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拙政园赏析论文

拙政园赏析论文

拙政园景观赏析论文建筑学专业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1、廊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

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2、阁松风水阁: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

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

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

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3、亭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

拙政园赏析800字

拙政园赏析800字

拙政园赏析800字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园林以其精美的园林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拙政园进行赏析。

一、园林布局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整个园林以水为主,水面占据了园中大部分的面积,同时辅以假山、花木、亭台等元素,形成了错落有致、曲折深远的格局。

在建筑方面,园中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建筑,如长廊、楼阁、亭台等,它们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山水画”般的意境。

二、文化内涵拙政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

园中的许多景点都寄托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理想。

比如,“芙蓉榭”寓意“清风徐来,芙蓉盛开”,象征着高洁自重;“海棠春坞”则象征着“海棠依旧”的忠贞情感。

这些景点以其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深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三、历史背景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当时的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返乡后便开始修建这座园林。

随着历史的变迁,拙政园几经易主,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由沈德潜等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

这次修缮奠定了拙政园的基本格局,并使其成为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在拙政园的赏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于高雅文化的崇尚。

同时,也可以看到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这些都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艺术价值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园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凝聚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

无论是假山、花木、亭台的布局设计,还是长廊、楼阁、亭台的建筑造型,都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同时,园中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也极具艺术价值,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总结通过对拙政园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我国传统园林的魅力与独特之处。

这座园林以其精美的园林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园林赏析---拙政园

中国园林赏析---拙政园

中国园林拙政园赏析为期两周的华中调研终于结束啦。

两周内,我们踏及杭州、苏州和南京,参观了很多现代建筑以及拙政园、留园。

我个人认为,现代建筑固然是满足我们教学需求的项目,但相对比较虚的园林也是这次调研活动的重点,因为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共鸣和寻觅到自己的园林理解,从而将其融入我们的设计中。

所以这次调研心得将重点讲述拙政园来讲述中国园林的内涵。

拙政园平面图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摘自百度百科拙政园是江南的一座精美的私家园林,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

它位于苏州城东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是第一位主人王献臣的宅园,后来数易其主。

园子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三园共占地4.1 公顷,在私家园林中属于大型园林。

如今中、西两部分仍保持旧貌,东部已改建为新园林,留存至今的拙政园虽与明正德时期的原貌不完全相同,但仍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实例。

中国园林以人工山、水、绿化及建筑本身为主进行限定,与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不同(以自然山、水、绿化为主限定)。

多用灰空间,采用对景与借景的手法,画中有画,结合波光粼粼的水面及水中倒影,形成层次复杂,富于变化的趣味空间,给人丰富的空间感受。

拙政园中各种空间构成手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共同塑造园林中丰富多彩的空间的。

叶圣陶老先生曾写过一篇《苏州园林》来阐述他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其中,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

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拙政园赏析报告

拙政园赏析报告

拙政园赏析报告第一篇:拙政园赏析报告拙政园赏析报告苏州拙政园是私家园林理水艺术极其成功的典范,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位于目前苏州市娄门市内东北街,从建成至今一直是以水景为主的园林。

此园另一大特点,就是院内屋宇稀疏,空间明朗,层次分明,富有自然意趣。

清初,这座私园为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宁所得,他对此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建。

但并未破坏它最富特色之处。

中部是全园的主体,占地18亩多,水面就占1/3。

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四面因势错落建有堂、亭、轩、阁等。

池有水湾伸而出,上架小飞虹;池内堆砌假山小岛,岛上竹林茂密,岸边芦苇丛生,颇有野趣。

假山小岛以曲形桥相连,优美灵动、飘逸潇洒。

此后拙政园又经几多兴废,目前所见的建筑与格局成形于清代后期。

1.拙政园的构成东园的水面如烟斗形,岸形比较平直,构园者在斗部水面建筑“n”形中心岛,岛上堆筑假山,山巅建造放眼亭,岛在东、南、西建造石板桥与对岸进行沟通。

经此处理,就打破了睡眠的平板,创造了曲折层次的景观。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亦即全园的精华所在。

面积1.2公顷,水面约占0.5公顷,整个布局,以池水为中心。

全池筑成不规则的“工”字形,北端一横特别粗大,故在水面中心构成两个西大、东小的桃形小岛,岛上各堆筑假山,东岛假山山巅建有待霜亭,西岛假山山巅建有雪香云蔚亭,东岛用独桥与对岸梧竹幽梧亭沟通。

东岛东部用“人”字形堤,曲曲折折,与东岸、南岸沟通,将水面进行在分割。

而在“人”自行的两撇交接点,筑有和风四面听。

可以四面观赏水景、山景。

在西北端水面筑有见山楼,并用曲折石桥与北岸沟通,又将西北端水面分割。

在“工”字形的竖直水面上又建有小飞虹廊桥、小沧浪、松风亭等建筑进行分割。

整个水面经此多重分割,形成了大小不一、方位不一、形状不一的水面共八个。

不同形体的建筑物,均傍水而建,其建筑造型力求轻盈活泼。

八个水面就是八个单元的观景区,既独立,又相连,打破了单独的气氛,衬托了深远,使人感到水中有水,景中有景,景随步移,处处皆景。

关于拙政园的文章

关于拙政园的文章

关于拙政园的文章拙政园——承载着古代智慧与艺术的园林佳作拙政园位于江苏苏州市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建筑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的目光。

拙政园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园内的建筑物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庭院的设计以自然景观为主,注重巧妙的空间布局和色彩搭配。

园内的假山、水池、小桥等元素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游客在拙政园中漫步,仿佛进入了古代文人墨客的世界,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怀。

拙政园的名字来源于明代文学家兼政治家王守仁的《拙政园记》。

这本书是王守仁在苏州任职期间的记录,记述了他在拙政园中的生活和思考。

拙政园因而得名,成为了一座承载着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园林。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都与书中的描写相吻合,极大地增加了游客们对这座园林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拙政园的设计理念注重平衡和和谐。

园内的建筑物和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整体的美感。

拙政园的设计师们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他们运用了很多独特的技巧和手法,使园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例如,在拙政园的建筑中,常常使用对称和镜像的手法,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均衡和谐的美感。

此外,园内的植物也经过精心挑选,树种的选择和植物的布局都与园林的整体设计风格相契合。

拙政园的建筑工艺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

园内的建筑物无论是宏伟的大殿还是精致的小亭,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和魅力。

建筑物的结构稳固,雕刻精细,装饰华丽。

拙政园的建筑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代表之一。

拙政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是一座蕴藏着智慧和文化的宝库。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同时,拙政园也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苏州的文化底蕴,也为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窗口。

论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论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论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造景手法独特,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对拙政园造景手法的分析。

首先,拙政园注重自然景观的还原。

拙政园以自然为基调,力求还原大自然的景致。

园林中的建筑、人工湖、花木草坪以及石桥等景观元素都是基于自然景观的模仿或再创造。

例如,西山为基,借石小造,大量利用山体和河流来塑造景观,使之更加具有自然美感。

其次,拙政园注重对称与对比的运用。

苏州园林的传统造园手法中,对称、对比等手法被广泛使用。

拙政园中的各个景点之间都采用了对称布局,左右呼应,使整个园林显得和谐而有序。

例如,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宜芸窗和邻厅之间就是严格的对称布局,体现了极致的规整美。

再次,拙政园重视水的运用。

在园林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拙政园充分利用水的特性,构建了人工湖、小池塘和迂回曲折的水道等。

水面不仅反射建筑景观,增添美感,同时也是让游人心旷神怡的重要元素。

例如,在园林的最高点有一个大石窟,将水引入其中,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水景,给人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

此外,拙政园注重建筑与园林的融合。

拙政园的建筑以苏式建筑为主,注重建筑与园林的融合。

建筑和园林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例如,园内的主要建筑物-宜芸窗、邻厅、各个亭台楼阁都选址得当,与周围的景观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最后,拙政园注重细节处理。

在拙政园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精细的细节处理。

例如,拙政园中的石桥、墙壁、门窗等都有精雕细琢的装饰,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精致。

同时,在园内的植物布置和景点设置上也注重细节,将园林打造得更加完美。

综上所述,拙政园的造景手法独特,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还原自然、重视水的运用、注重对称与对比、建筑与园林的融合以及注重细节处理等手法都表现出了拙政园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拙政园的造景手法对后来的园林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代表。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论文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论文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论文《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摘要: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以其独特而精巧的造景手法而闻名于世。

本文通过对拙政园造景手法的分析,探讨其艺术特点以及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为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拙政园;造景手法;园林艺术;现代设计一、引言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代表之作,其建造始于明朝中期,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如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以精妙的造景手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拙政园造景手法的详细分析,揭示其在园林艺术中的独特之处。

二、拙政园造景手法1.空间布局:拙政园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而著称。

其采用了错层布局的手法,通过设置假山、亭台、廊桥等景观元素,使空间产生错落有致的效果。

同时,还利用开敞的空地和水面的反射,增加了空间延伸感。

2.水景设计:水景在拙政园的造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园中有多处水池和曲径通幽的小溪,通过流动的水产生了层层叠叠的景观效果。

水景的设计还体现在利用水面的反射,将周围的景致倒映到水中,形成景物的翻倍效果。

3.建筑布局:拙政园的建筑布局精心设计,既考虑到每个建筑单体的独特性,又注重整体的和谐。

园中的宫殿、亭台、楼阁等建筑物,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角度选择,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景观。

4.植物配置:在植物配置方面,拙政园注重选择各种树木、花草,以及独特的造型植物。

通过对植物进行精心修剪和安排,使其与建筑、水景相互呼应,形成景观的统一性。

三、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1.创新思维:拙政园的造景手法之所以能够赢得如此广泛的赞誉,是因为其背离了传统的园林观念,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

现代园林设计师可以从中汲取创新思维的灵感,不断探索新的手法和技巧。

2.空间的利用:拙政园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将有限的空间利用到极致。

现代园林设计师可以借鉴这种做法,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手法,使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

3.水景的运用:水景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还可以提升景观的美感。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所以能正确体会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对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拙政园为例,通过具体对拙政园的造园和造景特色的分析举例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特色,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造园艺术的灵魂所在。

【关键字】中国园林欣赏特色拙政园【前言】中国古典园林。

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园林之母”之称的拙政园充分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和特点,1.1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筑山来营造山林之美,从而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

而在园林中常常通过筑山来丰富园中景致,达到合理自然地分割空间和增加景物层次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各式的假山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园林的各个地方,使得整个园林增加了许多自然艺术气息,也使得园林更加和谐和富有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对自然美的向往。

在拙政园中更不乏各种假山的错落分布更为园林增加了几分情趣和美感。

1.2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赏析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赏析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赏析拙政园的历史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晋朝《闲居赋》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

当时,园面积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

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

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

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拙政园的布局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的优点拙政园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

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主要有:(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论文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论文

论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目录1 拙政园简述 (2)2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2)2.1障景 (3)2.2框景 (4)2.3借景 (4)2.4对景 (4)2.5漏景 (5)2.6点景 (6)2.7添景 (6)3 结论 (6)【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以及文化底蕴,而苏州的拙政园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所以苏州园林的的设计必定是具有典范方面的造园造景手法,而造园造景也是一座园林的特色之处。

本篇论文以造景手法为切入点分析各种造景手法在拙政园是如何的运用和体现,,从而给当然园林设计也有创作的空间。

【关键词】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1 拙政园简述1509 年, 御史王献臣官场失意后还乡, 倾历官所积资财, 构建此宅, 营造一片城市山林。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 “拙者之为政也”取名“拙政园”。

在拙政园历经沧桑变化的45 1 年中, 时为衙府、时为民居、时为会馆、时为学校, 园主更换达30 多姓。

【1】2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现在全园包括东、中、西三部分。

(图1)图1东部占地约2万m2,明快开朗,其东北、西南为草地,丛植、群植黑松、广玉兰、桂、青枫、香樟,林木葱郁。

平岗远屿,竹坞曲水,山峦明秀,景物舒旷。

其间分布“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放眼亭”等建筑。

中部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是典型的多景区复合的园林,园林空间既有划分又通过游路线的经营而形成序列组合。

划分主次分明而又不流于零散。

组合敞闭开合变化有序层次清晰。

它的主要游览路线上有前奏、承转、高潮、过渡、收束等环节表现了动观组景的诗一般的韵律感,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2.1障景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中园之门原来就是拙政园的正门,可惜今已封闭。

进入砖雕门楼,一座小小天井,深仅几步而已,但那株文征明手植巨藤,已届五百岁高龄,枝干蟠曲如龙,绿叶遮天蔽日,有“蒙茸一架自成林”之说。

关于拙政园的建筑赏析

关于拙政园的建筑赏析

拙政园建筑赏析
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集山水、建筑、雕刻、园艺于一体,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下是拙政园的建筑赏析。

一、建筑风格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典型的江南园林的特点,淡雅、自然、精致。

园内建筑以白墙、灰瓦、栗柱为主要特色,与周围的山水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同时,园内的建筑风格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等。

二、建筑布局
拙政园的建筑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园内建筑以水为主体,以山石、花木为辅,形成了“山水相映、楼台倒影”的景象。

园内的建筑布局注重空间的变化和景色的层次感,通过借景、隔景、透景等手法,创造出一种幽深、雅致的氛围。

三、建筑细节
拙政园的建筑细节处理得非常精致,充满了艺术感。

园内的门窗、檐口、梁架等部位都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装饰,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此外,园内的石雕、砖雕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植物配置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也是其特色之一。

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四季常绿,花木繁茂。

通过合理的配置,形成了“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色。

同时,园内的植物配置也与建筑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

总的来说,拙政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严谨的建筑布局、精致的建筑细节和优美的植物配置,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它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遗产。

拙政园实习论文

拙政园实习论文

拙政园实习论文在结束了上海的实习任务后,我们转站来到了淡雅秀丽的苏州,畅游了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留园、狮子林以及拙政园。

下面就从拙政园的园林建筑上谈谈我之所见。

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典园林,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经过几百年的苍桑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其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并借用晋代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死后,他的儿子以拙政园为赌注,一夜之间输掉了。

自此拙政园400余年来,屡易其主,历经沧桑,几度兴衰。

今拙政园辖地面积约83.5亩,其中开放面积约73亩。

73亩开放面积中,仅38亩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今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即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

拙政园与苏州其他古典园林一样,是典型的宅园合一,有宅有园的格局。

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

中部山水明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

东区的面积约31亩,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重要的景点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涵青亭,放眼亭、天泉亭等,拙政园的纪念品店也设在此处。

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

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放眼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

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

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西园面积约为12.5亩,现有布局形成于张履谦接手时期。

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

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

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

其中,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

浅析苏州拙政园的造园特点

浅析苏州拙政园的造园特点

浅析苏州拙政园的造园特点摘要: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有代表性的一所园林,素以“清秀、玲珑、古朴、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本文将从四个维度展示拙政园的造园特点,以此构成山无止境,水无止意,山容水色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拙政园,造园特点苏州园林甲天下,而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在拙政园设计建造之初,以及在后期的不断完善,无不反映出精美绝伦而又用意深远的造园特点。

一、参差自然,曲径通幽品赏苏州园林,首先就应欣赏其参差自然的美,品赏如其如何着意避免轴线,破坏规则的艺术技巧,或者说,品赏其不整齐、不平衡、不规则、不整齐一律的空间布局。

拙政园中部,是以四面厅远香堂为布局中心的。

这个南北向的主体建筑,南面正对着作为园门的腰门,这就开始形成了轴线感了。

但是,聪明的造园家在门内特设了一黄石假山,突兀耸立,这样,到远香堂就没有符合中轴线的笔直通道可走。

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爬山向右经过曲折的小路而下,再拐弯直远香堂;一条是向左由山侧平地小路或由左折再右拐的走廊经平曲桥而至远香堂。

更妙的是,架在池上的曲桥,并不居中,也就是不在园门至远香堂的轴线上,而是在偏在西面,而且既曲又斜,这类布局,就完全打破了轴线感,而赢得参差不齐的之美了。

还值得品赏的是它的对称手法。

试看远香堂的两侧,它向西有曲廊,北通临水的倚玉轩;或曲折向西,则为一泓清流,上架“小飞鸿”廊桥,其男则为“小沧浪”水苑;再看远香堂东侧,它不是水而是山。

山巅有绣绮亭,山南则由云墙隔成著名的旱园“枇杷园”。

居中远香堂,不但消除了中轴线,而且完全消除了均衡对称的格局。

其两侧是如此不同;西面是溪水,东南是假山;西面是轩廊,东面是亭馆;西面是水院,东面是旱园;西面建筑较为密集,东面空间较为空旷。

二、藏露互补,遮隔景深藏与露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

古代的山水画最讲究藏与露的辩证结合。

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苏州拙政园

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在开始营 建时,由当时的大家文 征明主持设计。

文征明 的总体思路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概括为因地A 大学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论文题目 苏州拙政园浅析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年学期__________ 年 _________ 月 _________ 日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的东北隅,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 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园林。

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 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拙政园以水见长,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 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

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 台榭,皆因水为面势”,拙政园的一草一木、一池一塘、一厅一屋 ,每一处景观 和设计,都是历任主人营建、积累的结果。

可以说,数百年来拙政园虽然经历了不 同的设计者和维护者,但不同时期拙政园的主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宗旨和目 标,即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创造、利用、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力图营 造、维护一个最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

接下来,我从园林构建的山水、地形、植 物和建筑四个方面来浅赏一下这一古典名园,都是就地取材的普通花木 罢了,但就是这些普通花木,经过不同品种的互相搭配 ,再与园内的地形、水流、制宜、法乎自然。

拙政园所在地原本是一块地势低洼之地 ,因排水不畅,多积水, 单纯从造园角度看,这块地非理想之选。

考虑到苏州地区地下水丰富,地势低下利 于开池引水,文征明非但没有对这块低洼之地大动干戈如填土等,反而巧妙地以 水造景,以水彰景,以水联景,以水为主线设景布点,将31处景点尽数囊括其中。

拙政园园林分析范文

拙政园园林分析范文

拙政园园林分析范文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其精巧的园林布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江南园林的瑰宝。

拙政园的建成与发展历程、园林布局和设计、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拙政园的建成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当时这里是一座私家园林,归属于苏州一个富有的商人。

后来,这个商人经济上遭受困难,把园林出售给了一个政府官员,而后者因为官场上的权力斗争而最终被贬斥。

这个园林被颇有名气的文人魏忠贤购买,并将其重新改建成现在的面貌。

园林在历经多次的转手之后,最终成为了公共景区。

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和设计以其巧妙和精细而受到广泛赞赏。

整个园林以水为中心,园内有大小湖泊交织,湖泊利用山势和建筑的分布形成了多样性的水景。

园内的水系由五个大湖组成,其中最有名的是“太湖石”湖,这个湖搭配着岩石和树木的排列,形成了以“假山”为主题的景观。

园内的假山造型各异,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山洞,还有的像悬崖,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另外,园内的建筑也是重要的景观元素,建筑的布局和造型与园林的主题和景观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主要有亭、楼、塔、阁、廊等建筑形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园内的“太和堂”,这是一个三进的宫殿式建筑,采用了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有着华丽的彩绘、雕刻和装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审美理念。

此外,园内还有一些较小的建筑,例如“个园”、“别园”等,它们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同样有着精心的设计和装饰,体现了中国古代贵族园林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拙政园除了其独特的园林布局和建筑风格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艺术精神和审美观念。

例如园内的假山就是中国传统文人墨客崇尚的“山水”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人对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

【精品文档】苏州拙政园赏析-word范文模板 (12页)

【精品文档】苏州拙政园赏析-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苏州拙政园赏析篇一:苏州拙政园分析苏州拙政园分析08建筑(2)班张元挺学号:201X0110030223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个园林之中的经典之作。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1X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

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厅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

在这里主要对中园和西园作主要分析。

对于拙政园,可以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因为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

拙政园中的每一个建筑如果经过仔细推敲,其实做得都非常有意思。

下面就对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依依做一个分析。

私家园林多位于市井之中,所以相对的园林面积不会太大。

而在这种小的空间中展示各种空间,就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其实从整个造园手段上来分析,又无处不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欲扬先抑就是其中一种。

从平面图上看,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

入口做的很低调,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之后,暂时在空间上放一放,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进入腰门。

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门左右分别植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的氛围。

园门虽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处理的小巧,朴素,淡雅。

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当从游廊绕过土山后,空间就豁然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筑景顿时袭来,使人从空间上获得愉悦感。

苏州拙政园作文(通用24篇)

苏州拙政园作文(通用24篇)

苏州拙政园作文(通用24篇)苏州拙政园作文(通用24篇)苏州拙政园作文 1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因有江南才子文征明参与设计,文入气息尤其浓厚,处处诗情画意。

园以水景取胜,平淡简远,朴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园林疏朗典雅的古朴风格。

景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另有原住宅处于1992年建成苏州园林博物馆对外开放,这亦是中国首家园林专题馆。

园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拙政园更是中国造园的、经典之作,与故宫、长城、孔庙、秦兵马涌、布达拉宫等同属国宝,亦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近年来,拙政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每年春夏两季举办杜鹃花节和荷花节;花姿烂漫,清香远溢,使素雅幽静的古典园林充满了勃勃生机。

拙政园西部的盆景园和中部的雅石斋分别展示了苏派盆景与中华奇石,雅俗共赏,陶冶情操。

到人间天堂苏州,怎能不游拙政园。

游任何一个园林都尽量选在人少的时间,这样才能让你静下心来品味,从各个角度观察,才能体会出她在平凡的表面下隐藏的深厚蕴含。

苏州拙政园作文 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就来到了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

苏州主要因园林而得名。

到了苏州,我和家人吃过午饭后,就来到了苏州最有特色的拙政园。

进入院内,就像走进了“天堂”。

有着树木小草的地面,散发出一种幽静的清香。

远处的小桥流水,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诗情画意的味道。

向左转,沿着小石板路走,我们来到了一个亭子中,亭子中有个石桌,是给贵宾题诗作画用的。

还有这个亭子中的四面墙壁上都有这一个大石孔,可以看到四季的画卷。

你若不信,继续往下看……从南面的石孔往外看,可以看到春季的画卷。

墙外有着一株迎春花,等到春季的时候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西面的石孔往外看,可以看到夏季的画卷。

拙政园赏析

拙政园赏析

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比较著名的一所园林,素以“清秀、玲珑、古朴、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构成山无止境,水无止意,山容水色,绵延不绝的美丽暮色。

园中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点缀花木山池,极具艺术魅力,是不可多得的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甲天下,而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一、参差自然,曲径通幽品赏苏州园林,首先就应欣赏其参差自然的美,品赏如其如何着意避免轴线,破坏规则的艺术技巧,或者说,品赏其不整齐、不平衡、不规则、不整齐一律的空间布局。

拙政园中部,是以四面厅远香堂为布局中心的。

这个南北向的主体建筑,南面正对着作为园门的腰门,这就开始形成了轴线感了。

但是,聪明的造园家在门内特设了一黄石假山,突兀耸立,这样,到远香堂就没有符合中轴线的笔直通道可走。

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爬山向右经过曲折的小路而下,再拐弯直远香堂;一条是向左由山侧平地小路或由左折再右拐的走廊经平曲桥而至远香堂。

更秒的是,架在池上的曲桥,并不居中,也就是不在园门至远香堂的轴线上,而是在偏在西面,而且既曲又斜,这类布局,就完全打破了轴线感,而赢得参差不齐的之美了。

还值得品赏的是它的对称手法。

试看远香堂的两侧,它向西有曲廊,北通临水的倚玉轩;或曲折向西,则为一泓清流,上架“小飞鸿”廊桥,其男则为“小沧浪”水苑;再看远香堂东侧,它不是水而是山。

山巅有绣绮亭,山南则由云墙隔成著名的旱园“枇杷园”。

居中远香堂,不但消除了中轴线,而且完全消除了均衡对称的格局。

其两侧是如此不同;西面是溪水,东南是假山;西面是轩廊,东面是亭馆;西面是水院,东面是旱园;西面建筑较为密集,东面空间较为空旷。

二、藏露互补,遮隔景深藏与露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

古代的山水画最讲究藏与露的辩证结合。

而拙政园作为立体的山水画,其艺术意境的生成,也离不开藏与露相反相成的巧妙的艺术处理。

(一)对尘俗喧扰的园外来说,应力求以最巧妙的手法做到“善藏”,或者说,尽可能做到藏而不露或少露。

园林艺术论文拙政园游记

园林艺术论文拙政园游记

园林艺术论文拙政园游记09计算机1班去年在上大学之前,我和家人从北京到苏州最后由苏州到杭州。

过了一个漫长的旅游假期。

在长达20多天的旅途里,我们在北京在苏州也在杭州参观了很多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在这么多的景点中,我对苏州的园林有很浓厚的兴趣。

而在众多的园林中拙政园给我的映像最为深刻。

苏州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古典园林,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北京的园林也去过多次,北京皇家园林令人产生严肃、庄重、敬仰、惊赞乃至拘束、压抑、不自由之感,它的本质上有点象一个“惊叹号”,而苏州园林则令人产生轻快、松弛、自在、随便乃至无拘无束之感,再加上苏州园林曲折幽深,含而不露给人的特殊感受,它的本质给人更象是一个“省略号”。

如果说北京皇家园林是篇学术性论文的话,那么苏州园林则是首抒情诗。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1509年),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

王献臣取晋代文学家潘岳“拙者之为政”句意,将此园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水,所以又被称之为山水之园。

拙政园的花园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中园是全园精华之所在水面占了三分之一。

江南因水而充满生机,拙政园因水而赋予灵动。

拙政园之美,美在她的清幽。

经过拙政园的墙门和“通幽”“入胜”的腰门,就会感受到一种宁静,这种宁静是在心里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宁静。

这里有一个三开间的堂屋叫“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

在兰雪堂内中间的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的拙政园的全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拙政园是分为三个部分的,一个是东园,也称“归田园居”,无为旅游一个是中园,也叫“复园”,是以池岛假山为胜,还有一个是西园也叫“补园”。

拙政园的清幽是从历史中透漏出来的,她的来由十分久远,是从明朝的线装书籍中飘洒出来的,是从那漆漆点点的红木家具中盘旋而来的,也是从昆曲的咿咿呀呀中萦绕而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拙政园景观赏析论文
建筑学专业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
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
园。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
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
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
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
设考究。

东部原称“归田园
居”,配以山池亭榭,仍保
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
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
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
移建。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
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
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1、廊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

朱红色桥
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
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
政园的经典景观。

2、阁
松风水阁: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

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

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

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3、亭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
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

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
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

此井终年不
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涵青亭: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

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1. 对景
“雪香云蔚亭”、“待霜亭”与远香堂互为对景
2、框景
芙蓉榭:拙政园东部一方形歇山顶临水风景建筑,
位于主厅兰雪堂之北,大荷花池尽东头。

荷池
约略为矩形,东西长,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
前有很深远的水景,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
小榭之名由此而来。

芙蓉榭已成为东部很有特
色的风景,尤其是夏天夜晚,皓月当空,明月,
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实能给观赏者带来
美不胜收之感。

小榭室内装修也极为精美。


榭临水的西面装点有雕刻的圆光罩,东面为落
地罩门,南北两面为古朴之窗格,颇有苏州园
林小筑的古雅书卷之气。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水边的水榭。

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

芙蓉榭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

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

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淡红色,中午紫红色,傍晚粉红色。

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

框景手法:圆光罩、长方形落地罩:封闭与开阔对比
加了镜框的中国山水画。

3、分景
分景可构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方式,造成了景物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的丰富变化。

有障景和隔景两种。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和经典景观。

起隔景作用。

4、借景
梧竹幽居
俗称“月到风来亭”,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
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

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
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
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四个圆洞门既通透、
采光、雅致,又形成了苏州园林一年四季景色,南
面春景(桃树、柳树),西面夏景(荷花),北面秋
景(梧桐树、竹子),东面东景(梅花,白墙)。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体。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二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
5、夹景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
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
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
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
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
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
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
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
直到端景的高潮
塔影亭
6、漏景
秫香馆:位于拙政园东部,原为秫香楼,位于天泉亭
北土山松岗之西,为拙政园东部最大的厅堂。

秫者,
稷、稻的统称,此处原来为归田园居之北界,墙外为
北园,乃园主的家田,故于此建楼,以观赏农桑田园
之景。

秫香之名,亦由此得。

当年复建此堂时,馆内
所有落地长窗裙板及夹堂板上均刻有《西厢记》人物
故事图案,1966年,为保护起见,将图案翻入室内,
以无雕刻的反面窗板向外,一直沿用至今。

今日的秫
香馆四周景色开朗,南边隔水为山岛,是游人品茗休
憩的好去处。

7、添景
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

亭是一种只有
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
和台基三部分组成。

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
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
一。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

但造园家
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
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
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
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
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