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学5-6章

合集下载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x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x
5.2.1 动态规划概念
动态规划是用来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量方法 。其特点在于,它可以把一个n 维决策问题变换为几个一维最优 化问题,从而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决策
决策
状态 1
状态
2 状态
状态 决策 n
3
C1
2 B1 3
1
A
1 2
3
C2
3
D
4 B2 1
4
渠道最短路径问题
C3
状态转移方程如下(一般形式)
• 2、付国伟,程声通.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 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8
• 3、朱党生,王超,程晓冰.水资源保护规 划理论及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1
第五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
5.1 模型化和最优化
5.1.1 数学模型
(一)数学模型是一组描述和代表真实系统的方程。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规划1
水资源规划2
教材书目
• 1、 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 工程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 2、汪承杰.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2
• 3、Adamson,A.W.水资源系统规划与分 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参考书目1
• 1、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吴季松。2002 年10月第1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f3 (A) = min
d(A, B1 )+ f2 ( B1 ) d(A, B2 )+ f2 ( B2 )
= min{6,7}=6
(最短路线为A→B1→C1 →D)
从水库A的调水到水库D,可以经过B、C水库调节。图示输水 渠道情况下,确定最短供水渠道。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7章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1-7章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1.坚持依法治水 2.坚持水资源国有的原则 3.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 4.坚持市场经济原则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四.水资源管理的准则
1.综合效率 2.技术效率 3.实施的可靠性 4.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工作流程
一.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联系及区别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定义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 的底限,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 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
第三节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主要内容
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 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 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a.算术平均法:此法简单,但当降水量随地形变化 较大时,精度较差;只有当地形起伏不大,且降水 量观测站分布较均匀时,计算效果较好。
第二节 水资源数量评价
2、降水量计算
(2) 流域或区域面上的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 b.等值线法:一般来说,等值线法是计算流域(或 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较完善方法,因为它考虑了地 形变化对降水的影响。因此,当地形变化较大,区 域内有足够数量的降水量观测站,又能够根据水资 料结合地形变化绘制出降水量等值线图时,采用等 值线方法是比较理想的。 c.泰森多边形法:当流域内待选的降水量观测站比 较少,绘制降水量等值线又比较困难时,可以选用 本方法。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21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0号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21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0号

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21年)正文:----------------------------------------------------------------------------------------------------------------------------------------------------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1993年12月29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7月31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3年8月15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17年6月3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二十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11月23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十八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1年9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等二十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三章水资源节约第四章水资源保护第五章用水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水工程建设,促进水环境改善。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教学大纲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教学大纲

《水资源利用》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0102024二、课程名称:水资源利用(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三、学分、学时:1.5学分; 24学时。

四、教学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水资源环境学院六、先修课程:工程水文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资源经济学七、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主要讲解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水资源开发、评价、管理、供需分析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八、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水资源概念与分类第二节水资源内涵与类型第三节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第四节水资源的社会属性第五节水资源管理第二章水资源综合评价第一节地表水资源评价第二节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三节特种水资源评价第四节水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第五节水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第六节案例分析第三章水资源需求预测第一节需水概念及分类第二节生活需水第三节工业需水第四节农业需水第五节生态需水第六节综合需水分析与计算第七节案例分析第四章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合理配置第一节供需分析概念及类型第二节单项工程可供水量计算方法第三节水利系统可供水量计算方法第四节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方法第五节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第六节案例分析第五章水资源系统规划第一节灌溉系统规划第二节供水系统规划第三节水能利用规划第四节航运规划与运用第五节水资源综合规划第六节案例分析第六章水资源系统运行管理第一节灌溉系统运行第二节供水系统运行第三节水能系统运行第四节航运系统运行第五节水资源系统综合运行第六节案例分析第七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水资源领域的意义第二节水资源系统承载能力分析与计算第三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第四节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第五节案例分析基本要求:(1)了解水资源内涵、特点与分类。

(2)熟练掌握地表、土壤、地下水资源水量、水质评价内容、指标、模型与方法;(3)了解特种水资源的评价内容与方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时间:2007-11-21 来源:作者:温岭市人民政府令第 89 号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更新时间:2005-10-17 返回目录《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已经十三届市政府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王建平二○○五年四月十九日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办法。

海水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五条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市水利局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建设规划、财政、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气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各镇、街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工作,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宣传和教育,全面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二章水资源规划第八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环境灾害,应当统一制定规划。

《水资源学教程》思考题

《水资源学教程》思考题

《水资源学教程》思考题《水资源学教程》思考题使用教材:《水资源学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左其亭、窦明、马军霞合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第一章水资源学概论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介绍水资源特点时,既说水资源是可再生的,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二者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水资源学的概念与学科体系。

分析水资源学与水文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水资源概况从中国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由于自然原因给人们用水带来的困难,并论证采取跨流域(或区域)调水、兴建水库的必要性。

人类主要面临哪些水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第三章水资源形成及转化关系叙述水循环的机理与特点。

从水循环过程来分析水资源特点。

以一个你比较熟悉的地区为例,分析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

简述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分析各用水部门间可能出现的矛盾,论述我们应该如何协调或解决这些矛盾?分析生态用水的重要性,论述如何保证生态用水?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分析,该如何做好水资源工作?第五章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例,搜索相关资料,建立该区域或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

简述一个闭合流域的水资源转化模型。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有哪些?试简要说明。

选择一个小河流,搜索相关资料,计算该河流的水环境容量。

简要介绍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水资源价值流是由什么来决定的?结合某地区实际情况,展开讨论。

简述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模型及应用。

综述基于“社会净福利函数”和基于“发展综合指标测度”的可持续发展量化方法。

阐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模型建立方法和应用。

第六章水资源评价简述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在区域径流系列计算时,讨论不同河川径流方法的应用范围。

某河道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如下:DO浓度为8.5mg/L;CODMn 浓度为6.38mg/L;氨氮浓度为1.13mg/L;镉浓度为0.005mg/L;氟化物浓度为 1.0mg/L;石油类浓度为0.02mg/L;总磷浓度为0.25mg/L。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一门研究农业水资源特征、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工程措施,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其有关的地区水利条件,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农业水资源量分析方法,掌握灌溉排水的基本理论和灌排技术、灌排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及地区水利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

(二)能力目标通过理论教学,能对区域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能根据水源条件选择合理的取水方式,能进行引水工程的水利计算;能进行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布置。

为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细心踏实、思维敏锐、勇于创新、科学认真的职业精神。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了解我国水资源利用状况、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和世界灌溉与排水的发展概况;了解灌溉水源、水质标准、农用小型蓄水工程的类型及组成、取水方式的类型。

(二)理解理解水循环规律和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分析方法;理解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解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的计算方法;理解灌水方法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条件;理解田间排水的形式和作用。

(三)掌握渠道灌溉系统、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与规划设计;掌握喷灌和微灌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1学时第一节水资源的概念第二节变化中的世界之水第三节我国的节水农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知识点: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利用、我国的节水农业现状。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念的由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过程。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概况和作用,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进行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水资源管理学

水资源管理学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学概述 第一节 水资源概况
一、世界水资源总量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 水量的总体。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
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 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 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3.5%,其中大部分(近70 %)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 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 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 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 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 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 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
此定义的特征
将经济、技术因素隐含在水资源中,强调 了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 性;——动态性
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 中——水的整体系统
明确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环境属 性) ——承载力
1. 水资源:通常指的是淡水水源,是较容易 被人类刮用,而且是可以逐年恢复的淡水 水源。目前水资源不包括:
海水
两极冰川
深层地下水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建议 “水资源应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 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 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 可被利用”。
三、水资源问题 1、地区性缺水问题 华北缺水: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
应大力加强用水管理,推行节水措施,保 护好现有水资源
及早研究和规划从外流域大型凋水的计划, 从长远角度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
2、管理问题 农业用水管理:农田灌溉措施老化、渗漏 工业用水效率低下: 城市生活用水问题:

水资源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水资源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水资源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1. 水资源管理概述
- 介绍水资源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 解释水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 探讨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2. 基础水资源管理知识
- 解释水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 研究水资源的分布和供需状况
- 分析水资源管理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3. 水资源管理法律框架
- 介绍国内外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 讨论水资源管理法律框架的体系和层级
- 分析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指导作用
4. 水资源管理策略和措施
- 探讨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和目标
- 分析水资源管理的各种措施和实践
- 介绍水资源管理的最佳实践案例
5. 水资源管理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 研究全球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 探讨水资源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 分析科技创新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应用
6. 案例研究和实践模拟
- 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案
- 进行实践模拟,让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案例研究和实践模拟的经验教训
7. 水资源管理知识考核和总结
- 进行针对水资源管理知识的考核测试
- 总结培训内容和重点
- 提供进一步研究和深造的建议。

水处理及再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方案制定

水处理及再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方案制定

水处理及再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方案制定第1章引言 (4)1.1 背景与意义 (4)1.2 研究目的与任务 (4)第2章水资源现状分析 (5)2.1 我国水资源概况 (5)2.2 水资源利用现状 (5)2.3 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5)第3章水处理技术概述 (6)3.1 物理处理技术 (6)3.1.1 沉淀 (6)3.1.2 过滤 (6)3.1.3 絮凝 (6)3.2 化学处理技术 (6)3.2.1 中和 (6)3.2.2 氧化还原 (6)3.2.3 吸附 (6)3.3 生物处理技术 (7)3.3.1 活性污泥法 (7)3.3.2 生物膜法 (7)3.3.3 厌氧处理技术 (7)第4章水处理技术选择与优化 (7)4.1 技术选择原则 (7)4.1.1 安全性原则:保证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满足用水对象的水质要求。

(7)4.1.2 高效性原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物耗。

(7)4.1.3 可持续性原则: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担,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4.1.4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考虑投资、运行和维护成本,力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7)4.1.5 灵活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水质特点和水处理规模,灵活选择和调整水处理技术。

(7)4.2 常见水处理工艺流程 (8)4.2.1 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杂质。

(8)4.2.2 净化工艺:包括混凝、絮凝、沉淀、过滤等,用于去除水中的胶体、悬浮物、有机物等。

(8)4.2.3 消毒工艺:主要包括氯气、臭氧、紫外线等消毒方法,用于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8)4.2.4 深度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离子交换等,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污4.2.5 再利用工艺:根据回用对象的水质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如膜生物反应器(MBR)、再生水处理等。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简述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简述
(2)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 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必须保 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 护生命支持系统,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 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3) 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对于发展中国家,只有消除了贫困,才能生 长起保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能力。发展的内涵 包括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对于水资源,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深层地下 水,一部分则属于可再生的资源,如地表水资源等。
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并被赋予丰富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 发展是受限制的
人类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环境承载力极限之内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显然,地球的 承载力决不是无限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是地球的面积是 有限的。 80年代的事实表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济,经 济增长就面临着极限;反之,如果对经济的管理是适宜的, 则可以在确保维持最低的生态资源水平的一系列限制下得 到经济增长。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如数字 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景观管 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 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3号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3号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正文:---------------------------------------------------------------------------------------------------------------------------------------------------- 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1991年1月19日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1991年1月29日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3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本省境内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必须遵守本条例。

属于国家管理权限的水资源,国家另有规定的,按国家规定办理。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

一切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水资源使用权及其它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必须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保护、节约用水、讲求效益的原则,以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各级水利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辖区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水资源的法律、法规,负责水行政执法工作;(二)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进行水资源调查、评价,组织编制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三)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水的长期供求计划,组织制较水量分配、调度方案;(四)统筹城乡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协调,处理水事纠纷;(五)负责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的实施与监督管理;(六)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协同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七)归口管理全省节约用水工作;(八)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92张)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教材(PPT 92张)

参考书目2
• 1、付国伟,程声通.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 2、付国伟,程声通.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 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8 • 3、朱党生,王超,程晓冰.水资源保护规 划理论及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1
第五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
模拟:时间里一个反映实际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实验。 根据实验条件,确定实验结果。 系统识别:确定模型结构和参数。
dD ( t ) = K 1 L (t ) K 2 D (t ) dt L ( t 0 ) L0 D (t0 ) D 0
5.2 动态规划
5.2.1 动态规划概念
动态规划是用来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量方法 。其特点在于,它可以把一个n 维决策问题变换为几个一维最优 化问题,从而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决策 状态 状态 1 决策 状态 2 3 C1 B1 2 4 渠道最短路径问题 B2 1 3 1 C3 状态 1 3 4 D 决策
水资源管理学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课程大纲
• 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水资源管理学
• 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规划1
水资源规划2
教材书目
• 1、 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 工程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 2、汪承杰.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2
5.1 模型化和最优化
5.1.1 数学模型 (一)数学模型是一组描述和代表真实系统的方程。
动 力 学 方 程 定 解 条 件
dD ( t ) = K 1 L (t ) K 2 D (t ) dt L ( t 0 ) L0 D (t0 ) D 0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复习资料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人均占有量低;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年内、年际变化;水资源与耕地、人口分布不匹配。

我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方案:1、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2、加强技术开发,改进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3、确定合理的用水价格4、淡化海水和回收废水、雨洪水利用5、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

水资源评价定义: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水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状况所做出的分析和评估。

水资源评价的意义:•水资源评价是保证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和管理的基础;•水资源评价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是保证水资源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评价的原则1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2水量水质并重3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水质:水和水中物质所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

水质评价:根据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采用水质标准和计算方法,评价水质利用价值和水处理要求。

水质指标标识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物理性指标:感官性状:温度、色、臭和味、透明度其他:总固体、总浮固体、可沉淀固体、电导率化学性指标:一般指标:矿化度、ph、常规离子 (KNa/Ca/Mg/CI)有毒指标:重金属(铅、汞、铬、砷、镉》氧平衡: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物化学需氧量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常见供水水质评价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工业用水(锅炉用水):成垢作用定义:水沸腾时,水中的一些离子和化合物相互作用形成沉淀,附着在锅炉壁上。

水务管理(水利综合知识)总复习

水务管理(水利综合知识)总复习

水务管理(水利综合知识)总复习第一章绪论1.现代水务管理定义(前提、核心、宗旨、手段、支撑)现代水务管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前提,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宗旨,以市场调节为手段,以日趋完善的水法规体系为支撑,积极采用包括行政、法律和经济在内各种手段对涉水事务的管理.2.水务管理内涵(1)水安全保障(防洪排涝).(2)水资源供给。

(3)水环境改善。

(4)水经济建设。

(5)水文化建设。

(6)水生态修复。

3.从理论层面理解水务管理这种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城乡水务统一管理)必要性1.实施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是水资源自然属性的客观要求2.实行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3.实行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是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4.实行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是贯彻中央治水方针的实际行动4.水务管理的原则水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按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供给,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建设的次序优化配置资源,其中粮食供给和经济发展应从适当的、更大的系统来考虑。

1)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2)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3)政、事、企分开的原则4)权责一致的原则5)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的原则6)按水资源特点对涉水事务进行行业管理为主的原则5.现代水务管理的目标水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工作目标为以流域为系统,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进行系统分析和统一规划,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

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保证水环境的安全和优美;在地上和地下,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达到此目标需做好的工作:6.水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十个统一”、“三个补偿机制”以及“三个恢复机制”统一法规,政策,规划,调度,监测,治理,标准,制定水价,发放和吊销取水许可证,征收水资源费。

三个补偿机制:谁耗费水量谁补偿;谁污染水质谁补偿;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补偿。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复习总结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复习总结

1。

可持续发展: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2.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度:指表示水资源对于发展的支持程度,是水资源对于发展用水量的满足程度,可供给的水资源总量与发展用水总量的比值。

3.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指数:是表示区域发展持续可能性的大小,是水资源利用的产出与用水量的比值,即表明发展的程度,又表明水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

4。

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5. 水平年:指在规划设计水资源过程时,以未来某一年的需水量作为规划设计需水量,未来的那一年就是我们的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是相对于现状年而言,现状年也叫基准年. 6。

设计代表年:常常从长系列的水文资料中选择一些代表年或代表期的径流资料调节计算,供规划方案比较。

7。

最大供水能力:是指区域供水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供水量的大小。

8.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面积上田间所需净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9.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自然水体或需要人工补充的水量。

10。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一定形态和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水量。

11。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给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为补充的水量。

12.供水预测:是以现状情况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基础,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为控制条件,通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制定出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而进行可供水量预测,为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3。

可供水量:指在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考虑可利用水资源量,河道外需水量及工程供水能力三者组合条件下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

14。

库容系数:库容系数β =V/W 水库兴利库容除以本级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
5.1 模型化和最优化
5.1.1 数学模型
(一)数学模型是一组描述和代表真实系统的方程。
动力学方程 定解条件
dD(t dt
)
=K1L(t
)
K2
D(t
)
L(t0 ) L0
D(t0 ) D0
式中:D(t)—时间t后溶解氧的饱和差; L(t)—有机质的需氧量; K1—脱氧率; K2—复氧率;
最优目标函数值
f
s( )
kk
opt
V
s u ( , ,
k,n k k
s, ) n 1
u k, ,u n
, sn1 )]
5.2.2 渠道最短路径问题
从水库A的调水到水库D,可以经过B、C水库调节。图示输水 渠道情况下,确定最短供水渠道。
3
C1
2 B1 3
1
A
1 2
3
C2
3
D
4 B2 1
4
C3
解: 整个计算过程分三个阶段,从最后一个阶段开始。
, sk ,uk )
定,第k+1阶段状态变量sk+1的 值也就确定。
图示如下:
s1
u1 1
s2
u2 2
s3
sk
uk k
sk+1
式中 : 阶段变量k﹑状态变量sk﹑决策变量uk; 能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具有无后效性的多阶段决策过程。
无后效性(马尔可夫性)
如果某阶段状态给定后,则在这个阶段以后过程的发展不受这 个阶段以前各段状态的影响;
式中:x1,x2,…,xn—决策变量; f(x1,x2,…,xn)—目标函数; b—已知值;
(二)最优化技术分类
微分法。 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 动态规划 分解和多级分析法 模拟 (三)模拟
模拟:时间里一个反映实际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实验。
根据实验条件,确定实验结果。
系统识别:确定模型结构和参数。dD(t dt
d( B1,C3 ) + f1 (C3 )
1+4
4
= →D)
3
C1
2 B1 3
1
A
1 2
3
C2
3
D
4 B2 1
4
C3
d( B2,C1 ) + f1 (C1 )
2+1
f2 ( B2 ) = min d( B2,C2 ) + f1 (C2 ) = min 3+3
(二)数学模型分类
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线性方程 y 5x1 6x2 7x3
T (H )=S H
r r
t
非线性方程 y 5x12 6x2 x3
(D c )=R c E r r t
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确定性模型的概率模型
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集中参数模型和分散参数模型
T
1
(
)
=S
第一阶段(C →D): C 有三条路线到终点D 。
f1 (C1 ) = 1 ; f1(C2 ) = 3 ; f1 (C3 ) = 4
3
C1
2 B1 3
1
A
1 2
3
C2
3
D
4 B2 1
4
C3
第二阶段(B →C): B 到C 有六条路线。
d( B1,C1 ) + f1 (C1 )
3+1
f2 ( B1 ) = min d( B1,C2 ) + f1 (C2 ) = min 3+3
水资源管理学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2008年9月
课程大纲
• 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水资源管理学 • 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规划1
水资源规划2
教材书目
• 1、 李广贺、刘兆昌、张旭,水资源利用 工程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 2、汪承杰.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2
过程的过去历史只能通过当前的状态去影响它未来的发展;
构造动态规划模型时,要充分注意是否满足无后效性的要求;
状态变量要满足无后效性的要求;
如果状态变量不能满足无后效性的要求,应适当地改变状态的 定义或规定方法。
状态具有无后效性的多阶段决策过程的状态转移方程如下
s2 T1(s1, u1) s3 T2 (s2 , u2 )
t
Q
5.1.2 最优化
(一)最优化过程:选择一组决策变量,在系统的约束条件 控制下,使目标达到极值的过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max
x1 ,x2 , ,xn
f (x1, x2 ,
, xn )
g1(x1, x2 , , xn ) b1
g2 (x1, x2 , , xn ) b2
gm (x1, x2 , , xn ) bm
sk 1 Tk (sk , uk )
动态规划中能 处理的状态转移 方程的形式。
状态转移方程
指标函数
sk 1 Tk (sk , uk )
Vk,n Vk,n (sk , uk , sk1, uk1,, sn1)
指标函数可递推
Vk,n (sk , uk , sk1, uk1,, sn1)
k [sk , uk ,Vk 1,n (sk 1, uk 1,
• 4、 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2000年7 月第1版。冯尚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2
• 1、付国伟,程声通.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 2、付国伟,程声通.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的 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8
• 3、朱党生,王超,程晓冰.水资源保护规 划理论及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1
3
C1
2 B1 3
1
A
1 2
3
C2
3
D
4 B2 1
4
渠道最短路径问题
C3
状态转移方程如下(一般形式)
s2 T1(s1,u1) s3 T2 (s1,u1, s2,u2 )
sk1 Tk (s1,u1, s2,u2,
状态转移方程是确定过程由 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演变 过程。
如果第k阶段状态变量sk的 值、该阶段的决策变量一经确
d( B2,C3 ) + f1 (C3 )
1+4
• 3、Adamson,A.W.水资源系统规划与分 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参考书目1
• 1、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吴季松。2002 年10月第1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 水资源学。陈家琦,王浩,杨小柳。 2002年4月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3、 水资源管理。赵宝璋。1994。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
)
=K1L(t
)
K
2
D(t
)
L(t0 ) L0
D(t0 ) D0
5.2 动态规划
5.2.1 动态规划概念
动态规划是用来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数量方法 。其特点在于,它可以把一个n 维决策问题变换为几个一维最优 化问题,从而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决策
决策
状态 1
状态
2 状态
状态 决策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