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与楹联文化 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专题四 对联
②【对联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对联大意为:大 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连绵无尽。已 知 中的字为同一个字,请结合对联大意将下联补充完整。
专题四 对联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寄寓着期盼丰 收的美好心愿。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不仅动作简单易学,而且男 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和着欢快的碰撞节奏声,表演者翩然 起舞,轻松穿梭于开合变换的竹竿之间;持竿者吆喝助威,敲击出 灵动鲜明的节奏。观众也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纷纷加入跳竹竿的队伍。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 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 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专题四 对联
三、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1)按音调平仄区分。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 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根据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一、 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三、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 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先有“城乡富”这个“因”, 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郴同学根据景区提供的图片拟写了一副对联,但对下联举棋不定,
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 C )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______________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专题四 对联
【解析】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 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首先排除“水作琴声何 须弹”,“何须”上下联重复。根据结构相同的特点,排除“水作 琴声曲悠扬”, 根据平仄,排除“水作琴声不用乐”。
《对联的撰写技巧》课件
详细描述
对联,也称为楹联或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 特的文学形式。它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意义相 关的句子组成,是一种高度精炼、富有哲理和韵味的 语言艺术。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认为桃符可 以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在桃符上题写吉祥的语句,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学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联 的创作逐渐规范化,形成了严格的对仗、韵律和寓意 等方面的要求。
对联的格式与特点
总结词
对联的格式包括字数、平仄、韵律等方面的要求,通 过对仗、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传达深刻的思想和 情感。对联的特点包括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 理和韵味。
详细描述
对联在格式上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字数、平仄和 韵律等方面。字数要求上下两句保持一致,常见的有五 言、七言等。平仄要求上下两句声调相对,以形成音韵 和谐的效果。韵律要求上下两句末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 相近,以产生和谐悦耳的音效。此外,对联还常常运用 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传达深 刻的思想和情感。对联的语言简练明快,寓意深远,往 往能够引人深思,富有哲理和韵味。
在追悼亡者时,对联可以表达哀思和 怀念。
婚庆、寿庆等喜庆场合
在婚庆、寿庆等喜庆场合,对联可以 表达祝福和喜悦。
对联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01
02
03
弘扬中华文化
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 语言艺术和深刻内涵,传 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
培养审美情趣
对联讲究语言美、音韵美 和意境美,能够培养人们 的审美情趣。
意境营造技巧
描绘景物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来营造意境,使读者感
受到自然之美。
抒发情感
通过对情感的抒发来营 造意境,使读者感受到
楹联欣赏.ppt
壮士,手里紧拽的是带血的布囊。入又兴奋:然。然就请人入座。 壮士气慨万千,俯仰之间,神情盎然。指着布囊,
张祜生性喜爱山水,游览了许多有名的佛寺, 李绅坐镇扬州的时候,他已是五十几岁的人了, 斗志却如年轻的小伙子。
李绅是由宰相出为淮南节度使的,到达扬州之 前,平日来往的都是皇族卿相。他却不管这么多, 非要李绅接见他,还自称“钓鳌客”。李绅大怒, 决定面斥这个狂诞的草民。责问和对答展开了: 既为钓鳌客,以何为竿?以长虹。以何为钩?以 初月。以何为饵?以大唐李相公。李绅一听,以 自己钓鳌,也算是某种推崇,于是怒气尽消,与 他斟酒谈笑了起来,就赠给他很多礼物让他走了。
百感衷来不自由, 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 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 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 千首诗轻万户侯。 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白居易排斥张祜的不满, “睫在眼前长不见”,、你是老眼昏花,是非 不辨了。
杜牧对白居易打压张祜的行径是如此的气愤,我们就 更能理解杜刺使组织这次笔会为什么没有至少礼节性 地给白爷发个请帖。
张祜当时下第,和崔涯本乡遇新知,算是浪迹淮 扬二人组。所好无非下馆子,上青楼,给妓子们 写诗,张扬肆意,颇有时誉。然而居然好侠气。 崔涯写过《侠士诗》:“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 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 别。”好像真的很慕道的样子。
张祜岁余之时,稍有薄财。树大招风,好侠的名声
在外,自有人慕名而来。于是就来了这一位。据时人描 述是“非常人”,且“装饰甚武,腰剑。”可以想象的 到张祜面对这位赳赳壮士,其气如虹,估计不待其开口, 已经倾心几分了。
这是一首人人皆会的宫体诗《何满子》,幽幽 含悲的声音溢满厅堂,还没等唱完,孟才人便“气亟 立殒”,倒仆于地,等太医赶到,发现她“脉尚温而肠 已绝”。孟才人恳请为上歌一曲,唱到“一声何
张祜生性喜爱山水,游览了许多有名的佛寺, 李绅坐镇扬州的时候,他已是五十几岁的人了, 斗志却如年轻的小伙子。
李绅是由宰相出为淮南节度使的,到达扬州之 前,平日来往的都是皇族卿相。他却不管这么多, 非要李绅接见他,还自称“钓鳌客”。李绅大怒, 决定面斥这个狂诞的草民。责问和对答展开了: 既为钓鳌客,以何为竿?以长虹。以何为钩?以 初月。以何为饵?以大唐李相公。李绅一听,以 自己钓鳌,也算是某种推崇,于是怒气尽消,与 他斟酒谈笑了起来,就赠给他很多礼物让他走了。
百感衷来不自由, 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 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 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 千首诗轻万户侯。 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白居易排斥张祜的不满, “睫在眼前长不见”,、你是老眼昏花,是非 不辨了。
杜牧对白居易打压张祜的行径是如此的气愤,我们就 更能理解杜刺使组织这次笔会为什么没有至少礼节性 地给白爷发个请帖。
张祜当时下第,和崔涯本乡遇新知,算是浪迹淮 扬二人组。所好无非下馆子,上青楼,给妓子们 写诗,张扬肆意,颇有时誉。然而居然好侠气。 崔涯写过《侠士诗》:“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 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 别。”好像真的很慕道的样子。
张祜岁余之时,稍有薄财。树大招风,好侠的名声
在外,自有人慕名而来。于是就来了这一位。据时人描 述是“非常人”,且“装饰甚武,腰剑。”可以想象的 到张祜面对这位赳赳壮士,其气如虹,估计不待其开口, 已经倾心几分了。
这是一首人人皆会的宫体诗《何满子》,幽幽 含悲的声音溢满厅堂,还没等唱完,孟才人便“气亟 立殒”,倒仆于地,等太医赶到,发现她“脉尚温而肠 已绝”。孟才人恳请为上歌一曲,唱到“一声何
楹联课件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 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 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 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 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仄起平落。 仄起平落
谢 谢 观 看 再 见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 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 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 横批: 横批:我的妈呀
3、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 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 字。 如:“万事皆如意”(仄仄平平仄)若改为“万 : 万事皆如意” ) “ 事俱如意” 事俱如意”(仄仄仄平仄)即是孤平;又如: ) : 菩提当下现成” “菩提当下现成”(平平平仄仄平)若改为“菩 ) “ 提当下圆成” 提当下圆成”(平平平仄平平)即是孤仄。 )
河南洛阳白马寺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浙江萧山观音寺 若不回头,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四川乐山凌云寺联: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 笑自己原无知无识; 笑自己原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 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 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 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 横批:愿者上钩。 横批:愿者上钩。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份不在服务区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 横批:爱若移动, 横批:爱若移动,心无联通
谢 谢 观 看 再 见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 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 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 横批: 横批:我的妈呀
3、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 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 字。 如:“万事皆如意”(仄仄平平仄)若改为“万 : 万事皆如意” ) “ 事俱如意” 事俱如意”(仄仄仄平仄)即是孤平;又如: ) : 菩提当下现成” “菩提当下现成”(平平平仄仄平)若改为“菩 ) “ 提当下圆成” 提当下圆成”(平平平仄平平)即是孤仄。 )
河南洛阳白马寺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浙江萧山观音寺 若不回头,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四川乐山凌云寺联: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 笑自己原无知无识; 笑自己原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 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观他人总有高有低。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 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 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 横批:愿者上钩。 横批:愿者上钩。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份不在服务区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 横批:爱若移动, 横批:爱若移动,心无联通
对联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
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 接,联贯而下的联语。比如: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 联壁合、一气呵成之妙。
[对联种类]无情对
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一般要求上下联
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
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 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 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是因为汉字的独特造 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
(1)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
镶字联
塔楼亮灯,层层孔明 荷塘抠藕,节节太白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对联的要求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
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 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 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 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 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 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
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 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 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祠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 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 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 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对对联(课件)
上联:轻风 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扶、拂、摇、吹)
(三)2004年(高考全国卷)—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_春__风__习__习_新__思__想__新__气_象__伴__新__春__到_来__。_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__平__安__少__平_安__老__少__平__安__。
走近名人:
1、于右任赠蒋经国联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2、徐特立勉励青年联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3、史学家范文澜书斋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高考对联题
1、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 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西北角近看,造 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A 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 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 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1、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发愤识遍天下字 腊梅吐芳迎红日 书山万仞志能攀 绿柳展枝舞春风
雨滋春树碧连天 学海无涯勤可渡 立志读尽人间书 风送花香红满地
(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勤奋筑起通天路,懒惰堵塞智慧门。
3.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意思相承,通过上 下句的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关系把一 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
不入巫山峡;焉见神女峰?
直登岳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姓家。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对联的历史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
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 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 萌芽。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 的是联语。《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
《楹联及对联》课件
培养审美情趣
对联讲究平仄、对仗、意境等美学要素,通过学习和欣赏对联,可 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对联的未来发展
创新形式与内容
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联也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以适应社
会的需求和变化。
扩大应用领域
02
除了传统的节庆、婚丧嫁娶等场合,对联还可以应用到更多的
领域,如企业文化、教育等。
构思巧妙
总结词
对联的构思要巧妙、有趣,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详细描述
在创作对联时,要注重构思的创新和巧妙。可以采用双关、 谐音等手法来增加对联的趣味性和思考性。同时,要注意构 思的巧妙和自然,避免过于生硬或牵强附会。
05 对联的应用与传承
对联在生活中的运用
装饰与美化
对联常用于春节等喜庆场合,作为装 饰和美化的元素,增添节日氛围。
为平声。
对联的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比喻
通过对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 ,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使其形 象更加生动活泼。
借代
借用与某物相似或相关的其他 事物来代替该物,以突出其特
点。
双关
利用词语的多义性,使一句话 在表达一个意思的同时,还隐
含着另一个意思。
03 经典对联赏析
风景类对联
04 对联的创作技巧
立意新颖
总结词
对联的立意要独特、新颖,避免与已有的对联雷同,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详细描述
在创作对联时,要注重主题的选择和思考角度的创新。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 层次去挖掘新的意义,或者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独特的思想。同时, 要注意立意的深刻和新颖,避免流于表面或陈词滥调。
对联讲究平仄、对仗、意境等美学要素,通过学习和欣赏对联,可 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对联的未来发展
创新形式与内容
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联也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以适应社
会的需求和变化。
扩大应用领域
02
除了传统的节庆、婚丧嫁娶等场合,对联还可以应用到更多的
领域,如企业文化、教育等。
构思巧妙
总结词
对联的构思要巧妙、有趣,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详细描述
在创作对联时,要注重构思的创新和巧妙。可以采用双关、 谐音等手法来增加对联的趣味性和思考性。同时,要注意构 思的巧妙和自然,避免过于生硬或牵强附会。
05 对联的应用与传承
对联在生活中的运用
装饰与美化
对联常用于春节等喜庆场合,作为装 饰和美化的元素,增添节日氛围。
为平声。
对联的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比喻
通过对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 ,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使其形 象更加生动活泼。
借代
借用与某物相似或相关的其他 事物来代替该物,以突出其特
点。
双关
利用词语的多义性,使一句话 在表达一个意思的同时,还隐
含着另一个意思。
03 经典对联赏析
风景类对联
04 对联的创作技巧
立意新颖
总结词
对联的立意要独特、新颖,避免与已有的对联雷同,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详细描述
在创作对联时,要注重主题的选择和思考角度的创新。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 层次去挖掘新的意义,或者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独特的思想。同时, 要注意立意的深刻和新颖,避免流于表面或陈词滥调。
《对联》ppt课件
详细描述
夸张通过对事物的描绘进行夸大或缩小,强调其某一方 面的特点,在对联中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或深刻的寓 意。例如,“水深千尺龙鱼跃”,夸张地描绘水的深度 和鱼跃的情景,表达了壮观的自然景象。
05
对联的鉴赏
语言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对联的语言美体现在其音韵和谐、对仗工 整、平仄有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结词
春联是最常见的对联类型,用于庆祝春节等喜庆场合,通常以红色纸书写,寓意吉祥如 意、幸福美满。
详细描述
春联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整 体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常见的春联主题包括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财源广进等。
婚联
总结词
婚联是为庆祝新人结婚而写的对联, 通常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总结词
对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和推崇。
详细描述
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不仅在民间广受欢迎,还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 喜爱和推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都是对联的高手,他们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对联作品,为后人所传 颂。同时,对联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对联的起源
总结词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最初是为了驱邪避凶,后来演变为一种文学形式。
详细描述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在春节时,人们会在门户上悬挂桃木板,上 面写上吉祥的词句或神名,以驱邪避凶。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上的字句变得越 来越讲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发展
对联讲究声调的和谐,平仄的搭配,词语 的对仗,句式的统一,给人以音乐美感。
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 ppt课件
但它们毕竟是对偶,不是对联,充其量只是对联
的雏形。关于最早的对联,通常的说法是五代十 国时期,后蜀孟昶(chang)的桃符题词:“新 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PPT课件
5
• 隋唐时期,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 之笔凝注于对句中。李白的“三山半落青 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商隐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先生到底是个才思敏捷的人,只见他不慌不忙
地写了一副又贴了上去。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去
揭回家。这是一副什么样的对联让邻居们不想也
不敢去揭的呢?
PPT课件
14
原来,郑板桥是这样写的: 上联:福无双至 下联:祸不单行
这样不吉利的对联你写的再漂亮,当然 没有人去拿回家啦。
可是,大年初一,当邻居们纷纷去先生 家里拜年时,发现昨天的那副对联变成了
• 杜甫的“三顾频繁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 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仗也十 分工整。
PPT课件
6
•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欣赏和喜爱对联,倡导 联风,在定都金陵的除夕之夜传旨文武百 官庶民百姓家家户户张贴对联。他本人也 深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不少千古名联。 他的这些做法,对对联的推广和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同时,对联在这个时期也得 到了极大发展。
这一天是大年三十,家家都要贴对联哪。郑板 桥拿起笔一气呵成地写好一副对联,就贴到门上 去了。可没多久,他忽然发现自己刚才写的对联 没有啦!他一思忖,可能是被邻居们揭去了,谁 让自己是个书画名人呢!于是,他又写了一副贴 了上去。哎,一会儿工夫,又没了!坏了,照这 样下去,我写的再多也会被邻居们拿去的。但不 写也不行啊,哪有过年不贴对联的人家?这一下 把他给难住了。
PPT课件
4
起源和发展
• 对联这一文体可称得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 在周秦时代,民间就有了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
的雏形。关于最早的对联,通常的说法是五代十 国时期,后蜀孟昶(chang)的桃符题词:“新 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PPT课件
5
• 隋唐时期,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 之笔凝注于对句中。李白的“三山半落青 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商隐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先生到底是个才思敏捷的人,只见他不慌不忙
地写了一副又贴了上去。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去
揭回家。这是一副什么样的对联让邻居们不想也
不敢去揭的呢?
PPT课件
14
原来,郑板桥是这样写的: 上联:福无双至 下联:祸不单行
这样不吉利的对联你写的再漂亮,当然 没有人去拿回家啦。
可是,大年初一,当邻居们纷纷去先生 家里拜年时,发现昨天的那副对联变成了
• 杜甫的“三顾频繁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 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仗也十 分工整。
PPT课件
6
•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欣赏和喜爱对联,倡导 联风,在定都金陵的除夕之夜传旨文武百 官庶民百姓家家户户张贴对联。他本人也 深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不少千古名联。 他的这些做法,对对联的推广和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同时,对联在这个时期也得 到了极大发展。
这一天是大年三十,家家都要贴对联哪。郑板 桥拿起笔一气呵成地写好一副对联,就贴到门上 去了。可没多久,他忽然发现自己刚才写的对联 没有啦!他一思忖,可能是被邻居们揭去了,谁 让自己是个书画名人呢!于是,他又写了一副贴 了上去。哎,一会儿工夫,又没了!坏了,照这 样下去,我写的再多也会被邻居们拿去的。但不 写也不行啊,哪有过年不贴对联的人家?这一下 把他给难住了。
PPT课件
4
起源和发展
• 对联这一文体可称得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 在周秦时代,民间就有了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
高中语文 楹联知识与创作 课件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图画里虎不吟龙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同一位置,用字重复 词性不一致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相同。(结构相当) 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 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 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上联:稻菽千重金浪起。 上联:吉祥鼠报丰收岁。 上联:甲第连云欣发展。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横批:民泰国安
下联:春风万里玉梅开。 下联:科技花开富裕家。 下联:子年遍地祝丰隆。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吴姝诺-郑煜蓉
张子惠-蔡如煊 陈品策-季文鹏 虞晴雅-董窈熙 林航宇-郑可轩 陈治宇-郑雅歌 曹灿-吴悠。。。
六、对联的美学价值
(一)对联的形式美
1.对联有对称之美。 (1)词性相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 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 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声。(中华新韵)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马蹄韵及其“句中平仄规则”
马蹄韵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平平仄仄,两两交 替”,因状如马蹄的节奏而得名。
马蹄韵包括“平仄交替”(否则失替)“上下交 替”(否则失律)和长联的“句脚交替”,句中 平仄“135不论,246分明”。严格遵循“两平两 仄”交替,且上下联平仄字字相反,成为声律上 的“工对”。
春满乾坤福满门。
图画里虎不吟龙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同一位置,用字重复 词性不一致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相同。(结构相当) 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 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 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上联:稻菽千重金浪起。 上联:吉祥鼠报丰收岁。 上联:甲第连云欣发展。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横批:民泰国安
下联:春风万里玉梅开。 下联:科技花开富裕家。 下联:子年遍地祝丰隆。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吴姝诺-郑煜蓉
张子惠-蔡如煊 陈品策-季文鹏 虞晴雅-董窈熙 林航宇-郑可轩 陈治宇-郑雅歌 曹灿-吴悠。。。
六、对联的美学价值
(一)对联的形式美
1.对联有对称之美。 (1)词性相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 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 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声。(中华新韵)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马蹄韵及其“句中平仄规则”
马蹄韵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平平仄仄,两两交 替”,因状如马蹄的节奏而得名。
马蹄韵包括“平仄交替”(否则失替)“上下交 替”(否则失律)和长联的“句脚交替”,句中 平仄“135不论,246分明”。严格遵循“两平两 仄”交替,且上下联平仄字字相反,成为声律上 的“工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五十年代,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湖南视察工作时即兴吟诵对联 ,是一段颇具情趣的佳话。据说,有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车 游览长沙市容,车行至湘江橘子洲畔,毛泽东诗兴勃发,提出要 与周恩来作对联,并随即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 不走”,小车离开橘子洲,直驶市区各处名胜古迹,行至天心阁 ,恰遇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周恩来见景立即悟出下联:“天心 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副对联作得如此工整对仗,又珠 联璧合,足见两位伟人文学艺术功底之深厚。
课程考察 本课程考察方式有两种:开卷考试和撰写 论文
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楹联知识的掌握 程度。
题目类型:(1)选择题;(2)简答题; (3)创作题。
论文撰写,则主要考查学生在学完本课程 后对鉴赏楹联及对楹联与中国传统文化间 的独到见解。
第一章 楹联知识
第一节 绪 论
楹联俗称对联。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 学形式,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中 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 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 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 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 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 受到教益。
楹联艺术,雅俗共赏
• 楹联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 式,小巧玲珑,着墨不多,却寓意无穷。它以 洗练的文辞、回旋的音律、巧妙的构思、深邃 的意境而赢得世人的青睐,为读者创造出感情 丰富、形象鲜明、意韵浓郁的作品。
• 从古代的天子殿堂到现在的平民居室,从古远 的园林亭榭到今天的街市店肆,都可以找到它 的踪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祈祝庆典、交 际装饰、婚丧寿挽、题赠戏谑,大千世界无不 涉足,真是“俗雅兼顾趣,古今自纷呈”。
古今楹联,佳话无数
(1)古时候,有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晚上,浓云遮月, 伸手不见五指。他随口吟道:“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这时,恰好隔壁的穷秀才来向他借一样东西。听明来意,他让 秀才对出下联,方肯借物与他。 秀才想了想,脱口说:“青黄 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主人一听,正是佳对,于是高兴地把 东西借给了秀才。
对联的作用
• 对联的作用而言,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装饰环境;二是启迪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书 联);
• 三是传递感情;四是祈祝吉祥(春 联);
• 五是陶冶情操;六是鞭笞邪恶; • 七是宣传广告;八是社会征联。
• 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联字数少, 而且只有上下两句,被认为不能写出惊世 之作,同一题材倒不如写诗来得应手;二 是历代皇帝多不予以重视,除了明太祖朱 元璋以外,其余的皇帝只是偶尔涉猎或命 下臣属对,以助雅兴,只当其精神快餐而 已;三是由于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对联 几乎没有作为单独试题出现过。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父亲 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 ,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 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 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课程概览
楹联是承诗经、楚辞之绪,沿律诗一脉 而来的,它“固自有其特殊之美,不可磨 灭”(梁启超),也是一种典型文学样式。 而且楹联与中国的诸多传统文化有着千丝 万缕的关系,如楹联与中国茶文化、中医 文化、书法文化、汉字文化、春节文化等, 因此楹联知识的传授是让广大大学生深入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楹联与楹联文化
授课人:张斌
学习要求: 1、按时上课,不无故缺课,有特殊情况 须向班主任请假,由班主任向任课老师 告知情况。 2、校本课程和平时课程学习一样,同等 重要,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积极主动, 作业完成要保质保量。 3、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4、做好课堂笔记和相关知识的记录,不 能盲目干听,光听不记假把式。
开课目的
目标主要体现在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为宗旨;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厚实学生 的韵律知识、提高鉴赏水平、学习楹联创作 为教学目的。最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 学生全面了解与楹联有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诸多方面。通过对楹联知识的讲解和楹 联创作的练习,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掌握楹 联的方方面面,为促进楹联创作的规范发展 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4)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有一次,乾隆 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纪晓岚请乾隆猜, 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纪晓 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 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5)一书生门对富人家的竹园,故在门上贴对联一幅: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后将竹子全部砍去,此 人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为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课程考察 本课程考察方式有两种:开卷考试和撰写 论文
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楹联知识的掌握 程度。
题目类型:(1)选择题;(2)简答题; (3)创作题。
论文撰写,则主要考查学生在学完本课程 后对鉴赏楹联及对楹联与中国传统文化间 的独到见解。
第一章 楹联知识
第一节 绪 论
楹联俗称对联。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 学形式,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中 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 历来受到人们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 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 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 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 受到教益。
楹联艺术,雅俗共赏
• 楹联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 式,小巧玲珑,着墨不多,却寓意无穷。它以 洗练的文辞、回旋的音律、巧妙的构思、深邃 的意境而赢得世人的青睐,为读者创造出感情 丰富、形象鲜明、意韵浓郁的作品。
• 从古代的天子殿堂到现在的平民居室,从古远 的园林亭榭到今天的街市店肆,都可以找到它 的踪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祈祝庆典、交 际装饰、婚丧寿挽、题赠戏谑,大千世界无不 涉足,真是“俗雅兼顾趣,古今自纷呈”。
古今楹联,佳话无数
(1)古时候,有个人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晚上,浓云遮月, 伸手不见五指。他随口吟道:“黑白难分,叫我怎知南北?” 这时,恰好隔壁的穷秀才来向他借一样东西。听明来意,他让 秀才对出下联,方肯借物与他。 秀才想了想,脱口说:“青黄 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主人一听,正是佳对,于是高兴地把 东西借给了秀才。
对联的作用
• 对联的作用而言,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装饰环境;二是启迪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书 联);
• 三是传递感情;四是祈祝吉祥(春 联);
• 五是陶冶情操;六是鞭笞邪恶; • 七是宣传广告;八是社会征联。
• 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联字数少, 而且只有上下两句,被认为不能写出惊世 之作,同一题材倒不如写诗来得应手;二 是历代皇帝多不予以重视,除了明太祖朱 元璋以外,其余的皇帝只是偶尔涉猎或命 下臣属对,以助雅兴,只当其精神快餐而 已;三是由于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对联 几乎没有作为单独试题出现过。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父亲 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 ,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 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 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课程概览
楹联是承诗经、楚辞之绪,沿律诗一脉 而来的,它“固自有其特殊之美,不可磨 灭”(梁启超),也是一种典型文学样式。 而且楹联与中国的诸多传统文化有着千丝 万缕的关系,如楹联与中国茶文化、中医 文化、书法文化、汉字文化、春节文化等, 因此楹联知识的传授是让广大大学生深入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楹联与楹联文化
授课人:张斌
学习要求: 1、按时上课,不无故缺课,有特殊情况 须向班主任请假,由班主任向任课老师 告知情况。 2、校本课程和平时课程学习一样,同等 重要,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积极主动, 作业完成要保质保量。 3、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4、做好课堂笔记和相关知识的记录,不 能盲目干听,光听不记假把式。
开课目的
目标主要体现在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为宗旨;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厚实学生 的韵律知识、提高鉴赏水平、学习楹联创作 为教学目的。最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 学生全面了解与楹联有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诸多方面。通过对楹联知识的讲解和楹 联创作的练习,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掌握楹 联的方方面面,为促进楹联创作的规范发展 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4)清朝才子纪晓岚更是作对联的高手。有一次,乾隆 见纪晓岚闷闷不乐,便问他有何心事。纪晓岚请乾隆猜, 乾隆以上联回答:“十口心思,思家思民思社稷。”纪晓 岚见皇帝直猜到他心里,非常激动,马上叩头谢恩,以下 联道谢:“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5)一书生门对富人家的竹园,故在门上贴对联一幅: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后将竹子全部砍去,此 人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为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