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

至下颌角下缘的深面向上达颅底
颈内动脉在颅外无分支
颈外动脉
伴行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 主要分支: 1 、甲状腺上动脉 2 、舌动脉 3 、面动脉 4 、咽升动脉 5 、枕动脉 6 、颞浅动脉 7 、上颌动脉
图A 颈动脉超声检查体位及超声 检查颈动脉时探头位置
图B 颈动脉超声检查体位及超声 检查颈动脉时探头位置


正常颈总动脉(CCA)血流及频 谱
箭头所示为Ⅱ峰
舒张早期可见反向血流
正常颈内动脉血流及频谱
正常颈外动脉血流及频谱
3、正常人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速度
参数测值(本实验室采用) PSV(cm/s)
颈总动脉 91.3±20.7
EDV(cm/s)
27.1±6.4
RI
0.70±0.005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颈总、颈内、颈外的血流阻力 颈外>颈总>颈内 正常颈动脉阻力指数为0.5-0.75
若RI>0.75,提示外周阻力增加
<0.5则表示降低
正常值:随年龄而渐增厚


公式IMT=(0.009x年龄)+0.116公 式计算 一般认为IMT<0.9mm IMT的测量:短轴
2、颈动脉正常血流速度:尚无统一标准

CCA:应<100cm/s 自颈动脉分叉处,远心段→近心 段:每cm流速增高9cm/s ICA:应<100cm/s 报道在54-88cm/s ECA:应<115cm/s 代偿性增高:双侧ICA高度狭窄
颈总动脉
左右侧颈总动脉分别发自主动脉弓和无名动脉
位于胸锁关节后方,上行于气管和喉的两旁
终未分成颈内和颈外动脉,分叉的位置高低不 一致

颈部血管B超

颈部血管B超

颈部血管B超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成像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 ,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阈值上限的声波。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的图像和数据。

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是依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其中,主要包括一下三方面:①声阻抗特性②声衰减特性③多普勒特性。

1、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 )是指声源与接收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收的声波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差别称之为多普勒频移或差频(f d )。

1842年首先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约斯琴?约翰?多普勒提出的。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检测物体的运动。

多普勒频移(fd )与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o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超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θ)的余弦成正比,与声速(C )成反比,多普勒频移f d 公式为:f d =f r -fo =θcos cfo 2v •• 公式中fd 、cos θ仪器均可显示,fo 及C 为已知,可以计算出V 。

fo 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 r 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f d 多普勒频移;V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C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θ超声波与反射体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由此而知,f o 和v 均为零时,声源与接收器之间不产生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2、多普勒超声成像类型:(1)连续超声波多普勒技术(continuousultrasonicwaveDopplertechnique ):以频谱显示。

应用连续超声波接收运动物体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简称CW 。

其优点为可以测定高速血流,常用于测定心脏瓣口狭窄或返流的高速血流。

缺点为没有距离分辨能力,不能区分信号来源深度。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客观评估。

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812)、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进行评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

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2、?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四、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常规采用5~10MHz线阵探头。

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

术中超声采用5~10MHz或更高频率的线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检查前应询问病史,如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脑缺血及颈动脉疾病的相关临床症状、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病史以及既往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资料。

颈动脉超声检查规范

颈动脉超声检查规范
B、狭窄50%~69% 狭窄段血流速度高于 健侧,频谱改变。同侧椎动脉表现为收缩 期达峰时间延长,伴切迹加深或低速逆转 血流信号。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相对% 狭窄段血流速度明显 升高,频谱改变。患侧椎动脉出现典型的 振荡型频谱。当狭窄≥90%时,患侧椎动脉 以逆转的负向血流信号为主,舒张期正向 血流信号微弱。
稍高于正常,血流频谱显示清晰, 无频窗充填。 2)中度 狭窄段血流速度相对升 高,狭窄远端血流速度下降不明显, 无典型低搏动血流动力学改变。
a
13
3)重度 狭窄段血流速度明显 增高,狭窄近端流速相对减低 伴血管阻力增加,狭窄以远出 现涡流及湍流混杂血流信号, 颅外段远端血流呈低搏动改变。 4)闭塞 无血流信号,近端血 流速度明显减低,可见折返。
a
19
(附)肾动脉狭窄的诊断
一、检查方法
1.腹主动脉
常规观察腹主动脉管壁和管腔血流情况。 纵切腹主动脉在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远侧1 cm处测量腹主动脉峰值流速,用于计算肾 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
a
20
2.肾动脉肾外段
包括检查主肾动脉和副肾动脉主干及其肾 外初级分支,此为彩色超声检测的重点。 主要扫查切面有腹正中横切、侧腰部冠状 切和前腹肋间或肋缘下横切,常需要两种 或以上扫查切面的联合应用。
频谱高度变大和增大频谱所占整个图像比 例(至少1/2以上)来建立足够大的频谱; ③屏气时尽可能获得至少3个连续同样的频 谱。
a
26
二、诊断标准
(一)肾动脉狭窄(RAS) 有关RAS的超声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未达成
广泛一致的意见,以下为推荐的诊断标准:
a
3
a
4
异常报告测量参数及描述
1.斑块数量,单发(1个)、多发( ≥ 3个),以双侧总数为准。

颈动脉的超声诊断

颈动脉的超声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需要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操作 复杂且有一定创伤性,而颈动脉超声无创、简便。
分辨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准确性较高, 但分辨率不及颈动脉超声对血管壁和斑块的观察。
适用范围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适用于已确诊的血管疾病,而颈动脉 超声适用于筛查高危人群。
THANKS
在一定限制。
颈动脉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比较
分辨率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大血管和周围组织分辨率高,但对血管壁和 斑块形态的分辨率不及颈动脉超声。
无创性
磁共振血管成像无需借助外来器械,无创性优于颈动脉超声。
检查时间
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时间较长,而颈动脉超声检查时间较短。
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比较
创伤性
03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
它与冠状动脉、脑动脉硬化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浸润
动脉内膜下平滑肌细胞发生慢性炎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侵入动脉壁,形成泡沫细胞,进而形成 脂质条纹。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超声可见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可导致管 腔狭窄。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斑块形成可导致血管狭窄,引起血流速度增快、血管阻力增加。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分期与分型
分期
根据病程发展,可将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三期:早期无症状期、进展期和并发症 期。
分型
根据斑块的形态和回声特点,可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型和易损型。易 损型斑块在超声上表现为低回声、脂质丰富、表面纤维帽薄。这类斑块易破裂、 血栓形成,引发脑卒中。

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

颈动脉超声检查常规
面积法测量狭窄度表2 颈动脉狭窄分级的诊断标准
狭窄程度 轻度狭窄
内径减 收缩期 舒张末 频窗 与颈总动

峰值 流速
脉收缩期
% (cm/s) (cm/s)
峰值流速
0-50 <120 / 存在
/ 之比
中度狭窄 51-70 >120 <40 消失
<2
重度狭窄 71-90 >170 >40 消失
>2
极重度狭 91-99 窄
平均流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 动脉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测量狭窄部直径,计算程度
内径减少(%)= (D1-Ds)/D1×100%
Ds)/D2×100%
或(D2-
Ds:狭窄处残腔内径
D1:狭窄近端管腔内径
D2:狭窄处原血管内径
直径法测量狭窄度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测量狭窄部直径,计算程度 面积狭窄%=(A-a)/A×100 A:正常管腔面积 a: 狭窄部残留腔面积
正常颈总动脉Doppler频谱
正常颈总动脉血流 呈三峰,收缩期有 二个峰,第一峰V1 大于第二峰V2,双 峰间有切迹。舒张 期持续低速血流, 其流速介于颈内与 颈外动脉之间。
正常颈内动脉Doppler频谱
正常颈内动脉显示 低阻型血流频谱, 收缩期血流速上升 缓慢,双峰间切迹 不明显,呈三峰递 减型或二峰型,全 舒张期均显示流速 较CCA为高,尤高 于ECA。
颈动脉管壁三层结构
内膜回声较低,纤 细光滑,连续性好, 呈细线状。
中层为暗区带。 外膜为血管壁最外
层,呈明亮光带。
内膜内缘至外膜内 缘(IMT)
cm
cm
斑块特征
回声:强、等、低; 表面形态:溃疡型、扁平型、不规则型; 斑块内部回声特征:均质、不均质。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概要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概要

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成像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 20000次(Hz ,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阈值上 限的声波。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 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的图像和数据。

借此进行疾 病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是依据超声波在介质中 传播的物理特性,其中,主要包括一下三方面:①声阻抗特性②声衰减特性③多 普勒特性。

1、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是指声源与接收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 收的声波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年首先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约斯琴多普勒频移f d 公式为:f d = f r — f0= 2v ・fc ) *cos 丁c\/ fd C V cos2fo 公式中fd 、cos 0仪器均可显示,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B 超声波与反射体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由此而知, f o 和V 均为零时,声源与接收器之间不产生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2、多普勒超声成像类型:(1) 连续超声波多普勒技术 (continuous ultrasonic wave Doppler technique : 以频谱显示。

应用连续超声波接收运动物体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简称 CW 。

其优 点为可以测定高速血流,常用于测定心脏瓣口狭窄或返流的高速血流。

缺点为没 有距离分辨能力,不能区分信号来源深度。

(2) 脉冲超声波多普勒技术(pulse ultrasonic wave Doppler technique ):亦 以频谱显示,与二维超声相结合。

用一定宽度的调制脉冲获得心脏或血管内某一这种差别称之为多普勒频移或差频 (f d )。

1842 ?约翰?多普勒提出的。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检 测物体的运动。

多普勒频移(fd )与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o )、反射物体运动的 速度(V )、超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B )的余弦成正比,与声速(C )成反比, 声波的频率;f r 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f d 多普勒频移;V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Cfo 及C 为已知,可以计算出V 。

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超声显示动脉管腔粗细不均,内膜和中膜结构显示不清,管腔内血流充盈不均呈“串珠样”改变。 4. 颈内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以及夹层动脉瘤;夹层动脉的真腔与假腔。 5. 大动脉炎 表现为血管壁内膜、中膜及外膜结构分界不清,动脉内膜和中膜的结构融合,外膜表面粗糙,管壁均匀 性增厚,管腔向心性狭窄等。
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二)TCD的临床应用 3. 评价右向左分流(right to left shunt,RLS) (1)评估RLS的TCD发泡试验,又称对比增强TCD,是通过肘静脉推注对比剂进入右心房,如果存在 右向左分流,则微气泡通过分流进入左心和体循环,TCD即可监测到进入脑动脉的气泡微栓子信号。 (2)对于隐源性卒中患者,建议进行TCD发泡试验以发现RLS。 (3)TCD发泡试验提示RLS存在时,应考虑经食道超声或胸部CT血管造影以进一步检查。 4. 评价脑血管舒缩反应性 用于评价有症状或无症状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脑内小动脉病变、脑外伤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 出血。该技术可以反映血管狭窄后脑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床血管容积代偿潜力,帮助临床诊断和评估治 疗效果。脑血管舒缩反应能力的下降是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临床预后差的依据之一。
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 正常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
• 大脑中动脉狭窄血流频谱
• 大脑中动脉TCD血流频谱
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二)TCD的临床应用 1. 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 (1) 诊断动脉狭窄的主要依据:血流速度增高;频谱形态异常,层流消失,出现紊乱的血流频谱;血 流声频粗糙、出现机械样或鸥鸣样杂音。 TCD诊断血管狭窄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按高低顺序依次是大 脑中动脉M1段、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后动脉P1和P2段,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较 低。TCD不能直接观察到颈内动脉水平段、大脑中动脉M2段及其远端的血流。 (2)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无创、方便、可床边、可实时监测血管再通情况。 (3) 对血管事件高危患者进行头颈部血管狭窄、闭塞的筛查和定期随访 (4) 对脑侧枝循环的评价及意义:脑侧枝循环是决定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最终梗死体积和缺血半暗带的 主要因素。 TCD可以配合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对侧枝循环进行评估。还可以结合二氧化碳或血管扩张剂 的刺激观察脑血流变化,间接判定侧枝循环功能状态。

颈动脉直径狭窄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直径狭窄超声诊断标准

颈动脉直径狭窄超声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颈动脉直径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会引起头痛、眩晕、噁心、思维迟钝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中风等危险情况。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手段,可以准确地评估颈动脉直径狭窄的程度和位置。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颈动脉直径狭窄超声诊断标准的详细内容。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颈动脉的情况。

在颈动脉直径狭窄的诊断中,主要通过测量颈动脉的直径来评估狭窄的程度。

下面是一份关于颈动脉直径狭窄超声诊断标准的详细内容:1. 颈动脉直径测量位置:在超声检查中,应该选取颈动脉近段和远段作为测量的位置。

通常测量位置分别为颈动脉开口处和锁骨下段。

2. 颈动脉直径测量方法:在进行颈动脉直径测量时,应该选择在B模式下测量横断面的直径。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测量,也可以手动进行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 颈动脉直径正常范围:颈动脉直径的正常范围一般为2-4mm,具体数值根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测量位置可能会有所差异。

4. 颈动脉直径狭窄的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颈动脉直径狭窄的诊断标准是颈动脉直径小于正常范围的50%。

即如果颈动脉的直径小于2mm,则可以诊断为颈动脉直径狭窄。

5. 颈动脉直径狭窄程度的评估:根据颈动脉直径狭窄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

一般情况下,颈动脉直径小于正常范围的50%但大于30%为轻度狭窄,小于正常范围的30%但大于20%为中度狭窄,小于正常范围的20%为重度狭窄。

6. 颈动脉直径狭窄的位置和范围:在进行诊断时,还需要评估颈动脉直径狭窄的位置和范围。

在超声图像中可以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的狭窄位置和程度,这对于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

颈动脉直径狭窄超声诊断标准是通过测量颈动脉的直径来评估狭窄的程度和位置。

通过严格的测量方法和标准化的诊断标准,可以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直径狭窄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颈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查

颈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查

认可脉冲多普勒分析法是是广泛认可、准确方法
2、评估狭窄程度的重要性 :可以作为预测脑卒中的
指标。
颈动脉狭窄多普勒表现
狭窄前段 当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颈总动脉可出现颈 外动脉频谱形态。对侧颈总及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可 增大。
狭窄处
血流速度增大是狭窄处最主要频谱特点 。
狭窄即后段 血流为五彩镶嵌色。频谱为紊乱特征的毛刺状频谱
颈动脉的多普勒 超声检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芦桂林
1.为什么做颈动脉超声检查
2.哪些患者适合做颈动脉超声检查 3.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哪些内容
4.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建立健全全 国统一、规范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网络体系,提 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更好地维护患者的 健康权益,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缺血性 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
6) 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 治疗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7) 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 DSA )的患者,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禁忌证和局限性
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但出现以下情况 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重症脑血管病;
2) 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3) 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颈动脉斑块分类及其危险性
分类
回声特点
危险性 高 高
1 整个斑块为无回声 2 斑块大部分为无回声(>50%)
3 斑块大部分为有回声(>50%)
4 整个斑块呈均质性有回声 5 由于钙化或显示不清未分类者

最低 不清楚
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颈部血管超声技术操作指南

颈部血管超声技术操作指南

附 5颈部血管超声技术操作指南1、仪器设备及检查前准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常规采用宽频或变频线阵探头。

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低频凸阵探头或小凸阵探头或扇形(相控阵)探头。

检查前准备: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前应询问心脑血管病及相关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药物或外科治疗史和相关影像检查结果。

2、检查技术及诊断标准。

(1)正常颈动脉超声检查步骤:正常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超声检查。

(2)采用灰阶显像方式先以横切面再以纵切面检测,右侧自无名动脉、左侧从颈总动脉自主动脉弓起始处开始连续观察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颅外段全程、颈外动脉主干及分支。

(3)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包括内膜、中膜、外膜。

(4)纵切面分别在颈内、外动脉分叉水平上下方 1-1.5cm 范围内测量颈总动脉远段(分叉下方)、颈内动脉球部(窦部)、颈内动脉近段(分叉上方)直径和颈总动脉远段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无斑块位置);观察上述部位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鉴别颈内外动脉(表 1)。

(5)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动脉血流充盈状态。

(6)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远段)、颈内动脉球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存在血管狭窄时计算颈内动脉狭窄段与颈总动脉(或狭窄远端)流速比值,分析血流频谱特征。

表 1. 颈内、外动脉的鉴别(7)正常椎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观察双侧椎动脉从开口处、椎间隙段、枕段全程的血管形态、走形、起源,测量记录椎间隙段管径及血流速度。

(8)正常锁骨下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观察检测双侧锁骨下动脉开口处至椎动脉分支水平血管结构特征,测量开口处血流速度。

3、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1)IMT 及斑块的界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球部(窦部)IMT≥1.0mm 为增厚,局限性 IMT≥1.5mm 定义为斑块。

(2)斑块的评价:(a)根据斑块声学特征:①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②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中、低不同回声。

如何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如何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

如何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颈部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测颈部血管的状况。

这种检查方法非常安全,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疼痛或不适。

在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之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要保持放松状态,不要吸烟或喝咖啡等刺激性物质。

通过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到颈部血管的情况,包括是否存在狭窄、斑块等异常情况。

这种检查方法对于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非常有帮助,建议大家定期进行检查。

一、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步骤1.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前,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穿戴首饰和其他金属物品。

患者还需要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紧张和焦虑。

2. 检查器材准备:颈动脉超声检查需要使用超声仪器和探头。

探头是一种长条形的装置,可以通过皮肤观察到颈部血管的情况。

医生会先对探头进行消毒和涂抹凝胶,这有助于减少皮肤摩擦和提高超声信号的传输。

3. 检查过程: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床上,将头转向被检查的一侧。

医生会将探头放置在颈部,通过探头发出的超声波观察颈部血管的情况。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让患者改变头部的位置和姿势,以便观察到不同角度下的血管情况。

4. 检查结果解读: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需要10—30分钟,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对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并向患者说明检查结果。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或治疗。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观察颈部血管的情况,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在进行检查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放松状态,以便更好地完成检查。

二、颈动脉超声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需要提前预约检查时间,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准备。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要求患者在检查前4—6小时内禁食,并且不要喝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此外,还需要停止吸烟和饮酒,因为这些物质会影响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之杨若古兰创作一、目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颅外脑轮回异常作客观评估.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没有扩张、狭隘、扭曲和受压.2、评估各种缘由惹起的颈动脉狭隘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更.如有没有内-中膜增厚或斑块构成、斑块波动性评估及动脉狭隘程度的分级.3、评估颈动脉狭隘介入医治后支架的地位、扩张程度、残存狭隘及医治后相干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4、超声引诱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6、评价颈部血管的后天性发育不良.7、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更.8、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的波动性及血管狭隘的程度.二、适应证1、正凡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零碎症状的病人进行评价.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随心脏杂音或拟行血汗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医治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6、对不克不及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隘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三、禁忌证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必定的局限性.1、重症脑血管病、分歧作患者及不克不及耐受检查者.2、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四、仪器设备黑色多普勒超声仪.惯例采取5~10MHz线阵探头.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地位高、血管地位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须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 扇形(相控阵)探头.术中超声采取5~10MHz或更高频率的线阵探头.五、检查前筹办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前普通无需特殊筹办.检查前应扣问病史,如患者有没有神经零碎症状、脑缺血及颈动脉疾病的相干临床症状、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病史和既往相干的影象学检查材料.六、检查技术及诊断尺度1、正常颈动脉超声检查步调:(1)正常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超声检查①采取灰阶显像方式先以横切面再以纵切面,右边自无名动脉分叉处、左边从自动脉弓起始处开始,连续观察颈总动脉(近、中、远段)、颈内外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近、中、远段)、颈外动脉骨干及分支.②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包含内膜、中膜、外膜,测量内-中膜厚度(IMT).③纵切面分别在颈内、外动脉水平上下方1~1.5cm范围内测量颈总动脉远段(分叉下方)、颈总动脉球部(分叉部)、颈内动脉近段(分叉上方)直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没有动脉硬化斑块.④采取黑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上述动脉的血流充盈形态.⑤采取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近段、远段)、颈总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远段)、颈外动脉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并计算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或狭隘远端颈内动脉)流速比值,分析血流频谱特征并鉴别颈内外动脉(表1)表1 颈内、外动脉的鉴别(2)正常椎动脉的超声检查步调①椎动脉的检测应包含颈段(V1段)、椎间段(V2段)、枕段(V3段),观察椎动脉的灰阶图像,测量V1段(特别是开口处)、V2段(C2~C6)血管直径.②以CDFI或能量多普勒显像观察椎动脉从V1~V3全程血流充盈形态及走形.③以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V1、V2、V3血流频谱及测量V1、V2的峰值及舒张末期流速.(3)正常锁骨下动脉的超声检查步调①以灰阶显像从无名动脉上行或从颈总动脉下行观察左、右边锁骨下动脉血管结构,测量相干血管内径.②以CDFI观察锁骨下动脉血流充盈情况.③以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锁骨下动脉的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血管狭隘时要留意鉴别狭隘的地位与椎动脉开口水平的关系.(4)存储动脉病变部位的灰阶、黑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图像. (5)惯例颈动脉超声检查陈述内容①双侧颈总动脉、球部、颈内动脉近段、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管径、内膜、斑块地位、大小、形状、回声特征.②上述检测动脉各部位血流速度检测结果分析.2、颈动脉狭隘诊断尺度(1)IMT及斑块的界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为内膜增厚,局限性内-中膜厚度≥1.5mm定义为斑块.(2)斑块的评价1)根据斑块声学特征:①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②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中、低回声.2)根据斑块形状学特征:①规则型: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概况纤维帽光滑,回声均匀,形状规则.②不规则型:如溃疡斑块,概况不但滑,局部组织缺损,构成“火山口”样缺损.3)根据斑块超声造影后加强特点:①易损斑块:斑块由周边向内部呈密度较高的点状及短线状加强.②波动斑块:斑块无加强或周边及内部呈稀少点状加强.3、颈内动脉狭隘诊断尺度目前国际采取的尺度是2003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尺度(表2).表2 颈动脉狭隘超声评价尺度4、罕见颈动脉狭隘和闭塞性病变(1)颈内动脉狭隘、闭塞①检测确定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地位、形状、大小、回声特性.②采取灰阶超声测量病变血管残存及原始管径及面积.③测量狭隘近段、狭隘段、狭隘远段(通常距狭隘段3~4cm处最低血流速度为取值结果)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计算狭隘段/狭隘近段(或远段)比值.④同侧颈外动脉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管径的测量.⑤鉴别血栓或斑块形成的血管闭塞或狭隘.(2)椎动脉狭隘和闭塞①狭隘程度分类椎动脉狭隘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尺度,表3为参考尺度:表3 椎动脉起始段狭隘评价尺度②闭塞分类A、全程闭塞B、节段闭塞C、颅内段闭塞(3)锁骨下动脉狭隘和闭塞①狭隘程度分类A、狭隘小于50% 局部血流速度稍高于健侧,但频谱形状正常.当狭隘率接近50%时,患侧椎动脉收缩期加速度时间耽误,收缩峰出现小切迹频谱特征.B、狭隘50%~69% 狭隘段血流速度高于健侧,频谱改变.同侧椎动脉表示为收缩期达峰时间耽误,伴切迹加深或低速逆转血流旌旗灯号.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绝对升高.C、狭隘70%~99% 狭隘段血流速度明显升高,频谱改变.患侧椎动脉出现典型的振荡型频谱.当狭隘≥90%时,患侧椎动脉以逆转的负向血流旌旗灯号为主,舒张期正向血流旌旗灯号微弱.D、锁骨下动脉闭塞(开口处)血管腔内充填均质或不均质回声,血流旌旗灯号消逝,开口以远探及低速低阻力类似颅内动脉血流旌旗灯号.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完整逆转.②锁骨下动脉窃血分级Ⅰ级:藏匿型窃血Ⅱ级:部分型窃血Ⅲ级:完整型窃血七、操纵留意事项1、留意仪器的调节,包含聚焦、灰阶及黑色多普勒增益、脉冲反复频率、滤波等.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时必定要留意声束与血流之间的角度≤60°.2、留意重度狭隘与闭塞的鉴别.3、对于重度狭隘或可疑闭塞的血管病变可采取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微弱血流旌旗灯号.八、陈述基本内容和请求应包含超声描述、超声诊断和可能的建议三部分,前两者为必须内容.以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例具体论述如下:1、超声描述:惯例超声描述:应包含病变的地位、大小、范围、数量(如内-中膜厚度、斑块等)、病变程度(有没有狭隘;狭隘程度;有没有闭塞及侧支轮回情况)及相干信息.2、超声诊断:包含定位、定性、定量(狭隘程度)、诊断结论.。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一、目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客观评估。

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如有无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张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8、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程度。

二、适应证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

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进行评价。

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4、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

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2、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四、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常规采用5~10MHz线阵探头。

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标准[详]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范标准[详]

超声检查规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规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肩垫枕,头略向后仰。

检查时嘱患者颈部伸展,头略向另一侧倾斜。

常规检测从颈总动脉近心端开始向头侧端自下而上连续扫查至颈、颈外动脉分叉处,超声束与颈总动脉走向平行,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结构。

完成纵向扫查后,声束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与血管长轴垂直,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影像,同样自下而上连续扫查显示横断面结构。

测量颈总动脉膜厚度,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1.5cm 围的膜厚度〕与分叉部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连续纵向与横向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壁,观察有无血管膜增厚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假设有斑块形成,测量斑块大小,是否导致狭窄,假设狭窄测该处直径狭窄率、面狭窄率。

CDFI与PW于狭窄处与其远端检出高速血流。

PW将取样容积置于颈总动脉中段、颈动脉与椎动脉远端,通过频谱检测分析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末期血流速度〔EDV〕、PSV/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流量〔VOLUME〕、管腔径。

CDFI纵向与横向连续扫查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和椎动脉观察有无血液动力学改变与血管变异。

二、腹部超声检查规肝脏【检查方法】〔一〕、检查前准备常规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任何检查前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展检查以与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量进餐前后的变化时,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展检查。

〔二〕、检查体位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体位。

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

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右前叶和局部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0~90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右后叶的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他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

〔三〕、扫查方法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面和正规,按一定步骤有序地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血流速度
MAX:最大血流速度,测定频谱收缩
期最高峰
MIN:最小血流速度,测定频谱舒张
期最末点
MEAN:平均血流速度,测定时收缩早 期始至舒张期末期止,用包络 线沿一个心动周期的频谱勾划。
ICA/CCA比值
同侧颈 内动脉与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 比值是提示颅内颈内动脉系统远端阻塞性病 变较有价值的诊断标准之一
图C 颈动脉超声检查体位及超声 检查颈动脉时探头位置
图D 颈动脉超声检查体位及超声 检查颈动脉时探头位置
二、检查方法 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头偏向对侧
A、B、C和D分别为前位、侧位、侧后位和超 后侧位 病人情况不允许时也可坐位、半坐位等
(一)、探头从颈根部向头侧移动作横向扫 查,显示颈总动脉近心端、中部、远端、颈
67.7±14.3
70.4±16.1
27.3±6.4
18.1±5.1
0.59±0.06
0.74±0.09
四、定量分析的指标
1 、血管内壁的厚度,正常值小于等于0.9mm 2 、斑块所致管腔的狭窄程度,即狭窄比值 (STEN%)(血管长轴测量) 公式:(D1-D2)/D1*100% D1:血管本身的内径 D2:血管狭窄处内径 3 、狭窄面积比值(血管短轴测量) 公式:(A1-A2)/A1 *100% A1:血管横截面本身的面积 A2:血管狭窄处剩余管腔面积
颈总、颈内、颈外的血流阻力 颈外>颈总>颈内 正常颈动脉阻力指数为0.5-0.75
若RI>0.75,提示外周阻力增加
<0.5则表示降低
至下颌角下缘的深面向上达颅底
颈内动脉在颅外无分支
颈外动脉
伴行于颈内动脉的前内侧 主要分支: 1 、甲状腺上动脉 2 、舌动脉 3 、面动脉 4 、咽升动脉 5 、枕动脉 6 、颞浅动脉 7 、上颌动脉
图A 颈动脉超声检查体位及超声 检查颈动脉时探头位置
图B 颈动脉超声检查体位及超声 检查颈动脉时探头位置
D、检测血流参数的部位
检测均在血管长轴进行,选择血流平稳不 受生理因素影响的部位定量测量。
颈部动脉:距分叉部位2cm处 颈内动脉:距起始膨大部位远端1.0~1.5cm处 椎动脉:颈椎第5~4或4~3椎体间管腔内
三、颈部血管的诊断标准
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测量方法:一般将内膜和中层的
厚度称为内中膜厚度(IMT)。 通常在颈动脉短轴切面测量。
颈总动脉
左右侧颈总动脉分别发自主动脉弓和无名动脉
位于胸锁关节后方,上行于气管和喉的两旁
终未分成颈内和颈外动脉,分叉的位置高低不 一致
颈动脉窦
该窦是压力感受器 为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 部分,有时仅局限于颈内动脉起始部
特点:管壁中膜较薄, 外膜较厚,管腔略

颈内动脉
起始部位于颈外动脉的后外侧 沿咽侧壁和颈椎横突的前方上升
A、纵向探测: 观察血管内膜变化,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MT), 部位:颈总动脉远端近分叉部1cm,分叉部及 颈内动脉起始部上方1cm处后壁进行测量。 方法:从内膜表面至中膜的外表面的垂直距离。 注意管腔有无斑块、狭窄、闭塞等形态异常, 测量斑块大小、表面及内部特性 测量向心性狭窄的内径狭窄百分比 CDFI:观察血流充盈情况及狭窄阻塞部位 PWD:血流参数测定


正常颈总动脉(CCA)血流及频 谱
箭头所示为Ⅱ峰
舒张早期可见反向血流
正常颈内动脉血流及频谱
正常颈外动脉血流及频谱
3、正常人颈总、颈内、颈外动脉血流速度
参数测值(本实验室采用) PSV(cm/s)
颈总动脉 91.3±20.7
EDV(cm/s)
27.1±6.4
RI
0.70±0.005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正常值小于0.8 大于1.5—1.8提示狭窄程度达50% 大于1.8则狭窄程度>60%.
高于正常值2.0Biblioteka 上,再结合病人血流速度的改变(以增高为主),可提示同侧颈内动脉远 端阻塞性病变
阻力指数与搏动指数
RI:反映了血管的阻力状况的指标 PI:反映了血管的顺应性及弹性状态 RI、PI:脑循环外周阻力有关的指数,明 显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其特点表现为随 增龄而降低。
动脉分叉处及颈内、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位于前内侧 颈内动脉位于后外侧
(二)、探头从颈根部以颈总动脉血管长轴作 纵向扫查 越过分叉部显示颈内及颈外动脉长轴 探头侧向前内侧方--颈外动脉
探头侧向后外侧--颈内动脉
颈内及颈外动脉的鉴别
颈内动脉 管径大小 颅外分支 位置/方向 多普勒流速 曲线 短暂叩击同 侧颞浅动脉 大 无 后外 低阻型 无 颈外动脉 小 有 前内 高阻型 出现锯齿状 波
B、横向探测
识别分叉部、颈内、颈外动脉所在位置
测量血管内径:测量从内膜内表面至外侧内膜 内表面的距离,以心脏收缩期为准
部位:颈总动脉中部、 颈内动脉距其窦1cm处 颈外动脉距分叉1cm处 观察各血管壁四周有无斑块 测量残腔大小、计算面积狭窄百分比
C、脉冲多普勒检测
1 取样门放置: 要置于管腔中心,在层流情况下,以窄门取样, 原则上取样门宽-----被探测血管腔内径的 1/4-1/3。 2 声束与血流方向间夹角应小于等于60度, 2 血流参数
颈动脉超声检查 及诊断标准
周家琦
一、解剖概要 颈部动脉发自主动脉弓 (1)、主动脉弓发出的无名动脉,约在胸锁关节后方 分为:右颈总动脉 RCCA 右锁骨下动脉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2)、主动脉弓直接分出 左颈总动脉 LCCA (3)、主动脉弓直接分出 左锁骨下动脉 Left subclavian artery 以上血管各自单独行走 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分为 颈内动脉 ICA 颈外动脉 ECA 分叉处稍膨大解剖学上称颈动脉窦
正常值:随年龄而渐增厚


公式IMT=(0.009x年龄)+0.116公 式计算 一般认为IMT<0.9mm IMT的测量:短轴
2、颈动脉正常血流速度:尚无统一标准

CCA:应<100cm/s 自颈动脉分叉处,远心段→近心 段:每cm流速增高9cm/s ICA:应<100cm/s 报道在54-88cm/s ECA:应<115cm/s 代偿性增高:双侧ICA高度狭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