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故事
孟德尔和豌豆的故事
孟德尔和豌豆的故事是一段著名的遗传学实验故事,以下是该故事的梗概:
19世纪,奥地利的一位修道士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通过对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学中一些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在实验中选取了豌豆的七个形态特征,如花色、花型、种皮颜色等,并通过对不同特征的豌豆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和观察后,发现了三个基本定律,即“等位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优势表现定律”。
孟德尔通过实验发现,豌豆植株的特征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这对基因可以分离和组合,遵循随机性和概率性的规律。
同时,不同基因对于豌豆植株的特征表现会存在优势和劣势。
这些发现对于遗传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德尔也因此被誉为“遗传学之父”。
尽管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在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后来经过多位科学家的验证和进一步研究,这些基本规律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成为了生物学和遗传学中的基石之一。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也成为了生物学研究中的经典实验之一,为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本质和遗传规律提供了的参考。
医学遗传学研究小故事聪明的Watson和Crick
第四章聪明的Watson和Crick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是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有人还可能知道他们与Wilkins因此分享了196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然而,有多少人记得Rosalind Franklin (1920~1958)在这一历史性的发现中做出的贡献?50年前,她率先拍摄到的DNA晶体照片,为双螺旋结构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科学玫瑰”没等到分享荣耀,在研究成果被承认之前就已凋谢。
Franklin生于伦敦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15岁就立志要当科学家,但父亲并不支持她这样做。
她早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专业是物理化学。
1945年,当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前往法国学习X射线衍射技术。
她深受法国同事的喜爱,有人评价她“从来没有见到法语讲得这么好的外国人。
”1951年,她回到英国,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取得了一个职位。
那时,人们已经知道了脱氧核糖核酸(DNA)可能是遗传物质,但是对于DNA的结构,以及它如何在生命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甚了解。
就在这时,Franklin加入了研究DNA结构的行列———然而当时的环境相当不友善。
她开始负责实验室的DNA项目时,有好几个月没有人干活。
同事Wilkins不喜欢她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但他在研究上却又离不开她。
他把她看做搞技术的副手,她却认为自己与他地位同等,两人的私交恶劣到几乎不讲话。
当时的剑桥,对女科学家的歧视处处存在,女性甚至不被准许在高级休息室里用午餐。
她们无形中被排除在科学家间的联系网络之外,而这种联系对了解新的研究动态、交换新理念、触发灵感极为重要。
Franklin在法国学习的X射线衍射技术在研究中派上了用场。
X射线是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
医生通常用它来透视人体,而物理学家用它来分析晶体的结构。
当X射线穿过晶体之后,会形成样一种特定的明暗交替的衍射图形。
不同的晶体产生不同的衍射图样,仔细分析这种图形人们就能知道组成晶体的原子是如何排列的。
名人遗传故事及评析
名人遗传故事及评析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小故事,可以点缀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收集整理和整理了几则发生在名人身上的有关遗传的小故事,并加以简要评析,以供生物教师在中学生物学有关遗传的章节的教学中穿插应用。
一生物学家酿苦果(一)巨人的困惑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但他的婚姻却是典型的近亲结婚,同时也是近亲结婚的受害者。
达尔文的妻子是他的表姐埃玛,爱玛是他舅舅的女儿。
1839年1月两人结婚,婚后生了10个儿女,子女中不幸者为数众多。
长子威廉无生育能力;次子乔治有神经质,爱谈论他人病痛;三子费朗西斯患精神忧郁症;四子伦纳德无生育能力;五子雷勒斯多病,一直处在母亲照料之下;六子小查理2岁时死亡;长女安妮10岁时患猩红热而死;次女玛丽出生后即死;三女亨利埃塔,无生育能力;四女伊莉沙白终身未嫁[1]。
达尔文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与埃玛都很健康,生理上没有缺陷,精神也正常,生下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呢?直到晚年在研究植物进化过程中发现,异花授粉的个体比自花授粉的个体,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而且自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讨厌近亲婚姻。
这也就是他与表姐婚姻的悲剧所在[2]。
(二)遗传学家的遗憾摩尔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人种学家、民族学家,同时也是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发现者。
他同样受到近亲结婚的困扰。
摩尔根毕生研究人种学和人类的早期婚姻,家庭生活,写出了《古代社会》一书。
系统地论述了自有人类以来两性关系的发展,提出了“不得在氏族内部近亲通婚的根本法则”,并指出“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民族之间的婚姻,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健的人种”的科学论断,这与他自身的惨痛教训有关。
青年时代的摩尔根和表妹玛丽相爱了,他们非常懂得血缘过近的人结婚如果生育子女的话,对子女不利,但堕入情网不能自拔,好像是存有侥幸,还是从反面印证自己研究的成果,与表妹玛丽结了婚。
孟德尔的经典故事
孟德尔(Gregor Mendel)是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他在生物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下是关于他的经典故事:
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海钦夫(现属捷克的海恩西斯),童年的大部分时间在父亲花园里栽培植物,这让他对植物生长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曾从事神职工作,后到布吕恩的奥古斯修道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修道院中,他开始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这一实验整整持续了8年。
孟德尔在实验中挑选了34种不同品种的豌豆,并从中选择了22种用于实验。
他通过人工培植这些豌豆,并对不同代的豌豆的性状和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
他发现生物体内存在着“遗传因子”——基因,并提出了著名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他的这一发现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然而,当时受到“达尔文旋风”的影响,孟德尔的发现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
直到1900年,其他科学家也在进行植物杂交实验并有了重要发现,他们才注意到孟德尔的贡献。
这些科学家的工作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并恢复了他的名誉。
现在,孟德尔被誉为遗传学的创始人。
孟德尔的故事告诉我们,耐心、严谨和坚定的信念对于科学研究和发现的重要性。
他的故事还展示了为了追求科学真理,需要克服困难和
面对挑战的勇气。
20个科学小故事简短
20个科学小故事简短当然,我很乐意为您提供一些科学小故事。
以下是20个简短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涉及不同的科学领域和概念。
故事1:牛顿的苹果在17世纪,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坐在一个苹果树下。
当他看到一个苹果掉下来时,他突然想知道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而不是飘在空中。
这个简单的观察引发了他对万有引力的研究,最终导致了他的重力定律的发现。
故事2:达尔文的乌龟19世纪的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在他的航海旅行中发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龟。
他注意到,每个岛上的龟都有不同的外观和行为,这启发了他提出物种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理论,即后来被称为进化论。
故事3:埃迪生和发明灯泡托马斯·埃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许多重要的物品,包括电灯泡。
他经过了数千次的试验和调整,最终成功地制造出一种高效的电灯泡,为人类带来了明亮的照明。
故事4: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玛丽·居里夫人是一位波兰裔法国科学家,她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
他们最著名的工作之一是对放射性的研究,他们发现了镭元素。
这项研究为他们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故事5:霍金的黑洞理论史蒂芬·霍金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对黑洞的研究和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工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黑洞的性质和宇宙的起源。
故事6: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原理。
他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分类。
故事7:达文西和人体解剖莱昂纳多·达·芬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意大利艺术家和科学家。
他对人体解剖进行了深入研究,绘画了精确的人体结构图,这对解剖学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故事8: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理论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解。
他的公式E=mc²成为了质能等价的重要表达式。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故事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故事
19世纪中叶,奥地利的孟德尔,在捷克的一所修道院里,对豌豆进行了8年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选择的豌豆实验非常著名,他通过种植豌豆并对其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他发现,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会遗传给后代,并且遵循一定的规律。
孟德尔的发现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诞生。
然而,他的这一发现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直到他逝世后16年,他的豌豆实验论文才正式出版。
尽管遭受冷遇,但孟德尔并不气馁。
他在晚年对他的好友尼耶塞尔说:“看吧,我的时代来到了!”这句话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预言。
在孟德尔逝世后的第43年,随着20世纪雄鸡的第一声啼鸣,来自三个国家的三位学者同时独立地“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
自此,遗传学进入了孟德尔时代,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便进入了中学课本,并一直沿用至今。
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举例
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举例植物这个大家伙,真是个神奇的生灵。
它们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看看这些小家伙们是如何传承和变化的,顺便顺道发掘一下这些现象背后的趣味故事。
1. 植物遗传的奥秘1.1 基因传承,代代相传首先,植物的遗传就像家族的传承,基因就好比是那一代代传下来的家族秘笈。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豌豆,简直就是遗传学的“超级明星”。
早在19世纪,孟德尔就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那些有趣的遗传规律。
豌豆的颜色、形状、甚至是高度,全都是由它们的基因决定的。
就像咱们家里有些人高,有些人矮,甚至还有些人长得特别像爷爷,这全都是基因的“功劳”呢。
1.2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过,遗传可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承。
自然选择这个概念,就像是在植物的基因游戏中加了点“挑战模式”。
想象一下,如果某种植物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得特别好,它们就会把这个“抗旱”基因传给下一代。
这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种植物就能适应环境,越活越滋润。
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有的人在逆境中成长,最后变得更加坚强,植物们也是一样的道理。
2. 植物的变异现象2.1 变异的奇妙旅程说到变异,这可是植物世界的另一大特色。
变异就像是一场神秘的旅行,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些植物的变异是自然发生的,像是天公不作美,突如其来的干旱、寒流,让原本健壮的植物突然变得形态各异。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的“彩叶草”,原本它们的叶子可能是单一的绿色,但因为环境的变化,竟然变成了五颜六色,简直就像是上天给了它们一个“彩妆”礼盒。
2.2 人为干预,奇花异草当然,变异也可以是人类的“杰作”。
我们常常看到园艺师们为培育新种类而努力,那些小小的种子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竟然可以变得无比绚丽。
像“茶花”这种植物,经过多年的栽培与选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花型和颜色,简直是花界的“明星”。
有的园艺师甚至为了培育出特别的新品种,像是在进行一场“植物选美大赛”,谁的花最美,谁的就可以流传下去,真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过程啊。
摩尔根的故事
摩尔根的故事对待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学说,摩尔根似乎走过了头,连孟德尔谨慎而必要的推理也加以反对,那就完全否定了思辨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当然,摩尔根后来认识到自己的偏激,竟然成了一位比魏斯曼还要思辨的遗传学家。
1910年,这是遗传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关键性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摩尔根经历了从反对孟德尔学说到相信、支持、证实并发展孟德尔学说的重大转变。
就是在这一年,摩尔根甚至写了一篇孟德尔因子不可能由染色体携带的论文投寄给《美国博物学家》杂志。
可是,在这篇论文发表之前,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摩尔根自己竟然通过实验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居然是由性染色体携带的!关于该实验的报道,很快就由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而发表的时间竟然先于前一篇论文。
前后两篇论文的观点截然相反,给摩尔根的学术生涯平添了一层戏剧性的色彩。
下面我们就来细说这个白眼果蝇的故事。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果蝇这种实验材料是1908年在纽约冷泉港卡内基实验室工作的卢茨(F·E·Lutz)向摩尔根推荐的。
这是一种常见的果蝇,学名称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实验材料的选取往往是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在遗传学发展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仅摩尔根在选用果蝇前后的局面生动地表明了这一点,而且孟德尔选用豌豆,以及后来分子遗传学家们选用真菌、细菌(特别是大肠肝菌)和噬菌体都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遗传学发展史中,每一次适合实验材料的选取都导致了一次学科发展的飞跃。
以哺乳动物为实验材料,饲养管理一般都较复杂,生长期又长,而且由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少而难寻,所以,一般不适合遗传学理论研究。
这也许是遗传学基本定律首先从植物中发现的主要原因。
而果蝇体型小,体长不到半厘米;饲养管理容易,既可喂以腐烂的水果,又可配培养基饲料;一个牛奶瓶里可以养上成百只。
果蝇繁殖系数高,孵化快,只要1天时间其卵即可孵化成幼虫,2-3天后变成蛹,再过5天就羽化为成虫。
生物研究史上的故事
生物研究史上的故事
生物研究史上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1. 达尔文的进化论:查尔斯·达尔文是现代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物种的进化理论。
他的著作《物种起源》引起了一场科学革命,改变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起源的认识。
2. 格里芬的遗传学研究:托马斯·纽康斯·格里芬是遗传学的奠基者之一。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果蝇的实验,揭示了基因的传递规律。
这项研究为后来的遗传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推动了基因和遗传的研究进一步发展。
3. 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詹姆斯·D·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是20世纪最有名的科学家之一,他们在1953年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个发现揭示了DNA的神奇机制,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的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4. 斯科利克与霍奇金的X射线晶体学研究:罗斯琳·寿司(in 《百日通病草》中,霍奇金给了罗森·寿司这个名字)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X射线晶体学的研究,首次揭示了DNA的晶体结构。
她的研究为沃森和克里克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5.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1996年,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一只名为多莉(Dolly)的羊,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只从成年细胞中克隆的哺乳动物。
多莉的诞生引发了全球轰动,引发了对克隆技术和生物伦理的广泛讨论。
这些故事都代表着生物研究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有着巨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科学家小故事遗传学家萨顿
遗传学家萨顿沃尔特·萨顿(Walter Sutton,1877-1916),美国遗传学家,生物学家。
他对现代生物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将孟德尔遗传定律推广至细胞水平的染色体上,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1877年萨顿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父亲威廉·萨顿是一名法官,家境优渥,家中有兄弟七人,他在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五。
1886年全家搬到了堪萨斯州的罗塞尔。
萨顿从小心灵手巧,擅长修理,发明创造,照相机都是自己做的,这一特征贯穿萨顿一生。
1897年,他们全家移居堪萨斯城,萨顿随后进入到堪萨斯大学,学习工程学,在这里充分施展了他在机械工程上的天赋。
大学期间萨顿还参加了堪萨斯大学的篮球队,教练是发明篮球运动的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
图1 A:后排左三为萨顿,抱篮球者为教练、篮球之父奈史密斯;B:沃尔特·萨顿1897年,萨顿家中很多人得了伤寒,他的一个弟弟约翰因斑疹伤寒去世,这对萨顿心灵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回到大学后,萨顿转入了生物系,打算日后从医。
堪萨斯大学一位重要的细胞学家麦克朗正在等着他。
麦克朗研究直翅目昆虫,是这一领域的先驱。
几年后萨顿成为了麦克朗的第一个研究生,那时的麦克朗也是青年才俊,只比萨顿大7岁,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899年,萨顿在跟家人田间散步的时候,看见成千上万的蝗虫爬满了麦子,就收集了一些蝗虫。
1900年,在麦克朗实验室,萨顿发现了这种直翅目的笨蝗有着巨大的染色体,用他的话来说“我发现这家伙的细胞是我见过的最大的,这要是真的,我们实验室要出点小名了”。
这一年萨顿发表了第一篇硕士研究论文。
读研时期,萨顿所在的麦克朗实验室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比如他们第一次确定X染色体是一条有着固定形态的染色体,而不是核仁结构,并且从雄性蝗虫细胞观察中发现,X 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系。
这一发现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容易联想到如果性别这个重要的性状可以由染色体决定的话,那么显然其它性状也可以。
摩尔根的故事
摩尔根的故事
摩尔根啊,那可是遗传学界的一个大神级人物。
他就像一个执着的侦探,不过他侦查的不是什么刑事案件,而是遗传的秘密。
摩尔根最开始研究果蝇,这果蝇可别看它小小的,在摩尔根眼里那就是宝贝。
他在实验室里养了一堆果蝇,就盼着这些小果蝇能透露点遗传的天机给他。
有一次啊,他发现了一只果蝇,这只果蝇可不得了,眼睛是白色的。
正常的果蝇眼睛都是红色的呀。
摩尔根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
他开始让这只白眼睛果蝇和红眼睛果蝇交配,然后仔细观察它们后代眼睛颜色的变化。
他发现这些后代的眼睛颜色那是有规律的。
有时候红的多,有时候白的又冒出来一些。
摩尔根就整天在那琢磨,拿着小本子记啊算啊。
他就像一个解谜高手,一点点把果蝇眼睛颜色遗传的谜题给解开了。
他通过对果蝇的这些研究,提出了好多超级重要的遗传学概念,就像连锁互换定律啥的。
这可不得了啊,就像给遗传学这个大拼图补上了好几块关键的碎片。
而且摩尔根这人还特别有个性。
他不轻易相信那些已经存在的理论,非得自己去捣鼓,自己去找出真相。
他就这么带着他的果蝇大军,一路在遗传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让我们对生物遗传有了更深的认识。
你想啊,要是没有摩尔根这么执着地研究那些小果蝇,我们现在对遗传的了解可能还得落后一大截呢。
他就像遗传学领域里的一颗超级闪亮的星星,到现在都还在照亮着科学家们探索遗传奥秘的道路呢。
中国古代遗传学故事
中国古代遗传学故事
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对遗传学进行研究的国家之一。
虽然古代中国并没有像
现代一样有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来解释和证明遗传现象,但是在农业、禽畜养殖以及传承家族血脉方面,古代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观察结果。
在古代中国农业领域,农民们通过世代耕种的经验,逐渐认识到某些性状在植
物繁育过程中的遗传规律。
他们发现,特定的品种搭配会产生更好的结果,而不同的品种搭配则会导致下一代植物的性状改变。
这种经验性的观察结果,实际上包含了一些现代遗传学中的基本原理。
另一个有趣的古代遗传学故事涉及皇室的血脉传承。
在中国古代,皇帝有着极
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皇位的传承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确保继位人是皇子,皇室进行了严格的血统管理。
清代的满族皇室就通过选取合适的女性为配偶,以保持特定的性状传承。
此外,关于孪生兄弟的遗传学故事也值得一提。
中国古代有许多文学作品中描
述了孪生兄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些故事实际上展示了对遗传现象的早期观察。
虽然古代中国人并不了解基因或DNA,但他们通过观察和经验,意识到孪生
兄弟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遗传学故事展示了人们对遗传现象的早期观察和探索。
虽然他们没有现代遗传学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但通过实际经验和逐渐累积的知识,他们对遗传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些古代观察结果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使我们对遗传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遗传学科学家的故事
《遗传学科学家的故事》
作文一
嘿,你知道遗传学里有个超厉害的科学家叫孟德尔不?
孟德尔以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修道士。
可他对植物特别感兴趣。
他在修道院的园子里种了好多豌豆。
每天就盯着这些豌豆看呀,研究呀。
他发觉豌豆的颜色啊、形状啊有时候会不一样。
然后他就开始琢磨这是为啥呢。
经过好长时间的观察和实验,他终于发觉了遗传的规律。
这可不得了啦!他的发觉让人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要是没有孟德尔,咱可能还不知道遗传是咋回事呢。
孟德尔就是这么牛,用小小的豌豆揭开了大自然的大秘密。
作文二
咱再来说说另一位遗传学的大科学家摩尔根。
摩尔根一开始也没想到自己会在遗传学上有那么大的成就。
他就是好奇那些小果蝇为啥有的眼睛是红的,有的是白的。
他就养了好多果蝇,天天观察它们。
有时候为了等一只果蝇变异,他能守一整晚。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发觉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这一发觉可轰动了整个科学界。
摩尔根就像个侦探,在小小的果蝇世界里找到了生命的大线索。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好奇心,有毅力,就能发觉了不起的东西。
医学遗传学故事
医学遗传学故事《医学遗传学故事集》篇①:《小蚂蚁的挑食教训》在一个小蚂蚁的蚁巢里,住着一只叫闹闹的小蚂蚁。
闹闹非常挑食,它只喜欢吃甜的食物,那些富含蛋白质的昆虫肉或者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它碰都不碰。
有一天,蚁群们要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储备食物。
所有蚂蚁都忙碌地寻找各种食物,只有闹闹赖在蚁巢附近,寻找着花朵上可怜的那点花蜜。
当冬天真正来临时,蚁巢里的存粮并不够,食物分发下来后,闹闹发现除了那些干巴巴的昆虫干,根本没有它喜欢的甜食。
它饿得有气无力,连走路都晃晃悠悠,更别提像其他小蚂蚁一样帮忙修补蚁巢了。
看着大家虽然食物也不富裕但依然有条不紊地生活着,闹闹心里愧疚极了。
它意识到自己挑食是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啊。
为了活下去,闹闹鼓起勇气尝试吃那些之前看都不看的食物,慢慢地它发现,其实那些食物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吃,营养还很丰富。
吃了一段时间后,闹闹变得健康又有活力。
点评:小蚂蚁闹闹挑食导致差点在冬天饿肚子的经历告诉我们,小朋友们可不能挑食。
每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价值,我们要像闹闹后来那样,勇敢尝试各种食物,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篇②:《小鹿斑斑的勇敢蜕变》森林里住着一只小鹿叫斑斑,斑斑胆子非常小。
它总是害怕离开鹿群,哪怕是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让它惊慌失措。
有一天,斑斑跟着鹿群去一片新的草地吃草。
突然,一阵风吹过,灌木丛发出沙沙的声音,斑斑以为是危险来临,它立刻抛下鹿群往回跑。
跑回鹿群栖息地后,斑斑发现自己丢了,周围没有熟悉的伙伴。
它害怕极了,但斑斑知道必须要找到鹿群才行。
于是它开始努力回忆一路跑来的路线,克服内心的恐惧,小心翼翼地往之前的方向走。
途中,斑斑遇到了一条小河流,水流有点急。
要是以前,斑斑肯定不敢过,但现在它没有退路了。
它观察了一会儿水流,找到了一处相对平缓的地方,然后鼓起巨大的勇气一跃而过。
最终,斑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鹿群。
从那以后,斑斑变得勇敢多了,不再那么轻易害怕每一个小动静。
点评:小鹿斑斑从胆小到勇敢的过程就像小朋友战胜自己的小恐惧一样。
搭车效应群体遗传学
搭车效应群体遗传学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在一个很大很大的森林里,住着好多好多小动物。
有聪明的小狐狸,可爱的小兔子,还有强壮的小野猪呢。
这些小动物就像一个大群体。
假设啊,有一种神奇的能力突然出现在小狐狸这个群体里。
这个能力就是跑得超级快,比以前快好多好多呢。
那这个能力怎么在小狐狸群体里传开的呢?这就有点像搭车效应啦。
那些本来就和跑得最快的小狐狸关系近的小狐狸,它们就很容易学到这种超级快的跑步能力。
就好像搭着快车一样,它们也变得跑起来超快。
比如说,有几只小狐狸经常一起玩耍,一起找食物。
那跑得最快的小狐狸在前面跑的时候,其他小狐狸就跟着它跑,慢慢就学会了它的快速跑法。
再看看小兔子的群体。
假如有一只小兔子发现了一个超级棒的躲猫猫的地方,只有它自己知道。
可是它有几个特别要好的小兔子朋友。
它就带着这些朋友去了那个地方。
很快,这些朋友也知道了这个好地方。
然后这些朋友又告诉它们的其他朋友。
就像搭车一样,这个关于躲猫猫好地方的消息就在小兔子群体里传开了。
在群体遗传学里呢,也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说有一个特别好的基因,就像小狐狸的快跑基因一样。
这个基因在群体里,会先在关系近的个体之间传递。
就像住在同一个小山洞里的小狐狸,它们更容易互相影响。
想象一下,小狐狸的家族就像我们的大家庭。
如果家族里有一个聪明的狐狸爷爷知道哪里有很多很多的食物,它会先告诉自己的小狐狸孙子、孙女们。
然后这些小狐狸再告诉和它们一起玩耍的其他小狐狸。
慢慢地,整个小狐狸群体可能就都知道这个找食物的好地方了。
这种搭车效应在群体遗传学里特别重要呢。
它可以让好的基因或者好的能力在群体里快速地传开。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如果有一个小朋友学会了一种特别有趣的折纸方法,他会先教给他的同桌,然后同桌再教给周围的小伙伴,慢慢地,可能全班的小朋友都会折那种有趣的纸了。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篇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哇塞,读完《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我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这孟德尔,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大神呐!你说,在那个时候,大家对遗传啥的都迷迷糊糊的,他咋就能有那么独特的想法,还能坚持去做实验呢?也许是他骨子里就有那种不服输、爱钻研的劲儿吧。
我就在想,他做那些豌豆实验,得花多少心思和时间啊!天天盯着那些豌豆,记录这记录那的,换成是我,可能早就不耐烦了,说不定半途而废啦。
可孟德尔没有,他硬是坚持下来了,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孟德尔的发现,一开始不被人重视,这多让人憋屈啊!我就想问,那些当初瞧不上他的人,后来脸疼不疼?他的成果被埋没了那么久,多可惜呀!不过话说回来,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挫折,才更显得他的成就来之不易。
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努力了很久也看不到成果,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坚持,是不是?读了他的故事,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太容易放弃了,碰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
孟德尔告诉我们,只要方向是对的,坚持下去就可能成功。
哎呀,我以后可得向他好好学习,不能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啦!篇二《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读后感读完《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孟德尔,这名字在遗传学领域那可是响当当的。
但你知道吗?他当初搞研究的时候,那可是困难重重啊!我就奇怪了,他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做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呢?他对着一堆豌豆,天天观察、记录,这得多无聊啊!可他却能从中发现那么重大的规律,难道他有什么“火眼金睛”不成?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专注和热爱吧。
想想咱们现在,稍微做点事儿就嫌累嫌麻烦,跟孟德尔比起来,简直弱爆了!我觉得吧,咱们就是太浮躁,静不下心来。
再说他的成果,一开始居然没人搭理,这不是瞎了眼嘛!我真想问问那些人,你们当时到底在想啥呢?不过,这也让我明白了,有时候真理可能会被暂时埋没,但只要是真的,总有一天会发光的。
孟德尔的故事让我反思自己,我平时总是找借口偷懒,学习上遇到点难题就想绕开。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孟德尔这个名字,大家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对,就是那个搞遗传学的大佬!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他发现遗传定律的过程。
这可不是简单的故事哦,里面有很多趣味和戏剧性,绝对让你觉得,哎呀,科学原来也可以这么好玩!咱们得从孟德尔的背景说起。
他可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他是个修道士,生活在19世纪的奥地利,日复一日地在修道院里种植物。
说起来,这个工作听着挺乏味,但他可没闲着,心里一直有个小火苗,那就是对植物遗传的好奇。
想想看,谁会想到一个修道士居然会对遗传学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孟德尔在他的实验中,专注于豌豆这种植物。
他发现,豌豆有各种各样的特征,比如颜色、形状、大小,简直就像是一场豌豆的时装秀。
他细心观察这些特征,并开始进行杂交实验。
哎呀,听起来就像是植物界的“恋爱”,对吧?他把不同特征的豌豆混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经过一番折腾,他发现下一代的特征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有规律可循,这可把他乐坏了。
经过大量的实验,孟德尔总结出了他的“遗传定律”。
第一个定律叫“分离定律”,这意思是说,父母的基因会在子代中分开。
好比说,你的父亲给你一颗豌豆的红色基因,你的母亲给你一颗绿色基因,结果你可能会变成一个红绿相间的豌豆。
第二个定律是“独立分配定律”,简单说就是每一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互不干扰,真是个神奇的规律!可是,故事并不是这么简单。
孟德尔的研究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大家都觉得他这玩意儿太奇怪,简直是异想天开。
他的论文在当时就像是一条石沉大海,没人搭理。
想想那时的他,心里肯定五味杂陈,有点苦涩又有点无奈。
不过,他可没放弃,依然坚持自己的研究。
时间一晃,到了20世纪初,孟德尔的工作终于被科学界重视了。
这时候,一些科学家重新翻阅他的论文,发现他的理论真的是金子般的宝贵。
于是,孟德尔成了遗传学的“老祖宗”,他的发现为后来的科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努力总会有回报!说到这里,孟德尔的故事就像是一个传奇,充满了坚持和勇气。
医学遗传学研究小故事——遗憾的徐道觉
第三章遗憾的徐道觉当明确了染色体就是遗传基因的载体之后,遗传学家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就是人类到底有多少条染色体。
但由于当时染色体制备技术的限制,在显微镜下许多染色体重叠在一起难以分辨,所以学者们所报告的人类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1923年,美国遗传学权威、得克萨斯大学校长Paint(1889-1969)提出人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
这后来作为一条定论充斥于各种教科书和百科全书。
直到1956年美籍华裔学者蒋有兴(Tjio JH)和Levan才首先正确鉴定了人类染色体是2n=46条而不是48条(蒋有兴因此荣获了美国肯尼迪国际奖)。
但首先观察到46条染色体数目的却是美籍华裔科学家徐道觉(Hsu TC,1917-2003)。
20世纪50年代初,徐道觉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以后,鉴于当时的处境,只得抛弃自己拿手的果蝇遗传学研究,经White教授推荐到Pomerat的实验室出事研究培养中的人和哺乳类细胞的核现象。
他先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习如何建立培养物,拍摄相差显微镜照片、缩时电影等技术。
但当他试图观察细胞的染色体时,却发现它们拥挤在一起,如同在组织切片中一样,是没有指望“突破”这一难关的。
尽管他喜欢这个实验室,却又怀念起过去研究的果蝇,甚至想再回去搞果蝇遗传学。
徐道觉曾师从我国最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被欣赏为最有出息的学生。
因此,事业的停顿让他感到十分失望和沮丧,度日如年的悲观情绪萦绕在他的心头。
但就在此时,“奇迹”发生了。
一天晚上,徐道觉照常到实验室做研究。
在一些治疗性流产的胚胎组织(皮肤和脾)培养标本中,他按照常规操作步骤用盐溶液冲洗细胞时,竟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铺展很好的染色体!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实验室外的咖啡馆里喝了一杯咖啡,清醒头脑之后再回到实验桌上,仍然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
没有1个分裂相有纺锤体定向,没有1个分裂细胞显示细胞分裂中期的边界,都不是典型的中期。
他试图研究另一些标本并建立更多的培养物,但再也未得到分散得那样好的标本。
遗传学第一定律
遗传学第一定律遗传学第一定律,也叫分离定律,这可是遗传学里超有趣的一个知识点呢。
咱们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想象一下,有个豌豆的世界。
孟德尔这个超级厉害的家伙就在这个豌豆的世界里发现了这个定律。
孟德尔种了好多豌豆,他发现豌豆有高茎的,还有矮茎的。
当他把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代的豌豆啊,全部都是高茎的,矮茎豌豆就像隐身了一样。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矮茎豌豆是不是就消失了呢?其实啊,根本不是。
当孟德尔把第一代的高茎豌豆再进行自交,也就是让它们自己和自己“结婚生子”。
这时候就出现了高茎和矮茎的豌豆了,而且这个比例还很固定呢,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大概是3:1。
这就像是一个魔法数字一样。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遗传学第一定律在起作用啦。
其实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在豌豆里,控制高茎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很强大的小怪兽。
而控制矮茎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就像是比较弱小的小怪兽。
当一个生物有一对基因的时候,只要有一个是显性基因,那么这个生物就会表现出显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就像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的时候,第一代的豌豆虽然都有一个矮茎基因,但是因为有高茎的显性基因在,所以它们都表现为高茎。
但是啊,这个矮茎基因并没有消失,它就像是在默默地等待机会。
当第一代的高茎豌豆自交的时候,它们的基因就开始重新组合了。
这时候,就有机会出现两个都是矮茎基因的组合,这个时候,矮茎豌豆就又出现了。
从这个定律我们还能想到好多好玩的事情呢。
比如说人的一些性状,像双眼皮和单眼皮。
双眼皮就像是豌豆里的高茎性状,是显性的。
单眼皮呢,就是隐性的。
如果一个人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但是他们都带有单眼皮的隐性基因,那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是单眼皮哦。
这就像是一场基因的小抽奖,是不是很有趣呢?而且这个遗传学第一定律不仅仅是在豌豆和人身上有用,在很多生物上都适用呢。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生物遗传奥秘的大门。
让我们知道原来生物的性状是这么传递下去的,每一个生物的身上都有着来自爸爸妈妈甚至更久远祖先的基因密码。
生物化学小故事
生物化学小故事在生物化学的领域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展示了生物化学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文将分享三个生物化学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它们的奥秘。
故事一:DNA的发现与结构生物化学与遗传学息息相关,而DNA(脱氧核糖核酸)则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的载体。
1952年,罗斯林研究所的研究员Rosalind Franklin使用X射线晶体学研究DNA的结构。
通过她的工作,科学家们首次意识到DNA具有双螺旋的结构。
然而,一位名叫Watson的科学家在没有得到Franklin同意的情况下,获得了Franklin的X射线晶体学图像,并与克里克一起推导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一发现为遗传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现代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事二:酶的反应速率与温度生物体内许多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
其中一项重要的性质是酶的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丹麦生物化学家Jens Christian Skou的研究揭示了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Skou在研究Na+/K+-ATP酶时发现,该酶的催化速率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催化速率增加,但是当温度过高时,酶会失活。
这个发现引发了对酶催化机制的更深入研究,也为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故事三:糖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糖作为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糖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一直是生物化学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研究表明,葡萄糖是大脑最喜欢的能量来源之一。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大脑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此外,大脑还需要糖来合成神经递质,以维持神经信号的传递。
因此,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对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这些生物化学小故事揭示了生物化学在生命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DNA的发现与结构的研究为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酶的温度依赖性催化速率的发现为深入了解酶催化机制提供了线索;糖对大脑活动的影响让我们意识到维持血糖水平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的故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上一座宏大里程碑的边缘。
在二○○○年末或二○○一年初的某个时刻,全世界的报纸将用突出的标题宣告:人类DNA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碱基对(化学符号)已经测定,并被置于二十三对染色体之一上的合适位置。
我们已经测定了前十亿个碱基对,这一进程仍在加速。
今天,没有一个基因可以难倒我们。
的确,在完成全部序列(一个卵子或精子中三十亿左右比特的构成单倍型人类基因组的DNA信息)不久,有关的光盘将很快问世,从网上下载也很容易。
人们将要花费数十年时间来解读这部奇妙的分子巨著,但这一努力是值得的。
阅读它,我们将获知人类自身进化的历史并且了解有关个体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知识。
想想我们奇妙的复杂性吧!我们每个人约有十万个基因,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这些基因是自行组织的,以操纵或维持我们数以万亿计的细胞。
在任意一个时刻,我们躯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就在这十万个
基因中某一部分的引导下工作,剩下的基因则处于沉默状态。
人类胚胎发育的美妙奥秘大多蕴涵于这一程序之中——只不过几周时间——基因的启闭造就了我们的心脏、肺脏和大脑。
由于我在法学、遗传学和医学方面受过训练,过去几年间我数百次应邀为非科学家组织讲授人类遗传学。
这个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在一至三小时内,讲解有关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准确描述我们科学的力量,让听众理解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内容以及批判以前对这些内容的愚蠢看法。
由于听众中的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医生)从未学过遗传学,许多人还非常缺乏理科学习的自信心,于是我采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的最好的“无痛式”上课方法——讲故事。
在两层封皮之间,可算是有两本互相穿插的书存在。
其中一本较为浅显易见,收集了二十四个遗传学故事,置于历史、司法、行为、动植物、疾病以及伦理难题这六个主题之下。
历史性的插图则包括亚伯拉罕·林肯、乔治三世、尼古拉二世以及最后的罗曼诺夫王朝。
林肯患有马方综合征吗?我们应当试图发现它吗?这有关系吗?英国失去它的北美殖民地是因为国王正
患有急性间歇性卟啉症吗?DNA分析已经确定叶卡捷琳堡发现的一个大坟墓中埋有尼古拉二世和他的一家,这对当时的俄国社会以及东正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DNA证据对我们处理犯罪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
今天,几乎每一项犯罪调查都假定有DNA证据可以向当局指证嫌疑犯。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我列举了粘在外套上的一撮猫毛就能成为判决养猫人谋杀的关键证据的例子。
鉴于罪犯累犯率高居不下,执法机构已经构建了一个已判重案犯的DNA数据库网络。
在不到十年时间内,每个州都已建立或计划建立这样的数据库,所有数据库均采用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开发的一项标准DNA检测技术。
但公众并不太重视这一异乎寻常的发展。
到各州对其公民以鉴定为目的常规地收集DNA样本还要多长时间?既然我们已经针对可治疗遗传疾病作了强制性的婴儿检查,将这些血液用来建立这样一个数据库会相当容易。
没有什么科学领域会比行为遗传学带来更多的麻烦问题。
采用新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我们已经探索了许多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问题:基因对一个易感男人
或女人患精神分裂症或躁狂抑郁症起什么作用?是否可以为某些人预测其患这类疾病的风险?如果可以检测的话,你愿意你的孩子接受检测以确定他是否携带易感精神分裂症的等位基因吗?这样的信息会怎样影响你和其他人发掘他的潜力或评判他错误的方式呢?
如果我们成功地发现了精神疾病的易感基因,我们会希望在更敏感的领域(如性格概貌)去理解基因的作用吗?遗传学家们正勤奋工作,试图去为不同晶系的狗的行为绘制基因图谱,结果也许会向我们展示新的令人惶惑的事实——基因在形成人类特性(如害羞和社交)方面的作用。
这样的信息将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呢?它将怎样影响教育理论?一九九四年,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X染色体的一个区域中包含一个基因,它的一个变体是同性恋易感基因。
近来,类似的研究已驳斥了这一发现。
同性恋基因的证据到底有多确凿?存在这样一个基因变体的意义何在?我们应当去研究这样的问题吗?我在关于行为的章节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
本书第四篇的重要性在于分子遗传学对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的影响。
遗传工程使我们对地球有了新的支
配力。
植物遗传学家现在可以将一个物种的特定基因转到另一个物种中去。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已经加快了停止使用化学途径来控制杂草和害虫的步伐,而换以遗传途径,主要作物经遗传工程处理能对单一有效的杀虫剂产生抗性。
我们已经种植了上百万英亩的遗传工程大豆。
下个星期你吃到的黄皮西葫芦可能就是遗传学家将西瓜花叶病毒抗性基因转进黄皮西葫芦种子而生长出来的,西瓜花叶病毒每年能造成该作物损失其产量的四分之一。
许多人丑化转基因食品,而更多带着不断增长的热情的人们现在激烈地反对他们。
在物种间转移基因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以遗传工程(转基因)玉米的花粉为食会置黑脉金斑蝶(帝王蝶)于死地吗?这只是极难回答的许多紧迫的社会问题之一。
为了养活九十亿人(预计二○五○年的世界人口),我们将需要从海洋中获得比今天要多得多的蛋白质。
遗传工程将成为“蓝色革命”的关键。
通过调整生长激素基因,科学家们已创造了在其第一年生长期就达到两倍于成年体重的鲑鱼。
但这里有一些未被解答的疑问。
有足够的安全性研究吗?我们是否不经意地造出了“超级鱼”,如果它们逃出育种池,是否会永久性地改变深海生态?我专门写了一章来讨论这方面的进展并
深表忧虑。
当人们寄希望于生殖遗传工程——通过改变生殖细胞来改变个体以及后代的遗传成分时,基因治疗产生了深奥的科学和伦理问题。
迄今为止,科学家、宗教界人士和政府决策部门都认为我们不应当开展生殖细胞工程,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将此视为趋向基因增进疗法的一个步骤。
基因增进疗法努力使胚胎更大、更聪明、更有音乐感或者实现对孩子怀有的其他梦想。
但是,如果技术障碍被克服的话,人们对生殖治疗的兴趣就会失控。
在3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们几乎肯定有能力从遗传上改造人类胚胎。
这对社会将意味着什么?它仅仅是一项最新的工具以使社会保持其经济超过下四分位(25%)吗?或者它将引领更深入的变化吗?
在本书最后一篇中,我讨论了几个关键的伦理学难题,它们在人类遗传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将继续使实践复杂化。
目前,遗传隐私权问题已引起人们过度的忧虑。
一个接一个州已经制定法律来限制使用那些健康保险商可能对遗传信息的利用。
联邦立法机构也有浓厚的兴趣。
什么是问题的关键?谁可以接触到遗传信息,它可以为什么目的所用?医生是否可以侵犯患者
的隐私来警告其亲属具有遗传风险?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这样做?谁来决定?随着遗传检测逐渐向医学渗透,它将改变我们原初以患者为中心的保密观念,转向以家庭为中心吗?
而这两本书中的另一本,则是这二十四个故事的引申,可算是一本小型的遗传学教材。
每一章都包含有关于遗传学的重要事实。
例如,我在亚伯拉罕,林肯一章中讨论了一种显性疾病——马方综合征,并介绍了一种有力的工具——PCR(聚合酶链反应)。
在关于图卢兹—洛特雷克的一章中,我介绍了隐性遗传疾病和血亲以及一种称为致密性骨发育不全的罕见疾病。
在有关精神疾病的材料中,我回顾了人们为一个躁狂抑郁症易感基因作图所付出的不平凡的努力。
为了理解这个故事,人们需要知道基因作图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种易于掌握的概念。
我希望能以读者易于吸收而毋需过分努力的某种方式来传授一些遗传学的基础知识。
遗传革命将作为人类思想的伟大巅峰而载人史册。
我们已经开始的征程将最终引领我们进入影响我们自身进化的世界。
我希望这本书将使所有读者更深
刻地感悟到我们正走向何方。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