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导航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汽车智能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智能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导航系统已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汽车智能导航系统作为车载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具有的定位、导航、娱乐等多种功能受到了广大车主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从导航数据、人机交互、智能化等方面,分析汽车智能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
1.导航数据导航数据是智能导航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决定了智能导航系统的使用效果。
具体来讲,导航数据是指地图数据、交通信息数据和POI数据等。
在过去的几年中,地图数据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现在的导航数据已经可以被自如地应用在更多的场景中,按照先进的地图制作技术分层次地对地图进行了分割,这使得导航数据更加精准,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同时,交通信息数据也逐渐成为智能导航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据源之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交通信息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地面监控设备采集得到,这使得交通信息准确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在未来,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交通信息将会在智能导航系统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2.人机交互与导航数据不同,人机交互不再单纯是一项技术,而是涉及到人类心理、认知、习惯、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智能导航系统的优秀的人机交互体验可以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使用系统,同时也是评估智能导航系统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人机交互的改进已经成为智能导航系统开发者不可回避的责任。
在过去几年中,许多汽车生产商已经采用了语音交互等技术来改善导航系统的人机交互体验。
未来,在更为复杂的交通环境中,智能导航系统将通过更加完善的人机交互技术和更为丰富的功能模块来方便用户的使用。
3.智能化智能化是智能导航系统开发的另一个趋势。
目前智能车载导航产品已经很多,但是大多都是基于基础功能的拓展,缺乏信息处理、推荐、及开发智能算法等方面的深度度发展。
为了提高用户的感官体验和使用效果,未来的智能导航系统将整合更多的智能模块和算法,比如语音识别、在线搜索、智能路线规划和路况预测等。
2024年GPS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GPS系统市场发展现状前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由美国政府发展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PS系统的市场发展一直在不断演进,并呈现出一些显著的趋势和现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GPS系统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1. GPS系统市场规模及增长率GPS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GPS系统市场总规模约为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增长率在过去几年中平均为XX%。
2. 主要应用领域GPS系统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主要领域如下:2.1 汽车导航领域汽车导航一直是GPS系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现代汽车普遍配备了GPS导航设备,使驾驶员能够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随着智能车辆的发展,GPS系统在汽车导航领域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2.2 航空航天领域GPS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航空公司使用GPS来导航飞机,提高飞行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也需要精确的定位和导航系统。
2.3 物流和运输领域物流和运输领域也是GPS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物流公司利用GPS系统来跟踪货物的位置和运输进度,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GPS系统还可以帮助车队管理和路线规划。
2.4 个人定位和运动追踪随着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个人定位和运动追踪成为了GPS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人们可以使用GPS来定位自己的位置并记录行走、跑步等运动数据。
3. GPS技术的进展GPS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3.1 定位精度的提高GPS系统的定位精度逐渐提高,从最初的十几米到现在的几米甚至更低。
这使得GPS系统在更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如精确定位、智能车辆和无人驾驶等。
3.2 多模式导航功能现代GPS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定位和导航功能,还可以结合其他传感器和地图数据提供更多的导航功能。
军用车载导航系统国外发展现状
军用车载导航系统发展现状一、国外发展概况军用车载定位定向系统是在航空、航海惯导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距今己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
20 世纪60 年代末,美国工程兵测绘研究所研制了第一台陆用惯性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 and Azimuth Determination System,PADS)用于炮兵阵地联测,其定向精度为1 mil(RMS),水平位置精度为20 m(CEP),高程精度为10m(RMS)。
随后,英国Ferranti公司的FILS系列、美国Honeywell公司的GEO-SPIN 系列、法国Sagem 公司的ULISS30、俄罗斯的И21等陆用惯导系统相继问世[19-21]。
这一阶段的车载定位定向系统大多采用平台惯导,通过零速校正技术来抑制导航误差的累积趋势。
20世纪80年代,美国Honeywell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H-726方位位置系统(Modular Azimuth Position System, MAPS)[22]。
随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多家公司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陆用捷联式导航系统,配备在自行榴弹炮、炮兵观察车、测地车、侦察车和机动导弹发射架上。
随着GPS系统的出现,后期的车载定位定向系统都具备SINS/GPS组合导航功能,这种组合形式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低、适应性强、快速反应性能好的特点。
但是为了保证武器系统的自主导航能力,许多车载导航系统都可不依赖于GPS独立工作,通过里程仪(Odometer, OD)或测速仪(Velocity-Measuring System, VMS)辅助实现高精度定位定向。
法国Sagem公司的SIGMA 30系列产品采用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专为炮兵需求设计,满足绝大多数炮兵装备的需求,如榴弹炮发射车、火箭炮发射车和迫击炮发射车等。
在无GPS信息的条件下,SIGMA 30系列产品通过INS/VMS组合导航可以实现如表1-1所列的性能指标。
2024年车载应用程序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车载应用程序市场发展现状概述车载应用程序市场是指针对汽车领域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销售、分发和交付的一个电子市场。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整车制造商对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增加,车载应用程序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车载应用程序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
发展趋势1. 汽车智能化需求推动市场增长随着人们对智能化汽车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车载应用程序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越来越多的车辆制造商开始提供车载应用程序集成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智能化驾驶体验的期待。
2. 宽带互联技术加速发展宽带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推动车载应用程序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速互联技术如5G网络的普及和车联网技术的成熟使得车辆可以实现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使得车载应用程序的下载和使用更加便捷。
3. 开放平台促进应用程序多样化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车辆制造商推出开放式车载应用程序平台,鼓励第三方开发者进入市场,并提供丰富多样的车载应用程序。
这种开放式平台不仅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创新和竞争。
主要市场参与方1. 汽车制造商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如奥迪、宝马、奔驰等纷纷推出自己的车载应用程序平台,并积极引入各种应用程序。
他们通过与应用程序开发商的合作,提供丰富多样的应用程序选择,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驾驶体验。
2. 应用程序开发商应用程序开发商是车载应用程序市场的重要参与方。
他们通过开发针对车载环境的应用程序,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功能,如导航、娱乐和智能交通等。
同时,他们也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将应用程序集成到车载系统中。
3.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除了汽车制造商和应用程序开发商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也是车载应用程序市场的重要参与方。
他们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车载支付、车载广告等,通过与车载应用程序进行整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面临的挑战1. 安全和隐私问题随着车载应用程序的增多,安全和隐私问题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关注点。
汽车导航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汽车导航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Certainly. Here i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 industry, along with the anticipated development trends fo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Market Analysis of the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 IndustryThe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 industry has witnessed significant growth in recent years owing to the increased adoption of smar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The market is driven by factors such as rising consumer demands for advanced in-vehicle navigation features, the advent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GPS and advanced mapping technologies.Current Market StatusCurrently, the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 market isdominated by established players such as Garmin, TomTom, and HERE Technologies. These companies offer a wide range of navigation systems, including portable GPS devices, in-dash navigation units, and smartphone-based navigation apps. Additionall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phisticated features, such as real-time traffic updates, voice command capabilities, and augmented reality-based navigation.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Looking ahead, the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 industry is poised for several key developments ove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1. Integration of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The future of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s li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his will enable personalized navigation experiences, predictive route suggestions, and improved contextual awareness.2. Enhanced Connectivity: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5Gtechnology,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s will offer enhanced connectivity, enabling seamless integration with smart city infrastructure, cloud-based services, and IoT devices. This will lead to improved real-time data exchange and more accurate navigation guidance.3. Emergence of AR-based Navigation: Augmented reality (AR) will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future of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s. AR-based navigation overlays digital information onto the driver’s field of view, providing intuitive guidance and enhancing situational awareness on the road.4. Incorp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Data: Future navigation systems will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data, such as weather conditions, air quality, and traffic patterns, to optimize route planning and provide drivers with real-time insights for efficient and eco-friendly travel.5. Focus on Autonomous Vehicle Navigation: A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progresses towards autonomous vehicles, navigation systems will evolve to support fully autonomous driving capabilities, incorporating advanced sensors, deeplearning algorithms, and high-definition mapping for safe and reliable navigation.In summary, the automotive navigation system industry is experiencing rapid advancements, and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will witness a paradigm shift towards AI-driven, connected, and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navigation solutions.汽车导航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汽车导航系统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增长,这要归功于智能交通技术的普及。
2024年车机市场分析现状
车机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机市场也迅速崛起。
车机作为一种集成了信息娱乐、导航和安全功能的智能设备,逐渐被广大车主所接受和使用。
本文将对当前车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车机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车机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保持稳定增长。
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车机市场的最大消费市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0%以上。
欧洲和亚太地区也在不断增长,成为重要的车机消费市场。
车机市场主要玩家车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1. 宝马ConnectedDrive:宝马公司通过其ConnectedDrive系统,提供了一系列智能车机服务,包括导航、远程控制和车辆健康监测等功能。
2. 苹果CarPlay:苹果公司推出的CarPlay系统,将iPhone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相连接,提供了音乐、导航、电话等功能。
3. 谷歌Android Auto:谷歌公司的Android Auto系统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与Android手机兼容,并能与谷歌智能助手Google Assistant进行互动。
4. 中国车企CarLife:中国车企在车机市场也有一席之地,比如长安汽车推出的CarLife系统,为车主提供了智能导航、音乐和电子防盗等功能。
车机市场消费群体分析车机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年轻一代消费者:年轻人对科技产品的接受能力强,对车机的需求也比较高。
他们追求个性化、便捷和多样化的车载娱乐体验。
2. 商务人士:商务人士经常驾驶长途出差,对于导航、通讯和信息娱乐功能的需求较为迫切。
3. 家庭用户:家庭用户普遍对车载娱乐系统功能较为关注,他们希望在乘坐车辆时能够享受到舒适的驾乘体验。
车机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智能手机威胁: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车机市场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许多车主选择使用手机导航和音乐播放功能,而不再依赖车机系统。
车载组合导航系统发展现状
车载组合导航系统发展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导航系统的种类越来越多,如: INS、全球定位系统(GPS)、多普勒(Doppler)测速系统、奥米加导航系统(Omega),罗兰系统(Loran),塔康系统(Tacan),还有天文导航(CNS)、地形辅助系统等,这些导航设备都各有优缺点,精度和成本也不大相同。
同时,由于各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对导航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多,对导航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使系统性能得到提高,靠提高单一导航系统的精度,不仅在技术上难度很大,而且在实际中效果也不十分明显,无法满足高精度要求的。
若将多种导航系统适当地组合起来,即可大大提高导航精度。
组合导航系统与单一导航系统的性能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 组合系统中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比单独使用惯性导航系统时要求的精度低,能够降低惯性导航系统的成本,还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性能;2) 组合导航具有余度的导航信息,可利用其余度信息检测出某个导航子系统的故障,并隔离掉失效的子系统,然后将其余正常子系统重新组合(系统重构),就能够继续完成导航任务。
因而在20世纪70年代,组合导航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有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使其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它克服了单个导航系统的缺点,取长补短,使组合后的导航精度高于各个系统单独工作的精度。
组合导航系统就是将具有不同特点的导航设备与导航方法进行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多种导航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它是一种综合工程技术,涉及到各导航信息源相关设备技术、计算机技术、显示技术以及控制系统、最优估计等理论。
目前,组合导航系统技术在工程实践中还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在导航信息大量冗余的情况下,计算量过大,实时性不能保证;导航子系统的增加使故障率也随之增加,如果某一子系统出现故障而又没有及时监测出并隔离掉时,故障数据会污染整个系统,使可靠性降低。
针对组合导航系统量测信息量多,数据处理困难这一特定问题,导航信息的处理技术也从根据单个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集来进行的单一信息处理向多传感器获得的多数据集的信息融合方向发展。
2023年导航设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导航设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尽管导航设备行业从早期的车载导航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导航,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市场环境的竞争依旧十分激烈。
面对市场竞争,导航设备行业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技术创新、品牌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导航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十分庞大。
2020年,全球导航设备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早期预测的市场规模。
未来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车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导航设备市场的发展将进一步受到推动。
预计到2025年,导航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450亿美元。
二、市场竞争格局导航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目前,导航设备行业竞争主要集中在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产品功能、品牌效应、客户服务等多方面。
行业中有一些大型厂商独占一定市场份额,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将形成激烈的竞争。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影响导航设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的导航设备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提供路线规划,在功能上越来越丰富。
例如,高精度导航技术、自主定位技术、车联网技术等,都已经成为导航设备行业的热门技术。
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品牌的吸引力。
四、品牌营销品牌建设是导航设备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品牌凭借优秀的品质和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因此,导航设备企业应注重品牌树立,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五、渠道建设渠道建设也是导航设备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导航设备应该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如线上销售、线下门店、经销商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此外,更多的展览会、推广活动等举措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六、市场需求导航设备提供的服务已经从单一的导航功能扩展到了多项服务。
用户对导航设备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如高精度地图、实时交通信息、智能语音交互等等。
因此,导航设备企业需要针对市场需求作出调整,不断优化产品的功能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车载导航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概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个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定时的多功能系统。
GPS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近年来,逐渐向民用领域开放,广泛应用于车辆导航、个人用户、跟踪定位、测绘、探矿、地震、气象、GIS、航空、航海、军事等方面,其中,车辆导航领域的市场份额最大、增长最快。
2000年日本已有160万部汽车采用GPS的导航系统。
预计在2003年日本所销售的汽车中,将有40%装有车载导航终端,GPS产业将有可能成为本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由于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日本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参加了这一高科技角逐,仅近几年投入市场的新系统就有30多个,例如日本的宏达、尼桑、本田、马自达、三菱以及松下、先锋、阿尔派、健伍等公司都已开发出自己的车载导航产品。
汽车工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汽车在中国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如果中国轿车的10%装上导航系统,就会有数亿的利润。
但是在国内,车辆导航产品的市场才刚刚启动,谁能尽早将产品推向市场,谁就越有可能占领市场的先机。
与其它产品不一样,由于各个国家在道路状况、地图等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开发产品时,各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开发适于本国使用的产品,即产品不通用。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厂商和研究单位推出了一些车载导航定位系统,但要么由于技术简单,定位精度不够,要么由于成本昂贵,不能为一般用户所承受,因而不能在实际车载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要将这种系统实用化,则必须在提高精度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
车载导航系统的现状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号进行汽车导航,根据采用的硬件平台不同,可分C AR-PC 车载导航系统、DVD汽车导航仪、基于掌上电脑的车载导航仪及其它形式的导航仪等。
1、 CAR-PC 车载导航系统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程度日益向纵深发展,在1998年1月,美国消费者电子产品展示会上展出了首台CAR-PC系统。
GPS-国外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GPS国外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1国外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已成为当今国际公认的八大无线产业之一。
随着技术的进步、应用需求的增加,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率等显著特点及其所独具的定位导航、授时校频、精密测量等多方面的强大功能,已涉足众多的应用领域,使GPS成为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个IT经济新增长点。
1 主要应用领域(1)民用领域在定位导航方面,GPS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汽车、船舶和飞机等运动物体。
例如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飞机航路引导和进场降落,汽车自主导航定位,地面车辆跟踪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等。
此外,对于警察、消防及医疗等部门的紧急救援、追踪目标和个人旅游及野外探险的导引等,GPS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GPS 还可用于人身受到攻击危险时的报警,特殊病人、少年儿童的监护与救助,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时的求助等。
使用时只需按动带有移动位置服务的GPS手机按钮,警务监控中心和急救中心在几秒钟内便可获知报警人的位置并提供及时的救助。
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GPS公司,主推测量仪器的有天宝公司、徕卡公司、诺华达公司和佳瓦特公司等,主推导航设备和GPS OEM板的有高明公司、麦哲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洛克韦尔公司和瑟孚科技公司等。
(2)军事领域在军事领域,GPS也已从当初的为军舰、飞机、战车、地面作战人员等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扩展到成为目前精确制导武器复合制导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
区别于误差较大、精度较低的民用标准定位服务,军方使用的是精密定位服务。
资料显示,未配置GPS制导系统之前,美军的“战斧”(BGM-109C)巡航导弹的圆概率误差约为9米,在其惯性+地形匹配制导系统中加入GPS后,圆概率误差降至3米,制导精度大大提高。
2024年车载市场分析现状
车载市场分析现状1.引言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车载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正在迅速崛起。
无论是车载娱乐系统、车联网技术还是车载导航系统,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对当前车载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形势等方面。
2.市场规模车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车载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尤其是智能汽车的普及和消费者对车载科技产品的追求,将进一步推动车载市场的发展。
3.主要发展趋势3.1 智能化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市场正在经历智能化升级的过程。
传统的车载娱乐系统正逐渐被智能车载终端取代,消费者对于拥有车载智能助理、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功能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化车载系统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驾驶乐趣和车辆安全性能。
3.2 车载互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车载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过将车辆与互联网连接,消费者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实时信息获取等功能。
车载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扩展到车载娱乐、车辆安全、智能导航等多个领域,不断丰富和改善用户体验。
3.3 电动化趋势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化趋势也在驱动着车载市场的变革。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车载娱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车载市场向电动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能源管理和绿色环保。
4.竞争形势当前车载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包括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电子消费品厂商以及技术公司在内,都纷纷涉足车载市场,推出各种车载科技产品。
国内的车联网公司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这些参与竞争的厂商不断创新并提高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5.总结车载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智能化升级、车载互联网技术和电动化趋势的推动,车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厂商们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对车载科技产品的需求。
车载智能系统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车载智能系统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愈加智能化。
作为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车载智能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对车载智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车载智能系统现状1.1 车载智能系统的定义车载智能系统,指的是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汽车上,构建一套可以实现车内协同互动的系统,让车辆在行驶中更加智能化、安全、便捷、舒适。
1.2 车载智能系统的发展历程车载智能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电动汽车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电动汽车开始普及,车载计算机也开始引入汽车。
之后,GPS导航、车联网等技术的提升,车载智能系统得以更好的应用。
21世纪初,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车载智能系统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3 车载智能系统的应用场景车载智能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车辆信息显示、音响娱乐、智能导航、驾驶辅助、车联网、车内智能控制等。
其中,智能导航和驾驶辅助是车载智能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
二、车载智能系统未来发展趋势2.1 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是车载智能系统的发展重点。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已初具规模,但仍面临许多技术和法律上的难题。
因此,未来车载智能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
2.2 车联网车联网是车载智能系统发展的另一大重点。
未来车联网将更加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
车载智能系统将与周围的其他车辆、城市基础设施等实现无缝连接,进一步提升司机的用车体验和安全性。
2.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成为车载智能系统的又一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车载智能系统将通过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更好地服务乘客,帮助司机更准确地掌握车辆信息和路况等实时信息。
三、结语车载智能系统是智能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未来发展趋势也备受期待。
但与此同时,随着车载智能系统的应用,也面临着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等问题。
因此,未来车载智能系统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也需要制度法规的支持,以保证其更好的普及和应用。
gnss 发展现状
gnss 发展现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指由卫星系统提供全球定位、导航和定时服务的技术和设施。
当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GNSS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并且还有俄罗斯的GLONASS 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和印度的NAVIC系统。
目前,GNSS的发展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的推广,人们对于定位和导航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各国也纷纷加大对GNSS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在发展现状方面,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技术进步:GNSS系统的技术不断进步,定位精度、覆盖范围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交通和军事等领域。
同时,GNSS技术也得以应用于智能手机、车载导航、无人机等消费类产品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系统扩建:各国纷纷扩展自己的GNSS系统,提供更广范围、更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例如,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已经开始提供初步的导航服务,中国的北斗系统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部署,预计未来将覆盖更多国家和地区。
应用领域拓展:除了传统的航空、航海、交通等领域,GNSS技术还在农业、环境监测、地质勘探、测绘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例如,农业领域可以通过GNSS技术实现精准农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环境监测方面,GNSS技术可以辅助监测大气污染、地质灾害等情况。
国际合作加强:各国在GNSS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通过数据共享、技术交流等方式推动GNSS技术的共同发展。
例如,中国与欧洲在GNSS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等方面有很多合作项目。
总体而言,GNSS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前景广阔,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拓展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2024-2030年中国车载GPS导航仪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供需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车载GPS导航仪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供需预测报告定位系统(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战略的重要组成。
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中国车载导航地图厂商与车厂合作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与整车厂合作提供地图数据,以四维图新、高德为主;另一种是与国内车机厂商合作共同向车厂提供硬件+软件+数据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主要以凯立德为代表。
2018年中国车载GPS导航地图市场中凯立德占据了市场的55%的市场份额。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车载GPS导航仪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供需预测报告》共十三章。
首先介绍了车载GPS导航仪行业市场发展环境、车载GPS导航仪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车载GPS导航仪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车载GPS导航仪市场竞争格局。
随后,报告对车载GPS导航仪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车载GPS导航仪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
您若想对车载GPS导航仪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车载GPS导航仪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第一章2017-2022年车载导航行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第一节2017-2022年车载导航市场动态分析一、世博或成电子导航业发展“分水岭”二、车载导航市场五款新产品点评第二节2017-2022年车载导航行业市场新格局透析一、车载导航仪产业面临洗牌二、汽车无线通信平台技术应用现状三、汽车导航设备市场增速惊人第三节2017-2022年主要国家车载导航产业运行分析一、美国车载导航产业透析二、日本车载导航系统市场已基本普及三、欧洲、北美等地区正在快速发展第四节2024-2030年车载导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二章2017-2022年车载导航GPS产业运行环境解析第一节2017-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中国GDP分析二、中国CPI指数分析三、中国汇率调整分析四、中国汽车工业运行形势透析五、存贷款利率变化六、财政收支状况七、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第二节2017-2022年中国车载导航运行政策环境分析一、行业政策二、相关行业政策三、法律法规第三节2017-2022年车载导航GPS 社会环境分析一、中国公路发展二、中国私家车日益增多第三章2017-2022年中国车载导航行业产业运行新形势透析第一节2017-2022年中国车载导航产业动态分析一、首款3D导航GPS登陆重庆二、GPS汽车导航进入宽屏时代三、PND拓宽汽车导航仪市场四、个人导航设备席卷汽车导航系统市场第二节2017-2022年中国车载导航产业发展格局一、GPS上下游合作模式改变二、我国车载导航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发展三、电子地图成车载GPS“瓶颈”四、前装和后装市场发展不均衡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汽车导航企业运行现状一、千家厂商混战车载定位二、汽车导航同质化现象明显三、西门子剑指汽车导航高端市场第四节2017-2022年中国汽车导航产业、市场、技术热点解析第五节2017-2022年制约中国车载导航产业发展的四大的因素探析一、消费需求二、行业标准三、产品价格四、地图有待开发第四章2017-2022年中国车载GPS导航仪行业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中国车载GPS导航仪市场发展历程一、中国车载GPS导航仪市场发展阶段二、中国车载GPS导航仪市场发展大事记第二节车载GPS导航仪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一、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二、行业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周期性相关性分析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车载GPS导航仪市场规模及分布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车载导航市场空间巨大,中国乘用车市场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这给车载电子地图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一、引言北斗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主建设和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初的区域导航系统发展到全球导航覆盖,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在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二、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1. 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进展自2000年开始,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就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经过多年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建成,实现了全球导航覆盖,并具备提供服务的能力。
2. 应用领域的拓展北斗导航系统在农业、渔业、航空、交通、地质勘探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农业方面,北斗导航系统通过实时定位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在航空领域,北斗导航系统为飞行器提供了精准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3. 导航终端产品的发展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导航终端产品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多种类型的北斗导航终端产品,包括车载导航仪、手持式导航终端、智能手机等。
三、北斗导航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1. 提供更精准的导航服务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用户对导航服务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未来,北斗导航系统将进一步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为用户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导航服务。
2. 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应用于北斗导航系统中,可以实现更多功能和服务。
例如,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路径规划,提供更佳的导航路线;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和需求,个性化提供导航服务等。
3. 拓展应用场景未来,北斗导航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用来进行交通管理、车辆调度等;在应急救援中,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帮助救援工作。
四、结论北斗导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的卫星导航系统。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将提供更精准、可靠的导航服务,并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北斗导航系统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2定位精度非常高 ,单点定位 精度就可 以达到1 m,如果采用差 0
北斗导航系统 目前正处于发展 阶
( ) 霸导航领 域 4独
于该 平 台的。 G S 品 占据 了导航 二代 ,在 天气 预报 、抗 震救 灾等 地 早 ,但 是 因为种 种原 因 ,进展 非常 P产 产 业相 当大 的市场份 额 。虽然 目前 方 发 挥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 目 缓 慢 ,大规 模商 业化 的路 还很长 。 仍 然 向 民 间 开 放 ,但 是 一 旦 到 战 前 ,北 斗 2 系统 已经 拥有 四颗 导航 目前 ,该 系统也 只对俄 罗 斯本 土提
时、或者 美 国国家安 全利 益遭 到威 试验 卫星 和五 颗静 止轨道 北斗 导航 供 导航服 务 ,且 在俄 罗斯 国 内的市
胁 时 ,美 国随 时可 以切 断向 民间提 卫星 。而 随着 技术 的不 断进步 和 系 场 占有 率也 仅仅 只有 几个 百分点 。 统的进一步完善 ,该系统会在先前 尽 管市 场 上也 有兼容 GN S U S S  ̄ GP 供服 务 ,这种 不确定 性也 是我 们不 得不 考虑 的。
俄 罗斯 的GN S S 的研 发 最早 始
于 上世纪 7 年代 的苏联 时期 。苏联 0
解体 后 ,其最 大的加 盟共 和 国俄 罗 斯于 1 9 年开始 独立 建设该 系统 , 3 9 它通信系统支持 ,这个也是C S 系 的关税 ,以保 护本 土 导航产 品的发 NS P 、G S 系统 相比的优 势 ; 但是 因 为技 术 、系统 自身及 资金 问 统与G S N S 题 ,开发 进展极 其缓 慢甚 至停 滞。 () 2覆盖 范 围有 限 直到本 世纪 初 ,随着俄 罗斯 经济 的
2024年车载T-BOX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车载T-BOX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车载T-BOX是一种车载终端设备,通常内置GPS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为车辆提供各种智能化功能和互联网服务。
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车载T-BOX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车载T-BOX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车载T-BOX市场规模车载T-BOX市场规模是衡量市场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内外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车载T-BOX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车载T-BOX市场规模有望达到XX亿美元。
3. 车载T-BOX市场发展趋势3.1 互联网化趋势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的飞速发展,车载T-BOX正逐渐成为车辆与互联网的桥梁。
越来越多的车主希望通过车载T-BOX获得丰富的互联网服务,如在线导航、远程车辆管理等。
车载T-BOX互联网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2 产品多样化趋势车载T-BOX市场中,产品形态和功能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导航、音乐播放等基本功能,现在还涌现出了支持语音助手、智能家居控制等更高级的产品。
消费者对车载T-BOX产品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制造商们不断创新,推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产品。
3.3 数据安全性趋势车载T-BOX涉及到车辆行驶数据、用户个人信息等敏感信息的存储和传输。
数据安全性成为厂商和用户关注的重点。
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高数据安全性能的车载T-BOX产品将更受用户青睐。
4. 车载T-BOX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车载T-BOX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市场上存在着众多车载T-BOX厂商,大多数都是小型或中型企业。
不同企业主要通过产品质量、功能创新、售后服务等方面来争夺市场份额。
5. 车载T-BOX市场前景展望车载T-BOX市场在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智能汽车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T-BOX将会在功能和性能上得到更多的提升。
预计未来几年,车载T-BOX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6. 结论总结来说,车载T-BOX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互联网化、产品多样化和数据安全性是市场的主要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技术和技术信息的融合使得汽车电子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另外,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大量的商务、休闲、探险活动使我们并不局限在自己认识的一小块区域中,不认识道路,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就此,车载GPS导航系统即以合适的价位走入车主的世界,成为车上的基本装备。
车载GPS主要用途就是定位监控和导航,由于导航方面民用较广且易于理解,所以一般提起车载GPS即指汽车里用的导航产品;而以定位监控管理为主要用途的车载GPS在国内的大量应用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笔者将后者称其为中心监控式的导航系统。
二、车载GPS导航系统原理与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一) 车载GPS导航系统原理利用GIS中的导航电子地图和GPS接收机的实时定位技术,组成GPS+GIS的各种电子导航系统。
(二)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如下两种:1. GPS单机定位+矢量电子地图系统可根据目标位置(工作时输入)和车船现位置(由GPS测定)自动计算和显示最佳路径,引导司机最快地到达目的地,并可用多媒体方式向驾驶员提示。
2. GPS差分定位+矢量电子地图系统通过固定站与移动车船之间的两台GPS伪距差分技术,可使定位精度达到1~3m,当采用双向通讯方式时,则可构成车船的自动导航系统,又可将移动车船上的GPS定位结果准确实时地传送到控制中心,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构成交通网络监控指挥系统。
为了防止在楼群遮挡时收不到足够的GPS卫星信号,在车上除装有GPS接收机以外,还装有压电振荡陀螺。
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同时处理GPS、里程计和陀螺仪的数据来进行运载体的实时定位。
三、中心监控式的导航系统和自主导航系统的系统构成、技术特征(一) 中心监控式的导航系统的构成、技术特征、运行流程GPS/GSM卫星定位车载系统(以下简称车载机)由GPS接收模块、GSM信息收发模块、数据处理单元MCU三部分构成。
这三部分的工作流程是GPS接收模块接收到GPS卫星发射的原始电文,并根据从三颗以上不同卫星发来的电文以1秒的刷新间隔提供该车辆的状态,如:经度、纬度、高度、时间、速度、航向等数据,送给数据处理单元MCU,单片机再对这条数据进行压缩和加密的处理;然后通过GSM模块将按照设定好的格式,定时(1分钟至1440分钟)将这条数据通过GSM无线网络传输到远端监控中心的数据接收机中。
数据接收机与数据库服务器是通过RS232口直接物理连接的,通过控制软件,其数据便存储到了SQL SERVER数据库中,结合GIS系统中的电子地图,在监控软件中便可以直接看到车辆的位置、速度、高度等信息,从而达到监控的目的。
如果车载机数量的增加和车载机不断发送数据的增多,此数据库将不断扩大。
通过编写程序,再通过对数据库的操作,从而实现对车辆的调度、监控、跟踪和查询等操作。
MCU负责整个车载机的协调工作,它接收到控制中心发来的指令信息或采集到功能信号后,对指令进行分析,然后输出命令到相应的执行端。
数据处理单元是以MCU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其功能电路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免提通话、接听、自动拨号、断油断电等功能;通过汽车上各种输出的电平脉冲信号,触发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达到各种前端信号的采集、报警等功能,此处不一一列举。
中心监控式的车载GPS系统在汽车终端处没有地图显示,只有在中央控制室有地图,每个车上有一个GPS终端,这样就只能在中央控制室可以知道这些汽车的地理位置。
驾车者只能通过中心的帮助才能间接获取空间地理位置信息的支持(参见图1)。
图1(二) 自主导航系统的构成与技术特征GPS自主导航系统就是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定位当前位置,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地计算行程,通过地图显示和语音提示两种方式引导用户行至目的地的汽车驾驶辅助设备。
它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由空间卫星、地面监控和用户接收等三部分组成;二是汽车导航系统,GPS接收设备要想实现路线导航功能还需要一套完善的包含硬件设备、电子地图、导航软件在内的汽车导航系统。
GPS导航仪硬件包括芯芯片、天线、处理器、内存、屏幕、按键、扬声器等组成部分。
但就目前情况看来,市场中的GPS汽车导航仪在硬件上的差距并不大,主要区别还是集中在内置的软件和地图上。
GPS自主导航系统实现了野外踏勘、出游旅行的数字化智能导航,具有准确的地图、地理信息,清晰的行进路线,提供多种的数据信息,包括位置坐标、航行路程、航行时间、方位、偏航方位角、偏航距离、预设报警等。
作为成熟的GPS车载导航设备,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GPS卫星导航定位、电子地图浏览查询、智能的路线规划、全程的语音提示。
其中,电子地图的数据量与详细程度最为重要,除了丰富的城市地图外,交通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机器的外型、安装方式、物理性能也是值得注意的。
产品核心功能:1. 地图查询功能:*可以在操作终端上搜索你要去的目的地位置。
*可以记录你常要去的地方的位置信息,并保留下来,也和可以和别人共享这些位置信息。
*模糊的查询某个位置附近的兴趣点(POI),如:加油站,宾馆、取款机等信息。
2. 路线规划功能:*GPS导航系统会根据你设定的起始点和目的地,自动规划一条线路。
*规划线路可以设定是否要经过某些途径点。
*规划线路可以设定是否避开高速等功能。
*自动导航功能*语音导航:用语音提前向驾驶者提供路口转向,导航系统状况等行车信息,就像一个懂路的向导告诉你如何驾车去目的地一样。
导航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使你无需观看操作终端,通过语音提示就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
*画面导航:在操作终端上,会显示地图,以及车辆现在的位置,行车速度,目的地的距离,规划的路线提示,路口转向提示的行车信息。
*重新规划线路:当没有按规划的线路行驶,,或者走错路口时候,GPS 导航系统会根据现在的位置,重新规划一条新的到达目的地的线路。
(三) 中心监控式的导航系统和自主导航系统的比较图2四、国内外发展现状(一) 国外简况车载导航定位系统一经问世,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90年代至今整个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日本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参加了这一高科技角逐,仅近几年投入市场的车载自主导航新系统就有30多个。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车载导航仪产品已经日益走向成熟,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需求。
如日本的宏达、尼桑、本田、马自达、三菱以及松下、先锋、阿尔派、健伍等公司都有自己的车载导航产品。
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不甘落后,力图在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在欧洲,由飞利浦、西门子开发的车载导航系统1995年已在雷诺、菲亚特等大众化民用车辆上使用;奔驰-S系列、宝马-7系列从上世纪90年代年起,厂装车辆已将GPS车载导航系统列在选装清单上。
此外,根据《GPSWord》杂志刊登的美国工业发展研究机构的数据,2007年,日本、北美和欧洲每年约有2000万套产品售出,预测在2010-2015年间,约有60-70%的汽车在出厂时,就已装备车载导航系统,在以后时间里该系统的普及率将会逐渐提高到90%。
(二) 国内发展现状中国的车载导航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培育,用户目标与需求已逐步明确,以及技术的研发、市场的培育的逐步完善,车用导航装置应用市场业已启动和日臻成熟,现在已逐步进入应用的高速发展时期。
中国上世纪末发射、建立并逐步健全的专为交通行业应用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将为车辆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无限广阔的空间。
此外,中国的道路建设和电子地图技术,尤其是轿车市场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车载导航技术的发展。
21世纪初,北京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成功制作了“威驰”轿车的DVD地图软件,2002年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等四城市的电子交通地图软件投入使用,开创了中国车载电子导航的先例,自此,在国内逐渐涌现出上海畅想、深圳赛格导航,北京合众思壮、灵图软件等数十家从事导航技术研发、生产骨干科技企业。
1. 国内相关企业信息分布根据国内62家相关企业抽样调查,基本信息分布参见表1:图32. 自主导航系统相关产品形式、价格区间、应用市场简况(1)产品形式:GPS汽车导航仪的种类繁多,有汽车内置DVD系统导航仪、外置便携式车载导航仪、手持PDA手机导航设备等,一般按安装方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嵌入型,这种型式只适合于汽车的中控台内安装。
另一类为外置型,则是在中控台内无法安装时采用。
按整合情况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导航系统作为单一产品销售安排。
另一种为汽车AV导航系统,即导航与A V(音频、视频)构成一个多媒体系统捆绑销售。
(2)价格区间与市场应用简况:目前,自主车载导航系统产品寿命周期正处于投入期-成长期,成本较高,导航仪硬件厂家数量仍然较少,因此价格还比较高。
价格与应用市场简况如表2。
图4五、我国的车载导航定位系统产业特征与产品趋势(一) 我国的自主车载导航定位系统产业特征1. 中国汽车导航市场正在形成,市场容量巨大,前景诱人中国汽车导航市场需求正在形成。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以及解决车辆个体与交通大环境有机融合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人们需要了解交通信息,疏导交通。
同时,汽车生产企业顺应用户的需求,推出了个性化服务;而政府和相关企业在卫星、遥感、空间定位、通信技术方面正构筑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将促使一个几百亿元乃至上千亿元规模的导航产业的形成,市场容量巨大,前景诱人。
2. 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定位监控管理为主要用途的中心监控式的车载GPS系统在国内的大量应用成为中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特有的“技术异化”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GPS导航技术的发展速度较慢,也走过一些弯路。
十几年前引进的GPS技术,主要应用于车辆及其移动目标的防盗、报警与监控等方面,而不是GPS技术原本在定位与导航上的重大作用,成为中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特有的“技术异化”现象。
虽然以定位监控管理为主要用途的中心监控式的车载GPS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也表现出较强的产品生命力,并初具产业规模,但也反映出国内导航业的上游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差,基础技术的支持力度不够,无法进行产品的成熟衔接。
这既有技术的原因,当然也有政策引导的因素。
3. 目前,我国导航产业规模不大,缺乏知名的龙头企业“车载导航系统”,对于国内的汽车用户而言,是一项全新的高科技成果运用项目。
其市场更是处于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正在为此运作,但缺乏知名的龙头企业。
以导航系统的核心软件电子地图为例,汽车卫星定位系统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地区电子地图的绘制情况,电子地图绘制的越精确,用户使用起来就越方便,定位也就越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