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主要地面武器装备8

合集下载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士兵: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钢盔等。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

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

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日本陆军的作战编制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

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步兵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

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

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山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

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山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

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二战时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编制(精编版)日本自明治天皇维新以后逐步发展为帝国主义国家,出于强化国家机器,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在其科学技术和军火工业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一支比较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1884年日本在旧式军队的基础上首次组建了6个正规陆军师团,即第一至第六师团。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又组建了6个正规师团,即第七至第十二师团。

1907年,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再次扩充6个正规师团,即第十三至第十八师团。

1915年,日本又在被其侵占了朝鲜组建了两个陆军师团,即第十九第二十师团。

这样,加上守卫日本东京皇宫地区的日军近卫师团及4个驻扎在各地的独立混成旅团,就构成了日本帝国主义陆军平时的基本框架。

{注:日军师团按建立时间可分五个档次自明治维新起日本大力学习西方,对体现民主人权的事物多不屑一顾,对军国主义的货色却是如蝇逐臭。

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

从二战至今天,日本依然对陆军基本战术单位编制称“师团”(全世界各国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编制均以“师”为名称)。

至二战投降时日本共有海陆空各类师团约260多个,兵力约有600万。

日军师团在二战时分为四等一等甲类师团;从近卫师团(近卫一师团、近卫二师团、近卫三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二十师团均为一等甲种17个装备最精良师团。

每个师团人数量均超过2.7万人(二战中中国一个军编制的兵力人数才3万人,中国一个甲等师的兵力不到1.1万人。

二战中中国军队编制与美国、德国编制一样)二等乙类师团;第十二师团、十五师团,第19师团至110师团全为二等作战师团,为战争新增支援师团。

(二等师团人数上不足2.5万人)三等丙类师团:第110师团至300以内的师团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番号)。

每个师团人数不到2万人,这类师团均在是1944年底新增后备师团,战斗力完全不能与当时中国国军相比(1945年起中国国军大量换上美式装备)。

二战日军装备——地雷、爆破器材、火焰喷射器

二战日军装备——地雷、爆破器材、火焰喷射器

日军各式武器- 地雷○1十三式水陆两用雷这种地雷采用的是水雷用电解液管引信,可以埋设在陆地或浅水,破坏敌人的登陆舰艇或坦克,爆炸威力非常大,足够将重型坦克炸翻○2九三式反战车地雷这种地雷主要用于炸坦克,日军步兵也经常把这种地雷绑在长杆上,用于攻击敌人坦克的履带或车底.日军各式武器- 爆破器材○1九八式爆破筒日军这种爆破筒广泛用于战争时期,可以用98式50mm口径工兵迫击炮发射,也可以几根捆在一起用步兵曲射炮或迫击炮发射,另外这种爆破筒还可以几根连接成1根,主要用途是破坏障碍物,爆破敌人工事与坦克,筒内装混合炸药,成分为36%的TNT与64%的黑索金,使用拉火摩擦延迟引信,延迟时间6-7秒○2四式反战车肉搏爆雷这是种对战车肉搏爆雷,为聚能破甲弹,装在长棍子上由士兵携带冲锋,破甲弹头部有控制炸高用的钢筋头,装瞬发惯性引信,当坦克被刺中后,战斗部立即起爆,不过通常使用时并不需要士兵手持这种刺雷直接刺杀坦克同归于尽,而是冲到一定距离将其扔出去,同时立即卧倒。

这种刺雷不但在二战中日军使用,战后北越军队也同样使用这种日军留下来的刺雷攻击法军与美军坦克,日军与越共使用刺雷反坦克通常的战术是路边隐蔽埋伏,对路过的坦克发动突然袭击。

四式反战车刺雷威力很大,就是战后的一些主战坦克也能被击毁.日军各式武器- 火焰喷射器○1九三式火焰喷射器93式火焰喷射器资料服役年代:1933-1945重量:25 kg油料量:14升喷射射程:28 m喷射时间:12 秒○2九五式重火焰喷射器这种重型火焰喷射器需要多人操作,只用于攻击要塞95式重火焰喷射器资料服役年代:1935-1945重量:88 kg油料量:40升喷射射程:45 m喷射时间:12 秒○3百式火焰喷射器100式火焰喷射器为日本陆军专门为应对南洋山地作战研制,这种火焰喷射器的射程与火焰柱大小都可以调节,不但可以攻击远距离的掩体,而且可以攻击贴身距离的小型射击口,不用担心火焰反烧,伤及射手自身.100式火焰喷射器资料服役年代:1940-1945重量:26 kg油料量:11升喷射射程:25 m喷射时间:10-15 秒(可调)。

二战日军武器

二战日军武器

大日本帝国陆军武器列表(日文: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りくぐんへいきいちらん,英文:List of Imperial Japanese Army Equipment)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日本帝国陆军所拥有的兵器、武器列表:目录[隐藏]1 枪械• 1.1 子弹1.2 步枪1.2.1 半自动步枪1.2.2 卡宾枪(骑兵枪)1.2.3 狙击步枪1.3 手枪1.3.1 信号枪1.4 机关枪/机关炮1.4.1 重机枪1.4.2 轻机枪1.4.3 车载机关枪/机关炮1.4.4 冲锋枪1.4.5 航空机枪1.4.6 航空机炮1.4.7 高射机枪1.4.8 高射炮2 火炮• 2.1 高射机关炮• 2.2 高射炮• 2.3 速射炮(对战车炮)• 2.4 战车炮• 2.5 火箭炮• 2.6 无后坐力炮• 2.7 迫击炮• 2.8 掷弹器• 2.9 掷弹筒• 2.10 步兵炮• 2.11 骑兵炮(骑炮兵)• 2.12 舟艇炮• 2.13 空挺炮• 2.14 臼炮• 2.15 山炮• 2.16 野炮(师团炮兵)2.17 野战重炮(野战重炮兵)2.17.1 榴弹炮2.17.2 カノン炮(加农炮)2.18 重炮(重炮兵・要塞炮兵)2.18.1 榴弹炮2.18.2 カノン炮(加农炮)2.18.3 输入火炮2.18.4 炮塔加农(海军剩余舰炮)2.18.5 列车炮3 车辆3.1 戦车3.1.1 骑兵戦车3.1.2 小战车3.1.3 轻型坦克3.1.4 中型坦克3.1.5 重型坦克3.1.6 水陆两用坦克3.1.7 空挺戦车3.1.8 防空坦克3.2 其他装甲车辆3.2.1 自行火炮3.2.2 轮式装甲车3.2.3 装甲运兵车3.2.4 轨上装甲车3.2.5 装甲回收车3.2.6 化学戦车輌3.2.7 炮兵用観测车3.2.8 工兵用车两3.3 非装甲车两3.3.1 トラック3.3.2 炮兵トラクター3.3.3 军用乘用车3.3.4 军用自行车3.3.5 轨上车两4 航空器4.1 戦闘机4.1.1 特别防空战斗机4.1.2 ジェット戦闘袭击机4.2 爆击机4.2.1 重爆击机4.2.2 軽爆击机• 4.3 袭击机4.4 侦察机4.4.1 司令部侦察机4.4.2 军侦察机4.4.3 直协侦察机• 4.5 指挥连络机4.6 运输机4.6.1 货物输送机4.6.2 特殊输送机4.7 练习机4.7.1 基本练习机4.7.2 高等练习机• 4.8 観测机• 4.9 特殊攻击机• 4.10 研究机• 4.11 远程轰炸机5 船舶• 5.1 护卫空母• 5.2 扬陆舰• 5.3 上陆用舟艇• 5.4 戦闘舰艇• 5.5 攻击舟艇• 5.6 潜水舰・潜航艇• 5.7 其他6 炸弹• 6.1 手榴弹• 6.2 地雷• 6.3 破壊筒• 6.4 制导炸弹• 6.5 其他•7 铁路车辆8 其他•8.1 军马•8.2 火焰喷射器•8.3 化学防护具•8.4 军刀•8.5 刺刀8.6 光学兵器8.6.1 射击瞄准具8.6.2 轰炸瞄准具•8.7 声音测位器•8.8 有线通信机8.9 电波兵器8.9.1 航空无线机(无线电话)•9 相关条目•10 外部链接枪械[编辑]子弹[编辑]• 6.5×50mm有坂•7.7×58mm有坂弹•8×22mm南部弹步枪[编辑]•スナイドル铳•ピーボヂーマルチニー铳•マウゼル铳•村田铳/村田步枪(十三年式村田步枪、十八年式村田步枪)•村田连発铳•三十年式步枪(三十年式步枪)•三八式步枪•九九式步枪•二式步枪•意式步枪•“モ”式步枪半自动步枪[编辑]•试制自动步枪甲/乙/丙•四式步枪卡宾枪(骑兵枪)[编辑]•スペンセル铳•村田卡宾枪•连発卡宾枪•三十年式卡宾枪(三十年式骑兵铳)•三八式卡宾枪(三八式骑兵铳)•四四式卡宾枪(四四式骑兵铳)狙击步枪[编辑]•三八式改狙击步枪•九七式狙击步枪•九九式狙击步枪•九九式短狙击步枪(九九式狙击步枪)手枪[编辑]•スミスウエッソン手枪•二十六年式手枪•十四年式手枪•九四式手枪•二式手枪•南部式大型手枪(南部式大型自动手枪)•南部式小型手枪(南部式小型自动手枪)•浜田式自动手枪(一式手枪)•杉浦式自动手枪•“モ”式大型手枪•コルトM1903•ブローニングM1910信号枪[编辑]•十年式信号手枪机关枪/机关炮[编辑]•ガットリング炮/机关炮•马式机关炮•保式机关炮•三八式机关铳重机枪[编辑]•三年式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一式重机枪•试制九八式水冷式重机枪轻机枪[编辑]•十一式轻机枪•九六式轻机枪•九九式轻机枪•试制一式軽机关铳•试制三式軽机关铳•“チ”式七粍九軽机关铳(智式軽机关铳、チェッコ軽机关铳、チェッコ机铳など)车载机关枪/机关炮[编辑]•九一式车载軽机关铳•九二式车载十三粍机关铳/机关炮•九七式车载重机枪•试制四式车载重机关铳冲锋枪[编辑]•试制二型机关短铳•百式冲锋枪航空机枪[编辑]•“ビ”式E型机关铳(ヴィッカーズ .303インチクラスE机关铳)•八九式固定机关铳•八九式旋回机关铳•八九式旋回机关铳(特)•九八式固定机关铳(テ五/テ5)•九八式旋回机关铳•一式旋回机关铳•テ一/テ1(试制単铳身旋回机关铳)•テ四/テ4(试制単铳身旋回机关铳二型、八九式旋回机关铳(改単)、九九式旋回机关铳)•SAFAT机枪(12.7毫米)•Ho-103重机枪航空机炮[编辑]•九四式防卫机炮•一式十二.七粍固定机关炮•试制二十粍旋回机关炮(ホ一/ホ1)•试制二十粍固定机关炮(ホ三/ホ3)•二式二十粍固定机关炮•ホ一五五I型/ホ155 I型(三十粍固定机关炮)•ホ一五五II型/ホ155 II型(三十粍固定机关炮)•ホ二〇三/ホ203(三十七粍固定机关炮)•ホ二〇四/ホ204(三十七粍固定机关炮)•ホ三〇一/ホ301(四十粍喷进炮)•ホ四〇一/ホ401(五十七粍固定机关炮)•ホ四〇二/ホ402(五十七粍固定机关炮)•ホ五〇一/ホ501(七十五粍固定机关炮)•MG 151机炮高射机枪[编辑]•高射机关铳•试制双连高射机关铳高射炮[编辑]火炮[编辑]高射机关炮[编辑]•ホ式十三粍高射机关炮- 多くの文献では海军の九三式十三粍高角机枪と混同して九三式十三粍重机关枪と绍介されている•试制九四式野战二十粍机关炮•试制九四式三十七粍机关炮•九八式二十粍高射机关炮ホキ炮•九八式二十粍高射机关炮(特)- 九八式高の船载型•ラ式二十粍高射机关炮•ラ式三十七粍高射机关炮•ボ式四十粍高射机关炮一式三十七粍高射机关炮•一式双联三十七粍高射机关炮•一式多联三十七粍高射机关炮(计划)サキ炮II型•二式二十粍高射机关炮ケキ炮I型•双联二十粍高射机关炮ソキ炮I型•二式多联二十粍高射机关炮ケキ炮II型•四式基筒双联二十粍高射机关炮ソキ炮IV型•五式四十粍高射机关炮- ボ式四十粍高の国产型高射炮[编辑]•临时高射炮- 三八式野炮の改造型•十一年式七糎半阵地高射炮•十一年式七糎半野战高射炮(十一年式七糎野战高射炮)•十四年式十糎高射炮•八八式七糎半野战高射炮(八八式七糎野战高射炮)•八八式七糎半野战高射炮(特)- 阵地固定式•试制十糎半阵地高射炮- 炮身は试制大威力十加に流用された•九九式八糎高射炮•试制四十七粍高射炮•试制七糎高射炮•押收三.七吋高射炮- 对英战で卤获•三式十二糎高射炮•四式七糎半高射炮•试制七糎半重高射炮•五式十五糎高射炮•电波兵器Z速射炮(对战车炮)[编辑]九四式三十七粍速射炮•一式三十七粍速射炮•ラ式三七粍速射炮•试制九七式四十七粍速射炮•一式机动四十七粍速射炮•试制机动五十七粍速射炮•试制七糎半速射炮•试制十糎速射炮•と号电気投掷炮(携行型对战车レールガン)战车炮[编辑]•毗式战车炮九〇式五糎七战车炮•九七式五糎七战车炮•九二式车载十三粍机关炮九四式三十七粍战车炮•九八式三十七粍战车炮•一〇〇式三十七粍战车炮•一式三十七粍战车炮•九四式七糎战车炮•九九式七糎半战车炮•一式四十七粍战车炮•试作五十七粍战车炮•三式七糎半战车炮•五式七糎半战车炮•试作十糎战车炮火箭炮[编辑]•四式二十糎火箭炮•试制四式二十四糎火箭炮(试作)•四式四十糎火箭炮•试作九糎空挺队用火箭炮•试制四式七糎火箭炮ロタ炮•对空喷进爆枪•试制十五糎多联装火箭炮无后坐力炮[编辑]•试制八十一粍无后坐力炮•试制十糎半无后坐力炮•试制五式四十五粍简易无后坐力炮迫击炮[编辑]•急造迫击炮•十糎半携帯迫击炮•轻迫击炮- 步兵部队で使用•重迫击炮•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 步兵部队で使用•十四年式重迫击炮•九〇式轻迫击炮•九四式轻迫击炮•九六式中迫击炮•九六式重迫击炮•九七式曲射步兵炮- 步兵部队で使用九七式轻迫击炮•九七式轻迫击炮(短)•九七式轻迫击炮(长)九七式中迫击炮•九七式中迫击炮(短)•九七式中迫击炮(长)•九九式小迫击炮- 空挺队用装备として开発•试制曲射大队炮- 步兵部队用装备として开発•二式十二糎迫击炮•试作机动十二糎迫击炮掷弹器[编辑]•甲号掷弹枪•九一式掷弹器•一〇〇式掷弹器•二式掷弹器•三式掷弹器掷弹筒[编辑]•十年式掷弹筒•八九式重掷弹筒•试制一〇〇式重掷弹筒步兵炮[编辑]•轻迫击炮•狙击炮•十一年式平射步兵炮•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试制七糎随伴炮•试制重步兵炮•九二式步兵炮(大队炮)•四一式山炮(步兵用)(联队炮)•九七式曲射步兵炮•三一式步兵山炮•试制九七式步兵联队炮•试制曲射大队炮骑兵炮(骑炮兵)[编辑]•四一式骑炮舟艇炮[编辑]•试制二式船舶用中迫击炮•九八式二十粍高射机关炮(特)- 九八式高の船载型•四式三十七粍舟艇炮- 原型は九八式战车炮•试制四式七糎半舟艇炮- I型の原型は四一式山炮、II型の原型は九九式战车炮•四式二十糎火箭炮II型空挺炮[编辑]•九九式小迫击炮•らく号三十七粍炮•らく号一式三十七粍炮•らく号狙击炮(试作)•九二式步兵炮II型(试作)•四一式山炮II型(试作)臼炮[编辑]•十二栂臼炮•十三栂臼炮•二十栂臼炮•二十九栂臼炮•十二斤臼炮- 通称弥助炮※长四斤山炮も同名で呼称される•九糎臼炮- 要塞用装备として开発•青铜九糎臼炮•钢制九糎臼炮•十五糎臼炮- 要塞用装备として开発•青铜十五糎臼炮•钢制十五糎臼炮•九八式臼炮- ム弹とも•即制十五糎木制臼炮(木炮)•试制二十糎臼炮- ラ式十五榴の炮架に试制二十糎炮身を载せたもの山炮[编辑]•ブロドウェル山炮•七糎山炮•三十一年式速射山炮•四一式山炮•九四式山炮•九九式十糎山炮•ボ式山炮※ボ式=ボフォース式•试制一式七糎半山炮(试作)•试制一式十糎山炮(试作)野炮(师团炮兵)[编辑]四斤山炮•长四斤山炮- 通称弥助炮※十二斤臼炮も同名で呼称される•四斤野炮•克式八糎野炮※克式=クルップ式•克式七糎半野炮•七糎野炮•三十一年式速射野炮•三吋野炮- 日露战争では卤获3インチ野炮を用いて战利野炮队を编成した三八式野炮•改造三八式野炮•十四年式十糎榴弹炮- 制定は昭和12年九〇式野炮•机动九〇式野炮九一式十糎榴弹炮•机动九一式十糎榴弹炮•九五式野炮野战重炮(野战重炮兵)[编辑]榴弹炮[编辑]•克式十二糎榴弹炮•克式十五糎榴弹炮•三八式十二糎榴弹炮•三八式十五糎榴弹炮•试制十五糎榴弹炮- 四年式十五榴の原型•四年式十五糎榴弹炮•试制九二式十五糎榴弹炮•九六式十五糎榴弹炮•ラ式十五糎榴弹炮•试制二十一糎榴弹炮- 九六式十五加の炮架に试制二十一糎炮身を载せたものカノン炮(加农炮)[编辑]•三八式十糎加农•十四年式十糎加农•九二式十糎加农•试制大威力十糎加农- 九六式十五榴の炮架に试制十糎半阵地高射炮の炮身を乘せたもの重炮(重炮兵・要塞炮兵)[编辑]榴弹炮[编辑]•二十八糎炮•四五式二十糎榴弹炮•四五式二十四糎榴弹炮•试制四十一糎榴弹炮七年式三十糎榴弹炮•七年式三十糎短榴弹炮•七年式三十糎长榴弹炮•九六式二十四糎榴弹炮•试制一〇〇式重榴弹炮(计划)- 试四十一榴の后継火炮•试制一〇〇式重榴弹炮(短)•试制一〇〇式重榴弹炮(长)カノン炮(加农炮)[编辑]•十九糎加农•二十四糎加农•改正二十三口径二十四糎加农•改正二十六口径二十四糎加农•十二糎速射加农•九糎速射加农•三十口径二十七糎加农•三十六口径二十七糎加农•克式十糎半速射加农四五式十五糎加农•七年式十五糎加农•九〇式十五糎加农•七年式十糎加农•十一年式七糎加农•八九式十五糎加农炮•九六式十五糎加农炮•ラ式十五糎加农输入火炮[编辑]•加式二十七糎加农※加式=カネー式•斯式二十七糎加农※斯式=シュナイダー式•加式十二糎速射加农•马式十二糎速射加农※马式=マキシム式•安式二十四糎加农※安式=アームストロング式•斯加式九糎速射加农※斯加式=シュナイダー・カネー式•斯加式十二糎速射加农•斯加式二十七糎加农•克式炮塔十五糎加农•参式炮塔十五糎加农※参式=サンシャモン式炮塔加农(海军剩余舰炮)[编辑]•炮塔四五口径二十糎加农- 鞍马搭载炮•炮塔四五口径二十五糎加农- 安芸搭载炮•炮塔四五口径三十糎加农- 伊吹・生驹・鹿岛搭载炮•炮塔五十口径三十糎加农- 摂津搭载炮•炮塔四五口径四十糎加农- 土佐・赤城搭载炮列车炮[编辑]•九〇式二十四糎列车加农- 移动式二十四加とも•一式二十四糎列车加农- 九〇式二十四加の国产型车辆[编辑]戦车[编辑]骑兵戦车[编辑]•九二式重装甲车小战车[编辑]•カーデン・ロイドMK.IV(试験输入)•九四式轻战车•九七式軽装甲车テケ轻型坦克[编辑]•ルノーFT(输入)•ルノー乙型戦车(输入)•九五式轻战车•九八式軽戦车ケニ•九八式軽戦车ケニ改•二式軽戦车ケト(空挺戦车)•三式軽戦车ケリ•四式軽戦车ケヌ•五式軽戦车ケホ中型坦克[编辑]•八九式中战车甲型•八九式中战车乙型•试制中战车•九七式中战车•试制九八式中戦车(试作)•一式中战车•三式中战车•四式中战车•五式中战车重型坦克[编辑]•试制一号戦车•九一式重戦车•九五式重戦车•大型イ号车(试作)•试制超壕戦车水陆两用坦克[编辑]•湿地车•试制半装轨式水陆两用戦车•SR イ号车•SR ロ号车•SRII•SRIII•试制水陆两用戦车•九五式軽戦车用水上移动装置カホ机※装置の名前•特二式内火艇カミ(海军)•特三式内火艇カチ(海军)•特四式内火艇カツ(海军)•特五式内火艇トク(海军、原型のみ)空挺戦车[编辑]•特3号戦车防空坦克[编辑]•全装轨车搭载型キト(试作)•试制対空戦车タセ(试作)•试制対空戦车ソキ(试作)•试制対空戦车タハ(计画)其他装甲车辆[编辑]自行火炮[编辑]•一式炮战车•一式十糎自行火炮ホニII车•二式炮戦车ホイ•三式炮戦车ホニIII车•四式十五糎自行火炮ホロ•试制四式十二糎自行火炮ホト(试作)•试制四式重迫击炮ハト(试作)•试制七糎半対戦车自行火炮ナト(试作)•短十二糎自行火炮(海军)•试制五式四十七粍自行火炮(试作)•试制五式炮戦车ホリ(试作)•试制五式十五糎自行火炮ホチ(试作)轮式装甲车[编辑]•オースチン装甲车(输入)•ウーズレー装甲自动车•ヴィッカース・クロスレイ装甲车(输入)•九三式装甲自动车(海军)- 多くの海外文献では“九二式”として误って伝わる。

二战日军引以为傲的十大武器

二战日军引以为傲的十大武器

二战日军引以为傲的十大武器二战期间的日军装备相比西方要落后不少,而且战术和思维还保留一战时期那样的理念,不过在当时的亚洲,日军的装备和战术还是很先进的,那下面就来说一说二战期间10种让日军引以为傲的武器。

一、三八式步枪全名:有坂三八式步枪,二战期间被日军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步枪”,由日本在1903年期间研制,1905年加入日本军队服役,与此同时在一战之前,三八式步枪还成为西方多个国家的制式武器。

该枪发射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药,弹仓容量5发,有效射程460米,该枪的精度高,穿透力强,而且枪身很长,加装刺刀后全枪长度超过了170厘米,这对于当时平均身高只有1米5到1米6的日本士兵来说,在拼刺刀的时候很占优势,也因此该枪深受日本士兵的信赖,在二战期间,三八式步枪大量装备日本军队,不仅是陆军的主力,当时的日本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大量装备三八式步枪。

后期所生产的型号,防止在战斗时尘土或沙石进入枪膛产生故障,还在枪机上面安装了一个防尘盖,正是因为这个特点,该枪也有着“三八大盖”的绰号。

在二战结束后,三八式步枪仍在“日本自卫队”当中服役,一直使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丰和六四式自动步枪诞生后才被取代。

二、九七式狙击步枪九七式狙击步枪实际上是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被称为“三八式改狙击步枪”,该型号在1937年列装服役,由当时的名古屋兵工厂和小仓兵工厂进行生产。

九七式与三八式有着相同的结构,但不同的地方是修改了枪托,减轻了重量,还将最早的垂直式拉机柄,改为弯曲式拉机柄,这样便于更好的安装瞄准镜和快速装弹,还在枪身侧面还安装了一个九九式四倍光学瞄准镜,并在枪箍下面安装一个铁丝制成的单脚架,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可以支撑射击。

该枪同样发射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枪口初速765米每秒,有效射程为600米,最大射程能超过3000米,该枪的精准度要比原版三八式步枪高很多。

二战期间这种狙击步枪深受日军狙击手的信赖,虽然在40年代出现了口径更大的7.7毫米九九式狙击步枪,但在战场上多数的日军狙击手仍然选择6.5毫米口径的九七式狙击步枪,由此可见该型号的重要性。

抗战时期中共、国军及日军的武器装备详情

抗战时期中共、国军及日军的武器装备详情

日军日军战术单位通常为师团,一个师团标准配置为: 士兵21945人,马匹5849匹,步骑手枪9476枝,576具,轻机枪541挺。

重机枪104挺,野山炮64门,步兵炮44门。

( 你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汇总表)轻武器: 1. 军刀篇:32式军刀(俗称32马刀):日本陆军军刀采用传统“阵太刀”的形式日军2战98式军刀2. 手枪篇: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年式手枪)提起南部十四式手枪,估计没有几个听说过。

但是如果提起“王八盒子”手枪,恐怕就大不一样了。

此枪为日军在侵华战争中装备的主要手枪。

他不但样子怪,威力也小,由于这枪的皮套有个圆形的盖子,所以中国民间俗称其“王八盒子”,臭名昭著的王八盒子。

94式手枪,该枪杀伤力与极度凶残。

3.步枪篇:“三八大盖”“三八大盖”。

与王八盒子一样臭名昭著。

在中国大地上的城乡村野、街头巷尾,有谁不知道“小日本鬼子的大盖枪”呢!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单兵武器,也是装备量最大、装备时间最长的一型单兵武器,直到日本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停止使用,用了整整40年。

重武器:1,轻机枪,歪把子:。

“歪把子”是中国广大抗日军民给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起的一个俗名。

这个俗名既描述了日本十一年式6.5mm轻机枪造型上的本质特征,又蕴含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恶与仇恨。

2. 九二式重机枪被日军称做除了重量偏大以外没有任何缺陷的重机枪,是整个战争时期日军最重要的重机枪,战场上这种重机枪,号称枪响人亡绝非夸大3 .迫击炮、山炮:日军60式迫击炮大正十年掷弹筒口径50毫米,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射程为175米。

支援火炮四一式75毫米山炮50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掷弹筒,具有一定近战火力优势。

高端武器:坦克:三式中型坦克,重约18吨。

四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为30.8吨飞机:川崎九一三菱九六国军国民政府武器装备概况:国军一般以师为单位,以精锐的中央军为例,一个师10923人,步骑手枪3831枝,掷弹筒243具,轻机枪274挺,重机枪54挺,野山炮12门(9门)。

二战日军迫击炮种类

二战日军迫击炮种类

二战日军迫击炮种类
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广泛使用了多种不同种类的迫击炮。

这些迫
击炮分为80毫米和120毫米两种规格,由于其射程和精准度较高,被
称为步兵最常用的火力支援武器之一。

下面是二战日军迫击炮的种类。

一、八一式81毫米迫击炮
八一式81毫米迫击炮是日本步兵部队最主要的迫击炮之一,其
发射的弹药重量为1.5公斤,最大射程为2,300米。

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精度高,因此极为可靠。

在作战中,八一式81毫米迫击炮必须由
三名士兵一同携带,一名负责运输弹药,一名装填弹药,一名负责发射。

二、九六式120毫米迫击炮
九六式120毫米迫击炮是二战日本军队中的一种典型的大口径迫
击炮,其弹药重量为3.5公斤,最大射程为4,000米。

由于其威力强大,九六式120毫米迫击炮在进行对城市或对地面目标攻击时,可以
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九八式重型榴弹炮
九八式重型榴弹炮是由日本军队设计制造的一种具有迫击炮和榴
弹炮双重武器性质的重型武器装备。

其最大射程可达到18,500米,弹
药重量为35公斤,其轮轴上装有切换机构,可以轻松转换成迫击炮或
榴弹炮,便于在不同的战场上进行多样化的部署。

总之,二战日军迫击炮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
劣之处,其中以八一式81毫米迫击炮最为普遍,是二战日军步兵部队
最主要的火力支援武器之一。

二战各国武器装备

二战各国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是军队与战争的物质基础,也是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依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些国家所拥有的以坦克、飞机为标志的先进武器装备已经纷纷亮相。

陆军新型坦克、装甲战车、自行火炮等不断涌现,使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步兵也发展为机械化或摩托化部队,并组建了强大的战役机械化军团。

空军也是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军种。

日本海军拥有强大的航空母舰编队,力量较强。

战争的物质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

透过最为普通的二战时各国士兵的制服、单兵装备、个人生活用品这些我们看见的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工业实力。

拿日本来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军国主义侵略扩张野心是根本原因,而日本近代染料工业的发展,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从单兵装备方面来说,二战时日本军队的单兵装备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主要步兵轻武器还是三八式步枪,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是冲锋枪和突击步枪。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穷,虽然和当时的中国比,日本可能够强大了,可和其他欧美列强比,实在就差远了。

日本军工并不发达,尤其是陆军装备十分落后,轻武器甚至不如国军嫡系部队的欧洲货。

日本落后的装备使日军在张鼓峰和哈勒欣河战役中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的打击占尽劣势,参战部队损失率超过50%,一些部队的损失超过80%。

装备篇之日本侵华日军单兵装备解析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士兵: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钢盔等。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

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

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二战日军武器

二战日军武器

120mm自走重加农 明治四十五年式150mm重加 九四式90mm轻迫击炮 炮 农炮 120mm自走短榴弹 明治四十五年式240mm重榴 九六式150mm中迫击炮 炮 弹炮 大正十四年式270mm重迫击 九四式37mm速射炮 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 炮 一式37mm速射炮服 九七式150mm短迫击炮 加式120mm重加农炮
97式坦克 沃尔斯利装甲汽车 89式坦克 94式小豆 超轻坦克 九一式装甲汽车 九二式装甲汽车
日本三式 九一式公路铁路两 中型坦克 用装甲车 四式中型 九五式公路铁路两 坦克 用装甲车
一式氰酸手榴 四式70mm反战车火 二式甲型20mm高射机 五式中型 明治三十八年式105mm野炮 九二式骑兵装甲车 弹 坦克 箭筒 关炮 大正十一年式 四式90mm反战车火 二式乙型20mm高射机 明治三十八年式120mm野战 重型坦克 九四式骑兵装甲车 发烟手榴弹 箭筒 关炮 榴弹炮 一式发烟手榴 试制81mm无后坐力 弹 炮 九九式磁性反 九八式50mm工兵破 战车爆弹 障迫击炮 三式反战车手 四式300mm自走重 榴弹 迫击炮 四式陶制手榴 一式甲型20mm自走 弹 防空机关炮 一式乙型20mm自走 防空机关炮 一式75mm自走野炮 一式105mm自走野 炮 二式75mm自走山炮 四式联装20mm高射机 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野战 关炮 榴弹炮 大正四年式150mm野战榴弹 ボ式40mm高射机关炮 炮 大正十一年式75mm高 九零式75mm野炮 射炮 大正十四年式105mm高 九一式105mm野炮 射炮 八八式75mm高射炮 九九式88mm高射炮 三式120mm高射炮 五式150mm高射炮 九五式75mm野炮 大正十四年式105mm野战加 农炮 八九式150mm野战加农炮 九二式105mm野战加农炮

二战鬼子坦克全集

二战鬼子坦克全集

二战鬼子坦克全集一些常见的鬼子坦克八九式轻战车型号八九式甲型八九式乙型战斗全重11.8 吨13.6吨乘员 4 人 4 人车长 5.75 M 5.75 M车宽 2.18 M 2.18 M车高 2.56 M 2.56 M最大速度25 KM 25 KM火力装备57毫米九零式火炮;6.5毫米九一式机枪装甲6-17毫米九五式(哈咯)轻战车战斗全重7.7吨乘员3人车长 4.36M车宽 2.06M车高 2.21M最大速度公路/越野:48/26 KM最大行程177KM火力装备94式37毫米火炮; 7.7毫米九七式机枪装甲6-12毫米九七式(奇哈)中战车一式(奇黑)中战车二式(霍一)中战车三式(奇努)中战车主要对手是美军的M-7中型坦克四式(奇托)中战车战斗全重15吨车长5.52M车宽2.33M车高2.23M最大时速:38 KM最大行程:210 km乘员4人火力装备57毫米Gun Type 97 弹药100 发装甲8-33毫米五式(奇利)中战车战斗全重37吨乘员5人尺寸长7.30M,宽3.05M,高3.05M最大速度45 KM最大行程200KM火力装备75mm火炮1门,37mm火炮1门装甲12-75毫米不知道打的打不过美军M-4谢尔曼?再下面不知道打得过M-3/5斯图亚特么?九二式骑兵战车九四式轻坦克九七(特科)轻坦克二式(科托)轻坦克三试(科利)轻坦克四式(科努)轻坦克最后是TD和火炮一式(霍尼)自走炮二式(霍利)自走炮四式(霍罗)自走炮五式(霍奇)自走炮日本坦克数据大多来自纸面上的,三式中战车装备一门由75毫米野战炮改进而来的坦克炮。

初速680米/秒,100米内能击穿90毫米装甲,1000米内能击穿65毫米装甲。

四式中战车上装备了四式75毫米高射炮(新75高),发射一式穿甲弹时,在10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击穿75毫米装甲。

五式中战车计划用75炮,后来装备了88毫米高射炮仿造的九九式高射炮(据说鬼子五式坦克装了从党国缴获的88炮),炮口初速为808米/秒,弹重8.1千克,穿甲能力为87毫米/1000米(60度倾角),72毫米/2000米。

二战日本炮兵武器全集

二战日本炮兵武器全集

二战日本炮兵武器全集速射炮九四式37mm速射炮主要用来射击装甲目标,该炮为德国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仿制品,在KWK36型37mm反坦克炮设计阶段就签约购买了资料,1936年全炮制作完成,由于日本不愿使用无爆炸效果的被帽穿甲弹,日军坚持选用穿甲爆破弹,所以94式速射炮在相同距离,穿甲能力比KWK36型37mm反坦克炮发射被帽穿甲弹低10mm左右。

94式37mm速射炮还被日军95式轻战车选用,称做94式战车炮[attach]1458724[/attach]94式37mm速射炮资料服役年代:1936—1945口径:37 mm炮管长:1706.5 mm重量:327 kg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弹丸重量:穿甲爆破弹670 g弹丸初速:穿甲爆破弹700 m/sec弹丸穿透力:匀质钢装甲板40 mm /500 m 、30 mm /1000 m对战车射程:1200 m有效射程:2870 m最大射程:5700 m九四式37mm速射炮对日军镍铬合金装甲板穿透力表94式37mm速射炮装甲贯通力(mm)装甲倾斜角=0゜距离(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穿爆弹 30 28 25 23 20 18 15 13 10 8 5 3[本帖最后由汉服唐刀于2008-10-30 19:28 编辑]汉服唐刀2008-10-30 19:29:34一式37mm速射炮主要用来射击装甲目标,该炮为94式速射炮的改进型,吸取了偌门坎事件中,日军94式37mm速射炮,对大倾角装甲射击容易跳弹,穿透力不强,不能在远距离击穿毛子增装型BT7坦克的教训,加长加厚了94式37mm速射炮的炮膛与炮管,使之可以发射弹头更长,发射药更多,重量更大的炮弹,最初的改进型称98式37mm速射炮,进一步改进后称100式37mm 速射炮并用于98式轻战车,最后进一步修改加强威力并命名为1式37mm速射炮,1式37mm速射炮装在战车上就称做1式战车炮[attach]1458725[/attach]1式37mm速射炮资料服役年代:1941—1945口径:37 mm炮管长:1850.5mm重量:335 kg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弹丸重量:—弹丸初速:穿甲爆破弹780 m/sec弹丸穿透力:匀质钢装甲板60 mm /500 m对战车射程:1300 m有效射程:—最大射程:6300 m一式37mm速射炮对日军镍铬合金装甲板穿透力表1式37mm速射炮装甲贯通力(mm) 装甲倾斜角=0゜距离(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穿爆弹50 48 46 43 41 39 37 35 32 30一式37mm速射炮对日军镍铬合金装甲板穿透力表1式37mm速射炮装甲贯通力(mm) 装甲倾斜角=30゜距离(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穿爆弹39 37 35 33 32 30 28 27 26 25汉服唐刀2008-10-30 19:31:10一式47mm速射炮主要用来射击装甲目标,该炮为根据偌门坎事件中缴获的毛子45mm反坦克炮发展而来,威力更大,并被97改中战车采用,称为1式47mm战车炮,这种速射炮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发挥了巨大威力,不过由于日军不用被帽穿甲弹,在战争后期对抗美军后期型M4中型坦克很吃力[attach]1458726[/attach]1式47mm速射炮资料服役年代:1941—1945口径:47mm炮管长:2526.5mm重量:800 kg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弹丸重量:穿甲爆破弹1.5 kg弹丸初速:穿甲爆破弹830 m/sec弹丸穿透力:匀质钢装甲板75mm /500 m、50mm /1200m对战车射程:1500 m有效射程:—最大射程:6900 m一式47mm速射炮对日军镍铬合金装甲板穿透力表1式47mm速射炮装甲贯通力(mm) 装甲倾斜角=0゜距离(m)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穿爆弹60 58 55 53 50 48 45 43 40 38 35 33 30 28 25汉服唐刀2008-10-30 19:32:31试制25mm速射炮用来射击装甲目标,具体情况不详[attach]1458727[/attach]汉服唐刀2008-10-30 19:33:53试制57mm速射炮主要用来射击装甲目标,1941年研制,但该炮样品在1942-1943年间经过广泛测试,日军对此炮性能还算满意,原本计划以3式57mm速射炮的名称大量投产,后因美军后期型M4坦克投入战场的压力,日军对反战车火炮的兴趣集中到75mm以上口径的火炮上,所以该炮产量很小没有大量装备部队,这型速射炮还曾参与过4式中战车的主炮竞选,因威力远不如75mm以上口径大威力火炮而第1个落选[attach]1458728[/attach]试制57mm速射炮资料服役年代:1942—1945口径:57mm炮管长:3255.0mm重量:1540 kg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弹丸重量:—弹丸初速:穿甲爆破弹850 m/sec弹丸穿透力:匀质钢装甲板65mm /1200m对战车射程:1200 m有效射程:—最大射程:—[本帖最后由汉服唐刀于2008-10-30 19:35 编辑]汉服唐刀2008-10-30 19:37:00防空火炮高射机关炮九六式25mm单装高射机关炮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也可以射击地面目标,这种高射机关炮为海军所开发,陆军也订购了一批,但这种机关炮操作人员多,弹匣容量小,装填速度慢,发射速度不高,弹丸初速也不很高,在98式20mm高射炮研制成功后,陆军就不再订购了,但海军则一直坚持使用,多为三联装舰载,不过中间一管发射期间装弹困难,两边2管距离太远,而装填手配备不足,难以同时装填,实际在第1次齐射后,就只相当单装的发射火力,这种高射机关炮实际并不大合适防空,而是合适射击地面目标,但由于日本海军与陆军矛盾很深,优越感很深的海军坚决不使用性能好的多,但却是陆军独立开发的20mm高射机关炮,一直坚持25mm 高射机关炮,所以日军舰艇近程防空火力很差,难以抵挡空袭,战后被人称做缺乏太平洋战场基本生存能力的舰艇,在战争中大量被飞机击沉战争期间日本海军舰艇装备的高射机关炮都是不适合防空作战的机关炮,因此敌机一旦突破远程防空,日军舰艇的防空火力基本就无能为力了,即使装有成百门高射机关炮的战列舰,面对临空的少量敌机也常是束手无策,很难靠近程防空火力击落敌机,高射机关炮性能不佳又坚持不用陆军高射机关炮,实际是日本海军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型高射机关炮打击地面的轻型装甲目标还是很有威力的[attach]1458729[/attach]96式25mm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36—1945口径:25mm炮管长度:1500 mm (L60)俯仰角度:-5 to +80 度方位射界:360 度弹丸初速:860 m/sec全炮重量:—装弹量:15发弹匣对空射程:7500 m对空射高:5250 m发射速度:220发/ 分[本帖最后由汉服唐刀于2008-10-30 19:38 编辑]汉服唐刀2008-11-02 07:05:15[attach]1459164[/attach]九六式联装25mm高射机关炮96式25mm高射机关炮的联装型,只海军装备,用于要地或舰艇防空,火力密度比单装要高,但日本海军联装96式25mm 高射机关炮的装备数量很少,绝大多数是三联装的丙型96式25mm联装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36—1945口径:25mm炮管长度:1500 mm (L60)俯仰角度:-5 to +80 度方位射界:360 度或根据舰艇安装位置射界调整弹丸初速:860 m/sec全炮重量:—装弹量:15发弹匣对空射程:7500 m对空射高:5250 m发射速度:440发/ 分[本帖最后由汉服唐刀于2008-11-02 07:06 编辑]汉服唐刀2008-11-02 07:07:17[attach]1459165[/attach]九六式三联装25mm高射机关炮96式25mm高射机关炮的三联装型,仅海军装备,用于要地或舰艇防空,由于设计与炮手配置不合理,这种高射炮只在第1个齐射有较大火力密度,连续射击时与单装炮火力密度无差别,相对单装的96式25mm高射机关炮也根本就是浪费空间,浪费资源,浪费成本,却没有什么实际性能进步的产品,然尔日本海军装备的绝大多数高射机关炮都是这个三联装的25mm高射机关炮96三联装25mm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36—1945口径:25mm炮管长度:1500 mm (L60)俯仰角度:-5 to +80 度方位射界:360 度或根据舰艇安装位置射界调整弹丸初速:860 m/sec全炮重量:—装弹量:15发弹匣对空射程:7500 m对空射高:5250 m发射速度:660发/ 分汉服唐刀2008-11-02 07:08:28[attach]1459166[/attach]九八式20mm高射机关炮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也可以射击地面目标,弹种与97式步兵自动炮可以通用,由于身管更长,射击地面装甲武器时穿透威力比97式步兵自动炮更大,这种高射机关炮是以瑞士厄立空20mm高射机关炮为蓝本研制的,性能十分优良,在防空能力方面远比96式25mm高射机关炮强的多,但由于此炮为陆军独立制造,而海军一贯瞧不起陆军,所以海军抵死也不装备这种高射机炮,坚持只装备防空效能低下的96式25mm高射机关炮,这就造成了海军舰艇近层防空能力极其低下,根本无法有效抗衡敌机轰炸的局面,结果日本海军最终大败98式20mm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38—1945口径:20mm炮管长度:1400 mm (L70)俯仰角度:-5 to +85 度方位射界:360 度弹丸初速:950 m/sec全炮重量:373 kg装弹量:20发弹匣对空射程:5500 m对空射高:3500 m发射速度:300发/ 分汉服唐刀2008-11-02 07:10:08[attach]1459167[/attach]一式37mm高射机关炮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与要地防空也可以射击地面目标,这种高射机关炮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是日本陆军独立开发的高射机关炮,公认的战争期间日军性能最好的高射机关炮,但海军坚持不用,战后美国人视察了1式37mm高射机关炮后认为如果日本海军舰艇装备了1式37mm高射机关炮,日军舰艇的防空能力将成倍提高,很多海战的结局都要改写了,将会对战局带来重大影响1式37mm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41—1945口径:37mm炮管长度:2112 mm (L57)俯仰角度:-5 to +80 度方位射界:360 度弹丸初速:—全炮重量:1570 kg装弹量:—对空射程:—对空射高:—发射速度:—汉服唐刀2008-11-02 07:11:32105_122321_8c638d4f548f800.jpg二式甲型20mm高射机关炮主要用于防空也可以射击地面目标,是98式20mm高射机关炮的改进型,主要改进在炮架,炮座与瞄准设备,捕获跟踪飞行目标的反应速度更快,对小型高速目标的射击更准确2式甲型20mm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42—1945口径:20mm炮管长度:1400 mm (L70)俯仰角度:-15 to +95 度方位射界:360 度弹丸初速:950 m/sec全炮重量:550 kg装弹量:20发弹匣或100发弹链对空射程:5500 m对空射高:3500 m发射速度:300发/ 分oldcat2008-11-02 11:54:07九八式20mm高射机关炮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也可以射击地面目标,弹种与97式步兵自动炮可以通用,由于身管更长,射击地面装甲武器时穿透威力比97式步兵自动炮更大,这种高射机关炮是以瑞士厄立空20mm高射机 ...别扯淡了九八高机和厄立空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厄立空的专利、日本的生产厂可都在“海军”手里聚散随风2008-11-02 13:02:21汉服唐刀2008-11-14 06:30:40二式乙型20mm高射机关炮2式20mm高射机关炮的联装型,主要用于防空也可以射击地面目标,火力密度比2式甲型20mm高射机关炮高1倍105_122321_95a5e23389592f3.jpg2式乙型20mm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42—1945口径:20mm炮管长度:1400 mm (L70)俯仰角度:-15 to +95 度方位射界:360 度弹丸初速:950 m/sec全炮重量:—装弹量:20发弹匣或弹链对空射程:5500 m对空射高:3500 m发射速度:600发/ 分[本帖最后由汉服唐刀于2008-11-14 06:31 编辑] 汉服唐刀2008-11-14 06:32:28四式联装20mm高射机关炮主要用于阵地防空,是简易轻量化型高射机关炮,如机枪一样,不用摇柄,直接用手操纵机炮瞄准射击,炮身依然与98式相同4式联装20mm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44—1945口径:20mm炮管长度:1400 mm (L70)俯仰角度:-15 to +95 度方位射界:360 度弹丸初速:950 m/sec全炮重量:—装弹量:20发弹匣×2对空射程:5500 m对空射高:3500 m发射速度:600发/ 分105_122321_133b6ed87473b71.jpg汉服唐刀2008-11-14 06:33:34105_122321_f86e0c8c77aeed4.jpgボ式40mm高射机关炮主要用于野战防空与要地防空,是日军根据1942年在南洋俘获的瑞典L60高炮造的仿制品,性能比日本海军的40mm舰载高射机关炮好的多,但这型高射机关炮基本都部署在本土,没有派驻海外ボ式40mm高射机关炮资料服役年代:1945口径:40mm炮管长度:2250 mm (L56)俯仰角度:—方位射界:360 度弹丸初速:—全炮重量:2700 kg装弹量:—对空射程:—对空射高:—发射速度:120发/ 分[本帖最后由汉服唐刀于2008-11-14 06:34 编辑]汉服唐刀2008-11-14 06:35:532342352.jpg日本陆军20mm高射机关炮炮弹规格20 X 125汉服唐刀2008-11-14 06:37:23高射炮12424.jpg大正十一年式75mm高射炮用于野战防空,要地防空,是日本陆军第一种高射炮,当时可算十分先进,但战争爆发时已经过时,该炮的反应速度与弹丸初速,难以对付战时的高速飞机,战场上经常是当作压制火炮使用,用来炮击地面目标大正11年式75mm高射炮资料服役年代:1922—1945口径:75mm炮管长度:2562 mm (L34)俯仰角度:0 to +85 度方位射界:360 度弹丸重量:6.5 kg弹丸初速:525 m/sec全炮重量:2061 kg对地射程:10900 m对空射程:7900 m对空射高:6650 m[本帖最后由汉服唐刀于2008-11-14 06:38 编辑]汉服唐刀2008-11-14 06:39:221233423412.jpg大正十四年式105mm高射炮用于野战防空,要地防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种高射炮对大多数型号的美军重轰炸机仍有一定威胁。

二战日军疯狂装备谱

二战日军疯狂装备谱

二战日军疯狂装备谱假设二战期间忽然出现如下场景——空中是单机总重145吨的战略轰炸机群,护航的是2款战斗机:1款没有螺旋桨,1款螺旋桨后置(即机尾);地上行进的是由120吨重型坦克组成的装甲集群,海面上行驶的是50万吨、拥有50门400毫米主炮的巨型战列舰队,而海底,成群结队的潜水航母正将空中力量悄无声息地运往敌后;在遥远的天际,一个特殊的机群悄然飞往敌军阵地纵深。

这是一个由拖拽机群组成的滑翔机群,可是母机拖拽的却是滑翔机化的飞行坦克!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场景。

但稍有二战史常识的读者都知道,这只能称之为幻想。

只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可不是一般人的幻想,而是旧日本海、陆、空军的疯狂军备幻想。

陆地战舰:计划重100吨,车长10米、宽4.2米,高2.5米,车体正面装甲厚75毫米,侧面35毫米,装备一门100毫米加农炮,1或2门75毫米战车炮,多挺7.7毫米机枪,最大时速25公里。

乘员11名。

超级战列舰大和:标准排水量6.4万吨(乘员3300名),满载排水量超过7万吨。

武藏:同上。

**和原构想比大和大7倍,排水量50万吨,全长609米,装备50门400毫米主炮,200门140毫米舰炮,100门100毫米舰炮,200根鱼雷发射管,乘员1.2万名。

战略轰炸机计划可装载20枚1吨炸弹,在万米高空飞行(另有计划装备96门以上的20毫米机炮,进行战术性对地攻击)。

喷气机即Me-163,日本称之为秋水。

螺旋桨后置机震电陆基战斗机:计划装备4门30毫米机炮,搭载60公斤炸弹、30公斤炸弹各2枚。

乘员1人。

潜水航母伊-400级潜艇:水下满载排水量6500吨,续航距离1.5万海里,每艘搭载3架晴岚战机,装备1门140毫米舰炮,8根53毫米鱼雷发射管。

飞行坦克该武器研发于1943年,于1944年被否决,受重量限制(仅重2.9吨),该武器不仅火力微弱,防护力也非常差。

可见,本文开篇的描述固然只是想象场景,但就算实现了,也无法挽回日本帝国的覆灭。

从6.5毫米到7.92毫米,二战日本装备的8种轻机,不只有歪把子机枪

从6.5毫米到7.92毫米,二战日本装备的8种轻机,不只有歪把子机枪

从6.5毫米到7.92毫米,二战日本装备的8种轻机,不只有歪把子机枪和我们印象中不同的是,作为二战时期轴心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战力,日本陆军在整个二战期间使用的武器装备型号比较多,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为了和步兵火力强到惊人的美军对阵,日军也在不断升级自己的步兵班组自动火力。

而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二战期间日本装备和使用的主要8款轻机枪。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这款轻机枪是国内军迷最熟悉的一款日军轻机枪,从“九一八”事变到最后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向,都可以看得到这款轻机枪的身影。

这是国内最熟悉的一款日军轻机枪该枪因为枪托向枪身左侧歪了一段,因此也被称为“歪把子”轻机枪。

该款轻机枪在1922年正式装备日本陆军,弹药和三八式步枪一样,使用的都是6.5*50毫米小口径步枪弹。

可以直接使用步枪的5发桥夹该枪的设计思想是,副射手可以在正射手进行射击的时候,在枪身左侧的装弹机中直接压入三八式步枪的5发桥夹,以达到机枪火力不中断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的战斗中,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基本上都没能达到这一目的。

该枪的枪管同样没办法进行快速更换因为战场并不是工厂的测试车间,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装弹机随时都会进入各种异物,影响供弹。

此外,该枪的风冷式枪管没办法进行快速更换,如果过热了,同样没办法继续进行射击。

九六式轻机枪日本的九六式轻机枪是日本在1936年研制的一款轻机枪,是以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作为基础,吸收在中国战场上其他轻机枪,如捷克式轻机枪的优秀设计改进而来的型号。

九六式轻机枪该枪的枪托同样很有特点,位于机匣之下,握把之后,因为看起来很别扭,因此又被称为“拐把子”轻机枪,该枪仍然使用6.5*50毫米规格的步枪弹,不过使用了新的30发弧形弹匣进行供弹,供弹入口位于机匣上方。

此外,该枪除了原来的机械瞄准具之外,还可以加设白光瞄准镜,瞄准镜安装在枪身左侧,通过燕尾槽固定。

该枪能够安装瞄准镜和刺刀该枪的缺点同样不少,因为是在大正十一年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因此结构复杂。

日本在二战时期装备的各种火炮极其性能

日本在二战时期装备的各种火炮极其性能

日本在二战时期装备的各种火炮极其性能重炮明治四十五年式150mm重加农炮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要塞重炮兵联队,这种150mm重炮也非常有威力,不过与96式150mm重加农炮不同,移动式大炮的移动底盘与发射底盘是分开安装,移动到炮击地点后必需卸掉移动底盘,然后再把大炮安装在发射底盘上,野外移动型火炮最大发射仰角只有30度,炮台固定式为35度,所以野外式发射没有炮台式射程远,这种大炮装备陆军第7师团函馆重炮兵联队,步兵第1师团横须贺重炮兵联队,步兵第20师团马山重炮兵联队等要塞炮兵联队,这几个师团有80门这种大炮,这种大炮还有改良式分别是大正7年式150mm重加农炮,90式150mm重加农炮,机动性比45式150mm好,野战发射底盘可以随炮机动。

这种火炮战争中只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

明治45年式150mm重加农炮资料服役年代:1912—1945 :口径:149.1mm炮管长:71515.0 mm (L 50)重量:炮台固定带护盾22800 kg 野外移动带护盾26136 kg (同时带射击底盘与移动底盘,护盾重量8吨)配用弹种:穿甲爆破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火炮俯仰角:炮台固定 -8 to +35.0 度野外发射 -8 to +30.0 度弹丸重量:40.2 Kg弹丸初速:875 m/sec最大射程:炮台固定22600 m 野外发射20200 m八九式150mm野战加农炮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精锐步兵师团所属炮兵部队,野战重炮兵旅团,重炮兵联队,独立重炮兵部队的远程野战加农炮,这种炮射程远,而且弹丸威力比日军的150mm野战榴弹炮的弹丸更大,这种火炮在918事变后开始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发挥了巨大毁伤作用,不过在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蛙跳战术,很少有机会遭遇到这种火炮的威胁,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8门89式150mm 野战加农炮参加了战斗,并取得了巨大杀伤效果,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炮击中身亡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资料服役年代:1929—1945口径:149.1mm炮管长:5963.0 mm (L 40)重量:10422 kg配用弹种:榴弹,纵火弹,化学弹火炮俯仰角:-5 to +43.0 度弹丸重量:40.2 Kg弹丸初速:734 m/sec最大射程:18100 m与同时期各国装备的150MM加农炮比较,该炮重量较轻,但最大射程有劣势。

抗日新篇—山西崛起抵御日寇资料《二战日军陆军编制及武器配备》

抗日新篇—山西崛起抵御日寇资料《二战日军陆军编制及武器配备》

抗日新篇—山西崛起抵御日寇资料《二战日军陆军编制及武器配备》一、小队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

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

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

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二、中队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三、大队步兵大队800---1500人驮/挽马制师团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

三单位制师团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独立混成旅团一线部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四/八挺重机枪?)守备部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1945年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独立警备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1945年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

编组了丁种师团,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装备2门步兵炮)。

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 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种情况下,弹药排要扩充为39人。

图说二战日军单兵装备,一般步枪手负重超23公斤

图说二战日军单兵装备,一般步枪手负重超23公斤

图说二战日军单兵装备,一般步枪手负重超23公斤1.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是二战日军绝对主力步兵武器,弹容5发,俗称“三八大盖”。

在有关抗战题材影视剧中同膏药旗、“屁帘帽”共同构成了日军的“三大件”。

因明治三十八年(1905)定型而得名。

所谓“大盖”指的是一个钢片做的的半圆筒形防尘盖,可随旋转后拉式枪机共同进退,起到防止沙尘进入磨损枪机的作用。

该枪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有1.28m,安装明治三十年式刺刀后更是直达1.68m,竖立起来绝对超过当时大部分的成年男性身高,这就是有关文艺作品中常说的“个子还没枪高呢”的来源。

2.三八式6.5mm步枪弹三八式步枪弹素来为人诟病,认为其口径小,杀伤力弱。

但该弹弹头细长,被甲前厚后薄,近距离内极易翻滚变形从而形成可怕的空腔效应;然在中远距离上弹头的较高转速使其比较稳定,不易翻滚,对目标物往往是穿透力强而杀伤力不足。

二战日军可随身携带120发步枪弹,置于三零式弹药盒内。

三零式弹药盒由两个前盒和一个后盒构成,每个前盒可容纳30发子弹,后盒容纳60发。

120发的携带量可保障日军颇为充足的火力输出。

3.手雷二战日军的制式手雷主要为91式(1931年装备)和97式(1937年装备),97式取消了下部的发射药筒,所以不能再使用掷弹筒发射。

这两款手雷的标志性使用动作就是在头盔、石头等坚硬物体上磕一下再扔出去。

为何如此奇葩?究其原因,同其独特的双重保险结构有莫大关系。

第一重保险打开保险销,使击针处于待发状态即可;而要突破第二道保险,则需将保险帽在坚硬物体上猛磕一下,促使击针下移击发底火以点燃延期火药,然后迅速掷出,延期火药燃毕后即会引爆雷管和主装药4.90式钢盔因1930年(神武纪年2590年)正式装备部队而得名。

厚度1mm,全重1kg。

顶部有4个小孔以作通风之用,常覆盖防止日晒过热的布制钢盔套和用来插伪装物的伪装网。

90式钢盔主防炮弹破片,对枪械直射的防御效果不理想。

其实二战日军另有一款防御力出众的钢盔——98式(1938年,神武纪年2598年定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日军主要地面武器装备(八)标签:战车厚度加农炮榴弹炮柴油发动机2006-12-19 22:15O-1型120吨重战车O-1型120吨超重战车以打击敌方坦克为主要任务,是100式100吨超重战车的后续发展型号,同样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方与后部各有1个安装1门47mm战车炮的副炮塔,履带经过改良,接地压力减小,行动能力已可接受,火力更强大,装甲更厚实,主炮为1门威力非常强大的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可以在远距离轻松的击毁盟军重型坦克,并有自动装弹机,这型重战车除了可以打击对方装甲目标以外也可以实施远程压制炮击,日军决定把这种重战车作为本土决战利器,但120吨重战车样车通过测试准许量产后不久,战争就结束了,唯一样车被日军自行销毁O-1型120t重战车资料服役年代:1944.1—1945战车重量:120.0 t车体前装甲厚度:200 mm炮塔前装甲厚度:200 mm车体侧装甲厚度:110 mm炮塔侧面装甲厚度:110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焊接速度:20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550马力液冷汽油发动机 x 2主炮: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 x 1副炮:1式47mm战车炮 x 2 (1前1后)乘员:7名特殊战车名称用途不明怪物战车资料不详试制特三型飞行战车由飞机牵引的滑翔战车自行火炮防空卡车这类东西战场上很常见,但都无制式型号,所用卡车上出厂就有个高射机关炮或机关枪架,很多型号卡车都有,属于定制武器九八式甲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野战防空掩护,所载高射机关炮可以方便的拆下来使用九八式甲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资料制造年代:1940—1945战斗重量:—车体前装甲厚度:—战斗室前装甲厚度:—车体侧装甲厚度:—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速度:45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98式20mm单装高射机关炮乘员:—九八式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野战防空掩护98式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资料制造年代:1939—1945战斗重量:—车体前装甲厚度:—战斗室前装甲厚度:—车体侧装甲厚度:—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速度:45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98式20mm单装高射机关炮乘员:—九八式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野战防空掩护98式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资料制造年代:1939—1945战斗重量:—车体前装甲厚度:—战斗室前装甲厚度:—车体侧装甲厚度:—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无速度:45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98式20mm联装高射机关炮乘员:—九七式120mm自走重加农炮自行远程压制火炮,原本用来为大部队提供远程压制火力,战争末期由于火力超强,也被赋予了反战车任务,准备用来在本土决战中打击美军可能会动用的潘兴式重型坦克97式120mm自走重加农炮资料服役年代:1938?—1945战斗重量:—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25 mm车体侧装甲厚度:20 mm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无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速度:18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主炮:加式120mm重加农炮乘员:7名九七式120mm自走短榴弹炮用于伴随压制任务,有完整炮塔,但火炮发射的弹丸初速太低,反战车能力不强与97改中战车差不多,应该也属于自行山炮,这型自走短榴弹炮被命名为97式是因其采用97式改中战车的底盘与炮塔,并非在1937-1938年间制成,实际上这型自走短榴弹炮是在1942年年底才出现97式120mm自走短榴弹炮资料服役年代:1942—1945战斗重量:17 t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炮塔前装甲厚度:25 mm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炮塔侧面装甲厚度:25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速度:36 km / h续航距离:370 km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特式120mm短榴弹炮乘员:4名一式75mm自走野炮用于为装甲部队提供压制打击能力,可伴随装甲部队前进,战争后期则主要充当自行反坦克炮使用,所载90式75mm野炮在1000m距离可以击穿75mm锻压钢装甲,500m距离则可击穿100mm锻压钢装甲,有相当强的反装甲能力,可以对抗美军后期型M4中型坦克,这型自走野炮所用底盘是根据97式中战车车体为基础加厚装甲制成的1式75mm自走野炮资料服役年代:1941—1945战斗重量:15.9 t车体前装甲厚度:41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50 mm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12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速度:38 km / h续航距离:380 km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1式75mm战车野炮(90式75mm野炮)乘员:5名一式105mm自走榴弹炮用于为装甲部队提供压制打击能力,可伴随装甲部队前进,战争后期也充当过自行反坦克炮使用,有击毁M4中型坦克的记录,这型自走野炮所用底盘与97式中战车车体相同1式105mm自走榴弹炮资料服役年代:1942—1945战斗重量:16.3 t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25 mm车体侧装甲厚度:20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20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速度:38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1式105mm战车榴弹炮(91式105mm野炮)乘员:5名二式75mm自走山炮用于为装甲部队提供压制打击能力,可伴随装甲部队前进,2式75mm自走山炮有完整的炮塔结构,基本是辆中战车而不象自走炮,不过这型炮车的确是用来执行压制射击任务的,为装甲部队提供曲射火力支援,火炮射击速度比1式75mm自走炮更快,山炮弹携弹量63发,2式75mm 自走山炮也有一定的战车交战能力,打击轻型坦克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付美军后期型M4中型坦克是很困难的,这型自走山炮所采用的底盘与1式中战车相同2式75mm自走山炮资料服役年代:1942—1945战斗重量:16.7 t车体前装甲厚度:50 mm炮塔前装甲厚度:50 mm车体侧装甲厚度:35 mm炮塔侧面装甲厚度:35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焊接速度:44 km / h续航距离:200 km发动机:240马力 100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99式75mm战车山炮(由41式75mm山炮修改而来,炮弹初速为445 m/sec )乘员:5名三式75mm炮战车主要用于执行反战车任务,相对1式75mm自走野炮加强了反战车射击的直射瞄准设备,并且战斗室由1式75mm自走野炮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型,底盘是根据97式中战车车体为基础做些修改制成,战争期间全部部署在本土,并无海外派遣作战记录3式75mm炮战车资料服役年代:1943—1945战斗重量:17 t车体前装甲厚度:28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25 mm车体侧装甲厚度:20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12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速度:38 km / h续航距离:378 km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3式75mm战车炮(仍为90式75mm野炮,与1式75mm自走野炮的1式75mm 战车野炮区别是有炮口制退器)乘员:5名四式75mm炮战车用于执行反战车任务,为部队提供远距离反战车直射火力,可在2000m距离上正面击毁M4中型坦克,反战车威力十分强大,不过这种炮战车很晚才出现,没有派驻海外,全部准备用于本土决战,所以没有遇到实战机会4式75mm炮战车资料服役年代:1945.01战斗重量:16.5 t车体前装甲厚度:12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18 mm车体侧装甲厚度:12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装甲类型:渗碳钢装甲装甲结构:焊接速度:40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65马力 4冲程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5式75mm战车炮(4式75mm高射炮)乘员:7名四式150mm自走榴弹炮用于伴随装甲部队提供压制火力支援与反战车任务,这种自走炮实际更侧重反战车任务,安装完善的反战车射击瞄准设备,装备这种自走炮就是因为日军看到当时日军现有战车,大多数反战车火力不强,要靠自走炮提供反战车支援,希望拥有一种可以在2000m以上距离击毁敌人M4中型坦克的自走炮。

日军装甲部队原本青睐96式150mm野战榴弹炮,更有人提出要用96式150mm重加农炮或89式150mm野战加农炮,但遭到步兵部队的强烈反对,因为这些大炮产量有限,如果装甲部队装备这类新锐大炮,那步兵部队的装备自然受影响,最后不得已,装甲部队选用了步兵部队觉的无所谓的38式150mm野战榴弹炮,作为4式150mm自走炮的主炮,虽然38式150mm野战榴弹炮威力不如96式150mm野战榴弹炮,更不如96式150mm 重加农炮,但也可以满足在2000m以上距离击毁敌人M4中型坦克的要求,这型自走榴弹炮所用底盘与97式中战车车体基本相同4式150mm自走榴弹炮资料服役年代:1943—1945战斗重量:16.3 t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25 mm车体侧装甲厚度:20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20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速度:38 km / h续航距离:200 km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明治38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乘员:6名四式300mm自走重迫击炮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要塞攻坚重型火力支援,但这种自走炮设计完成时,日本已经处于守势,已经不需要这种攻城重迫击炮了,所以只制造了4辆,并没有后续投产4式300mm自走重迫击炮资料服役年代:1944—1945战斗重量:16.5 t车体前装甲厚度:8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8 mm车体侧装甲厚度:8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8 mm装甲类型:渗碳钢装甲装甲结构:焊接速度:40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65马力 4冲程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3式300mm战车重迫击炮乘员:7名五式47mm炮战车用于执行反战车任务,全是由95式轻战车改造,可以说是95式轻车的废物利用,但只能在200m内的近距离正面威胁美军M4中型坦克,反战车能力较弱,不过这种炮战车要比装相同主炮的97改中战车造价便宜的多,正面防护力也比95式轻战车强的多,95式轻战车改成这种炮战车应该还算很成功,这种炮战车也是本土决战武器,战争期间无海外作战纪录5式47mm炮战车资料服役年代:1945战斗重量:8.5 t车体前装甲厚度:30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30 mm车体侧装甲厚度:10 -12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12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 焊接混合速度:40 km / h续航距离:240 km发动机:120马力三菱A6120VD 型4冲程6缸柴油发动机主炮:1式47mm战车炮(1式47mm速射炮)乘员:3名五式105mm自走重加农炮自行远程压制火炮,本土决战武器,但主要目的是打击美军可能会动用的潘兴式重型坦克,也可进行地面远程压制射击,主炮陆军的5式105mm远程加农炮,实际就是海军秋月级驱逐舰100mm主炮的修改型,这种火炮穿甲威力极大,能够远距离轻易击毁盟军任意型号重型坦克5式105mm自走重加农炮资料服役年代:1945战斗重量:18 t车体前装甲厚度:12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18 mm车体侧装甲厚度:12 mm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12 mm装甲类型:渗碳钢装甲装甲结构:焊接/ 铆接混合速度:45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65马力 4冲程气冷柴油引擎主炮:5式105mm重加农炮乘员:5名九五式120mm自走榴弹炮用于伴随压制任务,主炮是由明治38年式120mm野战榴弹炮,这型自走榴弹炮被命名为95式是因其采用修改过的95式轻战车的底盘,并非在1937-1938年间制成,这型自走榴弹炮是在1944年才出现,装备本土机动打击师团,属于本土决战兵器,战争中未有实战机会95式120mm自走榴弹炮资料服役年代:1945战斗重量:—车体前装甲厚度:12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18 mm车体侧装甲厚度:12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12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速度:33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15马力三菱A6120VD型 4冲程6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明治38年式120mm野战榴弹炮乘员:5名九七式105mm自走重加农炮自行远程压制火炮,用来为大部队提供远程压制火力,主炮为威力强大的5式105mm重加农炮,由于火力非常强劲,也被赋予了反战车任务,准备用来在本土决战中打击美军可能会动用的潘兴式重型坦克,这型自走加农炮采用97式中战车底盘,火炮是指向车体后方,这型自走加农炮是战争末期才出现,属于本土决战兵器97式105mm自走加农炮资料服役年代:1945战斗重量:—车体前装甲厚度:25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无车体侧装甲厚度:25 mm战斗室侧装甲厚度:无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铆接速度:31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主炮:5式105mm重加农炮乘员:6名五式一型105mm炮战车自行反战车炮,本土决战武器,主炮为威力巨大的5式105mm重加农炮,主要用途是打击美军可能会动用的潘兴式重型坦克,也可进行地面远程压制炮击,这型炮战车除了105mm主炮外还安装有1门47mm战车炮与2式乙型联装20mm高射机关炮,此外正面装甲也异常厚重5式1型105mm炮战车资料制造年代:1945战斗重量:45 t车体前装甲厚度:125 mm战斗室前装甲厚度:180 mm车体侧装甲厚度:25mm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25 mm装甲类型:合金装甲装甲结构:焊接速度:40 km / h续航距离:—发动机:550马力 98式4冲程12缸液冷汽油引擎主炮:5式105mm重加农炮副炮:1式47mm战车炮乘员:6名分享到搜狐微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