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城市灾害及其防治.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城市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城市地质灾害 第二节 城市火灾及其防治 第三节 城市洪涝灾害及其防治 第四节 其他灾害
城市灾害(urban disaster)是发生在城市范围内 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 主要有: ①地质灾害; ②气象灾害; ③火灾; ④各种交通灾害; ⑤各种传染病和环境污染等。
地点 美国 中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日本 日本 日本 唐山 加州 日本 中国台湾 印度洋
ຫໍສະໝຸດ Baidu
震级(里氏) 8.3 8.6 8.3 8.3 7.6 8.9 8.4 7.3
7.8-8.2 7.5 7.2 7.6 8.7
死亡人数 452 100000 100000 200000 70000 2990 2000 5131 242000 62 5500 3000 280000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 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也 叫断裂地震。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 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多在 60公里以内。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 投影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 为震中距。震中距在100km以内的称为地方震;1001000km的称为近震;超过1000km的称为远震。
第一节 城市地质灾害
一、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危害
地质灾害(geological disaster)是地壳动力 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 人类生命及财富遭受损失的现象。
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灾害、崩滑流 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开挖工程灾害、水土流 失灾害、风沙尘暴灾害和海平面上升灾害等七 种。
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4-5度:睡觉的人会惊 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 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 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发的,如地球板块运动、火山爆 发等这些碰撞点都是地震多发区。
(一)地震灾害
地震是城市面临的第一大天灾,是城 市环境使居民遭受最致命打击的城市灾 害。杀伤杀死城市居民的既是地震本身, 也是人们自己建造的建筑物,但绝大多 数的人是死于后者。
地球也有象脉搏那样的连续不断的振动,叫做脉动。脉 动都以周期相近,振幅变化不大的波动系列出现。有时地 球表面突然山崩地裂,河川倒流,房屋倒塌,电线扯断, 有时常在地面造成隆起和沉陷,这种突然快速的颤动就是 地震。
这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工厂厂房
中、日、美三国的地震灾害(1906-2004,7级以上)
时间 1906.4.18-19 1920.12.16 1923.9.1 1927.5.22 1932.12.26 1933.3.2 1946.12.21 1948.6.28 1976.7.28 1988.10.17 1995.1.17 1999.10.21 2004.12.26
地震有横波与纵波。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 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 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横波振 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 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 兆。常见的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 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 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 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世界主要有 两大地震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 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 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能量的 76%;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我国横 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 海及其附近地区,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24%。我国 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 分之一。
地震在历史上一直是巨大的灾难。有记录的最严重 的地震是:1556年在我国陕西省发生的关中地震,有 83万人死亡;1737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发生的地震30万 人死亡。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 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由于引起地壳震 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 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 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 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地震就是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 地球表层的振动。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 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很大 的灾难,是威胁人类的一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 日的智利地震。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 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 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 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 等因素有关。
地震有两个主要参数,一是震级,二是烈度。震级 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 30倍。按震级大小分: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 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强震; 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小震;3级以下、1级 或1级以上的称弱震和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超微震。
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比人类威力最大的爆炸要大好 多倍。唐山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2万5千千瓦双 轮内冷发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电能, 地震波约等于 400个广岛原子弹。大地震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在 山区造成崩塌,在城市引起火灾,在海上激起海啸, 以致远在离震源数千公里外的地方都可能受到影响。
第一节 城市地质灾害 第二节 城市火灾及其防治 第三节 城市洪涝灾害及其防治 第四节 其他灾害
城市灾害(urban disaster)是发生在城市范围内 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 主要有: ①地质灾害; ②气象灾害; ③火灾; ④各种交通灾害; ⑤各种传染病和环境污染等。
地点 美国 中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日本 日本 日本 唐山 加州 日本 中国台湾 印度洋
ຫໍສະໝຸດ Baidu
震级(里氏) 8.3 8.6 8.3 8.3 7.6 8.9 8.4 7.3
7.8-8.2 7.5 7.2 7.6 8.7
死亡人数 452 100000 100000 200000 70000 2990 2000 5131 242000 62 5500 3000 280000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 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也 叫断裂地震。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 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多在 60公里以内。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 投影点称为震中。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 为震中距。震中距在100km以内的称为地方震;1001000km的称为近震;超过1000km的称为远震。
第一节 城市地质灾害
一、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危害
地质灾害(geological disaster)是地壳动力 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 人类生命及财富遭受损失的现象。
城市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灾害、崩滑流 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开挖工程灾害、水土流 失灾害、风沙尘暴灾害和海平面上升灾害等七 种。
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4-5度:睡觉的人会惊 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 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 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发的,如地球板块运动、火山爆 发等这些碰撞点都是地震多发区。
(一)地震灾害
地震是城市面临的第一大天灾,是城 市环境使居民遭受最致命打击的城市灾 害。杀伤杀死城市居民的既是地震本身, 也是人们自己建造的建筑物,但绝大多 数的人是死于后者。
地球也有象脉搏那样的连续不断的振动,叫做脉动。脉 动都以周期相近,振幅变化不大的波动系列出现。有时地 球表面突然山崩地裂,河川倒流,房屋倒塌,电线扯断, 有时常在地面造成隆起和沉陷,这种突然快速的颤动就是 地震。
这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工厂厂房
中、日、美三国的地震灾害(1906-2004,7级以上)
时间 1906.4.18-19 1920.12.16 1923.9.1 1927.5.22 1932.12.26 1933.3.2 1946.12.21 1948.6.28 1976.7.28 1988.10.17 1995.1.17 1999.10.21 2004.12.26
地震有横波与纵波。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 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 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横波振 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 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 兆。常见的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 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 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 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世界主要有 两大地震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 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 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能量的 76%;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我国横 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 海及其附近地区,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24%。我国 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 分之一。
地震在历史上一直是巨大的灾难。有记录的最严重 的地震是:1556年在我国陕西省发生的关中地震,有 83万人死亡;1737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发生的地震30万 人死亡。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三个圈层。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壳 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由于引起地壳震 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 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 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 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地震就是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 地球表层的振动。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 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很大 的灾难,是威胁人类的一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8.9级,发生于1960年5月22 日的智利地震。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 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 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 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 等因素有关。
地震有两个主要参数,一是震级,二是烈度。震级 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 30倍。按震级大小分: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 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强震; 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小震;3级以下、1级 或1级以上的称弱震和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超微震。
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比人类威力最大的爆炸要大好 多倍。唐山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2万5千千瓦双 轮内冷发电机组连续运转8年的总电能, 地震波约等于 400个广岛原子弹。大地震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在 山区造成崩塌,在城市引起火灾,在海上激起海啸, 以致远在离震源数千公里外的地方都可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