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折线统计图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折线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如某城市一周的气温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图表来表示这些数据。
2.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来表示这组数据,并比较各种图表的优缺点。
3.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教师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包括确定横轴和纵轴、标出刻度、描点、连线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一个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如某商品价格走势图。
4.练习绘制折线统计图学生分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数据主题,如班级学生身高、体重、成绩等,收集数据并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分析折线统计图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分享数据分析和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如数据的变化趋势、极值、拐点等。
6.拓展与应用学生思考: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走势图、气温变化图等,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特点和应用。
四、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数据主题,收集数据并绘制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变化趋势。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数据中获取信息。
2.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及时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重难点补充: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在讲解绘制步骤时,强调横轴和纵轴的表示意义,横轴通常表示时间或类别,纵轴表示数据值。
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实用8篇)
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实用8篇)篇1:小学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二、综合练习1、出示P77第2题(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某呢?(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某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
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
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4篇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4篇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4页到107页。
教学目标:1、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前置作业内容:1.阅读通知,建言献策。
通知各班班主任: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经学校体卫艺中心研究,决定举办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跳绳比赛。
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时间:5月24日下午2:30 —5:30二、比赛地点:太师附小体育馆三、报名要求:每班限报一名学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比赛。
如果你是班长或体委,接到通知后你会建议班主任老师怎么做?请把你的建议写下来。
2.分析数据,定出选手。
六(1)班体委在比赛前一周选了吴瑞阳和杜锦程2名同学,用统计表记录了两名同学在比赛前一周的训练成绩.为了更清楚,更直观地看出吴瑞阳和杜锦程比赛前一周训练成绩的变化趋势,我们还可做成折线统计图。
(1)请你在前置作业背面试着画一画。
(2)你觉得六(1)班最终会选谁参赛?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学过程: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优点师:同学们,课前阅读跳绳比赛的通知后,大家提出了很多取得好成绩的金点子,其中这两点提的最多。
(展示学生的前置作业1)学情预设:1.选1名跳绳水平最高的同学。
2.先选2名跳绳水平较高的同学。
师:还有些同学认为要先选出2名跳绳水平较高的同学。
每班限报1名同学,他们却先选出2名同学有何用意呢?学情预设:离比赛还有一周时间,一周后谁进步大让谁参加。
师:你觉得他的想法怎么样? 先选出2名同学还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呢?学情预设: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六(1)班体委在比赛前一周也选了两名同学吴瑞阳和杜锦程,课前大家根据他俩比赛前一周的训练成绩做出了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设计了3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分析例1是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例题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现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数据分析观念。
学情分析学习知识经验: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科能力水平:学习和认知活动由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学生具有一定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发展路径:(1)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重视算理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利用合作学习,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目标确定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人。
师:同学们,你们家有几口人?那你知道我们全国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师:那你知道近24年全国总人口数有什么变化吗?可以怎样统计?生:网上搜索近24年的全国总人口数,进行比较生:可以用统计表、统计图。
师:对的。
这里是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的统计情况。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国总人口数越来越多。
生2: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更清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用具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图例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有舞蹈课、足球课、书法课、篮球课、象棋课、手工制作课。
老师把我们学校选修课各科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折线统计图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
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
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六学期内打篮球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折线统计图师:用什么统计图可以把这个统计表里数据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画出条形统计图就可以把它们的数量多少给表示出来。
师: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同学们,除了条形统计图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吗?请看老师做得一个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学生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理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折线统计图的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多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据变化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中的“折线统计图”这一章节。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是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什么;是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包括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折线统计图的模板、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统计图,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
2. 概念讲解:然后我详细讲解什么是折线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
3. 例题讲解:接着我通过几个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4. 随堂练习:然后我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5. 板书设计: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通过板书,将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练习。
六、作业设计1. 请用彩色笔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统计你们班级男女比例的情况。
答案:男:女 = 2:32. 请用彩色笔绘制一张折线统计图,统计你们班级各个学科的成绩分布情况。
答案:语文:8090分 5人,90100分 3人,数学:8090分 6人,90100分 2人,英语:8090分 4人,90100分 1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数据分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
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
我们了解到2006~201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2、分析折线统计图小组讨论:(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3、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
五年级数学教案二: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五年级数学教案二: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折线图的基本知识和用途;2、掌握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意识;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折线图的基本知识和用途,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大屏幕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些数据,让学生猜测这些数据代表的含义。
例如,展示一组某地区不同月份的降雨量数据,让学生猜测哪个月份的降雨量最多,哪个月份的降雨量最少。
2、概念讲解讲解折线图的基本概念和用途,明确绘制折线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例如,折线图是用连续的折线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通常用于统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3、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自己画出该案例的折线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某班级一周的体育活动时长数据,学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出一张折线图,分析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长和整周的平均体育活动时长等。
4、巩固练习安排一些巩固练习和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学生可以自己寻找一组适合用折线图来反映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出相应的折线图。
5、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知识点和方法。
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
四、教学资源1、幻灯片或大屏幕2、江苏科学教育网3、课堂板书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折线图的基本知识和用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正确使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设计3篇
《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3、对在具体的情境下,选择哪种形式进行统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引出折线统计图(1)这是20xx年3月一周的日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吗?(条形统计图)(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清楚的看出什么?小结:通过条形统计图确实可以清晰地看出每天的平均气温,还能很快看出哪天的平均气温最高,哪天最低。
(4)那怎样更简单、更清晰的表示一周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呢?出示折线统计图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二、解读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也是统计图的一种,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看懂了什么?a)独立观察b)小组交流3、大组交流(1)点: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②小结:折线统计图上的点是表示每天的平均气温。
(2)线:两个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什么呢?(平均气温在上升)①在这张图上平均气温上升还有吗?②那么它们上升的情况一样吗?小结: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③除了平均气温上升的情况,还有没有其它情况?(气温下降)能具体举例说说吗?(4)在折线统计图里,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变化的情况,看看书上怎么说的?①学生看书②选择图上相邻的两天温度说说平均气温是怎么变化的?③折线的升降可以反映气温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5)刚才我们看的都是这两天之间的气温变化情况,那么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你能不能说说整个一周的变化情况吗?三、感受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我从卫生老师那了解到了我们班*同学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体重变化情况,并绘制了一张折线统计图,从这张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1)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2)交流(3)小结:2、这是一张*同学的上学期的几次单元测验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我只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你从中又了解到了什么?3、小结:折线的升降可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折线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所需的折线统计图素材和相关案例。
2.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身高、体重等,以便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进而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折线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的教案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的教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的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画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数学信息。
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圆点表示什么,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完成折线统计图。
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让画得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
议一议观察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你能试着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练一练让学生读统计图,了解表中的信息。
让学生观察身长变化的'统计图,说一说图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第一小格表示1到50厘米,以后每格表示2厘米。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折线统计图并交流、展示。
鼓励学生自己画体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
根据画好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的教案2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比较上面两种统计图,思考:(1)折线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具体数量的?(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异同?(3)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2.汇报。
预设生1:我们组认为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不同点是画法不同。
生2:我们组补充一个相同点,它们都有横轴和纵轴。
横轴都表示年份,纵轴都表示参赛队伍的支数;这两种统计图都是对20xx~20xx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统计,所以无论哪种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每年的参赛队伍支数。
生3:我们组认为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来表示数量的,而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这是它们的不同点。
生4:折线统计图中的点都用线段连起来就能知道20xx~20xx年参赛队伍支数的变化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一个拓展,也是一个挑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困难,如如何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的样本、黑板。
2.学具:学生自己的折线统计图、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城市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温度”,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折线统计图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折点、斜率等。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折线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5-98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实际问题。
(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推断,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将实际生活事例与课堂教学的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作分析。
【教学难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具准备】各类统计图表,有关非典的统计图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03年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了“非典”疫情,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在抗击“非典”期间,人们非常关注的就是每天新增的“非典”人数。
2、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到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
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能很直接地看出“非典”病人数量的哪些变化?①、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4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113人;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122人;5月6日新增“非典”病人70人;5月11日新增“非典”病人42人;5月16日新增“非典”病人28人;5月21日新增“非典”病人8人;5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5人;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1人。
②、从统计表上可以直接看出当天新增“非典”病人的人数。
总结得很好。
③、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最多,5月3日新增“非典”病人最少。
统计表能很快了解到具体数据,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病人数量的多与少。
3、揭示课题。
如果要清楚了解“非典”病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来吗?其实整理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版)(共5篇)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版)(共5篇)第一篇: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版)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七单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入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学生通过对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的变化情况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并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进一步反映数据分析观念。
课标对本内容的要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4.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5.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统计的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体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如何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后继的学习中学生还将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等知识,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主要特点是:.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本在此的教材精心选取了大量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自主学习所选取的素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能够分析并解读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
4.通过实际练习,提高学生绘制和理解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学生练习册、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3.知识点整理: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绘制方法、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通过示范,教授如何绘制一条折线统计图,包括横纵坐标的标注、数据的描点和折线连接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刻度的选择和标注的准确性。
3. 练习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让学生分组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练习,可提供一些实际数据供学生绘制。
•老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反馈。
4. 数据分析及讨论•让学生分析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过程和结论,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5. 拓展练习•布置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练习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数据分析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折线统计图的重要性和应用。
•鼓励学生多多实践,提高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交回。
•提醒学生注意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以便下节课复习和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型是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课题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一一《认识折线统计图》。
本课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中对统计提出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通过对东营市各项资料的分析与认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分析,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这是我将采用的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我将其分为以下4个环节: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的引入素材单一,以书本引例为主,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到了有关东营市小型汽车拥有量的数据,将它作为导入素材,不仅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来源于我们身边,还能增加学生对东营市发展变化的了解,调动学生的兴趣。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统计图表,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是学生的完成的情况,这又是在传统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将自己的智慧、成果展示给大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激励他下面的学习。
二、通过对旧知的的复习,我们进入了下一环节:新知的学习。
有数据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IK来自听觉,而传统教学中,知识的呈现“死板”,以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倾听为主,使学生丧失了83%的知识来源,因此,在这里我将“不动”的折线统计图,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将它的绘制过程演示出来,利用视觉的直观性、形象性,突出折线统计图的构成一一点线及连线的起伏,为难点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62页、63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4题。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练习十三第2题,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投影片各一张、图线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通过复习,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而且还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孕伏。
]二、探求新知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出示折线统计图的投影片)教师: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再打出条形统计图的投影片)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通过出示投影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通过比较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为学习制作折线统计图打下了基础。
]2、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出示例3:指名读出例3中统计表中各数据,师边引导边教学制作步骤。
教师述: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折线统计图∣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及特点;2.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3.发现和总结折线统计图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及特点;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绘图工具、黑板、粉笔等;2.学生准备:作业本、绘图工具等。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呈现一个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图形,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图表的特点;2.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的特点并作简短介绍;3.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及特点。
步骤二:绘制折线统计图1.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绘图的步骤;2.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并绘制自己的折线统计图;3.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绘图过程,并让其他同学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步骤三:发现和总结折线统计图的规律1.教师提供一些有规律的数据,让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2.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的数据所得出的图表,发现折线统计图的规律。
五、教学方式和方法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和引导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2.绘制折线统计图: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自主绘制,让学生掌握绘制的方法;3.发现和总结折线统计图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数据,让其自主发现规律。
六、课堂小结1.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及特点;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3.折线统计图的规律。
七、课后作业1.将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贴到作业本上,并写出对图表的分析和总结;2.教师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回答和探究。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线统计图》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例12、分析统计表。
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3、揭示课题。
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身高增长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案【篇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史口镇中心小学曹艳艳2015年5月11日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3.情感、态度和从值: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合理推测及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老师搜集了一些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作品,咱们一起欣赏一下。
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样做?这是我收集到的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
(课件出示统计表)我已经将这些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制成了统计表,根据这一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将这些数据用学过的什么统计图表示?(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2.分析统计图。
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可以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
(教师手指条形统计图,从2006年开始)师: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预设:弯曲的线,一段一段的线。
3、揭示课题师:老师把我们的手势画了下来,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板书:单式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用机器人大赛为题材,回顾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看到数据的多少的特点,初步感悟数据的变化情况,为引出折线统计图提供途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
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因此设计了一个学生熟悉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画的?(课件演示画法)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1)相同点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预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轴、纵轴、标题、单位和日期都相同。
图中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都相同。
小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板书: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2)不同点师:那我们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预设: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它们的方式不一样。
师:对,它们呈现的形式不一样。
(3)认识折线统计图师:你们觉得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之间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预设:折线统计图上有点和线。
师:那我们先从点开始研究。
谁愿意找一个点来介绍一下?预设:2007年上的点表示那年的参赛人数是394人。
师:除了这个还能发现什么吗?预设:这一年的参赛人数最少。
师:非常正确,我们能从一个点观察到这么多的信息,那别的点又表示什么呢?谁愿意再来说一说?师;现在我们能知道点的高低代表什么了吗?预设:表示参赛人数的多少。
小结: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师:现在我们来研究统计图上的折线,请你找一段折线,说说这一段表示什么。
预设: 2009年到2010年的这段线,表示人数增加了。
师:那你能知道人数增加了多少吗?预设:人数增加了35人。
师:很好啊,现在我们一起拿出我们的手,用手势来比划一下表示数量上升的折线。
师:都表示好了吗?既然这样倾斜是表示数量上升的,那你还能从这个统计图中找到别的上升的线段吗?谁能来找一段人数增加最大的线段?预设: 2007年到2008年的线段表示人数增加最多。
师:都同意吗?倾斜的角度越大,表示增加幅度越大。
那减少的呢?你能找到表示人数减少的线段吗?预设: 2006年到2007年这段线表示参赛人数减少了。
师:所以,你知道这条线的作用是什么吗?小结:折线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师:看来啊,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表示数量多少,看出数量增减变化。
4、分析发展趋势师: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何感想?你能预测2013年参赛队伍可能是多少吗?小结: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通过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线的起伏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并从中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在前面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出折线统计图,并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中了解两者各自的特点,结合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以后数据进行预测,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适用性和它的优势。
三、动手绘制,阅读思考师: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并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中找一找、填一填。
师: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什么?师:小结方法:描点、标数、连接。
学生自主动手,教师巡视(1)陈东从()到()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厘米。
(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岁。
(3)陈东岁时的身高可能是( 4 )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岁时?年龄/3岁0123567891210(4)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身高/厘米5074小结: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
要8593101108115120130135141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才更有价值。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的特点,并为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埋下伏笔。
】四、拓展延伸,强化认知(一)基础练习1、学生()月的阅读量最高,()的阅读量最低。
2、2月份学生的阅读量是()本,学生阅读量是58本的是()月。
3、学生4月份的阅读量与8月份的阅读量相差()本。
(二)综合练习1、这是()统计图,在这个统计图中()年级的近视人数最少,()年级的近视人数最多。
2、三年级和四年级近视人数相差()人。
3、通过上面的折线图,你发现学生近视人数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三)拓展练习小伟在4月7—9日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篇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明确如何看统计图——基本的最多、最少,及折线统计图特有的变化等。
四、教学的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数据的变化特征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
渗透分析、推理的知识。
五、教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六、学法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观看课件师:请看屏幕,(课件)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师:看到这些画面,你想说点什么?生1:科技真好玩,里面高科技的产品真多。
生2:人类太伟大了,创造出这么多的新鲜玩意,真想天天都去那儿。
2、由统计表提出问题师:为了使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分析这几年参赛队伍的情况,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呢?师:这是我们收集到的从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师: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知道些什么?生1:我知道了每年的参赛队伍??。
师:很有耐心的孩子,一口气说出这么多信息。
生2:我知道了2007年参赛队伍最少,是394支;2012年参赛队伍最多,是519支。
师:能从观察比较中找到最多和最少的,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师: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个问题。
请看,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参赛队伍数增加最快(课件出示)。
生1:增加最快。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是增加最快。
师:答案不一样了,动笔算算吧。
学生动笔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
师:你就只是把这两年之间的差算了出来,就知道“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增加最快”?生1:我是把每相邻两年的都算出来,发现年到年相差数最多。
生2:不需要把每相邻两年都算出来,年到年是下降的,所以不要算。
师:是的,观察得真仔细。
师:同学们,通过计算(板书:计算)可以得出是哪相邻两年之间的增加最快。
我有个观点,我们的学习呀,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不断的挑战自我。
现在提出一个要求,我们能不能不(板书:不)通过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直观得看出年到年增加最快呢?生:画成条形统计图。
师:用这些数据制成了这样的一幅统计图。
(课件出示)(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师:在这幅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年份)纵轴表示什么?每年的在这幅统计图上都找到吗? 谁来指着说一说。
师:真是个有心的孩子,把参观人数都找到了。
这样看来这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来表示出每年的?生:是通过那些小圆点来表示的。
师:是的,这种统计图是通过点来表示出数量多少的。
(板书:点:数量多少)师:同学们,目前看来这幅统计图也只是反映出了统计表里的信息,还是不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不通过计算,换一种方式就可以直观得看出年到年增加最快)师:看来这个问题有必要我们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