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2答案
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3答案(三篇全免费)精编版
再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统一性和竞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统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C.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股东获得的超额利润
9.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D)。
A.资本积聚B.资本集中
C.发行股票筹集的资本D.资本积累
10.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B)。
A.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的资本形式B.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
C.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资本形式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三种资本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详细列表(作业一)
单选
1.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B.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上帝创造世界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2.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2答案
9.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D )A.资本积聚B.资本集中C.发行股票筹集的资本D.资本积累10.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 B)A.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的资本形式B.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C.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资本形式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三种资本形式论述1.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弓I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有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有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的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3.试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个别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二)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4.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6.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A.广延性B.持续性C.绝对性D.规律性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8.《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A.朴素辩证法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1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风来雨至B.冬去春来C.摩擦生热D.电闪雷鸣1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15.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料第二章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料第二章及参考答案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料第二章及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名词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旧唯物论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非理性因素人类认识的总规律真理谬误真理的客观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原则真理原则二、单项选择题(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①)A反映论 B实践论C先验论 D可知论(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②)A科学兴趣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①)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①)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C 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 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②)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创立科学理论D改造客观规律(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④)观点A客观唯心论B 主观唯心论 C旧唯物论 D辩证唯物主义(7)认识的本质在于(②)A主体创造B能动反映C社会实践D客观存在(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③)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个别——一般——个别D一般——个别——一般(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②)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 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 D实践比理论重要(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④)A本质认识 B深刻认识 C内在认识 D正确认识(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②)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 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④)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 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②)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②)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②)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④)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③)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社会实践 D人类的认识能力(1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④)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上升到理性认识C这一认识是否反复多次D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19)唯物论和彻底的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②)A反映论 B可知论 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先验论(20)假象是(③)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2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的含义是(④)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B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除了实践标准还有其他标准D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检验理论是一个过程(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认识论的区别是(③)A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B认识发展是辩证的过程C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3)人类活动的“两个尺度”是(③)A认识与实践 B真理与谬误 C真理与价值 D抽象与具体(24)人们的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③)A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B法官审理案件 C农民播种小麦 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2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④)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26)“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不以革命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明(③)A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B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D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27)从本质上看,认识是(④)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②)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29)“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的观点属于(③)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0)我们看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感性形象。
(整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次作业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多次反复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D.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分配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及其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⑤A.①②④⑤B.③④⑤D.②③④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④人们A.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A.人们的错误判断B.人们的主观想象D.剥削阶级的偏见④要通过中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绝对主义观点D.诡辩论观点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④意识依赖A.①②③B.②④C.④⑤D.①③⑤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A.整个社会的代表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C.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机构D.抵御外来侵略的组织机构A.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B.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C.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D.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不同A.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外界的反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地理环境、上层建筑、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经济基础C.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上层建筑分]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的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③生产力、生产关系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③④能认识世界A.①③⑤B.②④C.①②④D.③④⑤④有限与A.①②③⑤B.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A.改造主观世界的实际能力B.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能力C.解决社会矛盾的实际能力D.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A.学习书本知识B.参加社会实践C.进行社会调查D.研究实际情况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A.都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领域和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B.按其本性能够正确地反映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C.都包含有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D.都是包含有某种错误认识的不完全的客观真理A.历史唯物主义的B.唯心主义的C.相对主义的D.多元论的3.人们在生产中A.1、2、3B.2、3、4C.1、2、4D.1、2、3、4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精神的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⑤A.①②③④⑤B.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⑤A.读书学习B.间接经验C.思维创造D.实践活动③对事物一定层A.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④⑤A.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B.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C.人类生存和发展以来于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④客体可知A.①②③④⑤B.②④C.③⑤D.①②⑤④理在事先⑤人的A.①②⑤B.②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⑤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状况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是否平等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合理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4.它渗透A.1、2、3B.2、3、4C.1、2、4D.1、2、3、4A.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要求B.是否被群众所接受C.是否在一定历史阶段得到广泛传播D.是否被统治阶级所支持A.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B.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精神关系C.人们在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精神关系的总和D.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精神关系的总和A.①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A.①③⑤B.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A.客观规律B.社会实践C.客观真理D.主观能动性A.物与物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⑤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④⑤D.①②③④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A.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B.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C.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裁剪历史事实D.一切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2.马克思主义认为,杜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丰富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3.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4.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C.炸食分寸 D.实事求是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说A.规律仅仅存在于自然界 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 D.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 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C. 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D.思维能够能动地认识现实世界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强调的是A.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B. 书本知识是根本不可靠的C. 间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D.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D.唯理论和经验论11.下列各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 D.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12.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不是后天的而是先天的 B.人的本质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C.人的本质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的 D.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是有阶级性的13.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A.一切为了群众 B.从群众中来C.一切依靠群众 D.到群众中去14.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位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16.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17.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A.资本的有机构成 B.资本的价位构成C.资本的技术构成 D.资本的数量构成18.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 B.只具有阶级局限性C.既无历史进步性也无阶级局限性 D.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19.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所构成的资本是A.股份资本 B.企融资本 C.两业资本 D.虚拟资本20.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 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21.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B.能够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C. 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2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 B.布尔什维克C.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D.中国共产党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 民主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24.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25.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实现平均分配 D.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2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试题答案解析
一. 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1. 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 ) (1分)2.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1分)3.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4.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
这种观点意味着( ) (1分)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1分)6.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 (1分)7.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1分)8.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1分)9. 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 ) (1分)10.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1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分)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1分)13.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1分)14.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1分)15.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1分)16.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1分)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1分)18.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1分)19. 二战后为了防止分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1分)20.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1分)21. 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 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 (1分)22.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
《马XXX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马XXX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实事•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 在中检验真理和真理该题考查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中检验和真理。
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
1.2客观实在性是(B)•a 自然物质的个性•b 一切物质的共性•c 物质的具体形态•d 物质的存在形式本题主要是对马XXX义物质范畴的考查。
马XXX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即客观实在性,所以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选B选项。
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主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X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研究范畴。
对选项C的理解,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的形态,这是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故D也排除。
答对本题的关键是对马XXX义的物质范畴有正确的理解。
1.3 下列不属于三种形态划分法的是()A•a 动物的依赖性•b 人的依赖性•c 物的依赖性•d 个人全面的该题考查三种形态划分。
三种形态划分法把形态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个人全面的。
因此正确答案是A。
1.4 在,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B•a 生存资料的价值•b 生产资料的价值•c 延续和养育所需的费用•d 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本题是对劳动力的价值的考查。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B选项不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故选B。
1.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B•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 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该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试题答案
一. 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1. 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 ) (1分)2.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1分)3。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4.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
这种观点意味着( ) (1分)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观点表明( )(1分)6。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1分)7。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1分)8.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1分)9。
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 (1分)10。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1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分)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1分)13。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1分)14。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1分)15.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1分)16.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1分)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1分)18。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1分)19. 二战后为了防止分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1分)20.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1分)21。
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 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1分)22。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单项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观点是【】A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形而上学的思想C诡辩论的思想 D相对主义的思想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变量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5.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标准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C同一性和斗争性 D有限性和无限性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属于【】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唯心论8.“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9.认识运动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C真理向价值的飞跃 D谬误向真理的飞跃10.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和形象性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1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改革 B社会革命 C科学技术D社会基本矛盾12.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A道德关系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13.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在于【】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社会改革 C阶级斗争 D社会革命14.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B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1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如何增值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7.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1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联合制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19.“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20.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和核心是【】A消灭资产阶级 B实现共产主义C共同富裕D人民当家作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共产主义是【】A一种科学理论B一种社会制度C一种现实运动D一种社会理想2.实践活动的特点有【】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D主观性3.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和残酷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竞争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A借贷资本的输出 B生产资本的输出 C商品资本的输出D利润的输出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平均利润率的大小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文艺复兴7.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三篇全免费)
3.试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 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 剩余价值。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个 别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劳 动强度等于在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支出增加了,是变相的延长工作日。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 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 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 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同时,中国的发展也离 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体系 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 说。
3.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2
第四章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试题答案
一. 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1. 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 ) (1分)2.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1分)3.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4.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
这种观点意味着( ) (1分)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1分)6.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 (1分)7.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1分)8. 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1分)9. 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 ) (1分)10.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1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分)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1分)13.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1分)14.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1分)15.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1分)16.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1分)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1分)18.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1分)19. 二战后为了防止分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1分)20.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1分)21. 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 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 (1分)22.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专题测验2 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测验2 答案一、判断题题目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联系()。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2.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3.根据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可以分为机械辩证主义和形而上学()。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4.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5.在哲学上,事物之间或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联系()。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6.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7.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哲学范畴是原因与结果()。
选择一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8.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9.在哲学范畴中,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是原因与结果()。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10.“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妥善处理的哲学范畴是现实与可能()。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1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12.俗语中的“对症下药”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同一性()。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313.使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是质()。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414.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选择一项:对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515.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维持事物自身存在的方面或因素()。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616.唯物辩证法把包含肯定因素的否定叫做“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矛盾()。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答案解析(三篇全免费)
单选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
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剩余劳动时间
C. 必要劳动时间 D. 商品的供求关系
2.价格是商品价值的(D)。
A. 惟一表现形式 B. 基础和依据
C. 现代表现形式 D. 货币表现形式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B)。
A. 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前提 B.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统一性和竞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统一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从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
C. 商品经济的基础 D.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
4.超额剩余价值是(B)。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附参考答案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附参考答案D.物质决定精神答案:D1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
A.强调事物的量变和质变B.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不可避免的C.强调事物的矛盾和斗争D.强调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答案:C14.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是()。
A.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关系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规律答案:C15.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途径是()。
A.实行平等的分配制度B.消除社会阶级差别C.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答案:C1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A.是否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B.是否承认人的自由意志C.是否承认社会的历史进步性D.是否承认人的感性认识答案:A17.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A.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B.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C.扩大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D.改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答案:A18.哲学作为一门研究基本问题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
A.具体事物B.抽象概念C.思维方式D.认识过程答案:D19.价值规律的实质是()。
A.商品交换的等价原则B.价值量与价格的对应关系C.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限制作用答案:D20.哲学的根本问题是()。
A.存在和本质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答案:B2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
A.质量B.运动C.时间D.空间答案:B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C.国内和国际的矛盾D.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矛盾答案:A23.哲学的任务是()。
A.揭示客观规律,提高人的认识水平B.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发展C.研究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智慧D.创造新的思维方式,推动科技进步答案:A24.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利益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业(二)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供求关系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
惟一表现形式
基础和依据
现代表现形式
货币表现形式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前提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商品经济的基础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
超额剩余价值是()。
商品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企业都能得到的价值增殖额
商品成本价格与工资的差额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
商业利润是()。
商品在流通领域增殖的价值
买卖活动中创造的新价值
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在商品交换中增殖的价值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执行的产业资本循环中()。
货币资本的职能
商品资本的职能
生产资本的职能
流动资本的职能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票持有者获得的股息实质上是()。
股票升值带来的收入
股票收入的资本化
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股东获得的超额利润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发行股票筹集的资本
资本积累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
根据能否实现价值增殖划分的资本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
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三种资本形式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三种资本形式
1、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的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生产资料形式和劳动力形式。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有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有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的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3、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除了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以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个别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劳动强度等于在一个工作日中劳动支出增加了,是变相的延长工作日。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这就是说,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4、什么是生产成本?什么是利润率?
答:(1)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w = c +v +m
定义: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商品价值:w = k + m
结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合称为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便称为利润。
商品价值:w = k +p
利润率: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p'=m/C=m/(c+v)。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二者有区别:
A、二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则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B、二者在量上也有区别,剩余价值率总是大于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