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象山部分地名的来历
象山地名中的盐文化
他 们 的 先 祖 当初 大 都 是 以 烧 盐 为生 的 , 与“ 盐” 仃 着 干 丝 缕 的 关 系 。如 :
溪沿厂 , 在今 贤庠镇 , 占代 足个盐村
盐厂① , 在今 贤庠镇 今 “ 贤库” 即“ 盐, ’ ’ ’ 雅化 r 的
为 业 。 而后 渐成 集 市 , 改称 “ 新 厂街 ” 。
海墩① ( 贤庠 ) , 在贤庠镇 北 1 . 6 公里处 , 由海涂 围塘建
村 。祖上 以烧 盐 为业 , 时村 中多 “ 盐 泥墩 ” , 故名“ 海墩” 。 海墩村分为 “ 海上 ” 、 “ 海中” 、 “ 海下 ” 三村 , “ 海 上” 村 位于海 墩 内部 , 离 象 山港 较远 , 地形 较 高 ; “ 海 中” 村 位于 海墩 中 部; “ 海下” 村位 于海墩北部 。
盐 民。调 查 中 , 笔 者发 现象 山盐 业 产 场地 分市 , 』 匕 起 象
山港南 岸 , 南至 二 = - 门湾 边及南 田岛许 多村浩 , 力 沿 象I j I 淡 海 沿线村 落 , 经上 千年 沧桑变化 , 给我们 留_ 卜r 许 多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思想 的一种积 淀和综合 的产 物。
的 盐业 生产 地名 ( 虽然 许 多地 名 已经 消 失或 即将 消火 )
把这些 地 串联起来 , 则能反 映 } f I 象 …曾 有过的海盐 乍
产形态 和其产生 的文化。本 文试【 刳收拾 这 些 地 残 片 , 筑
一
斑 而 知全 豹 , 折 射 象 …历 史 l 的海 盐 q 一 产 义化 的 f
貌
一
、
厂、 墩、 舍: 盐 业生 产 聚落处所
象山
海洋旅游业蓬勃兴起
距中心城区5公里的国家“AAA”级海滨旅游 度假区松兰山六个沙滩蜿蜒相连,岬角礁石峭挺拔, 山川洞穴千姿百态,与石浦皇城沙滩、红岩长廊成 为宁波市新十大名景。由杭州宋城集团和象山共同 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 渔村”,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计划于2004年完 工。还有“海上仙子国”之称的渔山列岛、“中国 檀香山”之美誉的檀头山、钟灵毓秀的灵岩山以及 拥有峻峰怪石、摩天石林的花岙岛等都能让你留连 忘还。
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52.74万人。
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 的有力补充。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 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1949年7月8日,象山解放。10月成立县人民政府,属 宁波专区。 1952年,南田从三门划归象山。 1954年4月,象山改隶舟山专区。 1958年10月,宁海县并入象山,隶台州专区。
第一届 “海景杯”中国象山国际海钓节于2007年6月10日--11日举行 第二届 “荔港杯”中国象山国际海钓节于2008年5月16日--18日举行 第三届 中国象山国际海钓节于2009年5月 第四届……
宁波松兰山海滨旅游度假区位于象山县城东南9公里的海滨,规划面 积25.1平方公里。区内海滨风光优美、海洋文化厚重、休闲度假设施 完善。 松兰山是天台山由西向东奔入大海的余脉,大自然对她进行 了成千上万年的打磨、修饰,使之长成为东海岸边一处集豪气冲天、 千娇百媚于一身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海间一条长12公里的观光公 路构勒出曲折绵长的海际轮廓线,众山青青、曲折多姿;这山,下处 入海戏浪花、上处长天揽云雾;天晴时,金沙闪闪白浪间,雨飘日, 薄雾环绕青山岙;波动的海浪,令海面众多的岛礁似在沉浮间跃跃欲 飞。难怪古人把这一带称作——游仙乡,明朝时修建了一座军用城池, 美名为“游仙寨”,现在这一城池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 海岸、岛礁是传说中的安期生得道升天的修炼之地。
象山县:象山县-概述,象山县-历史沿革象山县
象山县:象山县-概述,象山县-历史沿革象山县话题:象山县道家文化文化活动木本植物象山县象山县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位于东海之滨,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东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浙江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
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象山户籍人口50.33万人。
象山县_象山县-概述象山县地图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八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
现辖有10镇5乡三个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52.74万人。
[]象山历史悠久。
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补充。
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强化工业主体,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城市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双拥模范县、民间艺术之乡、柑桔之乡和省建筑之乡、小康县称号。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中心城区由丹东、丹西、爵溪3个街道组成,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
人民广场、体育馆、广电中心、医疗中心、高教园区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性设施相继完成或正在紧张施工中。
她正向着“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海洋旅游业蓬勃兴起,距中心城区5公里的国家“AAA”级海滨旅游度假区松兰山6个沙滩蜿蜒相连,岬角礁石峭挺拔,山川洞穴千姿百态,与石浦皇城沙滩、红岩长廊成为宁波市新10大名景。
由杭州宋城集团和象山共同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渔村”,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计划于2004年完工。
象山2000年 不老的传说和海鲜的盛宴
象山2000年不老的传说和海鲜的盛宴作者:唐勇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10期相传2000多年前,徐福来到象山蓬莱山,为秦始皇炼制仙丹,留下了一个丹城的不老传说,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长生文化。
在明代,倭寇数次入侵均以象山为登陆点,半岛军民则奋起反抗,决不许倭寇践踏自己的土地,而抗倭英雄戚继光也在这里取得了胜利。
象山半岛拥有极为丰富的海鲜资源,当地渔民烹调时遵循最原始的鲜味,自然天成,而其中最著名的大餐,当属石浦的“海鲜十六碗”。
天长地久,岁月悠悠,一方水土,养育了象山半岛一代代“弄潮儿”。
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象山半岛深沉的历史厚度。
无论是独具特色的渔文化、蓬莱仙岛的传说,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以及后来残酷战争的磨难……一切都像浩瀚的东海,总有无数的潮起潮落,但无论如何,象山人都一如既往地热爱并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其实,这是一个文脉深沉的家园。
2000多年前,为了满足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徐福出海寻仙丹,象山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的炼丹发源地之一;600多年前,倭寇侵犯,抗倭英雄戚继光在象山境内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的残忍暴行,象山军民团结一致,树立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象山精神”……这也是一个物华天宝的家园:有“东海夫人”、“大海的女儿”之美誉的淡菜驰名中外,成为象山人款待天下亲朋的绝世佳肴;干笋、香菇搭配被誉为“海上人参”的弹涂鱼,鲜美细嫩,爽滑可口;“海鲜十六碗”色香味俱全,令人赏心悦目,来了就舍不得走……“蓬莱仙山”的不老传说象山半岛多为丘陵地貌,坡度平缓,绵延的山岭蜿蜒起伏,形成了多处美丽的港湾。
清冽的海风伴随着热闹的海浪声阵阵袭来,让人忍不住长久驻足;远处的岛屿与海洋连成一片,若是恰好有云朵飘过,胜似蓬莱仙境。
这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温和湿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旦天边飘来一朵乌云,雨就一定会接踵而至,好在恼人的雨总不长,所以一天之中,象山可能会有好几次“雨过天晴”。
象山简介介绍
山水景观
总结词
象山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山水景观,给游客带来别样的旅游体验。
详细描述
象山的地形地貌独特,有山峦、溪流、瀑布、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这些景点 为游客提供了登山、溯溪、观光、休闲等旅游活动,让游客可以在大自然中感 受自然之美。
近代经济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山的 经济逐渐发生了变化,新 兴产业开始出现。
近代文化发展
在近代,象山的文化逐渐
在现代,象山的政治逐渐发展起 来,成为了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
。
现代经济发展
在现代,象山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 展,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经济强县。
教育与科技发展
象山县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同时,象山县还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改革,提 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科技发展方面,象山县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转化。同时,象山县还鼓励企业加强自主 研发和技术引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THANKS
人口与民族
象山人口以汉族为主,也有部分少数 民族居民。
象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 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风貌。
根据2021年统计数据,象山全县总人 口约为58万。
气候与地形
象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象山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也有部分平原和沿海滩涂。
象山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为发展 旅游业和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优势。
历史文化遗址
总结词
象山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保留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宁波象山简介
宁波象山简介宁波象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北部,是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它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它的海岸线长达200公里,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宁波象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
在历史上,它曾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
在宋代时期,宁波象山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旅行者前来交易和观光。
在明清时期,宁波象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是中国海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象山的自然景观非常美丽,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象山岛,它是一个美丽的海岛,拥有清澈的海水和美丽的沙滩。
在象山岛上,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海景和丰富的海洋生物。
此外,宁波象山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景点,如天一阁、梅林、东钱湖等。
宁波象山的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天一阁,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馆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图书馆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在天一阁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珍贵的古籍和文物。
此外,宁波象山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文化景点,如梅林、东钱湖等。
宁波象山的美食也非常有名,拥有许多著名的特色菜肴。
其中最著名的是象山海鲜,它是宁波象山的特色美食之一。
象山海鲜以其新鲜、美味、营养丰富而闻名于世。
此外,宁波象山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美食,如象山烤鸭、象山烤鱼等。
总之,宁波象山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它的海岸线长达200公里,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宁波象山的历史悠久,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文化景点。
此外,宁波象山的美食也非常有名,拥有许多著名的特色菜肴。
如果你想要体验中国的海滨风情和文化底蕴,那么宁波象山绝对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系列报道(02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系列报道(02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石浦老街石浦镇位于东海之滨、象山半岛南端,全镇陆地面积121.6平方公里(含海岛面积19平方公里)。
下辖77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有常住人口8.2万,流动人口3万余人。
石浦港北连舟山渔场,居大目洋、渔山、猫头洋等国内主要渔区的中心,历来是东海渔场主要渔货交易市场和商贾辐辏之地。
现为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省二类开放口岸。
石浦港旧称“酒吸港”,又名荔港,呈东北-西南走向,由东门、对面山、南田、高塘诸岛围列成天然屏障,形成四岛屏罗、五门环列的“月牙”状封闭型港湾。
有铜瓦门、东门、下湾门、蜊门及三门等五个水道与外海相通,港区主干中心线全长18公里,宽0.4-3公里,面积约27平方公里,可泊万艘渔船;水深4-33米,可行数千吨级海轮,港内风轻浪平,可避10级以上大风,是东南沿海著名的避风良港。
石浦古城老街石浦老街中的中街是其中一条保留最为完整、古老、奇特、繁华的商贸街。
老街上老屋梯级而建,石板巷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门式封火墙有序排列;不足250米的街道,布列着100余号大小店铺,钱庄当铺、烟馆妓院,山珍海味、锦缎丝绸、中药西药等应有尽有。
当地民谚云:中街石阶镶山坡,五道火墙天上挂;店铺商号密如麻,门前门后迎百舸。
真实地反映了这条经历了600多年风雨的老街的特色。
门前摆放着由各类海螺、贝壳等串结而成的小饰品,房檐下悬吊挂着各式的花盆,分外别致。
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檀头山檀头山岛,位于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东部的大目洋与猫头洋交界海面上。
西南近南田岛,北距象山县城丹城镇37.5公里,离石浦8公里,由石浦港乘航前往约需40分钟。
岛呈南北向,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1.6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
全岛原有10个自然村,三千多人口,以海洋捕捞为业。
群众内迁石浦后,现在大约还有几十位本土老人留守故土。
檀头山岛地势高陡,山岗叠翠,连绵起伏。
主峰石檀山居岛东侧,海拔225米。
象山概况
象山概况象山地名象山县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全县由象山半岛东部和沿海656个岛礁组成,陆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25公里,素有“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和天然氧吧之美誉。
北部象山港为著名深水良港,南部石浦港是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二类开放口岸。
全县辖10镇5乡3街道,总人口53.7万。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3.9平方公里,人口20.7万人。
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象山人民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实践“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深入实施“桥海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民、和谐惠民”四大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走海陆一体化发展之路,全力以赴保增长促调整、保民生促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05年列63位。
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针织名城、中国渔文化之乡、中国梭子蟹之乡、中国海鲜之都、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省文明县城、省建筑之乡、省教育强县、省文化先进县、省旅游经济强县、省科技强县等荣誉称号。
2009年,实现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37.1亿元,增长8.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4%、48.7%、35.9%;财政收入30亿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0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均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2.5亿元、农业总产值65.3亿元、自营进出口13.8亿美元。
特色经济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人敢于创新,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滨海特色产业体系。
一是临港产业蓬勃兴起,以海洋装备、新型能源、船舶制造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初具规模,被列为市重点船舶产业基地,海洋运输总运力达54.4万吨,居浙江省前列。
象山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的文化宝藏
象山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的文化宝藏象山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的文化宝藏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象山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宝藏之一,这座拥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山峰,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一、象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东南部,东濒东海,西临鄞州湾,北与宁波市区相连。
地处宁波港口经济区,向东北可与上海直线航程仅150海里,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
象山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藏,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早在距今20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象山就是古人类活动的地方。
而在商周时期,象山作为一个冶炼铜器的重要地点,因而有了“三星铜都”的美誉。
宋代以后,象山曾是中国沿海重要的航海门户,对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象山的文化景点1. 象山石刻象山石刻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存在,被誉为“东方石窟”。
石刻形象独特、技艺精湛,刻有佛像、神仙、花鸟等各种形象,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艺术内涵。
这些石刻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和文化的重要遗迹。
2. 冯山古城冯山古城是象山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它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古城内保存着宋代的城墙、城门、古戏台等建筑,展示了古时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
古城附近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庙宇和民居,使游客能够深入感受到古代象山的风貌和风情。
3. 宁波河姆渡遗址象山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山上,河姆渡遗址则是象山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最早的文明之一,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
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如陶器、玉器、石器等,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是游客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三、象山文化的影响和价值1. 文化交流与融合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洋门户城市,象山在古代就扮演着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
通过海上贸易,大量的外来文化进入了象山,与本土文化形成了融合与互动。
宁波象山部分地名的来历
今天,我们仍对远古先民们神奇地创造能力赞叹不已,想象着他们顽强地生活着,浪漫而富有激情.但这一切都无法得到文字地印证,显得神秘莫测.翻开历代象山县志,都有一段遥远地记录,同样扑朔迷离.让我们先看一下《史记·秦始皇本纪》地记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刚刚一统天下当上皇帝得秦始皇正梦想着长生不老,于是派徐市领着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徐福(徐市)率众男女去哪里了?民间流传众说纷纭.象山人会告诉你:那天徐福航行海上看到远处有一古木参天、溪水潺潺地毓秀之地,便说这就是蓬莱也.徐福率众人兴冲冲登上距塔山西面三里之地地蓬莱山,在山坡商筑庐凿井,意欲安营扎寨,想在这天高皇帝远地地方,尝一尝海天一方地滋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当然是徐福地如意算盘,第二年(前),秦始皇便南巡来到鄞县.徐福闻风丧胆,即使率领一帮不明长生之老为何物地随行人员登上船只,避往它处,据说这一漂便漂到日本.对这则遥远地传说,历代文人多有感叹、吟哦.宋象山县令林旦也为之感叹了一番:“采药瀛洲去,扁舟竟不还.黄金成海外,故井独人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松兰山松兰山海滨度假区地名称,很多游客说他好听优美,松树象征着坚毅挺拔,兰花代表着清闲幽雅,那么,这么好听地名称又是怎么来地呢?这里有这样几个传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传:这里原无海湾,风浪大,赶海渔船常出事故,海龙王为此发了善心,送来了小山,有了海湾,因名送来山,后谐音松兰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传:这座小山原是上余村一户姓大户所有,一次余姓当家人在海上出事故,被梅岙村梅松树救起,为感救命大恩,把自己地女儿余兰花嫁给梅松树,这座海边小山作为嫁妆.故名送囡山,后谐今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传:这里原是个硕大海湾,山湾里森林郁葱,鸟语花香,林中住着一户人家,父女二人.一日东海龙王巡游至此,被这里地景色所吸引,想在此地建造游乐宫,并设法驱走父女俩,几次行动均被父女识破,龙王大怒,强行冲毁田园房舍,女儿敏捷爬上高坡,父亲迟缓被海浪卷走,女儿见状,跑到礁岩上大声哭诉,三日三夜昏死过去,被神仙安期生救起,告其去瑶池王母处救助.她历尽千辛万苦求得了救父之道,在海滨岸岩上种植松树和兰花,每天培土浇水,经九九八十一天地护养,松树长成大树,兰花含苞欲放,又经七七四十九天,松树长成参天大树,兰花朵朵盛开,这时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白裙地小女,手捧兰花站在松树下,面朝大海念动密诀,顷刻,一声天崩地裂地轰响,山湾中射出了无数地岬角(山嘴)压向龙宫,海龙王无奈只好送还父亲.从此人们就将她称为松兰姑娘,把此山叫作松兰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以上只不过是民间传说,事实上,这里地山多松树和兰花,因而得名.宋皇城沙滩著名地石浦渔港,地处美丽富饶地象山半岛南端,是镶嵌在祖国东海岸上地一颗宝石;宋皇城沙滩(俗称石浦沙头)就在石浦渔港东北二公里许地一处海隈,是嵌在宝石上地一颗璀璨地明珠.据象山明嘉靖县志载,南宋初亡之时,有乡人在这附近海面上发现许多浮尸,其中有一少年男尸,穿绣龙黄袍,人们怀疑此系不久前崖山海战中地阵亡将士,由海潮冲卷而来.穿绣龙黄袍者,应是被大臣陆秀夫背者投海殉国地皇帝赵寻."遂葬焉,外围以墙,因名宋皇城."宋皇城沙滩也因此而得名. 宋皇城沙滩南北长三四里,落潮时宽约米,城弧形.沙质极佳,早有人称其为"黄沙细如练绢".海浪在沙滩上地运动,气势磅礴,情感丰富.这里既有豪迈、壮阔、粗犷,然而亦有几分温柔.宋皇城沙滩.向来就是一处天然地游乐场.每年三月初三,在这千米沙滩上,游人如织,欢声如潮."三月三,走沙滩,海螺爬上滩",就是石浦地区妇孺皆诵地民谣.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象山地由来【民间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头大白象,是玉皇大帝地坐骑.大象总想到凡间去走走,只是天有天规,不能私自下凡.这一天,大象在南天门口吃草,见守门金刚在打瞌睡,其就偷偷跑出南天门,向下一看,正好看到大海边上一个好看地小岛.其想:凡间有介好地地方,我要是能去游玩一下多好啊!一动心,也不顾啥天条,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小后生驾起祥云,一会儿就降落在岛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岛上一个老头看到这个陌生地人,便上前问道:“你从哪里来,叫啥名字?”大象脑筋一动,答道:“我叫阿祥,在海上抲鱼,让大风刮到这里来了.”老头看其衣服破旧,就讲:“侬住到我屋里去吧!我屋里只有阿拉两老,交关冷清.”阿祥说:“那我就做你地儿子吧!”老头蛮喜欢,高兴地把阿祥领回家.阿祥再也不想回天上去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凡间过了一年半,大象私自下凡地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帝龙颜大怒,下令天将去把大象捉回.一天黄昏,阿祥抲完鱼,打算回家.突然,天空响雷闪电像要塌掉一样,阿祥晓得不好,连忙奔跑回家.两老见其慌慌张张地跑来,问其出了啥事?阿祥眼泪汪汪,勿讲闲话.这时,天将已闯进院子,两位老人吓得昏倒在地.大象跑到海边,回头看了看两个亲人,叹了口气,纵身向海里跳去.只听“轰”地一声响,海面升起一座山,把大陆和小岛紧紧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半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后来,这地方住地人多了起来,就把其称为“象山”.丹城地由来【民间故事】从前,有个山东人叫徐福,跑去跟秦始皇吹牛,他在海上遇到一位大仙,大仙把他带到东南方地蓬莱山.山上有一座非常好看地宫殿,他急忙跪在大仙脚下,请问大仙,秦始皇怎么样才能得到长生不老地仙药.大仙说:只要始皇能送来童男童女,能工巧匠,就能得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秦始皇听了竟然相信了,非常高兴.马上下旨全国,征收三千童男童女,三百技艺最好地能工巧匠和各种种子、家畜、农具等,一起让徐福带到蓬莱山,去取回长生不老地仙药.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徐福只好硬了头皮,从山东下船出海.只是他知道世界上哪有什么神仙和不老药呢?现在只得听天由命,让船在大海里漂.也不知漂了几天几夜,忽然看见海中有一高山,山上长满又高大地树,确实是个难得地地方.他就对船上地人说:“这就是蓬莱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徐福把大家带到了山上,造了一座道观,又在山下挖了口水井,打算在这里长期隐居下来.不料第二年,秦始皇南游发现他在这里隐居,这可是要满门抄斩地大事,于是,徐福连夜带了童男童女、工匠,慌慌张张下船逃跑.据说,后来漂到现在地日本,才定居下来.蓬莱山留下了徐福建造地道观和水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后来,有个叫陶弘景地道士满世界云游,求仙炼丹.发现了蓬莱山和山上地道观,山下地水井.他就住了下来.取了井中泉水,到蓬莱观炼丹.还把自己地像,画在观内墙壁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到了唐朝,象山县建立了,县城就设在蓬莱山下地彭姥村.以后,有人在蓬莱山上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蓬莱观和水井地由来.人们根据碑文记载,把蓬莱山改称丹山,造了炼丹亭,重建了蓬莱观,塑了陶弘景地像,把陶弘景炼丹用地水井,取名为“丹井”,蓬莱山下地县城称为“丹城”,一直沿用到今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石浦地由来石浦是古镇,宋范成大地《吴郡志》上已见此名.清《淤南志》称石浦为“视县诸镇,名最古亦最著名.”据现有资料考查,石浦成镇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从前,石浦不叫石浦,叫宋里,那为什么后来叫做石浦呢?原来,宋里镇上出了一个状元叫卫泾.卫泾小地时候是在宋里镇上地一家叫友顺堂地私塾里读书地.卫泾一考上状元,乡里地豪富士绅纷纷上门拜见,送礼贺喜,谁知卫泾谁都不见.大家眼见马屁拍不上,这些人急得团团转,其中有一个机灵地乡绅向卫泾身边地师爷打听,如何才能讨好卫泾状元?师爷说:“卫老爷曾经说过他小时候在友顺堂里读书,友顺堂地老师有恩于他,但是老师已故,无以为报,他想在这儿建一座衣冠冢,以表示勿忘之心.还说衣冠冢最好选用太湖之石叠成像小山一样.” 当地士绅得到了这一消息后,欢喜得不得了,立即把友顺堂对面地小石桥改名为状元桥,并纷纷出资疏通大华浦,安排了大批船队,日夜赶装太湖石,大华浦顿时一片繁忙景象.卫状元见此情景,高兴得哈哈大笑,连声说:“这地方分明是运石之浦.” 从此,大家开始称宋里镇为石浦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象山与丹城的由来
来了 ” 老 头看其衣服 破 旧. 就讲 : “ 你住到 我屋 里去吧 ! 我屋 里只有我们 老两 口太 冷清 。 ” 阿祥 说: “ 那我 就做你 的儿 子吧 !” 老头 蛮喜欢 , 高兴
地把 阿祥 领 回家 。阿祥再也 不想 回天上 去 了。
天上 一天 . 地 上 一 年 凡 间 过 了一 年 半 . 大
大 象 跑 到 海 边 .回 头 看 了 看 两 个 亲 人 .叹 了 口
上长满 了高大 的树 . 确实是个难得 的地方 . 他就 对船上 的人说 : “ 这 就是蓬莱 山。 ” 徐福把 大家带
到 了 山上 .造 了一 座 道 观 .又 在 山 下 挖 了 口水
气. 纵 身 向海里跳 去 只听“ 轰” 的一声 响 , 海 面 升起 一座 山 . 把 大陆和小 岛紧紧连 在一起 , 成 了
发现 了蓬莱 山和山上 的道 观 、 山下 的水 殿. 他跪在 大仙脚下 : “ 请 问大仙 , 秦 始皇怎 样才 仙炼 丹 . 他就 住 了下来 , 取 了井 中 泉水 , 到蓬莱 观炼 能得到长生 不老 的仙 药? ” 大 仙说 : “ 只要 始皇能 井 . 丹 . 还把 自己的像 。 画在 观内墙壁上 。 送 来童男 童女 . 能工 巧匠 , 就能得 到 。 ” 秦 始皇听
很 久 以前 . 天 上 有 一 头 大 白象 . 是 玉皇大帝
的坐骑 大象总 想到凡 间去走走 .只是 天有 天
规. 不 能 私 自下 凡 这一天 . 大 象 在 南 天 门 口吃 草 . 见 守 门金 刚
在 打瞌 睡 , 就 偷偷 跑 出南 天 门 . 向下 一看 。 正 好
看到大海边上 一个好看 的小 岛。 大象想 : 凡 间 有 个好 的 地 方 . 我要 是能 去游玩一下 多好啊 ! 一 动
象山故里金溪
金溪旅游风光宣传片初稿象山故里金溪金溪,一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曾因出金产银,溪水色泽如金而得名,是江南为数不多的千年古邑。
金溪建县于北宋淳化五年,迄今已有1017年,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古邑。
翻开中华五千年史册,赣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而金溪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更是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用这么几个字来概括:“象山故里、心学源头,诸多文化、相融共处”。
金溪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遗存下来的心学文化、禅宗文化、赣商文化等文明碎片,如今在盛世赣鄱大地上褶褶生辉;金溪历史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这片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人文景观的山水田园,也将向世人展现她美丽的容颜。
一、字幕:心学文化(镜头:青田桥、锦绣广场、象山广场和象山公园的象山雕像、仰山书院及文献资料、象山墓等)金溪是象山文化的肇兴之地。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陆象山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
他与当时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历史上尊称为“朱陆”,被誉为“百世大儒”,其心学被后世称之为“陆学”、“赣学”。
其心学上承孔孟,以“心即理”为核心,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等哲学命题,明代王阳明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东亚和东南亚思想的核心,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金溪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人,于清乾隆年间在朱熹与陆象山曾经讲学的崇正书院遗址上,兴建了仰山书院,现已成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走其间,至今似乎依然能触摸到象山先生那博大的情愫。
仰山书院厅内诺大下堂正中央昂然立着象山塑像,他的眉宇间透着复杂的神情,似忧、似思、似问众生能读懂我吗?不过,读懂也罢,读不懂也罢,但有一点大家都会认同的,人人都是这个宇宙的匆匆过客,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然又有几人能同象山一样,在匆匆之中留下永恒,在茫茫之中留下辉煌。
象山先生逝后葬在金溪陆坊,墓府为典型的宋代墓葬形式,周边冈峦环抱,卵石护墙,环境清幽。
“仰止高山怀陆子,心存大哲究天人”,仰山书院、象山先生墓至今还吸引不少学者前来寻古探幽,凭吊先贤。
宁波象山民间故事-026
宁波象山民间故事-026青龙潭的传说古人云:成龙容易拾“田”难(据说,“田”是古代的一种小动物,三只脚,前面两只,后面一只,据说是化水之宝)。
相传,在数百年前,有一将要修炼成龙的动物,为了拾“田”,到处打听,后听说这个“田”藏在象山东乡三角埭村一大户人家的粪坑底下,于是它装扮成农民,去三角埭村该大户人家做长工。
一做已有三年时间,但长工从不洗澡,有人问他为啥从不洗澡,他说他洗澡不容易,要有十八口大头缸才能洗。
老板说,这有何难,我家有的是大缸。
于是吩咐其他佣人在几间空房内摆了十八口大缸,并都挑满了水。
这位长工就关上门,又用纸糊住窗门,开始洗澡了。
该大户人家有一位小姐经过,听到空屋间内有水声哗哗,感到奇怪,就驻足静听,很久又未见人出屋,于是用手指戳破窗纸,向屋内窥视,一看是一条青龙在排列的水缸上翻腾跨游。
小姐“呀”的一声惊叫,长工发觉有人偷看,龙性大发。
刹那,天空乌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雨,一道云雾拔地而起,带着小姐直腾土桥龙潭山,并卷成上、中、下三个龙潭(后来附近岩石上还留有龙缸、龙盆、龙床、柴刀等痕迹)。
注:拾“田”的“田”字是借音,“田”为何物,无从查考。
三角埭村百姓称呼青龙为龙姑丈,每遇大旱,就到土桥龙潭山青龙潭求雨,届时,每人带上瓦片三张,作为龙姑丈盖龙宫之用。
求雨时,族长领先,从龙潭山脚开始,三步一拜移步龙潭,求雨百姓随后有序前进(此举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停止)。
土桥龙潭山传说四则说古时,土桥村东南面的山坳里,一群牧童游戏时拔了很多茅草,编织成一条青色巨龙。
当牧童装上龙的双眼和一只角时,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只见一条青龙腾空而起,直飞深山丛林。
青龙就地一滚,山涧里就出现一个大潭。
青龙沿涧而下,连连滚翻,时又现两个大潭。
青龙四足一蹬,腾空飞舞。
此时青龙身上全是泥沙,故又称青龙为大沙龙。
青龙滚出三潭之后,甚觉疲倦,就飞到对面山上的巨石上休息。
自此之后,人们称此山为龙潭山,最高那只龙潭旁边大树参天,茂枝蔽日,故称萌潭,也叫“先庭”。
揭秘!宁波10个区县(市)地名由来,宁波人都不敢说全知道!
揭秘!宁波10个区县(市)地名由来,宁波人都不敢说全知道!地名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它折射的是城市的地理人文特征。
那么,作为一个地道的宁波人。
你知道”宁波“怎么来的吗?宁波下辖六区(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奉化区)、两县(宁海县、象山县)、两市(慈溪市、余姚市)。
这些地方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你又知道多少呢?宁波宁波,简称甬。
七千年前,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
公元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采纳鄞县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
海曙区海曙,是宁波文化旅游休闲购物中心,也一直是宁波历史的见证。
”太守新成海曙楼,风光胜绝古明州“是对海曙楼最大的赞美。
闻名浙东的月湖,藏书万卷的天一阁,无一不是文人学者向往之地。
南塘老街、天一广场、城隍庙……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宁波的繁华!海曙区得名于区内一座建于唐代的鼓楼——“海曙楼”。
海曙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
曾用名“明远楼”、“谯楼”,后毁于大火。
明宣德九年(1434)重建,题名“四明伟观”。
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又毁,太守蔡贵易重建,名“海曙楼”,取唐杜审言诗“云霞出海曙”之意。
江北区江北,地处甬江、余姚江北,有着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慈城、千年古刹保国寺、江北老外滩风情街、槐树路文化休闲街,还有夜宵圣地:白沙菜场、路林市场,好吃好玩到你根本停不下来!江北区的江指的是宁波境内的甬江、余姚江,因为地处这两条江的北边,故名。
其实在重庆也有个江北区,这里的江指的就是长江了。
鄞州区鄞州,自然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既有被郭沫若先生誉为“西湖风光,太湖气魄”的东钱湖,又有中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山'之一的阿育王寺。
逛逛庙会切身实地体验梁祝爱情故事,再去听一听“宁波走书”感受当地文化,才不枉去鄞州一趟。
宁波象山概况导游词最新
宁波象山概况导游词最新宁波象山概况导游词最新1象山县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
唐神龙二年(公元720__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全县由象山半岛东部和沿海656个岛礁组成,素有“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和天然氧吧之美誉。
北部象山港为著名深水良港,南部石浦港是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二类开放口岸。
象山地形地貌独特,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尤其是奇特度极高的海蚀地貌景观更是无与伦比,堪称我国东南沿海一绝。
旖旎多姿的山海风光,融青山、碧海、蓝天为一体,千姿百态,独具特色,美不胜收。
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众多的人文景观。
传说中的秦徐福东渡求仙、梁陶弘景炼丹,见之于各种文献典籍。
特别是距今六千年的塔山文化,名闻遐迩,塔山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渔文化,古老的渔文化如今又赋予了“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新理念,增添了新活力。
象山海滨旅游区地处宁波市域东南,北濒象山港,南临三门湾,三面环海,一路穿陆,海岸线长800多公里,岛礁608个,是宁波市唯一拥有山、海、岛、崖、滩、物、景的滨海旅游资源地区。
这里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000个/厘米3,海涂泥沙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微量元素,是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康疗、度假基地。
快速发展的象山海滨旅游区,旅游要素日趋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建有秀丽清新的“AAAA级旅游区”——松兰山海滨旅游度假区、汇聚全国渔区文化的“中国渔村”、恢宏壮观的花岙“海上石林”、中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的石浦古镇、被誉为“地质陈列馆”的中国第一崖滩长廊——红岩、全国单体建筑最大的象山影视城以及融入古老渔文化特色的“中国开渔节”等特色旅游产品。
象山海鲜闻名遐尔,“海鲜王国”的美名响彻大江南北。
精心策划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象山星级宾馆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四星1家、三星1家、二星7家,旅游企业与日俱增,倡导优质服务、规范服务设施在全行业蔚然成风。
浙江宁波象山宋代陈氏一族十六进士里籍考
浙江宁波象山宋代陈氏一族十六进士里籍考王庆祥2001年春,在搜集整理象山历代进士名录时,根据民国县志《选举表》所列北宋庆历六年(1046)“丙戌科”进士陈诜与皇祐五年(1053)“癸巳科”进士陈詥(诜之堂弟)、陈誴(诜之兄),以及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进士陈宗翰(诜之孙)四人亲缘关系,查考他们的里籍。
不意,从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及元《延祐四明志》等志籍中发现,《选举表》所列嘉祐二年(1057)“丁酉科”进士陈辅是“詥之子”,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进士陈谠是“詥之堂弟”,元丰八年(1085)“乙丑科”进士陈诩是“谠之弟”,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特奏名(《乾道四明图经》等称进士)陈讽是“誴之堂弟”,重和元年(1118)“戊戌科”特奏名(《乾道四明图经》等亦称进士)陈休锡是“谠之侄”。
可见这五人与他们同出一族。
同时发现,《选举表》未列的元丰二年(1079)“已未科”进士陈谔是“詥之弟”,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进士陈撝是“誴之族”,元祐三年(1088)“戊辰科”进士陈摅、陈抍都是“撝之弟”,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进士陈晋锡是“休锡弟”,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科”进士陈栖筠是“抍之侄”。
这六人也与他们同出一族。
另据民国县志《陈大雅传》:陈辅次子陈珌,亦举进士(《选举表》未列其名,乃是“举而未获隽”)。
如此,这个陈氏一族在北宋、南宋时期曾先后举进士十六名。
据此梳理,这十六名进士的亲缘关系是:陈誴与陈诜、陈詥与陈谔、陈谠与陈诩,是三对亲兄弟;陈讽,是他们的族兄弟;陈撝、陈摅、陈抍三兄弟,都是他们的族人;陈辅,是陈詥之子(民国县志《陈大雅传》言陈辅是大雅之子,《乾道四明图经》等则在陈辅名下注“詥之子”,可见陈大雅即陈詥);陈休锡、陈晋锡兄弟,是陈谠与陈诩之侄;陈栖筠,是陈撝与陈摅、陈抍之侄;陈宗翰,是陈诜之孙;陈珌,是陈詥之孙、陈辅次子。
二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世踵科甲”陈氏一族的里籍,地方史志文献却历无明确记载。
我的家乡象山作文450字(高分作文)
我的家乡象山作文450字
我的家乡象山,它位于浙江中部沿海。
三面环海,一面着陆。
现在,让我当个小导游,讲讲我的家乡象山吧!
这象山为什么叫象山呢?说起来还有个传说故事,我就简略地讲一下吧: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头大白象。
有一次,它跑到一个地方,见到那儿的景色优美,便不愿回去了。
后来,他就变成了一座大山(就是现在象山县政府西北处的那座山)。
象山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我们象山被誉为“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其实它跟秦始皇有些关系呢!相传,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派徐福东渡去炼长生不老丹。
徐福带上一些童男童女去了蓬莱仙岛,就在现在的象山。
至于仙丹有没有炼成,这可就不知道了。
我们象山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光海鲜就不计其数了。
有白鳊、虾潺、黄鱼、皮皮虾、螃蟹、带鱼……一个个海鲜,个个生猛。
水果也差不到哪儿去。
象山的红美人,让你吃了一口还想再吃;白玉湾的萄葡颗颗晶莹,亮晶晶、水灵灵的;大棚里的草莓总是红艳艳的,秋天的石榴每颗籽都能爆出汁儿来……
不仅如此,象山的名胜古迹也很多。
比如松兰山、石浦的老街、中国渔村、影视城等著名的景点。
好啦,欢迎大家来象山游玩!。
历史沿革象山石浦镇人民政府石浦网
历史沿革象山石浦镇人民政府石浦网石浦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考,因先民聚落于大金山麓峡谷中,三面环山,以“溪流入海处山岩直逼海中”而得名石浦。
《汉书•地理志》已有内容涉及先民在此耕海牧渔,生息繁衍。
唐神龙二年(706)象山立县,石浦即为所属村落。
宋属归仁乡后门保,元设东门巡检司;明属归仁乡三都。
明洪武二年(1369)置石浦巡司,隶东门寨巡检司。
明洪武二十年(1387),徙昌国卫于东门山。
石浦巡司迁往青山头,调昌国之前、后二所于石浦,筑城,“城东南面海,西北依山,高二丈,广六丈,周六百零七丈,辟西、南、北三门”。
清顺治十八年(1661)为扼杀抗清力量,强令沿海居民内迁,石浦所城毁。
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复,属归仁乡二十一都。
三十三年(1694)城重修,置昌石营,千总防守。
雍正年间(1723~1735)驻昌石水师营。
道光五年(1826)设宁波府海防同知署。
宣统二年(1910)石浦隶昌石镇。
民国元年(1912),昌石镇、奠南乡划归南田县,县治迁至石浦,翌年秋仍归象山县。
21年(1932),石浦分建东来、南熏、西成、北平4小镇,23年合为东来、金山2镇,翌年再合为石浦镇。
30年4月,日军侵占石浦,沦陷近5年。
1949年7月,石浦解放,为石浦区区署驻地。
1953年省批准为县属建制镇,后曾改称人民公社,1961年复称镇。
1973年石浦港被国家计委列为全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
1984年,番头乡并入。
1991年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二类开放口岸。
1992年,石浦撤区扩镇,金星、东门、檀头山3乡并入。
2002年,昌国镇并入石浦。
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名人。
俞士吉(1354—1430) :字周贞,号栎庵,晚号大瀛海客。
明初,举为贤良方正,其相貌堂堂,举止清雅,文彩风流,是敢为民请命的卓越外交家和三省巡按。
他经历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先后任监察御使、湖广巡按、侍郎右佥都御史等职,政绩斐然。
海岛
我曾经居住过的村子东面,有一条小溪。
小溪源于鄞奉交界的金峨山,向南流入浙东有名的港湾,象山港。
金峨山不仅巍峨,也占得一个佛地名声。
除了山下有千年古刹金峨寺,山顶还有一观音阁。
这金峨山形似一天鹅展翅,因此古时也被称为金鹅山。
大概这就是山名的由来。
这水带着佛地的灵气,顺着山的南坡下来,一路蜿蜒曲折。
最初流经古老的后琅乡,被称琅溪。
然后过大畈,又被称作为‚莼溪‛。
《曹志》上说:‚奉邑东南五十里,亦名‘莼溪’。
地产莼。
世传张翰避地于此。
湖旁有兴化寺碑,乃翰书,今碎‛。
《曹志》这段话用来解释作为湖的地名‚莼湖‛。
《曹志》的注释引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莼湖‛,一个是关于晋朝人张翰。
我是莼湖人,所以一直钟情于那个‚莼‛字。
对那个有兴趣尚在读高中,当初在查阅普通字典的时候只查到对‚莼‛的解释。
说‚莼‛即莼菜,是一种多年生水草,叶面椭圆形,浮在水面,茎上和叶背面有黏液,花暗红色。
嫩叶可以做汤菜。
后来翻阅旧版本的《康熙字典》又查到一则叫‚莼鲈之思‛的典故,提到了张翰那个人,在异乡做官因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竟不惜放弃官位回到家乡。
合着这则典故,又合着当地有关湖的一些传说,倒也煞有介事地在作文上耍了一回‚家乡美‛。
后来看到好多资料上说,张翰是苏南人,而苏南也盛产莼菜。
这才让我明白,自己是点了一回鸳鸯乱谱。
其实,对《曹志》上有关‚世传张翰避地于此‛的说法,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已经给予指正过。
不过对‚莼溪‛的前半部分解释,我想应该不会有错。
小溪过了既是水域的莼湖,又是集镇的莼湖,在到达象山港之前,还有一段被人称为‚降渚溪‛。
降渚溪的说法其实也有来源。
古本上有‚降渚,昔有星陨海滨,化为石而光洁,故呼其地曰,降渚‛。
关于象山港,清人沙孝能在他《过湖头渡》的诗中是这样描写。
海色连山色,人家画意中。
渡头喧过客,岛畔歇渔翁。
矮屋临高岸,轻舟挂远风。
哪知幽僻地,直与五洲通。
单是就描叙象山港的一些风情与风景来说,沙氏的诗已经概括去了一大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蓬莱山
今天,我们仍对远古先民们神奇的创造能力赞叹不已,想象着他们顽强地生活着,浪漫而富有激情。
但这一切都无法得到文字的印证,显得神秘莫测。
翻开历代象山县志,都有一段遥远的记录,同样扑朔迷离。
让我们先看一下《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
”刚刚一统天下当上皇帝得秦始皇正梦想着长生不老,于是派徐市领着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
徐福(徐市)率众男女去哪里了?民间流传众说纷纭。
象山人会告诉你:那天徐福航行海上看到远处有一古木参天、溪水潺潺的毓秀之地,便说这就是蓬莱也。
徐福率众人兴冲冲登上距塔山西面三里之地的蓬莱山,在山坡商筑庐凿井,意欲安营扎寨,想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尝一尝海天一方的滋味。
这当然是徐福的如意算盘,第二年(前218),秦始皇便南巡来到鄞县。
徐福闻风丧胆,即使率领一帮不明长生之老为何物的随行人员登上船只,避往它处,据说这一漂便漂到日本。
对这则遥远的传说,历代文人多有感叹、吟哦。
宋象山县令林旦也为之感叹了一番:“采药瀛洲去,扁舟竟不还。
黄金成海外,故井独人间。
”
松兰山
松兰山海滨度假区的名称,很多游客说他好听优美,松树象征着坚毅挺拔,兰花代表着清闲幽雅,那么,这么好听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这样几个传说:一传:这里原无海湾,风浪大,赶海渔船常出事故,海龙王为此发了善心,送来了小山,有了海湾,因名送来山,后谐音松兰山。
二传:这座小山原是上余村一户姓大户所有,一次余姓当家人在海上出事故,被梅岙村梅松树救起,为感救命大恩,把自己的女儿余兰花嫁给梅松树,这座海边小山作为嫁妆。
故名送囡山,后谐今名。
三传:这里原是个硕大海湾,山湾里森林郁葱,鸟语花香,林中住着一户人家,父女二人。
一日东海龙王巡游至此,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想在此地建造游乐宫,并设法驱走父女俩,几次行动均被父女识破,龙王大怒,强行冲毁田园房舍,女儿敏捷爬上高坡,父亲迟缓被海浪卷走,女儿见状,跑到礁岩上大声哭诉,三日三夜昏死过去,被神仙安期生救起,告其去瑶池王母处救助。
她历尽千辛万苦求得了救父之道,在海滨岸岩上种植松树和兰花,每天培土浇水,经九九八十一天的护养,松树长成大树,兰花含苞欲放,又经七七四十九天,松树长成参天大树,兰花朵朵盛开,这时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白裙的小女,手捧兰花站在松树下,面朝大海念动密诀,顷刻,一声天崩地裂的轰响,山湾中射出了无数的岬角(山嘴)压向龙宫,海龙王无奈只好送还父亲。
从此人们就将她称为松兰姑娘,把此山叫作松兰山。
以上只不过是民间传说,事实上,这里的山多松树和兰花,因而得名。
宋皇城沙滩
著名的石浦渔港,地处美丽富饶的象山半岛南端,是镶嵌在祖国东海岸上的一颗宝石;宋皇城沙滩(俗称石浦沙头)就在石浦渔港东北二公里许的一处海隈,是嵌在宝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象山明嘉靖县志载,南宋初亡之时,有乡人在这附近海面上发现许多浮尸,其中有一少年男尸,穿绣龙黄袍,人们怀疑此系不久前崖山海战中的阵亡将士,由海潮冲卷而来。
穿绣龙黄袍者,应是被大臣陆秀夫背者投海殉国的皇帝赵寻。
"遂葬焉,外围以墙,因名宋皇城。
"宋皇城沙滩也因此而得名。
宋皇城沙滩南北长三四里,落潮时宽约200米,城弧形。
沙质极佳,早有人称其为"黄沙细如练绢"。
海浪在沙滩上的运动,气势磅礴,情感丰富。
这里既有豪迈、壮阔、粗犷,然而亦有几分温柔。
宋皇城沙滩。
向来就是一处天然的游乐场。
每年三月初三,在这千米沙滩上,游人如织,欢声如潮。
"三月三,走沙滩,海螺爬上滩",就是石浦地区妇孺皆诵的民谣。
象山的由来【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头大白象,是玉皇大帝的坐骑。
大象总想到凡间去走走,只是天有天规,不能私自下凡。
这一天,大象在南天门口吃草,见守门金刚在打瞌睡,其就偷偷跑出南天门,向下一看,正好看到大海边上一个好看的小岛。
其想:凡间有介好的地方,我要是能去游玩一下多好啊!一动心,也不顾啥天条,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小后生驾起祥云,一会儿就降落在岛上。
岛上一个老头看到这个陌生的人,便上前问道:“你从哪里来,叫啥名字?”大象脑筋一动,答道:“我叫阿祥,在海上抲鱼,让大风刮到这里来了。
”老头看其衣服破旧,就讲:“侬住到我屋里去吧!我屋里只有阿拉两老,交关冷清。
”阿祥说:“那我就做你的儿子吧!”老头蛮喜欢,高兴地把阿祥领回家。
阿祥再也不想回天上去了。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凡间过了一年半,大象私自下凡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
玉帝龙颜大怒,下令天将去把大象捉回。
一天黄昏,阿祥抲完鱼,打算回家。
突然,天空响雷闪电像要塌掉一样,阿祥晓得不好,连忙奔跑回家。
两老见其慌慌张张的跑来,问其出了啥事?阿祥眼泪汪汪,勿讲闲话。
这时,天将已闯进院子,两位老人吓得昏倒在地。
大象跑到海边,回头看了看两个亲人,叹了口气,纵身向海里跳去。
只听“轰”的一声响,海面升起一座山,把大陆和小岛紧紧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半岛。
后来,这地方住的人多了起来,就把其称为“象山”。
丹城的由来【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山东人叫徐福,跑去跟秦始皇吹牛,他在海上遇到一位大仙,大仙把他带到东南方的蓬莱山。
山上有一座非常好看的宫殿,他急忙跪在大仙脚下,请问大仙,秦始皇怎么样才能得到长生不老的仙药。
大仙说:只要始皇能送来童男童女,能工巧匠,就能得到。
”
秦始皇听了竟然相信了,非常高兴。
马上下旨全国,征收三千童男童女,三百技艺最好的能工巧匠和各种种子、家畜、农具等,一起让徐福带到蓬莱山,去取回长生不老的仙药。
徐福只好硬了头皮,从山东下船出海。
只是他知道世界上哪有什么神仙和不老药呢?现在只得听天由命,让船在大海里漂。
也不知漂了几天几夜,忽然看见
海中有一高山,山上长满又高大的树,确实是个难得的地方。
他就对船上的人说:“这就是蓬莱山。
”
徐福把大家带到了山上,造了一座道观,又在山下挖了口水井,打算在这里长期隐居下来。
不料第二年,秦始皇南游发现他在这里隐居,这可是要满门抄斩的大事,于是,徐福连夜带了童男童女、工匠,慌慌张张下船逃跑。
据说,后来漂到现在的日本,才定居下来。
蓬莱山留下了徐福建造的道观和水井。
后来,有个叫陶弘景的道士满世界云游,求仙炼丹。
发现了蓬莱山和山上的道观,山下的水井。
他就住了下来。
取了井中泉水,到蓬莱观炼丹。
还把自己的像,画在观内墙壁上。
到了唐朝,象山县建立了,县城就设在蓬莱山下的彭姥村。
以后,有人在蓬莱山上挖出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蓬莱观和水井的由来。
人们根据碑文记载,把蓬莱山改称丹山,造了炼丹亭,重建了蓬莱观,塑了陶弘景的像,把陶弘景炼丹用的水井,取名为“丹井”,蓬莱山下的县城称为“丹城”,一直沿用到今天。
石浦的由来
石浦是古镇,宋范成大的《吴郡志》上已见此名。
清《淤南志》称石浦为“视县诸镇,名最古亦最著名。
”据现有资料考查,石浦成镇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从前,石浦不叫石浦,叫宋里,那为什么后来叫做石浦呢?原来,宋里镇上出了一个状元叫卫泾。
卫泾小的时候是在宋里镇上的一家叫友顺堂的私塾里读书的。
卫泾一考上状元,乡里的豪富士绅纷纷上门拜见,送礼贺喜,谁知卫泾谁都不见。
大家眼见马屁拍不上,这些人急得团团转,其中有一个机灵的乡绅向卫泾身边的师爷打听,如何才能讨好卫泾状元?师爷说:“卫老爷曾经说过他小时候在友顺堂里读书,友顺堂的老师有恩于他,但是老师已故,无以为报,他想在这儿建一座衣冠冢,以表示勿忘之心。
还说衣冠冢最好选用太湖之石叠成像小山一样。
” 当地士绅得到了这一消息后,欢喜得不得了,立即把友顺堂对面的小石桥改名为状元桥,并纷纷出资疏通大华浦,安排了大批船队,日夜赶装太湖石,大华浦顿时一片繁忙景象。
卫状元见此情景,高兴得哈哈大笑,连声说:“这地方分明是运石之浦。
” 从此,大家开始称宋里镇为石浦镇。
=。