折叠,点B 恰好落在x 轴正半轴上的点C 处,求直线CD 的解析式.17题图6.(FT) 如图,一次函数b kx y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my =2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 (1)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结合函数的图象回答:当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满足什么条件时,21y y <?7.(DX) 已知直线l 与直线y =2x 平行,且与直线y = -x +m 交于点(2,0), 求m 的值及直线l 的解析式.8(FS) 如图,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点A 的纵坐标、点B 的横坐标如图所示.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过原点O 的直线把△ABO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直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9(SY )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0)k ≠与反比例函数(0)y m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坐标为(23),. (1)求正比例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及 不等式mkx x>的解集.10(MTG) 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22)P ,,直线y x =-沿y 轴向上平移后, 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1)Q m ,. (1)求k 的值;(2)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13(HD) 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 x m =+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 的交点为(1)A n ,. (1)求m 与n 的值;(2)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B ,连接OA ,求BAO ∠的度数.14(C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直线y k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2,)A m ,试确定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15(CP) 如图,正比例函数y kx =和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都经过点(33)A ,,将直线y kx =向下平移后得直线l ,设直线l 与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分支交于点(6)B n ,. (1)求n 的值;(2)求直线l 的解析式.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学案【自主探究】把一个平面图形___着平面内某一点O_____一个角度,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旋转角是__________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是由△ADE的旋转得到的图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 旋转(推荐)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 旋转(推荐)导学案

第3课时旋转(3)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1、阅读与理解
通过读题,我知道了要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或()填到鱼图上去;还要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么()或()的。

2、分析与解答
试着在下面的鱼图中画出轮廓,标出序号。

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展示引导学习】
回顾与反思: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试着在下面画出来!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评价提升学习】
1、教材第87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观察下面三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1)怎样通过平移或旋转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正方形?
(2)通过平移或旋转,你还能把每组图形分别变成什么图形?




一个从小练习芭蕾舞的女孩,决定将跳舞作为终身职业。

一天,她去求见芭蕾舞团团长,说:我想成为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不知我是否有这个天分?团长看她跳了一段舞,摇了摇头说:不,你没有这个件。

女孩把舞鞋扔到箱子底下,再也没穿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3.1图形的旋转(1)【学习目标】1、掌握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2、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3、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把一个平面图形_平面内某一点O ______________ 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 0 叫做 __________ ,转动的角叫做 __________ 。

因此,旋转的决定因素是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_、剖析展示1. 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 60分.(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⑵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 ___________ .2 .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 OAB ,它绕0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 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 _____________ 转角2)如图,已知△ABC 和直线L ,请你画出△ABC 关于L 的对称图形A A 'B'C是 ___________ 2 )经过旋转,点 A 、B 分别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厶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上一点,厶ABD 经过旋转后到达虫ACE 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旋转了 _______ 度.(3)如果M 是AB 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 转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学教材P60探究,总结归纳旋转的性质。

3)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4) 总结:(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2 )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 加勺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 些性质.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旋转性质的应用课本p61练习2. 3.(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学习重点】旋转相关概念以及性质。

【学习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学指导、归纳点拨2、预习探究B1、引入导学 1)将如图所示点B 的对应点为点的四边形ABCD 平移,D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ED cE1、旋转三要素:、自学指导 (一)知识准备1. 在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旋转的性质: 四、检测达标 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图形上各点的旋转角度相同; B.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的转动;⑤ 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 2. 等边三角形至少旋转 ___________ 度才能与自身重合。

3. 图1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则每次 C. 由旋转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以由平移得到; D.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 .如图,是△ AO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0所得的 则点B 的对应点是点 ________________ 。

线段OB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______ 。

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 _。

Z A 的对应角是______ 。

Z B 的对应角是 _________ o 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 o 旋转的角度是旋转的度数可以是( ) A . 900 B . 600 C . 450 D . 300 4.如图2,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 ( ) A 、300 B 、600 C 、900 D 、120° 课题:23.1图形的旋转(2) 【学习目标】1、能够按照要求做出简单的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继续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旋转相关概念以及性质。

【学习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 3 .通过观察上面图形的旋转,你能发现图形的旋转哪些基本性质吗?归纳:①旋转前、后的图形 ___________ ; ② 对应点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每一对对应点与 ____________ 连线段的夹角等于 ____________ ; ④ 图形的旋转是由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定。

二、剖析展示1、 自学教材P60例题,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写出画法,写出理 由。

2、 交流探讨:连接EE',若:/DAE=30 °AD=4,求/AEE '的面 积。

3、练习:①画出厶ABC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ZA1B 1C 1DECDBB . 2个C. 3个 D . 4个2. 如图,有四个图案,它们绕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后,都能和原来的图案相互重合,其中有一个图案与其余三个图案旋转的角度不同,它是已知△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1) 请直接写出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 将厶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

.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一)知识准备如图,ZXABC绕点O旋转,使点A旋转到点D处,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二)自学教材P62回答下列问题。

1、自学教材P64思考,解答:有何发现2、把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

这个点叫 ____________ 。

3、结合中心对称的定义回答:①中心对称的图形有__________ ;②中心对称是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___°③中心对称揭示了__________ 图形中的一种__________ 系。

(三)自学教材P63探究,回答下列问题:②若△ABC绕点D顺时针旋转后的图形A i B1C1,找出旋转中心点D三、归纳点拨旋转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四、检测达标1 .如果两个图形可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对应点连线的中垂线必经过旋转中心•②这两个图形大小、形状不变.③对应线段一定相等且平行.④将一个图形绕旋转中心旋转某个定角后必与另一个图形重合.(3)请直接写出:以A、B、C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课题:23.2.1中心对称【学习目标】1、掌握中心对称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理解中心对称的性质,能够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能够依据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相关作图问题。

【学习重点】作图以及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学指导如图,的距离相等,可知中心对称的两个图3.(选做)1、利用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形的对称点到_________ _ 勺距离相等,亦即对称点的连线被 _____________ 分。

对称点的连线经过___________ .2、由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的线段 ________________ 可知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剖析展示1、利用上述性质解答:(可参看教材P64例题)称点对称点分别为(4)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线段3、课本p66练习1.2.三、归纳点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四、检测达标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中心对称图形一定是旋转对称图形B .轴对称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C.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D .旋转对称图形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的关系是().(A)平行(B)相等(C)平行且相等(D)相等且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 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平分,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成_______________ 对称.5、A ABC和A A' B' C'关于点0中心对称,若A ABC的周长为12cm,A A' B' C'的面积为6cm2,则A A' B' C'的周长为________ ,A 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__6、如图所示,△ ABO与△ CD关于点0成中心对称,则在一直线上的三点有并且AO = ,B0 =.7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8.用两个全等的直角非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下面图形中的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序号)(1 )长方形;(2)菱形;(3)正方形;(4)一般的平行四边形;(5 )等腰三角形;(6)?梯形.的对称线段,由此可得到,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1) 画出△ABC关于点0的中心对称图形。

(2) △ABC与△DEF关于点0中心对称,做出对(3) 图,依据第2题的作回答:对称点是相等的线段有__BC 与QEF 是形,点A、B、C的AC9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作出关于B点的中心对称图形.课题:2322中心对称图形【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能够判别一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理解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重点】能够判别一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学习难点】理解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一、自学指导1 .关 ___________________ 于中心对称的两A O么性质?2 •作图题.(1)作出线段AO关于0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2)作出三角形AOB关于0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3. 探索新知①把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点叫。

②有上述定义可知,线段、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_ (填是或者不是)中心对称图形①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从图形个数上来说:2、从定义上来说:中心对称图形揭示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质的一种图形,而中心对称揭示了______ 图形之间的一种____________ 系。

联系:1、从旋转的角度说明:2、从性质上说明:②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二、剖析展示1、教材P67 练习.三、归纳点拨1、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