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合集下载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2

暴力行为的防范及处置措施2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一、概念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二、发生暴力行为原因评估1.精神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最高。

这主要是与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状态、冲动和意识障碍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中认真评估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和精神状态,对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非常重要。

2.心理因素:个体在早期心理发育过程中,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或性格形成期处于暴力环境容易采取暴力应对方式。

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暴力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的,内在学习是实行暴力行为时的自我强化;外在学习是对角色榜样的模仿,如父母、同伴、娱乐界偶像等。

此外,特殊的处境、某些功能性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的人有暴力倾向。

3.生理因素:智力低下、内分泌失调、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改变、疾病、药物、脑外伤等。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是导致暴力行为的因素。

如对成员、同辈、媒体或周围人们不良行为方式的模仿会增加暴力倾向,尤其是从暴力行为中获益之前后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炎热、拥挤、嘈杂、冲突、缺乏交流也可引发暴力行为、精神科病人如果在病房聚集一起、过分拥挤、处于被动、封闭式管理、天气炎热等环境因素中时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

三、暴力行为发生征兆评估1. 行为评估:早期兴奋行为,如不能静坐、来回起动、击打物体、握拳、下颌或面部肌肉紧张;一些具有暗示性的语言,包括对真实或想像的人与事进行威胁,或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较大并具有强迫性等,护士要警惕病人兴奋激动表现,加强防范,尽可能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

2. 情感评估:随着暴力倾向的增加,病人情感的光奋也逐步升级。

暴力行为的护理

暴力行为的护理

表达关心 取得配合
适当 运用
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暴力行为控制后,要重建病人的心理行为方式,这是对病人暴力行为的长期治疗性处理 原则,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行为重建。
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01 评估暴力行为与激发情景的关系
02 寻找暴力行为与激发情景之间联
系的突破点
03
建立新的行为反应方式
04
个体化的设计,建立良好的
情节设定
患者黄某,正在进行输液治疗时, 受幻觉影响,突然扯掉输液针头, 手持输液器与针头,威胁护士送他 回家,否则将对周围所有人实施严 重暴力行为
发生时的处理:
大胆 机智
镇静 果断
护理人员在处理暴力行为发生时应注意:
发生时的处理:
寻求帮助
有效 控制局面
巧夺危险 物品
行动 果断迅速
心理疏导 保护性约束
预防:
(七)加强人员培训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能力, 对暴力行为准确的评估能力, 保护自己的能力, 对暴力行为及时干预的能力, 熟练掌握保护性约束等专科技能.
发生时的处理:情境模拟
时间
某日下午09:30
分组讨论后抽选1个小 组现场进行模拟干预
地点
精神科封闭式病房,治 疗大厅
人物
患者黄某,男30岁,精神分裂症
躁狂发作病人在 急性躁狂状态下可发生
病理 严重的暴力行为。抑郁发
作①病人因担心白己的罪恶
因素 连累亲人或者自己死后无
人照顾而感到可怜,即可 出现杀死亲人、再杀死自
己的扩大件自杀。
病理因素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 所致精神障碍
酗酒躁者狂可发引作起病暴人力在行为, 急酒性依躁赖狂病状人态突下然可戒发酒生,亦 严可重使的病暴人力易行激为惹。、抑激郁动发或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健康宣教ppt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健康宣教ppt

护理措施 (三) 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评估暴力行为与激 发情景的关系,以 及行为发生时间、 地点、原因及表现。
建立新的行为反应 方式,使患者正确 评估自己的行为
02
01
寻找暴力行为与激 发情境之间的联系 的突破点,使两者
最终脱钩
03
安排患者参加工娱 治疗,建立良好的 人际交流、应对及
处理技巧
04
谢谢大家!
1 精神症状
幻觉(命令性幻听) 妄想(被害妄想)
躁狂状态 意识障碍
Hale Waihona Puke 2 心理学特征心理发展:
情感剥夺,暴力环境
性格特征:
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情绪不稳定、易产 生挫折感;缺乏自信心、人际交往差
3 诱因:环境等。 4 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工作、婚 姻状态、暴力史。
(二)暴力行为的征兆评估
行为: 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一 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 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 肌肉紧张等。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 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 害及严重后果。因此,精神科护理保同需要对患者的暴 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提问 2 : 暴力冲动行为是怎么形成的?
二 护理评估
1 4
2 3
(一)危险因素的评估
1 精神症状 2 心理学特征 3 诱因 4 人口学特征
三 护理诊断
有对他人实行暴力的危险: 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因素有关。
有自伤的危险: 与幻觉、妄想有关 。
四 护理措施 (一) 预 防 暴 力 行 为
减少诱发因素 去除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做好心理护理 缓解期治疗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

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摘要】目的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方法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潜在的或已发生的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最佳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结果实施安全措施以来,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大大的减少。

结论用心做好护理工作是预防住院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最好办法。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预防及护理方法1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1. 1 生物学因素1. 1. 1 性别和年龄年青男性和中年女性患者。

1. 1. 2 躯体疾病、颅脑损伤、内分泌代谢紊乱及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

1. 2 心理社会因素1. 2. 1 性格特征由于患者是集中治疗,彼此之间常因一些琐事导致对对方不满;躁狂症患者的过分挑剔等,从而发生口角、争吵、打斗等。

1. 2. 2 环境因素居住条件不好、拥挤、噪音、人际关系紧张,会增加心理压力,易产生烦躁、冲动行为。

1. 3 疾病因素受精神症状影响,如被害妄想、命令性幻听的支配,认为有人将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或伤害;或有人命令自己先发制人。

1. 4 患者家属因素对患者态度冷淡、漠不关心、不重视患者、不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1. 5 护理人员因素对患者态度简单生硬、训斥、嘲讽、怠慢等造成患患者的反感,亦可诱发暴力行为。

2 暴力行为的临床表现2. 1 暴力行为发生前的表现激动、不满、表情愤怒,语速增快,无理要求增多,过分挑剔、抗议,过分关注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或歪曲事实,活动增多、坐立不安等。

2. 2 发作期表现冲动、伤人、大喊大叫、谩骂等。

3 预防措施3. 1 改善服务态度患者入院后,护士应态度和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消除患者的敌对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2 加强责任心护士在岗时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对患者的病史,精神症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患者入院后要知道其姓名、诊断、治疗、用药情况、护理要点,要详细了解病情,掌握其既往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方式、使用何种工具。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暴力行为患者应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进行探析。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精神科治疗患者共112例进行实验研究,随机抽签分组,各5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实验组对暴力行为进行防范和护理。

将暴力行为发生率,病房安全质量及护理后总体危险度。

结果:对照组患者病房安全质量评分低于实验组,且暴力行为发生率和总体危险度显著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精神科暴力行为患者采取防范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危险度,对提高病房安全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防范护理措施;精神科;安全质量精神障碍临床上又称之为精神疾病,指的是在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患者脑部工作的失调,出现像感知,情感,行为,意志以及智力的运动方面异常。

据报道,临床上近1/4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暴力行为,近1/10患者出现严重暴力行为[1]。

暴力行为不仅会导致患者身安全受到威胁,还会对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暴力行为,要远离他们。

其实,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受症状支配会存在有暴力行为,但大多数患者如果治疗护理得当,症状得到控制,会得到显著改善。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防范护理,以下是通过常规护理和防范护理对112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患者共112例进行实验研究,随机抽签分组,各5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平均年龄(45.46±11.62)岁。

实验组对暴力行为进行防范和护理,平均年龄(40.25±11.2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12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精神障碍,并出现过不同程度暴力行为。

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实验组:进行防范护理措施模式服务。

1.2.1环境护理:对存在暴力行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需要保持室内处于阳光充足并安静,避免噪声等因素对患者造成刺激。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2017级护理3班 付博 1704010305
目 录
01
03
简介
02
04 05
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
先兆及表现
暴力行为的防范
暴力行为患者的护理
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应急事 件,具有极强的爆发性和破坏性,会 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 至威胁生命。据罗西(Rossi.1986)的 研究报道,到急诊室求诊的精神障碍 患者中60%的患者曾出现过暴力行为, 而强制入院的患者中82%曾经有过暴 力行为。暴力行为对患者本身、他人 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 平时工作中应采取恰当的护理,预防 及终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暴力行为患者的护理
• 1 一旦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应立即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同时设法稳定患者的情 绪,疏散围观患者。要以冷静的态度,握住患者的手臂,并轻拍其肩,以温和而坚 定的言语劝说患者,同时要有多位工作人员出现在患者面前,以暗示可控制局面。 • 2 如果患者手中有危险品,应协助其他工作人员巧妙夺取,紧急情况下,可用棉被、 床单等物品突然蒙住患者头部,将其制服。 • 3 隔离 遵医嘱隔离患者,必要时给予约束。做好约束患者的护理,单间隔离或专人 守护,防止他人伤及患者。约束时要注意保持舒适体位,及时观察约束部位的血液 循环情况,做好基础护理,严格交接班。 • 4 药物治疗 只有药物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兴奋躁动,当患者躁动不安时,要及时报告 医生,用药后要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及药物反应。 • 5 心理护理 工作人员应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 打电话、吃小食品、吸烟等。绝不与患者发生争执,避免刺激性语言,多用正性语 言鼓励患者。约束后要向患者说明约束的原因,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其疾病症状,同 时要用温和的语言询问患者是否需要进食、饮水、冷暖是否适宜,告知患者,若情 绪稳定就可解除约束,尽量设法取得患者的谅解。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及护理干预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及护理干预

精 神科 暴力 行 为是指 精神 病 患者 在精 神症 状 或 3 . 1 . 4 季 节 因素 闷热 的气 候会 影 响人 的心情 。 其 它 因素影 响 下 突然 发 生 的 自杀 、 自伤 、 伤人 、 毁 物 4 防范措 施
等 冲动 行为 , 以攻 击行 为 最常 见 。暴 力行 为 的发生 ,
住 院精神 病 患者 发 生 暴 力 行 为 l 6例 , 均为男性 , 年 型: 精神 分裂 症 1 5例 , 躁 狂症 1例 。
1 . 2 方法
2 结果
龄3 6— 6 4岁 , 均符合 C C MD一3诊 断 标 准 。病 种 类 4 . 3 注 意接 触 技 巧 接 触 患 者 时站 于 患 者侧 面或 正前 方 , 距 离为一 手 臂远 , 不要 背 对患 者 ; 以真诚 、 尊 解 患者 的情 绪 和困难 , 给 予适 当帮 助 。
3 . 1 . 1 环 境 因素
住 院患者 缺 少个 人 空 间 , 生 活不 切 观察 , 耐 心接 触 , 多行心理开导 , 满 足 患者 提 出 的
适 的场所 , 维 持适 当的声音 刺 激 , 去 除 环 境 中可供 患 者用 作伤 人 或毁 坏 的物 品。让 可能 成 为 患者 攻击 对 取不 辩论 、 不 说理 、 不 注意 的方 式 , 但 不 过分 迁就 。
【 关键词 】 精神疾病; 暴力行为; 护理干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0 3 6 9 . 2 0 1 3 . 0 8 . 0 5 2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7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0 8— 0 8 9—0 2

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干预

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干预

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干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1],该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

若患者的行为正在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威胁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采取一些身体上的限制性措施,避免发生伤害事件。

1 寻求帮助,有效控制局面当患者出现暴力行为如攻击他人、破坏物品、自伤等行为时,首先要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集体行动,保持与患者安全距离约1m左右,呈45°角,切勿正面接触。

用简洁语言稳定患者的情绪,指定一位工作人员转移被攻击对象,疏散其他围观患者离开现场,避免不良情绪蔓延,尽快控制紊乱的局面。

2 果断迅速,巧夺危险物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行为应给予理解,努力用真诚的语言安抚劝说患者放下危险物品,如果无效,可采取一组人员与患者对话转移注意力,另一组人员乘其不备快速控制患者夺下危险物品,行动果断,步调一致,配合默契。

3 實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将患者安置在隔离病房,避免一切激惹的因素,防止伤害自己和他人。

若隔离措施仍无法控制患者的行为,报告医生,尊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其身体以控制暴力行为的再发生。

患者被约束后护理人员至少每10-15min巡视察看患者一次,注意肢体血运情况,提供必要的护理,保证提供基本的生理需求,如喂饭、喂药、协助大小便、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防中暑等。

同时防止其他病友伤害患者或帮其解除约束后出现过激行为。

患者精神症状好转后应及时解除约束,做好安抚工作,消除其对立情绪。

4 情绪稳定剂的使用遵医嘱正确实施药物治疗,快速控制患者激惹的情绪,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做好护理记录。

5 心理护理对冲动后的患者要做好事后心理疏导,让患者讲述冲动原因和经过,以便进一步采取防范措施。

在患者安静解除隔离或约束时,要解释冲动的危害性,以及隔离或约束的必要性[2]。

参考文献[1] 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2] 张跃兰,邢改书,李淑芬.精神科疾病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80.。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出现两次以上或攻击行为造成他人躯体上 生,遵医嘱实施保护性约束,对症处理,
的伤害
必要时陪护,使用抗精神病药降低激惹性
有对他人施行暴力的危险 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因
素有关。
1
2
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3
暴力行为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1
1.合理安置 2.注意观察病情 3.减少诱因 4.提高病人自控能力 5.控制精神症状 6.注意沟通交流方式 7.加强人员培训
定义
精神科暴力行为
指精神病病人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 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 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性和 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变的伤 害,甚至危及生命。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
暴力行为的概述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病理因素 心理学特征
行为 情感 语言 意识状态
攻击风险评估 表
病理因素:不同精神障碍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严重性、 针对性均不同。
精神分 裂症
情感性精 神障碍
脑器质 性障碍
精神活性物 质所致精神
障碍
心理学特征
心理发展
性格特征
诱发因素
人口学特征
早期的心理发育 生活经历与暴力行为
个体的性格、心理应 对方式行为反应等有 关
2018 THANK YOU
护理一班 某某某
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2
1.寻求帮助,有效控制局面
2.巧夺危险物品,行动果断迅速
3.心理疏导
4.适当运用保护性约束
3
暴力行为发生后的护理措施
1.评估暴力行为与激发情境的关系 2.寻找暴力行为与激发情境之间联系的突破点,使两 者最终脱钩。 3.建立新的行为反应方式 4.药物控制 5.编排病人日间活动程序,安排其参加工娱治疗项目, 建立良好的人际交流

对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防范及护理对策

对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防范及护理对策

对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防范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针对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尽量减轻攻击造成的后果。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58例出现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多受自身精神症状支配(91.38%),患者诊断中以精神分裂症相对较多。

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防范攻击行为的意识,维护自身安全,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护理对策精神科攻击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针对自身或(和)他人的暴力行为[1]。

因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患者的攻击行为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医院中医护人员受到意外伤害的数字不断增长。

因此,对患者攻击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对精神科护理工作来说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出现攻击行为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2],排除患者有严重的躯体疾病。

其中男47例、女11例,患者中16-25岁41例,25-40岁13例,40-60岁4例。

1.2方法对5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临床观察,查阅病历资料,复诊时面谈等方式进行收集资料。

2 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比较(n=58,%)由表2可见,在临床收治的4种精神疾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病人相对较多,其他诊断的病人在临床中也占有不同的比例。

3 讨论攻击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的伤害,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对象主要是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

本研究结果显示,造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支配,患者入院以后,医护之间有必要加强沟通,积极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尽快控制患者症状,减少冲动攻击行为的发生,特别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尤应如此。

精神科护理技能: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科护理技能: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暴力行为发 生时的处理
1.寻求帮助 2.巧夺危险品, 控制局面 3.心理疏导 4.适当运用保护 性约束
暴力行为发 生后的处理
1.评估暴力行为与激 发情境的关系 2.建立新的行为反应 方式 3.药物控制 4.合理安排活动
护理评价
1.患者是否发生了攻击行为,有无伤害自己或他人。 2.患者是否能预知失去自制力的征兆,并立即寻求帮助。 3.患者是否能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4.患者能否识别应激原并以有效的方法处理压力。 5.患者的人际关系是否改善。
4
暴力行为发生的预兆评估
踱步握拳 坐立不安
愤怒 敌意 焦虑 易激惹
高声威胁 强迫性
思维混乱 定向力缺乏
行为
情感
语言
意识
2
3
1
发生预兆
4
暴力行为发生的预兆评估
评估工具——攻击风险评估表
护理诊断
有对他人施行暴力的危险——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有关 有对自身施行暴力的危险——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有关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
幻觉、妄想
精神分 裂症
发作时
突发、紊乱、波动

情感性 精神障

脑பைடு நூலகம்质 性障

精神活 性物质 所致障

2
3
1
病理因素
4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
情感剥夺 暴力暴露
心理 发展
多疑固执 反社会
性格 特征
环境
态度
诱发 因素
年轻男性 单身失业
人口学 特征
2
3
1
心理学特征
总结
1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精神科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暴力【2 】行动的防备与护理精力科暴力行动是指患者在精力症状的影响下忽然产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动,以进击行动较凸起,具有极强的爆产生和损坏性,会对进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性命.暴力行动是精力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宜,可能产生在患者家里.社区.病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伤害及轻微效果.是以,精力科护理保同须要对患者的暴力行动实时猜测,严加预防和实时处理.暴力行动产生的征兆评估1.行动:高兴冲动可能是暴力行动的前奏.一些早期的高兴行动包括踱步,不能默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肌肉重要等.2.情感:恼怒.敌意.平常焦炙.易激惹.平常欣快.冲动和心不在焉不稳固可能表示患者将掉去控制.3.说话:患者在消失暴力行动之前可能有一些说话的表达,包括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逼,或提一些无理请求,措辞声音大并具有强制性等.4.意识损掉:思维凌乱.精力状况忽然转变.定向力缺少.记忆力伤害也提示暴力行动的可能产生.评估对象:预防:1.合理安置,情况安静.宽阔.通亮,避免不良刺激2.留意不雅察病情,控制患者暴力行动产生的征兆,如睡眠障碍及月经期均可所以暴力行动产生的预兆.实时发明与处理.3.削减诱因:立场和气,恰当知足患者的合理请求,供给治疗及护理前,充分地告诉患者,取得患者赞成,尊敬患者,不与其产生争执;避免患者参与一些竞争性的工娱活动,如下棋.打蓝球等.4.进步患者的自控才能:勉励患者以恰当方法表达和宣泄情感,如捶沙袋.枕头.棉被.撕纸.做活动等,无法自控时,乞助医护人同关心.同时,告诉患者暴力行动的效果,并设法进步患者的自负念,让患者信赖本身有控制行动的才能.5.控制精力症状:实时报告大夫,以便实时处理.实践证实,长期或短期的药物治疗可有用控制和削减患者的冲动行动的产生.6.留意沟通交换方法:看待否定有病.谢绝接收治疗的新入院患者,避免应用敕令性言语,切忌言语动作简略生硬.立场应和气.语气平和,从关怀.关爱.体谅的角度,逢迎患者的心理,让患者能回收信赖护士,避免暴力行动的产生.同时护理人员应当避免威逼性.重要性或忽然性的姿态,并调节身材地位,平视患者的眼睛,如许可使患者感到是平等的交换.7.增能人员的培训:进步工作技巧,实时干涉,避免遭遇进击,并恰当控制.是以,增强护士对暴力行动的评估才能,树立优越的护患关系才能.破坏性束缚等专科技巧的培训,很有必要.暴力行动产生时的处理:1.追求关心,立刻呼叫其他工作人员追求支援,保持与患者1m 阁下,并且医护人员站在有利于治疗护理地位,从背后或侧面阻拦患者的暴力行动, 不可迎面阻挡,以破坏患者和自身安全.用简略.清晰.直接的说话提示患者暴力行动的成果.2.巧夺安全物品:转移患者留意力,行动武断.步调一致.合营积极,不可硬夺.3.心理劝导:关怀4.恰当应用破坏性束缚:齐心合力。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及护理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及护理
息, 在病 情 稳定 之 后 , 进 行适 当运 动 。 1 . 3 统计 学 方 法
肺 结 核 合并 糖 尿 病 的治 疗 过 程 中 , 要通 过 对 患 者 的 心 理状 况 进 行
了解和相应 的护理干预来实现更好 的治疗效果目 。 在治疗 中, 心理 护理工作 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 除了具备精湛 的专业技术和丰富 的人文知识之外 , 更要具备 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和能力 , 能够针 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专业 的心理护理工作 , 通过消除患者 的精神紧 张和焦虑 , 使之能够感到心情愉悦 , 以便得到 良好的睡眠 , 用较为 良好平静的心态来进行积极治疗 以便促进康复 。 3 . 2 干预组患者经过有针对性 的心理状况 了解和护理干预 , 患者 在治疗当中所产生的抑郁 、 焦虑等心理 问题都随着心理护理逐渐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 P S S 1 8 . 0 统计学软件处理 , 计数资
料采用x 2 检验 , P < O . 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
2 结 果
干预组患者 的痰菌培养情况 、 胸片吸收情况 以及血糖情况均
明显 优 于对 照 组 患者 , 见表1 。 表 1 2组 患 者 的 痰 菌 培 养情 况 、 胸 片 吸 收情 况 以及血糖情况 的比较 例
当代 护 士2 0 1 3 年2 月 下旬 刊
※精神科 护理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 力行为 的防范及护理
梁咏 梅
摘要 总结 了4 5 例 住院精神病患者发 生暴 力行 为的原因, 以及相应的护理和 防范措施 。 包括对暴力行为的防范和对暴力行为的处理
两个方 面。 认 为住 院精神 疾病 患者暴力行为发生前绝 大多数有先 兆表现 。 同时对 男性患者 、 2 周以 内初入院患者 以及文化层次相对较

精神科暴力行为预防及处置

精神科暴力行为预防及处置

一、护理评估
•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病理因素 心理学特征 心理发展 性格特征 诱发因素 人口学特征 •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 评估工具
一、护理评估
暴力行为发生危险因素评估——病理因素 • 不同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严 重性、针对性均不同。仔细评估可能与暴 力行为相关的精神症状及患者的精神状态 十分重要。
一、护理评估
暴力行为发生危险因素评估-心理学特征(性格特征) • 心理学家认为,一些特殊的性格特征与暴力行为密切 相关。用个性问卷调查暴力犯罪者,发现暴力犯罪者 具有下列性格特征: 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情绪不稳定,易紧张,喜欢寻找刺激,易产生挫折感; 缺乏自尊和自信,应对现实及人际交往能力差。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对暴力攻击的 控制力差,攻击的对象相对比较泛化。 •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攻击对象更多指向自身,作为控制 或要挟他人的一种手段。
一、护理评估
暴力行为发生危险因素评估——精神分裂症 • 主要受幻觉和妄想影响所致。 • 患者有被害妄想时,由于感到害怕可出现“自卫” 心理; • 命令性幻听可指使患者攻击他人。 • 此外,精神运动性兴奋,要求未得到满足以及药 物的严重副作用也会使患者产生暴力行为。 • 有违拗症状的患者容易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及身边 的生活琐事产生反抗和敌对,从而发生暴力行为。
• • •
二、护理诊断
• 有对他人施行暴力的危险 ——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 伤等因 发生后的行为重建
四、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 合理安置:安置在安静、宽敞、明亮、整 洁、舒适环境中,避免不良噪音刺激,与 其他兴奋冲动的患者分开安置。 • 注意观察病情:护士观察要细心,出现暴 力症状之前及时发现及处理。掌握发生征 兆,如睡眠障碍及月经期均有先兆。

精神科暴力行为预防及处置

精神科暴力行为预防及处置
• 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时预测, 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 精神科的暴力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 酒滥用、药物依赖、癫痫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 病理性激情等患者。
编辑ppt
6
一、护理评估
• 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 病理因素 ✓ 心理学特征 ➢ 心理发展 ➢ 性格特征 ➢ 诱发因素 ➢ 人口学特征 •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 评估工具
• 其中癫痫性人格改变的患者可因固执、报复和判 断力下降等多因素影响而出现暴力和冲动行为, 更具有残忍性和毁灭性。
• 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由于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 力差及生理本能要求亢进,易发生暴力行为。
编辑ppt
14
一、护理评估
暴力行为发生危险因素评估——精神活性物质所致 精神障碍
• 酗酒者可引起暴力行为,一次大量饮酒后患者处 于“去抑制”状态,可出现性行为脱抑制、冲动 行为、判断力下降、共济失调、情绪不稳定等; 酒依赖患者突然戒酒,也可使患者易激惹、激动 或引起谵妄状态而发生暴力行为。
相关。用个性问卷调查暴力犯罪者,发现暴力犯罪者 具有下列性格特征: ✓ 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 情绪不稳定,易紧张,喜欢寻找刺激,易产生挫折感; ✓ 缺乏自尊和自信,应对现实及人际交往能力差。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对暴力攻击的 控制力差,攻击的对象相对比较泛化。 •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攻击对象更多指向自身,作为控制 或要挟他人的一种手段。
• 例如成长期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性格形成期暴露 于暴力环境中,智力发育迟滞等,会限制个体利用支 持系统的能力,以自我为中心,对伤害异常脆弱,容 易产生愤怒情绪。
• 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暴力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 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内在学习是指当实施暴力行 为时的自我强化,而外在学习发生于对角色榜样如父 母、同伴和娱乐界的偶像的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因此,精神科护理保同需要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时预测,严加预防和及时处理。

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1.行为:兴奋激动可能是暴力行为的前奏。

一些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鄂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

2.情感: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激动和心不在焉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

3.语言:患者在出现暴力行为之前可能有一些语言的表达,包括对真实或想象的对象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大并具有强迫性等。

4.意识丧失: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也提示暴力行为的可能发生。

评估工具:
预防:
1.合理安置,环境安静、宽敞、明亮,避免不良刺激
2.注意观察病情,掌握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如睡眠障碍及月经期均可以是暴力行为发生的先兆。

及时发现与处理。

3.减少诱因:态度和蔼,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供治疗及护理前,充分地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同意,尊重患者,不与其发生争执;避免患者参与一些竞争性的工娱活动,如下棋、打蓝球等。

4.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绪,如捶沙袋、枕头、棉被、撕纸、做运动等,无法自控时,求助医护人同帮助。

同时,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并设法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相信自己有控制行为的能力。

5.控制精神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实践证明,长期或短期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的发生。

6.注意沟通交流方式:对待否认有病、拒绝接受治疗的新入院患者,避免使用命令性言语,切忌言语动作简单生硬、态度应和蔼、语气温和,从关心、关爱、体贴的角度,迎合患者的心理,让患者能接纳信任护士,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同时护理人员应该避免威胁性、紧张性或突然性的姿势,并调节身体位置,平视患者的眼睛,这样可使患者感觉是平等的交流。

7.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技能,及时干预,避免遭受攻击,并适当控制。

因此,加强护士对暴力行为的评估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力、保护性约束等专科技能的培训,很有必要。

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1.寻求帮助,立即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寻求援助,保持与患者1m 左右,并且医护人员站在有利于治疗护理位置,从背后或侧面阻止患者的暴力行为,不可迎面阻拦,以保护患者和自身安全。

用简单、清楚、直接的语言提醒患者暴力行为的结果。

2.巧夺危险物品:转移患者注意力,行动果断、步调一致、配合积极,不可硬夺。

3.心理疏导:关心
4.适当运用保护性约束:齐心协力
5.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6.
7.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