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
(完整word版)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doc
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一、划分段落1、给文章分段的基本方法——归并法用归并法给文章分段的一般步骤是:⑴要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对整篇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
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⑶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表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归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独立成段。
2、给文章分段的依据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是给文章分段的主要依据。
常见的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以下五种:⑴按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一些写事的文章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给这类文章分段,要特别注意文中标明时间的语句。
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这是写事文章安排材料的基本方法。
给这类文章分段,要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比较复杂的事情,还要弄明白事情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⑶按方位或地点的变换安排材料游记、参观记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给这类文章分段,要抓住文中标明地点或方位变换的词语。
⑷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安排材料说明文和一些写人的文章常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给这类文章分段,关键要理解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事物的。
⑸按总分的关系安排材料这种安排材料的方式与自然段的总分段式相似,有“总-分”,“分-总”,“总-分 -总”三种形式。
练习我爱我家的竹园我家有一片翠绿幽美的竹园。
它四季常绿,美丽多姿,令人陶醉。
我爱我家的竹园。
春天,鹅黄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过三、四个星期,逐渐变成了一支支墨绿的新笋,接着变成嫩绿的新竹。
那三、四支老竹围着新竹,像保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小麻雀在茂盛的竹叶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个地方真美啊!”到了盛夏,竹园更显得可爱。
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碎银铺在地上。
成林的竹子舒展着长臂,好像向人们招手,又仿佛在说:“大热天,你们到这里来歇息吧!”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从地里钻出淡黄的马鞭笋,给人们又添了一碟小菜。
怎样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怎样划分段落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的依据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
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
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
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
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
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
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
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
如《林海》。
"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不兴安岭》。
怎样划分段落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1、整体分割法。
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怎样划分语文段落
怎样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段落, 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一要认真通读全文,想一想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二要大体弄清楚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三要把意义相关、前后相连的几个自然段合起来组成一个段落;四要找出重点自然段和语句。
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一、按时间发展变化的不同来划分。
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的记叙文,宜抓住表示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词语或者句子,分出不同的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来。
例如,分析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只要抓住时间词语的这条纵线便可以分出段落层次:“过一夜”(领起第一部分)----------“第二天上午”(领起第二部分)------------“夜晚” ( 领起第三部分) ,抓住这三个起领段落的词语,也就划分出文章的三个段落。
二、按事情的发展阶段的来划分。
叙事的文章,事情的发展的总会有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这一特点,也总会在文章中体现出来。
注意仔细分辨事件的发展阶段,就能划分出这类文章的段落层次来。
比如,鲁迅的《故乡》,全文有三个发展阶段,即:“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按照这个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就有了明晰的依据。
三、按地点的转换来划分。
叙事文章,所描述的事情,常常不是发生在同一地点,而是发生在多处地点。
这类文章,可以从地点的转换入手来划分段落层次。
例如,冰心的《小桔灯》,按照地点的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第一段,叙述在“重庆郊外的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
②第二段,叙述在“小姑娘家里”发生的事。
③第三段,叙述在“我的朋友家”的谈话。
④第四段,交待“离村后”的情况。
四、按内容变化点来划分有的文章,看上去,整个部分好象是难于找到可分点。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辨读,还是可以按照记叙历程的变化划分层次结构。
比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游历的地方非常多,似乎很难找到一条线索,但如果我们考虑到“雨中”这条线索,就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大的场景:“岱宗坊”和“黄岘岭”,即这两个地方虽然分别有许多个景点,但可以按照大的的描写对象,表现内容来划分。
五六年级阅读理解系列:怎样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怎样划分段落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对记叙文的分析时,如何划分记叙文的段落,主要考虑的方法是:一、按时间发展变化的不同来划分。
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的记叙文,宜抓住表示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词语或者句子,分出不同的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来。
例如《四季之美》(五上22课)抓住时间词语的这条纵线便可以分出段落层次:“春天最美是黎明”(领起第一部分);“夏天最美是夜晚”(领起第二部分);“秋天最美是黄昏”(领起第三部分);“冬天最美是早晨”(领起第四部分)抓住这四个起领段落的词语,也就划分出文章的四个段落。
二、按事情的发展阶段的来划分。
叙事的文章,事情的发展的总会有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这一特点,也总会在文章中体现出来。
注意仔细分辨事件的发展阶段,就能划分出这类文章的段落层次来。
比如《猎人海力布》全文有三个发展阶段,即:“热心助人”--------“得到宝石”-------“诗人怀念”。
按照这个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就有了明晰的依据。
三、按地点的转换来划分。
叙事文章,所描述的事情,常常不是发生在同一地点,而是发生在多处地点。
这类文章,可以从地点的转换入手来划分段落层次。
例如小桔灯(冰心)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
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
走上一段阴暗的反反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
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
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记叙文的分析时,如何划分记叙文的段落,主要考虑的方法是:一、按时间发展变化的不同来划分。
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的记叙文,宜抓住表示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词语或者句子,分出不同的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来。
例如,分析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只要抓住时间词语的这条纵线便可以分出段落层次:“过一夜”(领起第一部分)----------“第二天上午”(领起第二部分)------------“夜晚”(领起第三部分),抓住这三个起领段落的词语,也就划分出文章的三个段落。
二、按事情的发展阶段的来划分。
叙事的文章,事情的发展的总会有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这一特点,也总会在文章中体现出来。
注意仔细分辨事件的发展阶段,就能划分出这类文章的段落层次来。
比如,鲁迅的《故乡》,全文有三个发展阶段,即:“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按照这个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就有了明晰的依据。
三、按地点的转换来划分。
叙事文章,所描述的事情,常常不是发生在同一地点,而是发生在多处地点。
这类文章,可以从地点的转换入手来划分段落层次。
例如,冰心的《小桔灯》,按照地点的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第一段,叙述在“重庆郊外的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
②第二段,叙述在“小姑娘家里”发生的事。
③第三段,叙述在“我的朋友家”的谈话。
④第四段,交待“离村后”的情况。
四、按内容变化点来划分有的文章,看上去,整个部分好象是难于找到可分点。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辨读,还是可以按照记叙历程的变化划分层次结构。
比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游历的地方非常多,似乎很难找到一条线索,但如果我们考虑到“雨中”这条线索,就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大的场景:“岱宗坊”和“黄岘岭”,即这两个地方虽然分别有许多个景点,但可以按照大的的描写对象,表现内容来划分。
五、按照表述角度的不同划分。
有的记叙文,描述的角度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这样就需要按照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化分段落层次。
怎样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
徐明寿 高玉亮
划分段落,一要认真通读全文,想一想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二要
大体弄清楚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同时标出序号;三要把意义相关、前后相连
的几个自然段合起来组成一个段落;四要找出重点自然段和语句。
划分段落的过程,也是归纳段意的过程,因为段落的划分都是以内容为
标准的。归纳段意的一般步骤是:
安排的,那么,段落大意就可以按这三方面来归纳。
二、看事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记叙文安排段落时,或按时间顺
序,或按地点变换,或按人物出场先后,或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按材料的
性质。如《藤野先生》,是按“去仙台前”,“在仙台时”,“离仙台后”
的顺序来安排内容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归纳出:第一段,写在东京所见所
子组成,最后一句往往是中心句;假如是由几个并列关系组成的,就要从几
个意思中归纳。
第二,再归纳段落大意。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组
织在一起的。因此,理清自然段之间的脉络是关键。方法是;
一、看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文章是根据思维的逻辑顺序来安排
的。大部分议论文是按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第一,先归纳自然段段意。每个自然段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概括
自然段中心意思的常常有一个中心句。只要抓住中心句,也就能概括出段意
了。怎样找中心句呢?如果一个自然段由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组成,被衬托的
那层意思的句子就是中心句;若是由总说和分说的关系组成的,总说的是中
心句;由因果关系组成的,表示结果的句子是中心句;倘若由层层深入的句
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小学语文文章分段分层小技巧
小学语文文章分段分层小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上,预习课文经常都会有一个必做的题,给文章标出序号并尝试分段,概括出每小节或每段的文章大意。
很多同学经常是文章读完了,却不知道怎样去划分段落。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怎样具体划分文章的段落及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划分文章段落的方法
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段、分层
一、适用于什么种类的文章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你为了写的清楚、明白,总要交代起因、经过和结果。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就是从文章中找出哪儿是起因,哪儿是经过,哪儿是结果,并把每一部分划分一个意义段。
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写事的记叙文,能清楚地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二、分段方法一般按“起因、经过、结果”分三段。
如果事情的经过特别长,要把“经过”分成“发展”和“高潮”两段。
那么比较长的记叙文就可以分四段。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
按时间顺序分段、分层。
记叙文阅读技巧(19)层次划分与段意概括
段落层次划分=理顺序(时间、空间、事情发展……) +明结构(总分、并列、递进)+段(层)意
“奶奶——老师”
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概括写了“我”在教育工作中已经 步入老年。 第二段(第3—7自然段):具体写了“我”在教育工作中从青 年——中年——到老年的过程。 第三段(第8自然段):写“我”三十年来的教学总结和感悟。
概括段落大意 本段中凡有“介绍、背景、引入、铺垫、具体解释(说明)、补 充(强调)”的内容,全部删掉,再把余下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就是该段的段落大意。
一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
二是用表明作者观点是话来概括。
三是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组合成句子来概括。 例: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 么——怎么样”)。
第一层:“我”渴望走过河流。
第二层:“我”跨过河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祝你进步
河流的两岸年年开着相似的花朵,河流的两岸年年走着不同的人。走 着走着,人就长大了,人就成熟了,应该说,我还是我自己。还是那个 矜持善感的女子,但每一段生命的内容都不同,每一段生命,我都有不 同的目标和梦想。曾经的奏我有过许多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关 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种种际遇,我的心满怀激情。积极向上地活着,忧 伤但不颓唐。这条生命的河流,每当面对它,我就变成了一个诗人,我 觉得自己如同它岸边的一株清白的植物,不蔓不枝,活得坦然,活得真 实,活得像我自己,不欺人不骗人,对得起自己的心灵。
记叙文阅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巧
第十九讲 层次划分 与段意概括
1、将全文或×部分分成×部分。 2、归纳文章×部分的内容大意。
划分 段落 或层 次
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 2、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地点 词语为标志)。 3、按事情的发展划分(起因—经过-结果)。 4、按结构特点(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递进式、 并列式)。 5、按情感的变化划分。
秋天的怀念段落划分和大意
秋天的怀念段落划分和大意
秋天的怀念段落划分为3个部分。
1.第一部分:第1到2段,母亲强忍疼痛,鼓励儿子为因双腿瘫痪而感到愤怒和绝望。
2.第二部分:第3到5段,秋日,重病母亲为慰劳儿子。
与儿子约好去北海看花,但未成行,临终的母亲对孩子无比关心。
3.第三部分:第7段,写秋天来了,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想起母亲临终时的交代。
文章大意: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当年的《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的时候就去了陕北延安。
三年后回到北京,双腿瘫痪,因病情加重回家休养。
青年时,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姿的岁月中遭遇人生的不幸,于是他的脾气变得阴沉无比,暴躁无常。
此时他的妈妈肝病相当严重,痛得整夜睡不着,可她把儿子瞒得很紧,还鼓励儿子好好生活。
在妈妈突然离去之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来纪念他的母亲。
笔者以去北海看菊花为中心,叙述了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病痛,隐瞒了病情,忘我地将爱奉献给了不幸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她对儿子的挚爱是无微不至的:理解、体谅、包容儿子的“暴怒无常”;用尽苦心想办法调整、改善儿子的心情(外出看花儿);尽量避免任何可能对儿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情;临终时念念不忘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这篇文章展示了母亲对孩子们真诚无私的爱,以及孩子们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十三讲: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含例题解析+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十三讲: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含例题解析+答案)划分段落层次与概括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力量,它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生疏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
(大纲)在"阅读训练"部分明确提出了"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愿思"的要求。
(一)徐老看病①一天,徐特立同志到北京医院看病,候诊室的长靠背椅上坐满了人,都在等着叫号子。
②徐老的警卫员一看这么多人,有点急了,心想,徐老是最疼惜时间的,就这么等着,得多少时间呀!低声问道:“徐老,人太多了,我去跟医院张主任说一声,给你先看,好不好?”③徐老赶忙摆摆手说:“不行,不要告知他,还是按次序看好,稍等一下没关系。
”④警卫员望了望墙上的挂钟,撅着嘴说:“那够等的啦……”徐老看警卫员有些不兴奋,便招呼他坐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言细语地说:“自己的时间贵重,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我们要不是按次序看病,别人就要多等。
无论做什么事,总要替别人想一想,不能想自己一个人便利。
再说,你找张主任,咱们跟他熟,就特殊照看,可以不按次序看病,假如熟人都不遵守制度,他这儿的秩序怎么维持呢?”⑤警卫员听了,觉得徐老说得很有道理,也就陪徐老一起等着叫号子了。
问题:1.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______挨次来写的。
2.依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表示,并概括段意。
【参考答案】1.事情进展2.一(1)徐老去看病,候诊室的人很多。
二(2-4)徐老说服警卫员要遵守秩序。
三(5)警卫员陪徐老等着叫号子。
(二)奶奶——老师①偶逛商场,巧遇多年前的同学家长,她要孙女叫我“奶奶”,我说“不敢当”。
家长忙说:“叫得,叫得,小丹丹的爸妈都曾是您班上的同学,他们还常惦念您这位老师呢!”小丹丹听说后,随即天真地、有节奏地叫起来:“奶奶—老师!老师—奶奶!……”离开他们好久了,这布满稚气的童声总在耳边萦绕;小丹丹头上的蝴蝶结还在眼前闪烁,与她的苹果脸蛋相映成趣。
【小升初语文讲义】第14讲:阅读之分段并概括段意+词意理解(部编版,含例题,答案)
小升初阅读之分段并概括段意+理解词意(基础版)知识点一:分段并概括段意一、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文章里有两种段,一种是“自然段”,一种是“结构段”或意义段。
分段是为了理清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而把有关内容按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各个部分。
即逻辑段,又叫意义段。
二、文章分段的几种方法引导学生给文章划分结构段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段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段的方法,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少学生分段的盲目性,特地介绍几种方法。
(一)时序法有的课文按时间转移的先后顺序安排。
显而易见,表示时间性的词可以用来作为分段的依据。
如《十万里长街送总理》就可按“灵车到来前→灵车通过时→灵车开过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
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也可按“天还未亮→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的时间顺序分段(二)空序法参观、访问和游览所记叙的事物、空间位置不同或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先后顺序分段。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可按“途中→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等游览地点的先后转移来分段。
(三)地序法按照事物发生的地点、先后移动的次序组织材料的课文,可以按地点移动的顺序分段。
如《回韶山》可按毛主席回韶山在旧居参观的路线,“上尾场→父母卧室→自己的住房→大弟的房间→晒谷坪”以此作为分段的依据。
(四)事序法完整地记叙一件事或者以客观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课文,可以按事件发展的阶段性来分段。
如《草船借箭》可以按为什么借箭(发生的原因),怎样借箭(发展经过),借箭结果(事件结果)来划分段落。
此外,《跳水》、《飞夺沪定桥》也可按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来划分段落。
(五)事类法有的课文通过写几件事来表达主题,分段时可考虑按不同事情来分段。
如《将相和》可以按“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分段。
(六)总分法有的文章是以作者的思路为线索去组织材料的,往往采取“总起——分述——总结”的形式来表述,那么分段时就应按“总——分——总”的思路分段。
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
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1、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全文共6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总结五个手指各有优劣。
第二部分(第25段):写出五个手指的不同姿势。
第三部分(第六段):总结全文,指出中心,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
2、一年级下册第3课一个接一个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一年级下册第3课一个接一个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4个小节。
第1小节:写我正玩着踩影子被大人叫回家睡觉,但是觉得睡着可以做好梦。
第2小节:写我正做着好梦被大人叫起床上学,但是觉得去学校依然很开心。
第三部分:我正在和我的朋友玩。
上课铃响了,但我仍然觉得听老师讲故事很开心,很有趣。
第四节:写问题:其他孩子和自己一样吗?3、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解释故事的起因。
木瓜掉到水里溅起水花,把兔子吓得跑了。
第2部分(3、4):写小猴子和其他小动物们也跟着跑起来。
第3 (5)部分:写野牛拦住所有人,问格鲁格在哪里。
第4部分(6、7):写兔子领着大伙来到湖边,亲眼看见了咕咚,大伙都笑了。
4、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一年级下册第19课棉花姑娘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故事的起因:棉花姑娘生病了,期待医生给她治病。
第2部分(25):写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虫吃掉蚜虫的经过。
第三部分(6):写故事的结果: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
5、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课堂笔记之段落划分及大意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小猴子下山来,看到玉米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走。
阅读之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
阅读之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怎样划分段落1、整体分割法。
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2、部分归并法。
步骤是:第一,先给第个自然段编上序号并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二,把说明同一内容的邻近自然段归并成一个大段。
3、提取中心法。
先抓住文章中占较多篇幅的主要内容,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一大段,就是提取中心段。
4、标志分段法。
有些文章有明显的分段标志,如有标明时间的语句,有标明地点、方位的语句,还有空行标志。
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
归纳段意的要求一是准确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二是简练三是通顺明白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归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
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
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以第九课《推敲》做例子,先把课文读一遍,认真体会贾岛怎么推敲文字的,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刚学过的的几种方法看这篇文章适合哪种方法,试着学新方法;第一段(1):写贾岛早年因家贫当了和尚第二段(2-7):写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
第三段(8):讲“推敲”的引申义为什么用敲会更好呢;拜访体现贾岛是个有礼貌的人,对朋友充满了尊敬之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分段落和归纳段落大意一、划分段落1、给文章分段的基本方法——归并法用归并法给文章分段的一般步骤是:⑴要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对整篇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
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⑶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表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归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独立成段。
2、给文章分段的依据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是给文章分段的主要依据。
常见的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以下五种:⑴按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一些写事的文章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给这类文章分段,要特别注意文中标明时间的语句。
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这是写事文章安排材料的基本方法。
给这类文章分段,要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比较复杂的事情,还要弄明白事情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⑶按方位或地点的变换安排材料游记、参观记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给这类文章分段,要抓住文中标明地点或方位变换的词语。
⑷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安排材料说明文和一些写人的文章常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给这类文章分段,关键要理解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事物的。
⑸按总分的关系安排材料这种安排材料的方式与自然段的总分段式相似,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
练习我爱我家的竹园我家有一片翠绿幽美的竹园。
它四季常绿,美丽多姿,令人陶醉。
我爱我家的竹园。
春天,鹅黄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过三、四个星期,逐渐变成了一支支墨绿的新笋,接着变成嫩绿的新竹。
那三、四支老竹围着新竹,像保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小麻雀在茂盛的竹叶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个地方真美啊!”到了盛夏,竹园更显得可爱。
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碎银铺在地上。
成林的竹子舒展着长臂,好像向人们招手,又仿佛在说:“大热天,你们到这里来歇息吧!”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从地里钻出淡黄的马鞭笋,给人们又添了一碟小菜。
有时,竹子叫秋风把自己身上的旧叶换掉,飘落的竹叶像一位美丽的姑娘表演“天女散花”。
冬天,别的树叶落光了,可它还是那样清秀挺拔。
深绿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接严霜白雪。
雪后,绿叶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弯弯的枝条低垂着,微风吹过,雪末儿窣窣地下落,大地一片银装。
我爱竹园,更爱竹子,因为它四季常绿,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给我们带来勃勃的生机,带来绿色的希望。
湖是美的我爱水。
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
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泊飘荡。
静静得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地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你看,天空是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
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
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地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1、“我最爱的还是湖。
”原因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2、作者从两个方面来写湖是美的。
其中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写静静的湖美丽可爱,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写雨中的湖更加动人。
3、用“”划出文中的过渡句。
说说这个过渡句主要是起承接上文的作用还是起引出下文的作用?4、用“‖”把短文分成四段。
我爱乡村的傍晚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
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
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
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时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眺望远处。
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还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
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
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②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之中。
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
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的③一边唱歌④一边采蜜。
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
瞧,⑤一个个大西瓜⑥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辉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
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意的乡村晚景,“呜呜”地长叫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啊!我如果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在我的影集里。
我多么喜欢乡村的傍晚啊!1、写出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的段意,用“~~~”划出两个自然段间互相照应的语句。
第1自然段的段意第5自然段的段意2、具体描写“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的自然段是、、。
这篇短文各段之间的关系是A、因果关系B、总分总关系C、并列关系5、用“‖”把短文划分为三段幸福的外婆每月逢十五日,妈妈总要去外婆家。
今天又是十五日,像往常一样,妈妈拿了些礼物,带着我,愉快地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
到了外婆家,我一看,小姨妈、大姨妈、舅舅都在。
妈妈他们争先恐后地拿出工资给外婆。
外婆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钱,你们就少给我点儿吧!”“不!”妈妈第一个说,“我只有一个孩子,负担比较轻。
姐姐常请病假,让他少给点儿吧!”“不,我的女儿已经工作了。
弟弟两个孩子都进了中学,负担重,还是让他少给点吧。
”大姨妈推辞说。
“不行!”舅舅一口回绝了,“我能安排好。
”这时,小姨妈笑嘻嘻地开口了:“你们都有孩子了,负担重,我没有什么负担,我应该多给点。
”她的话刚说完,立刻遭到大家的反对……看着这情景,我想起电视剧里有些青年人,十分不尊重长辈,有的把长辈当作劳动力,有的甚至工作了,还要向长辈要钱。
这一切和我眼前看到的迥(jiǒng)然不同啊!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既然外婆说少给她点钱,那么你们为什么坚持呢?”妈妈回答说:“外婆把我们从小抚养大,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宁可自己节约点,也要让外婆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哦,我懂了,分鱼时爸爸为什么夹起鱼头鱼尾自己吃,把鱼身子给外婆;为什么每次爷爷来到我们房间,妈妈总要我拿藤椅给爷爷坐;每当爷爷走时,妈妈还要我扶爷爷回房;……我长大后,一定要像爸爸妈妈对待外婆、爷爷那样对待爸爸、妈妈。
1、在括号里填上表明地点的词语:在(),我看到妈妈、姨妈、舅舅都争着拿钱给外婆。
在(),我知道了妈妈要让外婆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2、按地点的变化给文章分段。
心灵上的大桥窗外下着毛毛细雨。
我被一道题难住了。
唉!该怎么解呢?我坐不住了,就朝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见了一个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雨水的小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的身上,头发(捎、梢、稍)上不断地滴着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我疑惑不解地问。
“造桥呗。
”他连头也没抬,只将手中的一叠小木头往水塘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啊?”我好奇地又问了一句。
“造大桥。
”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
“啪”的一声,一脚踩得泥浆水(贱、溅、浅)了开去,大桥倒(蹋、塌、踏)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又蹲下来,心疼地(捡、俭、检)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
嘴里还嗜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
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经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刻苦好学,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情不自禁地反思:“难道我就不能像他一样,去解答难题吗?”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塘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细雨,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正专心致志地造着“大桥”呢!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1、“我”为什么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2、用“”画出小男孩认真学“造桥”的语句。
3、根据下面的提示,把短文分成三段。
⑴我坐不住了,朝雨里走去。
⑵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
⑶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
知错就改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到外婆家。
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小青蛙。
心里不由得暗想:要能捉到一只玩玩,那该多有意思啊!第二天,我在田沟里发现了另外一只小青蛙,就悄悄蹲下身子,蹑手蹑脚地挪动脚步,猛地朝前一扑,伸手一捉,就抓住了小青蛙的后脚。
我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
碧绿的身体布满了深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
回到家里,我用一根细绳拴住青蛙的后腿,把它放在装满清水的木盆里。
青蛙一下水,就欢乐地游起来,看上去真像个“游泳健将”。
我正玩得高兴,舅舅回来了。
他看我捉了青蛙,就说:“青蛙是益虫,快放了它吧!”我低头不语。
舅舅又说:“你想想看,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
损失多大呀!”没等舅舅说完,我就奔出屋门,跑到田野里,手一甩,青蛙欢乐地跳到稻田里。
1、我是怎样捉青蛙的?后来,我为什么又把青蛙放回了稻田?2、这篇短文的叙述顺序是3、按照想捉青蛙、捉青蛙、玩青蛙、放青蛙的要点把全文分成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