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合集下载

一年级科学家的故事

一年级科学家的故事

一年级科学家的故事两弹一星钱学森爷爷的故事1960年,中国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些伟大的历史时刻,让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成为了联合国五常的一员。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钱学森爷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父,导弹之父,工程控制论的先驱者,系统科学的大宗师!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在上海。

在北京师大附中读完中学以后,钱学森从小就有一颗爱国的心,他看到中国很贫穷,他就想,怎么才能改变穷苦的中国人民呢?如果有火车就好了,货物就可以很快地运输,人们也会变得很富有。

于是他就努力的学习,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铁路机械工程专业,学习如何造火车!可是还没有过多久,日本人就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有很强的的军事战斗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很多人被炸伤很多建筑被破坏,于是钱学森意识到,光有火车运输货物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人民只有强大才能有话语权!于是,他决定去学习制造飞机!到了美国以后,钱学森又来去进修了,参加了由5个人组成的研究火箭小组“火箭俱乐部”。

5年后,钱学森对于火箭的研究工作已经极大地前进了,他的关于核火箭的研究论文震惊了美国的科学界,年仅37岁的钱学森被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了美国,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决定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当时的新中国科技非常落后,没有自己的导弹和很强的军事武器,随时可能被其他国家侵略。

于是钱学森带着大家一起造火箭、造导弹,终于把中国的两弹一星送上了天空。

钱学森爷爷一生都是默默治学,为了中华人民的伟大复兴在一直在努力!我们小朋友也要向他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悯农》,这首诗歌人人会读。

中国科学家的简短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简短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简短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几个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有一位叫钱学森爷爷的科学家。

他特别厉害,在美国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知识。

但是,他心里一直想着要回到中国,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

可是美国不让他回来,钱学森爷爷经历了很多困难。

但他没有放弃,最后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钱学森爷爷努力工作,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一位叫袁隆平爷爷。

他看到很多人吃不饱饭,就下定决心要让大家都能吃饱。

袁隆平爷爷天天在田里,不怕太阳晒,不怕辛苦,终于研究出了高产的水稻。

因为袁隆平爷爷,现在我们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啦。

小朋友们,这些科学家是不是很了不起呀?《中国科学家的简短小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讲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哟!有个叫屠呦呦奶奶的科学家。

她为了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尝试了好多好多的草药。

有一次,她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她没有灰心。

终于,屠呦呦奶奶发现了青蒿素,救了很多人的命。

还有一位叫李四光爷爷的科学家。

他小时候对石头特别感兴趣。

长大后,李四光爷爷努力研究地质,找到了很多石油,让我们国家有了更多的能源。

小朋友,你说他们是不是很棒呀?《中国科学家的简短小故事》小朋友们,来听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啦!有位叫邓稼先爷爷的科学家。

他为了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强大,默默地做着很重要的工作。

邓稼先爷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一直在努力。

还有一位叫竺可桢爷爷的科学家。

他天天观察天气,记录下来好多好多的数据。

通过他的努力,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

小朋友们,这些科学家是不是很厉害呢?。

科学家的故事钱学森小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钱学森小故事

钱学森科学家小故事嘿,你知道吗?咱们中国有个超级厉害的大佬,钱学森!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牛气冲天,对吧?他不是那种书本上冷冰冰的科学巨人,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特别有故事的人。

钱学森小时候啊,就是个好奇宝宝,对啥都感兴趣。

小时候在乡下,他老喜欢盯着天空发呆,心里琢磨着:那飞机咋就能飞上天呢?星星月亮又是咋回事?这小脑袋瓜里装的全是问号。

长大后,他还真就捣鼓起这些玩意儿来了,而且还搞得风生水起,让人直呼“哇塞”!在美国留学那会儿,钱学森简直就是学霸中的战斗机,不光成绩好到爆炸,还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跟那些复杂的公式、数据较上了劲儿。

人家都说他是“科学疯子”,可他却乐在其中,觉得跟这些科学玩意儿打交道,比啥都来劲。

不过啊,最让咱感动的是钱学森那颗爱国心。

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急需人才建设家园。

钱学森一听,二话不说就要回国。

美国佬可不干了,各种阻拦,说他掌握了国家机密,不让他走。

这一拖就是好几年,钱学森愣是各种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一回来,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硬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给咱们国家造出了导弹、火箭,让咱中国人在国际上挺直了腰杆!你知道吗?钱学森平时还特别接地气,一点架子都没有。

他喜欢跟年轻人聊天,鼓励他们要敢于创新,别怕失败。

他说:“科学嘛,就是要敢于想象,敢于尝试,错了怕啥,大不了重来!”这话听起来简单,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所以啊,每当有人提起钱学森,咱们心里都暖暖的,感觉特别骄傲。

他不仅是个大科学家,更是个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人。

他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咱们前行的道路,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给小孩子讲的科学家故事(10篇)

给小孩子讲的科学家故事(10篇)

给小孩子讲的科学家故事(10篇)给小孩子讲的科学家故事(精选篇1)高斯上小学时,就对数学很感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白尔脱先生有点不高兴,他一走进教室,就扳着面孔对同学们说:“今天的课是你们自己算题,谁先算完,谁就先回家吃饭。

”说着,他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1+2+3+……+100=?同学们立刻拿出练习本,低头认真地算了起来。

白尔脱则坐在一边,看起小说来。

谁知,他刚刚看完一页,小高斯就举手报告老师说:“老师,这道题我算完了。

”“算完了?”白尔脱没好气地挥挥手,“你算得这么快准会算错,再算算吧!”“不会错。

我检查过,还验算了一遍。

”高斯理直气壮地说。

“白尔脱走到高斯座位前,拿起他的练习本一看,答案是“5050”,显然一点没错。

“你是怎么算的?”白尔脱不无惊奇地问道。

高斯一板一眼地回答说:“我发现,这个题目一头一尾挨次两个数相加,都是101,总共50个101,所以答案应该是:50×101=5050。

”“真妙呀!”白尔脱兴奋地拍一下桌子,接着大声地对全体同学说:“真没想到,你们当中竟会出现数学神童!”自此以后,白尔脱先生完全改变了对农村孩子的看法,尤其对高斯更是喜欢。

后来,在白尔脱先生的精心培养下,高斯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造诣也越来越深。

在他17岁的时候,他就发现了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

给小孩子讲的科学家故事(精选篇2)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

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我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

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我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

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

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

教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有哪些(2)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有哪些(2)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有哪些(2)赵忠尧:中国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和启蒙者。

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

施汝为: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磁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建立了中国首个磁学实验室。

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

柳大纲: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家。

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

李善邦:地震学家,中国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最早的地震地球物理学家之一。

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

王淦昌: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

1929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

施士元:当代中国核物理学家、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的导师。

1929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

赵九章: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

1933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

1935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

王竹溪:物理学家、教育家,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的开拓者。

1935年清华物理系研究生毕业。

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1936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

林家翘:数学家,在流体力学、应用数学领域享誉国际学术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教授。

1937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

钱伟长:我国近代力学之父。

1937年清华物理系研究生毕业。

钱三强:我国两弹一星元勋。

我国核物理和核武器的奠基人。

1936年清华物理系毕业。

杨振宁:从事统计物理,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理论等方面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44年西南联大物理系研究生毕业。

李政道:从事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方面的工作,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1945年进入清华物理系。

熊大缜:1932年入清华物理系,1936年毕业,1938年到冀中游击区参加抗战,研制出连日本人都怕得要命的高爆炸药,1939年被诬为国民党特务, 含冤被杀。

这个名单还可以继续列下去,名单中的人有些可能如雷贯耳,有些耳熟能详,有些可能不知道,无论咋样,他们都是中国甚至世界科学界大师级人物,而且都曾受教于这个口吃的叶老师,都是从叶老师那里走出去的。

伟大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伟大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伟大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伟大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深知“惟有读书人,方能治国安邦”的道理。

因此,历史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生于1930年,曾经担任上海入室女科学家“蒲公英女队”的一员,并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然而,她最为人所知的,还是她对疟疾病的研究,为全世界疟疾治疗带来了福音。

她的研究成果——青蒿素,更是荣膺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获诺贝尔奖的新药。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同样也是非常艰辛和漫长的。

她坚信“求知不暇,求医尚且不能不勤奋”,用一个人的孤独和喧嚣,同时也用毅力和聪明,探索了一个又一个路径,最终在草原上发现了青蒿的有效成分。

她的成果不仅保护了广大疟疾患者的健康,同时也启示了世界疟疾治疗研究的多元化道路。

2. 朱德孟——最早的生物物理学家之一朱德孟是一位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生前倡导“打好基础,走好路子”的创新理念,这句话的含义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他曾经研究过红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并在红细胞的光学显微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他甚至还开发出了一种遗传修复技术,被誉为“补血的技术”,为生物学技术领域注入良好的发展契机。

朱德孟在做任何一项研究前,都会对作品进行CRITICS:create, recognize, innovate, transmit、criticize, summary。

他认为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医生、化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综合体现,只有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才会有研发新药和新技术的可能。

他的理念不仅影响了当代的科技人士,也指引了在基础研究领域探索的科学家。

3. 郭永怀——中国自行研发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父自从1956年人造卫星产生以后,科学家和国防部门就开始了人造卫星技术的探索。

这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就是郭永怀。

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率领着我国的科研团队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实现了中国太空发射的里程碑,进而积累了人造卫星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科学家简短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简短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简短小故事一、朱棣与黄人气体研究朱棣是中国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他对气体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曾经偶然发现一种黄色的气体,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他开始专注于研究这种黄人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朱棣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实验,观察黄人气体的变化和反应。

通过仔细分析,他发现黄人气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并且在高温下有爆炸的可能性。

这些发现令他深感挑战和兴奋。

为了更好地理解黄人气体,朱棣开始探索它的制备方法。

他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最终成功发明了一种高效的制备黄人气体的方法。

这一创新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它的性质和应用。

朱棣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成果被应用于多个领域。

黄人气体的性质和特点被进一步研究,并在医学、工业等领域找到了广泛的应用。

朱棣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气体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二、赵敏的科学发现与荣誉赵敏是一位年轻的生物学家,她对昆虫的生态行为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一次深入调查昆虫种群的研究中,她偶然发现一种新的物种。

对于这个新物种的发现,赵敏感到非常激动。

她用尽全力对这种物种进行详细观察和实验。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她发现这种新物种对特定植物的花粉有着极强的依赖关系。

赵敏的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她的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新的线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昆虫的生态行为和植物的繁衍方式。

赵敏的成果不仅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还受到了多个科研机构的关注。

她的发现被刊登在了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她也因此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荣誉和赞誉。

三、王贞治与量子力学的突破王贞治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对量子力学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多年的实验和探索中,他遇到了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

然而,王贞治并没有放弃,他反复思考和寻找突破口。

最终,他发现了一个量子力学中的关键问题,这对于解决他面临的难题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王贞治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图解决这个关键问题。

通过不断的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他最终获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他的研究让人们对量子力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20个字以内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20个字以内

我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 导语我国科学家在世界科技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故事常常鼓舞性和感人。

本文将以一些著名我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为切入点,探讨他们背后的励志故事和科研精神。

2. 我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屠呦呦: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

她在研究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但她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功绩世界。

她的故事鼓舞着许多追求科学的青年学子。

(2)袁隆平: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为了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常常在水稻田间劳作,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他的故事展现了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

(3)邓稼先:邓稼先作为我国的“导弹之父”,他在科研道路上磕磕绊绊,但最终创造了多项科技成果。

他的故事鼓舞了许多我国的科研工作者,激励他们奋发向前。

3. 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的我国科学家的小故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励志精神和科研执着,还可以看到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和奉献。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家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4.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个写手和科技爱好者,我深深为这些我国科学家所做出的成就而感动。

他们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在精神层面给我们带来了启发。

正是有了这些坚定不移的科研者,我国的科技才能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

5. 结语我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不仅可以激励我们,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科学家们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

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科学研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我国科学家的小故事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他们用坚定的科研精神和不懈的努力,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的故事需要被更多的人知晓,以此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我们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尊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我国科学家的故事让人感慨良多,他们不仅是科学家,更是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英雄。

他们的故事中充满了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品质。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一):袁隆平小时候的故事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

教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教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教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教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本事。

有一次,教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

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当能够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可是教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

他自我想不出来,教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

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二):中国科学家钱人元的故事钱人元生卒年:19xx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汤家桥。

江苏常熟人1931年,在苏州中学化工科学习。

1935年,化工科毕业,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

1939年,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理化系任助教及教员。

1943年,赴美国留学,在加州理工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4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做研究生并任研究助教。

1947年,到依阿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8年,回国,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级讲席。

1949年,到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

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15个第1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一)袁隆平小时候的故事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

教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教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教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教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本事。

有一次,教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

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当能够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可是教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

他自我想不出来,教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

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二)中国科学家钱人元的故事钱人元生卒年:1917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汤家桥。

江苏常熟人1931年,在苏州中学化工科学习。

1935年,化工科毕业,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

1939年,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理化系任助教及教员。

1943年,赴美国留学,在加州理工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4年,在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做研究生并任研究助教。

1947年,到依阿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8年,回国,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级讲席。

1949年,到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

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最伟大的10位科学家的小故事》咱先来说说张衡。

我有个朋友特迷天文,他跟我说张衡就像个能看穿宇宙奥秘的魔法师。

张衡那地动仪超厉害,好像能跟大地对话,哪有地震它都能知晓,就像给大地装了个报警器。

你说他咋就那么聪明呢?难道是天上的星星给他灵感?再讲讲祖冲之。

我在科技馆碰到个小孩,他好奇地问祖冲之是不是有个超级大脑。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那可是相当厉害,他就像个数学王国的探险家,一点点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再精确,把那数字算得比头发丝还细。

这得多有耐心和智慧啊,换作咱普通人,是不是早晕头转向啦?李时珍咱也不能忘。

我邻居是个中医迷,他跟我讲李时珍像个行走的药库。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走遍大江南北,就像个不知疲倦的行者。

他尝百草,试药性,那胆子比天大。

你想啊,有些草药可能有毒,他就敢往嘴里放,他难道不怕吗?毕昇也很了不起。

我参加一个文化交流活动,有人说毕昇像个文字的魔法师。

他发明活字印刷术,让知识传播像开了火箭一样快。

以前抄书得费老长时间,有了活字印刷,就像给知识插上翅膀,能飞到千家万户。

这对文化传承的贡献得有多大啊?沈括也是个厉害人物。

我听一位历史老师讲,沈括像个全能的知识宝库。

他啥都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就像个好奇宝宝,对世间万物都要探究一番。

他写的《梦溪笔谈》,里面的知识就像星星一样多,是不是让人惊叹?徐光启可不得了。

我在图书馆碰到个农业大学的学生,他说徐光启像个农业的守护天使。

徐光启引进和推广好多农作物,像红薯啥的。

他就像把希望的种子撒遍大地,让老百姓能多些食物填饱肚子。

他咋就这么有远见呢?宋应星就像个工业革命的先驱者。

我跟一个搞科技史研究的人聊过,他说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把各种工艺技术都讲得清清楚楚。

宋应星就像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大师,把当时的工业技术都展示出来,好像在告诉后人,咱老祖宗也很牛,这是不是很让人自豪?华罗庚那可是数学界的巨星。

我有个学数学的同学说华罗庚像个数学战场的将军。

他在数学难题面前从不退缩,就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有哪些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有哪些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有哪些每个时代都有杰出的科学家诞生,中国的科学家你认识谁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篇1一份96分的水力学考卷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

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品学兼优,各门学科都得90多分以上。

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答对了所有的6道题,他的任课老师金老师很高兴,给了钱学森100分的满分成绩。

但钱学森却发现自己答题时把一处符号“Ns”误写成“N”了。

钱学森主动把这个小错误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把100分的试卷该为了96分。

这份小小的试卷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科研的一丝不苟、虚心诚实。

克服重重阻碍艰难回国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

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

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

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

在客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痴迷学术,组建“自杀俱乐部”1938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钱学森留校任教。

为从事火箭研究,他和几个同学结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

没有资金和设备,他们就到旧货摊上、废品仓库里去拣废旧零件自己安装;没有试验场地,就在自家房后草坪上进行。

由于成天和电机、火药、二氧化碳、废弃零件之类的物体打交道,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他们将这个小组戏称为“自杀俱乐部”。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引言中国科学家一直以来都在世界科学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成就不仅为国家争光,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为您讲述一些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展示他们的奋斗历程和科学探索精神。

一、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是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和中药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提取出抗疟药物青蒿素。

她对中药的研究以及对疟疾的治疗方法的改进,为全球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

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不仅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赢得了全世界科学界的尊重和赞誉。

二、钱学森:航天工程的奠基人钱学森是中国的航空航天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工程的奠基人。

他在上世纪50年代组织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发工作,并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先河。

钱学森的成就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屠守锷: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屠守锷是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上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的运算方式,领导了中国首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并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

屠守锷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屠呦呦、钱学森和屠守锷的共同点虽然屠呦呦、钱学森和屠守锷的研究方向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还为中国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辛勤努力、卓越成就和顽强精神激励着新一代科学家,推动中国科学事业不断发展。

结论中国科学家以其杰出的成就和科学探索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赏。

他们的小故事不仅是中国科学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科学家顽强奋斗精神的写照。

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激发更多人投身科学研究,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关于中国科学家的一些小故事,他们的故事证明了中国科学家在全球科学舞台上的地位和贡献。

让我们一起致敬这些杰出的科学家,为他们点赞!。

中国科学家简短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简短小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简短故事有:李时珍、张衡、葛洪、祖冲之、鲁班等。

1、李时珍:李时珍在行医当中,发现当时的本草书收药不全,名称混乱,多有谬误。

于是下决心编写一部新的本草书。

通过27年的埋头苦干,终于在61岁时写成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

该书不仅对我国古代本草学作了一次历史性总结,也将以前的化学知识予以系统化,并使之达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

2、张衡: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

3、葛洪:在我国历史上研究炼丹术的人中,最著名的是晋朝葛洪(约281-361)。

他博览群书,对经书、史书、医书、百家之言等都认真学习研究。

他一生对炼丹感兴趣。

虽做过“关内侯”的官,但最终还是辞官,专事炼丹、制药,兼做医生。

他长期远离尘世,从事炼丹研究,了解了许多化合物如铜青(硫酸铜)、矾石(明矾)、密陀僧(氧化铅)的性质,并进行包括炼丹、炼汞等在内的许多化学转变的研究。

4、祖冲之:祖冲之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得出的结论比外国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早了一千多年。

5、鲁班:鲁班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

在军事科学方面,鲁班发明了云梯、钩钜及其它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

在机械方面,鲁班很早就被称为机械圣人。

此外,还有很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

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你知道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以供大家学习。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一)在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创制天球仪、候风仪、地震仪的天文学家张衡。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

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阳郡做了几年文官,后来辞职回乡,潜心天文研究。

中国汉朝先后出现了三种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这就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像一个倒着的盘子。

”“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改进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

“宣夜说”认为天没有一定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星辰都飘浮在气体中。

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实际。

他还制作了一个能够精确演示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张衡的另一发明是制作了水运浑象,它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

水运浑象实际上是个天文钟,通过它的等速旋转,可以报告时刻。

世界上第一个可以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也是这位古代科学家发明的。

张衡还在《灵宪》等天文著作中,阐述了无限宇宙的思想,解释了月亮反射阳光和月食发生的原因。

他对2500颗恒星的观测记录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的计算结果,和近代天文学非常接近。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二)邓稼先(1924—1986)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是安徽人,后来在北京大学当物理老师,1948年10月,邓稼先去美国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12个1. 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解开物理难题。

杨振宁和李政道是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合作解开了物理学上的重大难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成就,为中国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2. 丁肇中,探索宇宙奥秘。

丁肇中是中国著名的宇宙物理学家,他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为中国的宇宙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朱熹,传承中医药文化。

朱熹是中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医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她发现了青蒿素这一重要的抗疟药物,为世界的抗疟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了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5. 钱学森,探索航天科技。

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航天科学家,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陈景润,解开数学难题。

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解开了许多重要的数学难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7. 丁肇中,探索宇宙奥秘。

丁肇中是中国著名的宇宙物理学家,他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为中国的宇宙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朱熹,传承中医药文化。

朱熹是中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他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医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9.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她发现了青蒿素这一重要的抗疟药物,为世界的抗疟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了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10. 钱学森,探索航天科技。

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航天科学家,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陈景润,解开数学难题。

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解开了许多重要的数学难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哎呀,妈妈,你快给我讲讲科学家的故事嘛!”我缠着妈妈说道。

妈妈笑着坐下来,开始给我讲起了钱学森爷爷的故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钱学森爷爷小时候生活的院子里,钱学森正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钱学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一个小伙伴好奇地问。

钱学森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我呀,我要当科学家,造厉害的飞机和火箭!”小伙伴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是个好遥远的梦想。

钱学森可不管别人怎么笑,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个梦想呢。

他努力学习,成绩特别好。

后来呀,他真的去了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国外,他可努力了,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

有一次,他的同学打趣地说:“钱学森,你这么拼命,不累吗?”钱学森笑着回答:“不累呀,我要实现我的梦想呢!”经过多年的努力,钱学森爷爷学到了很多厉害的知识。

可是呀,他心里一直想着自己的祖国。

那时候,祖国还很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呢。

于是,钱学森爷爷决定要回到祖国。

可是,国外的一些人不想让他走,给他设置了好多障碍。

钱学森爷爷没有放弃,他想尽办法,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到祖国后,钱学森爷爷就一心扑在了科研工作上。

他带着好多科学家一起研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鼓励大家说:“别灰心,我们一定能成功的!”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钱学森爷爷他们终于成功啦!造出了我们国家自己的火箭和导弹,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了!妈妈讲完故事,我激动得不行。

“哇,钱学森爷爷太了不起了!”我感叹道。

妈妈摸摸我的头说:“是呀,钱学森爷爷是我们国家的大英雄,我们要向他学习。

”我心里暗暗下决心,我也要像钱学森爷爷一样,努力学习,以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也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这就是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爷爷的小故事,是不是很精彩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

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次,老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

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该可以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老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

他自己想不出来,老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
志。

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篇二:钱学森小时候的故事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

我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导弹之父。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

大家称他为神童。

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

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爸爸说:你也可以做英雄。

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在小学低年级时期,男孩子最喜欢玩用废纸折的飞镖。

每次比试,总是钱学森扔得最远,投得最准。

同学们不服气,捡起他折的飞镖仔细研究,原来他折叠的飞镖有棱有角,特别规正,所以投起来空气阻力很小;投扔时又会利用风向风力,难怪每回都数他投得最远最准呢!小小年纪的钱学森居然领悟了某些空气动力学的常识,这不仅使同学们,而且使老师也惊叹不已。

20多年后,钱学森果然成了国际知名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家。

篇三:竺可桢小时候的故事
竺可桢自幼就很聪明而且特别好学。

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叫爸爸识字,有的时候他太忙,或辛苦了一天觉得太累,不教他,他就不高兴甚至哭闹,爸爸只好依他。

结果,在竺可桢三、四岁时,就已认识两千个左右的字。

他的老师章先生很喜欢竺可桢的聪明,但更喜爱他的勤奋好学,对他的要求也格外严格。

他经常找一些优秀的古代散文、诗词,讲解给竺可桢听。

竺可桢不仅爱读书,而且更爱思考。

竺可桢读了《爱莲说》后,就想:我要爱莲花,更要爱莲的茎和藕。

他把自己读《爱莲说》后的感想告诉了章先生。

章先生很为竺可桢小小年纪就这样思考问题,而且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感动。

他教导竺可桢说,藕虽埋没于污泥只中,但它将自己的全部营养贡献出来,使莲花亭亭玉立而不被烂泥污染,这是非常可贵的,而且藕本身也是洁白的,你要学习藕这种纯洁坚贞的品格。

竺可桢听了这番话,印象很深。

他后来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藕舫,就包含了记取章先生的教诲的意思。

竺可桢爱读书爱思考习惯的养成,影响了他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为他在我国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等学科取得卓越成就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篇一: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

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