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去括号教案4 人教版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_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一、教学内容:(知识树)二、教学目标:1、会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与技能)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3、通过学习去括号,体会数学中的“化归”和“建模”的思想,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重点、难点:1、重点:会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建模)2、难点:找相等关系,并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化归)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录像配录音(光头强视频来自网络,配音来自本班学生)五、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一)展示目标(谁愿意承担本目标的朗读者?)(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并体会实际问题中的建模思想.(2)探索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二)温故知新:复习去括号(1)1+(x – y)= (2)1 – (x – y)= (3)3(x – 2)– 2(4y– 1)=(温故而知新,为这节课的新内容做好铺垫。

)(三)探究新知:熊出没——《砍树风波》(网络视频加学生配音,增强学生兴趣)熊大:光头强这两天一共砍了60棵树.熊二:今天的数量是昨天减去3棵的2倍,光头强昨天到底砍了多少棵?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1、设未知数:解:设昨天砍了x棵树,则今天砍了2(x -3)棵树,2、找相等关系昨天砍树量+今天砍树量= 60棵3、列方程x+2(x-3)=60 (教师进行点拨诱导,学生回答。

)4、探究如何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步骤以及每一步的理论根据。

(学生独立完成此题的解题思路。

)5、去括号的作用:去括号起到了“化简”的作用,即把括号去掉,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解方程,使其更接近x=a 的形式(其中a 是常数) .(小组合作交流,深刻理解去括号的作用。

人教版【说课稿】 去括号

人教版【说课稿】 去括号

去括号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六各方面进行分析。

(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整式的化简和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也是是以后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这个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去括号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合并同类项,而且在小学就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用其进行简便运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式的运算还不太熟悉,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字母表示数”的问题,接下来要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类比数学习式,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让学生通过类比学习充分体会“数式通性”,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从而实现数到式的飞跃。

(三)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

(2)理解去括号就是将分配律用于整式运算,掌握去括号法则。

(3)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整式。

数学思考: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探究、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解决问题: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态度:(1)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初一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初中一年级教案

(初一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初中一年级教案

去括号与添括号学校一班级教案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素养教育目标〔一〕学问教学点1.把握:去括号法那么.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那么,能按要求去括号.〔二〕力量训练点1.通过去括号法那么的应用,培育同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力量;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局部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2.通过去括号法那么的推导,培育同学观看力量和归纳学问力量.〔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美育渗透点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表达了数学的简洁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发觉尝试法,充分表达同学的主体作用,留意民办法识的表达.2.同学学法:练习→去括号法那么→练习稳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去括号法那么及其应用.2.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那么.四、课时支配2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投影仪或电脑、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老师出示探究性练习,同学争辩、解答、归纳去括号法那么,老师出示稳固性练习,同学以多种方式完成.七、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师:前边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一些学问,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① 与;② 与;③ 与.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3.合并以下各式中的同类项:〔1〕;〔2〕;〔3〕.同学活动:1、2题同学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同学答复,3题〔1〕〔2〕小题同学抢答,〔3〕小题同学解决有了困难.师提出问题:多项式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呢同学活动:同学争辩,然后小组选代表答复,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板书]3.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法说明】在复习中,同学合并中的同类项遇到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先去括号,怎样去括号呢同学急于想知道,这样可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师:如何去括号呢请同学们计算以下各式,并观看所得结果.〔出示投影2〕计算以下各式〔或合并同类项〕;;同学活动:先运算,然后由同学答复结果.师:〔用复合胶片把结果出示投影3〕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觉了什么两种运算有什么区分同学活动:同桌争辩后,指定一名同学答复〔两种运算的结果相同,而两种运算的挨次不同,如是先求7与-5的和再与13相加,而是先求13与+7的和再与-5相加〕.师:总结,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依据两种不同的运算挨次,所得结果相同,即去括号时要不转变原式的值,并板书:[板书]vAlign=top width=366>师提出问题:看上面两个式子,每个式子左边都有括号,并且括号前面是“+〞号,右边没有括号,比拟右边相应项的符号的变化,你能归纳出去括号的法那么吗同学活动:同桌争辩,找语言表达力量较强的表达,然后再让同学补充,老师赐予归纳,并板书.[板书]vAlign=top width=391> 去括号法那么: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师提示法那么的特征,指出: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的符号一同去掉.【教法说明】去括号法那么正的得出,是通过具体例子的运算、观看发觉的,同学自己做练习,开动脑筋,发觉规律,有助于充分开掘同学的内在潜力.〔出示投影4〕计算以下各式〔或合并同类项〕同学活动:先让同学观看,心算,然后再指定一个同学答复,说明两个式子运算的关系.依据同学的答复,老师做相应的板书:[板书]vAlign=top width=355>同学活动:依据上述板书的两个式子,让同学争辩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那么.[板书]vAlign=top width=379>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转变符号.师:作必要强调:在板书上用彩粉笔作出“重点〞标号,以引起同学留意,强调“各项〞,“不变〞,“转变〞的含义.【教法说明】留意同学的参与意识,以上面的关系式和去括号法那么1作根底,同学自己总结法那么2就很简洁了,但不能让同学误认为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号,只转变括号内局部项的符号.稳固法那么:〔出示投影5〕去括号〔1〕;〔2〕;〔3〕。

初中数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能力。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去括号和去分母方法的运用能力。
3.教师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提醒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
3.自主探究:教师提供问题和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小组竞赛:设置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3.互相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能力。
2.故事情境:通过有趣的故事或漫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问题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问:教师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2.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和方向。

初中数学去括号教案

初中数学去括号教案

初中数学去括号教案第4课时去括号【目标导航】1.知道去括号、填括号法则;2.能熟练的去括号、填括号.【要点梳理】1.去括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2.添括号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问题探究】例1.(去括号、填括号)(1)去括号:;(2)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的后两项用()括起来,括号前面带有“-”号.【练习】1.根据去括号的法则,在方框中填上“+”号或“-”号.(1);(2) ;例2.(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求整式与的差.【练习】1.已知:求:;例3.(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求多项式的值:的值,其中.【练习】1.,其中a=-3,b=4,c=-1.【课堂操练】1.下列各等式中,成立的是()A. B.C. D.2.下列各式的错误共有()① ;② ;③ ;④A.1个B.2个C.3个D.4个3.不改变代数式的值,把的二次项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把一次项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正确的是()A.B.C.D.4.下列各题去括号所得结果正确的是()A.B.C.D.5.的相反数是.6.若,则.7.一个多项式加上得到,则这个多项式是______.8.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9.化简:.10.已知小明的年龄是岁,小红的年龄比小明的年龄的倍少岁,小华的年龄比小红的年龄的还多岁,求这三名同学年龄的和.【每课一测】(完成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下列各式去括号正确的是()A.B.C.D.2.下面添括号正确的是()A.B.C.D.3.. 可化简为()A.B.C.D.4.已知,则的值是()A.B.C.D.5.不改变多项式的值,把后三项放在前面是“-”号的括号中,以下正确()A.B.C.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7.已知,,那么.8.的倍与的差是.9.已知,那么代数式的值是10.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1.化简:.12.,其中.13.先化简,后求值:14.先化简,后求值:15.当x=-,y=时,求代数式+ 的值;【参考答案】【要点梳理】1.不变号改变符号2.不变号改变符号【问题探究】例1.(1)(2)变式:+,-例2.变式:例3:原式=x—y=2.06变式:;126【课堂操练】1.C 2.B 3.D 4.B 5.6.2 7.8.6 -269.10.小红的年龄为岁,小华的年龄为岁,所以这三名同学的年龄.【每课一测】一、选择题1.B 2.A 3.D 4.C 5.D 二、填空题6.7..8.9.12 10.三、解答题11.12.,13.原式14.原式15.原式=-xy。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 / 七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掌握:去括号法则.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美育渗透点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2.学生学法: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2.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七、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师:前边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①与;②与;③与.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1);(2);(3).学生活动:1、2题学生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学生回答,3题(1)(2)小题学生抢答,(3)小题学生解决有了困难.师提出问题:多项式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板书]3.3【教法说明】在复习中,学生合并中的同类项遇到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先去括号,怎样去括号呢?学生急于想知道,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初中数学去括号教案

初中数学去括号教案

初中数学去括号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去括号的含义和意义;2. 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3. 能够正确去掉简单表达式中的括号;4.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去括号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2. 去掉括号后表达式的简化。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者黑板;2.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去括号的概念,让学生尝试自己解释去括号的含义和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15分钟)1. 讲解去括号的定义和规则;2. 演示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例如:先乘以括号前的系数,再去掉括号;3. 用具体的例子解释去括号的过程和注意事项;4.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几个去括号的例子。

三、练习去括号(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2.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讲解;3. 挑选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四、应用去括号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2. 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总结和复习(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2. 强调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3. 提醒学生注意去括号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布置一些有关去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表达式去括号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技能。

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

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教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教案

《去括号》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例,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2.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3.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4.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类比与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其化简代数式.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该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提出课题1.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思考怎么算比较简便?(1)-9+(26+9)(2)17-(17+68)2.找出下列各多项式的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1)3a-2b2-2a+b2(2)3a-2b2-(2a+b2)3.第2(2)小题能直接合并同类项吗?那怎么办?(引出课题:去括号)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问题一:周三下午,校图书馆内起初有a位同学,后来某年级组织同学阅读,第一批来了b位同学,第二批又来了c位同学.(请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图书馆内共有多少位同学.(2)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吗?(3)这两个代数式的值相等吗?为什么?(相等.均表示同一个量.)a+(b+c)=a+b+c①2.问题二:若图书馆内原有a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b位同学,第二批又走了c位同学.(1)试用两种方式写出图书馆内还剩下的同学数.(2)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关系?(这两个式子的值相等吗?为什么?)a-(b+c)=a-b-c②3.请学生思考,举出生活中与①和②相类似的问题.三、观察交流、发现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①、②两个等式,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然后围绕以下问题结合示意图让学生回答、弄清.)(1)观察①、②两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这两个等式,左边有括号,右边没有括号(即括号去掉了))(2)去括号是否就是直接把括号去掉就可以?(3)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正负号有什么变化?(4)括号内各项的正负号发生改变取决于什么?(5)去括号的规律分几种情况归纳?(6)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归纳出来.2.多媒体演示,归纳法则通过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去括号法则(板书):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四、理解应用、巩固新知1.去括号:(请同学们对照法则来完成)(1)a+(b-c);(2)a-(b-c);(3)a+(-b+c);(4)a-(-b-c);(5)a-(b-c-d);(6)a-3(b-c).2.让学生参与讨论a-3(b-c)的括号怎样去?(1)比较a-3(b-c)和a-(b-c)去括号的异同点.同:括号内各项相同,括号前有“-”号.异:a-3(b-c)括号前有数字“3”,a-(b-c)括号前应是数字“1”省略不写.(2)板演a-(b-c)a-3(b-c)=a-1×b-1×(-c)=a-3×b-3×(-c)=a-b+c.=a-3b+3c.(3)让学生想一想,上面两题的去括号,实际上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做的?(乘法分配律)揭示本质: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理解去括号的法则.强调:“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过程中要注意积的符号的确定和积的系数最易出错.”3.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x-y-z)+(x-y+z)-(x-y-z)(2)(a²+2ab+b²)-(a²-2ab+b²)(3)2(x-2)+3(1-2x)(4)3(2x²-y²)-2(3y²-2x²)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师生共评,小结:若有括号时,要合并同类项,必须先要去括号.4.思维训练:根据去括号法则,在横线上添上“+”或“-”:(1)a(-b+c)=a-b+c;(2)a(b+c)=a-b-c;(3)(a-b)(-c-d)=-a+b+c+d.四、课堂小结、提升新知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法则?2.在去括号时你觉得应该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内化新知必做题:教材P107第1、3题.选做题:多项式a-[b-(c+d)]去括号有几种解法?。

初中去括号优秀教案

初中去括号优秀教案

初中去括号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能够熟练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去括号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相关知识点,如加减法、乘除法等;(2)提问:如何将一个含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简化?2. 教学新课:(1)介绍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3)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去括号的题目。

3.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2)小组讨论:如何将去括号法则应用于实际生活中?4.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记忆;(2)强调去括号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巩固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去括号方法和规律的掌握程度;2. 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课后,要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总之,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去括号法则教案

初中去括号法则教案

初中去括号法则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去括号的意义和重要性;2. 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去括号的意义和重要性;2. 去括号的法则及应用;3. 实际计算例题讲解和练习。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去括号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括号知识;2. 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去括号?去括号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什么?二、讲解去括号法则(15分钟)1. 讲解去括号的基本法则:括号前是加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括号前是减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2. 强调括号前的符号是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是否变号的依据;3. 提醒学生在去括号时要注意括号前的符号,不能只改变第一项或前几项的符号,而忘记改变其余的符号;4. 讲解当括号前是数字因数时,应利用乘法分配律先将数与括号内的各项分别相乘再去括号,以免发生错误;5. 提示学生在遇到多层括号时,一般由里到外逐层去掉括号,也可由外到里。

三、例题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举例讲解去括号的步骤和应用,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题,理解去括号的过程;2.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去括号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和复习(5分钟)1. 对去括号法则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确认所学内容;2. 提醒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要注意去括号的原则和方法;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练习,巩固去括号法则。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去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掌握程度;2.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去括号的实际计算题,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去括号法则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去括号法则的PPT课件,配合讲解和示例;2. 练习题:准备一些去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教学设计

《2.2 去括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去括号的意义;(2)会去括号,并能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的化简。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去括号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理解去括号法则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掌握去括号法则,并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化简。

教学难点:括号前有系数时,注意括号中各项都要与系数相乘。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合并同类项,而且在小学就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进行简便运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于七年级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式的运算不太熟悉。

本节课要让学生明白,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让学生通过类比学习,充分体会“数式通性”,引导他们每一个运算步骤都要有依据,为后面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地位和作用)“去括号”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整式的化简和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也是以后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这个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的转换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

因此,去括号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教学环节与活动:本节课的教学。

主要分下面几个环节:(一)微课教学,以旧探新【微课教学】(1)背景知识:把下列各式化简:①)5-(-(-+②)6(2)去括号的基本类型讲解:①)2--x+x②)8(-(+(3)去括号法则归纳:法则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法则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去括号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去括号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去括号》●教材与学生数学现实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配方法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不难看出,该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分解、知识整合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

●教法与学法分析为充分体现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同时鉴于七年纪学生的思维所呈现出的具体、直观、形象之特点,为突破难点,选用“情境——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流程图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紧扣教学重点,力求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教学实施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洪流中,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适合观察、探索、发现知识的情境,以知识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它们所掌握的知识在应用中得到融会贯通,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逻辑思维能力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一、设计理念1、本节课借助多媒体及动画演示,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学生们动脑、动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数学直觉能力,还启发了学生的探索灵感,从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素质”,同时也获取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去括号初中教案

去括号初中教案

去括号初中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去括号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1. 去括号的定义和意义。

2. 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展示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发现需要去掉括号才能解决问题。

2. 教师提问:什么是去括号?为什么需要去括号?二、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师讲解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例如:去括号时,正号不变,负号变号。

3. 教师讲解如何处理括号内的运算,例如: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三、练习去括号(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去括号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四、应用去括号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去括号的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去括号的定义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的方法解决。

人教版数学去括号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去括号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去括号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去括号。

这个概念通常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被引入,它是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去括号的概念,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方式,发现去括号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法则及其在方程和不等式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特别是在复杂方程和不等式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引出去括号的概念。

- 举例说明含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在实际问题中的普遍性,以及去括号的必要性。

2. 讲解去括号法则- 首先,介绍括号前的系数与括号内各项的系数的关系。

- 其次,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去括号的步骤和方法。

- 最后,总结去括号的一般法则,并强调在不同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3. 课堂练习-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去括号。

-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相互检查和纠正错误。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拓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去括号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如合并同类项、移项等。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重点强调去括号的法则和应用。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合理利用黑板空间,将去括号的法则、示例和课堂练习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板书内容应包括:- 去括号的定义- 去括号的一般法则- 课堂练习题及解答步骤- 应用拓展的例子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去括号概念的掌握程度、解题技巧的运用情况以及课堂互动的效果。

去括号法则教案

去括号法则教案

去括号法则教案教案主题:去括号法则教案目标:1. 了解去括号法则的基本概念;2. 学会根据去括号法则简化代数表达式;3. 掌握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或其他相关教材;2. 教学投影仪;3. 黑板、彩色粉笔;4. 教学实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去括号的概念,例如:(2x + 3) + (4x - 5)。

Step 2:展示去括号法则(10分钟)将去括号法则展示在投影仪上或黑板上,要求学生记下去括号法则的基本公式:a. 对括号内的每一项都做加减法;b. 乘法分配律:用一组数乘一个括号内的和,等于用这组数分别乘和中的每一项,然后把结果相加。

Step 3:练习去括号法则(15分钟)在黑板上出示一些代数表达式,要求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简化这些表达式。

例如:(2x + 3) + (4x - 5) 或 (3a + 2b) - (5a - 4b)。

Step 4: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出示一些与实际问题相关的代数表达式,要求学生分析问题并运用去括号法则简化表达式。

例如:某公司一项产品的成本为(50x + 10y)万,销售价格是原成本的3倍,求销售这种产品的收入。

Step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拓展到多项式的去括号法则。

例如:(2x + 3y)(4x - 5y)。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评价: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检查他们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对于学生的回答提问、解题过程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拓展活动:1. 进一步巩固去括号法则:出示更复杂的代数表达式,要求学生解答。

2.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问题,要求他们根据情境进行建模和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问题。

3. 分组进行竞赛,出示一些需要运用去括号法则简化的代数表达式,组内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能最快正确解答。

人教版去括号说课稿

人教版去括号说课稿

人教版去括号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去括号”一节。

该课程位于初中数学的方程与不等式章节,是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方程和不等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去括号的概念,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并能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去括号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来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法则及其在解方程和不等式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括号前是“-”号时去括号的特殊情况,以及在复杂方程和不等式中去括号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通过问题引导、实例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去括号的过程,利用黑板演示解题步骤,组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程和不等式知识,引出去括号的概念和必要性。

2. 讲解去括号法则:结合实例,详细讲解去括号的基本法则,包括括号前是“+”号和“-”号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3. 例题演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演示去括号的解题过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去括号的具体操作。

4.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含有括号的方程或不等式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去括号的方法。

5.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去括号的知识和技能。

6. 总结反馈: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去括号的注意事项,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重点,清晰展示去括号的法则和解题步骤。

板书内容如下:```去括号一、法则:1. 括号前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

初中数学_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如果去括号,就能简化方程的形式。
6x+6(x-2000)=150000
↓去括号
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1
x=13500
答: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500度。
总结:去括号法则:⑴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⑵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 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具体过程见幻灯片)
四.小结:
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二.讲授新课:
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
分析:若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
上半年共用电6x度,下半年共用电6(x-2000)度
因为全年共用了15万度电,
所以,可列方程6x+ 6(x-2000)=150000
思考: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么解?
(具体看幻灯片)
例1解方程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3x-7x+7=3-2x-6
移项,得3x-7x+2x=3-6-7

去括号说课稿

去括号说课稿

《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说课稿神河中学:陈波各位同行、各位领导: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二课时去括号,下面我将从知识背景,设计理念等方面简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知识背景:1.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整式的加减第二课时内容。

2.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比较、猜想与归纳。

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充分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的整体认识。

教师要组织学生立足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他们每一个运算步骤都要依据的重要性。

相信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知识分析:“去括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加减》的第4节。

是在学生学习了合并同类项之后,且对字母表示数已具有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展开的,重点探讨去括号的法则。

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与合并同类项相同,是整式加减及以后化简代数式、解方程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去带有负号的括号,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不难看出,该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4.学习目标: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学情我把学习目标确定如下:知识目标: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过程目标:经历类比带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5.重点与难点: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6.教学评价:(1)评价量规:随堂提问,练习反馈,作业反馈。

数学去括号的教案及其应用

数学去括号的教案及其应用

数学教学是近年来各个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而括号运算作为基础的数学运算之一,对于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清晰简单的关于数学去括号的教学计划,以及对其应用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

一、教案简介去括号是初中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是介绍括号运算,向学生说明如何将运算转换为乘法运算,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解决。

以下是一份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去括号教学计划。

1.去括号目的:帮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了解如何处理含有括号的式子,并能运用括号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a)定义:括号包围了一部分算术表达式,并显示要对其中的所有部分执行某种操作。

b)模式:含有大括号、中括号和小括号,每种模式都有与之相关的括号性质。

c)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d)如何去括号先将括号内的算术表达式与其它括号外的项乘以对应的系数,然后将不同的项加起来。

e)例子:(1) 6(a+4)=6a+24(2) 5(x-3)+4(x+2)=9x-7f)锻炼:1.4(4n-2)=16n-82.2(4x-3y)+3(x+y)=5x+y3.6(y+4)+8(y-3)=14y+244.应用学生练习了去括号的各种方式后,现在可以将它们应用到各种上下文中。

a)成功学习去括号后,学生可以更轻松地解决“找x和检验解”的问题。

b)利用数字和算术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例如:(1)在买一件原价80元的衣服时,它现在打八折,你只要交多少钱呢?(2)在一张票据的票面金额上加上保险,手续费和其他费用之后,你一共需要支出多少钱?c)个案探究:学员可以将去括号应用到他们自己项目的某些方面,例如,他们可能会计算一个想打造细胞模型的成本,或者为了计算周围墙面的面积和周定价而运用我们所教授的技巧。

二、教学方法为了确保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技巧,并真正理解去括号的意义和应用,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尝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1.讲授简洁而又清晰的教学,可在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技艺时,明确向他们阐明相关的理论和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括号(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添括号法则;
2、会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多项式变项;
3、继续学习“类比”的方法;理解“去括号”与“添括号”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添括号法则;法则的应用
难点: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1、提问去括号法则
2、练习去括号:
(1)a+(b-c);(2)a-(-b+c);(3)(a+b)+(c+d);
(4)-(a+b)-(-c-d);
(5)(a-b)-(-c+d); (6)-(a-b)+(-c-d)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在计算中,有时候是需要去括号,有时候又需添括号,比如下面两题:
(1)102+199-99; (2)5040-297-1503
怎样算更简便?
找学生回答,教师将过程写出来
解:(1)102+199-99 (2)5040-297-1503
=102+(199-99) =5040-(297+1503)
=102+100 =5040-1800
=202; =3240
仿照数的添括号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b-c=a+( );a+b-c=a-( )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数的加括号方法,填出括号里的各项,进而总结添括号法则
(二)、新知识的学习
添括号法则:
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
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此法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进行修改、补充
(三)、新知识的应用
例1 按要求,将多项式3a-2b+c添上括号:
(1)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2)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此题是添括号法则的直接应用,为了更加明确起见,在解题时,先写出3a-2b+c=+( )=-( )的形式,再让学生往里填空,特别注意,添“-”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解:3a-2b+c=+(3a-2b+c)=-(-3a+2b-c)
紧接着提问学生:如何检查添括号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直至说出可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添括号法则检查,一是从结果出发,利用去括号法则检查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指出所谓用去括号法则检查添括号,正如同用加法检验减法,用乘法检验除法一样
例2 在下列( )里填上适当的项:
(1)a+b+c-d=a+( ); (2)a-b+c-d=a-( ); (3)x+2y-3z=2y-( )
(4)(a+b-c)(a-b+c)=[a+( )][a-( )];
(5)-(a3-a2)+(a-1)=-a3-( )
本题找学生回答
解:(1)原式=a+(b+c-d);
(2)原式=a-(b-c+d);
(3)原式=2y-(3z-x);
(4)原式=[a+(b-c)][a-(b-c)];
(5)原式=-a3-(-a2-a+1)
例3 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x3-5x2-4x+9的后两项用( )括起来:
(1)括号前面带有“+”号;
(2)括号前面带有“-”号
解:(1)x3-5x2-4x+9
=x3-5x2+(-4x+9);
(2)x3-5x2-4x+9
=x3-5x2-(4x-9).
说明:1.解此题时,首先要让学生确认x3-5x2-4x+9的后两项是什么——是-4x、+9,要特别注意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2.再次强调添的是什么——是( )及它前面的“+”或“-”.
例4 按要求将2x2+3x-6
(1)写成一个单项式与一个二项式的和;
(2)写成一个单项式与一个二项式的差
此题(1)、(2)小题的答案都不止一种形式,因此要让学先讨论1分钟再举手发言 通过此题可渗透一题多解的立意
解:(1)2x2+3x-6
=2x2+(3x-6)
=3x+(2x2-6)
=-6+(2x2+3x);
(2)2x2+3x-6
=2x2-(-3x+6)
=3x-(-2x2+6)
=-6-(-2x2-3x)
(四)、小结
1、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这两个法则在整式变形中经常用到,而利用它们进行整式变形的前提是原来整式的值不变
2、去、添括号时,一定要注意括号前的符号,这里括号里各项变不变号的依据
六、练习设计
1、用括号把mx+nx-my-ny分成两组,使其中含m的项结合,含n 的项结合(两个括号用“+连接)
2、在多项式m4-2m2n2-2m2+2n2+n4中添括号:
(1)把四次项结合,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2)把二次项结合,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3、把多项式10x3-7x2y+4xy2+2y3-5写成两个多项式的和,使其中一个不含字母y
4、把三项式-x2+x写成单项式与二项式的差
5、把b3-b2+b-写成两个二项式的和.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后记
1、去括号和添括号是本章的难点,而添括号难于去括号,添“负号和括号”又难于添“正号和括号”,因此,本章的最难点在本节 为了让学生学起来更觉自然,降低难度,在引入部分,仍然采用了“以旧引新”的办法,即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简便运算,引起学生对添括号的注意,而后,进一步抽象,将数换成字母,让学生在刚才运算的基础上,解决字母的添括号问题 最后,仿照去括号法则,归纳、概括出添括号法则
2、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添的不仅仅是括号,还包括前面的正号或负号,因此,在总结法则时,措词与课本略有不同(见教学设计)以更利于学生将括号及括号前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
3、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添括号和去括号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因此可以用来互相检验,就如同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一样 这样可使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