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知识

合集下载

荔枝商品知识

荔枝商品知识

成熟的季节,要求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荔枝。但荔枝产于南方,多在两广、福
建、四川、台湾等地。但唐朝的都城却在西安,离最近的荔枝产地尚有千里 之遥。加上鲜荔枝难以保存,“一离本枝,一日而变色,二日而变香,三日 而变味,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唐玄宗为了杨贵妃,用快马日夜不停地 运送,常常味道不变就已达京师。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绝句,叫《过华清 宫》,中间有名句专门写此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至 今荔枝中仍有一个品种叫做妃子笑,是由此而得名的。
yangjinsheng
第一章、荔枝概述
荔枝产地: 荔枝产于我国南部,其中以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等地栽培最 多。尤其是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 洲和大洋洲都有引种的记录。
yangjinsheng
第二章、重点商品
商品名称 荔枝(白糖罂)
商品表现能力 此商品口感中最好,特点是: 果肉多、果核小、口感甘 甜爽口,颜色鲜红
yangjinsheng
第四章、营养与食疗
荔枝新吃法 专家提醒:不要连续大量进食荔枝,可在吃荔枝
前后喝一点盐水或者凉茶,绿豆水、冬瓜水、生
地汤等也有良好疗效。 怎样吃荔枝可以减轻火气 可把荔枝连皮浸入淡盐水中,再放入冰柜里冰后
食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火,还更可
增加食欲。如果泡上1杯用荔枝叶(晒干)煎的荔 枝茶,还可能解食荔枝多而产生的滞和泻。
yangjinsheng
第四章、营养与食疗
荔枝与食物搭配宜忌 ◆黄金搭档 荔枝+红枣:荔枝含有丰富维生素,可促进毛细血管的微循环;红枣有养血补血的 作用。同食,可起到更好的补血及美容养颜功效。 荔枝+绿豆汤:荔枝食多上火,而绿豆汤是败火之物。同食,能减少上火的影响。 荔枝+水产(禽类) 荔枝入菜,一般与水产或禽类等“白肉”搭配:一是因为色泽 的考虑;二是因为这些“白肉”在口味上也容易和荔枝相互烘托。其中最适合的就是 海鲜,因为海鲜的寒性恰好可以中和荔枝的热性。 ◆搭配误区 荔枝-黄瓜、南瓜、胡萝卜、动物肝脏 黄瓜、南瓜、胡萝卜中所含的维生素C分解酶,会破坏荔枝中的维生素C,动物肝脏 中的铜、铁离子也能破坏荔枝中的维生素C。荔枝与这些食物同食,会使原有的营养 价值降低,所以不宜同食。

荔枝冷知识

荔枝冷知识

荔枝冷知识
关于荔枝的冷知识有:
1.空腹吃荔枝可能会引发低而糖,因为荔枝的果糖含量较高,在空腹时人体血糖较低,果糖会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会误以为血糖过高而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血糖被快速降低,引发低血糖。

2.荔枝吃多了会上火,但可以把荔枝连皮浸入淡盐水里,再放入冰箱里冷藏,就可以减少上火。

3.荔枝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泡在冰水里进行保鲜,但不是大家所说的福尔马林,而是柠檬酸和11年的混合冰水,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4.荔枝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能量、滋补身体,提高免疫力、改善失眠、健忘等症。

5.挑选荔枝时可以看手感、闻气味、挑颜色,好的荔枝手感偏硬、弹性好,味道清新,颜色自然。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蕴含的地理知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蕴含的地理知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 荔枝的产地和分布1.1 荔枝的原产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荔枝的种植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扩大,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2. 荔枝的生长环境和特点2.1 荔枝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生长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

2.2 荔枝树要求充足的阳光和充沛的雨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土壤为宜。

3. 荔枝的品种和特色3.1 我国的荔枝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妃子笑、巨峰、黑叶等,其中妃子笑最为著名。

3.2 妃子笑荔枝果肉丰满多汁,甜度高,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果中珍品”。

4. 荔枝的历史文化价值4.1 荔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唐代就有关于荔枝的记载。

4.2 在我国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荔枝常常被用作题材,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5. 我对荔枝的理解在我看来,荔枝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我国南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的成长环境和特色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而其历史文化价值则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认为了解荔枝,就是了解我国南方地理与文化的一部分。

总结回顾通过对荔枝的产地、生长环境、品种特色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全面介绍,我们不仅可以对荔枝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还可以通过荔枝这一载体,进一步了解我国南方地区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和文化内涵。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读者们能对荔枝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对我国南方的地理与文化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荔枝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唐代,那时称作“榻榻果”。

据史料记载,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曾有“宜食红颜卧,莫负榻榻果”之句,可见其在古代就已为人们所喜爱。

荔枝不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也被引入了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等地。

在这些地区,荔枝也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消费。

而就在我国,荔枝作为一种独特的水果,在我国南方地区却有着更深的情感纽带。

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荔枝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荔枝》相关知识:中国荔枝历史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荔枝》相关知识:中国荔枝历史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荔枝》相关知识:中国荔枝历史邱陵,下平原煌煌扈扈,照曜钜野。

这些文击破记载,反映了我国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已出现荔枝的育苗移栽、广泛种植的事实。

而从原始简单繁殖互育苗移栽、进而大批远程北远移栽,从原始少数栽培到平原、山地的广泛栽培,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程。

除广东外,广西、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在古代早亦有荔枝栽培。

上面提到的《吴录》关于苍梧多荔枝的记载,说明当时广西境内,荔枝栽培已很普遍。

此外,三世纪初《南中八郡志》有键犍为××县(四川境)出荔枝(据《艺文类聚》引)的记载;杜甫诗有忆过泸戎摘荔枝句;北宋前期(公元1059年)蔡襄的《荔枝谱》记述福建栽培荔枝之盛,说是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如星火,并记载了栽培品种三十多种;十四世纪初期李京撰《云南志》术及云南少数民族种荔枝贩卖为业。

台湾亦产荔枝,但出现较晚,约在清初才见于记载。

在国外,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波多黎各、菲律宾、毛里求斯、马尔加什、南非、古巴、洪都拉斯、巴拿马、巴西、特立尼达,美国的佛罗里达、夏威夷、关岛,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也产荔枝,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入栽培的。

我国栽培荔枝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代劳动人民在选育新品种及栽培技术上,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古文献对此亦有记载。

十世纪六十年代或稍后,北宋初年郑熊《广中荔枝谱》著录荔枝品种二十二个;稍后的十一世纪六十年代,有蔡襄著《荔枝谱》,叙述了荔枝的历史、产地、运销、食性、护养、加工和品种;公元1034年无大德年间编成的《南海志》物产章,记述了广东荔枝的部分品种,计有十六个;公元1076年张宗闵《增城荔枝谱》著录的荔枝品种有一百种;公元1597年徐勃著《荔枝谱》,亦录有闽省荔枝主一百种,并叙述繁殖、栽培、加工利用等方法;成书于1602年的宋珏《荔枝谱》,杂录了荔枝故事及荔枝酒、烹馔等;公元1612年曹蕃著《荔枝谱》,分述二十六个荔枝品种的特征;公元1628年邓庆著《荔枝谱》,集录了种植荔枝的见闻;吴载鳌著《记荔枝》,记述、补充蔡襄《荔枝谱》;公元1683年陈定国著《荔谱》,专述福建长乐年产胜画种荔枝的形态、名称产地、熟期等;约在十七世纪五十年代,林嗣环著《荔枝话》,述及荔枝的品种、害虫、估产等;十七世纪八十年代,陈鼎著《荔枝谱》,记述闽、蜀、粤、桂荔枝品种共四十三种。

荔枝知识

荔枝知识

荔枝分为三月红、妃子笑、黑叶、白腊、桂味、糯米糍等品种桂味:又名桂枝,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

是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广州市郊和广西灵山县所产最佳。

桂味有全红及鸭头绿两个品系。

果实圆球形,果壳浅红色,薄而脆;龟裂片突起小而尖,从蒂膊两旁绕果顶有圈较深环沟,此两者为桂味的特征;向黄白柔软饱满,核小,味很甜,7月上旬成熟。

糯米糍:又名米枝,为广东价值最高的品种。

是闻名中外的广东特产果品。

主产广州市郊区萝岗区和增城市新塘镇,其次是从化、东范等县。

果实属心脏形,近圆形,果柄歪斜为其品种特征;初上市黄腊色,一旺期鲜红色;龟裂片大而狭长,呈纵向排列,稀疏,微凸,缝合线阔而明显;果顶丰满,蒂部略凹;肉厚,核小,陶色黄白半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达20%,味极甜,香浓,糯而嫩滑,品质优良。

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种。

最适宜鲜食和制干,7月上旬成熟。

妃子笑:四川叫铊提,台湾称绿荷包或玉荷包。

妃子笑盛产于厦门、广东、四川、台湾等地区。

妃子笑的特点是果皮青红,个大,肉色有如白蜡,脆爽而清甜,果核小。

(传说当年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

)三月红:因在农历3月下旬成熟,故名。

属最早熟种。

主产广东的新会、中山、增城、广西的灵山等县。

果实流心脏形,上广下尖;龟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缝合线不太明显;皮厚,淡红色;肉黄白,微韧,组织粗糙,核大,味酸带甜,食后有余渣。

黑叶:果实短卵圆形,果顶浑圆或钝,果属平;皮深红色,壳较薄,龟裂片平钝,大小均匀,排列规则,裂纹和缝合线明显;肉质坚实爽脆,香甜多汁,多数为大核。

6月中旬成熟。

较耐贮存。

营养含量荔枝营养丰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A、B、C等,并含叶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荔枝具有健脾生津,理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病后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气疼痛等症。

现代研究发现,荔枝有营养脑细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并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衰老,能益气、通神、益智,荔枝还可以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归纳总结荔枝和龙眼的知识

归纳总结荔枝和龙眼的知识

归纳总结荔枝和龙眼的知识荔枝和龙眼是两种常见的水果,它们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本文将归纳总结荔枝和龙眼的知识,包括它们的起源、特点、营养价值以及常见的食用方法等内容。

一、荔枝的知识归纳总结荔枝,学名为Litchi chinensis,属于荔枝科植物。

它起源于中国广东地区,并且在古代就开始栽培和食用。

以下是对荔枝的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1. 外观特点:荔枝的外皮呈红色或粉红色,表面覆盖着坚硬的瘤状物。

果肉呈白色或淡黄色,质地鲜嫩,多汁。

2. 口感风味:荔枝具有甜美而芳香的味道,果肉酥软多汁,让人回味无穷。

3. 营养价值:荔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矿物质以及多种有益的抗氧化物质。

它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延缓衰老等。

4. 食用方式:荔枝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作成果汁、果酱或者干果等。

此外,荔枝还可以与其他水果、糖水、沙拉等搭配食用,增加口感和营养价值。

二、龙眼的知识归纳总结龙眼,学名为Dimocarpus longan,也是一种常见的水果。

它起源于中国福建一带,后来逐渐在其他亚洲国家广泛栽培。

以下是对龙眼的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1. 外观特点:龙眼的外皮呈棕红色或深红色,表面有着凹凸不平的颗粒。

果肉白色或淡黄色,质地糯软,有一颗黑色的种子。

2. 口感风味:龙眼的果肉鲜嫩多汁,味道甜美而清香。

3. 营养价值:龙眼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矿物质以及多种有益的抗氧化物质。

它具有补脑健齿、促进睡眠、滋润肌肤等功效。

4. 食用方式:龙眼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入甜汤、糖水、果盘等搭配食用。

此外,龙眼还可以用来制作糖蜜、果酱以及干果等。

三、荔枝和龙眼的异同点归纳总结荔枝和龙眼都是热带水果,它们在外观、口感、营养价值以及食用方式上有一些异同点。

以下是对它们的异同点进行的归纳总结:1. 外观:荔枝的外皮呈红色或粉红色,龙眼的外皮呈棕红色或深红色。

2. 口感:荔枝果肉酥软多汁,龙眼果肉糯软多汁。

3. 营养价值:荔枝和龙眼都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矿物质以及抗氧化物质等。

荔枝图序(知识点)

荔枝图序(知识点)

1.通假字:华如橘 “华”通花 ,花朵 2.一词多义: 实 而 实如丹 (果实) 其实过之(实际情况) 一日而色变 (表顺接)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表转折)
其实过之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之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乐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者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代词,人们) (指代……的部分) 古义: (开放) 3.古今异义词: 华如橘,花容 今义 (繁荣) 中轩敞者为舱 色香味尽去矣 古义 (消失,没有) 今义 (到)
友情提示
1.通假字: 华如橘 2.一词多义: 实如丹 实 其实过之 而 之 “华”通花 ,花朵 果实 实际情况
一日而色变
其实过之
表顺接
表转折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识Fra bibliotek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3.古今异义词: 古义 消失,没有 色香味尽去矣 到 今义 4、词类活用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名词作动词 画图 写
《荔枝图序》
白居易
提示
1.通假字: 华如橘 2.一词多义: 实如丹 实 其实过之 而 之 “华”通花 ,花朵 果实 实际情况
一日而色变
其实过之
表顺接
表转折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3.古今异义词: 古义 消失,没有 色香味尽去矣 到 今义 4、词类活用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名词作动词 画图 写

高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南州六月荔枝丹知识点

高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南州六月荔枝丹知识点

高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南州六月荔枝丹知识点本文是科普作家贾祖璋写的一篇科普作品,准确、翔实的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了一般性介绍。

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晖《荔枝》诗中的句子。

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以前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一、词语积累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绡(xiāo):生丝织的绸子。

醴(lǐ)酪(lào):甜酒和奶酪。

酪,半凝固状的乳制食品。

不了了之:用不去了结的办法去了结。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里没有贬义,是说认真钻研的精神。

绛(jiàng):深红色。

渣滓(zǐ):物品提出精华之后剩下的东西。

龟(jūn)裂:表现很多裂纹。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

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花期:植物开花的时期。

完全花:花的四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俱全的花。

花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

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阙下:即都下,指宋王朝的首都开封。

阙,本来是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又泛指帝王的宫殿。

造化:自然,天然。

幅员:领土面积。

幅,宽度;员,周围。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啖(dàn):吃。

萌蘖(niè):指植物长出新芽。

萌,生萌,发芽。

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二、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

1901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

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

他创作、编写、翻译了29部生物学著作。

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通鸟类》《鸟类概论》《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

说明文荔枝

说明文荔枝

荔枝在故乡的众多特产、小吃中,有许许多多好吃的食物,比如说:色泽紫红的杨梅,味道鲜美的紫菜,清爽可口的芦笋??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肉嫩汁多的荔枝。

荔枝属常绿乔木,小枝圆柱状,褐红色,密生白色皮孔。

小叶2或3对,最多4对,薄革质或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时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

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厘米,成熟时通常显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

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荔枝有多个品种,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主要分为三月红、妃子笑、怀枝三大类。

荔枝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还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

而且,每100克荔枝所含热量70千卡,还含有维生素c41毫克,蛋白质0.9克,维生素a2微克,脂肪0.2克,胡萝卜素10微克等各种营养素呢!荔枝可是我家乡的“一绝”哦,如果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可一定要记得品尝啊!篇二: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主要应从下列六个方面入手:1一、弄清说明的对象。

阅读一篇文章,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需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整体看一篇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二是从部分看说明的是这一事物的哪一个方面,即一篇文章的具体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可以是实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

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笑》,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笑,并从生理功能入手,阐述了笑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所起到的作用,接着将笑的“功能”扩大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这是一篇以抽象事物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的内部规律性,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

如《善待家园》一文,文章说明了地质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生命与财产的威胁,并揭示了“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这个道理,是说明事理的。

荔枝的知识

荔枝的知识

荔枝的知识
荔枝是一种可口美味的水果,也是一种重要的保健水果,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荔枝的知识。

荔枝的历史
荔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清朝时期,被誉为中国的“国果”,它们曾被称为神秘的水果,可以让宫廷官员带来满足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荔枝也已经普及到许多国家,其受欢迎程度已经排名全球第二位,仅次于苹果。

荔枝的营养价值
荔枝种类繁多,它们具有鲜美的口感,果肉柔软可口,并且富含多种养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A、钙、铁、锌、磷、铜等。

它们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良好的补益作用,对抗疾病也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荔枝的功效
1、抗氧化作用:荔枝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促进人体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2、抗疲劳:荔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能有效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和精力。

3、抗癌作用:荔枝含有丰富的多种抗癌物质,能够降低人体对癌症的感染,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预防各类癌症的发生。

4、抗衰老作用:荔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能够抗击皮肤衰老,延缓衰老过程,保持皮肤柔嫩光滑。

荔枝的食用方法
1、直接食用:可以直接将荔枝去皮去核,洗净后,口腔和手指直接吃掉,有一种独特的酸甜口感。

2、榨汁饮用:将荔枝洗净,榨出汁成果汁,多加些冰块,可以做饮料使用。

3、调酒作料:将荔枝洗净,去核,榨汁,搭配其他酒料,加入酒中,非常美味。

总结
以上就是荔枝的知识,荔枝营养价值高,可以抗癌,延缓衰老,保持身体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我们长期食用。

同时,还可以把它做成美味可口的果汁和调酒作料,以增添食物的美味,值得你们品尝。

荔枝冷知识

荔枝冷知识

荔枝冷知识荔枝是一种热带水果,外形饱满鲜艳,香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除了作为一种美味的水果之外,荔枝还有许多有趣的冷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荔枝的学名叫做"Litchi chinensis",属于荔枝科。

荔枝起源于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栽培和食用荔枝了。

如今,荔枝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荔枝的外表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它的果皮通常呈红色或粉红色,覆盖着许多小瘤状突起。

这些突起实际上是荔枝的果皮细胞,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红色素"的物质,使果皮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打开荔枝果皮,我们会看到果肉呈白色或透明色,质地柔软,多汁且甜美。

但是,荔枝果肉的甜味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事实上,荔枝的果肉在初期是酸的,随着果实成熟,果肉中的糖分会逐渐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从而使荔枝变得甜美可口。

荔枝的种子位于果肉内部,通常是一个大而硬的种子。

有些人喜欢吃荔枝的种子,认为它们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然而,荔枝的种子实际上含有一种叫做"脂肪酸"的物质,如果吃得过多,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荔枝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被视为一种有益健康的水果。

据说,荔枝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养血安神等功效。

此外,荔枝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和保持肠道健康。

除了食用之外,荔枝还可以用来制作饮料、甜点和糕点等。

在中国的夏天,人们常常会用荔枝来制作荔枝冰沙或荔枝果汁,以解暑降温。

而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和庆典中,荔枝还会被用来制作各种精美的糕点,如荔枝酥和荔枝糕等。

荔枝的采摘季节通常在每年的夏季,这时候荔枝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人们会用篮子或者竹筐来采摘荔枝,然后将它们洗净晾干,最后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保存起来慢慢享用。

在荔枝的采摘季节,一些地方还会举办荔枝文化节或者荔枝采摘活动,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品尝。

小学六年级语文《荔枝》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荔枝》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荔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荔枝》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了解荔枝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荔枝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荔枝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荔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荔枝的特点,进而引出课题。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进行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练习,及时反馈。

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荔枝》2. 主要内容:生长环境: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特点:果实鲜美,营养丰富作者情感:喜爱、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荔枝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作者喜爱荔枝的理解。

2. 答案:(1)荔枝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

果实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中皇后”。

《荔枝》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荔枝》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荔枝》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植物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果实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荔枝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荔枝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了解荔枝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地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荔枝果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研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荔枝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环境。

教学重点:荔枝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荔枝果实、荔枝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刀片、镊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荔枝果实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荔枝的形态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荔枝的历史文化地位,引导学生了解荔枝在我国的重要性。

(1)讲解荔枝的形态结构。

(2)分析荔枝的生长环境。

(3)阐述荔枝的生物学特性。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观察荔枝果实,指导学生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

4. 例题讲解:通过荔枝果实的实物和图片,讲解荔枝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描述荔枝果实的形态结构,分析其生长环境,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荔枝的形态结构果实形状、大小、颜色果肉、果核特点2. 荔枝的生长环境气候、土壤、水分3. 荔枝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周期、繁殖方式、病虫害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荔枝的形态结构特点。

(2)分析荔枝生长的环境要求。

(3)谈谈你对荔枝在我国历史文化地位的认识。

2. 答案:(1)荔枝果实呈球形或卵形,大小不一,果皮鲜红色,果肉白色,质地嫩滑,果核椭圆形,质地坚硬。

(3)荔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果中皇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图片展示、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荔枝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关于荔枝的知识

关于荔枝的知识

荔枝是一种热带水果,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

荔枝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种植方面,荔枝通常采用嫁接或压条繁殖,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修剪、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

在食用方面,荔枝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于制作果汁、果酱、蜜饯等食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荔枝中含有较高的果糖,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应该适量食用。

此外,对于荔枝病患者来说,应该避免食用荔枝。

在药用方面,荔枝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脑、益智、健胃、补气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荔枝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维生素C等成分,能够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等作用。

荔枝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

此外,荔枝还含有一种名为葡萄糖的天然糖分,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除了营养价值,荔枝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荔枝具有补脑、益智、健胃、补气等功效。

对于治疗失眠、健忘、脾虚泄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荔枝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荔枝中含有较高的果糖,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引发糖尿病和肥胖等问题。

此外,过量食用荔枝还可能引起荔枝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在食用荔枝时应该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荔枝》相关知识:中国荔枝历史.doc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荔枝》相关知识:中国荔枝历史.doc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荔枝》相关知识:中国荔枝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又以广东较早。

在古文献中,荔枝最先名为离支,见于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后来又写作荔枝。

据葛洪《西京杂记》说:汉刘邦称帝时,收到南海尉赵佗自岭南进奉的荔枝,很高兴,后来他的曾孙刘彻攻破南越,取岭南荔枝百株移植到陕西,建扶荔宫一所,连年移植不息,后因风土不适,终止移植,但荔枝果实不寒而栗源源进贡。

可见,远在公元前三世纪,南海一带已广种荔枝,而且能向陕西大批移植,说明当时育苗移栽技术已有相当水平。

公元前二世纪的《上林赋》描绘了当时栽培荔枝的盛况,说是邱陵,下平原煌煌扈扈,照曜钜野。

这些文击破记载,反映了我国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已出现荔枝的育苗移栽、广泛种植的事实。

而从原始简单繁殖互育苗移栽、进而大批远程北远移栽,从原始少数栽培到平原、山地的广泛栽培,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程。

除广东外,广西、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在古代早亦有荔枝栽培。

上面提到的《吴录》关于苍梧多荔枝的记载,说明当时广西境内,荔枝栽培已很普遍。

此外,三世纪初《南中八郡志》有键犍为道县出荔枝的记载;杜甫诗有忆过泸戎摘荔枝句;北宋前期蔡襄的《荔枝谱》记述福建栽培荔枝之盛,说是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如星火,并记载了栽培品种三十多种;十四世纪初期李京撰《云南志》术及云南少数民族种荔枝贩卖为业。

台湾亦产荔枝,但出现较晚,约在清初才见于记载。

在国外,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波多黎各、菲律宾、毛里求斯、马尔加什、南非、古巴、洪都拉斯、巴拿马、巴西、特立尼达,美国的佛罗里达、夏威夷、关岛,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也产荔枝,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入栽培的。

我国栽培荔枝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代劳动人民在选育新品种及栽培技术上,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古文献对此亦有记载。

十世纪六十年代或稍后,北宋初年郑熊《广中荔枝谱》著录荔枝品种二十二个;稍后的十一世纪六十年代,有蔡襄著《荔枝谱》,叙述了荔枝的历史、产地、运销、食性、护养、加工和品种;公元1034年无大德年间编成的《南海志》物产章,记述了广东荔枝的部分品种,计有十六个;公元1076年张宗闵《增城荔枝谱》著录的荔枝品种有一百种;公元1597年徐勃著《荔枝谱》,亦录有闽省荔枝主一百种,并叙述繁殖、栽培、加工利用等方法;成书于1602年的宋珏《荔枝谱》,杂录了荔枝故事及荔枝酒、烹馔等;公元1612年曹蕃著《荔枝谱》,分述二十六个荔枝品种的特征;公元1628年邓庆著《荔枝谱》,集录了种植荔枝的见闻;吴载鳌著《记荔枝》,记述、补充蔡襄《荔枝谱》;公元1683年陈定国著《荔谱》,专述福建长乐年产胜画种荔枝的形态、名称产地、熟期等;约在十七世纪五十年代,林嗣环著《荔枝话》,述及荔枝的品种、害虫、估产等;十七世纪八十年代,陈鼎著《荔枝谱》,记述闽、蜀、粤、桂荔枝品种共四十三种。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原先是位小学教师。1924年,他从报上看到商务 印书馆要招收一批剥制动植物标本的工人,便急忙赶到上 海报考,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该馆录取。旧上海是 个花花世界,不少青年人迷恋于洋场里的熙熙攘攘、霓虹 灯的五彩缤纷;而且剥制动植物标本,在一般人眼里是不 值一顾、低人一等的工作,可年轻的贾祖璋却爱上了这个 职业。他爱惜光阴,不善“交际”,工作之余,悉心读书 写作。那时,商务印书馆有个植物园,由一位工人管理。 贾祖璋“毛遂自荐”,搬进去和工人住在一起。植物园里, 人只有两个,而花草树木却有千百种。有人问他:“住在 园里不感到寂寞吗?”他笑笑回答:“我喜欢安静。不妨 碍别人,别人也不妨碍我,何况还有这许多花草做伴。” 就这样,他一边当工人,一边精心观察,详细记录,积累 了大量创作素材,并参考日文资料,编著了《鸟类研究》、 《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等书。和别人合撰的六 十万字巨著《中国植物图鉴》,也是在这时开始准备的。
作用: 具体的数字,揭示出荔枝不耐贮藏、易变 质的特点
例五: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 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用:
诗的原意是讽喻唐明皇为宠幸杨贵妃,不 惜劳民伤财 引用的目的: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或:增强文章趣味性 或:丰富文章内容 或:说明在古代不耐贮藏的荔枝只是极少 数人的奢侈品
⑪设疑,引出说明对象①
分析文章结构
⑫外形
外壳② 观
颜色③ 察
荔枝果 一、荔枝 的生态特征
由 主 到 次
由 表 及 里
⑬果实
形状④
大小⑤ 壳膜⑥
顺 序
空 果肉⑦ 间 特性⑧ 顺 果核⑨ 序
移植13
整 体 由 主 到 次
:
⑬荔枝花⑩

荔枝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

荔枝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

荔枝地理初中地理知识点
荔枝的地理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1. 分布范围:荔枝主要分布在北纬18-29度之间的地区,包括中国的广东、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和台湾,以及东南亚的部分地区。

在非洲、美洲和大洋洲也有引种记录。

2. 生长环境:荔枝树喜欢高温、潮湿和阳光的环境,适宜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们在花芽分化过程中需要相对较低的温度,但最低温度在零下2至零下4摄氏度时会遭受霜冻伤害。

3. 栽培要求:荔枝的栽培需要特定的条件,包括土壤、气候和水分等。

在开花期,晴朗温暖的天气最为有利,湿度太低,阴雨连绵,干热天气或北风强烈都不利于授粉。

花果期的灾害性天气会导致花果的倒下,甚至造成歉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详细或更专业的地理知识,建议查阅地理学书籍或咨询地理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荔枝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又以广东较早。

在古文献中,荔枝最先名为“离支”,见于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司马。

..除广东外,广西、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在古代早亦有荔枝栽培。

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

它原产我国南部,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其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果王荔枝,特别是俗称“糯米糍”的品种,核尖小,肉芳洌清甜,完全可以想象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真情流露的满足样子。

荔枝属常绿乔木,野生树高可达30m,胸径1m。

树皮灰褐色,不裂。

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4对,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2cm。

花小,无花瓣,成顶生圆锥花序。

果球形或卵形,熟时红色,果皮有显著突起小瘤体,种子棕红色,花期3~4月,果5~8月成熟。

喜光,喜暖热湿润气候及富含腐殖质之深厚、酸性土壤,怕霜冻。

目前我国荔枝品种有100多个,广州就有60多个,盛产于广州从化、增城二市和市内几个城郊结合区。

荔枝以果形别致、颜色悦目、果肉状如凝脂,甘软滑脆、清甜浓香、色味具佳而著称,优良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挂绿等,而以淮枝数量最多,大约占总产量的七八成。

荔枝品质则以桂味和糯米糍最佳。

桂味以肉脆清甜诱人,而糯米糍则以核小肉厚汁多味浓著称。

旧以"笔村糯米糍"、"罗岗桂味"、"增城挂绿"号称"荔枝三杰"。

三杰中以"增城挂绿"至为珍贵,历来被朝廷列为贡品。

"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

现存活在增城荔城镇挂绿园的那株挂绿树是挂绿荔枝品种的老祖宗,有400多年树龄,高5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几代的挂绿子孙树种,共100多株,在增城几个乡种植。

荔枝营养丰富,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在每百毫升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等成分。

荔枝不仅是鲜食佳果,还可烘制成荔枝干、罐头,浓缩成为果汁、酿酒、煮荔枝胶等。

增城挂绿为增城独有特优珍稀品种。

清初《广东西语》称“挂绿者,红中有绿或在于肩或在于腹”,“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

又崔弼《珍帚编》载“挂绿出增城沙贝,荔枝中第一品也,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稍低谓之龙尾,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故名”。

其正宗为西园挂绿,自清康熙起列为贡品,宣统《增城县志》称“挂绿一种,近以县城西门外西园一株最为名贵,价值桓十余倍于其他”。

该西园古荔树龄已300余年,并以其枝条繁育出第二、三代新树620株,广栽于增城各地。

今存者为1979年古树枯死时由技术人员抢救由树基部发芽更生出的新树,经培养至今已成为挂果6年的大树。

其果实龟列片近于平坦,裂片峰毛尖或稀疏的细而尖的突起,裂纹与缝全线均明显;果肉乳白色,晶莹光鲜,所含水分较少,质地爽脆,有冰糖味,清甜带微香。

挂绿肉质特别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质极优,是荔枝最佳品种之一,果实较耐贮藏。

但产量较低,核稍大。

水晶球:水晶球是增城名贵品种之一。

荔城镇槎冈村有一株450龄的老树。

清宣统《增城县志》载:“槎冈水晶球一种亦美,量不减挂绿”。

八十年代初,小楼镇九益大队一私人果园由槎冈老树取枝条繁植了一批水晶球小树很有希望,其如三江镇、福和镇、荔城镇、沙埔镇、中新镇等均有小量栽种。

肉质爽脆、清甜,核小、品质甚优,座果率高、丰产。

很有推广价值。

糯米糍是增城主要优良品种之一。

八十年代发展最多,1998年种植面积3,9050亩,占荔枝种种植面积的21.97%,分布于全市各镇。

以永和镇贤江村面积最大,品质最优。

糯米糍有“红皮大糯”(称红壳)和“白皮小糯”(称白壳仔)两个品系。

前者果大,皮色鲜红;后者果较小,皮色浅红;品质以前者为优。

该品种果大、肉厚、味浓甜、核小,风味佳。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体质荔枝干。

耐旱性强,丰产,但大小年结果显著,且易裂果。

桂味是增城主要优良品种之一,特别近年发展最多,已成为全市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998年种植面积51710亩,占荔枝总面积的28。

54%,分布最广,全市均有栽培。

桂味有果皮鲜红的“全红”桂味和果肩上有墨绿色斑的“鸭头绿”桂味两个品系,品质以后者上乘。

桂味清甜可口、爽脆有香味,品质极佳,适应性强,山地、平原均能生长良好,大小年结果较明显。

妃子笑:妃子笑主要早熟优良品种,1998年种植面积41,210亩,占荔枝种植面积的123、19%。

各镇均有栽培,尤以沙埔、中新、福和、朱村镇最多。

果树长势壮旺,树冠疏散,枝条粗硬,叶片细长;花序大,花枝细长;果大,近圆形或卵形。

果皮淡红带绿,皮薄,裂片峰细密,锐尖而刺手,缝合线不甚明显。

果肉乳白色,多汁清甜有香味。

3月中旬-4月上旬开花,6月上、中旬果熟。

妃子笑果大,肉厚、色泽鲜艳,核小、爽甜、品味优良,最宜鲜食。

犀角子为中熟种。

栽培数量不多,荔城镇廖村、金星村等地有少量栽培。

其特性与妃子笑相似,但叶片妃子笑稍大。

植株生势旺盛,枝条粗壮;叶长椭圆状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叶缘略向内卷;果长卵形或长心形,果皮暗红带绿;果肉白蜡色,肉质软滑,多汁,味甜有香味;3月开花,6月下旬果熟。

该品种果大、肉厚、核小,品质、风味好,但花量大,座果率较低,丰产、稳产性较差。

雪怀子是增城最迟熟荔枝品种。

除新塘南安村有较大面积栽培外,荔城、福和、派潭、中新、朱村等镇亦有少量种植。

该品种生势壮旺,枝条粗壮。

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果大,歪心形。

果皮深红色,皮薄易剥;果肩微耸,一边高一边低;肉白蜡色,肉质爽甜。

果实着色较早,鲜红时仍未成熟,深红才完熟,这时风味方佳。

3月下旬-4月中旬开花,7月下旬果熟。

雪怀子座果率高、迟熟、丰产、稳产,肉质结实,耐贮藏,质优。

宜鲜食、制罐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