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及其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及其教育思想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发发展这一章节一直是历次考查的重点,在这个部分中包含了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以及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的考情就是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以及地位的对应,以客观题的考查为主。
比如在教育学的萌芽时期在西方主要就会考察到古希腊三哲以及古罗马的昆体良,那么今天我们就主要针对于其中一哲,即亚里士多德进行详细介绍。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一、代表作:《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
二、主要观点1.教育的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
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
2.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
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3.教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
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
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
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教育思想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哲学思想涵盖了众多领域,涉及到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诸多方面。
其中,他的伦理教育思想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伦理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对后世哲学影响等角度进行浅谈。
一、亚里士多德伦理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1.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生的最大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幸福不仅仅是感性上的快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安宁与满足。
个体通过实践的过程,达到自身的幸福,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2. 伦理品德的培养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品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要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就需要对人进行良好的伦理教育。
他认为,培养伦理品德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模仿和习惯这两种方式。
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养成品德优秀的个体。
3. 人的理性是伦理行为的基础在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伦理行为的基础。
人应该依据自己的理性来行使自己的责任。
人用理性进行思考,依照良好的道德规范来行事。
在这个过程中,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从而得到更好的表现。
二、亚里士多德伦理教育思想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教育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思想对于整个欧洲哲学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开创了德育教育的新时代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人们的教育尚未被强调。
他强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使后来的教育界意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培养个体品德素质的方法,在今天的德育教育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2. 对社会道德与伦理的构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哲学强调了对每个人的德育。
同时他注意到,社会道德与伦理具有不可分割、互为因果之间的关系。
这种思想对于社会的道德建设、法律规则的制定以及伦理意识的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语亚里士多德是伦理哲学的重要代表,他的伦理教育思想为后世哲学家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他提出了伦理品德的培养、理性对伦理行为的约束等理论,对于德育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伦理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渊博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师从柏拉图,代表作《伦理学》和《政治学》,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首次提出“文雅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
1.灵魂论与教育亚里士多德以其哲学为基础,构建了他的灵魂论,具体如下:①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两大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
非理性的部分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两个成分,故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这三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
②其中,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
它主要表现在身体部分,指的是身体的营养、生长和发育;③动物的灵魂表现在人的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④理性的灵魂是高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和判断等方面。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教育作用论①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能够巩固国家和社会,维持统治。
②同时,亚里士多德还十分重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认为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是天性、习惯和理性。
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良好德行的人。
③亚里士多德坚持天性、习惯服从于理性的指导,这一思想是后世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的雏形,也是卢梭划分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教育的依据。
④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教育并不是万能的,需要强制和惩罚。
3.道德教育论伦理思想是亚里士多德进行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其道德教育的内涵如下:①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
②道德的源泉:天性(自然素质)、习惯和理智。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利用天性,使之得到适当发展,最终趋于理智的高度。
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反复行动。
③在实践德行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苏格拉底的进一步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亚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
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
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
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
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
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是:1、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
他还确立了均衡正义原则。
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
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
3、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正义的体现,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必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而这样一个衡量是非曲直的恰恰就是法律,遵从法律便是遵从正义,所以,衡量法律的良恶与否,其标准为是否合乎正义。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主要是站在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上而存在。
在柏拉图晚年,柏拉图自身已经进行一个深化和修订,说明,柏拉图已经意识到了他的理论的问题。
1、是不是所有事物都具有理念?比如恶的理念是什么?如果恶具有理念,而柏拉图的最高理念是善,两者是不是有冲突。
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还是非常广泛的:1.教育应是国家的事业。
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和政治直接联系起来,要求奴隶主国家直接管理和掌握教育。
2.身心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根据人是由身体(肉体)和心灵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所组成的理论,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问题。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表现在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植物灵魂,是灵魂的低级部分,为一切生物所共有;二是非理性灵魂,即动物灵魂,也称意志灵魂,表现为感觉与欲望,是灵魂的中级部分,为动物和人所共有;三是理性灵魂,表现为理智与沉思,为灵魂的高级部分,是人类所特有。
这三种灵魂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活动能力的萌芽,具有发展的倾向,但它们的实现全赖教育。
因此,他提出与三部分灵魂相适应的三种教育,即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
在各育的关系上,他认为要发展感觉、欲望,必须首先发展身体;而要发展理智、沉思,又必须先发展感觉的欲望,这种身体、感觉、理智的发展顺序是符合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的。
因此,他把体育放在最前面。
其次是道德教育。
最后才是智育(包括美育)。
他把人的理智的充分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3.教育年龄分期及其教育。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依据人的“自然”,即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划分教育年龄时期的思想家。
他把教育年龄分为三个时期,即从初生到七岁为第一个时期,七岁至十四岁为第二个时期,十四岁到二十一岁为第三个时期。
同时,还详细论述了各个时期教育的具体内容。
二、关于启示:每个人对于思想家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对每个人的启迪也不尽相同,所以,“对我的启示”还是请你自己针对以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作出自己的评价,应有你自己的想法。
在此提一点建议:你可根据亚里士多德体、智、德、美各育和谐发展以及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不同教育这两方面结合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进行论述。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观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观
自由教育是由亚里士多德总结的古希腊教育传统。
它是指对自由公民所施行的,强调通过自由技艺的学习进行非功利的思辩和求知,从而免除无知愚昧,获得各种能力全面完美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自由状态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有两个突出的互相联系的涵义﹕①以受教育者具有闲暇为前提﹐又以受教育者充分利用闲暇为手段﹔②目的在於探索高深的纯理论知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施自由教育适合于“自由人的价值”﹐可以获得智慧﹑道德和身体的和谐发展﹔自由教育同职业训练截然不同﹐前者高尚﹐後者卑下。
他认为各种行业的实际操作是奴隶们的事务﹐它有损於智力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又认为﹐在法律上虽属自由人﹐但若醉心于狭隘的功利﹐学为干禄﹐必然妨害对纯理论的钻研﹐同样也是不自由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教育与职业训练的区分﹐反映了在古希腊﹐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只能享受不同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同其哲学﹑伦理学密切相关。
他认为﹐非物质的形式是宇宙中的最高主宰﹐它是自然存在﹑终极目的和至善至美的始因﹐只有自由人的理性才能洞察其奥妙。
全部事业中最高尚的﹑最自由的或最文雅的是理论的沉思和探索﹐这正是自由教育所崇尚的目标。
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对後世影响颇为深远。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是古希腊时期最重要的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
教育思想。
他把哲学的思想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很多关于教育原则、学校组织管理、教师培养等的观点,这些观点直接影响了古希腊的教育史,并从其中一种程度上影响西方教育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尼克波利斯叙事》中最为集中体现,以及他的《共和国》中提出的教育理念。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表现
为他认为,全面发展是一个正确的教育目标,因此,要促使学生获得身体上、智力上和道德上的全面发展。
因此,他提出应该给儿童从容、智慧和
热情的教育。
他认为,只有给孩子以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才能使他们更
好地接受真正的全面发展。
他还建议,孩子们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及重视自己对什么事情的理解,而不是接受他人的观点。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教师必须讲授自己手中的书籍,并由教师
和学生一起研究,以理解和学习其中的知识,而不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
他认为,良好的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而不是
凭空构思。
同时,他认为,教师应抓住机会,使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懂
得沟通、参与辩论,以及发现古典文学作品的美丽。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 BC-322 BC)是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教育的思考和贡献影响深远,对后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目的、方法、内容以及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完善和幸福。
他认为教育是个体完善和幸福的手段,通过教育个体可以实现自身的潜能和理智。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性”(virtue)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他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人的品质和个性的关键,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出有道德品质的人。
其次,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个体中心、全面发展的。
他提出了“中庸之道”(Golden Mean)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平衡,不偏向过激的任何方面。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维能力。
他提倡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第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内容包括德性教育、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
他认为德性教育是最重要的,通过培养道德品质可以使人成为有德行的公民。
知识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智力和潜能,他强调知识的目的在于实践。
技能教育是为了让人能够应对各种实际问题和情境,他认为技能教育应该和知识教育相结合。
最后,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教育可以使人追求并实现幸福,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理性和潜能,获得自由和独立的人生。
同时,他还提出了“手脑并用”(education of the whole person)的理念,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人的身体、智力和德育,使人能够全面发展。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对于后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的个体中心、德性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他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品质、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强调教育对于个体幸福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对于塑造人的完善和幸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他被誉为“西方文化的基石”,其思想对西方哲学、科学、政治、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在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智能、身体三方面的全面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性化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智力、性格、兴趣、天赋都有所不同。
因此,他主张进行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把教育过程中的重点放在个人的发展上。
他认为,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使他们成为有才华的人。
二、以德育为先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应该以德育为先,因为他认为品德的培养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情感、品格和行为习惯都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
他强调,教育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追求功利,而是为了培养高尚的人格,使学生在成为合格公民的同时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实践教育亚里士多德主张实践教育,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只有用来解决问题时才是有意义的。
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实践中的经验对于知识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自然法则为教材亚里士多德主张以自然法则为教材,他认为自然法则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来源,因此应该把自然法则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标。
他认为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思考理解自然法则的本质,并且把自然法则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培养公民意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公民意识,使每个学生成为有用的公民。
他认为公民意识包括尊重法律、理解社会规则、具有社会责任感、发扬社会公正和平等。
因此,教育应该通过灌输这些规则和价值观来培养公民意识,以利于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强调德育优于知识,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在教材上追求自然法则的精神,强调实践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高尚的公民。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希腊三贤之一,是世界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那么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其实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的是灵魂和教育方面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当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有三种灵魂,理性的、非理性的和植物性的。
这三种灵魂让人分别具备了理性的思考、感性的情感以及对待动物方面的情感。
这些情感的具备让人变的更加丰富,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发展前景,就是通过这些情感来发展人应该具备的兴趣爱好。
第二部分指的是儿童的年龄分期方面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早年就对教育方面进行了分类,同时,在这一部分的思想当中,亚里士多德把每隔七岁的年龄阶段分为一个阶段,并且通过对这些阶段的观察和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这几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来规划孩子的教育特点和教育范围。
这样才能让孩子多方面的发展与成长。
第三部分指的是艺术方面的思想。
艺术就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了,他包括音乐和文艺等方面。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些方面的教育可以让人们产生美的感受,特别是音乐方面的教育。
但这方面的教育,亚里士多德也将它分为实用和文雅两方面。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希腊三贤之一,是世界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
基于亚里士多德的突出成就,后人将亚里士多德称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游历各国时,曾经收了几个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继续在雅典呆了两年,而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开始了游历各地之旅。
时任马其顿国王的腓力二世早已听闻了亚里士多德在哲学领域的不俗建树,便邀请亚里士多德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
当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还是太子,年仅十三岁。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底比斯联军,成为希腊霸主。
第二年,腓力二世召开会议,约定希腊各个城邦停止战斗,为了和平,各个城邦需要建立永久的同盟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1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也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18岁入柏拉图学园,得到“好学者”的绰号。
公元前343年(41岁),马其顿国王邀请他去 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他对亚历 山大的教育取得了成功。公元前335年, 亚里士多德开办吕克昂学园(莱修姆学园),并在此讲 学、研究、著述13年。
浪费——慷慨——吝啬 无耻——谦恭——害羞 鲁莽——勇敢——懦弱
9
(二)自然教育论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并要求教育顺应人的本身自然发展原 则的人。他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程序, 并提出教育应根据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来确定教育年龄分期。
0—7岁 教育要顺应自然,引导儿童进行游戏和活动
7—14岁 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接受和谐教育
12
家庭教育
14—21岁 以智育为主,发展青年的理想灵魂 0-7岁最好由父亲承担儿童教育。父亲“负责其子女学的校生教存育 ,
这被看成是最大的善事,他还负责孩子的哺育和教养。”
教育应当依照人的天性分阶段进行。构成人大天性的是身体、心灵和 理性。“在照管好心灵之前,应首先关心其身体,然后立即进行各种欲望的 训练。不过这种训练都应有益于心灵,而照管身体也应有利于对心灵的关 心。”教育应当从体育开始,继之音乐,最后是哲学。
6
(五)白板说
人的灵魂(意识)正如一本什么也没有写上的书,或什 么也没有写上的一张白纸,一块白板(tabularasa),它能 接受对象的知识。这种观点确认知识是从外面经过感觉进入 意识的,与柏拉图知识即回忆的理论相对立。
天赋观念说
白板说
柏拉图、笛卡尔: 知识和认识能力是天赋的。 超人、东镇女巫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
他既重视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也重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主张使受教育者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体力和培养健全的人格。
他的教育思想有:一、智育(一)母亲的职责: 1、早期教育和胎教: 2、后天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3、感官和语言刺激对儿童的影响:二、体育(一)三艺原则:(二)儿童健康的标准: 1、身体健康: 2、性格健全:(三)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智育、德育和体育之间的关系:智育是知识的传授、理解;德育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念;体育是力量和技巧。
2、心理健康的含义: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是协调统一的。
(四)学校教育制度:(五)古代学校的类型:古希腊的学校从年龄上分为学前、少年和青年三级,中等教育是指七年的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则是指接受了十年的中等教育之后进入大学接受的三到四年的高等教育。
从形式上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六)小学教育的目的: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一般文化素养,即习惯养成和品德的形成,教给孩子在社会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基础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为未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七)中等教育的任务:古代希腊的教育理论家斯巴达认为,中等教育应当培养完美的身体,而人们要做的就是去掉自己身上那些不利于自己生存的东西,克服本性中恶的一面,使自己向善,变得更强壮。
三、德育(一)德育的含义:德育的含义:德育是培养人们品德的教育。
(二)德育的内容:一切道德行为都是德育的内容。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德育内容有:1、智育:道德科学。
(哲学) 2、体育:锻炼身体和军事训练。
(体育) 3、美育:音乐和绘画。
(美术) 4、劳动:军事训练、体育和公民职业训练。
(职业训练) 5、道德教育:是通过说服、劝导等方法,让学生学习善与正义的思想观念,并以此来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育学人物: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人物: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公元前367年师从柏拉图,在柏拉图的学园学习和从事教育工作长达20年。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招生授徒,著书立说。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学》《伦理学》等著作中。
1.灵魂学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
植物灵魂是灵魂中最低级的部分,它主要表现为营养、繁殖等生理方面;动物灵魂高于植物灵魂,它主要表现为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理性灵魂是灵魂中最高级的部分,它主要表现为认识、思维。
2.论教育作用(1)形成人的三要素理论:天性、习惯和理性。
要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必须使三者互相协调并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
其中,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习惯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形成的,理性则是通过教育发展起来的。
(2)教育的作用:教育能发展理性,但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而又在不良环境中养成了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
因此,强制和惩罚是必要的。
强调法制、良好的环境和教育三者的协调统一。
3.和谐教育思想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和谐教育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
只有通过这种多方面的教育,儿童的身心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在实施这种和谐教育时,亚里士多德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
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
4.自由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性在于人具有理性。
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
人的教育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这种教育是自由人(城邦公民)应接受的教育,即自由教育。
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
自由教育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闲暇。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这一思想推动了现代教育体系中个性化教育的开展。
03
重视实践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强调通过亲身实践来培养
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体系中实践教育的重视产生了
影响。
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培养批判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一思想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03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
培养良好的公民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习惯 的公民,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城
邦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
追求幸福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追求幸福生活,通过培养美德、 理性和良好的习惯,使人们能够
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应该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和 道德等方面,以实现人的潜能的
充分实现。
教育内容
音乐教育
01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它能够陶冶
情操、培养美德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
02
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教育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它能够强
身健体、培养勇敢和坚韧的品质。
阶级局限性
01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服务 于奴隶主阶级,强调通过教育培 养统治者具备美德和智慧,以维 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02
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只是“会说话 的工具”,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并没 有真正关注奴隶阶级的教育需求和 权益。
性别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女性被视 为次要的性别,认为女性应该服从男 性,缺乏对女性独立自主和智慧的认 可。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一、教育应是国家的事业亚里士多德从其政治学说出发,极为重视教育。
他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
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发展他的才能,才能实现自己,过好社会生活。
因此,国家的统治者必须重视教育,把每个个人都培养成为善良的公民,才能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人会怀疑立法者应首先注意少年人的教育,因为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
基于教育对国家政治重要意义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强调国家要负起教育全体公民的责任,把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
他说:“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二、教育适应自然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1、是表现在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植物灵魂,如营养、繁殖,这是灵魂的低级部分,为一切生物所共有;2、是非理性灵魂,即动物灵魂,也称意志灵魂,表现为感觉与欲望,是灵魂的中级部分,为动物和人所共有;3、是理性灵魂,表现为理智与沉思,为灵魂的高级部分,是人类所特有。
要使人的灵魂的三个部分都能得到满意的充分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和训练。
因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教育要"效法自然"的理论,指出合理的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行程,即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来进行,他提出与三部分灵魂相适应的三种教育,即发展植物灵魂的体育,发展动物灵魂的德育和发展理性灵魂的智育。
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为后代资产阶级的"遵循自然"的教育思想开了先河。
三、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也为其和谐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他看来,体育是为了使身体和生理得到发展,德育是为了发展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则是为了发展理性灵魂,促进其和谐发展。
根据对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0-7岁):这一时期里,教育要顺应自然,要注意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要引导儿童多做适宜肢体发育的游戏和活动。
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
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
1、问: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的教育思想是:自然教育论。
解析: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人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
教育遵循自然,即自然教育论认为在教育中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的教育思想是:自然教育论。
2、问: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的原理是什么?
答: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的原理是:教育应效法自然。
3、问: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强调什么?
答: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
4、问: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要求什么?
答: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要求:教育要顺应人本身的自然发展。
5、问: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提出的教育程序是什么?
答: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程序。
6、问: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根据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确定了什么样的教育年龄分期?
答: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根据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确定的教育年龄分期为:(1)0-7岁的教育要顺应自然,引导儿童进行游戏和活动;(2)7-14岁的教育要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接受和谐教育;(3)14-21岁的教育以智育为主,发展青年的理想灵魂。
7、问: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认为构成人天性的是什么?
答: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认为构成人天性的是:身体、心灵和理性。
8、问: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的顺序是什么?
答: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论的顺序是:教育应当从体育开始,继之是音乐,最后是哲学。
论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论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根据灵魂论提出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
他认为人的灵魂分为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其中非理性灵魂又分为营养灵魂和意志灵魂。
他按低、中、高等级来规定灵魂:最低为植物的营养灵魂,对应体育;动物的意志灵魂对应于德育;人的理性灵魂对应于智育。
亚里士多德把和谐教育的思想与他提出的儿童年龄分期相结合。
他认为,儿童的成长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教育的重点不同:第一阶段:出生至7岁重在身体的教育;第二阶段:7岁至14岁主要是和谐教育,核心是音乐教育,辅以德、智、体、美,促进非理性灵魂的生长;第三阶段:14岁至21岁理性教育阶段。
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按照儿童教育的年龄分期,符合儿童自然发展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后来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开放性培养学生情感意境,注重人的自由和天性,予文艺复兴时保守的经院主义一定的冲击,促进了人文教育的发展;以培养优良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对于我国现今基础教育改革,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有借鉴价值。
亚里士多德主要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主要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下面给大家介绍。
论音乐与文雅教育。
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其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也是他所划分的情感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
他认为音乐是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更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本身可培养人的良好性格,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应学习音乐。
音乐没有功利性,给人以美的享受、道德的熏陶。
亚里士多德主张“文雅教育”。
他把学科分为实用和文雅两种,实用学科为实际生活服务,具有功利性,是不高尚的;文雅学科没有功利性,是专供闲暇和享受用的,是高尚的。
亚里士多德重视后者。
音乐是自由和高贵的学科,可使人心灵娱乐,陶冶性情,且有助于理智的培养。
除了通过音乐来实施道德教育外,还有专门的道德训练。
论三种灵魂与三种教育。
以其哲学观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构建了他的灵魂论。
他认为人有三种灵魂: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和植物性灵魂。
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判断等方面,是灵魂的理智部分,又称为理智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
非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是灵魂的动物部分,又称为动物灵魂。
植物灵魂主要体现在有机体生长、营养、发育等生理方面,是灵魂的植物部分。
动物灵魂是中级的,植物灵魂是最低级的。
低级的灵魂含有的质料多,形式少;高级的灵魂含有的质料少,形式多。
人人都具备这三种灵魂,且从出生到成人依次呈现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
即儿童出生前后主要是身体的发育、生长,到了稍大一点时就表现出他的本能需求及情感需要,到了成人时才有思维、理解、判断等能力的出现。
在教育上,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
其中体育是基础、智育是最终的目的。
他认为,要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发展,必须施于人不同阶段十分恰当的教育和训练。
论儿童的年龄分期。
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1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西方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他研究的领域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
其著述涉及当时尚未分类的诸多科学部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诗学》、《政治学》和《逻辑学》等。
他的教育思想散见于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中,所以接下来我将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以及政治方面来探讨他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教育思想与其政治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为城邦培养具有德行的公民,是为政治服务的。
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他坚持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生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诞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塔吉拉城。
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王室医师的儿子,从小特别爱好自然科学,也很钻研。
父亲经常教给他一些解剖和医学的知识,他有时也帮助父亲做一些外科手术。
他17岁那年前往雅典,成为柏拉图的大弟子,从事学习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
他勤学多问,才华横溢,成绩突出,被誉为“学园之灵”或“学园的精英”。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担任了年仅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宫廷教师。
公元前340年亚历山大摄政,亚里士多德回到家乡。
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在吕克昂创办了一所学园,独树一个新的哲学学派。
由于这个学派的教师和学生常常在花园里散步的时候讨论问题,当时人们就称它为“逍遥学派”。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故。
从此,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上开始不得志,他决定离开雅典,离开吕克昂学园回到母亲的故地过隐居生活。
公元前322年因病逝世,终年63岁。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等著作中。
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对象是将要成为公民的孩子们,奴隶们也可以教以有用的技术,例如烹调之类,但这并不是教育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政治、哲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很有影响的教育家。
他知识广泛,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其父亲曾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但他自小就失去了双亲,由亲戚抚养成人。
17岁到柏拉图所办的阿卡德米学园,在那里求学达20年之久,是柏拉图的得意门生。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随后担任马其顿国王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达十几年。
最后,回到雅典创办学园——“吕克昂”,在此讲学著书。
吕克昂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学术中心。
亚历山大亲政后,对亚里士多德很支持,使他有条件研究很多学科。
晚年由于政治上的牵连,被迫离开雅典,在异乡与世长辞。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是在学园中度过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上既反对氏族贵族专制,也反对工商业奴隶主的共和制,因为这两个阶层统治国家使得贫富悬殊太大,会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若由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产阶级来统治国家,就可避免走极端,可同时牵制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他主张走“中庸”之道。
在哲学观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的。
质料先于形式而存在,质料只有得到某种形式才能变成物体。
物体是质料与形式的统一体。
形式是物体的本质,质料在取得形式之前只是潜在的东西,经过不断的运动,潜在才能转化为现实,因此,整个自然界都是运动变化的。
在运动的过程中,形式是动力,物体的不停运动就形成了事物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追求的目的,包括人,动物和其他物体。
低级的事物以高一级的事物为其发展目的。
(二)主要教育思想
1.论三种灵魂与三种教育。
以其哲学观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构建了他的灵魂论。
他认为人有三种灵魂: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和植物性灵魂。
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判断等方面,是灵魂的理智部分,又称为理智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
非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是灵魂的动物部分,又称为动物灵魂。
植物灵魂主要体现在有机体生长、营养、发育等生理方面,是灵魂的植物部分。
动物灵魂是中级的,植物灵魂是最低级的。
低级的灵魂含有的质料多,形式少;高级的灵魂含有的质料少,形式多。
人人都具备这三种灵魂,且从出生到成人依次呈现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
即儿童出生前后主要是身体的发育、生长,到了稍大一点时就表现出他的本能需求及情感需要,到了成人时才有思维、理解、判断等能力的出现。
在教育上,亚里士多德根据他的灵魂论把教育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
其中体育是基础、智育是最终的目的。
他认为,要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发展,必须施于人不同阶段十分恰当的教育和训练。
2.论儿童的年龄分期。
亚里士多德不仅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
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他把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阶段来划分。
0—7岁为第一阶段,以体育训练为主;7—14岁为第二个阶段,以德育为主;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以理智培养为主。
在0—7岁时,父母应特别重视对幼儿的抚养,要吃含乳份最多的食物。
五岁以前,孩子的活动以游戏为主,应保护孩子的四肢,使其健康成长,要经得起适当的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
还应对幼儿讲述一些健康有益的故事。
7岁时,孩子应到国家办的学校里接受专门的系统的教育,一直到14岁为止。
这个时期主要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应对其实施合谐的教育。
主要内容有:体育锻炼、音乐和道德训练。
这里没有提到读写算的教学,并不是亚里士多德不重视,而按照雅典教育的惯例,把这些内容纳入到音乐教育中去了,这时期的体育不以竞技为目的,而是为人的健康发育服务的。
他汲取了斯巴达体育训练过于严格的教训——学生流于野蛮、粗俗。
他认为儿童应掌握必要的军事、体育技能,但不要求精于此道。
这与雅典的教育风尚是相吻合的。
3.论音乐与文雅教育。
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其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也是他所划分的情感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
他认为音乐是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更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本身可培养人的良好性格,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应学习音乐。
音乐没有功利性,给人以美的享受、道德的熏陶。
亚里士多德主张“文雅教育”。
他把学科分为实用和文雅两种,实用学科为实际生活服务,具有功利性,是不高尚的;文雅学科没有功利性,是专供闲暇和享受用的,是高尚的。
亚里士多德重视后者。
音乐是自由和高贵的学科,可使人心灵娱乐,陶冶性情,且有助于理智的培养。
除了通过音乐来实施道德教育外,还有专门的道德训练。
亚里士多德主张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使学生养成“中庸”适度的道德品质。
例如公正、节制、勇敢等。
他认为道德的形成有三个因素:天性、习惯、理智。
其中习惯的养成起关键的作用,因此,进行道德习惯和道德活动的培养,是形成优良品质所不可缺少的。
14—21岁主要是对年轻人进行理智灵魂的培养。
这个阶段的教育以沉思活动为主,因为人的理性灵魂的特点就是思考、理解和判断,这些必须以足够的沉思为基础。
人们在闲暇中持续地沉思,可以领悟人生的幸福和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