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合集下载

我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解

我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解

重要性
作为电子学的分支学科, 它主要研究电子或粒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并 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功能的科学,以实现电路的系统和集成为目的,实用性强。微电子学又 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 在这一领域上, 微电子学是研究并实现信息获取、 传输、 存储、 处理和输出的科学,是研究信息获取的科学,构成了信息科学的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 着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 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 标志。 微电子学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是微电子
我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解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内容、重要性和研究方向、服务领域
研究内容和研究内容
1 定义: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 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微电子学是 21 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 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 重要基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 2 特点: 核心——集成电路 微电子学:电子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微电子学以实现电路和系统的集成为目的,故实用性极强。 微电子学中的空间尺度通常是以微米(m, 1m=10-6 m)和纳米(nm, 1nm = 10-9 m)为单位 的。 微电子学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 微电子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涉及了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 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测试与加工、图论、化学等多 个学科 微电子学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是微电子 学发展的方向 3 科目 微电子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其中包括了半导体器件物理、 集成电路工艺和 集成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测试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了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 计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测试和加工、图论、化学等 多个领域。 4 总结 微电子学的渗透性极强, 它可以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而诞生出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 例如 微机电系统(MEMS)、生物芯片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 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 新兴学科。微电子学是 21 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 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 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 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目前还是很火爆的,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比较少,行业人员紧缺,就业很好。 可以去电子工业部、航空航天部各研究所;英特尔,三星这样的国际公司;国内的 有华为,中兴,大唐电信这样跨行业的公司。还有和电子产品有关的相关企事业单 位,就业前景非常好,就业面非常宽。

微电子学概论

微电子学概论

微电子学概论微电子学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中的电子行为和器件的学科,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

它主要研究微小尺寸下电子元器件(例如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制造和运作原理。

微电子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它逐渐成为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学科。

在微电子学中,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微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电子器件的特性和行为、器件的集成和封装、微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等。

微电子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小于1微米的尺度,因此需要运用微细加工技术和各种先进的材料制造技术。

微电子学的发展离不开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在电导性上有所区别,有导电和绝缘两种状态。

这种特点使得半导体材料成为微电子学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半导体材料通过掺杂、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式可以制造D型、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

在半导体中,N型电子和P型空穴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合并,形成PN结构,利用PN结可以制造晶体管和二极管等微电子器件。

微电子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微电子学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都需要微电子技术来制造高性能的集成电路芯片。

此外,微电子技术还应用于医疗设备、航天器件、军事装备等高技术领域。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得以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

然而,微电子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微电子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工艺复杂度逐渐增加,这对制造和测试带来了困难。

其次,尺寸越小,器件的故障率越高,如何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微电子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外,微电子技术对纳米材料和量子效应等新兴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面临着挑战。

总结来说,微电子学作为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学科,研究微观世界中的电子行为和器件。

它与半导体材料密切相关,应用广泛,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电子学在器件制造、工艺和应用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来推动其发展。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介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介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介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Microelectron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和应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技术,以及其他微观尺度电子器件和电路的设计、制造和应用。

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是VLSI技术。

VLSI技术是通过将大量的电子器件(如晶体管)和电气结构集成到单块硅基底上,形成微型动态系统,实现电子产品的高度集成和微型化。

VLSI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硬件和电子产品的性能不断提高,同时体积不断缩小,功耗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微电子器件和技术。

微电子器件是在微米尺度上制造的电子器件,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双极晶体管。

微电子器件的研究旨在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

除了VLSI技术和微电子器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还涉及到封装技术、测试技术和可靠性研究等方面。

封装技术是将芯片与外部世界连接的过程,包括封装材料的选择、封装方法的设计等。

测试技术是为了确保微电子器件和电路的正常工作而进行的相关测试和验证。

可靠性研究则是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寿命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率,以及改进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手段。

同时,它也促进了医疗设备和科研仪器的进步,为医疗行业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此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还为智能电子设备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涉及到集成电路、微电子器件和相关技术的学科,其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并且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医疗技术和智能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论文前言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与其他专业相比,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覆盖面较宽的专业,设置了光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既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学术内涵,又有宽泛的应用背景。

面对电子类专业的特点、社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及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 我们必须调整培养思路,除继续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创新,还应更加重视实践创新。

建立科学合理的、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非常迫切”。

通过半学期的专业导论课,我对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对电子信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犹记得小时候对电子产品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原理,还不小心拆坏了自己的录音机。

因此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既圆了儿时的梦想,也期待着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相信有兴趣做引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在电子信息领域里取得一番成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概述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

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

电子行业微电子学概论

电子行业微电子学概论

电子行业微电子学概论简介微电子学是电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并应用于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中。

在现代电子行业中,微电子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微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微电子学是一门研究并应用于制造微型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的学科。

它涉及电子学、材料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并与半导体材料、微纳加工技术、器件物理等密切相关。

微电子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设计和制造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实现电子产品的迷你化、集成化和高性能化。

微电子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晶体管技术的发展。

晶体管作为第一个可控制电流的电子器件,取代了电子管,使电子设备变得更小、更可靠、更节能。

随着晶体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集成电路应运而生。

集成电路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将多个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集成度和性能。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微电子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出现,使得更多的电子器件能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进一步推动了电子设备的迷你化和高性能化。

到了21世纪,微电子学继续发展,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进一步提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微电子学的应用领域微电子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现代电子行业中的所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电子学应用领域:通信领域微电子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线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通信协议等都离不开微电子学的支持。

计算机领域微电子学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计算机硬件、芯片设计、存储器等都需要微电子学的技术支持。

消费电子领域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都是微电子学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医疗领域微电子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医疗设备、医疗传感器等都需要微电子学的技术支持。

能源领域微电子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能源管理、能源转换和节能技术等方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原理与应用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原理与应用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原理与应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研究微小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的学科领域。

它涵盖了从半导体材料到集成电路,再到电子系统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原理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基础原理1.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是微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了解其物理性质对于理解微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在半导体物理中,我们会学习半导体的能带结构、载流子动力学以及PN结等基础概念。

2.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是微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等。

我们将学习这些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特性,并了解如何应用它们来实现电流的控制和放大。

3.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将不同种类的电子器件集成在同一片半导体芯片上。

在学习集成电路的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封装工艺、设计流程以及各类集成电路的应用。

二、应用领域1.通信领域微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和制造集成电路来实现无线通信设备的功能,比如手机、无线路由器等。

此外,微电子技术还可用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各类通信系统中。

2.医疗领域微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例如,通过微电子传感器可以实现生物体内各种参数的监测和测量,为医疗诊断提供便利。

此外,微电子技术还可用于医疗影像设备、假肢等医疗器械的开发与制造。

3.能源领域微电子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储能技术等方面。

通过设计和制造高效的微电子器件,可以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和利用率,从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自动化领域微电子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结合,可以实现诸如工业控制、智能交通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自动化系统。

微电子器件的小尺寸和高集成度使得这些系统更加紧凑和高效。

结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前沿且重要的学科,它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学习,我们可以掌握其基础原理,并将其应用于通信、医疗、能源和自动化等领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微电子导论知识点

微电子导论知识点

课题一重要知识点微电子学“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革命”是电子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电子或离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并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

因此,微电子学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这一领域中,微电子学研究并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是信息科学的基石。

我所面对的学科/ 专业是做什么的?微电子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包括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工艺和集成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测试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测试和加工、图论、化学等多个领域。

微电子学研究并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微电子学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微电子? 答案 微型电子电路四. 微电子技术与工业信息化微电子技术以其高度的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和带动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微电子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了光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加速了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新材料与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促进光电子、汽车电子等产业的兴起。

同时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

课题二重要知识点微电子学是电子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研究在固体(主要是半导体)材料上如何构成的微小型化电路,子系统及系统。

空间尺度以微米和纳米为单位。

微电子学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是微电子学发展的方向。

微电子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涉及了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测试与加工、图论、化学等多个学科。

微电子学的渗透性极强,它可以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而诞生出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例如微机电系统(MEMS) 、生物芯片等。

微电子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从材料到产品的过程导体:是善于导电的物体,能够让电流通过材料。

030432001微电子学导论

030432001微电子学导论

《微电子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432001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Microelectronics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微电子学导论是高等工业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学习与研究内容的技术基础课,主要讲授与集成电路及集成系统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般性知识,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开启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专业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前作必要的准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微电子学的特点、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基础、集成电路基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的设计基础、集成电路CAD以及系统芯片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基本学习与研究范畴;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3.基本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的一般能力;4.了解集成电路工艺与设计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机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微电子学的特点、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基础、集成电路基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的设计基础、集成电路CAD以及系统芯片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基本学习与研究范畴。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可采用的设计方法的种类及划分方式。

3.基本技能:加强查阅、收集、整理参考资料的能力,增强自学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微电子专业导论作业

微电子专业导论作业
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的基本能力。
我会努力学好一下几个方面: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数学、物理是大学的基本课程,我只有学好大学数学、物理,我们才能拥有学习微电子专业课的实力,所以我一定要学好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学习微电子导论的心得,体会与建议:
在我刚学习微电子导论时,我觉得微电子导论只是一门有关电视,电脑的硬件方面的学科,但当我慢慢开始学习后发现,微电子不仅仅是这样,他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我们的手机,小到我们的身份证,一卡通,无处不充满着集成电路,它小巧又方便,高效又高科技,看似小小的一颗芯片去能做好多事情,所以,RFID,MEMT,等等,都代表着人们的智慧。
最后,我认为微电子导论的课时虽然很短,但是它让我了解到微电子专业究竟要学什么,学他能干什么,他和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使我的微电子专业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以后的微电子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认真的学习微电子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时光里,学会,学好我
的专业,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从事其专业。
2)掌握大学英语的基本知识;大学英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门外语,只有学好大学英语,我们才有学好微电子专业的可能,因为微电子专业的一些好的著作是来自于外国,而英语是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所以,掌握大学英语的基本知识是相当必要的。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其它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产业发展状况。
微电子技术是一项年轻的技术,它发展的理论基础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之间建立起来的现代物理学。它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凭借着飞快的发展速度和强大的生命力,成功地渗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21世纪里继续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在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微电子技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一门高科技应用性学科,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被誉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心脏和高科技的原动力。

本专业主要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微电子技术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原理、设计、制造、封装与应用技术,接受相关实验技术的良好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开阔的科学视野;2.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3.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4. 具备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封装技术和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5. 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6.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2023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2023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2023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等多个方向的学科。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成为现代技术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以及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电子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集成电路设计等多个方向的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制备和物理特性,了解微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从而具备设计、制造和测试微电子器件和芯片的能力。

其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就职于电子、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等各种高科技产业。

在微电子行业内,毕业生可从事半导体材料、电路设计、芯片制造、测试认证等不同职能的领域。

同时,微电子行业还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例如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物联网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另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一个创新性强、前沿性强的学科。

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涉及到多种物理学原理和工程技术,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研究生阶段,则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当前微电子行业的前沿研究方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通过学术论文的发表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最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还具有国际化特色。

微电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性,因此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也具备国际化的特色。

学生可以有机会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交流与学习,或者在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实习和就业,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创新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方向的知识和技能。

该专业的紧缺性和就业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前来学习和深造,同时,也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注重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微电子学导论复习大纲_电科14

微电子学导论复习大纲_电科14
?2集成电路从亚微米08微米035微米深亚微米小于025微米发展至今天的超深亚微米或纳米小于50纳米当今集成电路的特点有哪些
微电子学导论 复习大纲
授课班级:电科14级 授课时间:2015年秋季学期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第十周 周三下午
一. VLSI概述(第一次课目录)
(1)摩尔定律的内容。 (2)集成电路从亚微米(0.8微米~0.35微米)、深亚
(4)什么是版图的设计规则?
(5)对于CMOS工艺:(a)在版图中如何生成晶体管?在版图 中如何表征晶体管;(b)在版图中如何表征晶体管的S、D区?
(6)理解CMOS工艺的以下各个掩模层次、各个区域、及晶体 管的版图层次的表达:
a)n阱; b)有源区; c)N+; d)P+; e)NFET; f)PFET;
四. MOSFET的逻辑设计(第六次课目录)
(1)理解MOS管作为理想开关时的串联与并联特性。 (2)即使考虑理想开关的条件下,NFET能够无损地传输任何逻辑吗?PFET能
够无损地传输任何逻辑吗?
——理解单管作为传输门的传输特性与阈值电压损失。 ——理解CMOS“传输门”的工作原理。 (3)能够正确写出CMOS的中、英文全称。正确理解CMOS电路“输入”与 “输出”逻辑反相的本质。
(4)对于CMOS反相器,能够写出/画出:逻辑表达式、真值表、逻辑符号图、 电路图。
(5)对于CMOS缓冲器,能够写出/画出:逻辑表达式、真值表、逻辑符号图、 电路图。
(6)对于CMOS两输入或三输入与非门,能够写出/画出:逻辑表达式、真值 表、逻辑符号图、电路图。
(7)对于CMOS两输入或三输入或非门,能够写出/画出:逻辑表达式、真值 表、逻辑符号图、电路图。

山东省考研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科知识点整理

山东省考研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科知识点整理

山东省考研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科知识点整理一、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概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微米和纳米尺度的电子器件,以及相关的材料、工艺和系统。

本学科旨在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能够在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工艺和设备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

二、微电子器件1. 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 性能参数:载流子浓度、迁移率、载流子寿命、电流饱和等。

- 能带结构:价带、导带和禁带宽度,半导体材料类型。

- 载流子传导机制:本征传导、杂质导电、空穴、电子等。

- PN结:结电容、势垒高度和宽度、正向和反向偏置等。

2. 器件制造工艺- 光刻技术:光刻胶、曝光和显影,制作图形和纳米结构。

- 薄膜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多晶硅和硅酸盐玻璃等。

- 接触工艺:金属与半导体接触,欧姆接触和肖特基接触。

- 清洗和腐蚀:去除污染物和制造杂质,湿法和干法清洗。

3. 可编程逻辑器件- 静态RAM(SRAM):存储单元、读、写操作、功耗和稳定性。

- 动态RAM(DRAM):电容存储单元、刷新、数据读写和存储稳定性。

- 闪存:非易失性存储器、擦写、编程和擦除操作。

- 多值逻辑:多态性、电路设计和编码方法。

三、集成电路设计1. CMOS电路设计基础- 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

- 时序逻辑电路:锁存器、触发器,时钟信号和时序设计。

- 运算器:加法器、乘法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 数模转换器(ADC)和模数转换器(DAC):基本结构、精度和速度。

2. 高层次综合- RTL级综合:寄存器转移级描述、组合逻辑优化。

- 比例整数/比例浮点数计算:定点数和浮点数运算,精度和速度。

- 并行处理器的设计:流水线、超标量、多流水线。

3. 片上系统设计- 系统级建模:高级综合工具、系统C、TLM。

- 处理器架构:单核、多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

- 片上网络:片上互连、分布式存储,网络拓扑结构。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

微电⼦科学与⼯程专业课程有哪些主要学什么
微电⼦科学与⼯程专业课程有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集成电路⼯艺原理、集成电路CAD、微电⼦学专业实验和集成电路⼯艺实习等。

微电⼦科学与⼯程专业主要学什么
⾼等数学、⼤学物理及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及实验、模拟电路及实验、数学物理⽅法、C++语⾔、数字电路及实验、信号与系统及实验、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固体电⼦学、微电⼦器件、微电⼦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设计⾃动化、集成电路CAD、微电⼦技术专业实验和集成电路⼯艺实习等。

微电⼦科学与⼯程专业就业前景
微电⼦科学与⼯程专业近年来也逐渐热⽕起来了,竞争⼒也很⼤。

微电⼦专业⼀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

据教育部公布的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率≥90%;毕业⽣规模约在2千⼈次⾄5千⼈次。

微电⼦科学与⼯程专业主要研究新型电⼦器件及⼤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计算机辅助集成电路分析,各种电⼦器件的基础理论、新型结构、制造⼯艺和测试技术,以及新型集成器件的开发。

微电⼦学近年来的发展,使计算机能⼒成倍数地增加,硬件成本⼤幅度降低,从⽽极⼤地推动了⼯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

还有如激光器的研究应⽤、传感器的研究等的当代热点研究领域,都是微电⼦的范畴或者与之紧密相关。

微电⼦技术的发展,是现代⼯业的基础和信息化⼯等。

微电子学基础-第一讲 导论

微电子学基础-第一讲 导论

CH1 Why Microelectronics?4 An important example of microelectronics.Microelectronics exist in black boxes that process the received and transmitted voice signals.CH1 Why Microelectronics? The front-end of the camera must convert light to electricity by an array (matrix) of “pixels”Each pixel provides a voltage proportional to the “local” light intensity A digital camera is focused on a chess board.Sketch the voltage produced by one column as a function of time The pixels in each column receive light only from the white squares.V oltage waveformof one columnX1(t) is operating at 100Mb/s and X2(t) is operating at 1Gb/s.A digital signal operating at very high frequency is very “analog”.CH1 Why Microelectronics?8The foregoing observations favor processing of signals in the digital domain.CH1 Why Microelectronics?9A voltage amplifier produces an output swing greater than the input For example, a voltage gain of 10 translates to 20 dB.General amplifier symbols are shown belowCH1 Why Microelectronics?10In digital microelectronics, we study the design of the internal circuits of For example, we construct a circuit using devices such as transistors to realize the NOT and NOR functions shown below.Basic Circuit TheoremsHow do we analyze circuits?Kirchoff’s Laws–The Kirchoff Current Law (KCL) states that the sum of all currents flowing into a node is zero (conservation of charge)–The Kirchoff Voltage Law (KVL) states that the sum of voltage drops around any closed in a circuit is zero (conservation of energy)Polarities of voltages and current?CH1 Why Microelectronics?11and Norton EquivalentsEquivalent Circuit (TEC) is a useful way of reducing not want to look at all of the details inside the complex circuit(a) Thevenin equivalent circuit (b) computation of equivalent impedance–Thevenin’s theorem states that a (linear) one-port network can be replaced with an equivalent circuit consisting of one voltage sourcein series with one impedance.be represented by one current source in parallel with one is determined by shorting the port of interest andcomputing the current that flows through it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1408104
课程中文名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n 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开课学期:1,3
总学时:16
总学分:1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微电子学,微电子学的目的任务,微电子专业将要学习的课程和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软件,微电子学的历史和典型微电子器件,微电子学的发展和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微电子学有一个总体的、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微电子学的兴趣,了解微电子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和深造情况。

相关知识包括固体物理及量子力学初步知识,握半导体物理及微电子器件知识,微电子工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MEMS(微机电系统)相关知识,还将讲解学生关心的最新的数码、电脑硬件及微处理器的原理、结构以及选购知识。

通过学习使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对微电子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微电子学各门专业课准备好必要条件。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内涵、涉及领域、发展概况;
(2)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知识领域、课程设置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应用,课程的先后承接关系及选课注意事项;
(4)微电子学研究的内容,领域,研究方向和学习的课程及相关软件,微电子学的就业和深造情况。

(5)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包括固体物理及量子力学初步,半导体的基本电学性质,基
本半导体器件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及微
机电系统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的数码、电脑硬件、微处理器的原理,结构以及
选购知识。

(6)通过学习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终生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7)具有通过数据库、网络等方式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8)了解微电子行业和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热点,并能表达自我观点。

(9)了解微电子与集成电路专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专业概况(2学时)
1.1 专业发展历史,
1.2 专业内涵
1.3 专业服务领域及专业前景
1.4 学院和专业的基本情况
2 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2学时)
2.1 专业培养目标
2.2 专业培养要求
2.3 专业课程体系
2.4 专业培养环境及条件
2.5 学分体制及管理制度
3 微电子学的重要性(2学时)
3.1微电子学的特点集成电路产业机构及分类
3.2微电子学的发展规律与发展历史
3.3微电子学的特点与重要性
4 专业课程与基础知识介绍(8学时)
4.1半导体物理
4.2微电子器件原理
4.3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4.4模拟与数字电路设计及CAD系统
5 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行业的法律法规(1学时)
6 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专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景、新技术新方法(1学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1)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后续课程: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工艺、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八、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
[1] 刘恩科,朱秉升,罗晋升等. 半导体物理学(第七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2011年3月
[2] 曹培栋.微电子技术基础-双极、场效应晶体管原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4

[3] 张兴、黄如、刘晓彦. 微电子学概论(第三版) [M]. 北京大学出版.2010年2月
九、考核方式
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