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变形。

力对物体的作用有二种效应,一是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趋势,称为外效应;二是有使物体发生变形的趋势,称为内效应。

力是看不见也不可直接度量的,可以直接观察或度量的是力的作用效果。

使1千克(kg )质量的物体产生1米/秒2(m/s 2)加速度的力,在国际单位制中就定义为1牛顿(N )。

力的常用单位为N 或kN 。

力是矢量。

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对刚体而言,因为力可沿其作用线滑移而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故力的三要素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因此,对于刚体而言,力是滑移矢。

因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一物体对另一物体有力作用的同时,也必然受到该物体的反作用力作用。

所以,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

若干个共点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且力的合成满足矢量加法规则。

2.1.1 力的合成 ( 几何法 )力矢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和分解,如图2.1(a )所示。

作用在刚体上的二个力F 1、F 2,只要其作用线不平行,由于力可以沿其作用线滑移,总可以移至其作用线的交点O ,合力F R 即可用矢量和表示为: F R =F 1+F 2合力F R 与其分力F 1、F 2对于刚体有着相同的作用效应。

图2.1(a ) 之力的平行四边形,可以简化为三角形。

如图2.1(b)所示,将二分力首尾相接,则与分力首尾相对的第三边即为所求之合力F R 。

这样得到的三角形,称为力三角形。

(a )平行四边形法则图2.1 力的合成 ( 几何法 )(b)力三角形RF 2(c)汇交力系 (d)力多边形2图2.1(c) 中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的若干个力组成的力系,称为汇交力系或共点力系。

力的分类及其特点分析

力的分类及其特点分析

力的分类及其特点分析力的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力划分为几种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对力的分类及其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力。

重力是一种始终存在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无关。

重力的特点是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二、弹力弹力是由于物体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力,当物体被外力压缩或拉伸时,会发生形变,物体会产生弹力来恢复原状。

弹力的特点是大小与形变的程度成正比,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动摩擦力是当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受到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摩擦力的特点是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同时受到物体之间压力的影响。

四、拉力和推力拉力和推力是物体之间的拉或推产生的力。

拉力是物体相互拉伸时的力,方向与拉伸方向相同;推力是物体相互推压时的力,方向与推压方向相同。

拉力和推力的特点是大小与拉伸或推压的力度成正比。

五、电磁力电磁力是由于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根据电荷之间的性质,电磁力可以分为吸引力和斥力。

同性电荷之间会发生斥力,异性电荷之间会发生吸引力。

电磁力的特点是与带电粒子之间的电荷量和距离有关。

六、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浮力的特点是方向向上,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有关。

七、强核力和弱核力强核力和弱核力是原子核内部粒子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

强核力是保持原子核稳定的力,它是一种非常强的力,具有短程作用。

弱核力是一种相对较弱的力,它主要参与了一些基本粒子的衰变过程。

以上是力的常见分类及其特点的分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课件
① 直接接触,且接触面粗糙;
② 接触面间存在弹力;
③ 接触的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高校教育精品PPT
15
理解相对运动趋势
a
高校教育精品PPT
16

习 3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
摩擦力的是
BCD
A
B
F
C
D
F
高校教育精品PPT
17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静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去判断
方向:①平行于接触面, ②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N
F静
FN
FN
F静
F静
F FN
F
G
G
G
G
F
高校教育精品PPT
29
练 习
10 一只玻璃瓶,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受到摩擦 力?如果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A、瓶子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B、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 C、瓶子在被握在手中,瓶口向上。 D、瓶子压着一纸条,挡住瓶子把纸条抽出。
高校教育精品PPT
1、曲面与平面之间的弹力方向
F
F2 F1
结论: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高校教育精品PPT
10
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2、点与平面之间弹力方向
F1
FA
F1
光滑斜面
A
FB B
结论: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高校教育精品PPT
11
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3、曲面与曲面之间弹力方向
F
半球形的碗
4
直接接触 产生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
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
压的物体
弹 方向 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

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错误!力和重力1.力(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沿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注意:①物体的质量不会变;②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错误!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体积的变化.2.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正比。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错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名称项目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0〈F f≤F fm F f=μF N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

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

物理里面的 力

物理里面的 力

物理里面的力
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基本概念,描述的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定义如下:
1. 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对于任何一个确定的物体,其所受的力都具有确定的作用点,并且这些力是相互作用的。

2. 力的相互性: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总是成对出现,无论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还是一对平衡力。

3. 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改变任一方面作用效果都改变。

4.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总的来说,力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和物体形变的原因的基本物理量。

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讲义教案汇总

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讲义教案汇总

力的相互作用一、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及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位移。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科学上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各个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叫力的图示。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关心力的方向,而不太关心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这时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3. 重力,重心(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的重心。

(2)测量重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需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 弹力,胡克定律(1)弹力的产生:物体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2)常见弹力的方向:(3)弹力的大小——胡可定律:内容: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表达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5. 静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

有关。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 N;(2)动摩擦因数μ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程度,F N为正压力。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7.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1)遵循规律:力的合成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即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合成: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大小均不变,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θ,其合力大小为F合,当夹角θ变化时,合力的取值范围是丨F1-F2丨≤F合≤ F1+F2。

力的概念和分类有哪些

力的概念和分类有哪些

力的概念和分类有哪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下面我们将介绍力的概念和分类。

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作用: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使物体变形,或者使物体发生其他变化。

二、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类:(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3)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4)分子力: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力。

(5)电磁力: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2.按效果分类:(1)拉力:物体被拉伸时产生的力。

(2)压力:物体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力。

(3)支持力:物体受到垂直于支持表面的力。

(4)推力:物体被推动时产生的力。

(5)吸引力: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以上就是力的概念和分类的详细介绍。

掌握力的概念和分类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向右的力,另一个向左的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题思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由于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构成一对平衡力,因此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答案: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2.习题:一个弹簧被拉长5cm,弹簧的弹力为10N。

求当弹簧被拉长10cm时,弹力为多少?解题思路: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设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比例系数为k,则有 F=kx。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 10N=k5cm,解得k=2N/cm。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金星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7、四种基本作用(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其后后粒子恢复原来的形状3、弹力产生条件(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5、常见弹力(1)双重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一般来讲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接触且零碎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市场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相对滑动大小:f=μNN相互接触时构成的弹力N可能等于Gμ动摩擦因系数没单位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十多个力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半径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可以比分刺足,也可以比分力小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3、当两个分力大小多少,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4、合力最大值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斯维恰河余因子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找分力的方法: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2、形变效果3、由分力,联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1.步骤(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顺序: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轻弹簧显然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恰恰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优先垂直于面的③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1.求2.假设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若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分析万萨县分析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2、大小0≤f≤Fmax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滑动摩擦力分析1、接触时粗糙2、相对滑动七、补充结论1.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横向上加速下滑2.三力合力最小值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若不能则F=Fmax-(F1+F2)四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回顾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形形色色的物体,他们之间不是软弱存在的,各种星体之间都存在着各式各样中子星的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力学概述

高中物理力学概述

高中物理力学概述首先要明白力的定义: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有力的定义,可以衍生出来以下内容:2.力的作用效果:第一,改变受力物体的形状; 第二,改变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说有两个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这需要弄明白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它是力的三要素,是为什么它是力的三要素,这里需要结合力的作用效果,这里需要结合力的作用效果,这里需要结合力的作用效果,因为三要素不同,因为三要素不同,则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第二,要注意结合以后学习力的冲量和功与三要素的关系以及矢量的特点,要注意结合以后学习力的冲量和功与三要素的关系以及矢量的特点,这点后面这点后面我们会讲到,所以力的基本概念的核心是力的三要素的理解,这是力的重点。

4.力的产生因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这是力的难点,因为的它的后续知识是牛顿第三定律,所以这里大家可以对照牛顿第三定律学习,可以考虑超前学习牛顿第三定律5.力的单位:牛顿第二,需要明白力的分类方法,也是物理学习的第一条学习线索1.按照力的性质分,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这7种力,它是我们学习关于力的线索。

2. 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这里的“效果”是口语化的效果,因为口语方式有无数种,比如推力、动力、阻力等等,所以按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无数种力。

物理学名词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

当物体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后,当物体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后,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速(速度或度或动量动量发生变化)或者发生形变的都称为“力”。

它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

它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力学力学的范围内,所谓形变是指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所谓运动状态的变化指的是物体的速度变化,包括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力是物体(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受力物体,前者是受力物体,前者是受力物体,后者是施后者是施力物体。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整理在高一物理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力学了,示意图很多,需要背的公式也超级多,实在是让人感到头疼。

但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必须要把这些知识点都吃透了。

下面是为你推荐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帮到你。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整理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

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3)摩擦力的大小: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第三章:相互作用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有力就一定有“施力”和“受力”两个物体,互为,二者缺一不可。

2.性质: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②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③同时性④瞬时性⑤矢量性:(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行定(不在于方向例I,Φ)⑥独立性: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产生效果,好像其它力不存在一样。

用牛顿第二定律表示时,则有合力产生的加速度等于几个分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积累引起一些变化)⑦积累性:时间积累I=ΔP 空间积累W=ΔEK3.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描述单位图示示意图)测量:测力计单位:N注:同一题中选同一标度5. 力的分类:(注: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能相同)①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核力……②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推力、浮力……③按作用方式分:场力(非接触力)、接触力。

④研究对象分:内力外力(方法:整体、隔离)注: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距离增大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超出就不存在了,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和弱相互作用(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严格的说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说明:①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重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球.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第三章知识点整理3.1 重力1.力1) 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 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 力的性质: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相互性: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A对B的作用同时B也对A产生作用,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③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④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因此是矢量。

4)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 如何表示一个力?①力的图示:可以精确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可以粗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表示力的图示步骤:①选取合适的标度;②从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按照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③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当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该统一。

2.重力1) 概念: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特点:①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②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

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①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

②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4)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

②重心位置的确定:对于形状规则且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对于薄板型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

注意: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3.2 弹力1.概念: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会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产生条件:弹性形变和直接接触。

3.弹力的方向:1) 压力和支持力:①面面接触:弹力垂直于接触面;②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③点点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并指向圆心。

高考难点、思维重点、力的不同类型,细说“被动力”

高考难点、思维重点、力的不同类型,细说“被动力”

高考难点、思维重点、力的不同类型,细说“被动力”“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顿”,1N=1kgm/s2,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力的概念的形成是长时间的,要有了“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概念以后,才能定义,这就到了牛顿的时代十七世纪中叶了。

很显然,早在公元前384年就出生的亚里士多德,他的头脑里是没有明确的“力”的概念的,他也许隐隐的感觉到物体与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存在,但是他不明白那究竟是什么。

这也直接导致他有很多的物理结论是错误的。

落体问题中,他没有考虑到下落物体与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得出了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这样武断的结论。

发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用引力定律令人敬仰的老一辈物理学家在众多的“力”中,有些力的产生是“主动”的,比如重力,只要物体靠近地球,就肯定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速度、受不受其它力等因素无关。

有些力的产生则是“被动”的,比如:接触面的弹力,物体不压接触面,物体就不会受到弹力,物体压接触面的程度发生变化,物体受到的接触面的弹力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再比如:静摩擦力,在接触面上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没有静摩擦,“趋势”越明显,静摩擦力就越大。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被动力”——弹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从上图可以看出,摩擦力中“滑动摩擦力”的被动性体现在,由“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压力”(该压力与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其他外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决定,与水平方向的力和运动状态无关。

“静摩擦力”的被动性体现在,由“平行”接触面方向的“趋势”(该趋势与平行接触面方向的其它外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决定,与垂直方向的力和运动状态无关。

“弹力”的被动性体现在,由“垂直”接触面方向的其他外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决定。

例题:如下图,物体放在斜面上始终相对斜面静止。

问:1.系统以a向左加速,N和f怎么变化?2.系统以a向右加速,N和f怎么变化?并且f有可能为0吗?解析:只有在整个系统处于平衡态(系统静止或者沿水平面匀速运动)时,才有:f=mgsinθ,N =mgcosθ,当系统有加速度时,N和f会有相应的变化。

常见的三种力

常见的三种力

L1=L2=L3=L4
2、区别弹簧与刚性绳
弹簧,发生的是宏观形 变,恢复需要时间 刚性绳,发生的是微小 形变,外力消失时,形 变能立即消失
A
B
剪断1绳瞬间A球 所受合力?
剪断1绳瞬间B球 所受合力?
F Gtgθ
F' G sin θ
3、区别一根绳和两根绳
(1)同一根绳中张力处处相等
光滑 挂钩
分析图中物体所受到的弹力
★常见的三个理想化模型
(1)轻绳:绳对物体的拉力是沿绳收缩的 方向。同一根绳上各点所受拉力都相等。
(2)轻杆: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方 向;杆对物体既可以施加支持力也可以施 加拉力;如果轻直杆只有两端受力而处于 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方向 一定沿杆方向。 (3)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弹簧的轴 线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
说明: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作 用在物体上的力 。 在不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条 件下,可以认为是地球对物 体万有引力。 式中g是地球表面处的重 力加速度,G是万有引力恒 量,M是地球的质量,R是地 球的半径。 GMm F1 F2 R2 F1 m g
GM g 2 R
★重心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 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 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 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 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通常所说的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 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 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2】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由于重力的作用而 拉紧电线,使电灯和电线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电灯 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电线产生竖直向下的弹力F1, 这就是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电线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 对电灯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电线对电灯的 拉力.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考虑。具体的方法是:
1.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1)如果所研究的物体为A,与A接触的物体有B、C、D……就应该找出“B对A”、“C对A”、“D对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对B”、“A对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A的受力;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15米/秒加速度是5米/二次方秒那么停止需要3秒钟
==V/t
(4)虽然a==V/t,但是V==0(由静止开始云动),t==0,但a不为零。
.变加速运动中的物体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大,以及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大小却可能不变.(这两句怎么理解啊??举几个例子?
变加速运动中加速度减小速度当然是增大了,只有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那么速度就是增加的,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关系,例如从一个半圆形轨道上滑下的一个木块,它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是减小的,但速度是增加的。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基本概念、重力一、力的概念1.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反映了任何一个力必定和两个物体发生联系,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力一出现必牵涉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力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一个力时,首先要搞清该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2)力的相互性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可见一个力一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为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为受力物体,同时二者是相互的。

“相互”的含义就是说甲物体对乙物体产生作用的同时,乙物体也同时对甲物体产生作用。

我们在一个物体上画上几个力,这几个力是表示这个物体受到的力,因此它是受力物体。

虽然没有画出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是一定存在的。

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总是要产生一定的效果,有:(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速度的大小、改变速度的方向、同时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使物体发生形变: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体积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力的方向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力的作用线是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4.力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

大小和方向有一个不确定作用效果就无法确定,这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含意。

5.力的表示:(1)力的图示:要完整反映一个力,必须把力的三要素全部表述清楚,这可用图示法。

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具体表示:先定力的单位标度;再画出力的指向的方向;最后标出的箭头、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如:(2)力的示意图由力的图示法可以把力的三要素直观的表示出来。

有时候为了粗略表示,常用到力的示意图即在受力的物体上画出表示力的方向箭头就可以了。

高中物理中更常用的是力的示意图,如:6.力的分类:按性质分类和按作用效果分类。

力与受力分析

力与受力分析
2.按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 已知外力)
3.画受力分析图,并结合题中所给条件检验
4.注意: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
三、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N
f0
FF
N
G
N
v
G
G
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 速运动
N f
G
v
N
f0
G
匀速向上运输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起动
v
N
f0
G
匀速向下运输
在竖直双线悬吊着的斜木梁M上,放着物体m, 分析斜梁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若三块砖呢?
力的三要素
• 大小 用弹簧秤测量 单位:牛 N • 方向
矢量
• 作用点 动画:力的三要素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1、力的图示 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 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 (即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力)
力的分类
(1)按性质:重力(万有引力)、弹力、 摩擦力、……
(2)按效果: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 阻力、……
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 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 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 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 拉力。
关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 的力 B.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 的力 C.马拉车不论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 总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D.马拉车不动或匀速前进时,才有马拉车的力 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w
注: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与几何 中心重合.
质量均匀分布是指物体内密度处处相同。
质量均匀分布的三角形的重心在哪里?
②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直角尺。
③用支点支撑或用细绳悬挂的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其 重心一定在过支点或细绳的竖直线上。
应用:用悬挂法来确定薄板物体的重心。
(3)重心位置与稳度: ①相同形状的物体,重心位置越低,物体越稳定,稳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⑶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力的 作用效果不仅与力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有关。
⑷力的瞬时突变性:力是可以发生突变的。即力可以瞬 间产生,也可瞬间消失,还可突然变大或变小。
(与速度进行比较)
⑸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共称 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共同决定。
⑵、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受力物体表现出来。
⑶、任何一个力都会产生作用效果。且力的作用效果由 力的三要素决定。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3、恒力与变力: 恒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的力。
变力:大小或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力。
4、力的单位、力的测量 ⑴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⑵力的符号有:F、f;单位的符号:N ⑶力的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又叫弹簧秤)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电荷与磁体间 的作用本质上是同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所以称为 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1)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质子之间存在斥力. (3)强相互作用:能使质子和中子紧密保持在一起,组
成原子核的强大作用力.
4、弱相互作用 (1)放射现象:原子核能够自发放出射线的现象 (2)弱相互作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

力可以传递吗高中物理

力可以传递吗高中物理

“力”不可以传递
力在高中物理中并不被视为可以直接传递的实体。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确力的本质。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

但是,这种力的作用并不是像物质那样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当我们说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意味着这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通过接触产生的,比如推或拉一个物体,也可能是通过场产生的,比如地球的引力或电场力。

无论是哪种情况,力都是作用在受力物体上,而不是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尽管如此,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在物体之间传递。

例如,当我们推动一个物体时,这个物体可能会与另一个物体发生碰撞,从而将力的作用效果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力本身被传递了,而是力的作用效果被传递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这意味着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还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

但是,这种改变并不是通过力的传递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力的作用来实现的。

综上所述,力在高中物理中并不被视为可以直接传递的实体。

力的作用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力的传递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

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

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

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 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 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3. 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