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幼儿感恩父母经典语言教案

幼儿感恩父母经典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
3. 通过经典语言的教学,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
3. 通过经典语言的教学,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幼儿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如何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
四、教学准备。
1. 经典语言的教学材料。
2. 幼儿感恩父母的图片或故事书。
3. 感恩父母的歌曲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感恩父母的歌曲或视频,或者讲述感恩父母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付出。
2. 学习经典语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感恩父母的语言,如“爸爸妈妈辛苦了,我要乖乖听话”,“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我生活,给我爱”,“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并通过反复朗读和示范,让幼儿跟读并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
3. 讲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辛苦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4. 表达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口头表达等形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5. 感悟与分享。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悟,让他们明白感恩父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恩之情,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情感上得到培养,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父母的爱。
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感恩节这样的特殊节日表达感恩之情,也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感恩,懂得珍惜,让父母的爱更加温暖和珍贵。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感恩父母(教案)

感恩父母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父母的信息。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游子吟》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主题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了解父母的辛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父母的爱。
3. 教师点评,总结父母的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父亲》歌曲,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主题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采访父母,了解父母的辛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采访到的父母的爱。
3. 教师点评,总结父母的爱。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扫次地等,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学生记录下自己为父母做的事情,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恩父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采访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父母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懂得感恩父母。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孩子感恩之心——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感恩”的含义,引导学生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多个方面感恩他人。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提高爱心、责任心、团队协作等素质。
3、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二、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通过感恩小故事,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对于亲人的感恩之心。
适当提问引导学生,加深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
2、父亲节主题讲解
通过介绍父亲节的由来、意义、庆祝时间和方式等知识,使学生了解父亲节的特殊意义,让学生学会推己及人,关心别人,在父亲节必备的他人情感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3、亲情感恩分享
邀请学生谈论自己对父亲的感恩,创设轻松的亲子互动环境。
孩子通过分享故事,不仅能强化自己的感恩之心,也能让同伴加深对自己感恩的理解。
4、亲子活动
让家长和孩子进行简单又有效的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活动,让大人小孩一起体验家庭团聚和互动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对他们的关爱。
5、总结分享
老师与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与孩子一起分享感受,用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让孩子做出总结,提醒学生,感恩不仅仅存在于特殊节日中,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无处不在。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师应该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在内部感知周边世界,在情感上进行体验和感知,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
2、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灵活选取教学方法和工具,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接收知识,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更积极的意愿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弘扬家风教案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令人不齿的现象,比如人心不古、馋嘴爱吃、不愿劳动等等。
这些现象虽然看似没有直接关联,但都可以从同一个问题出发——缺少对生活中一切美好的珍视和感恩,这在于受教育者从小就没有受到正确的家教和社会教育。
当下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弘扬家风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学校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因为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正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我们知道,不少时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直接、最亲密的关系往往是与家庭形成的。
在这里,我们提倡建设“优秀家风”,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顺利成长为有品德的人才。
在建设“优秀家风”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从小懂得感恩孩子需要明白,为人处事应该珍视和感恩来自周围所有人的关爱。
只有当孩子懂得感恩时,才会在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每一天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父母、老师、朋友的劳动和爱心,要及时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尊重,让他们更清楚地感受到生活中一切美好。
2.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在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感恩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孩子自我认知和自信问题。
当孩子自信心强时,更易于关注他人的需求,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和感受他人为自己做出的贡献,这样才有更强的意识去珍视和感恩一切美好的东西。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需要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协作,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受欢迎、受尊重、被信任的感觉,促进孩子发展成一个自信、勇敢、坚强的人。
3. 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失落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孩子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很难明白珍视和感恩的意义。
我们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教育孩子珍视和感恩。
要让孩子知道,失败是常态,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失败,尽快把握良机,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奋发向前,不断进步。
同时,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为人处事要讲求真诚、感恩,不应该眼高手低。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学会感恩XXX“案例教学”教案XXX课题主讲教师姓名日期:2016年4月15日班别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不懂感恩的儿子手机号码妈妈的教育邮箱个案名称《父母课堂》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家长分析形成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
2、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研究,使教学目的家长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3、让家长懂得教育孩子学会感XXX,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
47学员出勤率应参加人数参加人数出勤率%教学过程平时聊天,听到有些家长说,自己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大,可到头来孩子还天天和父母赌气、顶嘴,对父母所做的一导语切都视为理所该当,不懂感恩。
所以这节课我们一同来会商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1、案例一:(视频播放)一名成绩优秀的青年去申请一个大公司的经理职位。
他通过了第一级的面试,董事长最后面试,做最后的决定。
董事长从该青年的履历上发觉,该青年成绩一贯优良,从中学到研讨生从来没有间断过。
董事长:“你在学校里拿到奖学金吗?”青年:“没有。
”董事长:“是你的父亲为您付膏火吗?”青年:“我父亲在我一岁时就去世了,是我的母亲给我付膏火。
”董事长:“那你的母亲是在那家公司高就?该青年回答,我的母亲是给人洗衣服的。
”董事长要求该青年把手伸给他,该青年把一双洁白的手伸给董事长。
董事长:“你帮你母亲洗过衣服吗?”青年:“从来没有,我妈老是要我多念书,再说,母亲洗衣服比我快得多。
”董事长说“我有个要求,你今天回家,给你母亲洗一次双手,明天上午你再来见我。
”该青年感觉本人录取的可能很大,回抵家后高高兴兴地要给母亲洗手,母亲被宠若惊地把手伸给孩子。
该青年给母亲洗著手,渐渐地,眼泪掉下来了,因为他第一次发现,他母亲的双手都是老茧,有个伤口在碰到水时还疼得发抖。
案例展示青年第一次体会到,母亲就是每天用这双有伤口的手洗衣服为他付学费,母亲的这双手就是他今天毕业的代价。
该青年给母亲洗完手后,一声不响地把母亲剩下要洗的衣服都洗了。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锦集三篇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锦集三篇家长学校教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体验生命成长历程中得到的帮助和支持,知道是什么是感恩。
2、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个人享受的快乐生活都是通过别人的劳动得到的,培养学生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3、使学生学会感恩,在实际生活中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恩。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表达感恩。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故事分享——苹果树(3分钟)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
一位小男孩,天天到树下来,他爬上去摘苹果吃,在树荫下睡觉。
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
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不再天天来玩耍。
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
苹果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没钱买。
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苹果,高高兴兴地走了。
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
苹果树很伤心。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了,树兴奋地邀他一起玩。
男孩说:不行,我没有时间,我要替家里干活呢,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忙吗?我没有房子,苹果树说,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
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
看到男孩高兴树好快乐。
从此,男孩又不来了。
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
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
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苹果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苹果没了。
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
懂得感恩,尊敬爸爸妈妈——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育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思想品德素养。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让他们懂得感恩和尊敬父母。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教学心得。
一、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懂得感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还处于天真无邪的年龄。
在教育他们懂得感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启发他们的思维,例如:1. 告诉孩子,每天在洗脸刷牙的时候,要感谢父母给他们提供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
2. 告诉孩子,每天用餐的时候,要心怀感恩,感谢父母给他们提供美味的食物。
3. 可以用一些别出心裁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为他们做出的贡献,如让他们亲自参与买菜、做饭和打扫卫生等家务活。
通过这些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感恩,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感恩的心态。
二、教育孩子尊敬父母在懂得感恩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教育孩子们尊敬父母。
这不仅是孝顺的表现,也是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1. 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和尊重父母的意见。
尤其是在家庭讨论中,不要轻易打断父母的发言,并且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 让孩子学会向父母请示,不要自己做出决策。
例如,当孩子想要买一件新玩具的时候,他们需要向父母请示,而不是直接决定自己去购买。
3. 告诉孩子,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
当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钱用于购买东西时,孩子要明白这代表父母为他们的生活做出的贡献,从而珍惜和爱护这些物品。
总结在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敬父母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教学方法和心得。
我们需要始终保持耐心和爱心,不能过于强调束缚和限制孩子,而要教育他们懂得自由和独立。
我们需要耐心引导孩子思考和理解,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尊敬和感恩父母,以此激发他们从内心产生感悟。
最终,通过长期不懈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养成懂得感恩、尊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感恩教案: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种对生命最深刻的领悟。
而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则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当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社会氛围下,许多孩子往往缺乏感恩的情感,不懂得珍惜身边的人、事、物。
我们需要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让他们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有爱心的人。
一、感恩的意义感恩,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行为。
它是基于对他人给予的帮助、支持和爱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态度。
而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他人的付出,更要感恩上天赐予我们的种种福利,要懂得珍惜。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能够让人保持心情愉悦、具有乐观的态度。
通过感恩,我们可以从阴暗的角落里走出来,看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和价值,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中汲取力量,助力自己成长。
感恩是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人都是平等的,即使待遇不同,也应当把自己视作一个平凡的人。
有了这种态度,我们就不会轻易放弃和妥协,也不会给他人带来痛苦和憎恨,反而能够更好地与别人相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互动。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离不开展现感恩的重要价值。
通过在日常教育中,向孩子传递、讲述许多感恩的故事,并让他们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珍贵品质和价值。
例如,《童话大王安徒生》中讲述的一些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等,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寓教于乐,更能够让孩子从中领悟到感恩和爱的真谛。
为孩子创造感恩的环境。
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心,我们需要在孩子身边创造一个良好、积极的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来营造感恩氛围,如赠送礼物、制作贺卡、组织义务工作等等。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经常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让他们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享受自己自主付出的快乐和成就感。
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成为孩子感恩的榜样。
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导师和样板,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的态度和性格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感恩的家庭和校园文化,让孩子懂得感谢、尊重和爱护家人和朋友,同时也懂得珍惜生命和一切所拥有的。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四篇】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四篇】心理健康课对老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
课堂上,我为尽量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说出他们的心声,在感知、倾诉、明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检查、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
(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正面事例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但是,反面事例运用好了更能给学生以警戒和启迪。
所以这个环节,我从生活中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事例(出示)。
小学生的情绪很容易激动,看了这则报道,可能会说出一些偏激的话,“小良真是太没良心了!我真想揍他一顿!”面对这些情绪化的孩子我会及时引导他们:“小良确实太让人生气了,但是我们揍他一顿能解决问题吗?假如小良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理智地面对现实,学会冷静地处理问题,帮助小良改过自新,从小良身上汲取教训。
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小良,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体会到父母心灵深处对自己的期望,感悟亲情,从而学会感恩。
接下来我准备了一个亲情小测试(出示),让学生从这个小测试中懂得做子女的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该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我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请闭上眼睛想像,假如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面前,此刻,你最想为父母做些什么呢?”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为您服务,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唤回学生爱的良知,把亲情回报付诸于行动,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四)创设情境,体验亲情:心理健康课上,无论多么精彩、多么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学生亲身的体验,只有体验才会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
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出示)。
我先让同学们选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闭上眼睛,想像此刻我们正坐在一架宽敞明亮的飞机里,耳边回响着美妙的音乐,望着窗外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飞机下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景色是那么迷人,空气是那么清新,心情是那么的愉快,我们陶醉其中。
《感恩父母》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父母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
2、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并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的感恩教育意识,树立感恩父母的正确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白父母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难点: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感恩之情。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放送一段感恩父母的影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认识父母在成长中的重要性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没有父母,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父母的爱,我们会有多孤独?如果没有父母的教育,我们会懂得什么?如果没有父母的关怀,我们会有多不安全?与学生们分享一些与父母关系紧密的故事,引导学生领悟这些问题。
3、体验孝顺之情我们应该怎样感恩父母呢?首先要从身边的琐事开始做起,如:接济家务、认真听课、遵守纪律等。
对于家里的安排,能够理解和相互扶持。
对弱者特别要有耐心,多关心,多关心家庭体验,尤其是独生子女族群,通过开展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夜校活动,让孩子们亲近自己的家人,感受父母的辛苦,从而体验到孝的欣喜和满足感。
4、学习如何表达感恩之情表达感恩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言辞和高端的礼品,很多时候简单的一句话和一份贺卡就足以代表我们的心意。
在这里,让学生通过写一篇感恩父母的文章、设计一张感恩父母的卡片或演讲等方式去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5、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父母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
让学生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用心去感激,用行动去感恩。
四、教学方法:听,讲,看,思考,尝试,体验。
五、教学手段:1、幻灯片;2、电视和录像;3、卡片和笔;4、家庭体验活动;5、学生演讲。
六、课堂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问答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2、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观点;3、通过显示板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表现;4、通过写作和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实现对感恩父母的真正理解并加以表达。
幼儿园2024感恩节主题教育教案:用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幼儿园2024感恩节主题教育教案:用亲子互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1. 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意义,领会感恩的重要性。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学会感谢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
3. 能够基本区分日常生活中应该感恩的事物和人物,了解怎样去感激他人,并自觉为他人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感恩节的由来利用PPT、书籍等简单的媒介手段,向孩子们讲述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
让他们了解感恩节源于美国,是美国人民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而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的文化节日。
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应该怎样表达感激之情。
2. 家长亲子互动活动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引导孩子们去感激、感谢家人。
活动内容可以是写一张感谢信或制作一张定格动画短片。
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提供相应的素材和工具让孩子们自由地发挥创意。
3. 感恩课堂通过简单的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在生活中感恩的过程。
如,游戏中给孩子们不同角色扮演不同的感恩情景,让孩子们体会和感受为他人做出贡献的感觉;再如,让孩子们进入角色,为班级各项事务学会发声吆喝、提出建议,以此来感激老师的付出。
三、教学方法1. 讲述式教学通过PPT、书籍等讲述方式,让孩子们对感恩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体验式教学在游戏、角色扮演等体验中,让孩子们深入感受、体验到感恩的重要性。
3. 亲子互动通过邀请家长以及幼儿园老师的互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感恩,同时巩固家庭教育。
四、教学流程1. 呈现PPT或阅读相关故事,讲述感恩节的由来及意义。
2. 游戏中模拟感恩的场景,让孩子们深入体验感激之情。
3. 家长亲子互动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写感谢信或制作感恩定格动画。
4. 感恩课堂中,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体验感恩。
五、教学评价1. 后期观察孩子对感恩的表现,及时给予相应指导。
2. 反馈孩子们在家庭中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表达情况,协助家庭教育。
三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学会感恩,理解家庭的付出

三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学会感恩,理解家庭的付出一、教学目标1. 学会感恩,理解家庭的付出。
2. 掌握正确的感恩态度,使学生养成爱心、关心、尊重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性。
2. 了解家庭成员付出的艰辛和辛苦。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并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感恩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感恩的意义:(1)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感恩的?",帮助学生了解感恩的本质。
(2)讲故事: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感恩的故事,如"小鸟感恩大树"、"小草感恩雨露"等,引导学生明白感恩的真谛。
(3)观看视频:播放相关的感恩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感恩的情感。
2.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付出的艰辛和辛苦。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所做出的辛苦和付出。
(1)问卷调查:让学生在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人的付出和辛苦。
(2)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与父母互相做饭或收拾房间,让他们感受家人的艰辛和辛苦。
(3)看图片: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的辛苦和付出,如厨师、农民、护士等。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并表达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并表达感恩之情。
(1)写感恩信:让学生在家写一封感恩信给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
(2)说感恩话:让学生在班里分享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制作感恩卡:让学生制作感恩卡送给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评价学生的感恩心理、观念等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理解家庭的付出,是否学会了正确的感恩态度等,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教学总结此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感恩的氛围中学会感恩并理解家庭的付出,从而养成爱心、关心、尊重的好习惯。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感恩之心,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家人和社会。
幼儿园感恩亲子环节教案

幼儿园感恩亲子环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感恩的含义,懂得感恩的重要性;2. 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懂得如何表达感恩;3. 能够通过亲子活动,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4. 能够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感恩的含义,感恩的表达方式;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感恩的含义,并通过亲子活动加深对感恩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定教案,准备教学用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家长和孩子准备一些感恩的小礼物或手工制品。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感恩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并谈谈自己对感恩的理解。
然后教师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感恩的对象,并与家长一起分享。
2. 感恩故事分享(15分钟):教师讲述一些感恩的故事,让孩子们听故事后说出自己的感悟。
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
3. 感恩手工制作(30分钟):教师和家长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感恩的手工品,比如感恩卡片、感恩贴画等。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感恩的原因,并写在手工品上。
4. 感恩游戏(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感恩主题的游戏,比如感恩接力赛、感恩传递等。
通过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感恩的快乐,同时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5. 感恩表达(15分钟):孩子们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家长也可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教师在一旁引导和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感恩话语。
6. 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表达感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感恩故事、手工制作、游戏和表达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感恩的含义,同时也加深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也加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
幼儿园小班家长学校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家长学校教案幼儿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家庭与生活”,详细内容为“爸爸妈妈我爱您”,通过讲述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让幼儿学会感恩和表达对父母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 培养幼儿表达爱意的能力,学会对父母说“我爱你”。
3. 培养幼儿的亲情观念,懂得感恩和回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重点: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亲情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中的亲情。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图片,讲述父母在生活中的关爱,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父母,并写下“爸爸妈妈我爱你”。
4. 分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的重要性2. 父母的关爱3. 学会表达爱意:爸爸妈妈我爱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人,并写下你想对他们说的话。
答案示例:画出爸爸、妈妈、自己和宠物狗,写上“爸爸、妈妈,我爱你们!”2. 课后实践:回家后,给父母一个拥抱,并大声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家庭中的亲情,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还可以通过开展亲情主题活动,如“我为父母做件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亲情观念和感恩之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开展亲情主题活动。
一、教学难点解析: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意1.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幼儿表达爱意。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学会感恩教案章节: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认识感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意识到身边的恩惠和关爱。
1.2 教学内容:介绍感恩的概念和定义。
通过故事或事例展示感恩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身边的恩惠。
1.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或事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恩惠和关爱。
引导学生进行感恩练习,如写感恩日记或制作感恩卡片。
第二章:感恩家人的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家人对他们的爱和付出。
引导学生学会感激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人对学生的爱和付出。
通过故事或事例展示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2.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家人关爱和支持的故事或事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进行感恩练习,如写感谢家人的信或制作感恩礼物。
第三章:感恩朋友的友情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朋友对他们的友情和陪伴。
引导学生学会感激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3.2 教学内容:介绍朋友对学生的友情和陪伴。
通过故事或事例展示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3.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朋友关心和支持的故事或事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进行感恩练习,如写感谢朋友的信或制作感恩礼物。
第四章:感恩老师的教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对他们的教导和指导。
引导学生学会感激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教育。
4.2 教学内容:介绍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和指导。
通过故事或事例展示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教育。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老师辛勤付出和教导的故事或事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进行感恩练习,如写感谢老师的信或制作感恩礼物。
第五章:感恩生活中的点滴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点滴恩惠和美好。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教案设计-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重要性2. 感恩父母:举例说明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感谢父母。
3. 感恩老师:举例说明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引导学生感激老师的辛勤付出,学会尊敬和感恩老师。
4. 感恩同学:举例说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
5. 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体会他人的善意,学会感恩陌生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与重要性,分享感恩的故事。
2. 案例分析法: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分享各自的感悟。
4. 情感体验法:通过观看感恩视频、表演感恩节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包括父母、老师、同学和陌生人关爱孩子的事例。
2. 准备感恩的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纸张、笔等书写工具,以便学生记录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案例分享:呈现父母、老师、同学和陌生人关爱孩子的事例,引导学生感受他人的善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4. 观看感恩视频:播放感恩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感恩的情感。
5.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如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为老师制作一份礼物等。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关注身边的感恩事例,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家庭反馈,评估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家庭班会教案:唤醒内心感恩之情

家庭班会教案:唤醒内心感恩之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家庭班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关怀,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并且让学生了解到感恩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应该怎样表达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己身边曾经或现在所感激的人或事情,以及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四、教学内容1.感恩之心让学生通过参加本次家庭班会,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身边曾经或现在所感激的人或事情,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恩之心写在一张纸上,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说出他们所写下的感恩之情,并且让他们描述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
2.感恩的表达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为此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感恩者和被感谢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感恩的重要性以及各种感恩的方式。
3.各种感恩的方式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感恩的重要性以及各种感恩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交流了解到各种感恩的方式,比如说写一封感谢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别人说一些鼓励的话等等。
五、教学方法采取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次家庭班会,让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感恩的重要性,也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七、教学建议教师应该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把感恩的理念植入学生的心灵,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感恩之情的美好。
同时,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孩子,多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和感激之情,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感恩的习惯。
“感恩父母”情感教育社会教案

尊敬的教师、家长和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感恩教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而“感恩父母”更是其中的中之重。
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许多人已经忘记了感恩,忘记了对我们生命的根源——父母,表达感激之情。
我们忘记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忘记了他们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痛苦和牺牲。
我们需要感恩父母,向他们表达真挚的感激之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珍惜他们的付出,回报他们的爱。
因此,我们需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一、鼓励学生多与父母交流古人云:“有妻徒四,养父母年”。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和孝顺我们的父母,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他们,和他们交流,尊重他们的意见,更应该听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父母沟通,理解他们的心声和思想,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付出。
在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多和父母沟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艰辛,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亲子关系,进而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让孩子学会感恩和谅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因为性格和思想的不同而引起矛盾和冲突。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父母的难处,更要顾及他们的感受。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谅解。
只有当孩子学会感恩和谅解,才能更好地和父母沟通,进而提高亲子交流的质量,实现对“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
三、倡导“尊严交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建立“尊严交往”的意识。
无论是谁,都应该被尊重和理解。
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思想,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道德。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质。
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出有爱心、有责任心、尊重父母的新一代。
我们需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社会进步,使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领悟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更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奉献父母,更好地完成人生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教案)
设计思路:
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知恩图报,不仅是人的良知,也是人们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要教会他感恩。
在这次活动中,我思考着把主题班会和家长会有效地结合起来,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坐在一起,互动沟通,增进子女与父母间的了解,促进学生与老师间的理解,努力唤回我们的孩子回报爱心的良知,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懂得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一定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
活动组织:
这次活动我经过了认真的思索,确定主题为“让孩子学会感恩”,委托班长协助我来具体设计和组织,全体家长和学生参与。
活动前我充分表达了对同学们的信任和期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班长连同其他班干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把活动分成四部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活动感言。
活动方式分为小品,家长与学生节目互动,诗朗诵,歌曲,给家长颁奖、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感言等等。
授课结束后,由我对全体学生进行逐一点评。
教学目的:
(一)让家长通过此次授课,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重要性,也让孩子们体会到家长和老师们对其深深的爱,让他们在感动中学会感恩。
(二)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交流,知道“感恩他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点,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相帮、谦让、宽容”等品质。
(三)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回报亲情,把对父母及其亲人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四)让学生懂得师爱,理解老师们无怨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学会感恩老师,报答师恩。
(五)让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学会珍惜友谊,学会伸出援手,学会分享快乐,学会分担他人的痛苦,永远有一颗善良的心。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明白“感恩他人”,才会赢得朋友,真正体会生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录机一台,《天亮了》歌曲磁带一盒。
2﹑邀请学生家长参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感恩父母
(一)欣赏歌曲《天亮了》
(二)教师讲故事
生命的故事
贵州省马岭河风景区由于山石险峻,被誉为地球表面刻下的最后一道美丽的伤痕,1999年10月3日,马岭河风景区迎来了一个来自广西南宁市的家庭旅游团,在这个家庭旅游团里两岁半的潘子浩和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和父母到外地游玩。
11时20分,他们乘坐着一辆仅仅5、6平方米却挤着35人的密不透风的缆车到达山顶,游客们刚刚松了口气,却听到缆车突然发出异样的响声。
咔咔往下慢慢地后退,眼睁睁看着缆车慢慢往下滑落了30多米,缆车操作员慌忙之中,做了一个最不应该做的动作,一直按踩刹车。
这一脚刹车竟把厚厚的脚踏板踩断,缆车下滑速度陡然加快,一声巨响,重达三吨的缆车从110米高度重重的砸向谷底。
缆车坠地的一瞬间,父亲潘天奇、母亲贺艳文将潘子浩举过头顶,双手牢牢抓紧,在这危急的时刻,年轻的父母用高举的双手阻挡了袭向儿子的死神,而他们自己的身体却没有任
何的防护,儿子得救了,父母却永远合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他们深爱的孩子,他们眷恋的世界。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1、听了感人的故事,孩子们来说说想说的话。
2、听了孩子们的发言,家长们的良多感慨。
3、老师总结:是啊,是妈妈赋予了我们生命,从十月怀胎到我们呱呱落地,一直到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我们。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是毫无保留的,是毫无怨言的,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我们同学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啊……
(三)回忆亲情,感受彼此的爱
老师说话: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无论你奔腾到哪里,都被父母那浓浓的爱包围着,宠爱着,你还记得爸爸妈妈做的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吗?骨肉相连,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心头肉,您能给我们分享分享您和您的孩子的故事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
1、孩子们给我们分享了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最感动自己的事。
2、家长们也给大家分享了生活中亲情里感动的点滴。
(四)读一读彼此的信,再次感受最深的情
家长和孩子们都坐下来,读着属于自己的信,读着来自爸爸妈妈的心声,读着来自儿子女儿的心声。
大家在默默中感动着和欣慰着。
(五)朗诵诗歌,浓浓恩情
全体同学集体朗颂了诗歌“献给父母的歌”,学生们满怀深情,字里行间颂扬着父母对她们的爱,在座的家长都流露出了欣喜与宽慰。
第二部分:感恩老师
1﹑林思彤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阐述了自到我们七小读书后的感受,在她眼里,老师每天早晨踏进校门后就开始了不停的忙碌,激情澎湃的讲课,耐心细心地处理各种各样校园里、同学身上发生的大事小事,老师的敬业和爱心,使同学感受到了老师的无私奉献,感受到学校如家里般的温暖。
2﹑老师和学生们表演小品《负责的李老师》,讲述的是一位家庭离异的少年A,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生活中没有方向,在社会上流浪时遇到不良青年B,结伙偷盗。
李老师善良负责,一直在寻找小A,想帮助她。
小A在偷窃李老师家东西时,偶然发现李老师一直在寻找她的事实时,小A感动了,决心洗心革面。
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对家长却是一个极大的震撼,这中间有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平时对孩子关心不够,这个小品定会打动着他们,从能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孩子的内疚。
3、老师和大家谈谈和学生们相处至今的内心感受和心灵深处的最大的感慨,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真情流露。
第三部分:感恩朋友
1﹑男同学的歌曲《朋友》把欢快带给大家,让家长看到了孩子们活泼快乐多才多艺的另一面。
2﹑家长和学生们的互动节目“猜猜猜”:这是由父(母)亲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一个节目,家长背对黑板,自己的孩子则通过语言动作提示家长回答。
结束了,班长拿出由同学们一起精心绘制的图画作为班级礼物送给给我们带来表演的家长和孩子们,并由衷地说“感谢你们的参与,今天我们之间更像朋友”。
对家长和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第四部分:活动感言
1、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2﹑吴蕊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向家长们表决心。
3﹑江洋飞同学的爸爸代表全体家长,向孩子们表达祝愿和希望。
4﹑班主任代表全体教师,勉励孩子懂得学会心存感恩,心中有他人,同时寄语家长,教育孩子永远有一颗感恩的心.
5、意见和建议、家长发言。
下面就请家长们对此次授课以及班级管理及其他方面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6﹑最后,同学们全体起立,面向家长共同唱起了感恩的心,同学们唱的情真意切,家长听的热泪涟涟,歌声结束,全体同学对养育他们的家长深深鞠躬时,家
长起立用掌声表达了他们对孩子的祝福。
7、班主任总结
孩子们,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一定是善良的人,是知恩图报的人,是富有责任心的人。
老师相信我们的同学在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教育下,一定会在“爱”的环境中,学会关心他人,学会感恩他人,然后就会享受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