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效率-最新年文档

合集下载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提高课堂效率 包新华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提高课堂效率 包新华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效率乌市71小学数学学科包新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上来设计教学,使每位学生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案例:师:如果我们要计算32÷6、47÷5这样有余数的除法,也借助小圆片分一分吗?不借助小圆片,怎样能算得又对又快呢?比如22÷4,你能很快得出结果吗?学生独立思考。

生1:我是这样想的:四五二十,加2就是22。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四五二十,22-20=2,余数是2。

师:你还有这样一个小窍门呢,真不错!你们听懂了吗?他是怎么想的?谁再来说一说?生3:四五二十,22-20=2,余数是2。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师:(追问)想谁的口诀?(4的口诀)为什么不想6的口诀?(超过了)为什么不想4的口诀?(太小了)那要注意什么?(小于并且接近被除数)31÷5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看除数想口诀小于接近师:不借助圆片,你会计算了吗?那我们就来做几题。

练习内容: 11÷5 13÷6 42÷8 33÷6学生情况反馈: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稍稍落后,极个别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现象。

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很高。

【案例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但二年级学生主要接触的是一步的口诀计算,就算是两步计算,也是分步,而且有算式呈现。

“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方法建立在表内乘法口诀上,学生在计算的时候,首先要根据除数想乘法口诀,得出商,然后再计算被除数减商,得到余数。

准确把握学习起点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准确把握学习起点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

”1.问题的缘起去年学校的教研课我选择了第三单元“测量”中的第一课“毫米的认识”。

“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上第21-22页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的新长度单位,学生之前已经了解了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也知道了为了描述方便,在生活中要运用同一的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这一课的学习也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分米”、“千米”打下基础。

2.调查的设计与分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你知道有哪些长度单位?并且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黑板长4()。

铅笔长15()。

蚂蚁身长6()。

茶杯高1()。

(3)量一量。

量出下面两条線段的长度。

(都不是整厘米数。

)第一个问题是唤起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记忆,了解学生是否知道“毫米”。

调查结果如下:结果表明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记忆是比较深刻的,学生都记得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还知道其它的长度单位,而在其他的长度单位的认识中,又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接触最多的是毫米。

第二个问题的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学生对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掌握比较好,对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虽然有部分学生知道,但不够全面。

3.教学片段描述片段一:主动探索、建立毫米表象(1)在尺子上找找1毫米,同桌之间互相找一找。

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找一找。

(课件演示)大部分学生找到的都是从0刻度开始的1毫米。

除了这1毫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毫米吗?把你找到的1毫米指给同桌看一看。

(2)感受1毫米。

把你找到的1毫米的长度牢牢地记在心中。

再用两个手指比划验证。

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袋,找一找里面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用手比一比、捏一捏,再请学生汇报。

关注学习起点,提高课堂实效

关注学习起点,提高课堂实效

关注学习起点,提高课堂实效关键词:学习起点;找准;运用;补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

”而实践也证明,教学离开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再精妙的教学设计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再美好的教学预设也将付诸东流。

因此,数学课堂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课堂实效。

一、找准知识起点,达到有效切入学习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切入口,学习起点可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

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按教材进度,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基础。

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具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

教师在备课研究教材时首先就应该了解新课建立在哪些知识基础之上?用到的是学生的哪些生活经验与生活知识?一般情况在教学用书上对逻辑起点都有简单介绍,这是找准学习起点的方法之一。

而学生的现实起点就得靠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判断,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学生课内外的表现,善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发展趋势,关心学生生活中接触的数学知识。

随堂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5的乘法口诀”。

课始,教师让学生背了1~4的乘法口诀,并用热烈的掌声表扬学生背得整齐熟练,然后就问学生:“大家猜猜今天要学习什么了?”“5的乘法口诀!”学生齐答。

在教师转身写课题时,学生们已经轻声地背诵起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时教师犹豫了,课到底怎么上下去呢?是按部就班地照预设去引导,还是马上调整教案顺着学生思路上下去呢?这堂课中的学生实际的知识起点与教师的估计是有出入的。

教师的随口一问,便引来了学生熟练的回答。

估计有的学生已经预习了新课,也有的学生从其他渠道,比如文具盒上了解了乘法口诀表,导致原先设想的教学环节不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样的教学情况,有点出乎意料,也让教师措手不及,然后产生了犹豫,课到底该怎么讲下去呢?如果是有这方面相关经历的老教师,就能预设到不教也能背的情况,若多和学生交流,也能发现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与掌握,这样就可以把教学过程重新组织,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达到有效切入,并且合理分配时间,提高课堂实效。

20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20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如何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

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建构主义及《数学课程标准》都充分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现实起点,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学生的知识起点同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很难保持同步。

如何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合理处理教材,调整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更新教学理念,深层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进入教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与调整,做到“以学定教”。

备课中应多一个重要环节——备学生,也就是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考虑知识内容本身的特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许多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但也得考虑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差距。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积累较为丰富的感知,起点往往较高;而有些内容如“素数”、“合数”等数论领域的概念,我们应该关注逻辑起点。

2、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如家长的文化素养、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家庭条件的优劣等等。

重视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从父母、亲友等处得到新知,使学生的知识准备更加丰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家中有电脑、有较多的课外读物,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更深的数学知识,使知识准备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宽广性。

3、考虑社会文化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产生影响。

把准学习起点,追寻课堂实效

把准学习起点,追寻课堂实效

把准学习起点,追寻课堂实效【内容摘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现实起点,教师能正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使学生处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建构知识才能成为可能。

本文就从认知、思维和情感三个维度对学生学习起点展开讨论。

【关键词】学习起点课堂实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师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也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把握学生学习起点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三个维度展开探讨。

【案例一】1.检查复习师生开火车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2.创设情境师:(出示联欢会场景图,几个小朋友把纯净水搬来放在桌子上,箱里有24瓶纯净水,箱外有9瓶纯净水)小强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我们班有43人,每人一瓶够吗!(学生观察估计)生1:我认为不够,因为24+9=33。

师:你是怎样算的?生1:我先算4+9得13,再算13+20=33。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接下来让学生讨论各种算法并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反思】案例一笔者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但学生却显得那么的被动,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分析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是沿着“复习——感知——迁移——归纳”的思维流程开展的,关注了知识逻辑起点,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起点,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探究兴趣,使学习活动没有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具备初步逻辑的或言语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明显具有从具体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性,思维含量中的具体形象成分、抽象概括成分随着年级的高低和不同性质智力活动而变化。

把握学习起点生成精彩课堂

把握学习起点生成精彩课堂

江苏宿迁市宿城区蔡集中心小学(223800)赵春玲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学习起点,并遵循知识本身的逻辑,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一、理性分析,找准学习起点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已知的内容和已有的认知结构。

因此教师要关注到知识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基础、年龄特征以及可能对新知产生的误解,才能使教学设计有的放矢。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构成学习数学的特定世界,是数学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

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甚至把他们推向“零起点”,学生不可能对教师的设计感兴趣,更不可能与教师实现交流与共研。

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凭借教学储备分析学情、生情,找准教学起点,追寻生态、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时,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学习活动。

课始,我说:“小朋友们,上个周末老师一家去了一个地方。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课件出示游乐场情景:电缆车、电梯、风车、转车等娱乐场景)请学生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电缆车、电梯等的运动方式。

“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你们看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学生凭借刚才的观察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说出:电梯、电缆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的;风车、转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转动的。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告诉学生:“在数学上,像电缆车、电梯这样朝着同一个方向沿着直线运动的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平移。

把握学习起点生成精彩课堂

把握学习起点生成精彩课堂

把握学习起点生成精彩课堂
学习起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创建一个精彩的课堂,要从学习起点开始。

通过正确的学习起点,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受益良多。

在把握学习起点的过程中,需要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明确学习目标。

在进行学习之前,要明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

确定学习目标,可以使学习过程更有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

第二,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让学生在放松而舒适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为了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求老师有耐心、体贴、乐观的态度,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让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有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

第三,做好课前准备。

为学生准备清晰明确的课程大纲,为学生准备各类有关学习资料,做好学前准备,避免在上课之前发生没有准备好的情况。

第四,正确使用教育资源。

在把握学习起点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正确使用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如使用教学录像、讲座、模拟练习等,都能够较好的促进课堂学习。

第五,找对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要把握好学习起点,就要找到学生最适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掌
握课程内容,并且乐于学习。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把握好学习起点,创建一个精彩的课堂。

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资源,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创设一个有组织、有序、充满活力的环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真正达到“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目的。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摘要】学生的学习起点对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帮助每位学生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设定学习目标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可以让学生清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可通过鼓励和奖励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取得学习成功。

【关键词】关键词:学生学习起点、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目标设定、学习进展评估、学习氛围、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文章的主题和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教育者,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导致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起点的差异性,借此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通过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及时评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实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设定目标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引导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 正文2.1 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性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

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基础教育参考·2020/12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殷姚静美作者简介院姚静美袁北京陈经纶中学崇实分校袁E-mail 院**********************渊北京袁100023冤教学活动中,教材本身的逻辑起点往往与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和教师预定的起点之间存在差异。

有些教师常常忽视大多数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被少数学生与教师互相呼应的假象所迷惑,导致“会的不教也明白,不会的教了还是不明白”的情况。

因此,应通过教学前测把握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将抽象内容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近年来,学生的英语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很多学生在学龄前甚至更早就已经学习过英语,因此在教学某一新授课时,部分学生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但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还导致新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以人教版(新起点)英语一年级上册Fruits 一课的第一课时为例。

本课为单词新授课,主要词汇有orange,pear,apple,peach,melon,banana 等。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由于不知道学生到底哪个会,哪个不会,因此只能力量平均分配。

会的词学生不愿学,不熟悉的单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操练,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打破这种僵局,笔者对学生就这几个词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前测了解到,全班39名学生中,大部分人都已会读apple (38人)和banana (39人)这两个单词,而orange (27人),pear (21人),peach (19人)和melon (20人)这四个单词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于apple 和banana 这两个单词采取略教,而对于学生不太会读的词,如orange,pear,peach 和melon,则要进行重点教。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摘要】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而教学实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通过诊断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差异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起点的提升,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可以及时评估课堂教学的实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个性化教学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学生学习起点、个性化教学计划、诊断评估、差异化教学、多元化教学手段、反馈机制、课堂教学实效、关键因素、重要性、提高、结论、关注、途径。

1. 引言1.1 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起点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起点,它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能力和进步速度。

学生学习起点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仅仅受到个人天赋和兴趣的影响,还会受到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看作是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好,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困难和挫折。

而一个良好的学习起点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容易取得进步。

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学生学习起点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2 教学实效的关键因素教学实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需要教师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因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对教学的需求和接受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突破教材的局限,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教师还必须了解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掌握知识的网络结构,才能够有效地驾驭教材。如教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先安排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方程解,学生实在是不愿意那样做,觉得一眼就能看出的题,为什么要用“方程”这样烦琐的程序来完成呢?几次教到这里,都感觉是在强迫学生做不愿意做的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打破了原有的教学顺序。在第一节课时就出示了下面两题:
关注学习起点应该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将它看成是一种植根于我们脑海深处的教学理念,一种自觉的思维习惯。
(1)学样里有篮球20个,足球的个数比篮球个数的2倍少2个,足球有多少个?
(2)学校里有篮球20个,比足球个数的2倍少2个,足球有多少个?
我让学生列式计算,反馈后发现第(1)小题几乎全部学生做对,而第(2)小题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做对。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比较两题之间的不同点,并讨论怎样才能使全部的同学都会做第二题,学生尝试的方法效果都不理想。这时我点拨学生用方程尝试,学生发现用方程解答该题,原来做错的同学也能正确解答。老师再呈现几题让学生用方程解,屡试成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一、深入了解学生,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
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找准教学起点可以通过课前谈话,课始、课中提问。如“关于这些内容,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等方式,听一听不同层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一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万以内数的接触还是比较多的,并不陌生。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会万以内的数,个别学生的读数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数中间有两个零的数上。在处理教材时,我让学生通过“用数字自由组数——将数分类——学生充分读数——讨论、小结读数方法”,这样一种主动建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起点上,让学生在读数中感悟读法。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现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起点。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做到“以学定教”。

有效的课堂教学,从把握起点开始

有效的课堂教学,从把握起点开始

有效的课堂教学,从把握起点开始
要做好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从把握起点开始。

以下是一些
建议:
1. 调研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现有水平,确定课程起点。

不同学生
的背景不同,课堂起点也应该因人而异,因此调研学生的背景知识
和现有水平尤为重要。

2.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目标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课
程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3. 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步骤。

教学计划可以帮
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步骤,确保课程内容有序进行。

4.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
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帮助学生更深入地
理解课程内容。

5.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观
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听取学生的反馈等方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提高课堂效果。

关注学习起点 优化课堂效率

关注学习起点 优化课堂效率

关注学习起点优化课堂效率美国教育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探索、自主建构、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因此数学课堂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已知”,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组织和展开教学,落实“以人为本”。

一、利用学习起点,精心设计教学预案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必须用已有的经验生发出来的知识做根,才能与别人类同的经验有效对接,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就像打仗前的知己知彼一样重要。

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首先要做到读懂学生,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及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对人民币都有所接触,对人民币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甚至还有些学生已经能熟练地使用,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课堂教学分为这样几个问题:1.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2.你是怎么辨别人民币的?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你还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3.小钱包里放这么多钱,找起来真麻烦,如果把它们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是不是能找得快一些呢? 4.(一元商品区)我没有一元,怎么办呢?这样的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适当引导,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历过程,明晰意义,形成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持续、全面的发展。

二、活用学习起点,适度调整教学进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课堂发生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 在课堂上肯定会出现我们没预想到的“可能”,寻找到的学生学习起点和预设方案有所偏差,这时教师要根据课堂上显露出的学习起点,适度调整教学进程。

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教师选择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那么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无法照搬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而必须在学生已经具有并自主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即时重组和改造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而这种学习材料的即时调整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是巨大的,并且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资源的创生过程。

关键词:学习起点;现实起点;学习积极性;可持续发展;教学能力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主动、健康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等。

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在课堂上依然会出现许多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做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刚刚开了一个头,一些学生就会把后面的知识讲出来,结果被老师指责为破坏纪律。

久而久之,学生即便懂了,也只有老老实实地跟着老师重复那个过程,显然,“跟着重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结果是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对策之一就是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通过尝试,我们发现让学生们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状况,这种知识展现对于学生来说是激动人心的。

当他们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告诉同学与老师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并且,他们会以极大的热忱,把自己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尽其所能告诉老师和同学,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而老师的任务,则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抓住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要点,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同学们继续研究,给予解决。

面对问题,不论是起点高或低的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加入探究行列。

因为他们愿意享受这种因学习而带来的被重视的快乐。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具体的采取以下策略,来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习的现实起点。

教师只有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才能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学习的现实起点呢?我们不妨先理清下列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3)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以上问题可以课前了解,也可以利用上课的导入环节进行了解。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效率正文摘要:能否正确设定课堂教学起点,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是否具有适切性与实效性。

起点太高,就会使学生学得吃力,无法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起点太低则可能因没有挑战性而使学生厌倦,课堂教学耗时低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与调整,做到“以学定教”。

只有在找准学生现有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学习起点寻找设计调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线的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40分钟的效率,许多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不断的走进课堂,成了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然而,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我们却屡遭这样的尴尬:有时刚刚导入新课,学生就喊“我早就知道了”;有时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学生却提不起劲来;有时老师的话刚开了头,学生就把后面的内容讲了出来;有时满以为学生都会了,可是做起作业却又错误百出……凡此种种,都属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预测失误,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能否正确设定课堂教学起点,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是否具有适切性与实效性。

起点太高,就会使学生学得吃力,无法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起点太低则可能因没有挑战性而使学生厌倦,课堂教学耗时低效。

因此,正如卜玉华老师所言,设定正确的课堂教学起点,如同一位优秀的歌手在歌唱前为自己定好音调,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与调整,做到“以学定教”。

只有在找准学生现有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利用课前调查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物都不尽相同,从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

因此,想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进行课前调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课前调查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书面调查法;另一种是谈话调查法。

1、书面调查法:一般由教师设计一份调查报告单,在课前让全班学生进行填写,由教师进行收集与整理,根据所得到的信息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再制定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_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_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开县关面乡中心小学:李转华 2011年12月14日《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面对我校大班额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学生学习起点。

教师方面:新课标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将知识点分散呈现,体现“螺旋上升”的教学思想,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针对一堂具体的数学课,学生的起点究竟在哪里?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为课堂教学有效实施做好前奏,成为学前课堂急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方面:一部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学习,学生认知基础被撕裂,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犹如让会爬、会走、会跑的三个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的结果不言自明。

课堂实效方面,教师忽视大多数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往往被三分之一的学生的教学呼应的假象所迷惑,认为学生已经学会了,其实这部分学生在新授课前早已经学会了,造成“会的明白了,不会的还是不会”的现象。

这样的教学,促就了原有的学生差异极端化。

一、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1、不能真实客观地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难以找准教学的起点。

有些学生,有些知识已经提前学习,课堂教学明显滞后,教师在备课时,很难找准新知识的增长点,确定教学的起点,在教学《相遇问题》之前,一部分学生很熟练地模式化地运用“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严重干扰了正常知识框架地构建,教师在实施教学设想时,缺乏全面客观的前测,往往被这种“会了”的假象蒙蔽,将学习起点定的过高,过早进入练习。

2、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难以把握教学起点。

在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前后衔接了解不够,而将教材起点设置过高或过低。

如在听《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一课中,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过程中学习,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但整个教学过程都显得那么的被动,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把握学习起点提升课堂实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的策略初探

把握学习起点提升课堂实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的策略初探

把握学习起点提升课堂实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的策略初探摘要: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利用,才能提升课堂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起点课堂实效一、关注学习起点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随着知识的信息化,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对于学生来说,很多的数学知识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不是一片空白,但是许多老师却经常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定位成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来策划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等。

我们发现,有时因为学生已经知道这些知识对教学的进程造成了干扰,其原因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够了解。

另外,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原有的知识背景等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学习起点的悬殊,基础参差不齐,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困惑。

综上所述,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有效地运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值得思考。

二、梳理数学学习起点的类型1、已学知识数学的体系是非常连贯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在学生的已有经验里已学知识占了一部分空间,它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比如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会用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已学知识。

诸如此类知识还有很多,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已学知识对于新知非常重要。

2、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是对一类具有同样性质的生活情境结构的抽象,这种抽象是以自悟的形式在生活环境中积累下来的。

比如我们分东西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除法的知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自行车的撑脚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学习起点, 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
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日益重视、信息渠道的拓宽,学生的化学知识起点同化学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很难保持同步。

这样一来,如何准确把握学生化学学习的现实起点,合理处理教材,调整课堂结构,就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把握好学习起点的重要性
1.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似懂非懂,一头雾水,有些学生竟然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这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起点所造成的。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化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做到“以学定教”。

不能忽视备课中一个重要环节——备学生,也就是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1.2 理论背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

”这段话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在化学课堂教学
中,教学活动的起点应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已成为共识。

1.3 现实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强调教育以人为本。

在近几年的实行过程中,化学渐渐变成了“边缘”学科,选学化学的人越来越少,这也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已迫在眉睫。

这就更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2.深入分析教学案例,准确把握学习起点
针对学习起点,有些学者将其分为可能起点和现实起点,即:可能起点是指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储备;现实起点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新内容时所真正具有的知识储备。

2.1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的可能起点
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熟练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但现实的问题是:初高中化学教师之间交流不多,大多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不甚了解。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可能起点往往把握不准。

教学片段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提问1: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有哪些?
生:过滤、洗气、常温结晶与降温结晶。

提问2:这些方法是依据什么性质进行分离和提纯的?
生:溶解性、气体的化学性质、溶解度。

师:食盐中混有的泥沙如何除去?
生:过滤。

师:过滤操作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活跃,但这些问题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基本上不加思考就能回答。

如果按照上述形式进行教学,则不但浪费教学时间,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问题】教师没有真正地把握学生的可能学习起点。

解决策略】
在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可能学习起点之后,这节课的起点可适当提高,可以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规范学生的化学实验操
作。

进一步讨论“如何除去食盐溶液中含有的SCB・、Mg■等离子?”“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注意事项及使用的范围?”这样一来,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2.2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起点
教学片段2】盐类的水解
通常教师在演示测定N«Cl、C«COONa等盐溶液的pH值后进行以下教学:
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盐溶液不都是中性的,也有酸性和碱性的。

师:那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N*CC■与水发生了反应,N«Cl与C«COONa 也应如此,而N* SC■与水不反应。

师:很好,预习得很好,你知道这些盐与水发生了什么反应吗?
归因分析】
用实验的方法设疑引趣符合“可能起点”,但学生真的已经懂得某些盐中的离子可以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了吗?不见得,
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伪认知”。

只从学生学习的可能起点出发,用
静起点”进行教学设计,非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反而会失去
纠正错误“前概念”的机会。

改进设计】
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层层设问的形式展开:
问题1:如何抑制水的电离?
生:降温、增加h■或0«。

问题2:如何促进水的电离?
生:升温、减少h■或0«。

问题3:如何?
生:力n COI・、Mg■等。

问题4:是依据什么原理实现的?
生:生成物为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

结果是减少水电离出的h■或OH■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显酸性、碱性。

问题5:N*、Cl■、SO■■等离子,会不会破坏水的电离
平衡?
教师适时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在交流与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学生逐步理解了盐类水解的原理。

2.3深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起点的“前概念”
高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掌握并形成了大量的个性经验,即“前概念”。

其中有些经验可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固定点,但一旦掌握的是错误的经验与知识,就会妨碍新知识的学习。

如:在定容的2N«?葑NBO■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混合气体颜色如何变化?学生很容易得出气体颜色变浅”的结论,因为他们有一个错误的“前概念”:定温,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其实这里的压强是气体的分压,而不是气体的总压强。

通入氦气后,气体的总压强虽然增大,但气体的分压没有变化,所以平衡不移动,气体颜色也就不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没有把握学生的“前概念”就会使教学变成
种“贴标签”式的活动,学生只知道结果而不知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把握学生可能存在的“前概念”,经常思考
什么地方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哪些内容学生学习时会出现
思维障碍”等问题。

多一分对学生的了解,教学设计就会多一分成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变得很容易。

3.全方位出发,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应通过课前了解、课堂生成、作业反馈等多种途径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那么如何才能找准学习起点呢?下面试着从以下几
个方面讨论。

3.1 关注逻辑起点: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与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

3.2 关注现实起点:备课时,需要研究下列问题:(1)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否达到学习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笑(3)在新的的教学内容里,哪些是学生已知道的、哪些是可以自学的、哪些是重点讲解的?
3.3把握大众起点:充分利用导学案,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全体参与及全程参与成为可能。

3.4把握个体起点:理性分析前沿作业,课中敏锐捕捉信息,让教学顺
利与精彩成为可能。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掌握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选取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研究,给予解决。

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注释:
①卜玉华.试论课堂教学设计的“可能起点”与“现实起点” [J:.课程•教材•教法,2007,(4)
②魏林明.把准教学起点演绎高效课堂[ J]. 教学月刊中学
版,2007.11 (上).
③王芳芳.学习起点——有效教学的起跳板[ J]. 教育科研论坛,200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